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60784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69279.1

申请日:

2013.05.06

公开号:

CN104138348A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8/99申请日:2013050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8/99; A61K8/97; A61Q19/02; A61P31/02

主分类号:

A61K8/99

申请人:

浙江农林大学

发明人:

潘兰英; 施玉珍; 王向军

地址: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由9味中药提取后的浸膏1g,聚乙烯醇1.2g,无水乙醇1.5mL,8mL蒸馏水,附加剂为少量的甘油1-2滴和山梨酸。9味中药分别为益母草40.0g,党参5.0g,炒白术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炒白芍5.0g,川芎5.0g,熟地黄10.0g。浸膏提取过程如下:75%的乙醇回流两次每次回流2小时,抽滤,蒸干至无乙醇味,浓缩成稠膏5g,并定容至25mL备用。辅料由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而得。制成的面膜为浅绿色至棕绿色的有粘性的液体,有特异香气和清凉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皮肤粘附性,无颗粒感,抑菌效果明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的面膜各中药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如下:9味中药分别为益母草40.0g,党参5.0g,炒白术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炒白芍5.0g,川芎5.0g,熟地黄10.0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面膜各中药原料药均需要经过粉碎,且过5-7号筛。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中浸膏提取过程如下:75%的乙醇回流两次每次回流2小时,抽滤,蒸干至无乙醇味,浓缩成稠膏5g,并定容至25mL。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中中药材原料药益母草40.0g,党参5.0g,炒白术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炒白芍5.0g,川芎5.0g,熟地黄10.0g浓缩成的稠膏为5g,并定容至25mL。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中根据权利要求4浓缩成的稠膏1g与辅料的配比为:聚乙烯醇1.2g,无水乙醇1.5mL,8mL蒸馏水,附加剂为少量的甘油1-2滴和山梨酸。

6.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料参考药典方法测定每次试验样品的成膜时间,并对其外观指标(包括粘稠度、成模性、均匀性、可揭性)进行综合评分而得,且对其制备工艺的筛选主要是通过它们在抑菌效果上的差异来确定它的醇提工艺。

7.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的制成的八珍益母草面膜为浅绿色至棕绿色的有粘性的液体,有特异香气和清凉感。

8.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的面膜的成膜时间基本为3-5分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皮肤粘附性,无颗粒感。

9.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随机请同学做受试者,无红斑、水肿、瘙痒和过敏现象的出现,受试者均感觉较清凉。

说明书

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与保健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 
背景技术
面膜是一种接触皮肤通过渗透皮肤吸收给药的一种制剂,类似于中药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它的起源应先于内治。在我国中医药学历史中并没有单独论述中药经皮给药的文献记载,它的研究和应用散见于历代外治法研究的文献中。我国古代许多医籍中对中药复方的经皮治疗都有记载,如《内经》、《肘后备急方》、《理瀹骈文》等名著。 
面膜适合中药复方多组分配伍的复杂情况,可同时容纳中药提取物和极细药粉,适应中药复方用药情况和制剂的生产情况,也便于推广应用。根据所获得的文献资料中得知,虽然有关益母草此味药的研究已有许多,但大多是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故选择复方益母草对为实验对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我国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药用植物种类约有11020种,美白面膜目前市场上比较多,但极少看到兼具促微循环抑菌效果的面膜,也极少做了抑菌、抗菌的活性研究。中草药中大多数物质如生物碱、类黄酮、甾体、酚类、独特的氨基酸和多糖等均具有抗菌、抑菌或杀菌活性。目前,有关中草药杀虫活性物质研究比较深入,而中草药抑菌、杀菌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研发的产品旨在通过复方中药药理的作用,方中益母草作为君药,具有活血祛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疮痈肿毒、皮肤痒疹。现代研究发现其水浸液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益母草水浸液实验稀释1∶13-1∶10对许兰式毛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红色表皮菌、星状奴卡氏菌均有抑制作用;煎剂用平板稀释法,对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有抑制作用。所含苯甲酸(安息香酸)对多种霉菌和酵母菌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0.05%-0.1%。 
当归能行能散,可活血化瘀,淤血消散则肿去痛止,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及筋伤骨折;当归还有托毒消肿之功效,外用于痈疽疮疡。现代研究发现当归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当归煎剂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临床报道当归有治疗湿疹、荨麻疹、牛皮癣、多形红斑、痤疮等。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也可用于跌损伤痛,疮疡肿痛。对川芎的体外抗菌实验发现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 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还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川芎嗪亦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 
甘草有可用于痈疽疮疡,生用性凉,既能清热,又善解毒;治邪毒蕴结皮肤所致痈疽疮肿等症,内服外敷均有效。现代研究发现甘草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对多种皮肤炎症及其他皮肤问题均有效果。可用于治疗皮肤溃疡、无菌性炎症、皮肤皲裂、手足藓、手部脱屑发痒症、冻伤、寒冷性多形红斑、小儿尿布性湿疹、药疹等,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多种皮肤炎症都有效。 
白芍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的特点,有止痛作用,对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白芍总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 
熟地黄现代研究发现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止血,抑制上皮细胞增生的作用。 
白术现代研究也发现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开发了一种具有促微循环美白抑菌作用的中药面膜,运用现代的药理方法验证此面膜的功效。 
本发明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配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记录具有促微循环美白效果的中草药。并制定多种可能具有药效的配方。如人参,白术的功效。 
选定合理配方 
从多个配方中确定最有效合理的配方。 
面膜制备 
促微循环美白抑菌作用的中药面膜中各中药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9味中药提取后的浸膏1g,聚乙烯醇1.2g,无水乙醇1.5mL,8mL蒸馏水,附加剂为少量的甘油1-2滴和山梨酸。9味中药分别为益母草40.0g,党参5.0g,炒白术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炒白芍5.0g,川芎5.0g,熟地黄10.0g。各中药原料药均需要经过粉碎,且过5-7号筛,而后浸膏的提取过程如下::75%的乙醇回流两次每次回流2小时,抽滤,蒸干至无乙醇味,浓缩成稠膏5g。浸膏提取条件及其辅料的获得由正交试验设计结合抑菌试验优选而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促微循环美白抑菌的面膜各中药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如下: 
9味中药分别为益母草40.0g,党参5.0g,炒白术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炒白芍5.0g,川芎5.0g,熟地黄10.0g。各中药原料药均需要经过粉碎,且过5-7号筛。 
浸膏提取过程如下:75%的乙醇回流两次每次回流2小时,抽滤,蒸干至无乙醇味,浓缩成稠膏5g,并定容至25mL备用,因本次研究的八珍益母草面膜的制备工艺在处方成分的 配比上已有之前试验参考对照,故在面膜的性状、成膜时间方面均较好。本次研究的八珍益母草面膜在稳定性、皮肤刺激性、外观上的差异不大,对其制备工艺的筛选主要是通过它们在抑菌效果上的差异来确定它的醇提工艺。 
将制成的八珍益母草面膜(去山梨酸的)和不含药液的空白面膜进行体外抗菌试验。本次抗菌试验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表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埃希式菌(代表革兰氏阴性菌)检验它们在抗菌能力方面的差异。具体过程如下: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配方:牛肉膏0.3g,蛋白胨1.0g,NaCl0.5g,琼脂粉1.5g,水100mL,pH为7.2-7.4。 
称取药品:按培养基配方与配量按比例分别称取各药品(药匙切莫混用,瓶盖及时盖上)。取少于总量的水于烧杯中,将各培养基成分(琼脂除外)逐一加入水中待溶。 
加热溶解:将玻璃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文火加热,并不断搅拌,促使各药品快速溶解,然后补充水分至配制所需培养基的量。 
调节pH:初配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微酸性的,故需用1mol/L的NaOH调pH,将其调至7.2-7.4。为避免调节时过碱,应缓慢加NaOH,即要边滴加边搅拌均匀培养液,然后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值。 
分装:分装于三角瓶中。取上述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50mL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然后每瓶中加入琼脂粉2.2-2.3g,加塞。此法可使融化琼脂和灭菌同时进行,以节省配制培养基时融化琼脂所需的时间。三角瓶内培养基的装量以不超过总容量的1/2-3/5为宜,若装量过多,灭菌时培养基在沸腾中易沾污塞子及存放中易导致瓶内培养基的染菌等。最后在塞子外面再包上一层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直接沾湿塞子以及存放过程中防止尘埃的污染。 
灭菌:将待灭菌的培养基放入加压灭菌锅内,进行湿法灭菌。 
贮存:将灭菌彻底的培养基收藏于冰箱或清洁的柜内贮存备用。 
大肠埃希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 
取已去筋膜、脂肪的牛肉500g,切成黄豆大小的颗粒,放入盛有10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文火煮沸约一小时。用纱布过滤后取若干牛肉渣粒装入锥形瓶中,加入约100mL的去除脂肪的肉汤,加塞,灭菌,然后将活化后的细菌菌种接入,标记,置于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备用。 
抗菌试验 
将所需使用的材料、仪器(除细菌外)和制备的面膜均在使用前放入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在灭菌后转入操作室中,再进行紫外灭菌30分钟。然后将细菌移至操作室中。 
本次实验采用平皿挖洞灌药法(打孔法)观察试药的抗菌性。先在无菌培养皿内加入 已融化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约30mL,待其凝固后用移液枪吸取适量的实验菌液加入平皿中的培养基上,用涂布棒将其推均匀。用直径6-12mm的无菌金属打孔器在每个培养皿内打洞,除去洞内琼脂,在洞底加入少量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铺垫。待其冷却凝固后加入八珍益母草面膜及空白对照面膜,密封标记,然后将培养皿置于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若有抗菌作用,则洞口出现无细菌生长的地带,称抑菌圈,记录抑菌圈的直径,以符号“-”、“+”、“++”、“+++”表示抑菌程度。对每个样品均做三个平行实验。 
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体外抗菌试验结果 
Table 1results ofvitro antibacterial test 

表1为从八珍益母草面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复方面膜对这两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我们可以看出当乙醇的浓度为75%,提取时间为2小时回流两次或者提取时间为1小时回流三次这两种情况下,制备的面膜同时对这两种细菌有较的抑制效果。 
对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表2  八珍益母草面膜正交试验抑菌结果直观分析 
Table2.visual analysis ofthe Bazhen morthewort plastics plactics’antibacterial tests 


综合评分=(大肠杆菌抑菌直径+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直径)×100/6.4 
表3  八珍益母草面膜正交试验抑菌结果方差分析 
Table3.Analysis of variance about Bazhen morthewort plastics 

注:注:F0.10(2,2)=9.00 
T1这一行的3个数,分别为因素A、B、C的第1水平所在试验中对应的抑菌效果评分之和;T2这一行的3个数,分别为因素A、B、C的第2水平所在试验中对应的抑菌效果评分之和;T3这一行的3个数,分别为因素A、B、C的第3水平所在试验中对应的抑菌效果评分之和。t1,t2,t3这3行的3个数,分别是是各水平所对应的平均值。同一列中,t1,t2,t3这3个数中的最大者减去最小者所得的差叫极差R。一般来说,各列的极差是不同的;极差越大,说明这个因素的水平改变时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越大。极差最大的那一列,则那个因素的水平改变时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最大,那个因素就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这里算出的3列极差分别为32.81、11.98、28.13,显然是因素A的极差最大,这说明因素A的水平改变时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最大,因此因素A就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它的3个水平所对应的平均值分别为68.75、94.79、61.98,第2个水平所对应的数值最大,所以取它的第2个水 平最好。因素C的极差为28.13,仅次于因素A,它的3个水平所对应的平均值中第3个水平所对应的数值最大,所以取它的第3个水平最好。第2列即因素B的极差最小,这说明因素B的水平改变时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最小,它的3个水平所对应的平均值中第1个水平所对应的数值最大,所以取它的第1个水平最好。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各因素对试验指标(抑菌效果)的影响按大小次序来说应当是A(乙醇浓度)C(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最好的方案应当是A2C3B1,即 
A2:乙醇浓度,第2水平,75% 
C3:提取次数,第3水平,提取3次 
B1:提取时间,第1水平,提取1小时 
可以看出,这里分析出来的最好方案在已经做过的9次试验中并没有出现,与它比较接近的第4号试验和第5号试验。在第5号试验中只有提取时间不是处于最好水平,它对面膜的抑菌效果影响是3个因素中最小的;在第4号试验中提取次数没有处于最佳水平。但是实验的抑菌效果4号实验比第5号实验略好,而且从节约资源考虑,宜选择4号实验为最佳方案。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选取75%的乙醇回流两次每次回流2小时,作为八珍益母草面膜的最佳提取制备工艺。 
本次试验还进行了外观性状,成膜实验,皮肤刺激性实验等试验,具体结果如下: 
外观性状 
制成的八珍益母草面膜为浅绿色至棕绿色的有粘性的液体,有特异香气和清凉感。 
成膜实验 
将制成的八珍益母草面膜进行涂于玻璃板和皮肤上,分别记录其成膜所需时间。上述九组不同工艺下的面膜的成膜时间基本为3-5分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皮肤粘附性,无颗粒感。 
皮肤刺激性实验 
随机请九位同学做受试者,选择手部、胳膊、手肘内等处的皮肤为受试区,每人均涂抹制成的八珍益母草面膜和不含药物的空白面膜。待给药时间为10小时后,将其揭去,观察受试区的皮肤状况,然后继续给药,连续观察3天。 
结果发现每次涂药时及最后除去残留受试物72小时,将涂抹含药面膜的皮肤和涂抹空白对照面膜的皮肤进行比较,均未出现明显差别,即无红斑、水肿、瘙痒和过敏现象的出现,受试者均感觉较清凉。故可初步认为八珍益母草面膜外用对皮肤较安全,刺激性较小。 
图是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方解和制备简图。 

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34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38348A21申请号201310169279122申请日20130506A61K8/99200601A61K8/97200601A61Q19/02200601A61P31/0220060171申请人浙江农林大学地址311300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72发明人潘兰英施玉珍王向军54发明名称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由9味中药提取后的浸膏1G,聚乙烯醇12G,无水乙醇15ML,8ML蒸馏水,附加剂为少量的甘油12滴和山梨酸。9味中药分别为益母。

2、草400G,党参50G,炒白术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炒白芍50G,川芎50G,熟地黄100G。浸膏提取过程如下75的乙醇回流两次每次回流2小时,抽滤,蒸干至无乙醇味,浓缩成稠膏5G,并定容至25ML备用。辅料由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而得。制成的面膜为浅绿色至棕绿色的有粘性的液体,有特异香气和清凉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皮肤粘附性,无颗粒感,抑菌效果明显。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348ACN104138348A1/1页21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

3、的面膜各中药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如下9味中药分别为益母草400G,党参50G,炒白术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炒白芍50G,川芎50G,熟地黄1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面膜各中药原料药均需要经过粉碎,且过57号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中浸膏提取过程如下75的乙醇回流两次每次回流2小时,抽滤,蒸干至无乙醇味,浓缩成稠膏5G,并定容至25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中中药材原料药益母草400G,党参50G,炒白术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炒白芍50G,川芎50G,熟地黄100G浓缩成的稠膏为5G,并定容至。

4、25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中根据权利要求4浓缩成的稠膏1G与辅料的配比为聚乙烯醇12G,无水乙醇15ML,8ML蒸馏水,附加剂为少量的甘油12滴和山梨酸。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料参考药典方法测定每次试验样品的成膜时间,并对其外观指标包括粘稠度、成模性、均匀性、可揭性进行综合评分而得,且对其制备工艺的筛选主要是通过它们在抑菌效果上的差异来确定它的醇提工艺。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的制成的八珍益母草面膜为浅绿色至棕绿色的有粘性的液体,有特异香气和清凉感。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的面膜的成膜时间基本为35分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皮肤粘附性,。

5、无颗粒感。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气美白抑菌的面膜随机请同学做受试者,无红斑、水肿、瘙痒和过敏现象的出现,受试者均感觉较清凉。权利要求书CN104138348A1/6页3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化妆品与保健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制备。背景技术0002面膜是一种接触皮肤通过渗透皮肤吸收给药的一种制剂,类似于中药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它的起源应先于内治。在我国中医药学历史中并没有单独论述中药经皮给药的文献记载,它的研究和应用散见于历代外治法研究的文献中。我国古代许多医籍中对中药复方的经皮治疗都有记载,如内经、肘后备急方、理瀹骈文等名著。0。

6、003面膜适合中药复方多组分配伍的复杂情况,可同时容纳中药提取物和极细药粉,适应中药复方用药情况和制剂的生产情况,也便于推广应用。根据所获得的文献资料中得知,虽然有关益母草此味药的研究已有许多,但大多是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故选择复方益母草对为实验对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0004我国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药用植物种类约有11020种,美白面膜目前市场上比较多,但极少看到兼具促微循环抑菌效果的面膜,也极少做了抑菌、抗菌的活性研究。中草药中大多数物质如生物碱、类黄酮、甾体、酚类、独特的氨基酸和多糖等均具有抗菌、抑菌或杀菌活性。目前,有关中草药杀虫活性物质研究比较深入,而中草药抑菌、杀菌方面的研究相对较。

7、少。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研发的产品旨在通过复方中药药理的作用,方中益母草作为君药,具有活血祛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疮痈肿毒、皮肤痒疹。现代研究发现其水浸液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益母草水浸液实验稀释113110对许兰式毛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红色表皮菌、星状奴卡氏菌均有抑制作用;煎剂用平板稀释法,对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有抑制作用。所含苯甲酸安息香酸对多种霉菌和酵母菌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00501。0006当归能行能散,可活血化瘀,淤血消散则肿去痛止,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及筋伤骨折;当归还有托毒消肿之功效,外用于痈疽疮疡。现代研究发现当归煎剂对多种细菌有。

8、抑制作用。当归煎剂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临床报道当归有治疗湿疹、荨麻疹、牛皮癣、多形红斑、痤疮等。0007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也可用于跌损伤痛,疮疡肿痛。对川芎的体外抗菌实验发现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还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川芎嗪亦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0008甘草有可用于痈疽疮疡,生用性凉,既能清热,又善解毒;治邪毒蕴结皮肤所致痈疽疮肿等症,内服外敷均有效。现代研究发。

9、现甘草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说明书CN104138348A2/6页4用,对多种皮肤炎症及其他皮肤问题均有效果。可用于治疗皮肤溃疡、无菌性炎症、皮肤皲裂、手足藓、手部脱屑发痒症、冻伤、寒冷性多形红斑、小儿尿布性湿疹、药疹等,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多种皮肤炎症都有效。0009白芍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的特点,有止痛作用,对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白芍总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0010熟地黄现代研究发现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止血,抑制上皮细胞增生的作用。0011白术现代研究也发现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开发了一种具有促微循环美白抑菌作用的中药面膜,运用现代的药理方法验证此面膜的。

10、功效。0012本发明采取以下措施0013制定配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记录具有促微循环美白效果的中草药。并制定多种可能具有药效的配方。如人参,白术的功效。0014选定合理配方0015从多个配方中确定最有效合理的配方。0016面膜制备0017促微循环美白抑菌作用的中药面膜中各中药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如下00189味中药提取后的浸膏1G,聚乙烯醇12G,无水乙醇15ML,8ML蒸馏水,附加剂为少量的甘油12滴和山梨酸。9味中药分别为益母草400G,党参50G,炒白术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炒白芍50G,川芎50G,熟地黄100G。各中药原料药均需要经过粉碎,且过57号筛,而后浸膏。

11、的提取过程如下75的乙醇回流两次每次回流2小时,抽滤,蒸干至无乙醇味,浓缩成稠膏5G。浸膏提取条件及其辅料的获得由正交试验设计结合抑菌试验优选而得。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20促微循环美白抑菌的面膜各中药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如下00219味中药分别为益母草400G,党参50G,炒白术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炒白芍50G,川芎50G,熟地黄100G。各中药原料药均需要经过粉碎,且过57号筛。0022浸膏提取过程如下75的乙醇回流两次每次回流2小时,抽滤,蒸干至无乙醇味,浓缩成稠膏5G,并定容至25ML备用,因本次研究的。

12、八珍益母草面膜的制备工艺在处方成分的配比上已有之前试验参考对照,故在面膜的性状、成膜时间方面均较好。本次研究的八珍益母草面膜在稳定性、皮肤刺激性、外观上的差异不大,对其制备工艺的筛选主要是通过它们在抑菌效果上的差异来确定它的醇提工艺。0023将制成的八珍益母草面膜去山梨酸的和不含药液的空白面膜进行体外抗菌试验。本次抗菌试验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表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埃希式菌代表革兰氏阴性菌检验它们在抗菌能力方面的差异。具体过程如下0024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0025培养基配方牛肉膏03G,蛋白胨10G,NACL05G,琼脂粉15G,水100ML,PH为7274。说明书CN104138348A3。

13、/6页50026称取药品按培养基配方与配量按比例分别称取各药品药匙切莫混用,瓶盖及时盖上。取少于总量的水于烧杯中,将各培养基成分琼脂除外逐一加入水中待溶。0027加热溶解将玻璃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文火加热,并不断搅拌,促使各药品快速溶解,然后补充水分至配制所需培养基的量。0028调节PH初配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微酸性的,故需用1MOL/L的NAOH调PH,将其调至7274。为避免调节时过碱,应缓慢加NAOH,即要边滴加边搅拌均匀培养液,然后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值。0029分装分装于三角瓶中。取上述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50ML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然后每瓶中加入琼脂粉2223G,加塞。

14、。此法可使融化琼脂和灭菌同时进行,以节省配制培养基时融化琼脂所需的时间。三角瓶内培养基的装量以不超过总容量的1/23/5为宜,若装量过多,灭菌时培养基在沸腾中易沾污塞子及存放中易导致瓶内培养基的染菌等。最后在塞子外面再包上一层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直接沾湿塞子以及存放过程中防止尘埃的污染。0030灭菌将待灭菌的培养基放入加压灭菌锅内,进行湿法灭菌。0031贮存将灭菌彻底的培养基收藏于冰箱或清洁的柜内贮存备用。0032大肠埃希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0033取已去筋膜、脂肪的牛肉500G,切成黄豆大小的颗粒,放入盛有10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文火煮沸约一小时。用纱布过滤后取若干牛肉渣粒装入。

15、锥形瓶中,加入约100ML的去除脂肪的肉汤,加塞,灭菌,然后将活化后的细菌菌种接入,标记,置于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备用。0034抗菌试验0035将所需使用的材料、仪器除细菌外和制备的面膜均在使用前放入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在灭菌后转入操作室中,再进行紫外灭菌30分钟。然后将细菌移至操作室中。0036本次实验采用平皿挖洞灌药法打孔法观察试药的抗菌性。先在无菌培养皿内加入已融化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约30ML,待其凝固后用移液枪吸取适量的实验菌液加入平皿中的培养基上,用涂布棒将其推均匀。用直径612MM的无菌金属打孔器在每个培养皿内打洞,除去洞内琼脂,在洞底加入少量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铺垫。待其。

16、冷却凝固后加入八珍益母草面膜及空白对照面膜,密封标记,然后将培养皿置于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若有抗菌作用,则洞口出现无细菌生长的地带,称抑菌圈,记录抑菌圈的直径,以符号“”、“”、“”、“”表示抑菌程度。对每个样品均做三个平行实验。0037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见表1表1体外抗菌试验结果TABLE1RESULTSOFVITROANTIBACTERIALTEST说明书CN104138348A4/6页60038表1为从八珍益母草面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复方面膜对这两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我们可以看出当乙醇的浓度为75,提取时间为2小时回流两次或。

17、者提取时间为1小时回流三次这两种情况下,制备的面膜同时对这两种细菌有较的抑制效果。0039对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表2八珍益母草面膜正交试验抑菌结果直观分析TABLE2VISUALANALYSISOFTHEBAZHENMORTHEWORTPLASTICSPLACTICSANTIBACTERIALTESTS说明书CN104138348A5/6页7综合评分大肠杆菌抑菌直径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直径100/64表3八珍益母草面膜正交试验抑菌结果方差分析TABLE3ANALYSISOFVARIANCEABOUTBAZHENMORTHEWORTPLASTICS注注F0102,290000。

18、40T1这一行的3个数,分别为因素A、B、C的第1水平所在试验中对应的抑菌效果评分之和;T2这一行的3个数,分别为因素A、B、C的第2水平所在试验中对应的抑菌效果评分之和;T3这一行的3个数,分别为因素A、B、C的第3水平所在试验中对应的抑菌效果评分之和。T1,T2,T3这3行的3个数,分别是是各水平所对应的平均值。同一列中,T1,T2,T3这3个数中的最大者减去最小者所得的差叫极差R。一般来说,各列的极差是不同的;极差越大,说明这个因素的水平改变时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越大。极差最大的那一列,则那个因素的水平改变时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最大,那个因素就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这里算出的3列极差分别为32。

19、81、1198、2813,显然是因素A的极差最大,这说明因素A的水平改变时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最大,因此因素A就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它的3个水平所对应的平均值分别为6875、9479、6198,第2个水平所对应的数值最大,所以取它的第2个水平最好。因素C的极差为2813,仅次于因素A,它的3个水平所对应的平均值中第3个水平所对应的数值最大,所以取它的第3个水平最好。第2列即因素B的极差最小,这说明因素B的水平改变时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最小,它的3个水平所对应的平均值中第1个水平所说明书CN104138348A6/6页8对应的数值最大,所以取它的第1个水平最好。0041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各因素对。

20、试验指标抑菌效果的影响按大小次序来说应当是A乙醇浓度C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最好的方案应当是A2C3B1,即0042A2乙醇浓度,第2水平,750043C3提取次数,第3水平,提取3次0044B1提取时间,第1水平,提取1小时0045可以看出,这里分析出来的最好方案在已经做过的9次试验中并没有出现,与它比较接近的第4号试验和第5号试验。在第5号试验中只有提取时间不是处于最好水平,它对面膜的抑菌效果影响是3个因素中最小的;在第4号试验中提取次数没有处于最佳水平。但是实验的抑菌效果4号实验比第5号实验略好,而且从节约资源考虑,宜选择4号实验为最佳方案。0046所以可以得出结论,选取75的乙醇回流两次。

21、每次回流2小时,作为八珍益母草面膜的最佳提取制备工艺。0047本次试验还进行了外观性状,成膜实验,皮肤刺激性实验等试验,具体结果如下0048外观性状0049制成的八珍益母草面膜为浅绿色至棕绿色的有粘性的液体,有特异香气和清凉感。0050成膜实验0051将制成的八珍益母草面膜进行涂于玻璃板和皮肤上,分别记录其成膜所需时间。上述九组不同工艺下的面膜的成膜时间基本为35分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皮肤粘附性,无颗粒感。0052皮肤刺激性实验0053随机请九位同学做受试者,选择手部、胳膊、手肘内等处的皮肤为受试区,每人均涂抹制成的八珍益母草面膜和不含药物的空白面膜。待给药时间为10小时后,将其揭去,观察受试区的皮肤状况,然后继续给药,连续观察3天。0054结果发现每次涂药时及最后除去残留受试物72小时,将涂抹含药面膜的皮肤和涂抹空白对照面膜的皮肤进行比较,均未出现明显差别,即无红斑、水肿、瘙痒和过敏现象的出现,受试者均感觉较清凉。故可初步认为八珍益母草面膜外用对皮肤较安全,刺激性较小。图是促微循环美白抑菌面膜的方解和制备简图。说明书CN104138348A1/1页9说明书附图CN10413834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