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0419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0451.5

申请日:

2014.06.20

公开号:

CN104056139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2申请公布日:2014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2申请日:2014062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2; A61P17/06

主分类号:

A61K36/902

申请人:

丛大林

发明人:

丛大林; 曲志斌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海康街26号B环翠区竹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菝葜10~19%、乌梅9~13%、肿节风7~9%、红景天2~5%、茺蔚子9~11%、三棱2~4%、墨旱莲5~7%、紫菀3~5%、漏芦4~6%、重楼2~4%、木贼2~4%、埔盐根2~5%、射干2~6%、穿心莲1~3%、凤仙花3~5%、猪苓4~7%,将上述16味中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成本低、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疗银屑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菝葜10~19%、乌梅9~13%、肿节风7~9%、红景天2~5%、茺蔚子9~11%、三棱2~4%、墨旱莲5~7%、紫菀3~5%、漏芦4~6%、重楼2~4%、木贼2~4%、埔盐根2~5%、射干2~6%、穿心莲1~3%、凤仙花3~5%、猪苓4~7%,将上述16味中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说明书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增殖性、炎性皮肤病,现代医学研究,银屑病的发生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精神、神经内分泌机制、神经免疫等多环节有关,也发现环境、季节等自然因素对其发病也有影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又发现银屑病表皮的增生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但目前对这种多基因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还缺乏确切的认识,大多认为银屑病的病理主要是角元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和炎症反应,因此尚无根治的方法,也无特效方法,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免疫调节剂、抗炎、抗过敏、紫外线光疗、激素等方法,但上述药物其可以引起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长期应用激素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高血压病、糖尿病、二重感染、精神改变、电解质紊乱等诸多不良反应,药物副作用大,病情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寻常型银屑病其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成为困扰当今医学界的一个难题,气候、环境、人群流动、社会压力及婚姻的因素已成为主要的诱发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菝葜10~19%、乌梅9~13%、肿节风7~9%、红景天2~5%、茺蔚子9~11%、三棱2~4%、墨旱莲5~7%、紫菀3~5%、漏芦4~6%、重楼2~4%、木贼2~4%、埔盐根2~5%、射干2~6%、穿心莲1~3%、凤仙花3~5%、猪苓4~7%,将上述16味中药用水 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疗银屑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菝葜、乌梅、肿节风、红景天、茺蔚子、三棱、墨旱莲、紫菀、漏芦、重楼、木贼、埔盐根、射干、穿心莲、凤仙花、猪苓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为菝葜18%、乌梅13%、肿节风8%、红景天5%、茺蔚子10%、三棱3%、墨旱莲6%、紫菀4%、漏芦5%、重楼3%、木贼3%、埔盐根4%、射干5%、穿心莲3%、凤仙花4%、猪苓6%,取上述16种原料总重量58千克,精选洗净后在温室条件下用20000ml水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煎熬60分钟,常规去渣过滤,高压、灭菌工艺后,所得滤液共9000ml,袋分装,密封,每袋150ml。每日分2次口服,每次早晚空腹服150ml。
本发明的治疗原则:银屑病属于中医“白疕、牛皮癣、松皮癣”范畴,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血热有关,血热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血热的形成多为七情所伤,气机不舒,郁久化火;或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升降失调,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外感风热燥邪,热灼皮肤;另外肝肾亏虚,冲任不调,营卫不和,脏腑阴阳失调等均可发为本病。本病病机是血热、血燥、血瘀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久易伤阴耗血,脏腑阴阳失调,营血不足,生风生燥,阻于肌肤而呈慢性发作。故拟定了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散瘀,除湿通络,养血润燥,润肤止痒的治疗大法。本发明菝葜祛风利湿,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肌肉麻木,消渴,淋浊,带下,泄泻,痢疾,黄疸,痈肿疮毒,瘰疬,顽癣,癌瘤;乌梅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两者共为君药。肿节风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斑散瘀,祛风除湿通络。用于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红景天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等,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茺蔚子活血调经,清肝 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三者共为臣药。三棱理血活血化瘀,破血行气,用于血瘀气结,经闭腹痛,症瘕积聚等症;墨旱莲性味甘、酸,寒。归肾、肝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均为佐药;紫菀辛、甘、苦;归肺经。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漏芦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木贼味甘,苦,平,无毒,微寒。可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埔盐根酸、咸、寒。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功用;射干清热解毒,消痰涎,利咽喉。降火解毒,散血肿,利咽喉,又能清肺散结;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邪毒内盛,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凤仙花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猪苓性平,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为使药。诸药合用,热毒清,湿热祛,气血盛,血行旺,皮肤润。本发明的组方,能整体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能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散瘀,除湿通络,养血润燥,润肤止痒之功,使正气盛,邪毒除,能够有效治疗银屑病。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煎熬程序、口服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含量如下表所示。

下面结合我院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1、病例选择:临床随机选择62例患者,男41例,女21例,年龄17-64岁,平均48.2±5.8岁,病程半个月-20年,平均3.7±8.4年。
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参照《临床皮肤病学》制定的诊断标准拟定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诊断标准①皮损为红色丘疹或斑块,边界清楚,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可见半透明薄膜,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②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膝、肘关节伸侧和头部,少数病人的指(趾)甲呈点状(顶针状)凹陷;③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瘙痒;④冬重夏轻。排除病例①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病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者,④对本药过敏者,⑤正在服用激素或2月内曾服用激素者,⑥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⑦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3、疗效标准:包括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结束评价总疗效。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或仅留淡褐色色素沉着斑,无新皮疹出现;显效:皮损消退>80%,无新皮疹出现,痒感明显减轻:有效:皮损消退在30%以上,但<80%,无新皮疹出现,痒感减轻;无效:皮损消退30%以下,或有新皮疹出现。总有效率以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计。
4、治疗方法:每次服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汤剂150ml,每日早、晚两次饭后服用,治疗期间停止其他相关性治疗,1疗程14天,每个疗程隔三天,连续服用本发明治疗五个疗程。
5、治疗结果:本发明治疗62例,治愈7例(11.30%),显效22例(35.4%),有效28例(45.2%),无效5例(8.1%),总有效率91.9%。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银屑病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13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6139A21申请号201410310451522申请日20140620A61K36/902200601A61P17/0620060171申请人丛大林地址264200山东省威海市海康街26号B环翠区竹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2发明人丛大林曲志斌54发明名称治疗银屑病的中药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菝葜1019、乌梅913、肿节风79、红景天25、茺蔚子911、三棱24、墨旱莲57、紫菀35、漏芦46、重楼24、木贼24、埔盐根25、射干26、。

2、穿心莲13、凤仙花35、猪苓47,将上述16味中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成本低、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疗银屑病。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139ACN104056139A1/1页2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菝葜1019、乌梅913、肿节风79、红景天25、茺蔚子911、三棱24、墨旱莲57、紫菀35、漏芦46、重楼24、木贼24、埔盐根25、射干26、穿心莲13、凤仙花35、猪苓47,将上述16味中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3、权利要求书CN104056139A1/3页3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背景技术0002众所周知,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增殖性、炎性皮肤病,现代医学研究,银屑病的发生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精神、神经内分泌机制、神经免疫等多环节有关,也发现环境、季节等自然因素对其发病也有影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又发现银屑病表皮的增生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但目前对这种多基因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还缺乏确切的认识,大多认为银屑病的病理主要是角元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和炎症反应,因此尚无根治的方法,也无特效方法,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免疫调节剂、抗炎、抗过敏、紫外线光疗。

4、、激素等方法,但上述药物其可以引起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长期应用激素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高血压病、糖尿病、二重感染、精神改变、电解质紊乱等诸多不良反应,药物副作用大,病情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寻常型银屑病其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成为困扰当今医学界的一个难题,气候、环境、人群流动、社会压力及婚姻的因素已成为主要的诱发因素。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

5、制成菝葜1019、乌梅913、肿节风79、红景天25、茺蔚子911、三棱24、墨旱莲57、紫菀35、漏芦46、重楼24、木贼24、埔盐根25、射干26、穿心莲13、凤仙花35、猪苓47,将上述16味中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疗银屑病。具体实施方式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0007实施例10008采用菝葜、乌梅、肿节风、红景天、茺蔚子、三棱、墨旱莲、紫菀、漏芦、重楼、木贼、埔盐根、射干、穿心莲、凤仙花、猪苓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为菝葜18、乌梅13、肿节风8、红景天5、茺蔚子10、三棱3、墨旱莲6、紫菀4、。

6、漏芦5、重楼3、木贼3、埔盐根4、射干5、穿心莲3、凤仙花4、猪苓6,取上述16种原料总重量58千克,精选洗净后在温室条件下用20000ML水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煎熬60分钟,常规去渣过滤,高压、灭菌工艺后,所得滤液共9000ML,袋分装,密封,每袋150ML。每日分2次口服,每次早晚空腹服150ML。说明书CN104056139A2/3页40009本发明的治疗原则银屑病属于中医“白疕、牛皮癣、松皮癣”范畴,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血热有关,血热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血热的形成多为七情所伤,气机不舒,郁久化火;或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升降失调,气机不畅,郁久化火;。

7、外感风热燥邪,热灼皮肤;另外肝肾亏虚,冲任不调,营卫不和,脏腑阴阳失调等均可发为本病。本病病机是血热、血燥、血瘀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久易伤阴耗血,脏腑阴阳失调,营血不足,生风生燥,阻于肌肤而呈慢性发作。故拟定了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散瘀,除湿通络,养血润燥,润肤止痒的治疗大法。本发明菝葜祛风利湿,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肌肉麻木,消渴,淋浊,带下,泄泻,痢疾,黄疸,痈肿疮毒,瘰疬,顽癣,癌瘤;乌梅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两者共为君药。肿节风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斑散瘀,祛风除湿通络。用于血热紫斑。

8、、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红景天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等,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茺蔚子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三者共为臣药。三棱理血活血化瘀,破血行气,用于血瘀气结,经闭腹痛,症瘕积聚等症;墨旱莲性味甘、酸,寒。归肾、肝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均为佐药;紫菀辛、甘、苦;归肺经。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漏芦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重楼清热解毒,消肿。

9、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木贼味甘,苦,平,无毒,微寒。可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埔盐根酸、咸、寒。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功用;射干清热解毒,消痰涎,利咽喉。降火解毒,散血肿,利咽喉,又能清肺散结;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邪毒内盛,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凤仙花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猪苓性平,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为使药。诸药合。

10、用,热毒清,湿热祛,气血盛,血行旺,皮肤润。本发明的组方,能整体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能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散瘀,除湿通络,养血润燥,润肤止痒之功,使正气盛,邪毒除,能够有效治疗银屑病。0010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煎熬程序、口服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含量如下表所示。00110012下面结合我院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00131、病例选择临床随机选择62例患者,男41例,女21例,年龄1764岁,平均说明书CN104056139A3/3页548258岁,病程半个月20年,平均3784年。

11、。0014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参照临床皮肤病学制定的诊断标准拟定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诊断标准皮损为红色丘疹或斑块,边界清楚,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可见半透明薄膜,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膝、肘关节伸侧和头部,少数病人的指趾甲呈点状顶针状凹陷;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瘙痒;冬重夏轻。排除病例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病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者,对本药过敏者,正在服用激素或2月内曾服用激素者,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00153、疗效标准包括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结束评价总疗效。

12、。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或仅留淡褐色色素沉着斑,无新皮疹出现;显效皮损消退80,无新皮疹出现,痒感明显减轻有效皮损消退在30以上,但80,无新皮疹出现,痒感减轻;无效皮损消退30以下,或有新皮疹出现。总有效率以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计。00164、治疗方法每次服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汤剂150ML,每日早、晚两次饭后服用,治疗期间停止其他相关性治疗,1疗程14天,每个疗程隔三天,连续服用本发明治疗五个疗程。00175、治疗结果本发明治疗62例,治愈7例1130,显效22例354,有效28例452,无效5例81,总有效率919。说明书CN10405613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