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系统和该支撑系统支撑的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用于支撑竖立式临时围篱、围板和标示的平衡物和设备的改进,并
且具体涉及用于挡风或者用于安装标牌或者广告的临时性围板或者薄板,其中,与开放式
网状围篱相比,这种围板或者薄板表示出显著的额外风载荷。
背景技术
临时或者短期的围篱和围板在建筑工地和购物中心是常见的,并且通常围绕场地
周边竖立以隔离闯入者提供安全保障并且防止擅入。在许多申请中,临时围篱包括:通常由
嵌入有杆体的混凝土制成的基脚;以及系在杆体之间以提供安全围栏的金属丝,该金属丝
最常见的是开放式编织网。通常简单地将基脚按照适当的间隔放置在场地周围的地面上并
且简单地插入杆体。这能够使临时围篱快速竖立起来。
围板提供了比围篱更大的视觉筛选,但是其缺点是承载有更大的风载荷。在要将
围板附接至临时围篱的情况下,要求混凝土基脚的附加质量来确保围篱不会在强风的情况
下倒塌。额外质量的基脚当前由工程标准和建筑法规批准以确保设计的承载围板的临时性
围篱的安全。
一种用于确保临时围篱和围板满足适当标准的方式是将混凝土底座支架填埋到
地面中或者现场制作浇筑混凝土基脚。然而,这种措施既昂贵又耗时,而且有时在成品表面
或者内部建筑位置中不可行。
存在通过将配重块放置到附接至柱体的底部的支脚上来保持围板柱体的系统。在
澳大利亚专利申请第2012203098号中对示例进行了描述。然而,该系统的部件在制造方面
相对复杂并且昂贵。在支撑组件中的直立构件针对配重块堆叠的高度和锁定装置具有特定
大小,并且在配重块上方的配重块不雅观地凸出。锁定装置还可以容易地被未经授权的人
员移除,这会导致结构不安全。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可重定位的地面安装型混凝土基脚和支撑组
件,其可以用于临时围篱和围板并且符合适当的安全标准和工程要求,但是同时易于放置
并且不要求任何填埋基脚或者使用额外质量混凝土浇筑。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立柱的配重式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
件包括:
底架,该底架包括:
细长底座构件,该底座构件附接至柱体并且从柱体向外延伸;以及
多个竖立的细长构件,该细长构件从底座构件升起;
多个配重块,该多个配重块分层堆叠在底座构件上;以及
顶架,该顶架包括:
细长顶部构件,该顶部构件附接至柱体并且在底座构件上方从柱体向外延伸;以
及
多个细长构件,该构件从顶部构件下降;
其中,
所述上升构件与对应的所述下降构件伸缩地啮合;以及
各个所述配重块限定出孔,至少一个所述上升或者下降构件穿过该孔。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时围板、标示或者围篱结构,其包括通过多个大
体上水平的横杆连接起来的多个立柱,在该横杆中,附接至各个立柱的是根据上面的定义
的配重式支撑组件。
在又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临时结构竖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分别如上所定义的多个配重式支撑组件进行定位;
将立柱固定至各个相应的所述底架和顶架;以及
将结构部件紧固至所述立柱。
顶部构件优选地靠在所述配重块层的上层上。优选地,所述配重块按照如下方式
堆叠:位于下方的所述配重块的顶部嵌入刚好在其上方的相应配重块的底座中。
优选地,伸缩啮合的程度是在仍然提供所述伸缩啮合的同时使得可以添加或者从
所述堆叠移除一层配重块以创建新的配重块上层,并且,使得顶部构件能够支承在所述新
的配重块上层上。
优选地,所述顶架的一端包括中空型材端部,该中空型材端部适应于沿着所述柱
体滑动。优选地,细长顶部构件可释放地刚性紧固至柱体。
优选地,细长底座构件刚性紧固至柱体。
优选地,柱体包括方形的或者矩形的中空型材钢构件,并且,所述底架的一端具有
对应的方形的或者矩形的中空型材端部,该中空型材端部可以沿着所述柱体滑动。优选地,
端部紧固至柱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将参考附图对作为示例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
其它元件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支撑系统的结构的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结构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3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结构中包括的类型的配重块;
图4是图2中示出的结构的一部分的视图,但是移除了一些配重块;
图5是图2中示出的结构的一部分的视图,但是移除了所有配重块;
图6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5中的一些部件的视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6中的部件,但这些部件是分开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的围板结构10是部分完成的围板的一部分,该围板被示出为尚未完成并
且包括各种部件以便更好地图示本发明。该结构包括壁部12和三个配重式支撑组件14、15、
和16。
壁部12具有由方形中空型材管状镀锌钢制成的三个立柱18、19、和20、和在柱体之
间延伸的四个水平的横杆21。横杆21是通过螺丝17紧固至柱体的镀锌钢顶帽型材。胶合板
的包层板22、23、和24通过螺丝25紧固至横杆21。在图1中,移除了第四个板件以便示出底层
壁结构。在壁12的一侧上,板件23和24与柱体相隔横杆21的深度。在壁的另一侧上,柱体18
和19伸出板件22的外表面。
围板10置于混凝土表面上并且通过三个配重式支撑组件30、31、和32保持就位,该
三个配重式支撑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底架33、顶架34、和配重块堆叠26。相应堆叠35、36、和
37针对各个相应的组件形成基脚并且被示出为具有不同数量的配重块以便图示本发明的
适应性。
各个底架33由细长底座构件38、三个直立的构件40、和附接至底座构件38的一端
的紧固套筒42组成。底座构件38由并排焊接的两段直径为61mm的钢管组成。各个直立的构
件40是一段与底座构件成直角焊接的直径为61mm的钢管。套筒42是一小段方形中空型材
管,其大小是在如图2所示的相应柱体18周围形成松弛的滑动配合。
各个顶架34由扁钢制成的细长顶部构件44、三个下降的细长构件46、和附接至顶
部构件44的一端的紧固套筒48组成。各个细长构件46在使用时从顶部构件44垂下或者降
下,并且是一段与顶部构件44成直角焊接的方形中空型材钢。紧固套筒48是一小段方形中
空型材管,其大小是在柱体18周围形成松弛的滑动配合。
方形型材下降构件46的大小是在圆形型材上升构件40内形成松弛的滑动配合,因
为它们在使用时会伸缩地啮合。使用方形型材而不是圆形型材管在圆形管构件40内滑动的
优点是滑动动作更平滑且更不易于粘结。
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各种配重块配置。在图3中示出的版本是优选配置。配重块26
是通过用混凝土浆料填充聚乙烯容器并且使该混凝土浆料凝固而制造的。配重块重约
15kg。配重块在平面图中大体上呈矩形并且具有垂直地穿过其的细长孔60。当俯视时,孔的
延长线在矩形配重块外侧。配重块的底面52具有较宽的侧向通道54,因此,配重块26可以跨
坐在底座构件38上,并且其底面52仍然支承在底座构件两侧的地面上。配重块的顶面55具
有中心凸起的侧向平台56,该侧向平台56嵌入堆叠在其上的相似配重块的下侧横向通道54
中。在顶面55上的隆起58和凸台59也嵌入底面52上的对应中空部分(未示出)中。
为了使围板10竖立起来,将一对底架33按照期望的距离分别定位在地面上。然后
将期望数量的配重块26堆叠在各个底架上,每层堆叠三个配重块。在支撑组件14的基脚35
中示出了总计180kg的四层配重块,在组件15的基脚36中示出了五层配重块,并且在组件16
的基脚37中示出了六层配重块。直立的构件40穿过较低层的配重块的孔60。直立的构件40
不在顶层配重块的上方延伸并且甚至可以不到达顶部一层或者二层。然后对顶架34进行定
位,因此,其下降构件46进入相关的孔60并且伸缩地滑动到相应直立的构件40中。因此,上
升构件40或者下降构件46中的一者或者两者穿过各个配重块中的孔60。
针对各个支撑组件,柱体18的下端滑动通过紧固套筒48和42,将顶部构件44牢牢
按压在配重块和相应的自攻螺丝49上,该自攻螺丝49通过套筒48和42中的孔50紧固到柱体
中。横杆21通过自攻螺丝17紧固至柱体18、19、和20,并且通过自攻紧固件25将板件23和24
用螺丝固定至横杆21。然后将在围板另一侧上的板件22用螺丝固定至横杆。在本发明的一
些实施例中,不需要第二层板件(与板件22对应的那些板件)。
当板件23和24粘附在一起时,接触不到螺丝49,因此,防止未经授权地升高顶架并
且从围板移除配重块。
可以通过使用相同大小的底架33和顶架34来构建不同高度的基脚。
在图1中,底架可以上升约四层配重块,而顶架可以向下延伸约四层配重块,因此,
构件40和46在最高基脚37中的可伸缩重叠仍将为大约两层深。
利用水平按压在配重块顶部上的平坦顶部构件44,各个基脚35、36、和37的上表面
是相对平坦的,与一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突起相比,该上表面是美观的并且还适用于用织
物罩甚或桌面罩整齐地遮盖。能够制作平坦的上表面的原因是,因为下降构件46的下端与
直立的构件40的上端接合并且受到直立的构件40的上端的支持,所以向该结构赋予了足够
的强度。
如相关标准和规范中概述的,根据风载荷与重量之比和风类别的要求,可以将本
发明视作能够与可变平衡物或者块适配的支腿、支脚或者底座。参照图1描述的实施例包括
针对较低高度的必要设计特征,但是是可调节的以采用较高的平衡载荷来适应较高的围篱
或者围板或者标示媒介,从而适应较高的风载荷。
这种设计还旨在方便处理以实现快速安装临时围篱或者围板或者标牌,同时将平
衡物互锁以防止意外脱落或者移除。
在组件14中的十二个配重块提供了重约180kg的基脚,而在组件16中的十八个配
重块提供了重约270kg的基脚。具有较长的直立的构件40和/或较长的下降构件46的底架和
顶架将会提供较高的配重块堆叠,并且因此造成较大的载荷。
基脚的重量可以从大约180kg到720kg不等并且具有540kg的中等加权载荷。基脚
的尺寸通常为750mm x 600mm x 720mm。
然而,作为用于提供不同大小的顶架34和不同大小的底架33的可替代方法,针对
额外配重要求,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安装两个支撑组件14、15或者16:将一个支撑组件安装在
另一个支撑组件上方并且附接至相同的杆体。为此,套筒48的上端68仅在顶部构件44的顶
表面69上方延伸一小段距离以形成凸缘70,该凸缘70足以在凸缘70与顶表面69之间提供实
心焊缝。另外,套筒的下端62高出底座构件38的底部,以便在底座构件38向下支承在底部支
撑组件的顶表面69上时向凸缘70提供间隙。底座构件38与下端62倒角相邻以在按照该方式
堆叠时改进间隙。
当上面的描述包括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时,要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必要特征
或者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许多变型、更改、修改和/或添加引入之前描述的部分
的构建和布置中。
还要理解,在本文使用了词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诸如“包括
(comprises)”和“包括(comprising)”)的情况下,除非上下文需要,否则这种用法旨在暗示
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陈述的特征,但是不被视为排除一个或者多个其它特征的存在。
在本说明书中对任何现有技术的引用不被视为并且不应该被视为承认或者以任
何形式暗示这种现有技术形成通用常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