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标识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防伪标识,特别是一种用温变涂料制作的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现有防伪标识有较多种类型,如一般图案防伪标识、条形码防伪标识、激光防伪标识及一些特殊结构的防伪标识(如一些特制酒瓶中的结构)等。在现有这些防伪标识中,第1、2种极易仿造,难于达到防伪的目的。激光防伪标识虽然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该种技术逐渐普及,而且激光防伪标识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不好辩识,防伪效果不是很好。对于特殊结构的防伪标识,它仅能在某种或几种商品上应用,范围较窄。另外,现有的防伪标识基本上是单一的防伪功能。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伪性能好、适应面广、易于识别且有广告价值的防伪标识。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温变涂料涂溥在载体上构成。
载体可以是商品,也可是商品包装或其它形式的载体。
涂溥在载体上的温变涂料可表现图案、文字、颜色或其组合。
当载体为纸质材料时,其温变涂料的组分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
聚酰胺树脂 60-70%
醛酮树脂 17-23%
温变颜料 3-7%
流平剂 1-2%
溶剂 5-9%
当载体为金属体时,温变涂料的组分构成按重量百分比是: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 40-55%
氨基树脂 12-20%
环氧树脂 3-5%
温变颜料 20-3 0%
润湿分散剂 1-2%
流平剂 1-2%
丁醇 3-5%
二甲苯 2-4%
乙二醇单丁醚 2-3%
当载体为塑料时,其温变涂料的组分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40-55%
醋酸纤维素 10-20%
温变颜料 22-3 0%
润湿分散剂 1-2%
流平剂 1-2%
乙二醇单丁醚 3-4%
二甲苯 3-4%
丁酮 2-3%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1、防伪性能好,因温变涂料要表现的图案、文字、颜色有隐蔽性,不容易仿制;其次是因温变涂料技术是刚兴起的技术,掌握的人不多,因而不易被仿制。2、适应面广:它可直接印制在各种商品或其包装上,也可印制在载体上通过粘贴等形式附着在商品或其包装上,所以它可用于各种商品作标识。3、易于辩识,标识表现的可以是简单的图案、文字、颜色或其组合,人只要用手触摸,即可清楚地辨认。4、可引起人的兴趣,激发人的好奇,使人难于忘记,极大地强化了标识地广告功能,对商品的销售可产生强烈的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当标识的载体为纸质时,如酒瓶上的标贴各种纸质包装等,其用的温变涂料组分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聚酰胺树脂65%;酮醛树脂19%;温变颜料(可逆变)5%;流平剂2%;溶剂9%。其中的温变颜料根据所要表现的颜色及温变的温度值确定,如要表现一种红色其温变值为36°,则可按该要求选择温变颜料。将选好的温变颜料加入到上述组分中,配制成所需的温变涂料,用常规方法涂溥在纸质载体上。涂层可为一层,根据设计要求也可为一层以上。一个涂层中可有一种颜色,也可有多种颜色。
实施例2:当标识的载体为金属材料时,如健力宝铝质瓶等,其用的温变涂料组分构成按重量百分比是:热固性丙烯酸树脂46%;氨基树脂14%;环氧树脂4%;温变颜料23%;润湿分散剂1.5%;流平剂1.5%;丁醇4%;二甲苯3%;乙二醇单丁醚3%。温变颜料根据设计要求选定,将选定好的各组分配制成所需的温变涂料,用常规方法涂溥在金属载体上。
实施例3:当标识的载体为塑料材质时,如各种饮料瓶,其用的温变涂料组分构成按重量百分比是:热塑性丙烯酸树脂48%;醋酸纤维素12%;温变颜料28%;润湿分散剂1.5%;流平剂1.5%;乙二醇单丁醚3%;二甲苯4%;丁酮2%。温变颜料按设计要求选定,将选好的各组分配制成所需的温变涂料,用常规方法涂溥在塑料载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