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电泳胶条水化封层定量滴油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滴油器,特别是一种双向电泳胶条水化封层定量滴油器,主要用
于双向电泳方式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分析时的定量滴油,以形成胶条水化封层。
背景技术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结合了等电聚焦技术(根据蛋白质等电点进行分
离)以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根据蛋白质的大小进行分离),这两项技术结合形
成的二维电泳是分离分析蛋白质最有效的一种电泳手段。在上述的双向电泳过程中,其中
的胶条水化封层需要采用滴油的方式进行密封。目前多利用人工手动方式进行滴油,不仅
费时费力,而且油液下滴时不均匀,包括滴的位置和各滴下落的时间间隔都不均匀,对胶条
的水化效果以及后续的蛋白分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控、滴油均匀、省时省力且在滴油方面
对双向电泳过程不产生负面影响的双向电泳胶条水化封层定量滴油器。
本发明的双向电泳胶条水化封层定量滴油器,包括透明材质的筒体,在筒体的下
端设有出液口,所述筒体内配有可沿筒体轴向移动的活塞,活塞与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活塞杆的另一端伸至筒体的外侧;在活塞和活塞杆的轴向位置设有连通的气孔;在活塞杆
的端部接有手轮,活塞杆的端头设有封闭和开启气孔的部件;所述筒体的外侧位于活塞轴
向移动区域设有刻度;在筒体内设有活塞轴向移动位置定位件。
本发明的双向电泳胶条水化封层定量滴油器,其中所述的活塞轴向移动位置定位
件包括连接在活塞杆上并位于活塞上方的转盘,转盘的外侧周边与筒体内侧面之间为螺纹
连接。
本发明的双向电泳胶条水化封层定量滴油器,其中所述的活塞轴向移动位置定位
件包括连接在活塞杆上并位于活塞上方的凸起块,筒体内侧壁上纵向设有多个间隔的挡
板,所述的凸起块的厚度与相邻的挡板的间距相吻合。
本发明的双向电泳胶条水化封层定量滴油器,其中所述的封闭和开启气孔的部件
包括套装在活塞杆端头的软管,在软管上设有调节夹。
本发明的双向电泳胶条水化封层定量滴油器,其中所述的封闭和开启气孔的部件
包括转动圆板,转动圆板通过转轴平行支撑在手轮上方,转动圆板与手轮呈偏心结构,转动
圆板刚好盖在活塞杆的上端面处,在转动圆板上设有圆孔,圆孔、气孔与转轴的垂直距离相
等。
本发明的双向电泳胶条水化封层定量滴油器,其中所述的封闭和开启气孔的部件
包括在手轮上面开设有下沉弧形槽,弧形槽内设有滑块,在滑块上设有透孔,滑块在弧形槽
内滑动时透孔可与气孔的上端口重合或相错。
本发明的双向电泳胶条水化封层定量滴油器,使用时,先将气孔的上端口封闭,利
用活塞上移的动作通过出液口向筒体内吸入油液,根据筒体上的刻度可确定活塞移动的最
终位置,活塞定位后,通过支架将本滴油器支撑在一定高度,出液口的下方是需要滴入油液
的容器,然后打开气孔上端的封口部件,油液可自出液口逐滴下落,气孔上端口开启的大小
可调整油液下滴的速度和时间间隔,当调整合适后,油液会自动并均匀滴落,无需人为控
制,省时省力,本滴油器结构简单,容易操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K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D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1为透明材质的圆柱形筒体,在筒体1的下端通过锥形结构连
接有出液口3。筒体1内配有可沿筒体1轴向移动的活塞4。活塞4与活塞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
活塞杆6的另一端伸至筒体1的外侧。在活塞4和活塞杆6的轴向中心位置或偏离中心的位置
设有连通的气孔5。
在活塞杆6的端部接有手轮9,通过手轮9可转动活塞杆6和活塞4。活塞杆6的端头
设有封闭和开启气孔5的部件。封闭和开启气孔5的部件包括套装在活塞杆6端头的软管10,
在软管10上设有调节夹11,调节夹11可选择输液器软管上的调整药液下流速度的滚轮式调
整夹或其他形式的可调整的夹持件,只要可调整对软管10的夹紧程度,保证软管10在此处
封闭或开通即可。
筒体1的外侧位于活塞4轴向移动区域设有刻度2。在筒体1内设有活塞4轴向移动
位置定位件。活塞4轴向移动位置定位件包括连接在活塞杆6上并位于活塞4上方的转盘8,
转盘8的外侧周边与筒体1内侧面之间为螺纹连接。
使用时,先将气孔5的上端口通过调节夹11封闭,转动手轮9,转盘8和活塞4随之转
动,利用活塞4上移的动作通过出液口3向筒体1内吸入油液,根据筒体1上的刻度2可确定活
塞4移动的最终位置,活塞4定位后,通过支架将本滴油器支撑在一定高度,出液口3的下方
是需要滴入油液的容器,然后打开调节夹11,油液可自出液口逐滴下落,气孔5上端口开启
的大小可调整油液下滴的速度和时间间隔,当调整合适后,油液会自动并均匀滴落,无需人
为控制,省时省力,本滴油器结构简单,容易操控。
实施例2
如图2、3、4所示:与实施例不同的是活塞4轴向移动位置定位件包括连接在活塞杆6上
并位于活塞4上方的凸起块15,筒体1内侧壁上纵向设有多个间隔的挡板14,凸起块15的厚
度与相邻的挡板14的间距相吻合。
封闭和开启气孔5的部件包括转动圆板13,转动圆板13通过转轴12平行支撑在手
轮9上方,转动圆板13与手轮9呈偏心结构,转动圆板13刚好盖在活塞杆6的上端面处,在转
动圆板13上设有圆孔16,圆孔16、气孔5与转轴12的垂直距离相等。
使用时,转动转动板13,气孔5的上端口通过转动板13封闭,即圆孔16与气孔5相错
开位置。转动手轮9,凸起块15离开挡板14,即可拉动活塞4,利用活塞4上移的动作通过出液
口3向筒体1内吸入油液,根据筒体1上的刻度2可确定活塞4移动的最终位置,然后通过手轮
9转动活塞杆6,使凸起块进入其中一对挡板14之间的间隙内,使活塞4定位,通过支架将本
滴油器支撑在一定高度,出液口3的下方是需要滴入油液的容器,然后转动转动板13,使圆
孔16与气孔5重合,油液可自出液口3逐滴下落,气孔5与圆孔16重合的多少可调整油液下滴
的速度和时间间隔,当调整合适后,油液会自动并均匀滴落,无需人为控制,省时省力,本滴
油器结构简单,容易操控。
实施例3
如图5、6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封闭和开启气孔5的部件包括在手轮9上面开设有下
沉弧形槽18,弧形槽18内设有滑块17,在滑块17上设有透孔7,滑块17在弧形槽18内滑动时
透孔7可与气孔5的上端口重合或相错,相互重合部分的多或少,可调整油液下滴的速度,其
他与实施例2相同,不再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