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710051034.3
2007.12.29
CN101216064A
2008.07.09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16C 17/03公开日:20080709|||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F16C17/03; F16C33/04; F01D25/16
F16C17/03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孙 敏; 杨 灵; 刘金芳; 张 健; 彭英杰; 喻 刚; 强宏志
618201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
德阳三星专利事务所
王兴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面套式可倾瓦轴承。它具有球瓦套、轴瓦体和可倾瓦块的三层结构,窄柱面的瓦块背面与轴瓦体有不同曲率,在轴瓦体外与轴承座之间增设有球瓦套,球瓦套与轴瓦体间为球面配合。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瓦块背面与轴瓦体的接触为线接触,大大降低了接触应力,由于球面的自位,保证了轴承的承载面能够适应转子扬度变化,使其始终与转子保持平行。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球面套式可倾瓦轴承,其特征在于:具有球瓦套、轴瓦体和可倾瓦块的三层结构,窄柱面的瓦块背面与轴瓦体有不同曲率,在轴瓦体外增设了球瓦套,球瓦套与轴瓦体间为球面配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套式可倾瓦轴承,其特征在于:瓦块背弧结构与轴瓦体内孔为线接触。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套式可倾瓦轴承,其特征在于:球瓦套沿周向设有调整垫块。
说明书球面套式可倾瓦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型火力发电设备、化工设备及工业用汽轮机等,用于高速旋转转子的支撑部件。 背景技术 可倾瓦支持轴承的瓦块背面的支点,一般加工成球形,理论上瓦块与轴瓦体的接触为点接触(如图1、图2所示,图1为单层结构球形支点的可倾瓦轴承),在运行中使瓦块背面接触点处应力很高,易产生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出一种使瓦块背面与轴瓦体的接触为线接触,同时能沿周向自由摆动的球面套式可倾瓦轴承。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下述的技术解决方案实现:可倾瓦轴承是具有球瓦套、轴瓦体和可倾瓦块的三层结构,窄柱面的瓦块背面与轴瓦体有不同曲率,在轴瓦体外增设了球瓦套,球瓦套与轴瓦体间为球面配合。 所述瓦块背弧结构与轴瓦体内孔为线接触。 所述球瓦套沿周向设有调整垫块。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瓦块背面与轴瓦体的接触为线接触,大大降低了接触应力,沿周向可以自由摆动,保证了轴承的承载面能够适应转子扬度变化、始终与转子保持平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理论上的上瓦块与轴瓦体接触为点接触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代号含义:1轴瓦体上半 2球瓦套上半 3球接触表面 4油封环与轴瓦体的连接螺钉 5可倾瓦块 6瓦背与轴瓦体接触表面 7、8上下半轴瓦套的连接螺钉及定位销 9、10上下半轴瓦体的连接螺钉及定位销11轴瓦体下半 12油封环与轴瓦体的定位销 13前后油封环 14球瓦套下半 15球瓦套沿周向的调整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4,本发明的球面套式可倾瓦轴承是具有球瓦套、轴瓦体和可倾瓦块的三层结构,瓦块布置于轴瓦体内孔,球瓦套和轴瓦体通过球面配合可自由对中,可使轴承能适应转子的扬度变化,窄柱面的瓦块背面为较窄的柱面且与轴瓦体的内孔有不同曲率,使其与轴瓦体的接触为线接触,并可沿圆周向自由摆动。先将球瓦套下半14就位于轴承座内,再将轴瓦体下半11放入下半球瓦套内,合上轴瓦体上半1,用上下半轴瓦体的连接螺钉及定位销9、10把紧轴瓦体上下半,检查下半轴瓦体与球瓦套间的接触情况,当接触面达到设计要求后,解开轴瓦体中分面的螺钉和定位销,将可倾瓦块5放入轴瓦体内,装上油封环13,用油封环与轴瓦体的连接螺钉4将其固定于轴瓦体上,再合上轴瓦体上半1,用连接螺钉及定位销9、10定位及把紧,然后将球瓦套上半2合上,用上下半球瓦套的连接螺钉及定位销7和8将上下半球瓦套把紧,检查上半瓦体与瓦套间的球面间隙,待符合设计要求后,再把紧中分面螺钉7和8。
《球面套式可倾瓦轴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球面套式可倾瓦轴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面套式可倾瓦轴承。它具有球瓦套、轴瓦体和可倾瓦块的三层结构,窄柱面的瓦块背面与轴瓦体有不同曲率,在轴瓦体外与轴承座之间增设有球瓦套,球瓦套与轴瓦体间为球面配合。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瓦块背面与轴瓦体的接触为线接触,大大降低了接触应力,由于球面的自位,保证了轴承的承载面能够适应转子扬度变化,使其始终与转子保持平行。。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