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8499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3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54166.0

申请日:

2014.09.05

公开号:

CN104190232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01D 53/78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3/78申请日:20140905|||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78; B01D53/52; B01D47/00; F23G7/06; F23J15/00; B01J3/02

主分类号:

B01D53/78

申请人:

淄博高汇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强; 蔡超; 蔡帅

地址:

256301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高城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马俊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高压反应釜、第一萃取罐、第二萃取罐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萃取罐通过管路分别与蒸馏釜和鼓风氧化釜连接;高压反应釜上部通过硫化氢管路与第一碱吸收罐连接,第一碱吸收罐通过管路与第二碱吸收罐连接,第二碱吸收罐通过管路与第三碱吸收罐连接,第三碱吸收罐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水罐连接,第一储水罐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连接,第二储水罐通过管路与燃烧炉连接,燃烧炉与脱硫除尘装置连接,脱硫除尘装置与烟囱连接,第一管路上这只泵,泵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连接。本发明减少了硫化氢气体排放,避免了空气污染,既符合环保废气达标排放又实现燃料的节能降耗,降低了燃料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19),其特征在于,高压反应釜(19)、第一萃取罐(18)、第二萃取罐(17)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萃取罐(17)通过管路分别与蒸馏釜(15)和鼓风氧化釜(16)连接;高压反应釜(19)上部通过硫化氢管路(1)与第一碱吸收罐(12)连接,第一碱吸收罐(12)通过管路与第二碱吸收罐(2)连接,第二碱吸收罐(2)通过管路与第三碱吸收罐(11)连接,第三碱吸收罐(11)通过第一管路(1-2)与水式空气过滤器(7)连接,第一水式空气过滤器(7)通过管路与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8)连接,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8)通过管路与配风机(9)连接,配风机(9)与脱硫除尘装置(13)连接,脱硫除尘装置(13)与烟囱(14)连接,第一管路上这只泵(10),泵(10)通过管路与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8)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泵(10)与第一水式空气过滤器(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表(5)和止回阀(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泵(10)与第三碱吸收罐(1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压力表(3)和空气调节阀(4)。

说明书

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橡胶助剂—硫化促进剂M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尾气,尾气的成分主要是硫化氢。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克劳斯炉燃烧,或是采用废气直接通过转化炉反应后,形成液气分离,液体即液体硫磺,而气体则直接排放。硫化促进剂M生产过程中,高压釜内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仍未吸收完全,排放于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残余气体排放空气中,造成严重污染,并且易形成酸雨,对植物、动物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硫化氢尾气回收率较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一部分企业由于尾气排放不达标而被叫停,给厂家带来了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减少硫化氢气体排放,避免空气污染,既符合环保废气达标排放又实现燃料的节能降耗,降低燃料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高压反应釜、第一萃取罐、第二萃取罐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萃取罐通过管路分别与蒸馏釜和鼓风氧化釜连接;高压反应釜上部通过硫化氢管路与第一碱吸收罐连接,第一碱吸收罐通过管路与第二碱吸收罐连接,第二碱吸收罐通过管路与第三碱吸收罐连接,第三碱吸收罐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水罐连接,第一储水罐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连接,第二储水罐通过管路与燃烧炉连接,燃烧炉与脱硫除尘装 置连接,脱硫除尘装置与烟囱连接,第一管路上这只泵,泵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连接。
在泵与第一储水罐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表和止回阀。
在泵与第三碱吸收罐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压力表和空气调节阀。
燃烧炉上配置风机。
采用泵吸入水式空气过滤器,把燃烧的烟灰经水过滤沉淀,达到环保要求。
第一水式空气过滤器和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采用循环水管,水循环利用,达到热体冷却效果,防止燃爆。
高压釜产生硫化氢是间隙排放,排出温度为200℃,排放时间为1小时,压力为1‐1.5MP。
高压釜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依次进入第一碱吸收罐、第二碱吸收罐、第三碱吸收罐,再通过真空泵输入第一水式空气过滤器和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沉淀,在30℃温度下,在真空压力0.7‐0.8MPa送入燃烧炉,与风机匹配进行燃烧,燃烧炉内温度600‐800℃,燃烧后再经过脱硫除尘装置进行脱硫除尘,最后通过烟囱排除。
燃烧炉是公司烧秸秆导热油炉,因生产工艺需导热油加温,通过燃烧减少秸秆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减少了硫化氢气体排放,避免了空气污染,既符合环保废气达标排放又实现燃料的节能降耗,降低了燃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硫化氢管路,1‐2、第一管路,2、第二碱吸收罐,3、第一压力表,4、空气调节阀,5、第二压力表,6、止回阀,7、第一水式空气过滤器,8、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9、燃烧炉,10、泵,11、第三碱吸收罐,12、第一碱吸收罐,13、脱硫除尘装置,14、烟囱,15、蒸馏釜,16、鼓风氧化釜,17、第二萃取罐,18、第一萃取罐,19、高压反应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19,高压反应釜19、第一萃取罐18、第二萃取罐17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萃取罐17通过管路分别与蒸馏釜15和鼓风氧化釜16连接;高压反应釜19上部通过硫化氢管路1与第一碱吸收罐12连接,第一碱吸收罐12通过管路与第二碱吸收罐2连接,第二碱吸收罐2通过管路与第三碱吸收罐11连接,第三碱吸收罐11通过第一管路1‐2与储水罐7连接,第一储水罐7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8连接,第二储水罐8通过管路与燃烧炉9连接,燃烧炉9与脱硫除尘装置13连接,脱硫除尘装置13与烟囱14连接,第一管路上这只泵10,泵10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8连接。
在泵10与第一储水罐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表5和止回阀6。
在泵10与第三碱吸收罐1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压力表3和空气调节阀4。

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023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0232A21申请号201410454166022申请日20140905B01D53/78200601B01D53/52200601B01D47/00200601F23G7/06200601F23J15/00200601B01J3/0220060171申请人淄博高汇化工有限公司地址256301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高城工业园72发明人蔡强蔡超蔡帅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代理人马俊荣54发明名称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高压反。

2、应釜、第一萃取罐、第二萃取罐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萃取罐通过管路分别与蒸馏釜和鼓风氧化釜连接;高压反应釜上部通过硫化氢管路与第一碱吸收罐连接,第一碱吸收罐通过管路与第二碱吸收罐连接,第二碱吸收罐通过管路与第三碱吸收罐连接,第三碱吸收罐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水罐连接,第一储水罐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连接,第二储水罐通过管路与燃烧炉连接,燃烧炉与脱硫除尘装置连接,脱硫除尘装置与烟囱连接,第一管路上这只泵,泵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连接。本发明减少了硫化氢气体排放,避免了空气污染,既符合环保废气达标排放又实现燃料的节能降耗,降低了燃料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0232ACN104190232A1/1页21一种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19,其特征在于,高压反应釜19、第一萃取罐18、第二萃取罐17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萃取罐17通过管路分别与蒸馏釜15和鼓风氧化釜16连接;高压反应釜19上部通过硫化氢管路1与第一碱吸收罐12连接,第一碱吸收罐12通过管路与第二碱吸收罐2连接,第二碱吸收罐2通过管路与第三碱吸收罐11连接,第三碱吸收罐11通过第一管路12与水式空气过滤器7连接,第一水式空气过滤器7通过管路与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8连接,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8通过。

4、管路与配风机9连接,配风机9与脱硫除尘装置13连接,脱硫除尘装置13与烟囱14连接,第一管路上这只泵10,泵10通过管路与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泵10与第一水式空气过滤器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表5和止回阀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泵10与第三碱吸收罐1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压力表3和空气调节阀4。权利要求书CN104190232A1/2页3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背景技术0002化工橡胶助剂硫化促进剂M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尾气,尾。

5、气的成分主要是硫化氢。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克劳斯炉燃烧,或是采用废气直接通过转化炉反应后,形成液气分离,液体即液体硫磺,而气体则直接排放。硫化促进剂M生产过程中,高压釜内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仍未吸收完全,排放于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残余气体排放空气中,造成严重污染,并且易形成酸雨,对植物、动物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硫化氢尾气回收率较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一部分企业由于尾气排放不达标而被叫停,给厂家带来了经济损失。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减少硫化氢气体排放,避免空气污染,既符合环保废气达标排放又实现燃料的节能降耗,降低燃料成本。0004本发明所述的硫化促进剂。

6、M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高压反应釜、第一萃取罐、第二萃取罐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萃取罐通过管路分别与蒸馏釜和鼓风氧化釜连接;高压反应釜上部通过硫化氢管路与第一碱吸收罐连接,第一碱吸收罐通过管路与第二碱吸收罐连接,第二碱吸收罐通过管路与第三碱吸收罐连接,第三碱吸收罐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水罐连接,第一储水罐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连接,第二储水罐通过管路与燃烧炉连接,燃烧炉与脱硫除尘装置连接,脱硫除尘装置与烟囱连接,第一管路上这只泵,泵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连接。0005在泵与第一储水罐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表和止回阀。0006在泵与第三碱吸收罐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压力表和空气调节阀。0007燃烧。

7、炉上配置风机。0008采用泵吸入水式空气过滤器,把燃烧的烟灰经水过滤沉淀,达到环保要求。0009第一水式空气过滤器和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采用循环水管,水循环利用,达到热体冷却效果,防止燃爆。0010高压釜产生硫化氢是间隙排放,排出温度为200,排放时间为1小时,压力为115MP。0011高压釜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依次进入第一碱吸收罐、第二碱吸收罐、第三碱吸收罐,再通过真空泵输入第一水式空气过滤器和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沉淀,在30温度下,在真空压力0708MPA送入燃烧炉,与风机匹配进行燃烧,燃烧炉内温度600800,燃烧后再经过脱硫除尘装置进行脱硫除尘,最后通过烟囱排除。0012燃烧炉是公司烧。

8、秸秆导热油炉,因生产工艺需导热油加温,通过燃烧减少秸秆用量,减少环境污染。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说明书CN104190232A2/2页40014本发明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减少了硫化氢气体排放,避免了空气污染,既符合环保废气达标排放又实现燃料的节能降耗,降低了燃料成本。附图说明0015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中,11、硫化氢管路,12、第一管路,2、第二碱吸收罐,3、第一压力表,4、空气调节阀,5、第二压力表,6、止回阀,7、第一水式空气过滤器,8、第二水式空气过滤器,9、燃烧炉,10、泵,11、第三碱吸收罐,12、第一碱吸收罐,13、脱硫除尘装置,14、。

9、烟囱,15、蒸馏釜,16、鼓风氧化釜,17、第二萃取罐,18、第一萃取罐,19、高压反应釜。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0018实施例0019如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19,高压反应釜19、第一萃取罐18、第二萃取罐17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萃取罐17通过管路分别与蒸馏釜15和鼓风氧化釜16连接;高压反应釜19上部通过硫化氢管路1与第一碱吸收罐12连接,第一碱吸收罐12通过管路与第二碱吸收罐2连接,第二碱吸收罐2通过管路与第三碱吸收罐11连接,第三碱吸收罐11通过第一管路12与储水罐7连接,第一储水罐7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8连接,第二储水罐8通过管路与燃烧炉9连接,燃烧炉9与脱硫除尘装置13连接,脱硫除尘装置13与烟囱14连接,第一管路上这只泵10,泵10通过管路与第二储水罐8连接。0020在泵10与第一储水罐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表5和止回阀6。0021在泵10与第三碱吸收罐1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压力表3和空气调节阀4。说明书CN104190232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9023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