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88125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4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11756.8

申请日:

2013.10.25

公开号:

CN103526723A

公开日:

2014.01.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B 3/12申请公布日:201401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3/12申请日:20131025|||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12; E02B3/14

主分类号:

E02B3/12

申请人:

金陵科技学院

发明人:

金雅琴; 李冬林; 张文豹; 叶子卿

地址:

21116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金陵科技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护坡高水位以下设草本植物隔离区,高水位上方设固土防蚀护堤区,护堤区外方远水一侧设木本植物驱螺区;其中,所述的草本植物隔离区常水位以下种植抑螺耐水草本,常水位以上高水位以下种植抑螺湿生草本,种植方式均采用宽幅密植;其中,所述的固土防蚀护堤区用生态护坡砖垒砌铺设,宽度为2~3米;其中,所述的木本植物驱螺区为湿生乔灌木混交组成的林带结构,并作到高矮匹配、空间结合、优劣互补、驱螺共生。本发明的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经过精心的工程设计与科学的植物配置,实现了水岸带水利工程与林业血防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起到显著的驱螺血防作用,又具有生态、美观、增效、多能的特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护坡高水位以下设草本植物隔离区,高水位上方设固土防蚀护堤区,护堤区外方远水一侧设木本植物驱螺区; 
其中,所述的草本植物隔离区常水位以下种植抑螺耐水草本,常水位以上高水位以下种植抑螺湿生草本,种植方式均采用宽幅密植; 
其中,所述的固土防蚀护堤区用护坡砖垒砌铺设,宽度为2~3米; 
其中,所述的木本植物驱螺区为湿生乔灌木混交组成的林带结构,并作到高矮匹配、空间结合、优劣互补、驱螺共生。 

2.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螺耐水草本为水蓼、酸模叶蓼、羊蹄、菖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3.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螺湿生草本为益母草、泽漆、大戟、半夏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4.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坡砖为六角形生态护坡砖,其依据地形合理垒砌,其间孔隙填充种植土,并种植根系发达的固土藤本。 

5.
  根据权利1、4所述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土藤本选择经济植物金银花或木防己。 

6.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生乔灌木由抑螺作用明显的湿生乔木和灌木植物组成。其中,湿生乔木为枫杨、乌桕、苦楝、皂荚、漆树、樟树、喜树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湿生灌木为黄栀子、水杨梅、马钱、闹羊花、醉鱼草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说明书

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属于湿地生态恢复与城市园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为世界一大公害,流行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人类生命健康与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全国95%以上的钉螺面积、80%以上的慢性血吸虫病人和90%以上的急性血吸虫病人分布于长江流域的“三滩”(江滩、洲滩、湖滩)。这些地区具有人口密集、环境复杂、滩地面积大、钉螺密度高的特点,并成为全国血防的重点。
目前防治血吸虫病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疾病控制为主,通过药物治疗,治病救人;二是以环境控制为主,通过农林业措施来破坏钉螺的滋生环境,以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与蔓延。由于药物治疗存在重复感染的危险性,因此,单纯通过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控制血吸虫病感染的目的。消灭或控制钉螺的方法有化学灭螺、物理灭螺、生物灭螺和改变生态环境灭螺。化学灭螺成本较高,效果难以持久,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物理灭螺因费时费力,能量消耗较大,目前很少应用。而生物灭螺手段仍处于探索中,迄今为止尚未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而通过人工创造不利于钉螺滋生的生态环境,减少钉螺数量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被公认为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我国血吸虫病疫区滩地分布广、湿地环境恶劣、钉螺密度大的现状,从改善水岸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经过精心的工程设计与科学的植物配置,实现了水岸带水利工程与林业血防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起到显著的驱螺防病作用,又具有生态、美观、增效、多能的特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护坡高水位以下设草本植物隔离区,高水位上方设固土防蚀护堤区,护堤区外方远水一侧设木本植物驱螺区;
其中,所述的草本植物隔离区常水位以下种植抑螺耐水草本,常水位以上高水位以下种植抑螺湿生草本,种植方式均采用宽幅密植;
其中,所述的固土防蚀护堤区铺设生态护坡砖,宽度为2~3米,其问孔隙填充种植土, 并种植根系发达的固土藤本;
其中,所述的木本植物驱螺区为湿生乔灌木混交组成的林带结构,并作到高矮匹配、空间结合、优劣互补、驱螺共生;
其中,所述的抑螺耐水草本为水蓼、酸模叶蓼、羊蹄、菖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其中,所述的抑螺湿生草本为益母草、泽漆、大戟、半夏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其中,所述的护坡砖为六角型生态护坡砖,依据地形合理拼接,叠砌铺设;
其中,所述的固土藤本选择经济植物金银花或木防己;
其中,所述的湿生乔灌木由抑螺作用明显的湿生乔木和灌木植物组成,其中湿生乔木为枫杨、乌桕、苦楝、皂荚、漆树、樟树、喜树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湿生灌木为黄栀子、水杨梅、马钱、闹羊花、醉鱼草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是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其核心是针对目前疫区水岸带环境恶化、钉螺滋生、景观不良的现状,依据生态系统生物竞争排斥理论,提出一种既抑螺防病,又改善环境的双效水岸护坡结构,以实现水岸整治的生态、美观、增效、多能。
本发明提出的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的优点在于:
(1)摒弃了传统水利护坡硬质结构的单板低效、景观枯燥的缺陷,强调了绿色植物在水岸带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水岸。
(2)精心挑选驱螺功能强的水生草本和湿生乔灌木,从近水到远水,从低层到高层全方位布设抑螺植物网,确保水岸滩地钉螺减少和人居安全。
(3)植物选配与水利工程措施完美结合,既兼顾了生态抑螺功能,又确保了水岸带护坡安全。
(4)选用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经济植物,在实现环境改善、抑螺防病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护坡结构设计示意图。
图2为护坡砖外形示意图(a俯视图,b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整体护坡结构设计为以下几个部分:
水岸边坡经过因地制宜地地坡面清理,清除妨碍施工的杂草、石块、垃圾等异物。若发现有钉螺也一并拣净烧毁处理。在护坡高水位以下设草本植物隔离区7,常水位以下种植抑螺耐水草本6,常水位以上高水位以下种植抑螺湿生草本5,种植方式均采用宽幅密植。
高水位上方设固土防蚀护堤区4,用护坡砖铺设,宽度为2~3米。
护堤区外方远水一侧设木本植物驱螺区3,精选湿生乔灌木,依据一定株行距和配比混交种植,形成复合抑螺林带,作到高矮匹配、空间结合、优劣互补、驱螺共生。
其中,所述的抑螺耐水草本6为水蓼、酸模叶蓼、羊蹄、菖蒲等高杆耐水草本植物,可为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采用植苗法种植,宽度6~8米(依据坡面坡度而定),种植密度70~90株/平方米。
其中,所述的抑螺湿生草本5为益母草、泽漆、大戟、半夏等相对低矮耐湿的草本植物,可为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采用植苗法种植,宽度4~6米(依据地形灵活确定),种植密度50~60株/平方米。
其中,所述的护坡砖为六角型生态护坡砖,由透水性沙浆灌注而成。规格为内边长14厘米,外边长18厘米,高度12厘米(如图2)。铺设时依据地形合理拼砌,重叠比例2:1,其间孔隙填充种植土,并种植根系发达的固土藤本,每穴种植3株。
其中,所述的固土藤本选择经济植物金银花或木防己;
其中,所述的湿生乔灌木由抑螺作用明显的湿生乔木1和灌木植物2组成,其中湿生乔木为枫杨、乌桕、苦楝、皂荚、漆树、樟树、喜树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湿生灌木为黄栀子、水杨梅、马钱、闹羊花、醉鱼草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其中,所述的湿生乔木1采取三角状组配,并与水体流向平行成排种植3~4行,株行距2米×3米。而湿生灌木2种植在乔木树种的行间,每幅间种4~6行,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

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26723A43申请公布日20140122CN103526723A21申请号201310511756822申请日20131025E02B3/12200601E02B3/1420060171申请人金陵科技学院地址211169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金陵科技学院72发明人金雅琴李冬林张文豹叶子卿54发明名称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护坡高水位以下设草本植物隔离区,高水位上方设固土防蚀护堤区,护堤区外方远水一侧设木本植物驱螺区;其中,所述的草本植物隔离区常水位以下种植抑螺耐水草本,常水位以上高水位以下种植抑。

2、螺湿生草本,种植方式均采用宽幅密植;其中,所述的固土防蚀护堤区用生态护坡砖垒砌铺设,宽度为23米;其中,所述的木本植物驱螺区为湿生乔灌木混交组成的林带结构,并作到高矮匹配、空间结合、优劣互补、驱螺共生。本发明的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经过精心的工程设计与科学的植物配置,实现了水岸带水利工程与林业血防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起到显著的驱螺血防作用,又具有生态、美观、增效、多能的特征。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26723ACN103526723A1/1页21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

3、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护坡高水位以下设草本植物隔离区,高水位上方设固土防蚀护堤区,护堤区外方远水一侧设木本植物驱螺区;其中,所述的草本植物隔离区常水位以下种植抑螺耐水草本,常水位以上高水位以下种植抑螺湿生草本,种植方式均采用宽幅密植;其中,所述的固土防蚀护堤区用护坡砖垒砌铺设,宽度为23米;其中,所述的木本植物驱螺区为湿生乔灌木混交组成的林带结构,并作到高矮匹配、空间结合、优劣互补、驱螺共生。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螺耐水草本为水蓼、酸模叶蓼、羊蹄、菖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螺湿生草本为益母。

4、草、泽漆、大戟、半夏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4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坡砖为六角形生态护坡砖,其依据地形合理垒砌,其间孔隙填充种植土,并种植根系发达的固土藤本。5根据权利1、4所述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土藤本选择经济植物金银花或木防己。6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生乔灌木由抑螺作用明显的湿生乔木和灌木植物组成。其中,湿生乔木为枫杨、乌桕、苦楝、皂荚、漆树、樟树、喜树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湿生灌木为黄栀子、水杨梅、马钱、闹羊花、醉鱼草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权利要求书CN103526723A1/3页。

5、3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属于湿地生态恢复与城市园林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血吸虫病为世界一大公害,流行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人类生命健康与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全国95以上的钉螺面积、80以上的慢性血吸虫病人和90以上的急性血吸虫病人分布于长江流域的“三滩”江滩、洲滩、湖滩。这些地区具有人口密集、环境复杂、滩地面积大、钉螺密度高的特点,并成为全国血防的重点。0003目前防治血吸虫病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疾病控制为主,通过药物治疗,治病救人;二是以环境控制。

6、为主,通过农林业措施来破坏钉螺的滋生环境,以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与蔓延。由于药物治疗存在重复感染的危险性,因此,单纯通过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控制血吸虫病感染的目的。消灭或控制钉螺的方法有化学灭螺、物理灭螺、生物灭螺和改变生态环境灭螺。化学灭螺成本较高,效果难以持久,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物理灭螺因费时费力,能量消耗较大,目前很少应用。而生物灭螺手段仍处于探索中,迄今为止尚未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而通过人工创造不利于钉螺滋生的生态环境,减少钉螺数量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被公认为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手段。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我国血吸虫病疫区滩地分布广、湿地环境恶劣、钉螺密度大的。

7、现状,从改善水岸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经过精心的工程设计与科学的植物配置,实现了水岸带水利工程与林业血防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起到显著的驱螺防病作用,又具有生态、美观、增效、多能的特征。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护坡高水位以下设草本植物隔离区,高水位上方设固土防蚀护堤区,护堤区外方远水一侧设木本植物驱螺区;0007其中,所述的草本植物隔离区常水位以下种植抑螺耐水草本,常水位以上高水位以下种植抑螺湿生草本,种植方式均采用宽幅密植;0008其中,所述的固土防蚀护堤区铺设生态护坡砖,宽度为23米,其问。

8、孔隙填充种植土,并种植根系发达的固土藤本;0009其中,所述的木本植物驱螺区为湿生乔灌木混交组成的林带结构,并作到高矮匹配、空间结合、优劣互补、驱螺共生;0010其中,所述的抑螺耐水草本为水蓼、酸模叶蓼、羊蹄、菖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0011其中,所述的抑螺湿生草本为益母草、泽漆、大戟、半夏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说明书CN103526723A2/3页4合;0012其中,所述的护坡砖为六角型生态护坡砖,依据地形合理拼接,叠砌铺设;0013其中,所述的固土藤本选择经济植物金银花或木防己;0014其中,所述的湿生乔灌木由抑螺作用明显的湿生乔木和灌木植物组成,其中湿生乔木为枫杨、乌桕、苦楝、皂荚、漆。

9、树、樟树、喜树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湿生灌木为黄栀子、水杨梅、马钱、闹羊花、醉鱼草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0015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是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其核心是针对目前疫区水岸带环境恶化、钉螺滋生、景观不良的现状,依据生态系统生物竞争排斥理论,提出一种既抑螺防病,又改善环境的双效水岸护坡结构,以实现水岸整治的生态、美观、增效、多能。0016本发明提出的抑螺血防水岸带护坡结构的优点在于00171摒弃了传统水利护坡硬质结构的单板低效、景观枯燥的缺陷,强调了绿色植物在水岸带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水岸。00182精心挑选驱螺功能。

10、强的水生草本和湿生乔灌木,从近水到远水,从低层到高层全方位布设抑螺植物网,确保水岸滩地钉螺减少和人居安全。00193植物选配与水利工程措施完美结合,既兼顾了生态抑螺功能,又确保了水岸带护坡安全。00204选用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经济植物,在实现环境改善、抑螺防病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收益。附图说明0021图1为护坡结构设计示意图。0022图2为护坡砖外形示意图A俯视图,B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0024实施例10025如图1所示,。

11、整体护坡结构设计为以下几个部分0026水岸边坡经过因地制宜地地坡面清理,清除妨碍施工的杂草、石块、垃圾等异物。若发现有钉螺也一并拣净烧毁处理。在护坡高水位以下设草本植物隔离区7,常水位以下种植抑螺耐水草本6,常水位以上高水位以下种植抑螺湿生草本5,种植方式均采用宽幅密植。0027高水位上方设固土防蚀护堤区4,用护坡砖铺设,宽度为23米。0028护堤区外方远水一侧设木本植物驱螺区3,精选湿生乔灌木,依据一定株行距和配比混交种植,形成复合抑螺林带,作到高矮匹配、空间结合、优劣互补、驱螺共生。0029其中,所述的抑螺耐水草本6为水蓼、酸模叶蓼、羊蹄、菖蒲等高杆耐水草本植物,可为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采。

12、用植苗法种植,宽度68米依据坡面坡度而定,种植密说明书CN103526723A3/3页5度7090株平方米。0030其中,所述的抑螺湿生草本5为益母草、泽漆、大戟、半夏等相对低矮耐湿的草本植物,可为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采用植苗法种植,宽度46米依据地形灵活确定,种植密度5060株平方米。0031其中,所述的护坡砖为六角型生态护坡砖,由透水性沙浆灌注而成。规格为内边长14厘米,外边长18厘米,高度12厘米如图2。铺设时依据地形合理拼砌,重叠比例21,其间孔隙填充种植土,并种植根系发达的固土藤本,每穴种植3株。0032其中,所述的固土藤本选择经济植物金银花或木防己;0033其中,所述的湿生乔灌木由抑螺作用明显的湿生乔木1和灌木植物2组成,其中湿生乔木为枫杨、乌桕、苦楝、皂荚、漆树、樟树、喜树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湿生灌木为黄栀子、水杨梅、马钱、闹羊花、醉鱼草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0034其中,所述的湿生乔木1采取三角状组配,并与水体流向平行成排种植34行,株行距2米3米。而湿生灌木2种植在乔木树种的行间,每幅间种46行,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说明书CN103526723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52672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