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臭器、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579512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04512.2

申请日:

2002.12.12

公开号:

CN1491120A

公开日:

2004.04.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L9/00; B01D53/86

主分类号:

A61L9/00; B01D53/86

申请人:

天利精工有限公司; 山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渥桑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天利义弘; 山岸利明; 天利悦郎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2001.12.14 JP 382129/2001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剑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脱臭器、使用该脱臭器的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特别是有关针对生活垃圾处理机为首的各种机器、设备、装置等的排气中或周围环境中可确实除去恶臭成分的脱臭器,使用这种脱臭器的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脱臭器,其构成为:导入含恶臭空气的空气导入部、连接于空气导入部的加热部、位于加热部的下游侧的室、位于室的下游侧的恶臭净化部、及位于恶臭净化部的下游侧的空气导出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脱臭器,其特征为,具备有: 导入含恶臭空气的空气导入部; 连接于前述空气导入部的加热部; 位于前述加热部的下游侧的室; 位于前述室的下游侧的恶臭净化部;及, 位于前述恶臭净化部的下游侧的空气导出部。
2: 一种脱臭器,其特征为,具备有: 导入含恶臭空气的空气导入部; 连接于前述空气导入部的第一加热部; 位于前述第一加热部的下游侧的第一室; 位于前述第一室的下游侧的第一恶臭净化部; 位于前述第一恶臭净化部的下游侧的第二加热部; 位于前述第二加热部的下游侧的第二室; 位于前述第二室的下游侧的第二恶臭净化部;及, 位于前述第二恶臭净化部的下游侧的空气导出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脱臭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加热部, 在分别连接前述空气导入部及室的部位上配设有提高通气阻力的构 件。
4: 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脱臭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加热 部,在分别连接前述空气导入部及第一室的部位上配设有提高通气阻 力的构件。
5: 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脱臭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加热部, 是在绕线管的内面或外面配设有卷绕加热器线圈而成的电加热器而 构成。
6: 如权利要求2或4所记载的脱臭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 加热部,是在绕线管的内面或外面配设有卷绕加热器线圈而成的电加 热器而构成。
7: 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脱臭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室,是配 设搅乱被加热后的空气流的构件而构成。
8: 如权利要求2或4或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脱臭器,其特征在 于,前述第一室及前述第二室,是配设搅乱被加热后的空气流的构件 而构成。
9: 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脱臭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恶臭净化 部,是以预定间隔配设搭载着催化剂的蜂窝形状的陶瓷制或金属制的 2个催化剂载体而构成。
10: 如权利要求2或4或6或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脱臭器,其特 征在于,前述第一恶臭净化部及前述第二恶臭净化部,是以预定间隔 配设搭载着催化剂的蜂窝形状的陶瓷制或金属制的2个催化剂载体 而构成。
11: 一种脱臭装置,其特征为,具备有:权利要求1至10中任 何一项所记载的脱臭器;用来连接排出前述含恶臭空气的排气部及前 述脱臭器的空气导入部的空气导入用配管;及, 连接前述脱臭器的空气导出部的空气导出用配管。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脱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具备 有:回收从前述空气导出用配管所放出的空气热来加温前述空气导入 用配管内的含恶臭空气的气冷式的热交换器。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记载的脱臭装置,其中前述空气导出 用配管,是配设吸出用扇而构成。
14: 一种脱臭除菌装置,其特征为,具备有:权利要求1至10 中任何一项所记载的脱臭器; 具备吸气部和排气部,收纳前述脱臭器的内容器; 在前述内容器的吸气部设置的吸气扇; 具备吸气部和排气部、收纳前述内容器的外容器; 配设于前述内容器内,回收从前述脱臭器的前述空气导出部所放 出的空气热来加温前述空气导入部内的含恶臭空气,并将从前述脱臭 器的前述空气导出部所放出的空气导至前述内容器的排气部的气冷 式的热交换器; 形成于前述内容器和前述外容器之间,将从前述外容器的吸气部 导入的空气导至前述气冷式的热交换器的吸气通路; 形成于前述内容器及前述外容器之间,将从前述气冷式的热交换 器所排出的空气导至前述外容器的排气部的空气通路;及, 设于前述空气通路的空气扇,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记载的脱臭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 外容器,由在下部侧壁具备前述吸气部,并且在上部具备前述排气部 的纵长筒状体构成, 前述内容器,由在上部侧壁具备前述吸气部,并且在上部具备前 述排气部的纵长筒状体构成, 前述脱臭器,是将前述空气导入部配设于前述内容器的下部侧, 并且将前述空气导出部配设于前述内容器的上部侧。

说明书


脱臭器、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含有各种难闻成分等的空气进行处理的脱臭器、使用该脱臭器的脱臭装置以及脱臭除菌装置。含有各种难闻成分的空气例如,从生活垃圾(厨房扔掉的含水分垃圾)处理机等所排出的含有恶臭成分的空气等。

    背景技术

    如众所周知那样,将从一般家庭、餐厅,食品服务行业、超级市场、大饭店等的厨房、加工厂、生活垃圾储藏库等所排出的生活垃圾利用微生物堆肥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机正在开始普及。

    可是,这种生活垃圾处理机,由微生物通过生活垃圾的发酵分解,譬如,产生氨、甲硫醇、硫化氢、二甲硫、甲基化二硫、三甲胺、乙醛等地恶臭成分,并期望除去该恶臭成分。

    另外,例如,从食品加工业、堆肥工厂等的排气中,也同样含有上述恶臭成分,也期望除去该恶臭成分。

    因此,提出将含此等恶臭成分的排气来加热,通过载有催化剂的恶臭净化装置进行热分解。

    可是,将含这些恶臭成分的排气进行加热,仅藉由载有催化剂的恶臭净化装置进行热分解,被确认为不能确实除去恶臭成分。

    特别,甲硫醇等,尽管进行如上述的脱臭处理,但依然被包含在排气中,成为除去率低下的问题。

    此外,不仅限于上述恶臭,譬如:除去办公室内的吸烟室的臭味,宠物店、动物医院、家庭内宠物的臭味、养老院、自宅看护人房间的臭味、医院的臭味等的期望正在增加,但对应这些期望的机器、装置尚未开发。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往的问题点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实除去以生活垃圾处理机为首的各种机器、设备、装置等的排气中或周围环境中的恶臭成分的脱臭器、使用该脱臭器的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脱臭器,具备有:导入含恶臭空气的空气导入部;连接于该空气导入部的加热部;位于该加热部的下游侧的室、位于该室的下游侧的恶臭净化部;及,位于该恶臭净化部的下游侧的空气导出部。

    又,本发明涉及的其它脱臭器,具备有:导入含恶臭空气的空气导入部;连接于该空气导入部的第一加热部;位于该第一加热部的下游侧的第一室;位于该第一室的下游侧的第一恶臭净化部;位于该第一恶臭净化部的下游侧的第二加热部;位于该第二加热部的下游侧的第二室;位于该第二室的下游侧的第二恶臭净化部;及,位于该第二恶臭净化部的下游侧的空气导出部。

    有关本发明的脱臭装置,具备有:上述的脱臭器;用来连接排出含恶臭空气的排气部及脱臭器的空气导入部的空气导入用配管;及,连接于脱臭器的空气导出部的空气导出用配管。

    该脱臭装置,进而具备有:回收从空气导出用配管放出的空气热来加热空气导入用配管内含有恶臭的空气的气冷式的热交换器。

    有关本发明所涉及的另外的脱臭除菌装置,具备有:上述的脱臭器;具备吸气部和排气部、收纳脱臭器的内容器;该内容器的吸气部设有的吸气扇;具备吸气部和排气部、收纳内容器的外容器;配设于内容器内,回收从脱臭器的空气导出部所放出的空气热来加热空气导入用配管内的含恶臭空气,并将从脱臭器的空气导出部所放出的空气导入内容器的排气部的气冷式的热交换器;形成于内容器和外容器之间,将从外容器的吸气部导入的空气导入气冷式的热交换器的吸气通路;形成于内容器及外容器之间,将从气冷式的热交换器所排出的空气导入外容器的排气部的空气通路;及,设于空气通路的空气扇。

    该脱臭除菌装置中,外容器,由在下部侧壁具备吸气部并且在上部具备排气部的纵长的筒状体所构成,而内容器,由在上部侧壁具备吸气部并且在上部具备排气部的纵长的筒状体所构成,脱臭器,是将空气导入部配设于内容器的下部侧,并且将空气导出部配设于内容器的上部侧。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脱臭器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脱臭器的导入侧端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脱臭器的导出侧端面图。

    图4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1的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1的D-D线的剖视图。

    图8是显示图1的衬垫12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是显示图1的衬垫32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及立体图。

    图10是显示图1的衬垫44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及立体图。

    图11是显示图1的衬垫72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显示有关本发明另外实施形态的脱臭器的剖视图。

    图13是显示图12的脱臭器的导入侧的端面图。

    图14是显示图12的脱臭器的导出侧的端面图。

    图15是沿着图12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2的F-F线的剖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2的G-G线的剖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2的H-H线的剖视图。

    图19是显示图12的衬垫112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0是显示图12的衬垫32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1是显示图12的衬垫158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2是显示图12的衬垫82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3是显示图12的绕线管124(154)的分解图。

    图24是显示有关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脱臭装置的说明图。

    图25是显示有关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脱臭除菌装置的说明图。

    图号说明

    1、100…脱臭器                       2…外筒

    3.4…隔热材料,                      10…空气导入部,

    12、32、44、58、62、82、112、158…衬垫,

    12a、12b、12c、12d、12e、22a、32a、32b、32c、32d、32e、

    34a、44a、44b、44c、44d、44e、58a、62a、64a、58a、72b、

    72c、72d、72e、112a、158a…贯通孔,

    12f、32f、44f、44g、44h、44i、44j、74f、74g、74h、74i、

    158d…压棒,

    20、120…第一加热部,              21、121…导入部,

    22、41、52、71、122、152、162…管体,

    23、42、53、123、153…凸缘,

    24、54、124、154…电加热器,

    25、55、125、65、165…绕线管,

    25a、…凸缘部,               25a、25b、55a、55b…凸缘部,

    26、56、126…加热器线圈,              27、57、127…端子,

    31…第1室,         31、61…构件,              32…衬垫,

    32a…贯通孔,       32a…间隔构件,       34、64…遮蔽板,

    35、65…温度传感器,  40…第一恶臭净化部,      41…管体,

    42…凸缘,  43、44、73、74…催化剂载体,  44…催化剂载体,

    33、45、63、75…间隔构件,                50、150…第二加热部,

    52…管体,           53…凸缘,           53a…贯通孔,

    54…电气加热器,     55…绕线管,         57…端子,

    58…衬垫,           58a…贯通孔,        60…第二室,

    61…构件,           62…衬垫,           62a…贯通孔,

    63…间隔构件,       64…遮蔽板,         64a…贯通孔,

    65…温度感测器,     70…第二恶臭净化部 ,71…管体,

    72…凸缘,           73…催化剂载体,     74…催化剂载体,

    75…间隔构件,       76…导出部,         80…空气导出部,

    82…衬垫,           82a…贯通孔,        112b、158b…支承棒,

    122c、158c…棒状构件,                    155a…加热器线圈卷绕部,

    200…脱臭装置,                           210…空气导入用配管,

    220…空气导出用配管,230…热交换器,      231…外管,

    232…内管,          233…吹出口,        234…空气扇,

    240…排气管,        300…生活垃圾处理机,310…排气口,

    400…脱臭除菌装置,  401…内容器,        402、406…吸气部,

    403、407…排气部,   404…吸气扇,        405…外容器,

    413…风扇,          415…第一吸气通路,  416…第二吸气通路,

    417…第三吸气通路,  418…空气通路,      419…排气扇,

    420…座,            421、422…间隔壁,   423…间隙。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以下,将本发明根据图面所示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第1图至第7图是显示有关本发明的脱臭器的一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脱臭器1,连结有:导入含恶臭空气的空气导入部10;连接于空气导入部10的第一加热部20;位于第一加热部20的下游侧的第一室30;位于第一室30的下游侧的第一恶臭净化部40;位于第一恶臭净化部40的下游侧的第二加热部50;位于第二加热部50的下游测的第二室60;位于第二室60的下游侧的第二恶臭净化部70;及,位于第二恶臭净化部70的下游侧的空气导出部80。并以外筒2围绕这些的周围而构成。在外筒2的内侧,形成:直接围绕各构件的周围的毛毡状的隔热材料3、及将毛毡状的隔热材料3的外侧以板状的隔热材料4围绕的双层构造。

    空气导入部10,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兼用第一加热部20的导入部21。在导入部21,安装有衬垫12。

    第一加热部20,其构成为:在两端部设有凸缘23的金属制的管体22、及配设于该管体22内的电加热器24。电加热器24,在两端具有十字状的凸缘部25a、25b的绕线管25的外面卷绕加热器线圈26所构成。电加热器24的端子27,穿通管体22被导向外部的电源。

    第一恶臭净化部40,其构成为:在两端部设有凸缘42的金属制的管体41、预定配设于该管体41内的2个催化剂载体43、44、及配设于2个催化剂载体43、44间的间隔构件45。

    这里,金属制的管体41及金属制的管体22,内径大致相等。

    2个催化剂载体43、44,例如,在由蜂窝形状的多孔质的堇青石(Cordierite)等所构成的陶瓷制载体上涂布γ氧化铝,并在表面使铂、钯(Pd)、铑(Rh)等催化剂分散并进行涂布。此外,也可在铝合金等的金属制的载体上同样使催化剂分散并进行涂布。

    在第一加热部20及第一恶臭净化部40之间,配设构件31以形成有第一室30,该配设构件31搅乱由第一加热部20被加热的空气流。

    搅乱空气流的构件31,其构成为:固定于第一加热部20及第一恶臭净化部40之间的衬垫32、由配设于衬垫32及催化剂载体43之间的数根棒材所构成的间隔构件33、及,安装于间隔构件33的遮蔽板34。

    衬垫32,使贯通孔32a的直径比导入部21的衬垫12的贯通孔12a要小。

    遮蔽板34,设有比衬垫32的贯通孔22a稍大的贯通孔34a。

    在第一室30,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5。

    第二加热部50,与第一加热部20同样构成。

    第二加热部50,其构成有:在两端设有凸缘53的金属制的管体52、及,配设于该管体52内的电加热器54。电加热器54,在两端具有十文状的凸缘部55a、55b的绕线管55的外面卷绕加热器线圈56所构成。电加热器54的端子57,穿通管体52并导至外部的电源。

    在第二加热部50及第一恶臭净化部40之间,配设有与衬垫32同形状的衬垫58。

    第二恶臭净化部70,与第一恶臭净化部40同样构成。

    第二恶臭净化部70,其构成为:在两端部设有凸缘72的金属制的管体71、预定配设于该管体71内的2个催化剂载体73、74、及,配设于2个催化剂载体73、74间的间隔构件75。

    这里,金属制的管体71及金属制的管体52,内径大致相等。2个催化剂载体73、74,例如,在由蜂窝形状的多孔质堇青石(Cordierite)等所构成的陶瓷制载体上涂布γ氧化铝,并在表面使铂、钯(Pd)、铑(Rh)等的催化剂分散并进行涂布。此外,2个催化剂载体73、74,也可在铝合金等的金属制的载体上同样使催化剂分散并进行涂布。

    在第二加热部50及第二恶臭净化部70之间,配设搅乱由第二加热部50被加热的空气流的构件61以形成第二室60。

    搅乱空气流的构件61,其构成为:固定于第二加热部50及第二恶臭净化部70之间的衬垫62、由配设于衬垫62及催化剂载体73之间的数根棒材所构成的间隔构件63、及安装于间隔构件63的遮蔽板64。

    衬垫62,使贯通孔62a的直径与衬垫32的贯通孔32a大致相等。

    遮蔽板64,设有比衬垫62的贯通孔62a稍大的贯通孔64a。

    在第二室60,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5。

    空气导出部80,在本实施方式中,兼用第二恶臭净化部70的导出部76。在导出部76,安装有衬垫82。衬垫82,使贯通孔82a的直径与衬垫62的贯通孔62a大致相等。

    其次,对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脱臭器1的作用加以说明。

    首先,通电于第一加热部20及第二加热部50,以温度传感器35、65使第一室30及第二室60的周围环境温度成为约280℃~约330℃为止进行待机,若确认成为约280℃~约330℃,通过设于外部的控制装置加以控制维持该温度。

    接着,将含恶臭成分的空气从导入部21(空气导入部10)压入。

    被压入的空气,在第一加热部20中加热到约280℃~约330℃,并被导向第一室30。

    此时,被加热到约280℃~约330℃的空气,通过搅乱空气流的构件31在第一室内被搅乱。即,从第一加热部20排出的被加热到约280℃~约330℃的空气,通过比管体22的内径更小径的衬垫32的贯通孔32a,所以在衬垫32的下游侧中产生涡流,来搅乱被加热到约280℃~约330℃的空气,可使空气中的恶臭成分有效分散,进而,通过下游侧的遮蔽板34同样可将搅乱的作用赋予空气,因此,导入第一恶臭净化部40的空气中的恶臭成分,跨越第一恶臭净化部40的流入侧的催化剂载体43的全区域大致形成均匀化的分散状态。

    其次,催化剂载体43,通过加热到约280℃~约330℃的空气使催化剂活性化,来促进空气中的恶臭成分的脱臭化处理。

    接着,从催化剂载体43放出的空气,通过和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之间配设的间隔构件45所形成的空间再度被搅乱,之后,导入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因此,在流入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之前,空气中的恶臭成分再度分散于空气中,跨越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的全区域大致形成均匀化的分散状态。

    其次,从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放出的空气,被导至第二加热部50。

    此时,从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放出的空气,通过比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更小径的衬垫58的贯通孔56,所以此时受到搅乱作用。

    其次,流入第二加热部50的空气,再度被加热。

    接着,从第二加热部50放出的空气,藉由搅乱空气流的构件61在第二室内60被搅乱。第二室60的周围环境温度约280℃~330℃。

    此时,再度被加热到约280℃~约330℃的空气,藉由搅乱空气流的构件61在第二室60内被搅乱。即,从第二加热部50所排出加热到约280℃~约330℃的空气,通过比管体52的内径更小径的衬垫62的贯通孔62a,所以在衬垫62的下游侧中产生涡流,来搅乱被加热后的空气,可使空气中的恶臭成分更有效地分散,进而,藉由下游侧的遮蔽板64同样可将搅乱作用赋予空气。因此,导入第二恶臭净化部70的空气中的恶臭成分,跨越第二恶臭净化部70的流入侧的催化剂载体73的全区大致形成均匀化的分散状态。

    其次,催化剂载体73,通过被加热的空气使催化剂活性化,来促进空气中的恶臭成分的脱臭化处理。

    接着,从催化剂载体73放出的空气,由配设在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74之间的间隔构件75所形成的空间再度被搅乱,之后,导入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74。因此,在流入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74之前空气中的恶臭成分再度被分散于空气中,跨越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74的全区大致形成均匀化的分散状态。

    其次,从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74所排出的空气,从空气导出部80被排出。

    如以上,若依据本实施形态,则被导入的含恶臭空气,经由:在第一加热部20被加热到约280℃~约330℃,作为在后面阶段容易脱臭条件的工序;在第一室30中通过搅乱空气流的构件31来搅乱,使恶臭成分均匀地分散于空气中,通过后面阶段的第一恶臭净化部40作为容易脱臭处理的工序;在该状态下,导入第一恶臭净化部40的上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3,通过催化剂接受有效的脱臭处理的工序,在通过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上的催化剂接受有效的脱臭处理的前一阶段,再度承受搅乱作用,将恶臭成分再度分散的工序;通过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上的催化剂承受有效的脱臭处理的工序;在第二加热部50再度被加热到约280℃~约330℃,使残留的恶臭成分容易脱臭的工序;在第二室60中通过搅乱空气流的构件61来搅乱,将残留的恶臭成分再度均匀地分散于空气中,通过后阶段的第二恶臭净化部70使脱臭处理容易的工序;在该状态下,导入到第二恶臭净化部70的上游侧的催化剂载体73,通过催化剂接受有效的脱臭处理的工序,在由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上的催化剂接受有效的脱臭处理的前一阶段,再度承受搅乱作用,使恶臭成分再度被分散的工序;及,通过在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上的催化剂承受有效的脱臭处理的工序;并被排出,所以含恶臭成分的空气,在加热后经过数次被搅乱与第一恶臭净化部40及第二恶臭净化部70中被活性化的催化剂的接触效率被提可有效脱臭。

    其结果,将含恶臭成分的空气加热后,在单以恶臭净化部仅仅进行脱臭的先前装置中而无法获得的甲硫醇的显著去除成为可能。

    顺便一提,若依据本实施形态,则将导入时的空气中的恶臭成分,通过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排出口法)进行试验时,可将导入时的臭气浓度55000作为导出时的臭气浓度550。又,根据气体色谱法(gaschromatography)(FPD法)计测导出时的甲硫醇时:0.6PPM~0.04PPM为<0.0001PPM(臭气强度1:勉勉强强可感知臭味的程度)。即,当导出时可脱臭恶臭成分的约85%左右。此外,先前的装置:是50~60%左右的除去率。

    此外,本实施形态,各衬垫12、32、44、62、82,对于设有1个的贯通孔22a、32a、44a、62a、82a的情况作了说明,但也可设置数个的贯通孔。

    譬如,如图8所示,衬垫12,与第一加热部20的绕线管25的形状相配合,为了容易引导空气,设有4个贯通孔12b、12c、12d、12e,也可在中央设有抵接于绕线管25的压棒(押工棒)12f。

    如图9所示,衬垫32,与第一加热部20的绕线管25的形状相配合,为了容易引导空气,设有4个贯通孔32b、32c、32d、32e,在中央设有抵接于绕线管25的压棒32f,亦可在压棒32f的相反侧设置搅乱空气流的构件31。此外,衬垫62,也可与图9作为同样。

    如图10所示,衬垫44,与第一加热部20的绕线管25的形状相配合,为了容易引导空气,设有4个贯通孔44b、44c、44d、44c,在中央设有抵接于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的压棒44f、44g、44h、44i,也可在压棒44f、44g、44h、44i,的相反侧设置抵接于第二加热部50的绕线管55的压棒44j。

    如图11所示,衬垫72,与第一加热部20的绕线管25的形状相配合,为了容易引导空气,设有4个贯通孔72b、72c、72d、72e,亦可在中央设置抵接于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74的压棒74f、74g、74h、74i。

    又,遮蔽板34、64,对于设有贯通孔34a、64a的情况作了说明,但在贯通孔34a、64a的下游侧设有立起部(譬如,藉由内缘翻边加工等以成形加以形成),进而也可作为容易赋予空气流以旋转流的形状。

    又,区隔第一恶臭净化部40及第二恶臭净化部70中的催化剂载体43、44、73、74的间隔构件45、75也同样可带有任意角度进而作为容易将旋转流赋予空气流的形状。

    又,第一恶臭净化部40及第二恶臭净化部70,对于分别使用2个的催化剂载体43、44、73、74的情况作了说明,但也可分别以1个催化剂载体构成。

    此外,有关上述本实施形态的脱臭器1,连结有:导入含恶臭空气的空气导入部10;连接于空气导入部10的第一加热部20;位于第一加热部20的下游侧的第一室30;位于第一室30的下游侧的第一恶臭净化部40;位于第一恶臭净化部40的下游侧的第二加热部50;位于第二加热部50的下游侧的第二室60;位于第二室60的下游侧的第二恶臭净化部70;及,位于第二恶臭净化部70的下游侧的空气导出部80,并将这些的周围以外筒2围绕而构成,但也可省略第二加热部50、第二室60及第二恶臭净化部70,在第一恶臭净化部40的下游侧安装空气导出部80。

    图12至图13是显示有关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脱臭器100。

    有关本实施形态的脱臭器100,在第一加热部120及第二加热部150,内卷有电加热器124、154这点,与脱臭器1不同。因此,其他构成,与图1所示脱臭器相同,所以在同一构成赋予同一编号。

    首先,第一加热部120,其构成为:在两端设有凸缘123的金属制的管体122、及配设于该管体122内的电加热器124。电加热器124,其构成为:在内面具有加热器线圈卷绕部125a的圆筒状的绕线管125、及被卷绕于加热器线圈卷绕部125a的加热器线圈126。电加热器124的端子127,贯通管体122并导至外部的电源。

    设于第一加热部120的导入侧121的衬垫112,在设于中央的贯通孔112a介由支承棒112b设有棒状构件122c。

    其次,第二加热部150,其构成为:在两端部设有凸缘153的金属制的管体162、及,配设于该管体152内的电加热器154。电加热器154,其构成为:在内面具有加热器线圈卷绕部155a的圆筒状的绕线管155、及卷绕于加热器线圈卷绕部155a的加热器线圈156。电加热器154的端子157,贯通管体152并导至外部的电源。

    设于第二加热部150的导入侧的衬垫158,与衬垫112同样,在设于中央的贯通孔158a上介由支承棒158b设有棒状构件158c,在棒状构件158c的相反侧设有与下游侧的催化剂载体44抵接的压棒158d。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第一加热部120及第二加热部150,因为采用构成为内卷有电加热器124、154,所以在衬垫112、158上分别设置的棒状构件112、158c与绕线管125、165之间形成风向筒,可将导入的空气积极地朝下游侧引导。

    其结果,空气与电加热器124、154形成直接接触,可提高热效率。

    其他作用效果与图1的脱臭器同样。

    又,本实施形态中:例如,也可与图8至图11中的各种变更同样。

    此外,有关上述本实施形态的脱臭器100,连结有:导入含恶臭空气的空气导入部10;连接于空气导入部10的第一加热部120:位于第一加热部120的下游侧的第一室30;位于第一室30的下游侧的第一恶臭净化部40;位于第一恶臭净化部40的下游侧的第二加热部150位于第二加热部150的下游侧的第二室60;位于第二室60的下游侧的第二恶臭净化部70;及,位于第二恶臭净化部70的下游侧的空气导出部80,并将这些的周围以外筒2围绕而构成,但也可省略第二加热部150,第二室60及第二恶臭净化部70,在第一恶臭净化部40的下游侧安装空气导出部80。

    图24是表示使用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脱臭装置200。

    有关本实施形态的脱臭装置200,其构成为:连结于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空气导入部10的空气导入用配管210;运结于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空气导出部80的空气导出用配管220;结合空气导入用配管210及空气导出用配管220,回收从空气导出用配管220所放出的空气热来加温空气导入用配管210内的含恶臭空气的气冷式的热交换器230;介由该热交换器230连接于空气导出用配管220及生活垃圾处理机300的排气口310的排气管240。

    热交换器230,是将连接空气导入用配管210及排气管240的外管231,及连接于空气导出用配管220的内管232作为在同心圆上的二重管构造的空气式热交换器。热交换器230的两端部是被封锁的,在下游侧设有具备空气扇234的吹出口233。

    因此,在热交换器230,从排气管240被导入的空气,通过流动内管232内流动的空气被加温通过空气导入用配管210送出到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

    其次,有关本实施形态的脱臭装置200的作用加以说明。

    首先,从生活垃圾处理机300的排气口310所排出的含恶臭成分空气,通过生活垃圾处理机300所具有的风扇被吹入,则通过热交换器30的空气扇234的吸引,吸入到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

    其次,吸入到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空气,在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中受到如上述的脱臭处理,被脱臭。

    接着,脱臭后的空气,在热交换器230中与送进到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冷却到约40℃左右,通过空气扇234被排放到大气中。

    如以上那样,若依据本实施形态,则从生活垃圾处理机300的排气口310所排出的含恶臭成分的空气,通过生活垃圾处理机300所具有的风扇及热交换器230的空气扇234,朝向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强制性地稳定以一定流量被吹进,在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中如已述那样,接受将空气中的甲硫醇减少约85%左右的脱臭作用之后,由热交换器20与向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新送进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下降到约40℃左右对人体几乎无影响的温度可放出到大气中,所以,能够有利于过去由于空气中的恶臭成分而敬而远之的生活垃圾处理机300的普及。

    而且,有关本实施形态的脱臭装置200,可任意配置空气导入用配管210,空气导出用配管220及气冷式的热交换器230,所以不必特别的空间,即使狭窄的场所也可容易设置。

    此外,本实施形态,对于适用于生活垃圾处理机300的情况作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亦可与从食品加工业、堆肥工厂等取出空气的排气口进行连接。

    图25是显示使用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脱臭除菌装置400。

    有关本实施形态的脱臭除菌装置400,具备: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具备吸气部402及排气部403,收纳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内容器401;具备内容器401的吸气部402的吸气扇404;具备吸气部406和排气部407、收纳内容器401的外容器405;配设于内容器401内,从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空气导出部80回收所放出的空气热且加温空气导入部10内的含恶臭空气,并从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空气导出部80将所放出的空气导至内容器401的排气部403的气冷式的热交换器410;形成于内容器401和外容器405之间,从外容器405的吸气部406将所导入的空气导至内容器401的吸气部402的第一吸气通路415;形成于内容器401及外容器405之间,导至气冷式的热交换器410内的第二吸气通路416;从气冷式的热交换器410将所排出的空气导至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空气导入部10的第三吸气通路417;导至外容器405的排气部407的空气通路418;及设于外容器405的排气部407的排气扇419。

    于此,内容器401,由在上部侧壁具有的吸气部402并且在上部具有排气部403的纵长的筒状体所构成。

    外容器405,由在下部侧壁具备吸气部406并且在上部具备排气部407的纵长的筒状体所构成。

    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将空气导入部10配设于内容器401的下部侧,并且将空气导出部80配设于内容器401的上部侧。

    在脱臭除菌装置400中,安装有座420用来封锁内容器401及外容器405的下部。

    以导入至第一吸气通路415的空气不流入于空气通路418的形式,在内容器401及外容器405之间,设有间隔壁421。

    导入于第二吸气通路416的空气以不流入于第三吸气通路417,在内容器401内设有间隔壁422。

    空气通路318,被导入的空气通过排气扇419可无阻力的排出,在一部分设有间隙423与第一吸气通路415进行连接。

    气冷式的热交换器410,与图24所示的气冷式的热交换器230不同,构成将通过内部的排气从上部向空气通路418内排出。即,从吸气部41 1取进的空气,通过设于排气通路的外侧的空间,在此夺取排气热,从排气部412由风扇413导出导第三吸气通路417内。

    下面,对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相关的脱臭除菌装置400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给第一加热部20(120)、第二加热部50(150)、吸入风扇404以及排出风扇419通电,起动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

    这样,脱臭除菌装置400的周围空气,从外容器405的吸气部406被吸入,介由第一吸气通路415,通过设于内容器401的吸气部402的吸气风扇404,从吸气部402被导入至第二吸气通路416内。

    其次,第二吸气通路416内的空气,被从气冷式的热交换器410的吸气部411导入气冷式的热交换器410内,这里在与内部流动的排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吸收排气的热由风扇413从排气部412被导入第三吸气通路417内。

    其次,第三吸气通路417内的空气,从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的空气导入部10导至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内,使空气中的恶臭被脱臭,在空气中使浮游的菌被杀菌从空气导出部80排出到气冷式的热交换器410内。

    接着,排出于气冷式的热交换器410内的空气,在气冷式的热交换器410中夺取热,藉由排气扇419导至空气通路418,通过排气扇419从外容器405的排气部407被排出。

    若依据有关本实施形态的脱臭除菌装置400,则通过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将空气加温到280℃~330℃,例如,将空气中的病毒等的细菌、霉菌、壁虱、花粉、灰尘、尘埃等通过燃烧杀菌、净化,并且藉由氧化催化剂可进行脱臭。

    进而,加以说明,可达成如下的效果,

    例如,如果设置办公室内的吸烟室,则在吸烟室内含于香烟的烟中的难闻成分(氨、乙醛、乙酸等),通过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来脱臭,含于烟中的一氧化碳,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可发挥清净空气及除湿效果。

    相对地,在以往的离子、等离子体方式装置中,不能除去在吸烟室内含于香烟的烟中的难闻成分(氨、乙醛、乙酸等),及含于烟中的一氧化碳。

    又,设置于宠物店、动物医院、饲养宠物的家庭内,则可脱臭动物特有的体臭、粪尿的臭味。又,通过抑制杂菌的繁殖,来杀灭皮肤病细菌或室内感染菌来促进动物的健康管理。

    又,如设置于养老院、自宅看护老人的房间,则可将由于年龄成为体臭变化(老龄臭)原因的体臭成分“nonenal”变成无臭。又,可用来杀感冒菌等的感染菌或杂菌等。又,可将房间的臭气变成无臭。

    又,设置于医院,则可用来脱臭病房、污物处理、垃圾放置场所的臭味,可进行洗手间、公共厕所、浴室等的脱臭,杀菌。特别是也可杀灭结核菌,二甲氧基苯青霉素耐久性黄色葡萄状球菌(メチシリン耐久性黄色ブドゥ状球菌)(MRSA)等的空中浮游菌,亦可大大助于医院内的预防二次感染。

    又,设置于食品加工工厂等,则可用来脱臭在大量保存食品进行加工的场所的食用肉、鱼的臭气、大蒜等味道浓烈的蔬菜的气味等。又,在卫生管理方面,具有对浮游于空气中的中0-157或霉菌、杂菌等的杀菌效果,可作为预防对策作出很大贡献。

    又,设置于新建的家或有家具的房子等中,则可氧化分解纠结于新建的家或家具上的引起房屋综合症(sick-house)的物质(粘接剂、涂料等)。

    又,设置于酶浴池(酵素風呂)、全身美容沙龙(エステティックサロン)、浴室、更衣室等,则可减少由于使用者的汗或代谢废物的氧化酶的原因而引起的氨、硫化氢等的恶臭。又,通过杀菌作用,可实现愉快轻松的入浴。

    又,设置于工厂、作业场所等,则可脱臭工场内的切削油、研削油等的腐败恶臭、基于新材料的干燥炉出来的臭气气体、材料加工中发出的特有臭气等。

    此外,本实施形态中,脱臭器1(或脱臭器100),如上述,不限定于图1或图12所示的装置,也可省略第二加热部50(150),第二室60及第二恶臭净化部70,在第一恶臭净化部40的下游侧安装空气导出部80。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若依据本发明,可使从生活垃圾处理机等排出的含恶臭成分的空气的臭气浓度,成为百分之一。即,使从生活垃圾处理机等排出的含恶臭成分空气,成为人无感觉接近于无臭的臭气浓度550倍、臭气强度1、甲硫醇的浓度<0.0001PPM的空气。

    又,依据本发明,则可用来杀菌、净化存在于空气中的病毒等的细菌、霉菌、壁虱、花粉、灰尘、尘埃等,并且可用来脱臭空气中的恶臭成分。

脱臭器、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脱臭器、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脱臭器、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臭器、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臭器、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脱臭器、使用该脱臭器的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特别是有关针对生活垃圾处理机为首的各种机器、设备、装置等的排气中或周围环境中可确实除去恶臭成分的脱臭器,使用这种脱臭器的脱臭装置及脱臭除菌装置。脱臭器,其构成为:导入含恶臭空气的空气导入部、连接于空气导入部的加热部、位于加热部的下游侧的室、位于室的下游侧的恶臭净化部、及位于恶臭净化部的下游侧的空气导出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