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及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458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9 CN 103344589 A *CN103344589A* (21)申请号 201310282123.4 (22)申请日 2013.07.05 G01N 21/31(2006.01) G01N 35/10(2006.01) (71)申请人 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高新中一道 16 号 (72)发明人 张会生 刘学 刘昕宇 陆明 王玉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312 代理人 陈健 (54) 发明名称 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2、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 设备及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 自动体外检测设备及方法, 包括一检测台, 在检测 台上设置有带温控及搅拌功能的光电检测模组、 机械臂、 第一加载泵、 第二加载泵、 盛放第一检测 试剂的第一容器以及盛放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容 器, 在所述光电检测模组上放置有用于预装第一 检测试剂的比色杯, 在所述机械臂上分别安装有 用于加载第一检测试剂的第一加样针以及用于加 载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加样针。本发明实现了 第一检测试剂和第二检测试剂的自动加载, 避免 了第一检测试剂因挥发造成试剂含量变化而影响 检测结果的问题, 不仅节约了 HCY 检测的人工。
3、成 本, 省去了人工监控环节, 而且还尽可能地避免了 人工滴加检测试剂的失误操作对检测结果造成影 响。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4589 A CN 103344589 A *CN103344589A* 1/2 页 2 1. 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检测台, 在所 述检测台上设置有带温控及搅拌功能的光电检测模组、 机械臂、 第一加载泵、 第二加载泵、 盛放第一检测试剂。
4、的第一容器以及盛放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容器, 所述光电检测模组包括 一滤光片, 在所述光电检测模组上放置有比色杯, 在所述机械臂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加载第 一检测试剂的第一加样针以及用于加载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加样针, 所述第一加载泵的两 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加样针以及第一容器, 所述第二加载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加样 针以及第二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光电检测模组包括有数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光电检测模组在检测台上呈直线或圆弧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5、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一加样针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 所述第二加样针滑动安装在机械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一加样针和第二加样针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 且通过一个滑动部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一加载泵和第二加载泵均为定量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定量泵为柱塞泵或者注射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
6、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光电检测模组包括一设置在比色杯一侧的光源、 设置在 比色杯另一侧与所述光源正对 设置的光电传感器。 9. 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加样针 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且第二加样针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时, 包括步骤 : 微控制器控制启动第一加载泵, 从第一容器中吸取第一检测试剂, 并通过第一加样针 加入到比色杯中 ; 在所述比色杯中加入待检测样品后, 将比色杯置于光电检测模组上混匀, 并监控第一 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样品的反应时间 ; 当监控到第一检测试剂和待检测样品在比色杯中的反应时间到时, 微控制器控制第二 加样针沿机械。
7、臂移动, 在移动到比色杯上方, 启动第二加载泵, 将第二容器中的第二检测试 剂通过所述第二加样针加入到所述比色杯中反应 ; 通过测量比色杯中反应物质的吸光度确定待检测样品中 HCY 的含量。 10. 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加样针 和第二加样针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且通过一个滑动部件连接, 包括步骤 : 在比色杯中加入待检测样品并将比色杯置于光电检测模组上 ; 微控制器控制滑动部件移动, 将第一加样针对准比色杯, 启动第一加载泵, 从第一容器 中吸取第一检测试剂, 并通过第一加样针加入到比色杯中 ; 通过所述光电检测模组混匀, 并监控第一检。
8、测试剂与待检测样品的反应时间 ; 当监控到第一检测试剂和待检测样品在比色杯中的反应时间到时, 微控制器控制滑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44589 A 2 2/2 页 3 部件沿机械臂移动, 将所述第二加样针对准比色杯, 启动第二加载泵, 从第二容器中吸取第 二检测试剂, 并通过第二加样针加入到比色杯中反应 ; 通过测量比色杯中反应物质的吸光度确定待检测样品中 HCY 的含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44589 A 3 1/7 页 4 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设备,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
9、Y 的准自动体外 检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 蛋氨酸代谢产生的一种含硫的氨基酸, 80% 的 HCY 在血中通过二硫键与蛋白结合, 只有很少一部分游离同型半胱氨酸参加循环。HCY 水平 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 血液中增高的 Hcy 因为 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的损伤, 导致炎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 最终引起心脏血流受阻。 维 生素 B 营养缺乏会伴随中度或轻度的 HCY 升高, 也会增加心脏病的危险。近年来, 国内外许 多学者均认为血液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
10、 遂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新热点。 0003 目前, 测量 HCY 的常见方法是循环酶法, 该方法是将待检测样品先加到检测试剂 R1 中, 反应一段时间再加入检测试剂 R2, 再反应一段时间后, 测量反应产物的吸光度的变 化, 来确定待检测样品中 HCY 的含量。 0004 现有基于比色法检测 HCY 的设备有两种, 一种是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通常用 在大中型医院的检验科或者中心实验室, 另一种小型半自动检测设备, 一般用在临床科室 或者社康中心。 0005 目前小型半自动 HCY 检测设备如图 1 所示, 在检测台 10 上设置有多个带温控及搅 拌功能的光电检测模组20, 测量时检。
11、测人员将待检测样品S手工加入预先装有检测试剂R1 的比色杯 21 中, 再将比色杯 21 插入光电检测模组 20 中, 使两种物质在比色杯中反应一段 时间, 然后再将检测试剂 R2 加入比色杯 21 中, 再反应一段时间, 由检测设备的微控制器测 量比色杯中反应产物的吸光度, 从而计算出待检测样品中 HCY 的含量。然而这种检测方式 存在着以下缺陷 : 0006 1) 检测试剂 R2 需检测人员手动添加, 由于比色杯为上端锥形开口, 下端为竖直窄 径腔, 人工滴入检测试剂时, 极易由于检测人员的操作失误, 将部分检测试剂滴在比色杯的 内壁上, 使参加反应的检测试剂的量不足, 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
12、; 0007 2) 检测试剂 R2 的加入量一般是几微升, 对操作人员有很高的技能要求, 稍有不慎 就会造成检测试剂加入量不足, 极易容易产生误差, 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0008 3) 检测试剂 R1 和待检测样品的反应需要一段时间, 仪器提示操作人员加入检测 试剂 R2 时, 由于每个操作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或者加入检测试剂的速度会各不相同, 因 此, 这会使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样品的反应时间存在不同, 造成检测结果之间也会存在差异 ; 同时, 这种人工添加的方式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且易出现监控失误而影响检测结果。 0009 4) 检测试剂 R1 通常预装在比色杯中, 如果长时间不使。
13、用会产生一定挥发, 使检测 试剂 R1 的有效成分降低, 以至于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0010 因此, 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说 明 书 CN 103344589 A 4 2/7 页 5 发明内容 0011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 测设备及方法, 实现第一检测试剂和第二检测试剂的自动加载, 进而实现 HCY 检测的自动 化。 0012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13 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包括一检测台, 在所述检测台 上设置有带温控及搅拌功能的光电检测模组、 机械臂、 第一加载泵。
14、、 第二加载泵、 盛放第一 检测试剂的第一容器以及盛放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容器, 所述光电检测模组包括一滤光 片, 在所述光电检测模组上放置有比色杯, 在所述机械臂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加载第一检测 试剂的第一加样针以及用于加载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加样针, 所述第一加载泵的两端分别 连接所述第一加样针以及第一容器, 所述第二加载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加样针以及 第二容器。 0014 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中, 所述光电检测模组包 括有数个 ; 0015 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中, 所述光电检测模组在 检测台上呈直线或圆弧排列。 001。
15、6 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中, 所述第一加样针固定 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 所述第二加样针滑动安装在机械臂上。 0017 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中, 所述第一加样针和第 二加样针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 且通过一个滑动部件连接。 0018 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中, 所述第一加载泵和第 二加载泵均为定量泵。 0019 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中, 所述定量泵为柱塞泵 或者注射泵。 0020 所述的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其中, 所述光电检。
16、测模组包 括一设置在比色杯一侧的光源、 设置在比色杯另一侧与所述光源正对设置的光电传感器。 0021 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方法, 其中, 在所述第一加样针固定 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且第二加样针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时, 包括步骤 : 0022 微控制器控制启动第一加载泵, 从第一容器中吸取第一检测试剂, 并通过第一加 样针加入到比色杯中 ; 0023 在所述比色杯中加入待检测样品后, 将比色杯置于光电检测模组上混匀, 并监控 第一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样品的反应时间 ; 0024 当监控到第一检测试剂和待检测样品在比色杯中的反应时间到时, 微控制器控制 第二加样针沿机械臂移动,。
17、 在移动到比色杯上方, 启动第二加载泵, 将第二容器中的第二检 测试剂通过所述第二加样针加入到所述比色杯中反应 ; 0025 通过测量比色杯中反应物质的吸光度确定待检测样品中 HCY 的含量。 0026 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方法, 其中, 在所述第一加样针和第 二加样针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且通过一个滑动部件连接, 包括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3344589 A 5 3/7 页 6 0027 在比色杯中加入待检测样品并将比色杯置于光电检测模组上 ; 0028 微控制器控制滑动部件移动, 将第一加样针对准比色杯, 启动第一加载泵, 从第一 容器中吸取第一检测试剂。
18、, 并通过第一加样针加入到比色杯中 ; 0029 通过所述光电检测模组混匀, 并监控第一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样品的反应时间 ; 0030 当监控到第一检测试剂和待检测样品在比色杯中的反应时间到时, 微控制器控制 滑动部件沿机械臂移动, 将所述第二加样针对准比色杯, 启动第二加载泵, 从第二容器中吸 取第二检测试剂, 并通过第二加样针加入到比色杯中反应 ; 0031 通过测量比色杯中反应物质的吸光度确定待检测样品中 HCY 的含量。 0032 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及方法, 其达到的技 术好处是 : 通过机械臂、 两个加载泵以及相对应的两个加样针的设置, 分别实现。
19、了第一检测 试剂和第二检测试剂的自动加载, 避免了第一检测试剂因挥发造成试剂含量变化而影响检 测结果的问题, 不仅节约了 HCY 检测的人工成本, 避免了人工滴加检测试剂的失误操作对 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而且还提高了 HCY 的检测效率,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33 图 1 是现有技术中 HCY 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 2 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的又一实施例的 结构示意图。 0036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中光电。
20、检测模组 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中比色杯的结构 示意图。 0038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 的流程图。 0039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方法的又一优选实施 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 明确, 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 于限定本发明。 004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HCY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 如图2所。
21、示, 包括 一检测台 100, 在所述检测台 100 上设置有带温控及搅拌功能的光电检测模组 110, 而在光 电检测模组 110 上放置有比色杯 200, 比色杯 200 用于作为第一检测试剂、 待检测样品和第 二检测试剂的反应容器。在所述检测台 100 上还设置有一机械臂 101, 第一加载泵 121、 第 二加载泵 122、 盛放第一检测试剂的第一容器 104 以及盛放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容器 105。 机械臂 101 通过螺钉 140(但不限于) 固定在检测台 100 上, 在机械臂 101 上还安装有第一 加样针102以及第二加样针103, 第一加载泵12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加样针10。
22、2和第一容 说 明 书 CN 103344589 A 6 4/7 页 7 器 104, 而第二加载泵 122 直接连接第二加样针 103。第一加载泵 121 与第一加样针 102 和 第一容器 104 之间以及第二加载泵 122 与第二加样针 103 之间通过导管 120 连接, 但不限 于导管。 第一检测试剂通过专门的第一容器来盛放, 相比于在比色杯中预装第一检测时, 能 够避免第一检测试剂的挥发问题, 进而避免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0042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加样针102和第二加样针103的安装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安装 方式是 : 第一加样针 102 固定安装在机械臂 101 上, 而第。
23、二加样针 103 滑动安装在机械臂 101 上, 第一加样针 102 固定在机械臂的适当位置, 该位置优选为机械臂的两端, 第二加样 针 103 通过一滑动部件安装在机械臂上, 因此, 第二加样针 103 可以沿机械臂 101 移动。该 种安装方式可以实现第一检测试剂在固定位置滴加, 第二检测试剂自动加载, 在加载时, 需 人工将比色杯放置于第一加样针处滴加第一检测试剂, 而通过第二加样针沿机械臂移动到 盛放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容器, 吸取第二检测试剂。 0043 第二种安装方式是 : 如图3所示, 第一加样针102和第二加样针103均滑动安装在 机械臂 101 上, 二者通过一个滑动部件 10。
24、6 连接。因此第一加样针 102 和第二加样针 103 均可以沿着机械臂 101 移动。通过该安装方式实现检测试剂的自动加载时, 首先第一加样 针沿机械臂移动到比色杯处, 将第一检测试剂从第一容器中吸取并加入到比色杯中, 在加 载第二检测试剂时, 第二加样针沿机械臂移动到盛放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容器处, 从中吸 取第二检测试剂, 然后再移动到比色杯处, 将第二检测试剂加入到比色杯中。 0044 上述两种安装方式均实现了两种检测试剂的自动加载, 只是加载方式有些不同, 第一种安装方式中, 由于第一加样针固定安装在机械臂上, 因此需人工移动比色杯, 以完成 第一检测试剂的加载, 而第二种安装方式中,。
25、 由于第一加样针和第二加样针通过一滑动部 件连接, 并一起安装在机械臂上, 因此, 第一加样针和第二加样针均可以沿机械臂移动, 因 此, 第二种安装方式相对于第一种安装方式无须人工参与, 自动化程度更高。 0045 优选地, 本发明的光电检测模组的结构如图 4 所示, 该光电检测模组包括一设置 在比色杯 200 一侧的光源 111、 与设置在比色杯 200 另一侧的与光源正对设置的滤光片 112 和光电传感器113。 所述光源用于发出检测光束, 所述滤光片112用于对经过比色杯透射过 的检测光束进行滤光, 所述光电传感器 113 用于接收经滤光片过滤后的检测光束。检测光 束照射检测试剂与待检测。
26、样品充分反应完成后的比色杯, 在进行检测时, 光电检测模组的 光源会发出检测光线, 检测光线照射比色杯, 比色杯中的物质会吸收部分检测光线, 在比色 杯另一侧, 滤光片对检测光线进行过滤, 而光电传感器会接收经滤光片过滤后的光线, 然后 根据比色杯中样品对光线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 HCY 的含量。 0046 进一步地,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设备可以为单通道检测, 可以为多通道检测, 单通道 检测时在检测台上仅设置一个光电检测模组, 而多通道检测时, 本实施例包括有数个光电 检测模组, 而此时光电检测模组在检测台上呈直线排列, 光电检测模组的数量根据需要布 置, 通常但不限于4至8个, 这种直排式的。
27、放置方式相对于现有圆形放置方式具有很明显的 优势。如图 5 所示的比色杯结构示意图, 比色杯 200 通常为上端锥形结构, 开口呈方形, 下 端为竖直腔体, 竖直腔体直径较小, 这些比色杯被放置在光电检测模组上, 如果采用圆形放 置, 则各个比色杯的放置方位不同, 在向其中一个个滴入检测试剂或者待检测样品的过程 中, 很容易造成检测试剂或者待检测样品被滴在比色杯的内壁上, 影响检测结果。 而采用直 排式设置光电检测模组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检测试剂或者待检测样品被滴在比色杯内壁上 说 明 书 CN 103344589 A 7 5/7 页 8 的几率, 降低失误风险。 同时, 直排式设置光电检测模组也。
28、会大大简化加样针的控制。 当然, 光电检测模组在检测台上并不限于采用直线排列, 也可以采用圆弧排列或其他排列方式。 0047 本发明的机械臂的结构与光电检测模组的排列方式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 由于光 电检测模组为直线式排列, 因此本发明的机械臂 101 优选为直线结构, 这种直线结构能够 简化加样针在机械臂上的移动。机械臂可以设置在但不限于光电检测模组的正上方, 优选 为正上方, 这样, 加样针刚好能够对准比色杯, 便于检测试剂的添加。 0048 为了很好的实现第一检测试剂和第二检测试剂的自动加载以及相关过程的自动 化控制, 比如光电检测模组的搅拌控制、 定时控制等等, 本发明会在该体外检测。
29、设备上设置 一具有定时功能的微控制器 130, 该微控制器 130 用于自动控制该体外检测设备, 具体包括 第一加样针或所述第二加样针在机械臂上移动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加载泵吸取第一检测试 剂和控制所述第二加载泵吸取第二检测试剂 ; 在控制第一加载泵吸取第一检测试剂时, 由 于第一加载泵通过导管分别连接第一加样针和盛放第一检测试剂的第一容器, 以及安装方 式的不同。 因此, 针对第一种安装方式, 将比色杯放置在第一加样针处, 通过自动控制按钮, 启动第一检测试剂的自动加载, 此时微控制器会启动第一加载泵, 直接从第一容器中吸取 适量的第一检测试剂, 并通过第一加样针滴加到比色杯中。 之后人工加入待。
30、检测样品, 并放 置在光电检测模组上混匀, 微控制器对第一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样品的反应时间进行定时, 而且可以在反应时间到时, 控制第二加样针沿机械臂移动到盛放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容器 处, 启动第二加载泵, 通过连接的第二加样针从第二容器中吸取适量的第二检测试剂, 并通 过第二加样针将第二检测试剂滴入比色杯中。 针对第二种安装方式, 无需人工取放比色杯, 比色杯被放置在光电检测模组上, 微控制器控制第一加样针移动到比色杯处, 通过自动控 制按钮, 启动第一检测试剂的自动加载, 此时微控制器会启动第一加载泵, 直接从第一容器 中吸取适量的第一检测试剂, 并通过第一加样针滴加到比色杯中。之后人工加入。
31、待检测样 品, 并放置在光电检测模组上混匀, 微控制器对第一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样品的反应时间进 行定时, 而且可以在反应时间到时, 控制第二加样针沿机械臂移动到盛放第二检测试剂的 第二容器处, 启动第二加载泵, 通过连接的第二加样针从第二容器中吸取适量的第二检测 试剂, 并通过第二加样针将第二检测试剂滴入比色杯中。这样就很好的实现了第一检测试 剂和第二检测试剂加载的自动控制。提升检测的智能化。 0049 在该实施例中, 由于盛放第一检测试剂的第一容器通过导管连接第一加载泵, 以 及盛放第二检测试剂的第二容器通过导管连接第二加载泵, 因此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具 体放置位置并不会对该体外检测设备的检。
32、测实施过程构成影响, 因此对于第一容器和第二 容器的具体放置位置在此并不做限定, 优选放置在易于取放及不影响加样针移动的位置。 同时, 由于第二检测试剂需制冷存放, 因此, 本实施例的第二容器优选为放置于制冷装置 中。 0050 优选地, 为了更好实施第一加载泵以及第二加载泵分别吸取第一检测试剂和第二 检测试剂,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微控制器控制第一加载泵和第二加载泵, 来分别控制第一检 测试剂和第二检测试剂的吸取量, 以便检测人员根据检测需要调整。 0051 本发明的第一加载泵和第二加载泵均为定量泵, 例如柱塞泵或者注射泵, 优选采 用无阀柱塞泵或者三通阀的高精度注射计量泵。无阀柱塞泵内部为陶瓷。
33、材料, 在通过其吸 取检测试剂时不宜使检测试剂粘附在加载泵内, 以免长时间检测而影响后续检测结果 ; 而 说 明 书 CN 103344589 A 8 6/7 页 9 三通阀的高精度注射计量泵结构更加复杂, 其能够首先通过一阀门将检测试剂吸取在泵 内, 然后再通过另一个阀门释放出检测试剂, 该种加载泵能够对检测试剂的加入量进行精 确控制, 如果采用这种三通阀的高精度注射计量泵, 本发明的检测设备能够实现检测试剂 的更加快速和精准的加入。而第二加载泵并不做限定, 当然可以采用无阀柱塞泵或者三通 阀的高精度注射计量泵。 0052 基于上述体外检测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体外检测设备的检测。
34、方 法, 针对不同的安装方式, 包括不同的实施过程。如图 6 所示, 采用第一加样针固定安装在 机械臂上而第二加样针滑动安装在机械臂上时, 包括步骤 : 0053 步骤 S101、 微控制器控制启动第一加载泵, 从第一容器中吸取第一检测试剂, 并通 过第一加样针加入到比色杯中 ; 0054 步骤 S102、 在所述比色杯中加入待检测样品后, 将比色杯置于光电检测模组上混 匀, 并监控第一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样品的反应时间 ; 0055 步骤 S103、 当监控到第一检测试剂和待检测样品在比色杯中的反应时间到时, 微 控制器控制第二加样针沿机械臂移动, 在移动到比色杯上方, 启动第二加载泵, 将第二。
35、容器 中的第二检测试剂通过所述第二加样针加入到所述比色杯中反应 ; 0056 步骤 S104、 通过测量比色杯中反应物质的吸光度确定待检测样品中 HCY 的含量。 0057 而在采用所述第一加样针和第二加样针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械臂上且通过一个 滑动部件连接, 如图 7 所示, 包括步骤 : 0058 步骤 S201、 在比色杯中加入待检测样品并将比色杯置于光电检测模组上 ; 0059 步骤 S202、 微控制器控制滑动部件移动, 将第一加样针对准比色杯, 启动第一加载 泵, 从第一容器中吸取第一检测试剂, 并通过第一加样针加入到比色杯中 ; 0060 步骤 S203、 通过所述光电检测模组混匀。
36、, 并监控第一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样品的反 应时间 ; 0061 步骤 S204、 当监控到第一检测试剂和待检测样品在比色杯中的反应时间到时, 微 控制器控制滑动部件沿机械臂移动, 将所述第二加样针对准比色杯, 启动第二加载泵, 从第 二容器中吸取第二检测试剂, 并通过第二加样针加入到比色杯中反应 ; 0062 步骤 S205、 通过测量比色杯中反应物质的吸光度确定待检测样品中 HCY 的含量。 0063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更加清晰, 下面结合的 HCY 检测中的具体检测试剂对 本发明通过比色法测量 HCY 含量的一种实施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0064 本实施例采用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用于人。
37、血清、 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 HCY 的 体外定量测定。氧化型 HCY 被转化成游离 HCY, 游离 HCY 在 CBS 催化下和丝氨酸反应生成 L- 胱硫醚。L- 胱硫醚在 CBL 催化下又生成 HCY、 丙酮酸和 NH3。该循环反应生成的丙酮酸 可以用乳酸脱氢酶 LDH 和 NADH 检测到, NADH 转变成 NAD 的速率与样品中 HCY 含量成正比。 因此, 本实施例使用的第一检测试剂 R1 为乳酸脱氢酶 (LD) 、 丝氨酸 (SER) 和 NADH 的混合溶 液, 它们在混合液中的含量分别为大于 800KU/L、 1.3mmol/L 和 1mmol/L。第二检测试剂 R2 为胱硫醚。
38、 - 合成酶 (CBS) 、 胱硫醚 - 分解酶 (CBL) 和稳定剂, 他们在混合液中的含量分 别 20KU/L、 10KU/L 以及适量。待检测样品 S 为样品为空腹血清、 血浆 (EDTA, 肝素、 抗凝) 。 在进行HCY检测时, 微控制器控制启动第一加载泵, 从第一容器中吸取约150微升的第一检 测试剂 R1, 并通过第一加样针加入到比色杯中, 人工向比色杯中加入约 8 微升的待检测样 说 明 书 CN 103344589 A 9 7/7 页 10 品 S, 光电检测模组将其混匀, 待二者在比色杯中反应 1-5 分钟, 微控制器控制第二加样针 沿机械臂移动, 在移动到比色杯上方, 启。
39、动第二加载泵, 从第二容器中吸取约 40 微升第二 检测试剂R2, 将吸取的第二检测试剂R2加入到比色杯中, 37孵育90s后, 连续监测1-3分 钟, 计算每分钟吸光度的变化, 进而确定待检测样品中 HCY 的含量。 0065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比色法测量 HCY 的准自动体外检测设备及方 法。本发明同时实现了第一检测试剂和第二检测试剂的自动加载, 避免了第一检测试剂因 挥发造成试剂含量变化而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 不仅节约了 HCY 检测的人工成本, 省去了 人工监控环节, 而且还尽可能地避免了人工滴加检测试剂的失误操作对检测结果造成影 响 ; 同时本发明提高了HCY的检测效率。
40、, 大大缩短了HCY的检测时间,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66 应当理解的是, 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可 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344589 A 10 1/5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4589 A 11 2/5 页 12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4589 A 12 3/5 页 13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4589 A 13 4/5 页 1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4589 A 14 5/5 页 15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4589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