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工具机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0587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6.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12994.2

申请日:

2013.01.23

公开号:

CN104159710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5D 17/24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5D17/24申请日:20130123|||公开

IPC分类号:

B25D17/24; F16F7/116

主分类号:

B25D17/24

申请人: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发明人:

I·维尔纳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

优先权:

2012.03.09 DE 102012203758.6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曾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装置,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10)和至少一个补偿单元(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所述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向管(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所述至少一个补偿单元设置用于在所述冲击机构单元(10)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减少振动,所述至少一个补偿单元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管(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径向外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补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和至少一个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本发明建议,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具有至少两个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所述补偿单元(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至少基本上同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10),所述冲击机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向管(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至少一个补偿单元(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所述补偿单元设置用于在所述冲击机构单元(10)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减少振动,所述补偿单元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管(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径向外部并且所述补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和至少一个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具有至少两个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所述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所述补偿单元(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至少基本上相同指向地作用于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具有至少三个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所述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相同指向地作用于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

3.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具有至少两个另外的弹簧元件(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彼此相同指向地且与所述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相反指向地作用于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的所述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和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的相互对置的端部上。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至少基本上均匀分布地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的圆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至少基本上均匀分布地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的圆周上。

7.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514,614,714,814,914)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元件(526,626,726,826,826’,926),所述壳体元件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至少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516,616,716,816,916)和/或所述弹簧单元(518,618,718,818,918)。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元件(526,626,726,826,826’,926)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冲击机构单元(10)的径向外部。

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 716,816,916)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接收元件(28,128,928),所述弹簧接收元件设置用于,沿着径向方向(30)和/或沿着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的周向方向(32)固定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的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中的至少一个。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接收元件(28,128,928)至少部分地与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一体地连接。

11.
  一种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

12.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

13.
  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

说明书

手持式工具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公开了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装置,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和至少一个补偿单元,所述冲击机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向管,所述补偿单元设置用于在所述冲击机构单元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减少振动,所述补偿单元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管的径向外部并且所述补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弹簧单元。
本发明建议,所述弹簧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所述补偿单元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至少基本上相同指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补偿单元”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这样一种单元,所述单元设置用于特别是在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冲击机构单元的空转状态和/或负载状态中降低了特别是至少10%、优选至少20%的且特别优选至少30%的振动和/或振动传递(特别是到操作员上的振动传递)。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能够通过所述补偿单元来实现减少了至少50%。“设置”应特别是理解成专门设计、构造和/或配置。“振动”应特别是理解成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不期望的运动、特别是包括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的不期望的运动,所述不期望的运动特别是通过惯性矩引起,所述不期望的运动由构件(特别是冲击机构单元)的运动和/或加速而造成。
“径向外部”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这样理解,补偿单元的至少单个构件(从中心轴线沿着半径朝外观察)设置在导向管后面。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补偿单元至少基本上完全地设置在导向管的径向外部。“至少基本上完全地”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补偿单元的体积和/或质量的至少80%、优选至少90%且特别优选至少95%。补偿质量元件优 选地设置用于,特别是沿着轴向方向执行与冲击机构单元的激励振动反相的振动运动并且因此优选地反作用于所述激励振动和特别是减弱所述激励振动。
“弹簧元件”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这样一种单元,所述单元至少部分地设置用于弹性的变形,特别是用于弹性地压缩和/或拉伸了松弛状态中的弹簧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5%、优选至少15%且特别优选至少30%。所述弹簧元件能够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种可弹性变形的塑料(例如特别是弹性体)形成。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元件至少部分地由螺旋弹簧元件形成。但是也能够考虑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元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构型。
“相同指向地”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这样理解,所述弹簧元件传递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的力(特别是平行于所述轴向方向)的至少一个分量沿着至少基本上相同的方向作用且优选彼此平行地延伸。“力的分量”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这样一种力向量,所述力向量特别是通过力的分解来产生并且所述力向量平行于在力分解时应用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延伸。优选地,相同指向的弹簧元件(特别是沿着轴向方向)在补偿单元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至少基本上统一地传递拉力或者压力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能够有利地减少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元件的长度,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元件的长度是为了实现对于衰减振动所必要的弹簧常数和/或弹簧功。由此,能够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实现所述补偿单元的有利的结构长度节省并且因此特别是实现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有利的紧凑的且短结构的构型。通过在所述补偿单元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相同指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的至少两个弹簧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布置,使得线圈节距和/或匝数(通过所述线圈节距和/或匝数实现了对于衰减振动所必要的弹簧常数和/或弹簧功)能够被分配到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元件上,由此能够有利地减少单个弹簧元件沿着轴向方向的长度。
此外建议,所述弹簧单元具有至少三个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相同指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 但也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弹簧单元具有四个或者更多的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相同指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由此能够有利地进一步减少所述单个弹簧元件沿着轴向方向的长度并且因此能够有利地进一步减少所述补偿单元以及特别是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轴向的结构长度。
此外建议,所述弹簧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另外的弹簧元件,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彼此相同指向地且与所述弹簧元件相反指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由此能够以有利简单且成本低廉的方式实现优选地进一步减少所述补偿单元以及特别是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轴向结构长度。
此外建议,弹簧单元的所述弹簧元件和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相互对置的端部上。“相互对置的端部”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这样两个区域:这些区域(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轴向方向观察)至少基本上具有相互最大可能的间距。由此能够实现在运行状态中优选良好地降低振动并且同时能够实现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小结构的构型。
此外建议,所述弹簧元件至少基本上均匀分布地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圆周上。此外建议,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至少基本上均匀分布地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地”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这样理解,所述弹簧元件彼此总是具有相同的间距。“至少基本上”在此应特别是这样理解,在所述弹簧元件之间的间距相对彼此偏差特别是小于20%、优选地小于10%、并且特别优选地小于5%。由此能够通过所述弹簧元件实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有利均匀且对称的力传递以及支撑。
此外建议,所述补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元件,所述壳体元件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至少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或所述弹簧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元件特别是设置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或所述弹簧单元的整体延伸尺寸(特别是沿着轴向方向)的至少10%、优选至少25%、并且特别优选至少50%。优选地,所述壳体元件至少部分地沿着至少一个周向方向包围至少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 件和/或所述弹簧单元。特别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元件沿着径向方向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或所述弹簧单元之前和/或之后。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元件沿着轴向方向在至少一个端部上、优选在两个相互对置的端部上包围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或所述弹簧单元。由此能够实现有利地保护所述补偿单元特别是以防不期望的、机械的影响和特别有利地以防灰尘、材料磨粒、湿气、水的进入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干扰因素。
此外建议,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元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冲击机构单元的径向外部。由此能够有利地降低所述冲击机构单元内部的位置需求和/或能够被用于接收其它构件和/或组件(例如用于所述冲击机构单元的套筒控制装置)。
此外建议,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接收元件,所述弹簧接收元件设置用于,沿着径向方向和/或沿着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周向方向固定所述弹簧单元的弹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弹簧接收元件”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这样的元件,所述元件至少基本上设置用于,至少在所述补偿单元的运行状态中至少部分地接收和/或支撑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特别是至少基本上沿着轴向方向)的至少一个力分量。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的弹簧接收元件的数量与所述弹簧元件的数量相配合,所述补偿质量元件支撑在所述弹簧元件上。
此外建议,所述至少一个弹簧接收元件至少部分地与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一体地连接。“一体地”应特别是理解成例如通过焊接工艺、粘接工艺、注射成型工艺和/或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工艺来至少材料锁合地连接,和/或有利地理解为例如通过由铸件制造和/或通过单组分或多组分注射成形方法的制造以及有利由单个坯件的制造来成型为一个件。由此能够实现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特别是所述补偿单元的结构简单的、成本低廉的且节省构件的构型。
附图说明
其它的优点从下面的附图说明中得出。在所述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包含大量的特征组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适宜地单独考虑这些特征并且总结成有意义的其它组合。
附图中示出了:
图1: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a: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补偿质量元件的俯视图;
图3b: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补偿质量元件的剖视图;
图4: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7: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8: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9a: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图9b: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图10: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1: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2a: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壳体元件的立体图;
图12b: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补偿质量元件的立体图;
图12c: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壳体元件和补偿质量元件的立体图;
图12d: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壳体元件和补偿质量元件处于已部分地装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e: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壳体元件和补偿质量元件处于已部分地装配的状态的剖视图;和
图12f: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由锤钻形成的手持式工具机。但也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手持式工具机由冲击钻形成。手持式工具机由电动手持式工具机形成。在手持式工具机的前区域中设有工具接收部34,所述工具接收部设置用于接收一插接式工具36、特别是钻削插接式工具或者凿削插接式工具。此外,在手持式工具机的前区域中设有附加手把38并且在手持式工具机的背离所述前区域的侧上设有主手把40,通过所述主手把使手持式工具机能够由操作员导向。主手把40由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的一部分形成。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接收未详细示出的、由电动机形成的驱动单元44。驱动单元44设置用于,驱动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冲击机构单元10。
在图2中示出了冲击机构单元10的一部分。冲击机构单元10包括由锤管形成的导向管12。在导向管12中沿着轴向方向24导向由驱动单元44驱动的活塞46。所述活塞46具有由密封圈形成的密封元件48。从驱动单元44朝所述工具接收部34观察,冲击器50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活塞46后面。冲击器52同样沿着轴向方向24可运动地支承在导向管12中。冲击器50具有由密封圈形成的密封元件52。沿着轴向方向24在活塞46和冲击器50之间设有一空间。密封元件48、52不透气地密封所述空间,从而在活塞46和冲击器50相对彼此沿着轴向方向24运动时解压或压缩所述空间中封闭的空气体积。由此,在运行状态中,活塞46的冲量至少部分地传递到冲击器50上。冲击器50在运行状态中又至少部分地将冲量输出到保持在工具接收部34中的插接式工具36上。
沿着径向方向30,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2后面设有其它导向管54。所述其它导向管54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2间隔开地设置。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2与所述其它导向管54之间沿着径向方向30设有补偿单元14,所述补偿单元设置用 于减少振动,所述振动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运行状态中(不仅在空转状态中而且在负载状态中)产生。补偿单元14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2外部并且包括一补偿质量元件16和一弹簧单元18。
弹簧单元18包括总共六个弹簧元件20、22。在此,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每一端部上沿着轴向方向24分别设置三个弹簧元件20、22。但也可以想到的是,设置更大或者更小数量的弹簧元件20、22。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一端部上的弹簧元件20,设置用于,在补偿单元14的运行状态中彼此相同指向地作用到补偿质量元件16上。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沿着轴向方向24对置的端部上的其它弹簧元件22,设置用于,在补偿单元14的运行状态中彼此相同指向地作用到补偿质量元件16上。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此外设置用于,与所述弹簧元件20相反指向地作用到补偿质量元件16上。补偿单元14关于弹簧元件20、22的弹簧刚度和补偿质量元件16的质量方面适配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激励振动。
补偿质量元件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2和所述其它导向管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16抵着所述弹簧单元18的弹簧元件20、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单元14的补偿质量元件16形成反振动器,所述反振动器在运行状态中与由冲击机构单元10引起的激励振动反相地振动并且因此反作用于加速度且减小该加速度。补偿质量元件1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支撑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4上并且沿着轴向方向24在所述其它导向管上被导向。
补偿质量元件16构造成空心柱形(图3a)。沿着轴向方向24观察,在空心柱形的补偿质量元件16的端部区域上分别设置三个弹簧接收元件28。分别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端部区域上的弹簧接收元件28的数量相应于弹簧单元18的弹簧元件20、22的数量,所述弹簧元件相同指向地作用到补偿质量元件16上。弹簧接收元件28设置用于沿着径向方向30和沿着补偿质量元件16的周向方向32固定所述弹簧单元18的弹簧元件20、22。弹簧接收元件28与补偿质量元件16连接。弹簧接收元件28与补偿质量元件16一体地连接。
弹簧接收元件28销状地构造并且平行于轴向方向24延伸(图3b)。弹簧接收元件28分别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端部区域中。弹簧接收元件28的端面56分别与补偿质量元件16的端面58齐平地构造。在与弹簧接收元件28邻接的区域60中分别设有补偿质量元件16的材料空隙。弹簧接收元件28的直径分别相应于弹簧元件20、22的内直径。也能够考虑的是,弹簧接收元件28的直径小于弹簧元件20、22的内直径。
弹簧接收元件28均匀分布地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圆周上。在补偿单元14装配好的状态中,弹簧单元18的弹簧元件20、22因此也均匀分布地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圆周上。
弹簧元件20的相应的端部支撑在弹簧止挡元件62上,所述端部与弹簧元件20的固定在弹簧接收元件28上的端部相对地设置。弹簧止挡元件62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4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54的内周贴靠在该其它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62在轴向方向24上被保险元件64保持。保险元件64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弹簧止挡元件62的背离于弹簧元件20的侧上。保险元件64由卡环形成。保险元件64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4中的槽中并且沿着径向方向30伸出超过所述槽。
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的相应的端部支撑在弹簧止挡元件66上,所述端部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的固定在弹簧接收元件28上。弹簧止挡元件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4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54的内周向贴靠在该其它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66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补偿单元14的背离于弹簧止挡元件62的侧上。弹簧止挡元件66在轴向方向24上被保险元件68保持。保险元件68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弹簧止挡元件66的背离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的侧上。保险元件68由卡环形成。保险元件68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4中的槽中并且沿着径向方向30伸出超过所述槽。
但也可以想到的是,弹簧止挡元件62、66与所述其它导向管54一体地构造。由此可以取消所述保险元件64、68。
另外的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和附图基本上限于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其中,关于相同标号的构件、特别是关于具有相同标号的构件,原则上也 能够参考第一实施例的附图和/或说明。将数字1-9置于其它实施例的标号前面,用于区分这些实施例。
在图4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114。补偿单元114至少基本上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单元14。补偿单元1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116和弹簧单元118,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补偿质量元件1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12和其它导向管1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116抵着弹簧单元118的弹簧元件120、1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11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支撑在导向管112上并且沿着轴向方向24在所述导向管上被导向。
弹簧元件120的相应的端部支撑在弹簧止挡元件162上,所述端部与弹簧元件120的固定在弹簧接收元件128上的端部相对地设置。弹簧止挡元件162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弹簧止挡元件162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导向管112外部并且沿着导向管112的外周贴靠在该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162在轴向方向24上被保险元件164保持。保险元件164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弹簧止挡元件162的背离于弹簧元件120的侧上。保险元件164由卡环形成。保险元件164设置在导向管112中的槽中并且沿着径向方向30伸出超过所述槽。
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122的相应的端部支撑在弹簧止挡元件166上,所述端部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122的固定在弹簧接收元件128上的端部相对地设置。弹簧止挡元件166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6。弹簧止挡元件1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导向管112外部并且沿着导向管112的外周贴靠在该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166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补偿单元114的背离于弹簧止挡元件166的侧上。弹簧止挡元件166在轴向方向24上被保险元件168保持。所述保险元件168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所述弹簧止挡元件166的背离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122的侧上。所述保险元件168由卡环形成。所述保险元件168设置在所述导向管112中的槽中并且沿着径向方向30伸出超过所述槽。
但也可以想到的是,弹簧止挡元件162、166与导向管112一体地形成。由此可以取消所述保险元件164、168。
在图5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214。补偿单元2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216和弹簧单元218,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补偿质量元件2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212和其它导向管2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216相对于弹簧单元218的弹簧元件220、2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
在装配好的状态中,补偿质量元件216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所述导向管212以及所述其它导向管254具有间距。由此,补偿质量元件216此外能够在补偿单元214的运行状态中实施绕着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加工轴线的倾翻运动和沿着径向方向30的运动。
为了沿着轴向方向24支撑所述弹簧元件220、222,设置了弹簧止挡元件262、266,所述弹簧止挡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66。弹簧止挡元件262、2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254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254的内周贴靠在该其它导向管上。但也可以想到的是,弹簧止挡元件262、2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导向管212外部并且沿着导向管212的外周贴靠在该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262、266沿着径向方向30具有比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66大的延伸尺寸。弹簧止挡元件262、266在轴向方向24上分别被保险元件264、268保持,所述保险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保险元件64、68。
在图6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314。补偿单元3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316和弹簧单元318,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补偿质量元件3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312和其它导向管3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316相对于弹簧单元318的弹簧元件320、3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
补偿单元31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 向管354外部。补偿质量元件31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支撑在所述其它导向管354上并且沿着轴向方向24在所述其它导向管上被导向。补偿单元314沿着周向方向32被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的一部分包围。
为了沿着轴向方向24支撑所述弹簧元件320、322,设置了弹簧止挡元件362、366,所述弹簧止挡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66。弹簧止挡元件362、3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354外部并且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354的外周贴靠在该其它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362、366沿着轴向方向24分别被保险元件364、368保持,所述保险元件相应于已经被描述的保险元件64、68。
所述导向管312和所述其它导向管354沿着径向方向30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因此,在由此产生的空间中能够设置和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功能组件,例如用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套筒控制单元。
在图7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414。补偿单元4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416和弹簧单元418,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补偿质量元件4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412和其它导向管4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416相对于弹簧单元418的弹簧元件420、4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
补偿单元41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454外部。补偿质量元件41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所述其它导向管454以及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具有间距,该手持式工具机包括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由此,补偿质量元件416此外能够在补偿单元414的运行状态中实施绕着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加工轴线的倾翻运动和沿着径向方向30的运动。补偿单元414沿着周向方向32被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的一部分包围。
为了沿着轴向方向24支撑所述弹簧元件420、422,设置了弹簧止挡元件462、466,所述弹簧止挡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66。弹簧止挡元件462、4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454 外部并且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454的外周贴靠在该其它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462、466沿着径向方向30具有比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66大的延伸尺寸。弹簧止挡元件462、466在轴向方向24上分别被保险元件464、468保持,所述保险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保险元件64、68。
所述导向管412和所述其它导向管454沿着径向方向30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因此,在由此产生的空间中能够设置和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功能组件,例如用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套筒控制单元。
在图8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514。补偿单元5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516、弹簧单元518和壳体元件526,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壳体元件526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补偿质量元件516和所述弹簧单元518。壳体元件526环形地构造并且具有U形的横截面。
补偿质量元件516和弹簧单元518完全地设置在壳体元件526内部。壳体元件526一体地构造。壳体元件526(沿着轴向方向24观察)在一端部上敞开地构造。补偿质量元件5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512和其它导向管5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516相对于弹簧单元518的弹簧元件520和其它弹簧元件5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51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支撑在壳体元件526的两个沿着周向方向32延伸的内侧上并且在运行状态中在轴向方向24上沿着所述两个内侧被导向。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522沿着周向方向32绕着手持式工具机的加工轴线延伸。弹簧元件520(如已经描述地)均匀分布地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516的圆周上。
补偿单元51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54和所述冲击机构单元10的外部。补偿单元51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54外部。壳体元件52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周向方向32贴靠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54的外周上。壳体元件526沿着轴向方向24借助于壳体止挡元件570固定。壳体止挡元件570与所述其它导向管554一体地形成。壳体止挡元件570由级部形 成,所述级部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554的外周沿着径向方向30朝外延伸。补偿单元514在周向方向32上被手持式工具的壳体42的一部分包围。此外设置了其它壳体止挡元件572,所述其它壳体止挡元件与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一体地连接并且所述其它壳体止挡元件沿着轴向方向24固定所述补偿单元514。所述其它壳体止挡元件572由级部形成,所述级部沿着壳体42的内周在径向方向30上朝内延伸。
为了沿着轴向方向24支撑所述弹簧元件520、522,设置了弹簧止挡元件562、566。弹簧止挡元件562销状地构造并且与壳体元件526一体地连接。弹簧止挡元件562平行于轴向方向24延伸。所述另外的弹簧止挡元件566设置在壳体元件526的内侧上,所述内侧具有较小的直径。弹簧止挡元件566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壳体元件526的敞开地构造的端部上。
补偿单元514能够预装配成组件并且仅推到所述其它导向管554上以装配所述补偿单元514和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因此,预装配成组件的补偿单元514能够有利地作为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改装套件出售。
在图9a和9b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614。补偿单元614至少基本上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元件514。补偿单元6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616、弹簧单元618和壳体元件626,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壳体元件626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补偿质量元件616和所述弹簧单元618。壳体元件626环形地构造并且具有L形的横截面。
壳体元件626的短边67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垂直于补偿单元6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并且在径向方向30上贴靠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612上。壳体元件626的长边67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平行于补偿单元6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并且在轴向方向24上贴靠在其它导向管654上。壳体元件626的长边676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导向管612间隔开地设置。所述其它导向管654具有壳体止挡元件670、672,所述壳体止挡元件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轴向方向24固定所述壳体元件626。所述壳体元件 能够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形成其它未示出的功能构件(例如导向管支承装置、套筒控制装置或者B级冲击衰减装置)的止挡或者轴向保险装置。
在图10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714。补偿单元714至少基本上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元件614。补偿单元714包括壳体元件726。壳体元件726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一补偿质量元件716和一弹簧单元718。壳体元件726环形地构造并且具有L形的横截面。
壳体元件726的短边77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垂直于补偿单元7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壳体元件726的长边77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平行于补偿单元7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并且沿着轴向方向24贴靠在导向管712上。壳体元件726的长边776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未示出的其它导向管间隔开地设置。壳体元件726压到导向管712上,以便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轴向方向24固定所述壳体元件626。也能够考虑,设置壳体止挡元件,所述壳体止挡元件相应于壳体止挡元件670、672。
在图11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814。补偿单元814至少基本上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单元614。补偿单元814包括两个壳体元件826、826’。壳体元件826、826’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一补偿质量元件816和一弹簧单元818。壳体元件826环形地构造并且相应具有L形的横截面。
壳体元件826的短边87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垂直于补偿单元8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壳体元件826的长边87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平行于补偿单元8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并且沿着轴向方向24贴靠在导向管812上。壳体元件826的长边876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未示出的其它导向管间隔开地设置。壳体元件826压到所述导向管812上,以便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轴向方向24固定所述壳体元件826。也能够考虑,设置壳体止挡元件,所述壳体止挡元件相应于壳体止挡元件670、672。
壳体元件826’的短边87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垂直于补偿单元8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并且在径向方向30上贴靠在补偿单元814的导向管 812上。壳体元件826’的长边87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平行于补偿单元8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并且沿着轴向方向24贴靠在未示出的其它导向管上。壳体元件826’的长边876’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导向管812间隔开地设置。
在图12a至12f中示出了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914。补偿单元914包括了补偿质量元件916、弹簧单元918和壳体元件92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壳体元件926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补偿质量元件916和所述弹簧单元918。壳体元件926环形地构造并且具有L形的横截面。
壳体元件926的短边97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垂直于补偿单元9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并且沿着径向方向30贴靠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未示出的导向管上。壳体元件926的长边97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平行于补偿单元9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并且沿着轴向方向24贴靠在未示出的其它导向管上。壳体元件926的长边976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未示出的导向管间隔开地设置。
壳体元件926具有弹簧止挡元件966,所述弹簧止挡元件平行于轴向方向24延伸。壳体元件926具有其它弹簧止挡元件966,所述另外的弹簧止挡元件沿着径向方向30朝内错开。弹簧止挡元件966平行于轴向方向24延伸。补偿质量元件916在外周上具有槽978,所述槽平行于轴向方向24延伸。为了装配所述补偿单元914,补偿质量元件916沿着轴向方向24被推到壳体元件926中。在此,补偿质量元件916的槽978包围所述弹簧止挡元件966。如果补偿质量元件916完全被推到壳体元件926中,则补偿质量元件916如此旋转,使得壳体元件926的弹簧止挡元件966和补偿质量元件916的弹簧接收元件928沿着轴向方向24处于一条线上。在这个位置中,随后能够使所述弹簧单元918的弹簧元件920、922沿着轴向方向24装配在弹簧接收元件928和弹簧止挡元件962、966之间。

手持式工具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手持式工具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手持式工具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持式工具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持式工具机装置.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9710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9710A21申请号201380012994222申请日20130123102012203758620120309DEB25D17/24200601F16F7/11620060171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地址德国斯图加特72发明人I维尔纳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曾立54发明名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装置,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10和至少一个补偿单元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所述至。

2、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向管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所述至少一个补偿单元设置用于在所述冲击机构单元10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减少振动,所述至少一个补偿单元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管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径向外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补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和至少一个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本发明建议,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

3、18,718,818,918具有至少两个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所述补偿单元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至少基本上同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上。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905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3/05118020130123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31677DE201309125。

4、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附图10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附图10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9710ACN104159710A1/2页21一种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10,所述冲击机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向管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至少一个补偿单元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所述补偿单元设置用于在所述冲击机构单元10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减少振动,所述补偿单元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管12,112,212,312,4。

5、12,512,612,712,812径向外部并且所述补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和至少一个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具有至少两个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所述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所述补偿单元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至少基本上相同。

6、指向地作用于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具有至少三个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所述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相同指向地作用于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

7、18,518,618,718,818,918具有至少两个另外的弹簧元件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彼此相同指向地且与所述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相反指向地作用于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的所述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

8、,520,620,720,820,920和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的相互对置的端部上。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至少基本上均匀分布地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的圆周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9、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至少基本上均匀分布地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的圆周上。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514,614,714,814,914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元件526,626,726,826,826,926,所述壳体元件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至少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516,616,716,816,916和/或所述弹簧单元518,618,718,818,91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

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元件526,626,726,826,826,926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冲击机构单元10的径向外部。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接收元权利要求书CN104159710A2/2页3件28,128,928,所述弹簧接收元件设置用于,沿着径向方向30和/或沿着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的周向方向32固定所述弹簧单元18,118,218,318,418,518,。

11、618,718,818,918的弹簧元件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中的至少一个。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接收元件28,128,928至少部分地与所述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一体地连接。11一种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质量元件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6。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

12、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13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权利要求书CN104159710A1/10页4手持式工具机装置背景技术0001已经公开了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发明内容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装置,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和至少一个补偿单元,所述冲击机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向管,所述补偿单元设置用于在所述冲击机构单元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减少振动,所述补偿单元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管的径向外部并且所。

13、述补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弹簧单元。0003本发明建议,所述弹簧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所述补偿单元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至少基本上相同指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补偿单元”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这样一种单元,所述单元设置用于特别是在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冲击机构单元的空转状态和/或负载状态中降低了特别是至少10、优选至少20的且特别优选至少30的振动和/或振动传递特别是到操作员上的振动传递。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能够通过所述补偿单元来实现减少了至少50。“设置”应特别是理解成专门设计、构造和/或配置。“振动”应特别是理解成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不期望的运。

14、动、特别是包括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的不期望的运动,所述不期望的运动特别是通过惯性矩引起,所述不期望的运动由构件特别是冲击机构单元的运动和/或加速而造成。0004“径向外部”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这样理解,补偿单元的至少单个构件从中心轴线沿着半径朝外观察设置在导向管后面。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补偿单元至少基本上完全地设置在导向管的径向外部。“至少基本上完全地”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补偿单元的体积和/或质量的至少80、优选至少90且特别优选至少95。补偿质量元件优选地设置用于,特别是沿着轴向方向执行与冲击机构单元的激励振动反相的振动运动并且因此优选地反作用于所述激励振动和特别是减弱。

15、所述激励振动。0005“弹簧元件”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这样一种单元,所述单元至少部分地设置用于弹性的变形,特别是用于弹性地压缩和/或拉伸了松弛状态中的弹簧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5、优选至少15且特别优选至少30。所述弹簧元件能够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种可弹性变形的塑料例如特别是弹性体形成。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元件至少部分地由螺旋弹簧元件形成。但是也能够考虑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元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构型。0006“相同指向地”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这样理解,所述弹簧元件传递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的力特别是平行于所述轴向方向的至少一个分量沿着至少基本上相同的方向作用且优选彼此平行地。

16、延伸。“力的分量”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这样一种力向量,所述力向量特别是通过力的分解来产生并且所述力向量平行于在力分解时应用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延伸。优选地,相同指向的弹簧元件特别是沿着轴向方向在补偿单元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至少基本上统一地传递拉力或者压力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说明书CN104159710A2/10页50007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能够有利地减少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元件的长度,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元件的长度是为了实现对于衰减振动所必要的弹簧常数和/或弹簧功。由此,能够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实现所述补偿单元的有利的结构长度节省并且因此特别是实现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有利的紧凑的且短结构的构型。通。

17、过在所述补偿单元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相同指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的至少两个弹簧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布置,使得线圈节距和/或匝数通过所述线圈节距和/或匝数实现了对于衰减振动所必要的弹簧常数和/或弹簧功能够被分配到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元件上,由此能够有利地减少单个弹簧元件沿着轴向方向的长度。0008此外建议,所述弹簧单元具有至少三个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相同指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但也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弹簧单元具有四个或者更多的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相同指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由此能够有利地进一步减少所述单个弹簧元件沿着轴。

18、向方向的长度并且因此能够有利地进一步减少所述补偿单元以及特别是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轴向的结构长度。0009此外建议,所述弹簧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另外的弹簧元件,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彼此相同指向地且与所述弹簧元件相反指向地作用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上。由此能够以有利简单且成本低廉的方式实现优选地进一步减少所述补偿单元以及特别是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轴向结构长度。0010此外建议,弹簧单元的所述弹簧元件和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相互对置的端部上。“相互对置的端部”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这样两个区域这些区域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轴向方向。

19、观察至少基本上具有相互最大可能的间距。由此能够实现在运行状态中优选良好地降低振动并且同时能够实现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小结构的构型。0011此外建议,所述弹簧元件至少基本上均匀分布地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圆周上。此外建议,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至少基本上均匀分布地设置在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地”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这样理解,所述弹簧元件彼此总是具有相同的间距。“至少基本上”在此应特别是这样理解,在所述弹簧元件之间的间距相对彼此偏差特别是小于20、优选地小于10、并且特别优选地小于5。由此能够通过所述弹簧元件实现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有利均匀且对称的力传递以及支撑。0012此外建议,所述补。

20、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元件,所述壳体元件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至少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或所述弹簧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元件特别是设置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或所述弹簧单元的整体延伸尺寸特别是沿着轴向方向的至少10、优选至少25、并且特别优选至少50。优选地,所述壳体元件至少部分地沿着至少一个周向方向包围至少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或所述弹簧单元。特别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元件沿着径向方向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或所述弹簧单元之前和/或之后。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元件沿着轴向方向在至少一个端部上、优选在两个相互对置的端部上包围。

21、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和/或所述弹簧单元。由此能够实现有利地保护所述补偿单元特别是以防不期望的、机械的影响和特别有利地以防灰尘、材料磨粒、湿气、水的进入以说明书CN104159710A3/10页6及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干扰因素。0013此外建议,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元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冲击机构单元的径向外部。由此能够有利地降低所述冲击机构单元内部的位置需求和/或能够被用于接收其它构件和/或组件例如用于所述冲击机构单元的套筒控制装置。0014此外建议,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接收元件,所述弹簧接收元件设置用于,沿着径向方向和/或沿着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周向方向固定所述弹。

22、簧单元的弹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弹簧接收元件”在上下文中应特别是理解成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的这样的元件,所述元件至少基本上设置用于,至少在所述补偿单元的运行状态中至少部分地接收和/或支撑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特别是至少基本上沿着轴向方向的至少一个力分量。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补偿质量元件的弹簧接收元件的数量与所述弹簧元件的数量相配合,所述补偿质量元件支撑在所述弹簧元件上。0015此外建议,所述至少一个弹簧接收元件至少部分地与所述补偿质量元件一体地连接。“一体地”应特别是理解成例如通过焊接工艺、粘接工艺、注射成型工艺和/或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工艺来至少材料锁合地连接,和/或有利地理解为例如通过。

23、由铸件制造和/或通过单组分或多组分注射成形方法的制造以及有利由单个坯件的制造来成型为一个件。由此能够实现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特别是所述补偿单元的结构简单的、成本低廉的且节省构件的构型。附图说明0016其它的优点从下面的附图说明中得出。在所述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包含大量的特征组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适宜地单独考虑这些特征并且总结成有意义的其它组合。0017附图中示出了0018图1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的示意性侧视图;0019图2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20图3A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补偿质量元件。

24、的俯视图;0021图3B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补偿质量元件的剖视图;0022图4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23图5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24图6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25图7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26图8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27图9A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局部剖视图;0028图9B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另一局部剖视图;0029图10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30图11可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31图12A可替代的手持。

25、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壳体元件的立体图;0032图12B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补偿质量元件的立体图;0033图12C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壳体元件和补偿质量元件说明书CN104159710A4/10页7的立体图;0034图12D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壳体元件和补偿质量元件处于已部分地装配的状态的立体图;0035图12E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壳体元件和补偿质量元件处于已部分地装配的状态的剖视图;和0036图12F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补偿单元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37在图1中示出了由锤钻形成的手持式工具机。但也。

26、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手持式工具机由冲击钻形成。手持式工具机由电动手持式工具机形成。在手持式工具机的前区域中设有工具接收部34,所述工具接收部设置用于接收一插接式工具36、特别是钻削插接式工具或者凿削插接式工具。此外,在手持式工具机的前区域中设有附加手把38并且在手持式工具机的背离所述前区域的侧上设有主手把40,通过所述主手把使手持式工具机能够由操作员导向。主手把40由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的一部分形成。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接收未详细示出的、由电动机形成的驱动单元44。驱动单元44设置用于,驱动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冲击机构单元10。0038在图2中示出了冲击机构单元10的一部分。冲击机构单元10包。

27、括由锤管形成的导向管12。在导向管12中沿着轴向方向24导向由驱动单元44驱动的活塞46。所述活塞46具有由密封圈形成的密封元件48。从驱动单元44朝所述工具接收部34观察,冲击器50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活塞46后面。冲击器52同样沿着轴向方向24可运动地支承在导向管12中。冲击器50具有由密封圈形成的密封元件52。沿着轴向方向24在活塞46和冲击器50之间设有一空间。密封元件48、52不透气地密封所述空间,从而在活塞46和冲击器50相对彼此沿着轴向方向24运动时解压或压缩所述空间中封闭的空气体积。由此,在运行状态中,活塞46的冲量至少部分地传递到冲击器50上。冲击器50在运行状态中又至少部。

28、分地将冲量输出到保持在工具接收部34中的插接式工具36上。0039沿着径向方向30,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2后面设有其它导向管54。所述其它导向管54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2间隔开地设置。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2与所述其它导向管54之间沿着径向方向30设有补偿单元14,所述补偿单元设置用于减少振动,所述振动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运行状态中不仅在空转状态中而且在负载状态中产生。补偿单元14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2外部并且包括一补偿质量元件16和一弹簧单元18。0040弹簧单元18包括总共六个弹簧元件20、22。在此,在补偿质量元件16。

29、的每一端部上沿着轴向方向24分别设置三个弹簧元件20、22。但也可以想到的是,设置更大或者更小数量的弹簧元件20、22。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一端部上的弹簧元件20,设置用于,在补偿单元14的运行状态中彼此相同指向地作用到补偿质量元件16上。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沿着轴向方向24对置的端部上的其它弹簧元件22,设置用于,在补偿单元14的运行状态中彼此相同指向地作用到补偿质量元件16上。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此外设置用于,与所述弹簧元件20相反指向地作用到补偿质量元件16上。补偿单元14关于弹簧元件20、22的弹簧刚度和补偿质量元件16的质量方面适配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激励振动。说明书CN1。

30、04159710A5/10页80041补偿质量元件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2和所述其它导向管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16抵着所述弹簧单元18的弹簧元件20、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单元14的补偿质量元件16形成反振动器,所述反振动器在运行状态中与由冲击机构单元10引起的激励振动反相地振动并且因此反作用于加速度且减小该加速度。补偿质量元件1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支撑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4上并且沿着轴向方向24在所述其它导向管上被导向。0042补偿质量元件16构造成空心柱形图3A。沿着轴向方向24观察,在空心柱形的补偿质量元件16的端部区域。

31、上分别设置三个弹簧接收元件28。分别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端部区域上的弹簧接收元件28的数量相应于弹簧单元18的弹簧元件20、22的数量,所述弹簧元件相同指向地作用到补偿质量元件16上。弹簧接收元件28设置用于沿着径向方向30和沿着补偿质量元件16的周向方向32固定所述弹簧单元18的弹簧元件20、22。弹簧接收元件28与补偿质量元件16连接。弹簧接收元件28与补偿质量元件16一体地连接。0043弹簧接收元件28销状地构造并且平行于轴向方向24延伸图3B。弹簧接收元件28分别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端部区域中。弹簧接收元件28的端面56分别与补偿质量元件16的端面58齐平地构造。在与弹簧接收元。

32、件28邻接的区域60中分别设有补偿质量元件16的材料空隙。弹簧接收元件28的直径分别相应于弹簧元件20、22的内直径。也能够考虑的是,弹簧接收元件28的直径小于弹簧元件20、22的内直径。0044弹簧接收元件28均匀分布地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圆周上。在补偿单元14装配好的状态中,弹簧单元18的弹簧元件20、22因此也均匀分布地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16的圆周上。0045弹簧元件20的相应的端部支撑在弹簧止挡元件62上,所述端部与弹簧元件20的固定在弹簧接收元件28上的端部相对地设置。弹簧止挡元件62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4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54的内周贴靠在该其它导向管上。

33、。弹簧止挡元件62在轴向方向24上被保险元件64保持。保险元件64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弹簧止挡元件62的背离于弹簧元件20的侧上。保险元件64由卡环形成。保险元件64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4中的槽中并且沿着径向方向30伸出超过所述槽。0046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的相应的端部支撑在弹簧止挡元件66上,所述端部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的固定在弹簧接收元件28上。弹簧止挡元件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4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54的内周向贴靠在该其它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66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补偿单元14的背离于弹簧止挡元件62的侧上。弹簧止挡元件66在轴向方向24上被保险。

34、元件68保持。保险元件68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弹簧止挡元件66的背离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2的侧上。保险元件68由卡环形成。保险元件68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4中的槽中并且沿着径向方向30伸出超过所述槽。0047但也可以想到的是,弹簧止挡元件62、66与所述其它导向管54一体地构造。由此可以取消所述保险元件64、68。0048另外的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和附图基本上限于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其中,关于相同标号的构件、特别是关于具有相同标号的构件,原则上也能够参考第一实施例的附图和/或说明。将数字19置于其它实施例的标号前面,用于区分这些实施例。说明书CN104159710A6/10页90049在图4中示。

35、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114。补偿单元114至少基本上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单元14。补偿单元1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116和弹簧单元118,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补偿质量元件1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112和其它导向管1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116抵着弹簧单元118的弹簧元件120、1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11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支撑在导向管112上并且沿着轴向方向24在所述导向。

36、管上被导向。0050弹簧元件120的相应的端部支撑在弹簧止挡元件162上,所述端部与弹簧元件120的固定在弹簧接收元件128上的端部相对地设置。弹簧止挡元件162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弹簧止挡元件162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导向管112外部并且沿着导向管112的外周贴靠在该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162在轴向方向24上被保险元件164保持。保险元件164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弹簧止挡元件162的背离于弹簧元件120的侧上。保险元件164由卡环形成。保险元件164设置在导向管112中的槽中并且沿着径向方向30伸出超过所述槽。0051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122的相应的端部支撑在弹簧止挡元件。

37、166上,所述端部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122的固定在弹簧接收元件128上的端部相对地设置。弹簧止挡元件166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6。弹簧止挡元件1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导向管112外部并且沿着导向管112的外周贴靠在该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166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补偿单元114的背离于弹簧止挡元件166的侧上。弹簧止挡元件166在轴向方向24上被保险元件168保持。所述保险元件168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所述弹簧止挡元件166的背离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122的侧上。所述保险元件168由卡环形成。所述保险元件168设置在所述导向管112中的槽中并且沿着径向方向30伸出超过所述槽。。

38、0052但也可以想到的是,弹簧止挡元件162、166与导向管112一体地形成。由此可以取消所述保险元件164、168。0053在图5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214。补偿单元2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216和弹簧单元218,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补偿质量元件2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212和其它导向管2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216相对于弹簧单元218的弹簧元件220、2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0054在装配好。

39、的状态中,补偿质量元件216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所述导向管212以及所述其它导向管254具有间距。由此,补偿质量元件216此外能够在补偿单元214的运行状态中实施绕着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加工轴线的倾翻运动和沿着径向方向30的运动。0055为了沿着轴向方向24支撑所述弹簧元件220、222,设置了弹簧止挡元件262、266,所述弹簧止挡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66。弹簧止挡元件262、2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254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254的内周贴靠在该其它导向管上。但也可以想到的是,弹簧止挡元件262、2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导向管212外部并且沿着导。

40、向管212的外周贴靠在该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262、266沿着径向说明书CN104159710A7/10页10方向30具有比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66大的延伸尺寸。弹簧止挡元件262、266在轴向方向24上分别被保险元件264、268保持,所述保险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保险元件64、68。0056在图6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314。补偿单元3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316和弹簧单元318,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补偿质量元件316沿着轴向方向2。

41、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312和其它导向管3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316相对于弹簧单元318的弹簧元件320、3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0057补偿单元31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354外部。补偿质量元件31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支撑在所述其它导向管354上并且沿着轴向方向24在所述其它导向管上被导向。补偿单元314沿着周向方向32被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的一部分包围。0058为了沿着轴向方向24支撑所述弹簧元件320、322,设置了弹簧止挡元件362、366,所述弹簧止挡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66。弹簧止挡元。

42、件362、3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354外部并且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354的外周贴靠在该其它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362、366沿着轴向方向24分别被保险元件364、368保持,所述保险元件相应于已经被描述的保险元件64、68。0059所述导向管312和所述其它导向管354沿着径向方向30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因此,在由此产生的空间中能够设置和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功能组件,例如用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套筒控制单元。0060在图7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414。补偿单元4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416。

43、和弹簧单元418,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补偿质量元件4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412和其它导向管4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416相对于弹簧单元418的弹簧元件420、4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0061补偿单元41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454外部。补偿质量元件41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所述其它导向管454以及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具有间距,该手持式工具机包括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由此,补偿质量元件416此外能够在补偿单元414的运行状态中实。

44、施绕着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加工轴线的倾翻运动和沿着径向方向30的运动。补偿单元414沿着周向方向32被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的一部分包围。0062为了沿着轴向方向24支撑所述弹簧元件420、422,设置了弹簧止挡元件462、466,所述弹簧止挡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66。弹簧止挡元件462、466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454外部并且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454的外周贴靠在该其它导向管上。弹簧止挡元件462、466沿着径向方向30具有比已经描述的弹簧止挡元件62、66大的延伸尺寸。弹簧止挡元件462、466在轴向方向24上分别被保险元件464、468保持,所述保险元件相应。

45、于已经描述的保险元件64、68。说明书CN104159710A108/10页110063所述导向管412和所述其它导向管454沿着径向方向30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因此,在由此产生的空间中能够设置和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功能组件,例如用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套筒控制单元。0064在图8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514。补偿单元5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516、弹簧单元518和壳体元件526,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的弹簧单元18。壳体元件526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

46、所述补偿质量元件516和所述弹簧单元518。壳体元件526环形地构造并且具有U形的横截面。0065补偿质量元件516和弹簧单元518完全地设置在壳体元件526内部。壳体元件526一体地构造。壳体元件526沿着轴向方向24观察在一端部上敞开地构造。补偿质量元件516沿着轴向方向24相对于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512和其它导向管55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516相对于弹簧单元518的弹簧元件520和其它弹簧元件522沿着轴向方向24可移动地支承。补偿质量元件51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支撑在壳体元件526的两个沿着周向方向32延伸的内侧上并且在运行状态中在轴向方向24上沿着所述两个。

47、内侧被导向。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522沿着周向方向32绕着手持式工具机的加工轴线延伸。弹簧元件520如已经描述地均匀分布地设置在补偿质量元件516的圆周上。0066补偿单元51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54和所述冲击机构单元10的外部。补偿单元51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径向方向30设置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54外部。壳体元件52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沿着周向方向32贴靠在所述其它导向管554的外周上。壳体元件526沿着轴向方向24借助于壳体止挡元件570固定。壳体止挡元件570与所述其它导向管554一体地形成。壳体止挡元件570由级部形成,所述级部沿着所述其它导向管554的。

48、外周沿着径向方向30朝外延伸。补偿单元514在周向方向32上被手持式工具的壳体42的一部分包围。此外设置了其它壳体止挡元件572,所述其它壳体止挡元件与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42一体地连接并且所述其它壳体止挡元件沿着轴向方向24固定所述补偿单元514。所述其它壳体止挡元件572由级部形成,所述级部沿着壳体42的内周在径向方向30上朝内延伸。0067为了沿着轴向方向24支撑所述弹簧元件520、522,设置了弹簧止挡元件562、566。弹簧止挡元件562销状地构造并且与壳体元件526一体地连接。弹簧止挡元件562平行于轴向方向24延伸。所述另外的弹簧止挡元件566设置在壳体元件526的内侧上,所述内侧。

49、具有较小的直径。弹簧止挡元件566沿着轴向方向24设置在壳体元件526的敞开地构造的端部上。0068补偿单元514能够预装配成组件并且仅推到所述其它导向管554上以装配所述补偿单元514和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因此,预装配成组件的补偿单元514能够有利地作为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改装套件出售。0069在图9A和9B中示出了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可替代的构型,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已经描述的冲击机构单元10并且具有补偿单元614。补偿单元614至少基本上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元件514。补偿单元614包括补偿质量元件616、弹簧单元618和壳体元件626,所述补偿质量元件相应于已经描述的补偿质量元件16,所述弹簧单元相应于已经描述说明书CN104159710A119/10页12的弹簧单元18。壳体元件626设置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补偿质量元件616和所述弹簧单元618。壳体元件626环形地构造并且具有L形的横截面。0070壳体元件626的短边674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垂直于补偿单元6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并且在径向方向30上贴靠在冲击机构单元10的导向管612上。壳体元件626的长边676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平行于补偿单元614的轴向方向24延伸并且在轴向方向24上贴靠在其它导向管654上。壳体元件626的长边676沿着径向方向30相对于导向管612间隔开地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