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持器结构, 更详细地说, 涉及在插入车体面板的安装孔中的状态下 保持被安装部件的保持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对面板安装部件 ( 被安装部件 ) 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 1 中示出这样的结 构: 将部件的颈部插通面板的安装孔, 在突出的小径部分的颈部上卡合保持器夹紧件, 在与 扩宽部分之间夹持面板进行安装。
但是, 在专利文献 1 的结构中, 在将部件安装在面板上时或从面板上拆下时, 需要 在面板背面侧回转将保持器夹紧件卡合于部件, 或者从部件拆下, 操作性较差。
对此, 在专利文献 2 中记载有这样的结构 : 在圆筒状的保持器上形成有挂住盖 ( 被 安装部件 ) 的挂住片的凸部、 和用于使保持器固定在托架 ( 车体侧的面板 ) 上的槽。
但是, 在专利文献 2 的结构中, 为了向托架安装保持器, 在向安装孔插入保持器 后, 还需要使保持器旋转, 所以希望进一步改进操作性。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7-190030 号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0-8672 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考虑上述事实, 获得一种向面板的安装及拆卸操作性优良的保 持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保持器结构中, 具备 : 保持器主体, 插入面板的安装孔, 并且在插入状 态下能够沿与插入方向正交的圆周方向旋转 ; 接触片, 使上述保持器主体扩大直径而形成 并通过向上述安装孔的插入而与上述面板侧的被接触部件接触从而限制插入 ; 夹持片, 从 上述保持器主体突出且通过向上述安装孔插入保持器主体而与安装孔的孔壁接触弹性地 退避至保持器主体侧, 由此容许该插入, 在将保持器主体插入规定量的状态下恢复弹性而 在与上述接触片之间夹持面板, 并且相对于使上述安装孔局部地扩大了直径的扩径部能够 在自然状态下通过 ; 以及安装片, 在上述保持器主体上比上述夹持片靠插入方向前端侧安 装被安装部件, 并且能够通过上述扩径部, 为使上述夹持片通过上述扩径部时上述保持器 主体相对于上述面板旋转的位置、 与上述安装片通过上述扩径部时保持器主体相对于面板 旋转的位置不同, 夹持片与安装片形成在保持器主体的圆周方向不同的位置。
在这种保持器结构中, 在保持器主体的安装片上安装被安装部件。安装片在扩径 部中可以通过安装孔, 因此, 在使安装片与扩径部的位置对准的状态下能够将保持器主体 插入面板的安装孔。此时, 若夹持片接触到安装孔的孔壁, 则弹性地退避至保持器主体侧, 所以容许保持器主体的插入, 能够将保持器主体进一步插入安装孔。 并且, 若保持器主体插
入规定量, 则夹持片恢复弹性, 在与接触片之间夹持面板, 所以被安装部件通过保持器主体 被安装在面板上。实质上, 仅通过将保持器主体插入安装孔的作业便能够安装在面板上。
在这种状态下, 即使将保持器主体简单地从安装孔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拉 出, 夹持片也与面板接触, 虽然不向拉出方向移动, 但保持器主体在插入到安装孔的插入状 态下可以沿与插入方向正交的圆周方向旋转, 因此, 使保持器主体进行旋转, 以使夹持片处 于与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夹持片在自然状态 ( 没有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 ) 下可以通过扩径 部, 因此, 能够使保持器主体沿拉出方向移动。
这里, 为使夹持片通过扩径部时的保持器主体相对于面板的旋转位置、 与安装片 通过扩径部时的保持器主体相对于面板的旋转位置不同, 夹持片与安装片形成在保持器主 体的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因而, 即使在夹持片通过扩径部的状态下进一步拉出保持器主 体, 在中途安装片也与面板接触, 限制其移动。 但是, 由于安装片在扩径部可以通过安装孔, 所以只要使保持器主体进一步旋转, 使得安装片处于与扩径部对应的位置, 便能够使保持 器主体进一步向拉出方向移动, 从安装孔拉出。 即、 仅通过对保持器主体的旋转和向拉出方 向的移动就能够从面板拆卸。
这样, 在本发明中, 由于仅通过将保持器主体向安装孔插入的作业就能安装、 并且 仅通过保持器主体的旋转和向拉出方向的移动就能够拆卸, 所以向面板的安装及拆卸的操 作性优良。
在本发明中, 具有旋转限制部件, 该旋转限制部件形成于上述保持器主体上, 在上 述夹持片相对于上述扩径部在上述圆周方向偏移, 而且保持器主体插入到规定位置的状态 下被容纳于上述扩径部, 限制保持器主体向上述圆周方向的旋转范围, 并且由于规定值以 上的旋转力而断裂。
这样, 在夹持片相对于扩径部沿圆周方向偏离的状态下, 即使使保持器主体向拉 出方向移动, 由于夹持片与面板接触, 所以不能拔出。在这种状态下, 即使保持器主体沿圆 周方向旋转, 由于被容纳于扩径部的旋转限制部件与扩径部的孔壁接触限制旋转, 所以能 够防止保持器主体从安装孔不小心脱出。
旋转限制部件做成若在保持器主体上作用规定值以上的旋转力则断裂的结构。 因 而, 在将保持器主体从安装孔拔出时, 首先只要在保持器主体上作用规定值以上的旋转力 使旋转限制部件断裂, 使保持器主体可以旋转即可。
在本发明中, 也可以采用具有移动限制壁的结构, 该移动限制壁从上述保持器主 体突出, 若保持器主体向从上述安装孔脱出的方向移动, 则能够通过上述扩径部, 并且在扩 径部以外与上述面板接触, 限制保持器移动。
由此, 在将保持器主体从安装孔中拔出并从面板上拆卸的情况下, 若使其向拔出 方向移动, 则移动限制壁碰撞在面板接触, 该移动停止。 在此, 通过使保持器旋转, 移动限制 壁通过扩径部, 能够将保持器主体进一步拔出。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 所以能够获得向面板的安装及拆卸的操作性优良的保 持器结构。 附图说明图 1 是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与汽车的车身覆板一起表示的立体 图 2 是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与汽车的车身覆板一起表示的立体图。
图。 图 3 是表示使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将盖安装于汽车的车身覆板 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 4 是将使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将盖安装于汽车的车身覆板的 状态以通过保持器主体的中心的垂直剖面表示的剖视图。
图 5 是将使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将盖安装于汽车的车身覆板上 的状态以通过保持器主体的中心的水平剖面表示的剖视图。
图 6 是以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安装于汽车的车身覆板上的状态 表示的立体图。
图 7 是以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安装于汽车的车身覆板上的状态 表示的立体图。
图 8 是以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从汽车的车身覆板拆卸下的中途 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 9 是以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从汽车的车身覆板拆卸下的中途 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 10 是以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从汽车的车身覆板拆卸下的中途 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 11 是以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从汽车的车身覆板拆卸下的中途 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 12 是以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从汽车的车身覆板拆卸下的中途 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及图 2 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 12。图 3 ~图 5 表示使用保持 器结构 12, 在汽车的燃油盖附近, 将盖 18 安装在汽车的车身覆板 14 上的状态。 在汽车的车 身覆板 14 上形成有安装孔 16, 在该安装孔 16 插入固定保持器主体 22, 并且在通过保持器 主体 22 将盖 18 安装在车身覆板 14 上时, 适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 12。另外, 在附图 中以箭头 A 表示保持器主体 22 的插入方向。
安装孔 16 形成为具有一定的内径 D1 的大致圆形。而且, 在安装孔 16 的一个或多 个部位 ( 在图 1 及图 2 中为相对于中心线 CL 对称的横向的两个部位 ) 形成有局部扩大了 直径的扩径部 16W。另外, 将该扩径部 16W 的内径设为 D2。
如图 3 ~图 5 所示, 盖 18 形成为大致圆筒状, 在安装到车身覆板 14 的安装状态 下, 盖 18 的后端侧 ( 与箭头 A 相反的一侧 ) 从车身覆板 14 的外侧露出。在盖 18 的前端侧 ( 箭头 A 的一侧 ), 连接有例如从驾驶席的操作杆延伸出的未图示的缆线。另外, 在盖 18 内 沿轴向可以移动地插入未图示的锁定销, 通过使该锁定销的后端从盖 18 的后端进退, 从而 进行燃油盖的锁定和解除锁定。保持器结构 12 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保持器主体 22。 保持器主体的外径 D3 比安装孔 16 的内径 D1 稍小, 在保持器主体 22 的后端一侧形成有使保持器主体 22 在全周范围内扩大 直径的凸缘部 24。凸缘部 24 的外径 D4 大于安装孔 16 的内径 D1。在将保持器主体 22 安 装于车身覆板 14 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 在该凸缘部 24 与车身覆板 14 之间安装有环绕保持 器主体 22 的环状的密封垫圈 20。
在保持器主体 22 的前端侧, 在一个或多个部位 (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相对于中心线 CL 对称的两个部位 ) 形成有盖保持片 26。盖保持片 26 使保持器主体 22 的外周面局部地 向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 盖保持片 26 的后端侧的面为卡定面 26K。盖保持片 26 的径向外 侧端部彼此的间隔 D5 设定为大于安装孔 16 的内径 D1, 并且小于扩径部 16W 的内径 D2。如 图 1 及图 2 所示, 使盖保持片 26 与扩径部 16W 对位, 若使保持器主体 22 相对于安装孔 16 沿箭头方向 A 移动, 则盖保持片 26 通过扩径部 16W。即、 保持器主体 22 能不与车身覆板 14 接触地插入。
在比盖保持片 26 靠后端一侧, 形成有使后述的弹性片 18D 局部地插通的插通孔 28。并且, 在插通孔 28 的两侧 ( 保持器主体 22 的周向的两侧 ), 如图 9 所示, 形成有在向脱 出方向 ( 箭头 B 方向 ) 移动保持器主体 22 时, 与车身覆板 14 接触限制其移动的移动限制 壁 30。移动限制壁 30 的径向外侧端部彼此的间隔 D6 与盖保持片 26 的径向外侧端部彼此 的间隔 D5 大致相等。
与此相对, 在盖 18 上, 在轴向的大致中间部, 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倾斜地延伸的弹 性片 18D。当盖 18 插入保持器主体 22 的内部时, 弹性片 18D 被保持器主体 22 的内周面推 压而在径向内侧挠曲, 容许盖 18 的插入。并且, 如图 5 所示, 在盖 18 向保持器主体 22 插入 到规定位置的状态下, 由于弹性片 18D 到达插通孔 28 的位置, 所以向径向外侧恢复弹性。 此 时, 弹性片 18D 的前端与盖保持片 26 的卡定面 26K 对置而卡定, 阻止盖 18 从保持器主体 22 脱出 ( 向箭头 A 方向移动 )。
在保持器主体 22 上, 在比凸缘部 24 靠前端侧的位置, 在一个或多个部位 ( 在本实 施方式中为相对于中心线 CL 对称的两个部位 ) 形成有面板夹持片 32。面板夹持片 32 通过 使保持器主体 22 的外周面局部切开为大致 U 字状, 从而形成为悬臂的板簧状。即、 面板夹 持片 32 沿保持器主体 22 的径向可以弹性地挠曲变形。
面板夹持片 32 的径向外侧端部彼此的间隔 D7, 在自然状态 ( 没有挠曲变形的状 态 ) 下, 比安装孔 16 的内径 D1 长。在插入方向 ( 箭头 A 方向 ) 观察保持器主体 22, 并使 面板夹持片 32 的位置与扩径部 16W 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下, 若对保持器主体 22 向从安装孔 16 拉出方向 ( 与箭头 A 相反的方向 ) 移动, 则面板夹持片 32 通过扩径部 16W, 不会与车身 覆板 14 接触。另外, 面板夹持片 32 若产生挠曲变形, 则该间隔 D7 缩小到至少与安装孔 16 的内径 D1 相等 ( 面板夹持片 32 退避至保持器主体 22 的径向内侧 )。
在面板夹持片 32 上, 在保持器主体 22 的前端侧形成有锥形面 32T, 在后端侧形成 有夹持面 32N。在将面板夹持片 32 插入车身覆板 14 的安装孔 16 时, 锥形面 32T 与安装孔 16 的孔壁接触, 具有使面板夹持片 32 向保持器主体 22 的径向内侧挠曲的作用。 另外, 夹持 面 32N 在保持器主体 22 插入到安装孔 16 的规定位置 ( 密封垫圈 20 与车身覆板 14 接触的 位置 ) 的状态下, 从密封垫圈 20 的相反一侧与车身覆板 14 接触, 具有在与凸缘部 24( 严格 讲为密封垫圈 20) 之间夹持车身覆板 14 的作用。并且, 面板夹持片 32 相对于盖保持片 26 与移动限制壁 30, 形成在保持器主体 22 的周向的不同的位置 (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面板夹持片 32 与盖保持片 26 在周向具有 90 度 相位偏差的位置 )。换言之, 在面板夹持片 32 位于如通过扩径部 16W 那样的保持器主体 22 的旋转位置时, 盖保持片 26 位于偏离扩径部 16W 的位置。同样, 在盖保持片 26 位于如通过 扩径部 16W 那样的保持器主体 22 的旋转位置时, 面板夹持片 32 位于偏离扩径部 16W 的位 置。
在保持器主体 22 上还形成有旋转限制肋 34。在沿插入方向 ( 箭头 A 方向 ) 观察 保持器主体 22 时, 旋转限制肋 34 在与盖保持片 26 大致同一位置, 朝向保持器主体 22 的径 向外侧板状地延伸出来。旋转限制肋 34 其自身具有规定的刚性, 虽然不会不小心地断裂, 但若在保持器主体 22 的周向作用规定值以上的力, 则会断裂。
并且, 旋转限制肋 34 如图 7 所示, 在保持器主体 22 位于规定位置 ( 在面板夹持片 32 与凸缘部 24 之间夹持车身覆板 14 的位置 ) 时, 形成于被容纳在安装孔 16 的扩径部 16W 的位置。旋转限制肋 34 的厚度 ( 保持器主体 22 的周向的板厚 ) 由于比扩径部 16W 的周向 的长度短, 所以在旋转限制肋 34 在扩径部 16W 移动的范围内, 虽然容许保持器主体 22 沿周 向旋转, 但若旋转限制肋 34 与扩径部 16W 的孔壁接触, 则限制保持器主体 22 的旋转。 此时, 若进一步在保持器主体 22 上作用规定值以上的旋转力, 则旋转限制肋 34 断裂, 因此, 保持 器主体 22 可以沿周向旋转。 接着,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 12 的作用。
在将保持器主体 22 安装于车身覆板 14 上时, 首先, 如图 1 及图 2 所示, 为使盖保持 片 26 和移动限制壁 30 处于与安装孔 16 的扩径部 16W 对应的位置, 预先使保持器主体 22 沿 周向适当地旋转。并且, 将保持器主体 22 插入安装孔 16。由于盖保持片 26 的间隔 D5( 参 照图 5) 设定为小于扩径部 16W 的内径 D2( 参照图 1), 所以在盖保持片 26 与扩径部 16W 对 位的状态下, 盖保持片 26 通过扩径部 16W, 不会与车身覆板 14 接触。 因而, 可以进一步将保 持器主体 22 插入安装孔 16。
在插入中途, 虽然面板夹持片 32 与车身覆板 14 接触, 但因面板夹持片 32 的锥形 面 32T 被车身覆板 14 推压, 面板夹持片 32 弹性地挠曲, 向保持器主体 22 的径向内侧退避。 由此, 能够进一步将保持器主体 22 插入安装孔 16。
并且, 如图 6 及图 7 所示, 若密封垫圈 20 与车身覆板 14 接触, 则阻止保持器主体 22 向安装孔 16 的插入。此时的保持器主体 22 的位置成为向车身覆板 14 的安装位置。在 这种状态下, 如图 4 所示, 面板夹持片 32 恢复弹性, 夹持面 32N 从密封垫圈 20 的相反一侧 接触车身覆板 14, 在与凸缘部 24( 严格讲为密封垫圈 20) 之间夹持车身覆板 14。因而, 保 持器主体 22 维持向车身覆板 14 的安装状态, 不会产生不小心地相对于车身覆板 14 位置偏 离或者脱落。另外, 通过密封垫圈 20 确保车身覆板 14 与保持器主体 22 之间的密封性。
这样, 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 12 中, 通过仅将保持器主体 22 位于安装孔 16 而推压的动作 ( 单一的动作 ), 便能够容易地将保持器主体 22 安装于车身覆板 14 上。例 如, 在保持器主体 22 向车身覆板 14 安装时也不需要使保持器主体 22 旋转。
这里, 当将保持器主体 22 安装于车身覆板 14 上时, 如现有技术那样, 考虑使保持 器主体 22 沿周向旋转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 在保持器主体 22 与车身覆板 14 之间夹着密 封垫圈 20 的状态下, 存在保持器主体 22 进行旋转的情况, 密封垫圈 20 有可能发生变形。 在
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使保持器主体 22 不旋转地安装在车身覆板 14 上, 所以消除了密封环这 样变形的可能性, 能确保较高的密封性。
另外, 由图 7 可知, 在保持器主体 22 位于规定的安装位置时, 旋转限制肋 34 被容 纳于扩径部 16W 内。因而, 保持器主体 22 向周向的旋转, 被限制在旋转限制肋 34 在扩径部 16W 内移动的范围内, 阻止保持器主体 22 过度的旋转。由此, 能防止保持器主体 22 从安装 孔 16 不小心地脱落。
在将保持器主体 22 从车身覆板 14 拆卸的场合, 首先, 如图 8 所示, 使保持器主体 22 沿周向旋转。该旋转如上所述, 虽然旋转限制肋 34 接触到扩径部 16W 的孔壁而被限制, 但旋转限制肋 34 若作用规定值以上的力, 则会断裂。因而, 使旋转限制肋 34 沿周向旋转而 使旋转限制肋 34 断裂。并且, 如图 9 所示, 面板夹持片 32 到达扩径部 16W 的位置。此时, 从图 6 及图 7 所示的安装状态, 保持器主体 22 沿周向旋转 90 度。
此时, 面板夹持片 32 未接触到车身覆板 14, 因此, 若对保持器主体 22 作用使其从 安装孔 16 向拉出方向 ( 箭头 B 方向 ) 的力, 则保持器主体 22 通过扩径部 16W 向拉出方向 移动。
该移动如图 10 所示, 由于移动限制壁 30 接触车身覆板 14 而停止。这里, 如图 11 所示, 使保持器主体 22 进一步沿周向 (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 90 度 ) 旋转, 如果移动限制壁 30 及盖保持片 26 处于与扩径部 16W 对应的位置, 则能够进一步拉出保持器主体 22, 从车身覆 板 14 拆卸 ( 参照图 12)。 这样, 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结构 12 中, 将保持器主体 22 从车身覆板 14 拆卸的 作业也仅以保持器主体 22 的旋转与向拉出方向的移动完成。不需要向车身覆板 14 的里侧 插入工具或手, 仅以从车身覆板 14 的外侧的作业就能够将保持器主体 22 从车身覆板 14 拆 卸, 因此, 操作性优良。
再者, 在上述说明中, 作为本发明的夹持片, 列举了形成于保持器主体 22 的周向 的两部位的面板夹持片 32, 作为本发明的安装片, 虽然可以列举相同的形成于保持器主体 22 的周向的两个部位的盖保持片 26, 但夹持片或安装片的形状或数量不限于此。夹持片和 安装片只要形成于周向的不同位置即可, 它们的相位差也可以不是 90 度。例如, 即使将安 装孔 16 的扩径部 16W 形成在周向的三个部位或其以上的部位、 将面板夹持片 32 或盖保持 片 26 做成比扩径部 16W 少的数量, 在保持器主体 22 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时, 面板夹持片 32 也可以通过扩径部 16W, 在保持器主体 22 位于不同的旋转位置时, 只要盖保持片 26 可以通 过扩径部 16W 即可。
符号说明 :
12- 保持器结构, 14- 车身覆板, 16- 安装孔, 16W- 扩径部, 18- 盖 ( 被安装部件 ), 18D- 弹性片, 20- 密封垫圈 ( 被接触部件 ), 22- 保持器主体, 24- 凸缘部 ( 接触片 ), 26- 盖 保持片 ( 安装片 ), 26K- 卡定面, 28- 插通孔, 30- 移动限制壁, 32- 面板夹持片 ( 夹持片 ), 32T- 锥形面, 32N- 夹持面, 34- 旋转限制肋 ( 旋转限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