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 12 构成较大的三个收纳区域。设置有在将跟前的上部开放的纵向上较长的第一收纳空 间 13、 第二收纳容器 12 内部的第二收纳空间 14、 第一收纳空间 13 的里部的与第二收纳容 器 12 的下部相接的第三收纳空间 15。 第一收纳空间 13, 主要能够收纳从 1.5 升至 2 升的大型聚酯瓶、 1 升纸包等的饮料 品, 也能够收纳想要竖着保存的蔬菜。此外, 第二收纳空间 14 主要收纳水果类、 小蔬菜类, 在第三收纳空间 15 内收纳白菜、 卷心菜等的大蔬菜类的情况较多。
此外, 作为提高这些蔬菜室 3 的收纳效率的方法, 提出了将上层容器作成左右高 度不同深浅的形状, 将上下收纳空间的高度分别作成大小两个种类 ( 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 2)。
在图 33 表示专利文献 2 所记载的现有的冷藏库的蔬菜室的主视图。图 33 所示的 蔬菜室 33 具备第一收纳容器 16、 和具有左右高度不同的底面的第二收纳容器 17, 将在左右 方向作成深浅形状的第二收纳空间 18、 和第三收纳空间 19 的高度分别作成大小两个种类。
在此, 第二收纳空间 18 由深度为 85 毫米的空间 B 和深度为 115 毫米的空间 C 构 成。此外, 第三收纳空间 19 由深度为 145 毫米的空间 D 和深度为 175 毫米的空间 E 构成。
基于收纳物的高度尺寸的设定, 在第二收纳空间 18 设定可收纳作为大型水果类 例如葡萄柚的 115 毫米 ( 空间 C), 在第三收纳空间 19 设定可收纳作为大型蔬菜例如 2L 尺 寸的卷心菜的 175 毫米 ( 空间 E)。通过相互不同地上下设定该大型收纳空间 ( 空间 C 和空 间 E), 能够将蔬菜室 33 的高度抑制在 260 毫米, 能够抑制冷藏库整体高度尺寸中的蔬菜室 的高度。
冷藏库的收纳容积通过基于绝热壁的高性能化的薄壁化、 冷却循环以及风路的紧 凑化不会较大地改变外形尺寸而向大型化进展。
此外, 从冷藏库的布局使用便利性的观点出发, 在上部设置有旋转门式的冷藏室、 在下部设置有多层抽屉式的蔬菜室、 冷冻室。特别是在大容量的大型冷藏库中, 抽屉 3 层的 5 ~ 6 扇门的结构近年来成为主流。
在收纳容积的大型化中, 特别是对冷藏库的高度大的收纳容积, 设计成大概 1800 毫米。进而, 在为上述那样布局的情况下, 从抽屉室的使用便利性, 向冷藏室的食品的存取 便利性, 在冷藏室的旋转门设置的门架的使用便利性的观点出发, 多将抽屉室的上部设计 在从地面起 1000 毫米以下。进而, 即使对于身材矮小的人, 作为使用便利性的高度最好将 最上层的抽屉高度抑制在 900 毫米至 930 毫米以下。
在像这样限制抽屉室的上限高度中, 设置成 3 层的抽屉室的高度尺寸配合成为重 要的課题。即, 存在对于冷冻室、 蔬菜室、 制冰室等的收纳容量和高度尺寸而言如果增大任 一个则必须缩小任一个的问题。
冷藏库的收纳物的量和大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在不断变化, 作为近年的傾向, 由 于冷冻食品的市场的扩展等而期望冷冻室容量的增加。而且对于蔬菜室, 与蔬菜收纳容量 相比期待 1.5 升至 2 升的聚酯瓶、 1 升纸包饮料、 瓶类等的收纳容量和收纳高度。
如果根据 1.5 升的聚酯瓶来设计蔬菜室的收纳高度, 则蔬菜室整体的收纳高度会 增大, 必然也会导致蔬菜室的收纳容量增加, 因此例如冷冻室等的其他抽屉室的收纳容量 相对减小。具体而言, 跟前的第一收纳区间高度需要为 1.5 升尺寸的聚酯瓶的高度约 310 毫米, 上层的第二收纳空间高度为大型水果的 115 毫米, 下部的第三收纳空间高度为 175 毫
米, 上下合计为高度 290 毫米。蔬菜室的跟前和里部所必要的尺寸差为 20 毫米, 当作成左 右高度不同的深浅形状时、 该差进一步增大。
此外, 由于现有的冷藏库在底面部设置有薄型托盘状的蒸发皿、 在蒸发皿的更下 部设置有蒸发促进用的冷凝器, 所以作为抽屉室的收纳容积可利用的范围从下方被限制。 因此, 存在无法最大限度地确保抽屉室的收纳容积的问题。
此外, 对于现有的冷藏库也存在在底面部设置冷凝器、 用于控制冷藏库的基板的 冷藏库。即, 可作为抽屉室的收纳容积加以利用的范围通常由于在冷藏库的库外使用的功 能部件的蒸发皿、 冷凝器、 基板等, 从下方也被限制, 存在无法最大限度地确保抽屉室收纳 容积的问题。
当然通过增大冷藏库的外形尺寸, 能够确保收纳容积, 但外形尺寸的大型化随着 使用材料以及重量的增加而违反省資源化, 且使生产成本增加, 在输送、 保管等的过程中使 能量的消耗增加。
【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开 2003-279242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日本专利申请第 3867702 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库, 该冷藏库包括 : 绝热箱体, 其由外箱、 内箱、 和在外箱和内 箱之间设置的绝热材料构成 ; 和蔬菜室, 其配置在绝热箱体的库内, 蔬菜室的底面部由跟前 侧的第一底部、 和里侧的第二底部构成, 在绝热箱体的底部库外配置有绝热箱体的库外所 使用的功能部件。
这样的冷藏库, 能够在高度方向最大限度地利用开口部, 能够确保在蔬菜室的跟 前收纳 1.5 升至 2 升的聚酯瓶等高度高的饮料品。而且, 通过有效地配置蔬菜室的里部的 收纳空间、 和在冷藏库的库外使用的功能部件, 能够实现浪费少的空间分配。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主视图。
图 2 是从背面表示该冷藏库的立体图。
图 3 是表示打开了该冷藏库的罩的状态的上部背面的立体图。
图 4 是从下方表示该冷藏库的立体图。
图 5 是仅表示该冷藏库的下部的截面图。
图 6 是表示在该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安装有倒下防止部的状态的要部立体图。
图 7 是该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的倒下防止部的立体图。
图 8 是该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的要部立体图。
图 9 是从下方观察表示该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内的收纳物的收纳状态的要部 说明图。
图 10 是从上方观察表示该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内的其他收纳物的收纳状态的 要部说明图。
图 11 是表示该冷藏库的蒸发皿的立体图。
图 12 是表示该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的尺寸关系的截面图。图 13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2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正面截面图。 图 14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侧面截面图。 图 15 是抽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的收纳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 16 是该冷藏库的轨道部件的立体图。 图 17 是该冷藏库的轨道部件的分解图。 图 18 是表示该冷藏库的轨道部件的装配状态的图。 图 19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的冷藏库的截面图。 图 20 是抽出该冷藏库的蔬菜室的第一收纳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 21 是表示该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的尺寸关系的截面图。 图 22 是从上方观察表示该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内的收纳物的收纳状态的说明 图 23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 的冷藏库的截面图。 图 24A 是从上方观察表示该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内的收纳物的收纳状态的说 图 24B 是从上方观察表示该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内的收纳物的收纳状态的说 图 25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的冷藏库的主视图。 图 26 是在图 25 中的 A-A 线剖切的纵截面图。 图 27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的内部的截面图。 图 28 是表示该冷藏库的蔬菜室的内部的主视图。 图 29 是该冷藏库的风路形成体的立体图。 图 30 是说明对该冷藏库的蔬菜室进行冷却的冷气的流动的图。 图 31 是现有的冷藏库的截面图。 图 32 是该冷藏库的蔬菜室收纳容器的截面图。 图 33 是现有的冷藏库的蔬菜室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100、 800、 850、 950 冷藏库 101 绝热箱体 102、 801 冷藏室 103、 503、 603、 701、 811、 953 蔬菜室 103a、 305、 505、 605、 901 第一收纳空间 103b、 306、 902 第二收纳空间 104、 802 冷冻室 105 制冰室 106 切换室 107、 108 绝热门 201、 803 机械室 203、 804 压缩机 211 风扇7图。
明图。
明图。
101946142 A CN 101946150
说明书5/28 页301 蒸发皿 302 底部 303、 513、 603、 910 第一收纳容器 304、 604、 911 第二收纳容器 307、 903 第三收纳空间 308 隔离部 311 把手 312 安装部 313 壁部 314 肋 315 底板部 321 第一底部 322 第二底部 324 风扇 ( 送风装置 ) 325 加热装置 350 凹部 400 倒下防止部 403 凸部 600 台阶部 601 台阶空间 707、 717、 727 隔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但对与现有例或先前说明的实施 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 并省大致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 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方式 限定。
( 实施方式 1)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 基于附图对其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主视图。 如图 1 所示, 冷藏库 100 在上部具 备左右对开式的门, 在以绝热状态隔开冷藏库 100 的内方和外方的绝热箱体 101 内具备被 划分成多个储藏室。另外, 在以下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1 那样从正面观察冷藏库, 将 纸面的左右设为宽度方向、 将贯通纸面的朝向设为深度方向、 将纸面的上下设为高度方向。
在冷藏库 100 内被划分成多个储藏室, 根据其功能 ( 冷却温度 ) 区别称作冷藏室 102、 制冰室 105、 库内的温度能够改变的切换室 106、 蔬菜室 103、 以及冷冻室 104 等。
在位于冷藏库 100 的最上部的冷藏室 102 的前面开口部, 设置有例如发泡填充有 聚氨酯那样的绝热材料料的旋转式的绝热门 107, 库内成为搁板状的收纳空间。
此外, 配置在冷藏室 102 的下方的制冰室 105、 切换室 106、 蔬菜室 103、 以及冷冻室 104 成为抽屉式的收纳空间。而且, 在各个抽屉上设置有绝热门 108, 由此抽出开闭自如地 密闭储藏室以使冷气不泄露。绝热箱体 101 是在金属制的外箱和树脂制的内箱之间填充例如硬质发泡聚氨酯 等的绝热材料料而形成的至少一面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的箱体。绝热箱体 101 具有遮断想要 从外方的气氛 ( 大气 ) 流入绝热箱体 101 的内方的热的功能。
冷藏室 102 是为了冷藏保存而维持不冷冻收纳物的程度的低温度的储藏室。作为 具体的冷藏室 102 的温度的下限, 通常设定在 1℃~ 5℃的范围。
蔬菜室 103 配置绝热箱体 101 的最下部, 主要以蔬菜的冷藏为目的, 维持在不冷冻 收纳物的程度的低温度。此外, 蔬菜室 103 采用与冷藏室 102 相同或稍高的温度设定。作 为具体的蔬菜室 103 的温度的下限, 设定在 2℃~ 7℃的范围。另外, 越接近不冷冻的低温 越能够长时间保持带叶蔬菜的新鲜度。
冷冻室 104 是设定在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具体而言, 冷冻室 104, 为了进行冷 冻保存而通常设定在 -22 ℃~ -18 ℃的范围, 但为了提高冷冻保存状态, 有时也设定在例 如 -30℃、 -25℃的低温。
制冰室 105, 是在库内设置有制冰机 ( 未图示 ), 通过制冰机来制作冰并对冰进行 保存的储藏室。制冰室 105 的设定温度, 虽然与冷冻室 104 大致相同但为了节能将温度升 高到冰不融化的程度, 例如有时也设定在从 -12℃到 -18℃的范围。
切换室 106, 通过安装于冷藏库 100 的操作盘, 能够根据用途从冷藏温度带至冷冻 温度带进行切换。
另外, 冷藏室 102 所具备的左右打开的门能够减小在狭窄的厨房空间中进行门开 闭所需的空间, 且无论是从左右哪个方向的转动中, 都不会有损使用便利性。因此, 左右打 开的门, 近年来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 但与一扇门相比具有门架的收纳量少这样的缺点。 即 在大型聚酯瓶等的饮料收纳量上较差, 存在对收纳性的不满。为了解决该问题, 在蔬菜室 103 的一部分设置可纵向收纳聚酯瓶等的空间。
此外, 冷藏库 100 的全高通常设定为约 1800 毫米, 如果比 1800 毫米大则对冷藏库 的设置、 搬运造成妨碍的情况增多。从抽屉室的使用便利性、 相对冷藏室 102 的食品的存取 便利性、 以及设置于冷藏室 102 的绝热门 107 的门架的使用便利性的观点出发, 下部的抽屉 室的最上部高度成为约 920 毫米。
此外, 蔬菜室 103 的抽屉上部高度从地面起约 400 毫米, 冷冻室 104 的抽屉上部高 度为约 750 毫米, 冷冻室 104 和蔬菜室 103 的开口宽度分别被设定为约 310 毫米和约 335 毫米。
图 2 是从背面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立体图。如图 2 所示, 冷藏库 100 的顶面部以朝冷藏库 100 的背面方向成为下降的台阶状的方式形成有凹部, 在该凹部 内形成有机械室 201。另外, 通常为了静音化、 内部部件的保护, 机械室 201 被罩 202 覆盖。
图 3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罩打开的状态的上部背面的立体图。 图 3 所示的机械室 201, 是除了收纳压缩机 203、 用于冷却压缩机 203 的风扇 211 之外, 主要 收纳冷却循环的高压侧的结构部件的空间。 机械室 201, 在切入绝热箱体 101 的外部的最上 部后方区域的状态下形成。
在此, 机械室 201 配置在冷藏库 100 的最上方的后方的方式, 与在现有一般的绝热 箱体 101 的最下部的储藏室后方区域配置压缩机 203 的冷藏库相比, 能够格外提高蔬菜室 103 等的最下方的储藏室的容量。 此外, 由于冷藏室 102 的最上方的手难以到达的死区能够作为机械室 201 使用, 所以从使用便利性的观点出发成为有效的配置, 能够提高冷藏库 100 的实际收纳容积。特别是在由抽屉式构成下部的情况下, 由于能够将深度方向的收纳空间 向前方抽出而加以利用, 进一步成为有效的配置。
将压缩机 203、 冷凝器 ( 未图示 )、 用于除去水分的干燥机 251、 作为减压器的毛细 管 252、 蒸发器 ( 未图示 ) 以及吸入配管 253 环状配管连接, 在配管内部封入进行热搬送的 制冷剂、 用于润滑以及绝缘的冷冻机油, 由此形成冷却循环。 吸入配管 253 和毛细管 252, 以 实现冷却循环效率化为目的能够在冷却循环内部中进行热交换的方式, 例如通过软钎焊等 等密接在一起。
此外, 将冷凝器压缩机 203、 和以能够进行热交换的方式粘贴在绝热箱体 101 的外 廓部的放热配管部通过喷出配管 254 连接, 以由风扇 211 进行强制冷却的方式将冷凝器设 置在风扇 211 的风路内。喷出配管 254 作成较大的螺旋状以确保由风扇 211 进行的热交换 长度。
此外, 制冷剂与环境对应而使用温暖化系数小的 R600a, 冷冻机油使用相溶性高的 矿物油。
压缩机 203 是压缩制冷剂的装置, 成为往复式的压缩方式, 在为了进一步节能而 负荷小的情况下, 采用可低能力运转的变换控制。在压缩机 203 的下部, 外方突出状设置有 四个脚体 231( 其中一个未图示 ), 脚体 231 与一体地设置于地板 204 的销卡合, 并且载置在 防振橡胶 205 上, 安装于机械室 201。 此外, 圆筒状的支承壁 244 以从地板 204 向上方突出状一体地设置在防振橡胶 205 的周围。这是为了使当冷藏库 100 倾倒时从压缩机 203 传递给销的冲击分散并予以承受, 防止销的破損的缘故。
另外, 在销的前端安装有有头销 206, 防止脚体 231 从销拔出。
此外, 风扇 211 配置在压缩机 203 的吸入配管 253 侧, 由于在喷出配管 254 侧不配 置构成部件, 所以能够根本地解决振动比较大的喷出配管 254 与其他部件等发生干涉而产 生噪音的情况。
此外, 由于能够将喷出配管 254 螺旋状较长地配置在机械室 201 风路内, 所以能够 提高放热能力。
进而, 基于风扇 211 的风向为从吸入配管 253 侧起按照风扇 211、 压缩机 203、 喷出 配管 254 的顺序流动的方向。由此, 在压缩机 203 中流动温度比较低的清新的空气而抑制 温度上升, 能够提高信赖性。特别是通过从与喷出配管 254 相反一侧吸入空气, 能够抑制由 于喷出配管 254 自身的放热、 与喷出配管 254 相连的外箱左侧壁面 255 的温度影响而引起 空气温度上升。
图 4 是从下方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立体图。如图 4 所示, 在冷藏 库 100 的底部且绝热箱体 101 的外部底面, 安装有蒸发皿 301。此外, 在蒸发皿 301 的背面, 凹陷状把手 311 与蒸发皿 301 一体地设置。
把手 311, 在冷藏库 100 的背面朝下方倾倒的状态下进行搬运时成为扶手的部分, 与蒸发皿 301 一体地设置一对。因而, 如果将蒸发皿 301 安装于冷藏库 100, 则冷藏库 100 通过设置把手 311, 与在绝热箱体 101 上直接安装把手的情况相比, 部件个数減少, 能够简 化制造工序从而使冷藏库的制造变得容易。
此外, 由于将把手 311 埋设设置于绝热箱体 101 中, 所以不会阻碍聚氨酯发泡流动 性而进行稳定的绝热材料料填充。
图 5 是仅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下部的截面图。如图 5 所示, 绝热 箱体 101, 具备跟前侧的第一底部 321 和里侧的第二底部 322, 在绝热箱体 101 的蔬菜室 103 库内具备第一收纳容器 303 和第二收纳容器 304。
另外, 第一收纳容器 303 和第二收纳容器 304 的材质是聚丙烯 (PP)。
第一底部 321, 是将冷藏库 100 的底部跟前侧遍及冷藏库 100 的宽度方向整体沿着 水平面配置的绝热箱体 101 的一部分。
第二底部 322, 是将冷藏库 100 的底部里侧遍及冷藏库 100 的宽度方向整体沿着水 平面配置的绝热箱体 101 的一部分。第二底部 322, 在比第一底部 321 高一层的状态下配 置。即, 由第一底部 321 和第二底部 322 构成的绝热箱体 101 的底部 302, 形成为朝里侧上 升的台阶状。
第一收纳容器 303 追随着拉开的绝热门 108 而被抽出, 在跟前内方设置有在收纳 大型的聚酯瓶等的收纳对象物的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后方的第一收纳容器 303 上部, 以能够向后方滑动的方式设置有第二收纳容器 304。 此外,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 以沿着绝热箱体 101 的第一底部 321 和第二底部 322 的方式, 形成朝里侧上升的台阶状。 将第二收纳容器 304 的内方设为第二收纳空间 306, 将第二收纳容器 304 的下方且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内方设为第三收纳空间 307。
此外, 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和第三收纳空间 307 之间形成有由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一体地成型的隔离部 308, 防止收纳物的移动、 倾倒。
此外, 隔离部 308, 位于连接第一底部 321 和第二底部 322 的台阶的傾斜面的上方, 通过与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一体地成型来提高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的強度。 而且, 通过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的厚度减少、 加强肋高度降低等, 不会使蔬菜室 103 的高度方 向的无效部增加, 而能够抑制食品收纳时的挠曲变形, 能够使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 蔬菜室 103 的底面的余隙为最小限度。
另外, 也可以缩短隔离部 308 进而缩短成型时间, 也可以以接近第二收纳容器 304 的方式增长隔离部 308, 使收纳物难以倒下。
另外, 从图 4 所示的绝热箱体 101 垂下配置的管是排水管 323。排水管 323, 将由 冷却循环产生的冷凝水导向在冷藏库 100 的底部配置的蒸发皿 301。
另外, 更详细来说, 如图 5 所示, 绝热箱体 101 由蔬菜室 103 内的底面部为跟前侧 的第一底部 321、 里侧的第二底部 322 构成。第一底部 321 从第二底部 322 下降台而形成台 阶部 600, 在位于台阶部 600 的后方的第二底部 322 的下方的库外设置有台阶空间 601。在 台阶空间 601 中配置有蒸发皿 301。蒸发皿 301 对冷却循环产生的冷凝水进行贮存并将其 蒸发, 是在冷藏库的库外使用的功能部件。
接着, 对用于防止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的收纳物的倾倒的倒下防止部进行说明。 图 6 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安装有倒下防止部的状态的要 部立体图。
如图 6 所示, 隔离部 308, 具备一个用于防止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的收纳物的倾倒 的倒下防止部 400。倒下防止部 400 是与隔离部 308 不同的部件且能够相对隔离部 308 进
行装卸。倒下防止部 400, 一体地形成用于支承收纳物的平面部 401、 和用于固定于隔离部 308 的固定部 402。
由此, 能够划定作为收纳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的收纳物的背高的饮料品的聚酯 瓶、 瓶类等的配置空间, 能够防止收纳物的倒下。此外, 也能够防止收纳物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移动。 特别是, 能够防止白菜等的大型蔬菜或不稳定的收纳物倒下, 能够立起收纳, 从 而提高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 图 7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的倒下防止部的立体 图。如图 7 所示, 在固定部 402 的内侧沿铅垂方向连续设置凸部 403。
进而, 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的要部立体图即图 8 所示, 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和第三收纳空间 307 之间成型的隔离部 308 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侧, 沿铅垂方向连续设置有凹部 350。而且, 图 7 的凸部 403 与凹部 350 嵌合, 从而将倒下防止 部 400 固定于隔离部 308。
通过对倒下防止部 400 和隔离部 308 进行简单的加工, 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固定 倒下防止部 400 的其他部件, 能够将倒下防止部 400 固定在预定的位置。
另外, 凹部 350 和凸部 403、 分别以宽度从上方向下方变窄的方式形成为锥形状。 此外, 凹部 350 在隔离部 308 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形成有四个。在此预 定的间隔是指比收纳物的宽度稍长的长度、 例如比聚酯瓶的宽度稍长的长度。 由此, 固定倒 下防止部 400 的位置能够根据收纳物的尺寸、 量任意地决定。结果, 由于能够柔软性地改变 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收纳物的配置空间, 所以配置空间的自由度提高, 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 的使用便利性提高。
接着, 对在第一收纳容器 303 内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收纳有收纳物的状态进行说 明。
图 9 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内的收纳物的收 纳状态的要部说明图。图 9 是将倒下防止部 400 固定在右起第一个凹部 350( 未图示 ) 时 的图。
如图 9 所示, 在由设置于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的倒下防止部 400 划分的空间, 收纳 有 2 升聚酯瓶 501 和醤油的调料瓶 502。而且, 通过倒下防止部 400 防止 2 升聚酯瓶 501、 醤油的调料瓶 502 的倒下。
另外, 图 9 中收纳有 2 升聚酯瓶 501 和醤油的调料瓶 502, 但也能够代替醤油的调 料瓶 502 而收纳 2 升聚酯瓶, 即在该划分的空间设置两个 2 升聚酯瓶。
图 10 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内的其他收纳 物的收纳状态的要部说明图。图 10 将倒下防止部 400 固定在右起第二个凹部 350( 未图 示 ) 时的图。
如图 10 所示, 在由设置于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的倒下防止部 400 划分的空间, 收 纳有四个醤油的调料瓶 502, 通过倒下防止部 400 防止醤油的调料瓶 502 的倒下。此外, 能 够将同一种类的收纳物配置在一个空间内, 第一收纳空间内 305 的使用便利性良好, 且变 得美观。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中, 如图 9、 图 10 所示, 倒下防止部 400 的平面部 401 的前端部, 成为不固定于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自由端 401a。因此, 由于平面部 401 的前端
部具有柔软性, 所以即使在瓶子等的收纳物倾倒的情况下, 也能够缓和其冲击力, 降低冲击 音。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中, 由于倒下防止部 401 的材质使用聚丙烯 (PP) 而 比较柔软, 所以即使在瓶子等的收纳物倾倒的情况下, 也能够缓和其冲击力, 降低冲击音。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中, 如图 6 所示, 在倒下防止部 400 固定部 402 和平 面部 401 的边界部附近设置加强部 404。由此, 在收纳物倾倒的情况下, 能够提高易于引起 应力集中的倒下防止部 400 的根源部附近的強度。
相对于此, 在固定部 402 和平面部 401 的边界部附近设置那样的加强部 404 不设 置在位于倒下防止部 400 的前端部的自由端 401a 的附近。由此, 由于平面部 401 的前端 部具有柔软性, 所以即使在瓶子等的收纳物倾倒的情况下, 也能够缓和其冲击力, 降低冲击 音。 即, 倒下防止部 400, 在根源部附近设置加强部 404 以提高強度, 在前端部附近不设置在 根源部附近设置的加强部 404 而具有柔软性。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中, 如图 9 所示, 作为倒下防止部 400 的进深长度的 尺寸 Y, 当令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进深长度为 Z 时, 优选设为 Y ≥ (3/4)×Z。
由此, 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将聚酯瓶等沿深度方向二列放置时, 由于自由端 401a 位于比跟前的聚酯瓶的中心线更靠跟前侧的位置, 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收纳收纳物。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中, 倒下防止部 400 相对于一个隔离部 308 设置一 个, 但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由此, 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能够细分配置空间, 例如能够按照每个种类得到聚 酯瓶、 瓶子类、 以及白菜等的大型蔬菜的三种类的收纳物的配置空间, 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 收纳空间 305 内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中倒下防止部 400 是与隔离部 308 不同的部件, 相对 于隔离部 308 能够进行装卸, 但例如也可以将倒下防止部 400 一体地成形于隔离部 308, 由 此预先固定于隔离部 308。 进而, 也可以倒下防止部 400 的前端部与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跟 前侧相连, 将隔离部 308 和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跟前侧作成桥状。
由此, 当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收纳 2 升聚酯瓶、 瓶子类、 白菜等的大型蔬菜、 米等的 重量比较大的收纳物时, 能够使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底面的強度提高。因此, 能够抑制食品 收纳时的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挠曲变形, 能够削减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之间所必要的余隙。
此外, 通过预先划分成 ( 模块化 ) 在宽度方向狭窄的空间和宽广的空间, 例如能够 分别在狭窄的空间收纳米, 在宽广的空间收纳 2 升聚酯瓶等, 使用者更容易区分收纳纳收 物。
此外, 由此将倒下防止部 400 隔离部 308 一体地成形, 因此作为倒下防止部 400 不 会增加部件个数。
图 11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蒸发皿的立体图。如图 11 所示, 蒸 发皿 301 是用于贮存在冷却循环特备是在蒸发器 ( 未图示 ) 中产生的冷凝水, 并强制性地 使冷凝水蒸发的容器, 具备安装部 312、 壁部 313、 肋 314、 和底板部 315。此外, 冷藏库 100, 作为蒸发皿 301 关联部件, 具备作为送风装置的风扇 324、 和使用冷却循环的冷凝器配管的 一部分的加热装置 325。此外, 如图 5、 图 11 所示, 在台阶空间的后方还设置有空间 327, 在空间 327 内配置 使风与蒸发皿 301 强制性地对流而促进蒸发皿 301 上的冷凝水的蒸发的风扇 324。 在此, 蒸 发皿 301 延设至配置有风扇 324 的空间 327。
安装部 312 是将风扇 324 安装于蒸发皿 301 的框状部件, 与蒸发皿 301 一体地成 形。由此, 在多个制造的蒸发皿 301 上分别安装有风扇 324 的情况下, 蒸发皿 301 和风扇 324 的位置关系稳定, 在任一个蒸发皿 301 中都能够向所希望的位置输送风。
壁部 313 是与蒸发皿 301 的周缘一体地立设的部分, 用于拦截冷凝水, 具有防止冷 凝水从蒸发皿 301 溢出的功能。
肋 314, 起到贮存冷凝水的作用, 是与蒸发皿 301 一体地突设的薄板状的部件。此 外, 肋 314 的高度设定得比壁部 313 的高度低。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情况下, 在从配置在肋 314 里侧的壁部 313 至配置在跟 前侧的壁部 313 沿深度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设置, 肋 314 在蒸发皿 301 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 平行地设置有两个。此外, 在蒸发皿 301 安装于冷藏库 100 的情况下, 以从图 5 的排水管 323 喷出的冷凝水被导向两根肋 314 之间的方式配置肋 314。
由此蒸发对象的冷凝水贮存在被两根肋 314 和壁部 313 包围的区域。该区域, 是 最强地承受来自风扇 324 的风的区域, 还是配置有加热装置 325 的区域。因而, 能够有效地 蒸发在该区域贮存的冷凝水。
此外, 万一冷凝水格外多, 在冷凝水超过肋 314 而溢出的情况下, 由于在肋 314 的 外方配置的壁部 313 比肋 314 高, 所以壁部 313 能够拦截溢出来的冷凝水。这样, 防止冷凝 水从蒸发皿 301 溢出到冷藏库 100 的外部。
此外, 在蒸发皿 301 上设置有把手 311, 但由于在蒸发皿 301 上设置有肋 314, 实现 蒸发皿 301 的构造的強度的強化, 在握住把手 311 将冷藏库 100 抬起的情况下, 能够充分抵 抗冷藏库 100 的载重。
底板部 315, 是形成蒸发皿 301 的底部的一部分的板状部分, 为了将冷凝水导向预 定的位置, 以该预定的位置成为最低的最低部 316 的方式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配置。在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情况下, 最低部 316 位于蒸发皿 301 的里侧且设定在配置有加热装置 325 的位置。
风扇 324, 是具有使风与蒸发皿 301 强制性地对流, 促进蒸发皿 301 上的冷凝水的 蒸发的功能的送风装置。即, 虽然从蒸发皿 301 蒸发后滞留在蒸发皿 301 的上方的水分妨 碍蒸发效率, 但利用风扇 324 强制性地排除该水分, 能够降低蒸发皿 301 上方的湿度而促进 蒸发。此外, 风扇 324, 不需要对图 3 的压缩机 203 进行冷却, 是作为蒸发促进专用而安装 的, 因此可以安装在能够充分发挥上述效果的位置。
此外, 风扇 324 成为从图 5 的绝热箱体 101 的后方吸入空气并经由蒸发皿 301 向跟 前以及侧面喷出的风路结构。 因此, 由蒸发而湿润的空气在背面流出, 即使在背面附近的周 囲的温度低的环境条件下, 也不用担心会发生结露。而且, 由蒸发而湿润的空气, 向作为开 放空间的冷藏库 100 前面扩散。以往, 由于采用兼做压缩机 203 的放热的风路设计, 所以当 向冷藏库 100 前面部喷出空气时, 温热的空气落到使用者的脚下而使使用者感到不舒服。
此外, 加热装置 325 是以载置于蒸发皿 301 的最低部 316 的方式配置的配管, 供从 压缩机 203 压送的高温的制冷剂通过。此外, 加热装置 325, 在被从蒸发皿 301 向上方突出状一体地设置的夹持板 326 夹 持的状态下安装于最低部 316。而且, 加热装置 325 作成从蒸发皿 301 的一方进入最低部 316, 描绘成 U 字形状配置的配管。 由此通过夹持板 326, 底板部 315 由于热传导而被进一步 加热。
此外, 加热装置 325 构成冷却循环的一部分, 由于浸泡在蒸发皿 301 贮存的冷凝水 中而与冷凝水接触, 所以期望实施防锈处理。此外, 与冷却循环的其他构成部件不同, 也可 以仅加热装置 325 采用耐水性高的材质、 例如不锈钢等的材料。
具备上述结构的冷藏库 100, 通过温度比较高的蔬菜室 103 设置在绝热箱体 101 的 最下部, 能够使底部 302 的绝热材料料厚度比较薄。因此, 由于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绝热箱体 101 的跟前侧的第一底部 321, 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冷藏库 100 的高度方向的开口部, 能够大大确保抽屉室的高度尺寸和收纳容积。
此外, 蔬菜室 103 的第一收纳容器 303, 由于是沿着第一底部 321 和第二底部 322 的形状, 所以不会产生对收纳无效的容积。进而, 第一收纳容器 303 以抽屉式通过未图示的 多层式的延長轨道构造在前后滑动。而且,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由于能够从绝热箱体 101 的 间口至前方抽出容器整体, 所以取出格外容易, 到容器的最里部为止都能够有效地利用。
然而,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后方底部沿着蔬菜室 103 的底面在前后移动。 由于第一 收纳容器 303 的挠曲、 轨道和壳体的安装精度, 聚氨酯发泡的变形等, 为了使第一收纳容器 303 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不接触, 设置有预定的余隙, 相应地在高度方向产生收纳无效部。
但是, 蔬菜室 103 的底面在深度方向成为台阶状, 第一收纳容器 303 也作成沿着其 的形状。因此, 与作为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后部的第三收纳空间下部抵接的底面, 当沿跟前 方向抽出时、 沿着第二底部 322 移动后, 在抽出途中沿着第一底部 321 移动。因而, 只要将 余隙确保与以往相比短的深度方向的移动距离即可, 因此能够实现不使多余的无效容积增 加的设计。
接着, 绝热箱体 101 的库内底面部在深度方向成为台阶状, 第一收纳容器 303 也作 成沿着其的形状, 关于能够缩小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之间所必要 的余隙, 以下将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 100, 绝热箱体 101 的库内底面部在深度方向成为台 阶状, 第一收纳容器 303 也作成沿着其的形状。
这样, 底部 302 的深度方向的平面部被分割成跟前侧的第一底部 321、 和里侧的第 二底部 322( 即, 底部 302 在深度方向被二分割 )。因此, 与不分割底部 302 的深度方向的平 面部的 ( 即, 将底部 302 在深度方向不作成台阶状而作成平坦的面 ) 的情况相比, 能够减小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的变形量。具体而言, 当对第一收纳容器 303 自身进行成形时, 能 够减小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的挠曲变形量。 此外, 当对作为最下层的隔板的底部 302 进 行成形时, 能够减小由聚氨酯发泡的变形引起的内箱的变形量。 因此, 能够减小第一收纳容 器 303 的底面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之间所必要的余隙, 相应地能够增大第一收纳容器 303, 确保收纳容积更宽广。
此外, 通过能够减小上述的余隙而不改变向第一收纳容器 303 内放入食品的空间 的高度, 能够削减高度方向的下方的无效容积。因此, 能够使抽屉室划分的高度最小化, 能 够使冷藏室 102 的底面为低的位置, 因此易于相对冷藏室 102 存取食品, 此外, 设置于冷藏室 102 的绝热门 107 的门架也变得易于使用, 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提高。
然而, 在冷藏库 100 将用于划分各储藏室的具有绝热性的隔板设置在各储藏室 间。在该多个隔板之中, 作为最下层的隔板的底部 302, 通过发泡绝热材料料一体地成形。 在进行一体地成形时, 由于使用发泡夹紧夹具, 所以需要设置用于将发泡夹紧夹具从内箱 拔出的拔出斜度。当增大该拔出斜度时,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之 间所必要的余隙增大该拔出斜度的量 ( 傾斜量 ), 导致无效容积增大。
但是, 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那样, 绝热箱体 101 的底部 302 在深度方向成为台阶 状, 第一收纳容器 303 也作成沿着其的形状, 由此拔出发泡夹紧夹具的深度 ( 即, 深度方向 的长度 ) 从外表上看变小, 因此发泡夹紧夹具和内箱的接触面积减少。结果, 也减小设置于 内箱的拔出斜度, 能够进行发泡夹紧夹具的拔出, 能够减小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蔬 菜室 103 的底面之间所必要的余隙, 能够相应地增大第一收纳容器 303, 能够确保收纳容积 更宽广。
接着, 使用图 12 对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尺寸关系进行说明。
图 12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的尺寸关系的截面图。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底部的尺寸 (A1), 当令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深度 尺寸为 (L1) 时, 如上所述, 从减少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的变形量的观点出发, 设为 A1 = (1/2)×L1。 由此, 能够使跟前侧的第一底部 321 和里侧的第二底部 322 的变形量大致相 同, 因此能够将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之间所必要的余隙为最小限 度, 能够相应地增大第一收纳容器 303, 能够确保收纳容积更宽广。 但是, 对于减小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的变形量, 减小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 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之间所必要的余隙, 并且使冷藏库 100 的使用便利性提高这一点, 发明 者们进行了详细的研讨, 得到以下的见解。以下将进行详细的说明。
发明者们, 也对提高冷藏库 100 的使用便利性这一点进行了研讨, 结果优选为 (1/3)×L1 < A1 < (1/2)×L1 的范围。
具体而言, 当成为 A1 > (1/2)×L1 时,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第三收纳空间 307 的底 面的挠曲变形量、 由里侧的第二底部 322 的聚氨酯发泡的变形引起的内箱的变形量减小。 但是,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底面的挠曲变形量、 由跟前侧的第一底部 321 的聚氨酯发泡的变形引起的内箱的变形量增大。因此, 关于冷藏库 100 的深度方向总 的来看,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的变形量增大,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蔬菜室 103 的 底面之间所必要的余隙增大, 相应地无效容积增大。进而, 由于 1.5 升至 2 升的聚酯瓶等高 度高的饮料品、 米等的比较重的收纳物大多放置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所以当在第一收纳空 间 305 收纳有收纳物时,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底面的挠曲变形量有肯 能变得更大。因此, 在设想将收纳物收纳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时的挠曲变形量的前提下进 行设计,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之间所必要的余隙, 需要变得更大, 无效容积进一步增大。 此外, 无法充分确保第二收纳空间 306、 第三收纳空间 307 的空间, 根 菜类、 水果类等的收纳量减小, 蔬菜室 103 的使用便利性降低。
另一方面, 当 A1 < (1/3)×L1 时,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底面的 挠曲变形量、 由跟前侧的第一底部 321 的聚氨酯发泡的变形引起的内箱的变形量减小。但 是,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第三收纳空间 307 的底面的挠曲变形量、 由里侧的第二底部 322 的
聚氨酯发泡的变形引起的内箱的变形量增大。因此, 关于冷藏库 100 的深度方向总的来看,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的变形量增大, 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之 间所必要的余隙增大, 相应地无效容积增大。此外, 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收纳的 1.5 升至 2 升的聚酯瓶等高度高的饮料品、 米等的收纳量减少, 冷藏库 100 的使用便利性降低。
即,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优选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底部的尺寸 (A1) 为
(1/3)×L1 < A1 < (1/2)×L1
的范围。由于能够减小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之间所必要 的余隙, 所以无效容积减少。 进而, 1.5 升至 2 升的聚酯瓶等高度高的饮料品、 米等的收纳量 不会减少, 且能够充分确保第二收纳空间 306、 第三收纳空间 307 的空间, 能够确保根菜类、 水果类等的收纳量, 冷藏库 100 的使用便利性不会降低。
另外, 在将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深度尺寸 (L) 设为约 500 毫米的情况下, 优选的第 一收纳空间 305 的底部的尺寸 (A1) 成为 167 毫米< A1 < 250 毫米。
此外, 发明人们, 对上述优选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底部的尺寸 (A1) 的范围、 (1/3)×L1 < A1 < (1/2)×L1, 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 结果得到以下的见解。
具体而言, 通过设为 175 毫米> A1, 近年一般经常使用的 2 升的聚酯瓶的尺寸, 是 约 110 毫米 ( 宽度方向 )× 约 90 毫米 ( 深度方向 )× 约 310 毫米 ( 高度方向 ), 在第一收 纳空间 305 内, 仅能够在冷藏库 100 的深度方向收纳一列 2 升的聚酯瓶。此外, 在一列放置 2 升的聚酯瓶时, 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的冷藏库 100 的深度方向产生浪费的空间。
此外, 通过设为 195 毫米< A1, 将约 90 毫米 ( 深度方向 ) 的边放置在冷藏库 100 的深度方向, 从而两列放置 2 升的聚酯瓶。但是, 在该情况下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的冷藏 库 100 的深度方向产生浪费的空间。
此外, 一般地, 大多无法三列以上放置 2 升的聚酯瓶 ( 即, 将 2 升的聚酯瓶在宽度 方向 4 个 × 深度方向 3 个的合计 12 个收纳 ), 故根本谈不上对空间进行有效地配置。
相对于此, 根据以下几点更优选将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底部的尺寸 (A1) 设为 175 毫米< A1 < 195 毫米。
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 通过将 2 升的聚酯瓶的约 90 毫米 ( 深度方向 ) 的边在冷 藏库 100 的深度方向放置, 相对于深度方向成为浪费少的空间, 能够在深度方向两列收纳 2 升的聚酯瓶。
以往, 由于是 2 升的聚酯瓶在深度方向仅能放置一列的空间, 所以例如在将收纳 容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设为约 530 毫米的情况下, 仅能放置合计四个 2 升的聚酯瓶。
相对于此, 在将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设为约 530 毫米的情况下, 在 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将约 90 毫米 ( 深度方向 ) 的边在深度方向放置, 能够收纳合计 8 个 ( 宽度方向 4 个 × 深度方向 2 个 ) 该 2 升的聚酯瓶, 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蔬菜室 103 的使用 便利性。
因此, 更优选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底部的尺寸 (A1) 为 175 毫米< A1 < 195 毫 米, 由于能够减小第一收纳容器 303 的底面和蔬菜室 103 的底面之间所必要的余隙, 所以能 够减少无效容积。而且, 在第一收纳空间 305 内, 相对于深度方向成为浪费少的空间, 能够 在前后方向二列收纳 2 升的聚酯瓶, 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蔬菜室 103 的使用便利性。
进而, 避开在跟前设置的用于收纳 1.5 升至 2 升的聚酯瓶等高度高的饮料品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在高度方向具有裕度的里部的第三收纳空间 307 的库外下方部配置蒸发 皿 301, 能够进行没有浪费的空间分配。
此外, 由于将蒸发皿 301 作成能够增大蒸发水面的表面积的薄的托盘状, 所以蒸 发能力变得比较高从而能够应对小型化。
进而, 通过风扇 324、 加热装置 325 提高蒸发能力, 能够实现蒸发皿 301 的小型化, 能够扩大冷藏库 100 的收纳容积。
此外, 在蔬菜室 103 的后部不配置机械室 201、 蒸发器 ( 未图示 ) 而到最里部为止 都作为收纳空间加以利用, 由此能够扩大跟前部的第一收纳空间 305 的深度。因此, 例如能 够二列收纳聚酯瓶类、 追加收纳醤油等的调料、 将米等以易于从上部取出其中的少量的方 式收纳、 立起收纳白菜等的大型的蔬菜。 结果, 能够使使用便利性提高到在此为止以上的程 度, 并且能够充分确保里部的第二收纳空间 306、 以及第三收纳空间 307, 也能够充分确保 与根菜类、 水果类等的用途一致的收纳空间。
此时, 不会对压缩机 203 等的机器造成妨碍, 能够将蒸发皿 301 从绝热箱体 101 的 背面配置, 因此能够扩大蒸发皿 301 的水面表面积并使蒸发能力提高。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中, 作为风扇 324 使用轴流风扇, 但也可以使用横向流动风 扇、 西洛克风扇等。
此外, 将加热装置 325 作为简单的圆筒状的管进行了说明, 但为了提高与冷凝水 的热交换效率, 也可以在加热装置 325 的表面设置用于增加放热面积的翼片。
另外, 只要是在加热装置 325 蒸发皿 301 的底部粘贴的面加热器, 不论冷却循环的 运转状况、 周围环境条件, 都能够向蒸发皿 301 提供稳定的加热量。进而, 由于能够进行独 立的加热量的控制, 所以能够实现在连续几天打开而忘记关门等极端的使用条件下也能够 应对万一冷凝水增加等情况的设计。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中, 对将压缩机 203 配置在比抽屉室更靠上方的位置 的冷藏库 100 进行了说明, 但在下部有机械室 201 且配置有压缩机 203 的布局中也不会改 变能够确保有效地收纳空间。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中将蒸发皿 301 作成薄型的托盘状, 但为了在节能, 低成本的条件下使蒸发能力最大, 扩大水的蒸发面积是有效的。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中, 在台阶空间 601 作为冷藏库 100 的库外使用的功 能部件配置有蒸发皿 301, 但代替蒸发皿 301 配置控制基板也能够实现浪费少的空间分配。 该控制基板是进行冷凝器、 压缩机、 送风机、 各種加热器等的通电控制且通常在冷藏库 100 的库外使用的功能部件。
此外, 作为功能部件, 能够举出压缩机、 冷凝器、 干燥机、 毛细管、 蒸发器等的构成 冷却循环的部件。
这些冷藏库 100 的库外使用的功能部件, 通常在冷藏库 100 主体的外廓的一部分 上设置预备机械室、 基板收纳部等的空间, 成为相应地向库内侧压缩容积的主要原因。但 是, 通过有效地活用台阶空间 601 能够提高库内的容积效率。
另外, 在台阶空间 601 配置有冷凝器的情况下, 预计正好对防止由底部 302 周边的 湿润空气滞留而引起的结露有一定的効果。
( 实施方式 2)接着, 以与实施方式 1 不同的点为中心, 基于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2 的冷藏库 进行说明。
图 13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2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正面截面图。如图 13 所示, 本发 明的实施方式 2 的冷藏库, 在蔬菜室 503 库内将第二收纳容器 504 作成左右高度不同的深 浅形状, 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收纳容器 513 的侧面凸缘部上。
由此, 即使进一步提高第二底部 522 的高度, 相对于蔬菜室 503 的里部的高度也能 够收纳各种高度的蔬菜、 水果。
此外, 即使改变第一底部 521 和第二底部 522 的深度比率, 缩小第二底部 522 的深 度并进一步锁销蒸发皿 501 的设置空间, 也能够加深蒸发皿 501 从而确保充分的蒸发皿保 水量。
由此, 进一步增大第一收纳空间 505, 例如能够二列收纳聚酯瓶类, 追加收纳醤油 等的调料, 将米等以易于从上部取出其中的少量的方式收纳, 立起收纳白菜等的大型的蔬 菜。因此, 对于纵收纳量多的使用者而言, 可进行达到満足的容量分配, 能够使使用者的使 用便利性提高到在此之上的程度。即, 能够作成蔬菜室 503 中的空间分配的设计自由度高 的结构。
此外, 也能够在蒸发皿 501 的上下空间配置冷凝器并作为加热装置使蒸发能力增 加。
( 实施方式 3)
接着, 以与实施方式 1 不同的点为中心,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的冷藏库 进行说明。
图 14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侧面截面图。如图 14 所示, 对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的冷藏库, 将蔬菜室 603 的第二收纳容器 604 作成里部深的前后高度 不同的深浅形状。
由此, 即使第二收纳容器 604 向后方滑动也不会挂住下部的第一收纳容器 603 内 的食品。
进而, 现有的一般的外形尺寸的深度为约 700 毫米的冷藏库, 机械室位于下部后 方, 机械室、 冷却室等设置在背面。因此, 每一个收纳空间的深度变浅, 难以确保实用的空 间, 无法将抽屉室在深度方向变化成 3 层的收纳空间。
但是, 在将配置压缩机等的机械室配置在冷藏库的上部后方的情况下, 由于在蔬 菜室 603 的背面不设置机械室, 所以相对于深度方向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收纳空间, 能够 使抽屉室在深度方向变化成 3 层的实用的收纳空间。
此外, 进一步提高第二底部 622 的高度, 也能够收纳多种高度的蔬菜、 水果。
此外, 即使改变第一底部 621 和第二底部 622 的深度比率而减小第二底部 622 的 深度进而减小蒸发皿 601 的设置空间, 加深蒸发皿 601, 也能够确保充分的蒸发皿保水量。
由此, 进一步增大第一收纳空间 605, 例如能够二列收纳聚酯瓶类, 追加收纳醤油 等的调料, 将米等与上部相比仅从中间易于取出少量并收纳, 立起收纳白菜等的大型的蔬 菜。因此, 对于纵收纳量多的使用者而言, 可进行达到満足的容量分配, 能够使使用者的使 用便利性提高到在此之上的程度。即, 能够作成蔬菜室 603 中的空间分配的设计自由度高 的结构。此外, 也能够在蒸发皿 601 的上下空间配置冷凝器而作为加热装置使蒸发能力增加。 ( 实施方式 4)
接着, 以与实施方式 1 不同的点为中心,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冷藏库 进行说明。以下, 对使用蔬菜室的轨道部件的抽屉构造进行说明。
图 15 是抽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的收纳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 15 所示, 成为如下构造, 在蔬菜室 701 的抽出门 702 和冷藏库主体之间, 例如经由框架 等的支持部件通过轨道部件 703 连结, 抽出在轨道部件 703 上載置的收纳容器 704。
例如使用隔板 707 等将收纳容器 704 划分成前方的第一收纳部 705 和其后方的第 二收纳部 706。以第一收纳部 705 的深度形成得比第二收纳部 706 的深度深的方式在第一 收纳部 705 和第二收纳部 706 之间形成台阶部 708。
另外, 第一收纳部 705 和第二收纳部 706 的划分, 也可以不使用特别的其他部件的 隔板 707, 而与收纳容器 704 一体地形成间隔堰等。此外, 只要能够确保第一收纳部 705 所 必要的深度, 也可以不设置台阶部 708。
而且, 第一收纳部 705 的深度方向的尺寸, 有意图地形成得比现有的蔬菜室收纳 容器的深度方向的尺寸大。即, 第一收纳部 705 的深度方向的尺寸例如设为能够在深度方 向 2 列排列 2 升的聚酯瓶的尺寸。此外, 除了聚酯瓶以外也打算收纳醤油等的大容量的调 料、 立起收纳白菜等的大型且重量重的蔬菜。 近年来, 打算将在避免因保存环境的温度上升 导致促进氧化等的品质降低而美味的状态下食用的情况持续扩展的米等的食材, 放置在适 度的冷却环境中并从带盖的上部取出其中的少量, 在保持品质的同时日常易于使用地收纳 保存在厨房中等。
接着, 对轨道部件 703 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 16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冷藏库的轨道部件的立体图, 图 17 是该冷藏库的 轨道部件的分解图。 在轨道部件 703, 由用于支承固定轨道 709、 移动轨道 710、 固定轨道 709 以及移动轨道 710 之间所具备的中间轨道 711、 中间轨道 711 和固定轨道 709 以及移动轨道 710 的卡合的多个轴承 712 构成。
多个轴承 712, 如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冷藏库的轨道部件的装配状态的图 即图 18 所示, 被滚子隔圈 713 可旋转地保持。
这样的各构成部组合的状态的轨道部件 703, 在预先将固定轨道 709 和移动轨道 710 和中间轨道 711 一体地组合的状态下, 固定轨道 709 通过固定在冷藏库主体的内箱 714 的内侧面而安装在主体侧。
具体而言, 在内箱 714 的内侧面的与蔬菜室 701 的左右抵接的位置以左右为 1 组 分别各安装一个轨道部件 703。
另外, 各固定轨道 709, 如图 18 所示, 夹着内箱 714 被固定部件 715 和螺钉 716 等 紧固, 安装在内箱 714 的内侧面。
而且, 移动轨道 710 经由收纳容器 704 的支持用的框架等与抽出门 702 连结, 由此 收纳容器 704 被左右支承于两个移动轨道 710, 与抽出门 702 的深度方向的移动同步, 与移 动轨道 710 一起在深度方向移动。
进而, 至少在抽出门 702 全开时, 即将抽出门 702 抽出至最大抽出位置时, 收纳容
器 704 的上方开口面以大致接近全开的方式开放, 且能够在收纳容器 704 上方向容易地装 卸。
根据以上那样的结构, 轨道部件 703, 在预先将固定轨道 709 和移动轨道 710 和中 间轨道 711 和一体地组合的状态下, 经由轴承 712 在各轨道没有晃动不稳的状态下几乎没 有间隙地且光滑地滑动。 因此, 相比在如以往那样组装构成的基础上, 采用在轨道内需要在 上下左右具有游隙滚式滑轮的一般的轨道机构, 成为強度极高、 高耐载荷型的轨道部件。
因此, 与以往相比取得充分大的抽出余量并且在收纳容器 704 内收纳的收纳物的 载荷较大其该载荷施加于轨道部件 703, 也能够充分承受该载荷而实现开口度高的所谓的 全开型的抽屉式蔬菜室 701。
在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那样在固定轨道 709 和移动轨道 710 之间设置中间轨道 711 并进一步加长滑动距离, 取得较大的抽出余量的情况下, 进一步有效地发挥作用。
扩大收纳容器 704 的第一收纳部 705 的深度空间, 例如在深度方向 2 列排列 2 升 的聚酯瓶, 或者收纳醤油等的大容量的调料、 白菜等的大型蔬菜, 进而能够收纳近年来在食 味上期望温度管理的米等的食材的重量物。因此, 向收纳容器 704 前方的第一收纳部 705 施加的载荷增大。 在这样的收纳容器 704 的前方具有深的第一收纳部 705, 在其后方具有第 二收纳部 706 的结构中,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高強度且高耐载荷型的轨道部件 703 极其 有效地发挥作用。
即, 极力增大抽出余量而使收纳容器 704 的开口成为接近全开的形状从而使收纳 物的存取的使用便利性良好, 且能够在上方容易地装卸收纳容器 704。因此, 容易将收纳容 器 704 卸下并进行洗浄, 能够一对想要保持卫生的需求。进而, 通过使用高強度且高耐载荷 型的轨道部件 703, 能够在收纳容器 704 的前方区域收纳成为高载荷的重量大的收纳物。 结 果, 能够实现使用便利性、 利便性与以往相比飞跃性地提高的抽屉式的蔬菜室 701。
( 实施方式 5)
如上所述, 在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至实施方式 4 中, 根据库外的功能部件的配置 和库内侧的收纳容器的关系, 对在维持使用便利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利用蔬菜室的情况进 行了说明。
但是, 如果进行详细的研讨, 则并不是一定需要库内侧的收纳容器和库外的功能 部件的配置的关联性, 以下对仅着眼于库内侧的收纳容器并且在维持使用便利性的同时能 够有效地利用蔬菜室的方法进行说明。
以往想要将 2 升的聚酯瓶、 调料、 米等更多地保管在冷藏库中的期望较多。因此, 现有的冷藏库, 多将 2 升的聚酯瓶等收纳在位于冷藏库的主体上方的冷藏室的门袋中。
但是, 在现有的冷藏库中, 冷藏室位于冷藏库的主体上方, 当将重量比较大的 2 升 的聚酯瓶等放入冷藏室中时或将其从冷藏室中取出取时, 由于在较高的位置进行存取, 所 以对手腕的负担等、 使用者的负担加大, 并不一定用着顺手。
此外, 如果在冷藏室的门袋设置大量收纳大型的聚酯瓶的空间, 则妨碍库内侧的 收纳容积并且门载荷增大而产生门的倾斜、 欠缺门开放时的主体的稳定性等的外观上、 稳 定上的问题。
以下, 以与实施方式 1 不同的点为中心,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的冷藏库 进行说明。图 19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的冷藏库的截面图。如图 19 所示, 冷藏库 800 从上依次由冷藏室 801、 蔬菜室 811、 冷冻室 802 构成。通过在冷藏库 800 的背面底部配置的 机械室 803 内所设的压缩机 804、 冷凝器 ( 未图示 )、 减压器 ( 未图示 )、 在库内背面设置的 蒸发器 ( 未图示 ) 环状配管连接, 在配管内部封入制冷剂、 冷冻机油, 由此形成对库内进行 冷却的冷却循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与实施方式 4 不同的点在于, 第一收纳容器 910 在第一收纳 空间 901 和第三收纳空间 903 之间不形成台阶部而使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底面为平坦的形 状 ( 平坦 ) 这一点、 和蔬菜室 811 不是配置在最下层、 而是配置在从最下层起的第二层。
而且, 作为蔬菜室 811 的轨道部件 703 也使用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中说明的轨 道部件。
图 20 是抽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的第一收纳容器的状态的立 体图。在蔬菜室 811 的抽出门 702 和冷藏库主体之间, 例如经由框架等的支持部件通过轨 道部件 703 连结, 成为抽出在轨道部件 703 上載置的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构造。
例如使用隔板 707 等将第一收纳容器 910 划分成跟前的第一收纳空间 901 及其里 侧的第三收纳空间 903。 第一收纳空间 901 的深度和第三收纳空间 903 的深度相同, 在第一 收纳空间 901 和第三收纳空间 903 之间不形成台阶部。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底面作成平坦 的形状。由此第一收纳容器 910 能够更容易地成型。 另外, 第一收纳空间 901 和第三收纳空间 903 的划分也可以不使用特别的其他部 件的隔板 707, 而与第一收纳容器 910 一体地形成间隔堰等。
而且, 第一收纳空间 901 的深度方向的尺寸, 有意形成得较大。即, 例如设为在深 度方向 2 列排列 2 升的聚酯瓶的尺寸。此外, 除了聚酯瓶以外还打算收纳醤油等的大容量 的调料、 立起收纳白菜等的大型且重量重的蔬菜。 近年来, 打算将在避免因保存环境的温度 上升导致促进氧化等的品质降低而美味的状态下食用的情况持续扩展的米等的食材, 放置 在适度的冷却环境中并从带盖的上部取出其中的少量, 在保持品质的同时日常易于使用地 收纳保存在厨房中等。
与以往相比取得充分大的抽出余量, 并且在收纳容器 910 内收纳的收纳物的载荷 较大, 即使该载荷施加于轨道部件 703, 也能够充分承受该载荷而实现开口度高的所谓的全 开型的抽屉式蔬菜室 811。
扩大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第一收纳部 901 的深度空间, 例如在深度方向 2 列排列 2 升的聚酯瓶, 或者收纳醤油等的大容量的调料、 白菜等的大型蔬菜, 进而能够收纳近年来在 食味上期望温度管理的米等的食材的重量物。因此, 向第一收纳容器 910 前方的第一收纳 部 901 施加的载荷增大。 在这样的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前方具有深的第一收纳空间 901, 在 其后方具有第三收纳空间 903 的结构中, 高強度且高耐载荷型的轨道部件 703 极其有效地 发挥作用。
即, 极力增大抽出余量而使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开口成为接近全开的形状从而使 收纳物的存取的使用便利性良好, 且能够在上方容易地装卸第一收纳容器 910。因此, 容易 将第一收纳容器 910 卸下并进行洗浄, 能够一对想要保持卫生的需求。进而, 通过使用高強 度且高耐载荷型的轨道部件 703, 能够在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前方区域收纳成为高载荷的 重量大的收纳物。 结果, 能够实现使用便利性、 利便性与以往相比飞跃性地提高的抽屉式的 蔬菜室 811。
此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中, 压缩机 804 配置在冷冻室 802 的背面 ( 即, 冷藏 库的最下部 ), 在蔬菜室 811 的背面侧不配置压缩机 804。因此, 使蔬菜室 811 的空间变得 充分, 由此能够充分确保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前方的第一收纳空间 901、 其后方的第三收纳 空间 903 的空间。
接着, 对蔬菜室 811 内的收纳容器进行说明。
如图 19、 20 所示, 第一收纳容器 910, 追随抽出门 702 而被抽出, 在跟前内方在收 纳大型的聚酯瓶等的收纳对象物的上下方向设置长的第一收纳空间 901, 在第一收纳空间 901 的后方在第一收纳容器 910 上部以能够向后方滑动的方式设置第二收纳容器 911。而 且, 将第二收纳容器 911 的内方设为第二收纳空间 902, 将第二收纳容器 911 的下方的第一 收纳容器 910 的内方设为第三收纳空间 903。
由此, 将蔬菜室 811 划分成三个空间。具体而言, 第一收纳空间 901 主要能够收纳 1.5 升至 2 升的大型聚酯瓶、 1 升纸包等的饮料品, 也能够收纳想要纵向放置保存的蔬菜。 此 外, 第二收纳空间 902 主要能够收纳水果类、 小型蔬菜类。此外, 第三收纳空间 903 能够收 纳白菜、 卷心菜等的大型蔬菜类。 即, 能够有效地收纳高度高的饮料品等、 水果类、 小型蔬菜 类、 大型蔬菜类。
接着, 使用图 21 对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尺寸关系进行说明。
图 21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的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的尺寸关系的截面图。 在此, 将第一收纳空间 901 的底部的尺寸设为 A2, 将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深度尺寸设为 L2。 近年来一般使用的 2 升的聚酯瓶的尺寸为约 110 毫米 ( 宽度方向 )× 约 90 毫米 ( 深度方 向 )× 约 310 毫米 ( 高度方向 ), 当设为 175 毫米> A2 时, 在第一收纳空间 901 内, 在深度 方向仅能收纳一列 2 升的聚酯瓶。此外, 当一列放置 2 升的聚酯瓶时, 在第一收纳空间 901 内的深度方向产生浪费的空间。
此外, 当设为 195 毫米< A2 时, 在深度方向放置约 90 毫米 ( 深度方向 ) 的边, 由 此二列放置 2 升的聚酯瓶, 但在该情况下, 在第一收纳空间 901 内的深度方向产生浪费的空 间。
此外, 大多无法三列以上放置 2 升的聚酯瓶 ( 即, 将 2 升的聚酯瓶在宽度方向 4 个 × 深度方向 3 个的合计 12 个收纳 ), 故根本谈不上对空间进行有效地配置。
相对于此, 根据以下几点更优选将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第一收纳空间 901 的底部 的尺寸 (A2) 设为 175 毫米< A2 < 195 毫米。
在第一收纳空间 901 内, 通过将 2 升的聚酯瓶的约 90 毫米 ( 深度方向 ) 的边在冷 藏库 100 的深度方向放置, 相对于深度方向成为浪费少的空间, 能够在深度方向两列收纳 2 升的聚酯瓶。
即, 在将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设为约 530 毫米的情况下, 通过在第 一收纳空间 901 内在深度方向放置约 90 毫米 ( 深度方向 ) 的边, 由此能够收纳合计 8 个 ( 宽度方向 4 个 × 深度方向 2 个 ) 该 2 升的聚酯瓶。
图 22 是从上方观察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的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内的收纳 物的收纳状态的说明图。如图 22 所示, 隔板 707 从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左侧至右侧呈直线 状, 在该情况下, 收纳合计 8 个 2 升的聚酯瓶 501。
即,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的冷藏库 800, 具备外箱、 内箱、 在外箱和内箱之间设置的由绝热材料料形成的绝热箱体、 在绝热箱体的最下部配置的压缩机 804、 和在绝热箱体的库 内的最上部配置的冷藏室的正下方配置的蔬菜室 811。 而且, 在蔬菜室 811 内具备第一收纳 容器 910, 具备在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跟前侧形成的在上下方向较长的第一收纳空间 901、 和被第一收纳容器 910 划分且位于第一收纳空间 901 的后方的第三收纳空间 903。进而, 将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第一收纳空间 901 的底部的尺寸 (A2) 设为 175 毫米< A2 < 195 毫 米。
由此, 在蔬菜室 811 内, 相对于深度方向成为浪费少的空间, 能够在深度方向二列 收纳 2 升的聚酯瓶 501, 能够使使用者的蔬菜室 811 的使用便利性提高。
此外, 不会妨碍冷藏室 801 的库内侧的收纳容积, 进而不会产生冷藏室 801 的门载 荷增大而使门的倾斜、 欠缺门开放时的主体的稳定性等的外观上、 稳定上的问题。
( 实施方式 6)
以下, 与实施方式 1 不同的点为中心,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 的冷藏库进 行说明。图 23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 的冷藏库的截面图。如图 23 所示, 冷藏库 850, 从上 依次由冷藏室 801、 切换室 810、 与切换室 810 排列配置的制冰室 ( 未图示 )、 冷冻室 802、 蔬 菜室 701 构成。即, 蔬菜室 701 配置在储藏室的最下部。
在冷却库内的冷却循环冷藏库 850 的背面底部配置的机械室 803 内设置的压缩机 804、 冷凝器 ( 未图示 )、 减压器 ( 未图示 )、 在库内背面 ( 冷冻室 802 的背面 ) 设置的蒸发 器 820 环状配管连接, 在配管内部封入制冷剂、 冷冻机油。
即, 蔬菜室 701 配置在蒸发器 820 的下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 与实施方式 5 不 同的之处在于, 蔬菜室 701 配置在最下层这一点。因此, 以该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 24A、 图 24B 是从上方观察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 的冷藏库的第一收纳容器内 的收纳物的收纳状态的说明图。如图 24A 所示, 以左侧一半能够在深度方向收纳两个 2 升 的聚酯瓶 501, 右侧一半能够在深度方向收纳一个 2 升的聚酯瓶 501 的方式, 右侧与左侧相 比较, 也可以是配置在前方的隔板 717。在该情况下, 与图 22 所示的第一收纳容器 910 比 较, 2 升的聚酯瓶 501 的收纳个数减少, 但能够将大型蔬菜等收纳在右侧空间。
此外, 如图 24B 所示, 也可以以左侧一半能够在前后方向收纳两个 2 升的聚酯瓶 501 的方式, 仅在左侧设置隔板 727。在该情况下, 与图 22 所示的第一收纳容器 910 比较, 2 升的聚酯瓶 501 的收纳个数减少, 但能够将更大的大型蔬菜等收纳在右侧空间。
即, 隔板并不一定是从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左侧至右侧的直线状, 至少在一部分 的区域, 以能够在深度方向收纳两个 2 升的聚酯瓶 501 的方式划分即可。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 中, 如图 24A、 图 24B 所示, 由于压缩机 804 配置在冷藏库 850 的背面底部的右侧, 所以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右侧后方的空间减小。因此, 图 24A、 图 24B 分别表示的隔板 717、 隔板 727 的方式, 实现 2 升的聚酯瓶 501 和大型蔬菜等的收纳的 并存, 是有效的。
另外, 图 22 所示的隔板 707, 是从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左侧至右侧的直线状, 在该 情况下, 也能够收纳合计 8 个 2 升的聚酯瓶 501, 这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 中, 如图 24A、 图 24B 所示, 表示将压缩机 804 配置在 冷藏库 850 的背面底部的右侧。但是, 即使在将压缩机 804 配置冷藏库的背面底部的中央、 左侧的情况下, 使供压缩机 804 配置的区域的隔板靠近跟前侧, 实现 2 升的聚酯瓶 501 和大型蔬菜等的收纳的并存, 是有效的。
另外, 由于第一收纳空间 901 的深度方向的尺寸有意形成得较大, 在第三收纳空 间 903 的深度方向的尺寸比预定的尺寸小的情况下, 增大冷藏库 850 的深度尺寸。或者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中所示那样, 将蔬菜室 811 设为从最下部起第二层, 使配置压缩机 804 的高度和蔬菜室 811 的区域不同, 从而第三收纳空间 903 的深度方向的尺寸能够得到预定 的尺寸。
即,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 的冷藏库 850, 具备外箱、 内箱、 在外箱和内箱之间设置的 由绝热材料料形成的绝热箱体、 在绝热箱体的最下部配置的压缩机 804、 和在绝热箱体的库 内的最下部配置的蔬菜室 701。而且, 在蔬菜室 701 内具备第一收纳容器 910, 在第一收纳 容器 910 的跟前侧形成的在上下方向较长的第一收纳空间、 和在第一收纳容器 910 被划分 的位于第一收纳空间的后方的第三收纳空间。进而, 是将第一收纳容器 910 的第一收纳空 间的底部的尺寸 (A3) 设为 175 毫米< A3 < 195 毫米的冷藏库。
由此, 在蔬菜室 701 内, 相对于深度方向成为浪费少的空间, 能够在深度方向收纳 两列 2 升的聚酯瓶 501, 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蔬菜室 701 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 不会妨碍冷藏室 801 的库内侧的收纳容积, 进而不会产生冷藏室 801 的门载 荷增大而使门的倾斜、 欠缺门开放时的主体的稳定性等的外观上、 稳定上的问题。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 的冷藏库 850 中, 从上依次由冷藏室 801、 切换室 810、 与切换室 810 排列配置的制冰室 ( 未图示 )、 冷冻室 802、 蔬菜室 701 构成。但是, 也可 以是不设置切换室 810、 排列配置的制冰室, 从上依次由冷藏室 801、 冷冻室 802、 蔬菜室 701 构成的冷藏库 850。
( 实施方式 7)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的冷藏库, 由于仅蔬菜室的结构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冷 藏库不同,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以蔬菜室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图 25 是本发明 的实施方式 7 的冷藏库的主视图, 图 26 是在图 25 的 A-A 线剖切的纵截面图。
冷藏库 950 的蔬菜室 953, 是在冷却循环的蒸发室 200 的下方配置的下部储藏室的 一个。
此外, 冷藏库 950, 是利用基于送风机 100a 的强制对流方式进行冷却的间冷式。
如图 26 所示, 蒸发器 200 配置在绝热箱体 101 内方的后部且蔬菜室 953 的上方。 该蒸发器 200, 对绝热箱体 101 内方的空气进行冷却, 生成用于冷却各储藏室的冷气。具体 而言, 蒸发器 200 配置在冷冻室 104 的后方的区域。
接着, 对蔬菜室 953 的内部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 27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的内部的截面图。如图 27 所 示, 在蔬菜室 953 内方, 划分设置有在绝热箱体 101 的跟前侧配置的收纳空间亦即第一收纳 空间 103a、 和在绝热箱体 101 的后部配置的收纳空间亦即第二收纳空间 103b。而且, 在蔬 菜室 953 的内方具备容器 410 以及水果、 小型容器 420。
此外, 蔬菜室 953, 在上部具备风路形成体 450。
另外, 蔬菜室 953 和冷冻室 104 被具有绝热性的隔板 460 划分。
另外, 在第一收纳空间 103a 的上方具有开口面 410b。
第一收纳空间 103a 在比第二收纳空间 103b 低一层的状态下配置。即, 具备由第一收纳空间 103a 和第二收纳空间 103b 构成的收纳空间的蔬菜室 953 的底部, 形成为朝向 里侧上升的台阶状。
容器 410, 是追随作为抽出的前板的绝热门 108 而被抽出的箱体, 在内方收纳有蔬 菜、 聚酯瓶等。容器 410 的底部, 在将容器 410 配置在蔬菜室 953 内时, 以沿着蔬菜室 953 底部的内方的方式形成朝向里侧上升的台阶状。
即, 第一收纳空间 103a 配置在容器 410 内方的前部, 第二收纳空间 103b 配置在容 器 410 内方的后部。 而且, 在与容器 410 的第一收纳空间 103a 对应的部分, 收纳有大型的聚 酯瓶 ( 例如, 2 升的聚酯瓶 ) 等的高度高的对象物。此外, 在容器 410 的第二收纳空间 103b 收纳有蔬菜。
水果、 小型容器 420, 是用于收纳水果、 小型蔬菜的容器, 配置在蔬菜室 953 的上 部。具体而言, 水果、 小型容器 420, 配置在第二收纳空间 103b 的上部。更具体而言, 水果、 小型容器 420, 被载置并且配置在容器 410 的上部后方。
风路形成体 450, 是用于供在蔬菜室 953 内冷却的冷气返回蒸发器 200 的风路。 在 风路形成体 450 上设置有开口部 450a 以及预备开口部 450b。即, 风路形成体 450 形成连接 开口部 450a 以及预备开口部 450b 与蒸发器 200 的风路。
在此, 该风路形成体 450 由具有热传导性的材料形成, 例如由作为树脂的聚丙烯 (PP) 成型。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将风路形成体 450 设为作为树脂的聚丙烯 (PP), 但只要是具有热传导性的材料即可, 例如也可以设为铁等的金属。
此外, 风路形成体 450, 以与隔板 460 的下面相接的方式配置, 利用由隔板 460 的下 面和风路形成体 450 包围的空间形成风路。由此, 由于将隔板 460 的下面作为风路的一部 分加以利用, 所以能够将风路形成体 450 作成简单的结构。进而, 逆流而来的冷气 ( 详细情 况后述 ), 受到冷冻室 104 的影响而维持在低温, 由此能够确保对在容器 410 的第一收纳空 间 103a 收纳的聚酯瓶进行冷却的能力。
图 28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的内部的主视图。另外, 为了 说明的便宜, 在图 28 中省略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图示。
如图 28 所示, 在风路形成体 450 的前面部 451 设置有开口部 450a。 该开口部 450a, 是成为在蔬菜室 953 内冷却了的冷气返回到蒸发器 200 而通过的风路形成体 450 的入口的 开口。另外, 该开口部 450a 的宽度, 优选为小孩的手指伸不进去程度的大小, 具体而言为 5mm。
开口部 450a 是纵长的椭圆形状的开口, 在风路形成体 450 的前面部 451 沿横方向 设置有多个。另外, 开口部 450a, 只要是供冷气通过的开口则无论是什么样的形状都可以, 此外, 设置几个都没有关系。
在此, 对向冷藏室 102、 蔬菜室 953 的冷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将由蒸发器 200 生成的冷气经由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 ( 未图示 ), 利用送风机向 冷藏室 102 送风, 在室内冷却至预定的温度。此外, 将冷气经由从冷藏室 102 向蔬菜室 953 输送冷气的连通管道 ( 未图示 ), 利用送风机向蔬菜室 953 送风, 在室内冷却至预定的温度。
该连通管道, 是将在冷藏室 102 的背部的下方部设置的开口部 ( 未图示 ) 和在蔬 菜室 953 的背部的上方部设置的开口部上下相连的风路。而且, 冷气从在蔬菜室 953 的背 部的下方部设置的开口部 470 向蔬菜室 953 流动。另外, 形成有将在蔬菜室 953 的背部的上方部设置的开口部和在蔬菜室 953 的背 部的下方部设置的开口部 470 通过蔬菜室喷出管道 480 上下相连的风路。
另外, 蔬菜室喷出管道 480, 如图 28 所示, 配置在比冷藏库的中心更靠右侧的位 置, 且在蔬菜室 953 的背部的下方部设置的开口部 470, 也配置在比冷藏库的中心更靠右侧 的位置。
此外, 如图 28 所示, 风路形成体 450 配置在冷藏库的左右方向的左侧。而且, 风路 形成体 450 的宽度方向 ( 图 28 的左右方向 ) 的尺寸, 设定为蔬菜室 953 的左右方向的大致 1/2。
此外, 开口部 450a 遍及风路形成体 450 的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而形成。 由此, 在图 28 所示的蔬菜室 953 的背部的下方部的右侧设置的开口部 470、 和在蔬菜室 953 的前 部的上方部的左侧设置的开口部 450a、 在蔬菜室 953 内配置在对角线上的位置。 因此, 在蔬 菜室 953 的左右方向上, 大致均匀地遍布冷气, 能够确保蔬菜室 953 的冷却能力。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由于通过冷藏室 102 的冷气向蔬菜室 953 送风, 所以与从蒸发器 200 直接送风的冷气相比, 能够对更高温度的冷气进行送风。但是, 对于蔬 菜室 953 的冷却, 冷气接触并冷却容器 410。因此, 通过将开口部 470 和开口部 450a 在蔬 菜室内配置在对角线上的位置, 从开口部 470 送风的冷气, 与容器 410 接触的面积变大, 能 够确保蔬菜室 953 的冷却能力。具体而言, 如图 28 的空白虚线的箭头所示, 冷却从开口部 470 向容器 410 的底面喷出, 以与容器 410 接触的方式流动, 对蔬菜室 953 进行冷却。 此外, 如图 27 所示, 开口部 450a 位于第一收纳空间 103a 的上方, 且配置在比水 果、 小型容器 420 的前端面更靠前方的位置。
此外, 如图 27 所示, 在风路形成体 450 的侧面部 452 设置有预备开口部 450b。预 备开口部 450b 是开口部 450a 被堵塞时的预备的开口。
此外, 如图 28 所示, 预备开口部 450b, 配置在蔬菜室 953 的内方的容器 410 的侧面 更靠外方的位置。 具体而言, 预备开口部 450b, 从正面观察时形成在风路形成体 450 的左侧 的侧面部。此外, 预备开口部 450b 是横长的长方形状的开口, 在风路形成体 450 的侧面部 452 沿深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另外, 预备开口部 450b, 只要是供冷气通过的开口则无论是什么样的形状都可以, 此外, 设置几个也没有关系。
此外, 如图 28 所示, 在容器 410 前面部 451 具备的前壁, 具备作为插通冷气的插通 孔的插通孔部 410a。插通孔部 410a, 是用于使冷气插通而冷却在容器 410 的前部配置的聚 酯瓶等的孔。
具体而言, 插通孔部 410a 是纵长的椭圆形状的孔, 在容器 410 的前壁沿横方向设 置有多个。
另外, 插通孔部 410a 只要是供冷气插通的孔则无论是什么样的形状都可以, 此 外, 设置几个也没有关系。
接着, 对风路形成体 450 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 29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的冷藏库的风路形成体的立体图。如图 29 所示, 风 路形成体 450 由前面部 451、 平面部 453、 侧面部 452、 后面部 454 构成。
另外, 前面部 451 朝向前方傾斜。由此, 苹果等的比较硬的收纳品, 在从水果、 小型
容器 420 沿高度方向稍微突出的状态 ( 即, 放入与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高度相比高度更高 的收纳品的状态 ) 下, 在水果、 小型容器 420 朝向蔬菜室 953 的里侧移动时, 与前面部 451 不倾斜的情况相比, 能够更顺畅地将水果、 小型容器 420 向里侧移动。因此, 能够减少对苹 果等的比较硬的收纳品的损伤等。
此外, 如图 29 所示, 风路形成体 450, 在平面部 453 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设置 有与平面部 453 一体地成型的一根肋 450c。具体而言, 肋 450c, 与冷气返回蒸发器 200 的 流动方向平行地, 即相对于冷藏库的深度方向平行地设置。 由此, 不会大幅度阻碍冷气的流 动, 作为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收纳品的苹果等的比较硬的收纳品, 在从水果、 小型容器 420 沿高度方向稍微突出状态下, 水果、 小型容器 420 朝向蔬菜室 953 的里侧移动, 在苹果等的 比较硬的收纳品与风路形成体 450 接触的情况下, 难以使风路形成体 450 的形状发生变形。 而且, 由于能够可靠地确保冷气的流动的风路, 所以不会阻碍冷气的循环。即, 肋 450c 能够 提高风路形成体 450 的強度。
这样,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风路形成体 450 设置在蔬菜室 953 的顶面 ( 即, 隔板 460 的下面 )。由于使用者难以识别风路形成体 450 在从蔬菜室 953 的顶面向下方突 出的状态下设置, 所以多发生放入比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收纳高度高的收纳品的情况。因 此, 对于风路形成体 450, 前面部 451 朝向前方傾斜、 在平面部 453 设置肋 450c, 这在将风路 形成体 450 设置在蔬菜室 953 的顶面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是非常有用的。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设置于风路形成体 453 的肋 450c, 与平面部 453 一体地成型, 但也可以与平面部 453 分体。
此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将设置于风路形成体 453 的肋 450c 设为一根, 但 也可以设为两根或三根以上。
图 30 是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的冷藏库的蔬菜室进行冷却的冷气的流动的 图。如图 30 所示, 由蒸发器 200 生成的冷气, 首先在蔬菜室喷出管道 480 内通过, 从开口部 470 流出, 通过蔬菜室 953 内方的容器 410 的里侧的风路 491, 向容器 410 的下方流动。而 且, 冷气从蔬菜室 953 内方的容器 410 的下方的里侧向跟前侧流动。进而, 冷气从蔬菜室 953 内方的容器 410 的跟前侧的下方向上方流动。 通过像这样冷气流动, 对在容器 410 中收 纳的蔬菜、 聚酯瓶进行冷却。
而且, 向该容器 410 的前方的上方流动的冷气, 如风路 491 那样, 通过容器 410 前 壁的插通孔部 410a, 流入第一收纳空间 103a。由此, 流入的冷气对在容器 410 的前部的第 一收纳空间 103a 收纳的聚酯瓶 511 进一步进行冷却。
而且, 该冷气, 如风路 492 那样, 朝向在第一收纳空间 103a 的上方配置的风路形成 体 450 的开口部 450a 流动。因此, 该冷气难以向在容器 410 的里侧的第二收纳空间 103b 收纳的蔬菜流动。即, 所收纳的蔬菜不会被过度冷却。
而且, 冷气如风路 492 那样通过开口部 450a, 通过风路形成体 450 返回到蒸发器 200。
在此, 为了在冷藏库 950 中对蔬菜室 953 内进行温度调节, 有时使冷气的流动暂时 停止。即, 在蔬菜室 953 内被过度冷却的情况下, 通过使冷气的流动暂时停止, 抑制温度过 度降低。而且, 当冷气的流动被暂时停止时, 冷气有时如风路 493 那样通过风路形成体 450 逆流而回。这样, 在冷气通过风路形成体 450 逆流而回的情况下, 如风路 493 那样冷气从第一 收纳空间 103a 的上方的开口部 450a, 通过开口面 410b, 朝向第一收纳空间 103a 流入。因 此, 由于第一收纳空间 103a 被冷气冷却, 所以在容器 410 的前部的第一收纳空间 103a 收纳 的聚酯瓶 511 被进一步冷却。
即,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在容器 410 的第一收纳空间 103a 的上方, 没有覆盖 第一收纳空间 103a 的上部那样的盖, 容器 410 的第一收纳空间 103a 和开口部 450a 相连通。
此外, 从风路形成体 450 逆流而回的冷气, 朝向容器 410 的前部的第一收纳空间 103a 流动, 因此在容器 410 的后部的第二收纳空间 103b 收纳的蔬菜不会被过度冷却。
此外, 在水果、 小型容器 420 中收纳有水果、 小型蔬菜等的食品。在此, 风路形成体 450 的开口部 450a 配置在比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前端面更靠前方的位置。因此, 能够防 止由于在水果、 小型容器 420 中收纳的小型蔬菜等, 开口部 450a 被堵塞, 进而阻碍冷气的循 环。
此外, 在风路形成体 450 的侧面部具备配置在比蔬菜室 953 的内方的容器 410 的 侧面更靠外方的预备开口部 450b。因此, 在风路形成体 450 的开口部 450a 被堵塞的情况 下, 也能够防止预备开口部 450b 被堵塞。因而, 能够从预备开口部 450b 流入最小限度的风 量的冷气, 因此不会阻碍冷气的循环。
此外, 由于预备开口部 450b 配置在比容器 410 的侧面更靠外方的位置, 所以即使 冷气逆流而回, 在容器 410 的里侧的第二收纳空间 103b 收纳的蔬菜也不会被过度冷却。
此外, 该风路形成体 450 具有以下的特征。
风路形成体 450, 配置在划分蔬菜室 953 和冷冻室 104 的隔板 460 的正下方。因 此, 通过风路形成体 450 逆流而回的冷气, 受到冷冻室 104 的影响而维持在低温, 从而能够 确保对在容器 410 的第一收纳空间 103a 收纳的聚酯瓶 511 进行冷却的能力。
另一方面, 风路形成体 450 由作为树脂的聚丙烯等具有热传导性的材料形成。因 此, 通过风路形成体 450 在送风机 100a 的运转时返回到蒸发器 200 的冷气、 在送风机 100a 的停止时从蒸发器 200 逆流而回的冷气, 经由风路形成体 450, 利用放射作用, 对于在第二 收纳空间 103b 收纳的蔬菜, 在水果、 小型容器 420 收纳的水果、 小型蔬菜, 能够以不过度冷 却的程度进行预定的冷却。
即, 风路形成体 450, 能够确保针对收纳聚酯瓶 511 的容器 410 的第一收纳空间 103a, 利用通过的冷气积极地冷却的能力。另一方面, 针对收纳蔬菜的容器 410 的第二收纳 空间 103b, 收纳水果、 小型蔬菜的水果、 小型容器 420, 利用通过的冷气, 利用放射作用, 能 够以不过度冷却的程度进行预定的冷却。
即, 风路形成体 450, 利用通过的冷气同时实现蔬菜室 953 的主要冷却区域 ( 第一 收纳空间 103a)、 主要保鲜区域 ( 第二收纳空间 103b, 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冷却。
另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如上所述, 对风路形成体 450 这样的具体方式进 行了说明, 但如果提到发挥上述作用并起到效果的概念的结构, 则成为以下那样。
即,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的冷藏库 950 的蔬菜室 953, 配置有在前方收纳聚酯瓶 511 等且上方开口的第一收纳空间 103a ; 和在后方的上层收纳水果、 小型蔬菜的水果、 小型 容器 420, 在后方的下层收纳蔬菜等的第二收纳空间 103b。而且, 在成为小型容器 420 或第 二收纳空间 103b 的上方位置的开口部 450a 附近, 具备将来自蒸发器 200 的冷气用作冷却源的放射冷却板 ( 风路形成体 450)。因此, 在送风机 100a 的运转时, 在返回蒸发器 200 的 路径中, 放射冷却板被通过放射冷却板的放射面的背面的冷气冷却。此外, 在送风机 100a 的停止时, 在从蒸发器 200 向蔬菜室 953 逆流的路径中, 放射冷却板被通过放射冷却板的背 面を的冷气冷却。结果, 对于收纳蔬菜的容器 410 的第二收纳空间 103b, 收纳水果、 小型蔬 菜的水果、 小型容器 420, 放射冷却板发挥冷却作用。
另外, 根据逆流冷气通过放射冷却板的背面流入容器 410 的第一收纳空间 103a 的 位置关系配置放射冷却板的前端面, 由此能够兼备促进第一收纳空间 103a 的聚酯瓶 511 等 的收纳物的冷却的效果。
这样, 将经由放射冷却板的背面的冷气的通过也利用并活用送风机 100a 的停止 时的逆流现象, 由此提供极其合理的冷却效率高的蔬菜室 953 的冷却结构。
另外, 为了像这样好好活用送风机 100a 的停止时来自蒸发器 200 的逆流现象, 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那样, 易于实现在比蔬菜室 953 更靠上部的位置配置蒸发器 200。 具体 而言, 以至少蒸发器 200 的一部分位于在比放射冷却板 ( 风路形成体 450) 的放射面的配置 高度高的位置的方式配置蒸发器 200。结果, 由于被冷却的空气即冷气的比重相对大, 在送 风机 100a 的停止时也由于自然对流而产生冷气的对流, 该冷气的对流根据逆流现象经由 放射冷却板流入蔬菜室 953 内。
而且, 将放射面朝向蔬菜室 953 内的放射冷却板配置在划分冷冻室 104 和蔬菜室 953 的隔板 460 的下部, 只要在放射冷却板的放射面和隔板 460 之间形成供冷气流通的程度 的空间, 就能够发挥放射作用。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利用所谓的管道作为风路形成体 450 表示这样的结构 的具体方式。因此, 根据本发明的主旨, 并不限定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的冷藏库的风路形 成体 450 那样的实施方式, 成为具有改变实施方式的放射面的放射冷却板的概念有效的结 构。
如上所述, 根据本发明, 能够使想要冷却的聚酯瓶、 和想要抑制过度冷却的蔬菜并 存并进行冷却。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只是对所有点进行例示并不应该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范围并 不是上述的说明而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 认为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同等的意思以及范 围内的所有变更。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预备开口部 450b 配置在比蔬菜室 953 的内方的容器 410 的侧面更靠外方的位置。但是, 预备开口部 450b 也可以配置在比蔬菜室 953 的内方的 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侧面更靠外方的位置。由此, 能够预备开口部 450b 的因食品而被堵 塞。
此外,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中, 如图 28 所示, 风路形成体 450 配置在冷藏库的左 右方向的左侧, 且风路形成体 450 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设定为蔬菜室 953 的左右方向的大致 1/2。但是, 也可以风路形成体 450 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宽度方向大 致相同, 在风路形成体 450 的侧面部在下方方向设置凸缘, 堵塞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上面 的开口。由此, 冷气更难以在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区域流动, 能够进一步防止水果、 小型容 器 420 内的食品的干燥。
另外, 在该情况下, 就对蔬菜室 953 进行均匀地冷却这一点来说, 优选在风路形成体 450 的宽度方向的右侧一半不设置开口部 450a。
此外, 也可以通过将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上端部延伸至风路形成体 450 的附近, 堵塞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上面的开口。由此, 冷气更难以在水果、 小型容器 420 的区域流 动, 能够进一步防止水果、 小型容器 420 内的食品的干燥。
另外, 也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5, 以及 6 中说明的各个第一收纳空间的底部 的尺寸 A1、 A2、 以及 A3 的范围内, 设置风路形成体 450。如此一来, 能够在蔬菜室 953 中收 纳更多的聚酯瓶, 并且能够区分蔬菜室 953 的中想要冷却的区域、 和想要抑制冷却的区域。
在像这样收纳的聚酯瓶的个数增加的情况下, 利用使用风路形成体的逆流现象进 行冷却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7 的结构是有效的。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 本发明涉及的冷藏库, 能够有效地利用冷藏库的限定的高度尺寸, 能够 更有效地确保抽屉室的收纳性和收纳量, 因此并不限定于家庭用的冷藏库, 也可以应用于 业务用冷藏库、 陈列橱等的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