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06125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61564.0

申请日:

2011.11.06

公开号:

CN103282587A

公开日:

2013.09.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21申请日:20111106|||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21; E04B1/41; E04B1/48

主分类号:

E04B1/21

申请人:

斯文伯格控股公司

发明人:

斯韦恩·贝格

地址:

挪威翁达尔斯内斯

优先权:

2010.12.21 NO 2010178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余刚;李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建筑元件(1、2)的连接系统装置,该连接系统包括盒元件(10),该盒元件适于嵌入第一建筑元件(1)中,使得盒元件(10)的开口侧(16)将与建筑元件(1)的表面齐平,并且适于使得桥接元件(20)能够被插入盒元件(10)内,该盒元件包括围绕开口侧(16)布置的四个侧面(11、12、13、14)和背板(15)。根据本发明,该连接系统在盒元件(10)的至少一个侧面(11)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载荷传递元件(30),该载荷传递元件被构造成形成有构成圆面的至少两个表面部分(31),该至少两个表面部分背离盒元件的侧面(11)并且相互背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建筑元件(1、2)的连接系统装置,所述连接系统包括盒元件(10),所述盒元件适于嵌入第一建筑元件(1)中,使得盒元件(10)的开口侧(16)将与所述建筑元件(1)的表面齐平,并且被布置成使得桥接元件(20)能够被插入所述盒元件(10)内,所述盒元件包括围绕所述开口侧(16)布置的四个侧面(11、12、13、14)和背板(15),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在盒元件(10)的至少一个侧面(11)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载荷传递元件(30),所述至少一个载荷传递元件被构造成形成有构成圆面的至少两个表面部分(31),所述至少两个表面部分背离所述盒元件的所述侧面(11)并且相互背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元件(10)的侧面(11)处设置有两个载荷传递元件(30),所述两个载荷传递元件靠近于所述侧面(11)的相对边缘而定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从所述盒元件(10)的所述开口侧(16)在所述盒元件(10)的所述侧面(11)上沿长度方向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从所述相对边缘沿朝向彼此的方向在宽度方向上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由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的元件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的横截面在向下投射到布置有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的所述侧面上(11)的投影中的中心线位于距所述侧面(11)的边缘一段距离处。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条(40),所述加强条延伸穿过设置有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的所述侧面(11)的宽度,并且所述加强条弯曲偏离并且进一步地延伸穿过邻接的侧面(12、13)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在此之后所述加强条弯曲偏离并且沿所述侧面(11、12、13、14)的纵向方向、沿远离所述盒元件的所述开口侧(16)的方向延伸。

说明书

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于建筑元件(building element)的连接系统装置(joining system arrangement)。
比如柱和梁、楼梯平台和楼梯围栏、墙壁和阳台等的建筑元件必须全部被连接到一起以建立一个建筑物。存在无数用以使能这些建筑元件连接和固持在一起的装置。这些连接系统的一个种类包括一旦这些建筑元件已经被连接到一起就不可见的系统。这种系统通常具有连同建筑元件中的一个而设置、常常被嵌入在建筑元件中的盒元件(box element)。桥接元件(bridge element)被进一步地设置在这个盒元件中。在已连接的位置中,桥接元件将部分地位于盒元件内、以及因此建筑元件中的一个内,以及部分地位于其他的建筑元件内,从而将这些建筑元件连接到一起。在这种系统的变型中,盒元件和桥接元件可以被设置成使得桥接元件基本上位于盒元件之内并且能够被从这个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中,在该接合位置中它与两个建筑元件接合。这意味着当它们被带到一起时,在待连接的元件之间具有非常小的间隙是可能的,因为不存在从待连接的元件突出的大的部件。在例如NO316180中描述了这种系统。
在这种连接系统中,存在相对大的载荷(load,负载)的传递。这些载荷通过在建筑元件之间的桥接元件传递并且从桥接元件传递进入盒元件以及也通过加强件(reinforcement)传递进入建筑元件内,上述加强件当它被嵌入进建筑元件中时围绕盒元件设置。在这个连接中,存在两个影响载荷传递的因素。首先,存在与盒元件的横截面形状相比的桥接元件的横截面形状。在一些情况下,桥接元件可以具有比盒元件的宽度稍小的宽度,使得在桥接元件和盒元件之间存在空间。这进一步意味着实现从桥接元件到盒元件的载荷传递是可能的,其与盒元件的侧边缘相距一段距离。在桥接元件和盒元件之间存在空间的情况下,也存在与传递至盒元件内的这个载荷的精确程度关联的不确定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没有桥接元件的侧向位移。另一个因素是通常存在加强条,这些加强条延伸穿过盒元件的顶侧,沿着侧部向下然后向内进入建筑元件中。盒元件特性是相对有边缘的,并且这些边缘然后将支撑抵靠加强条,其可能是相当不合宜的,因为它们可能破坏加强条。加强条的结构以及桥接元件和盒元件的形状也可能导致盒元件变形,这也是不期望的。
因此存在提供在其中这些不期望的特征被消除或者减少的连接系统的期望。
通过如以下权利要求中披露的一样的连接系统装置来实现上述期望。
本发明提供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待连接的建筑元件可以是柱和梁、楼梯围栏和楼梯单元、阳台和墙壁或者柱或者其他建筑元件。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将能够设置在任何这些元件中。当使用时,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地被嵌入在建筑元件中。连接系统包括盒元件,该盒元件适于嵌入在第一建筑元件中,使得盒元件的开口侧与建筑元件的表面齐平。在使用中,盒元件的这个开口侧则将面向第一建筑元件待固定到其上的第二建筑元件。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盒元件适应使得桥接元件能够被插入盒元件中。桥接元件可以是能够在位于盒元件内的完全收缩位置(在收缩位置中桥接元件没有或者仅仅小部分突出到盒元件之外)与在其中它能够与对其内部连接的两个建筑元件配合的位置之间移动的类型。建筑元件的最终的相互连接将也通常涉及在它们已经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系统连接之后建筑元件之间的空间的灌浆。连接系统中的盒元件包括围绕开口侧设置的四个侧面和背板。它是基本上闭合的盒元件,使得它能够被嵌入在建筑元件中而在混凝土浇筑期间盒元件中的内部空间没有被填充。开口侧可以具有更多的开口,但是任何其他的开口则待构造成使得在建筑元件的混凝土浇筑期间它们保持内部空间不被填充。
根据本发明,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在盒元件的至少一个侧面处的至少一个载荷传递元件,该载荷传递元件被构造成使得形成有至少两个表面部分,构成圆面(rounded face,倒圆的面,成圆的面),这两个表面部分背离(turned away from,转向离开,转离)盒元件的侧面并且相互背离。在正常使用中,这种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的侧面将向上定向,但是其他的方向也是可想象的。
根据本发明的盒元件具有四个侧面,它们围绕开口侧。侧面具有在被固定到邻接的侧面上的边缘之间延伸的宽度,并且此外这些侧面具有从开口侧延伸到背板的长度。背板相对于开口侧设置在盒元件的相对侧处。这些侧面也具有厚度,该厚度是侧面的板厚度,以及侧面的内表面和侧面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通过用载荷传递元件来加强盒元件的侧面,确保了来自于桥接元件(无论在盒元件中它的侧向位置如何)的载荷经由该载荷传递元件传送然后输出进入建筑元件中的任何加强件内。使两个表面部分具有圆面也提供了盒元件和具有弯曲的边缘部分的载荷传递元件的组合,这将意味着加强件能够非常容易地抵靠载荷传递元件放置而加强件不会被损伤。这将意味着已经实现从桥接元件到建筑元件的更好的载荷传递,以及它也已经以如此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使得防止盒元件的不必要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两个载荷传递元件可以被设置在盒元件的一个侧面处,靠近侧面的相对边缘定位。这些载荷传递元件中的每个将为这种构造:它们的各自的圆表面部分相互背离并且背离该侧面。在这个替换方案中,这些载荷传递元件可以从其边缘在宽度方向上(widthways)朝向侧面的中心覆盖该侧面。优选地,两个载荷传递元件呈现对称性,但是其中没有对称性的变型也是可想象的。载荷传递元件可以在这种情况中,例如,覆盖多达侧面的宽度的一半。这里重要的是载荷传递元件覆盖了盒元件的侧面的一个宽度,其以从盒元件的边缘的方式延伸,其中这个宽度是这样的:它覆盖桥接元件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盒元件内部的侧边缘,用于当它在盒元件内部侧向地移动时桥接元件可以具有的可能的位置。替换地,可以具有延伸穿过侧面的整个宽度的载荷传递元件。
根据另外的方面,载荷传递元件可以从盒元件的开口侧沿长度方向(lengthwise,纵向地)延伸穿过盒元件的侧面。在侧面上仅仅设置一个的情况下或者设置两个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载荷传递元件可以从盒元件的开口侧在侧面的纵向方向上仅仅向内一定程度地延伸。载荷传递元件因此可以具有在侧面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其覆盖小于侧面长度的一半。替换地,它能够延伸穿过超过侧面长度的一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盒元件的侧面处设置有两个载荷传递元件的情况下,载荷传递元件可以由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的元件形成。作为替换方案,它们可以具有对应于半圆形、或者替换地半椭圆形的横截面。在载荷传递元件的背离盒元件且背离第二载荷传递元件的横截面中的弯曲面的曲率可以具有恒定半径的曲率、或者变化半径的曲率。具有基本上是矩形的(但是其中矩形的边缘中的至少一个是弯曲的)横截面也是可想象的,其中弯曲的边缘是背离盒元件且背离第二载荷传递元件的边缘。
根据一个方面,载荷传递元件的横截面在向下投射到布置有载荷传递元件的侧面上的投影中的中心线可以位于距侧面的边缘相距一段距离处。
根据另外的方面,连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条,该加强条延伸穿过盒元件的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的侧面的宽度,并且然后穿过邻接的侧面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在此之后加强条弯曲偏离(bend off,弯曲离开)并且在侧面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进入建筑元件内。加强条优选地延伸穿过邻接的侧面的整个宽度,并且在相同的方向上一定程度地延伸,之后它们弯曲偏离在侧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在远离盒元件的开口侧的方向上。
在正常使用期间,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的侧面将面向上并且将形成盒元件的大体上水平的侧面。但是,其他的定向是可能的,从而本发明不被限制在这个定向上。此外,连接系统可以在两个侧面或者三个或者所有侧面上构造有载荷传递元件。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系统可以在待连接的两个建筑元件中包括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和加强条的盒元件。
现在将参考被显示在附图中的本发明的一些非限制性的实例而更详细地解释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图1D显示了朝向三个侧面观察的从开口侧看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些细节;以及
图3A‑图3D显示了细节中的一个的不同的变型。
图1A‑图1D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本发明包括盒元件10,其具有围绕开口侧16设置的四个侧面11、12、13、14。在侧面11、12、13、14的相对侧上设置了背板15。开口侧16、侧面11、12、13、14和背板15形成具有内腔的盒。桥接元件20被设置在这个内腔中用于连接建筑元件。如在图1C中指出的一样,盒元件将通常地被嵌入建筑元件1中,其中开口侧16与建筑元件1的表面齐平。桥接元件20将在连接系统的连接的状态中一定程度地突伸进入盒元件10中以及一定程度地进入另一个建筑元件2中。因此通过桥接元件20和盒元件10在建筑元件1和2之间实现载荷传递。侧面11具有从邻接的侧面12延伸到另一个邻接的侧面13的宽度,以及从开口侧16延伸到背板15的长度,以及从盒元件10的内部延伸到侧面11的外部的厚度。对于其他的侧面12、13、14,具有类似的宽度、长度和厚度。盒元件10在图1A中被显示具有矩形的横截面,该图显示了被从开口侧16看到的本发明。盒元件10也可以是正方形或者具有相反的矩形形状。
根据本发明,盒元件10已经在它的一个侧面11上设置了两个载荷传递元件30。在图示的情况中,这些载荷传递元件是在横截面上具有圆形形状的两个元件,如显示在图1A中的一样。它们被设置在侧面11的相对边缘处,并且具有横向地延伸穿过侧面11的宽度。载荷传递元件30具有形成两个表面部分31的表面,该两个表面部分相互背离并且背离侧面11,其形成弯曲的面。在图示的情况下,载荷传递元件30的全部表面形成弯曲的面。载荷传递元件30进一步地从盒元件10的开口侧16朝向背板15沿长度方向延伸,如在图1C和图1D中最好地看见的一样,其显示了分别在两个不同的侧面(侧面13和11)的方向上看到的装置,其中载荷传递元件30被设置在侧面11上。图1B显示了被从侧面14看到的装置,该侧面与载荷传递元件30设置于其上的侧面11相对。
而且,从这些图中也可以看出加强条40如何能够与盒元件10连接而安装或者铺设。这些加强条40延伸穿过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30的侧面11的全部宽度并且邻接抵靠载荷传递元件30的两个表面部分31。这些加强条40然后被弯曲并且在邻接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30的侧面11的侧面13、12的宽度上延伸,并且在相同的方向上一定程度地延伸,之后它们被弯曲再次进入侧面11、12、13、14的纵向方向以及在这个方向上延伸远离开口侧16,一定程度地超过盒元件10。
通过将载荷传递元件设置到盒元件10的侧面11上,以符合要求的方式接纳如图2中由箭头B和C表示的一样的来自于桥接元件20’、20’’的载荷将是可能的,即使桥接元件被给定了不同的位置,如在盒元件内部由虚线20’、20’’表示的一样。盒元件10将也能够接纳来自于桥接元件20的载荷,即使当这具有不同的尺寸的时候,如虚线20、20’和箭头A和B表示的一样。如可以从图2看见的一样,载荷传递元件30也可以被形成具有半椭圆形形状的横截面。
载荷传递元件的进一步的横截面形状被显示在图3A‑图3D中。在图3A中,存在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两个元件,在图3B中,具有是半椭圆形的横截面的一个载荷传递元件,以及在图3C中,具有一个元件,其中矩形中的转角中的两个已经用固定的曲率半径弯曲。在图3D中,具有两个元件,该两个元件形成具有变化的曲率半径的两个表面部分,并且其中当弯曲的表面部分被忽略时在一个横截面中它们不同地具有基本上菱形(rhomboid,偏菱形)的形状。
现在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对于图示的实施例,可以做出变更和修改,它们落入如以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82587A43申请公布日20130904CN103282587ACN103282587A21申请号201180061564022申请日201111062010178520101221NOE04B1/21200601E04B1/41200601E04B1/4820060171申请人斯文伯格控股公司地址挪威翁达尔斯内斯72发明人斯韦恩贝格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代理人余刚李静54发明名称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建筑元件(1、2)的连接系统装置,该连接系统包括盒元件(10),该盒元件适于嵌入第一建筑元件(1)中,使。

2、得盒元件(10)的开口侧(16)将与建筑元件(1)的表面齐平,并且适于使得桥接元件(20)能够被插入盒元件(10)内,该盒元件包括围绕开口侧(16)布置的四个侧面(11、12、13、14)和背板(15)。根据本发明,该连接系统在盒元件(10)的至少一个侧面(11)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载荷传递元件(30),该载荷传递元件被构造成形成有构成圆面的至少两个表面部分(31),该至少两个表面部分背离盒元件的侧面(11)并且相互背离。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30620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1/06948820111106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08。

3、4327EN20120628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82587ACN103282587A1/1页21一种用于建筑元件(1、2)的连接系统装置,所述连接系统包括盒元件(10),所述盒元件适于嵌入第一建筑元件(1)中,使得盒元件(10)的开口侧(16)将与所述建筑元件(1)的表面齐平,并且被布置成使得桥接元件(20)能够被插入所述盒元件(10)内,所述盒元件包括围绕所述开口侧(16)布置的四个侧面(11、12、13、14)和背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在盒元件(。

4、10)的至少一个侧面(11)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载荷传递元件(30),所述至少一个载荷传递元件被构造成形成有构成圆面的至少两个表面部分(31),所述至少两个表面部分背离所述盒元件的所述侧面(11)并且相互背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元件(10)的侧面(11)处设置有两个载荷传递元件(30),所述两个载荷传递元件靠近于所述侧面(11)的相对边缘而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从所述盒元件(10)的所述开口侧(16)在所述盒元件(10)的所述侧面(11)上沿长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元。

5、件(30)从所述相对边缘沿朝向彼此的方向在宽度方向上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由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的元件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的横截面在向下投射到布置有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的所述侧面上(11)的投影中的中心线位于距所述侧面(11)的边缘一段距离处。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条(40),所述加强条延伸穿过设置有所述载荷传递元件(30)的所述侧面(11)的宽度,并且所述加强条弯曲偏离并且进一步地延伸穿过邻接的侧面(12、13)的宽度的至少一部。

6、分,在此之后所述加强条弯曲偏离并且沿所述侧面(11、12、13、14)的纵向方向、沿远离所述盒元件的所述开口侧(16)的方向延伸。权利要求书CN103282587A1/4页3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建筑元件(BUILDINGELEMENT)的连接系统装置(JOININGSYSTEMARRANGEMENT)。0002比如柱和梁、楼梯平台和楼梯围栏、墙壁和阳台等的建筑元件必须全部被连接到一起以建立一个建筑物。存在无数用以使能这些建筑元件连接和固持在一起的装置。这些连接系统的一个种类包括一旦这些建筑元件已经被连接到一起就不可见的系统。这种系统通常具有连同建筑元件中的一个而设置。

7、、常常被嵌入在建筑元件中的盒元件(BOXELEMENT)。桥接元件(BRIDGEELEMENT)被进一步地设置在这个盒元件中。在已连接的位置中,桥接元件将部分地位于盒元件内、以及因此建筑元件中的一个内,以及部分地位于其他的建筑元件内,从而将这些建筑元件连接到一起。在这种系统的变型中,盒元件和桥接元件可以被设置成使得桥接元件基本上位于盒元件之内并且能够被从这个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中,在该接合位置中它与两个建筑元件接合。这意味着当它们被带到一起时,在待连接的元件之间具有非常小的间隙是可能的,因为不存在从待连接的元件突出的大的部件。在例如NO316180中描述了这种系统。0003在这种连接系统中,存在。

8、相对大的载荷(LOAD,负载)的传递。这些载荷通过在建筑元件之间的桥接元件传递并且从桥接元件传递进入盒元件以及也通过加强件(REINFORCEMENT)传递进入建筑元件内,上述加强件当它被嵌入进建筑元件中时围绕盒元件设置。在这个连接中,存在两个影响载荷传递的因素。首先,存在与盒元件的横截面形状相比的桥接元件的横截面形状。在一些情况下,桥接元件可以具有比盒元件的宽度稍小的宽度,使得在桥接元件和盒元件之间存在空间。这进一步意味着实现从桥接元件到盒元件的载荷传递是可能的,其与盒元件的侧边缘相距一段距离。在桥接元件和盒元件之间存在空间的情况下,也存在与传递至盒元件内的这个载荷的精确程度关联的不确定性,。

9、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没有桥接元件的侧向位移。另一个因素是通常存在加强条,这些加强条延伸穿过盒元件的顶侧,沿着侧部向下然后向内进入建筑元件中。盒元件特性是相对有边缘的,并且这些边缘然后将支撑抵靠加强条,其可能是相当不合宜的,因为它们可能破坏加强条。加强条的结构以及桥接元件和盒元件的形状也可能导致盒元件变形,这也是不期望的。0004因此存在提供在其中这些不期望的特征被消除或者减少的连接系统的期望。0005通过如以下权利要求中披露的一样的连接系统装置来实现上述期望。0006本发明提供用于建筑元件的连接系统装置。待连接的建筑元件可以是柱和梁、楼梯围栏和楼梯单元、阳台和墙壁或者柱或者其他建筑元件。根据本。

10、发明的装置将能够设置在任何这些元件中。当使用时,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地被嵌入在建筑元件中。连接系统包括盒元件,该盒元件适于嵌入在第一建筑元件中,使得盒元件的开口侧与建筑元件的表面齐平。在使用中,盒元件的这个开口侧则将面向第一建筑元件待固定到其上的第二建筑元件。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盒元件适应使得桥接元件能够被插入盒元件中。桥接元件可以是能够在位于盒元件内的完全收缩位置(在收缩位置中桥接元件没有或者仅仅小部分突出到盒元件之外)与在其中它能够与对其内部连接的两个建筑元件配合的位置之间移动的类型。建筑元件的最终的相互连接将也通常涉及在它们已经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系统连接说明书CN103282587A2/。

11、4页4之后建筑元件之间的空间的灌浆。连接系统中的盒元件包括围绕开口侧设置的四个侧面和背板。它是基本上闭合的盒元件,使得它能够被嵌入在建筑元件中而在混凝土浇筑期间盒元件中的内部空间没有被填充。开口侧可以具有更多的开口,但是任何其他的开口则待构造成使得在建筑元件的混凝土浇筑期间它们保持内部空间不被填充。0007根据本发明,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在盒元件的至少一个侧面处的至少一个载荷传递元件,该载荷传递元件被构造成使得形成有至少两个表面部分,构成圆面(ROUNDEDFACE,倒圆的面,成圆的面),这两个表面部分背离(TURNEDAWAYFROM,转向离开,转离)盒元件的侧面并且相互背离。在正常使用中,这。

12、种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的侧面将向上定向,但是其他的方向也是可想象的。0008根据本发明的盒元件具有四个侧面,它们围绕开口侧。侧面具有在被固定到邻接的侧面上的边缘之间延伸的宽度,并且此外这些侧面具有从开口侧延伸到背板的长度。背板相对于开口侧设置在盒元件的相对侧处。这些侧面也具有厚度,该厚度是侧面的板厚度,以及侧面的内表面和侧面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0009通过用载荷传递元件来加强盒元件的侧面,确保了来自于桥接元件(无论在盒元件中它的侧向位置如何)的载荷经由该载荷传递元件传送然后输出进入建筑元件中的任何加强件内。使两个表面部分具有圆面也提供了盒元件和具有弯曲的边缘部分的载荷传递元件的组合,这将意味着加。

13、强件能够非常容易地抵靠载荷传递元件放置而加强件不会被损伤。这将意味着已经实现从桥接元件到建筑元件的更好的载荷传递,以及它也已经以如此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使得防止盒元件的不必要的变形。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两个载荷传递元件可以被设置在盒元件的一个侧面处,靠近侧面的相对边缘定位。这些载荷传递元件中的每个将为这种构造它们的各自的圆表面部分相互背离并且背离该侧面。在这个替换方案中,这些载荷传递元件可以从其边缘在宽度方向上(WIDTHWAYS)朝向侧面的中心覆盖该侧面。优选地,两个载荷传递元件呈现对称性,但是其中没有对称性的变型也是可想象的。载荷传递元件可以在这种情况中,例如,覆盖多达侧面的宽度的。

14、一半。这里重要的是载荷传递元件覆盖了盒元件的侧面的一个宽度,其以从盒元件的边缘的方式延伸,其中这个宽度是这样的它覆盖桥接元件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盒元件内部的侧边缘,用于当它在盒元件内部侧向地移动时桥接元件可以具有的可能的位置。替换地,可以具有延伸穿过侧面的整个宽度的载荷传递元件。0011根据另外的方面,载荷传递元件可以从盒元件的开口侧沿长度方向(LENGTHWISE,纵向地)延伸穿过盒元件的侧面。在侧面上仅仅设置一个的情况下或者设置两个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载荷传递元件可以从盒元件的开口侧在侧面的纵向方向上仅仅向内一定程度地延伸。载荷传递元件因此可以具有在侧面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其覆盖小于侧。

15、面长度的一半。替换地,它能够延伸穿过超过侧面长度的一半。00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盒元件的侧面处设置有两个载荷传递元件的情况下,载荷传递元件可以由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的元件形成。作为替换方案,它们可以具有对应于半圆形、或者替换地半椭圆形的横截面。在载荷传递元件的背离盒元件且背离第二载荷传递元件的横截面中的弯曲面的曲率可以具有恒定半径的曲率、或者变化半径的曲率。具有基本上是矩形的(但是其中矩形的边缘中的至少一个是弯曲的)横截面也是可想象的,其中弯曲的边缘是背离盒元件且背离第二载荷传递元件的边缘。说明书CN103282587A3/4页50013根据一个方面,载荷传递元件的横截面在向下投射。

16、到布置有载荷传递元件的侧面上的投影中的中心线可以位于距侧面的边缘相距一段距离处。0014根据另外的方面,连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条,该加强条延伸穿过盒元件的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的侧面的宽度,并且然后穿过邻接的侧面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在此之后加强条弯曲偏离(BENDOFF,弯曲离开)并且在侧面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进入建筑元件内。加强条优选地延伸穿过邻接的侧面的整个宽度,并且在相同的方向上一定程度地延伸,之后它们弯曲偏离在侧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在远离盒元件的开口侧的方向上。0015在正常使用期间,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的侧面将面向上并且将形成盒元件的大体上水平的侧面。但是,其他的定向是可能的,从而本发明不。

17、被限制在这个定向上。此外,连接系统可以在两个侧面或者三个或者所有侧面上构造有载荷传递元件。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系统可以在待连接的两个建筑元件中包括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和加强条的盒元件。0016现在将参考被显示在附图中的本发明的一些非限制性的实例而更详细地解释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0017图1A图1D显示了朝向三个侧面观察的从开口侧看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0018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些细节;以及0019图3A图3D显示了细节中的一个的不同的变型。0020图1A图1D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本发明包括盒元件10,其具有围绕开口侧16设置的四个侧面11、12、13、14。在侧面11、12、13、14的相对。

18、侧上设置了背板15。开口侧16、侧面11、12、13、14和背板15形成具有内腔的盒。桥接元件20被设置在这个内腔中用于连接建筑元件。如在图1C中指出的一样,盒元件将通常地被嵌入建筑元件1中,其中开口侧16与建筑元件1的表面齐平。桥接元件20将在连接系统的连接的状态中一定程度地突伸进入盒元件10中以及一定程度地进入另一个建筑元件2中。因此通过桥接元件20和盒元件10在建筑元件1和2之间实现载荷传递。侧面11具有从邻接的侧面12延伸到另一个邻接的侧面13的宽度,以及从开口侧16延伸到背板15的长度,以及从盒元件10的内部延伸到侧面11的外部的厚度。对于其他的侧面12、13、14,具有类似的宽度、。

19、长度和厚度。盒元件10在图1A中被显示具有矩形的横截面,该图显示了被从开口侧16看到的本发明。盒元件10也可以是正方形或者具有相反的矩形形状。0021根据本发明,盒元件10已经在它的一个侧面11上设置了两个载荷传递元件30。在图示的情况中,这些载荷传递元件是在横截面上具有圆形形状的两个元件,如显示在图1A中的一样。它们被设置在侧面11的相对边缘处,并且具有横向地延伸穿过侧面11的宽度。载荷传递元件30具有形成两个表面部分31的表面,该两个表面部分相互背离并且背离侧面11,其形成弯曲的面。在图示的情况下,载荷传递元件30的全部表面形成弯曲的面。载荷传递元件30进一步地从盒元件10的开口侧16朝向。

20、背板15沿长度方向延伸,如在图1C和图1D中最好地看见的一样,其显示了分别在两个不同的侧面(侧面13和11)的方向上看到的装置,其中载荷传递元件30被设置在侧面11上。图1B显示了被从侧面14看到的装置,该侧面与载荷传递元件30设置于其上的侧面11相对。0022而且,从这些图中也可以看出加强条40如何能够与盒元件10连接而安装或者铺设。这些加强条40延伸穿过设置有载荷传递元件30的侧面11的全部宽度并且邻接抵靠载荷传递元件30的两个表面部分31。这些加强条40然后被弯曲并且在邻接设置有载荷传递说明书CN103282587A4/4页6元件30的侧面11的侧面13、12的宽度上延伸,并且在相同的方。

21、向上一定程度地延伸,之后它们被弯曲再次进入侧面11、12、13、14的纵向方向以及在这个方向上延伸远离开口侧16,一定程度地超过盒元件10。0023通过将载荷传递元件设置到盒元件10的侧面11上,以符合要求的方式接纳如图2中由箭头B和C表示的一样的来自于桥接元件20、20的载荷将是可能的,即使桥接元件被给定了不同的位置,如在盒元件内部由虚线20、20表示的一样。盒元件10将也能够接纳来自于桥接元件20的载荷,即使当这具有不同的尺寸的时候,如虚线20、20和箭头A和B表示的一样。如可以从图2看见的一样,载荷传递元件30也可以被形成具有半椭圆形形状的横截面。0024载荷传递元件的进一步的横截面形状。

22、被显示在图3A图3D中。在图3A中,存在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两个元件,在图3B中,具有是半椭圆形的横截面的一个载荷传递元件,以及在图3C中,具有一个元件,其中矩形中的转角中的两个已经用固定的曲率半径弯曲。在图3D中,具有两个元件,该两个元件形成具有变化的曲率半径的两个表面部分,并且其中当弯曲的表面部分被忽略时在一个横截面中它们不同地具有基本上菱形(RHOMBOID,偏菱形)的形状。0025现在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对于图示的实施例,可以做出变更和修改,它们落入如以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3282587A1/4页7图1A图1B说明书附图CN103282587A2/4页8图1C图1D说明书附图CN103282587A3/4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3282587A4/4页10图3A图3B图3C图3D说明书附图CN103282587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