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蓝靛染布的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布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用蓝靛染布的方法,属染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蓝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Brem的叶经加工制得的粉末或团块,可作染料,药用时可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腮腺炎等症状。
在中国很多地方的民间,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用蓝靛来染布,缝制衣服的传统,尤其是位于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更是用蓝靛染布缝制衣服的典型代表,他们崇尚以黑为美,至今仍然保留着最为传统的,最具特点和内涵的壮族服饰,就是蓝靛染布制成的黑色服饰,这种布制成服饰,穿在身上具有防治风湿腰骨痛和皮肤病,防蚊虫叮咬,冬暖夏凉,易清洗,耐磨之功效。
但传统的用蓝靛染布的工艺存在工艺繁杂,染出的布色泽不鲜艳,容易掉色等缺陷。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繁杂、色泽不鲜艳、容易掉色的问题,提供一种用蓝靛染布的工艺。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蓝靛染布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蓝靛染料:将植物蓝靛枝叶采割后,用水浸泡,加入3~5%新出窑未经风化的石灰调和,8~10天后,蓝靛枝叶腐烂,把剩下的杆渣捞出拧干,再用长杆木锤搅拌捣烂,直到出现青蓝色的泡沫为止,沉淀后,即成蓝靛染料。
2、制备艾草灰水:上山把艾草(植物名)割下来,铺在竹篮上,厚度15~25厘米,上面放10~15厘米的火灰层,火灰面制成边沿凸中间凹的容器,盛上水,竹篮下面放上盆,从竹篮里漏到盆里的水就成艾草灰水。
3、配制染料:将水100份,5~10份蓝靛染料,1~1.5份艾草灰水,0.5~1份烧酒一起倒入染缸中搅拌均匀。
4、染布:放入纯棉面料浸泡4小时后捞起晒干,再浸入染缸中浸泡,再晒干,这样反复浸染3~5次。
5、捶布:把染好的布匹折叠起来,放在平滑的石头上用木锤捶平直至布面平滑出现光亮即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艾草代替传统的厥节叶制作艾草灰水,染出的布着色更好,工艺流程短,操作方便,染出的布色泽光鲜艳丽,不易掉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提供两个具体实施事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用蓝靛染料染布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蓝靛染料:将植物蓝靛枝叶采割后,用水浸泡,加入3%新出窑未经风化的石灰调和,8天后,蓝靛枝叶腐烂,把剩下的杆渣捞出拧干,再用长杆木锤搅拌捣烂,直到出现青蓝色的泡沫为止,沉淀后,即成蓝靛染料;
2、制备艾草灰水:上山把艾草(植物名)割下来,铺在竹篮上,厚度15厘米,上面放10厘米的火灰层,火灰面制成边沿凸中间凹的容器,盛上水,竹篮下面放上盆,从竹篮里漏到盆里的水就成艾草灰水;
3、配制染料:将水100份,5份蓝靛染料,1份艾草灰水,0.5份烧酒一起倒入染缸中搅拌均匀;
4、染布:放入纯棉面料浸泡4小时后捞起晒干,再浸入染缸中浸泡,再晒干,这样反复浸染3次;
5、捶布:把染好的布匹折叠起来,放在平滑的石头上用木锤捶平直至布面平滑出现光亮即成。
实施例2:一种用蓝靛染料染布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蓝靛染料:将植物蓝靛枝叶采割后,用水浸泡,加入3~5%新出窑未经风化的石灰调和,10天后,蓝靛枝叶腐烂,把剩下的杆渣捞出拧干,再用长杆木锤搅拌捣烂,直到出现青蓝色的泡沫为止,沉淀后,即成蓝靛染料;
2、制备艾草灰水:上山把艾草(植物名)割下来,铺在竹篮上,厚度25厘米,上面放15厘米的火灰层,火灰面制成边沿凸中间凹的容器,盛上水,竹篮下面放上盆,从竹篮里漏到盆里的水就成艾草灰水;
3、配制染料:将水100份,10份蓝靛染料,1.5份艾草灰水,1份烧酒一起倒入染缸中搅拌均匀;
4、染布:放入纯棉面料浸泡4小时后捞起晒干,再浸入染缸中浸泡,再晒干,这样反复浸染5次;
5、捶布:把染好的布匹折叠起来,放在平滑的石头上用木锤捶平直至布面平滑出现光亮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