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75015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0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000025.3

申请日:

2010.01.04

公开号:

CN101934690A

公开日:

2011.0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D 5/00申请日:20100104|||公开

IPC分类号:

B60D5/00

主分类号:

B60D5/00

申请人: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郝庆军

地址:

21521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黎里镇新阳西路19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陈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其包括一滑道梁、滑车、拉杆和固定座,所述滑道梁为一直梁,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的两侧,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通过固定座使得本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连接,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棚的龙门框上。本发明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具有提高客车铰接棚的刚度,并使得在车辆转弯时能够使得铰接棚两侧的变形均匀、安全可靠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一滑道梁、 滑车、 拉杆和固定座, 所 述滑道梁为一直梁, 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 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 滑车, 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 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 的两侧, 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 通过固定座使得 本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连接, 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 ; 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 棚的龙门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滑车与拉杆和 / 或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还设有球面连接结构, 即拉杆与滑车的铰接端固联一球面体, 通过球 面体的外球面与滑车的铰接孔连接, 从而使得所述拉杆和滑车之间可以有相对摆动以补偿 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铰接棚之间的相对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球面连接结构为 : 在所述滑车与所述拉杆和 / 或拉杆与固定座连接的部位上其中一个部件上固联一球面体, 另一个部件上设一相匹配的具有球面的铰接孔, 通过该球面体与所述拉杆上的铰接孔套 接, 使得所述拉杆和与所述滑车之间和 / 或拉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匹配的球面可具有相对 摆动的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拉杆和固定座之 间的球面连接结构为 : 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连接的部位上固联一球面体, 通过球面体 与所述拉杆上的铰接孔套接, 使得所述拉杆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 ; 或 者, 在所述拉杆的与固定座连接的端部固设一球面体, 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匹配的孔, 所述球 面体设于所述孔中。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滑车和所述拉杆 之间的球面连接结构为 : 所述滑车包括支架、 滑轮和铜球, 所述支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 道梁的滑道中, 在该支架上铰接所述拉杆, 铰接点的结构是这样的 : 在所述支架和拉杆上设 孔, 在该支架上的孔中相匹配地设该铜球, 该铜球的球壁与孔壁匹配吻合, 所述铜球上设孔 与所述拉杆上的孔对应, 在所述拉杆和铜球上的孔中设铰接轴, 在所述拉杆和支架的连接 端构成榫接结构, 在该支架和拉杆的上下邻接面之间设有间隙, 其间设置橡胶垫。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其特征在于 : 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 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 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结构和与前后车厢的连接结构 为, 所述固定座上设孔, 孔中设铜球, 在该铜球上设孔与所述拉杆上设的铰接孔对应, 所述 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 所述拉杆的上下的榫接结构连接面与相邻的所 述固定座之间设橡胶垫, 在所述拉杆和铜球的对应孔中螺接铰接轴。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在该支架上通过芯轴 可转动地固设两个滑轮, 该滑轮的侧壁与所述滑道梁的侧壁相匹配构成嵌合的滚动运动 副。

说明书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大型客车技术领域, 提供一种大型客车连接前后车厢的客车铰接 棚, 特别是提供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客车铰接棚, 其棚体一般都是由例如帆布或人造革等软织物缝制而 成, 其横向断面为 “门” 字形状, 即棚体的底部是敞开式。这种铰接棚存在以下缺点 :
     1. 棚体软, 支撑强度低, 很容易变形, 从而影响棚体的外观整体性和美观, 在车辆 转弯时, 铰接棚内侧和外侧的变形不均匀。
     2. 目前我国引进的后置车辆, 铰接棚的结构都比较复杂, 安装维护麻烦, 且维护成 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客车铰接棚的强度和 刚度, 并使得在车辆转弯时能够使得铰接棚两侧的变形均匀、 安全可靠、 使得铰接棚结构简 单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本发明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包括一滑道梁、 滑车、 拉杆和固定座, 所述滑 道梁为一直梁, 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 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 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 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的两 侧, 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 通过固定座使得本等 角机构与前后车厢连接, 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 ; 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棚的 龙门框上。
     与本等角机构配合的客车铰接棚包括一龙门框, 该龙门框的两侧对称地与两组可 伸缩的铰接棚的一侧相连接, 该两个可伸缩的铰接棚的另一侧分别与前后车厢固联。
     在本铰接棚与客车的前后车厢连接时, 前后两个可伸缩的铰接棚与前后车厢的端 壁对应固联, 所述龙门框上设置的所述吊架与后车厢上的连接体相连接, 所述等角机构中 的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 所述龙门框上的两个支撑脚轮支撑在车 内地板平台上。
     所述客车铰接棚, 其中龙门框包括闭合框架, 在下横框中心上通过关节轴承连接 的吊架连接后车厢, 在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可伸缩的铰接棚 ; 等角机构中 的滑道梁与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固联, 两个滑车设于滑道梁上, 滑车铰接拉杆一端, 拉 杆另一端通过固定座连接前后车厢 ; 可伸缩的铰接棚与龙门框对应固联。
     本等角机构的作用原理是 : 当车辆直线行驶时, 所述两个滑车相对于所述龙门框 对称地设置在滑道梁中, 四根拉杆组成一个正方形。 相应地, 龙门框两侧的两个可伸缩铰接 棚的伸缩程度是均匀一致的。 当车辆转弯时, 处于对应转弯内侧滑车沿滑道梁向外滑动, 同
     时, 处于对应转弯外侧滑车沿滑道梁向内滑动, 且向外滑动量等于向内滑动量。由此, 龙门 框两侧的两个可伸缩铰接棚以龙门框为对称轴伸展或收缩。 在龙门框两边的两个可伸缩铰 接棚的伸展量是相等的, 同样, 收缩量也是相等的。由于等角机构, 就使得可伸缩铰接棚在 转弯时的变形为均匀的, 该等角机构和龙门框配合, 可以使得可伸缩铰接棚在车辆行驶过 程中处于稳定和安全的状态。
     在所述等角机构中, 所述滑车与拉杆和 / 或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还设有球面连接结 构, 通过球面体的外球面与相应的铰接孔匹配连接, 从而使得所述拉杆与滑车之间和 / 或 拉杆与固定座之间可以有相对摆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铰接棚之间的相对运动。
     所述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 : 在所述滑车与所述拉杆和 / 或拉杆与固定座连接的部 位上其中一个部件上固联一球面体, 另一个部件上设一相匹配的具有球面的铰接孔, 通过 该球面体与所述的铰接孔套接, 使得所述拉杆与所述滑车之间和 / 或拉杆与固定座之间通 过匹配的球面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
     所述拉杆和固定座之间的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 : 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连接的 部位上固联一球面体, 通过球面体与所述拉杆上的铰接孔套接, 使得所述拉杆和所述固定 座之间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 ; 或者, 在所述拉杆的与固定座连接的端部固设一球面体, 所 述固定座上设有匹配的孔, 所述球面体设于所述孔中。 所述滑车和所述拉杆之间的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 : 所述滑车包括支架、 滑轮和铜 球, 所述支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梁的滑道中, 在该支架上铰接所述拉杆, 铰接点的结 构是这样的 : 在所述支架和拉杆上设孔, 在该支架上的孔中相匹配地设该铜球, 该铜球的球 壁与孔壁匹配吻合, 所述铜球上设孔与所述拉杆上的孔对应, 在所述拉杆和铜球上的孔中 设铰接轴, 在所述拉杆和支架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 在该支架和拉杆的上下邻接面之间 设有间隙, 其间设置橡胶垫。
     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 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结 构为, 所述固定座上设孔, 孔中设铜球, 在该铜球上设孔与所述拉杆上设的铰接孔对应, 所 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 所述拉杆的上下的榫接结构连接面与相邻的 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橡胶垫, 在所述拉杆和铜球的对应孔中螺接铰接轴。
     在该支架上通过芯轴可转动地固设两个滑轮, 该滑轮的侧壁与所述滑道梁的侧壁 相匹配构成嵌合的滚动运动副。
     在本发明中, 将龙门框安设在可伸缩的铰接棚的中间, 起到支撑和加强铰接棚强 度的作用, 同时还保证了铰接棚的转动。 龙门框安设在整个铰接棚前后的中心点上, 在车辆 行驶过程中同时要衔接两个转动体的反向转动, 主要是通过吊架机构和支撑脚轮实现的, 吊架机构被安设在铰接车辆的后车连接体上, 通过关节轴承保证了龙门框相对于车厢的灵 活转动, 而支撑脚轮被安设在车内地板平台上, 在支撑龙门框的同时, 靠脚轮的滚动来保证 平台的正常转动, 同时也保证了龙门框在运动中的稳定。
     等角机构被安设在龙门框的上方, 即可防止龙门框向前后方向倒斜, 又可加强龙 门框运动的稳定性, 其运动的灵活性是靠滑车与拉杆和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设有球面连接结 构的滚动或相邻的球面间的运动保证的, 其连接的强度是靠各个关节的连接点的连接结构 例如螺栓保证的。
     因此, 本发明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具有提高客车铰接棚的刚度, 并使得
     在车辆转弯时能够使得铰接棚两侧的变形均匀、 安全可靠的优点。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图 1 所示等角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图 1 所示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以及顶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 图 4 为除去滑道梁后的等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 图 5a 为图 4 的 A-A 剖视结构示意图 ; 图 5b 为图 1 的 B-B 剖视结构示意图 ; 图 5c 为图 3 的 C-C 剖视结构示意图 ; 图 6 为本等角机构设置在客车铰接棚中的结构示意图 ; 图 7 为客车铰接棚总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8 为等角机构与龙门框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 图 9a 为客车直行时等角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 图 9b 为客车转弯时等角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 图 9c 为客车转弯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图 2 和图 4 所示, 所述等角机构 2 包括一滑道梁 20、 滑车 21、 拉杆 22 和固定 座 23, 所述滑道梁 20 为一直梁, 其两端与所述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的左右框架杆 112、 113 固联, 如图 8 所示, 例如通过角钢和螺栓固定。 所述滑道梁 20 朝上的滑道上可沿其直线 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 21, 每个所述滑车 21 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 22 的一端, 同一滑 车 21 上的两个拉杆 22 位于所述滑道梁 20 的两侧, 滑道梁 20 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 22 的另 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 23 上。
     在所述等角机构中, 所述滑车与拉杆和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还设有球面连接结构, 通过球面体的外球面与铰接孔连接, 从而使得所述拉杆和滑车之间以及拉杆与固定座之间 可以有相对摆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铰接棚之间的相对运动。
     所述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 : 在所述滑车与所述拉杆以及拉杆与固定座连接的部位 上其中一个部件上固联一球面体, 另一个部件上设一相匹配的具有球面的铰接孔, 通过该 球面体与所述的铰接孔套接, 使得所述拉杆和所述滑车之间以及拉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匹 配的球面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
     具体地, 滑车 21 的结构如图 5a、 图 5b 所示, 包括支架 214、 滑轮 215 和铜球 216, 所述支架 214 可滑动地设置在滑道梁 20 的滑道中, 在该支架 214 上通过芯轴 217 可转动地 固设两个滑轮 215, 该滑轮 215 的侧壁与滑道梁 20 的侧壁相匹配构成嵌合的滚动运动副, 使得滑轮 215 在滑道梁 20 中限位且可相对于滑道梁的滑道作轻快的直线移动。在该支架 214 上铰接拉杆 22, 铰接点的结构是这样的 : 在支架 214 和拉杆 22 上设孔, 在该支架 214 上 的孔中设铜球 216, 铜球的球壁与孔壁匹配吻合, 铜球 216 上设孔与拉杆 22 上的孔对应, 在 拉杆和铜球上的孔中设铰接轴 218, 其为螺栓。在拉杆 22 和支架 214 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 在该支架 214 和拉杆 22 的上下邻接面之间设有间隙, 其间设置橡胶垫 219。
     两个所述固定座 23 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 ( 如图 9a 所示 ), 固定座 23 的 结构和与前后车厢的连接结构如图 1、 3、 4 和图 5c 所示, 固定座 23 上设孔, 孔中设如前所述 的铜球 234, 在该铜球 234 上设孔与拉杆 22 上设的穿孔对应, 固定座 23 与其上下相邻的拉 杆 22 的榫接结构连接面之间设橡胶垫 235, 在拉杆 22 和铜球 234 的对应孔中螺接铰接轴即 螺栓 233。在固定座 23 上还固联与车厢连接的连接板 231, 其上设连接螺栓组件 232, 其包 括螺栓 232a、 螺母 232b 和垫圈 232c( 见图 4、 5c)。拉杆和滑车以及和固定座之间的这种铰 接结构, 可以使得拉杆相对于滑车和固定座具有绕芯轴转动以及绕铜球的球面运动, 以此 对客车运行和转弯时铰接棚的位移进行补偿。
     如图 7 所示, 与本发明提供的等角机构配合的客车铰接棚包括 : 龙门框 1、 可伸缩 的铰接棚 3 和线束架 4 ; 在本铰接棚与客车的前后车厢 7、 8 连接时 ( 见图 9c), 前后两个可 伸缩的铰接棚 3 与前后车厢的端壁对应固联 ( 同时参见图 6), 所述龙门框上设置的所述吊 架 ( 图中未示出 ) 与后车厢上的连接体相连接, 所述等角机构 2 中的两个所述固定座 23 固 定在前后车厢 7、 8 的对应位置上 ( 见图 9a 至图 9c), 所述龙门框上的两个支撑脚轮支撑在 车内地板平台上 ( 图中未示出 )。 如图 6、 8 所示, 所述龙门框包括一龙门框体 1, 所述龙门框体为一包括相互连接成 一体的上部框架杆 111 和左右框架杆 112、 113, 构成 “门” 字形状且下底部开口的框架, 龙门 框体由矩形钢管 114 和内包槽钢 115 焊接组合而成, 其两侧构成沟槽, 用于连接铰接棚 3。
     在所述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 3。
     如图 7 所示, 每个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 3 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外棚 31、 底棚 32、 顶棚 33 和角棚 34 ; 所述外棚包括上部棚壁和左右两侧棚壁, 其构成横截面与所述龙门框相 匹配, 也为 “门” 字形的罩体 ; 所述底棚 32 为一与外棚底部敞口大小、 形状相匹配的棚壁, 其 左右两侧边缘与所述外棚的两个下部底边缘固联 ; 所述顶棚 33 设置在该外棚 31 的上部棚 壁的下方, 该顶棚 33 的左右两个侧边缘与所述外棚 31 的左右两侧壁固联 ; 所述角棚 34 为 两个, 每个角棚包括固为一体的上部棚壁和在其左侧或右侧向下延伸设置的侧棚壁, 其中 的上部棚壁与所述外棚 31 的所述侧壁固联 ;
     各个所述棚壁均为在该铰接棚的前后方向上可伸缩的风琴伸缩式结构, 在所述棚 壁的风琴伸缩式结构折叠接缝上设有刚性材料制夹紧型材。
     如图 6 所示, 本车辆铰接棚包括上述铰接棚两套, 其内侧通过龙门框 1 固联在一 起, 两套铰接棚的外侧连接在前后车厢的框架 7 和框架 8 上。
     顶棚与等角机构的连接结构以及顶棚和车厢框架 7、 8 的连接结构如图 6 所示。
     所述外棚 31 与所述龙门框体对应固联, 所述角棚 34 与所述龙门框体上的边框对 应固联, 所述底棚 32 与所述底连接梁对应固联, 所述顶棚 33 与所述等角机构 2 中的所述滑 道梁 20 通过滑道梁上设的沟槽对应固联, 顶棚的边缘嵌设在该沟槽中兵通过密封胶结构 固定。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4690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4690ACN101934690A21申请号201010000025322申请日20100104B60D5/0020060171申请人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地址215212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黎里镇新阳西路1966号72发明人郝庆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代理人陈英54发明名称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其包括一滑道梁、滑车、拉杆和固定座,所述滑道梁为一直梁,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每。

2、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的两侧,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通过固定座使得本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连接,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棚的龙门框上。本发明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具有提高客车铰接棚的刚度,并使得在车辆转弯时能够使得铰接棚两侧的变形均匀、安全可靠的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CN101934690A1/1页21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滑道梁、滑车、拉杆和固定座,所述滑道梁为一直梁,所述滑道梁上设滑。

3、道,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的两侧,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通过固定座使得本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连接,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棚的龙门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与拉杆和/或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还设有球面连接结构,即拉杆与滑车的铰接端固联一球面体,通过球面体的外球面与滑车的铰接孔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拉杆和滑车之间可以有相对摆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铰接棚之间的相对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

4、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连接结构为在所述滑车与所述拉杆和/或拉杆与固定座连接的部位上其中一个部件上固联一球面体,另一个部件上设一相匹配的具有球面的铰接孔,通过该球面体与所述拉杆上的铰接孔套接,使得所述拉杆和与所述滑车之间和/或拉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匹配的球面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和固定座之间的球面连接结构为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连接的部位上固联一球面体,通过球面体与所述拉杆上的铰接孔套接,使得所述拉杆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或者,在所述拉杆的与固定座连接的端部固设一球面体,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匹配的孔,所述球面体设于所述孔中。。

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和所述拉杆之间的球面连接结构为所述滑车包括支架、滑轮和铜球,所述支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梁的滑道中,在该支架上铰接所述拉杆,铰接点的结构是这样的在所述支架和拉杆上设孔,在该支架上的孔中相匹配地设该铜球,该铜球的球壁与孔壁匹配吻合,所述铜球上设孔与所述拉杆上的孔对应,在所述拉杆和铜球上的孔中设铰接轴,在所述拉杆和支架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在该支架和拉杆的上下邻接面之间设有间隙,其间设置橡胶垫。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结构和与前后车厢的连。

6、接结构为,所述固定座上设孔,孔中设铜球,在该铜球上设孔与所述拉杆上设的铰接孔对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所述拉杆的上下的榫接结构连接面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橡胶垫,在所述拉杆和铜球的对应孔中螺接铰接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该支架上通过芯轴可转动地固设两个滑轮,该滑轮的侧壁与所述滑道梁的侧壁相匹配构成嵌合的滚动运动副。权利要求书CN101934690A1/4页3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公路大型客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大型客车连接前后车厢的客车铰接棚,特别是提供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中的客。

7、车铰接棚,其棚体一般都是由例如帆布或人造革等软织物缝制而成,其横向断面为“门”字形状,即棚体的底部是敞开式。这种铰接棚存在以下缺点00031棚体软,支撑强度低,很容易变形,从而影响棚体的外观整体性和美观,在车辆转弯时,铰接棚内侧和外侧的变形不均匀。00042目前我国引进的后置车辆,铰接棚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安装维护麻烦,且维护成本较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客车铰接棚的强度和刚度,并使得在车辆转弯时能够使得铰接棚两侧的变形均匀、安全可靠、使得铰接棚结构简单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0007本发明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8、包括一滑道梁、滑车、拉杆和固定座,所述滑道梁为一直梁,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的两侧,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通过固定座使得本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连接,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棚的龙门框上。0008与本等角机构配合的客车铰接棚包括一龙门框,该龙门框的两侧对称地与两组可伸缩的铰接棚的一侧相连接,该两个可伸缩的铰接棚的另一侧分别与前后车厢固联。0009在本铰接棚与客车的前后车厢连接时,前后两个可伸缩的铰接棚与前后车厢的端壁对应固。

9、联,所述龙门框上设置的所述吊架与后车厢上的连接体相连接,所述等角机构中的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所述龙门框上的两个支撑脚轮支撑在车内地板平台上。0010所述客车铰接棚,其中龙门框包括闭合框架,在下横框中心上通过关节轴承连接的吊架连接后车厢,在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可伸缩的铰接棚;等角机构中的滑道梁与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固联,两个滑车设于滑道梁上,滑车铰接拉杆一端,拉杆另一端通过固定座连接前后车厢;可伸缩的铰接棚与龙门框对应固联。0011本等角机构的作用原理是当车辆直线行驶时,所述两个滑车相对于所述龙门框对称地设置在滑道梁中,四根拉杆组成一个正方形。相应地,龙门框两。

10、侧的两个可伸缩铰接棚的伸缩程度是均匀一致的。当车辆转弯时,处于对应转弯内侧滑车沿滑道梁向外滑动,同说明书CN101934690A2/4页4时,处于对应转弯外侧滑车沿滑道梁向内滑动,且向外滑动量等于向内滑动量。由此,龙门框两侧的两个可伸缩铰接棚以龙门框为对称轴伸展或收缩。在龙门框两边的两个可伸缩铰接棚的伸展量是相等的,同样,收缩量也是相等的。由于等角机构,就使得可伸缩铰接棚在转弯时的变形为均匀的,该等角机构和龙门框配合,可以使得可伸缩铰接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处于稳定和安全的状态。0012在所述等角机构中,所述滑车与拉杆和/或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还设有球面连接结构,通过球面体的外球面与相应的铰接孔匹配连。

11、接,从而使得所述拉杆与滑车之间和/或拉杆与固定座之间可以有相对摆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铰接棚之间的相对运动。0013所述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在所述滑车与所述拉杆和/或拉杆与固定座连接的部位上其中一个部件上固联一球面体,另一个部件上设一相匹配的具有球面的铰接孔,通过该球面体与所述的铰接孔套接,使得所述拉杆与所述滑车之间和/或拉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匹配的球面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0014所述拉杆和固定座之间的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连接的部位上固联一球面体,通过球面体与所述拉杆上的铰接孔套接,使得所述拉杆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或者,在所述拉杆的与固定座连接的端部固设。

12、一球面体,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匹配的孔,所述球面体设于所述孔中。0015所述滑车和所述拉杆之间的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所述滑车包括支架、滑轮和铜球,所述支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梁的滑道中,在该支架上铰接所述拉杆,铰接点的结构是这样的在所述支架和拉杆上设孔,在该支架上的孔中相匹配地设该铜球,该铜球的球壁与孔壁匹配吻合,所述铜球上设孔与所述拉杆上的孔对应,在所述拉杆和铜球上的孔中设铰接轴,在所述拉杆和支架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在该支架和拉杆的上下邻接面之间设有间隙,其间设置橡胶垫。0016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结构为,所述固定座上设孔,孔中设铜球,在该铜球上。

13、设孔与所述拉杆上设的铰接孔对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所述拉杆的上下的榫接结构连接面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橡胶垫,在所述拉杆和铜球的对应孔中螺接铰接轴。0017在该支架上通过芯轴可转动地固设两个滑轮,该滑轮的侧壁与所述滑道梁的侧壁相匹配构成嵌合的滚动运动副。0018在本发明中,将龙门框安设在可伸缩的铰接棚的中间,起到支撑和加强铰接棚强度的作用,同时还保证了铰接棚的转动。龙门框安设在整个铰接棚前后的中心点上,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同时要衔接两个转动体的反向转动,主要是通过吊架机构和支撑脚轮实现的,吊架机构被安设在铰接车辆的后车连接体上,通过关节轴承保证了龙门框相对于车厢的灵活转动。

14、,而支撑脚轮被安设在车内地板平台上,在支撑龙门框的同时,靠脚轮的滚动来保证平台的正常转动,同时也保证了龙门框在运动中的稳定。0019等角机构被安设在龙门框的上方,即可防止龙门框向前后方向倒斜,又可加强龙门框运动的稳定性,其运动的灵活性是靠滑车与拉杆和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设有球面连接结构的滚动或相邻的球面间的运动保证的,其连接的强度是靠各个关节的连接点的连接结构例如螺栓保证的。0020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具有提高客车铰接棚的刚度,并使得说明书CN101934690A3/4页5在车辆转弯时能够使得铰接棚两侧的变形均匀、安全可靠的优点。002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客车铰。

15、接棚用等角机构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23图2为图1所示等角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24图3为图1所示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以及顶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25图4为除去滑道梁后的等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26图5A为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0027图5B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0028图5C为图3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0029图6为本等角机构设置在客车铰接棚中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7为客车铰接棚总装立体结构示意图;0031图8为等角机构与龙门框结合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9A为客车直行时等角机构的状态示意图;0033图。

16、9B为客车转弯时等角机构的状态示意图;0034图9C为客车转弯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0035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等角机构2包括一滑道梁20、滑车21、拉杆22和固定座23,所述滑道梁20为一直梁,其两端与所述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的左右框架杆112、113固联,如图8所示,例如通过角钢和螺栓固定。所述滑道梁20朝上的滑道上可沿其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21,每个所述滑车21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22的一端,同一滑车21上的两个拉杆22位于所述滑道梁20的两侧,滑道梁20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22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23上。0036在所述等角机构中,所述滑车与拉杆和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还。

17、设有球面连接结构,通过球面体的外球面与铰接孔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拉杆和滑车之间以及拉杆与固定座之间可以有相对摆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铰接棚之间的相对运动。0037所述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在所述滑车与所述拉杆以及拉杆与固定座连接的部位上其中一个部件上固联一球面体,另一个部件上设一相匹配的具有球面的铰接孔,通过该球面体与所述的铰接孔套接,使得所述拉杆和所述滑车之间以及拉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匹配的球面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0038具体地,滑车21的结构如图5A、图5B所示,包括支架214、滑轮215和铜球216,所述支架214可滑动地设置在滑道梁20的滑道中,在该支架214上通过芯轴217可转动地固设。

18、两个滑轮215,该滑轮215的侧壁与滑道梁20的侧壁相匹配构成嵌合的滚动运动副,使得滑轮215在滑道梁20中限位且可相对于滑道梁的滑道作轻快的直线移动。在该支架214上铰接拉杆22,铰接点的结构是这样的在支架214和拉杆22上设孔,在该支架214上的孔中设铜球216,铜球的球壁与孔壁匹配吻合,铜球216上设孔与拉杆22上的孔对应,在拉杆和铜球上的孔中设铰接轴218,其为螺栓。在拉杆22和支架214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说明书CN101934690A4/4页6构,在该支架214和拉杆22的上下邻接面之间设有间隙,其间设置橡胶垫219。0039两个所述固定座23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如图9A所示,。

19、固定座23的结构和与前后车厢的连接结构如图1、3、4和图5C所示,固定座23上设孔,孔中设如前所述的铜球234,在该铜球234上设孔与拉杆22上设的穿孔对应,固定座23与其上下相邻的拉杆22的榫接结构连接面之间设橡胶垫235,在拉杆22和铜球234的对应孔中螺接铰接轴即螺栓233。在固定座23上还固联与车厢连接的连接板231,其上设连接螺栓组件232,其包括螺栓232A、螺母232B和垫圈232C见图4、5C。拉杆和滑车以及和固定座之间的这种铰接结构,可以使得拉杆相对于滑车和固定座具有绕芯轴转动以及绕铜球的球面运动,以此对客车运行和转弯时铰接棚的位移进行补偿。0040如图7所示,与本发明提供的。

20、等角机构配合的客车铰接棚包括龙门框1、可伸缩的铰接棚3和线束架4;在本铰接棚与客车的前后车厢7、8连接时见图9C,前后两个可伸缩的铰接棚3与前后车厢的端壁对应固联同时参见图6,所述龙门框上设置的所述吊架图中未示出与后车厢上的连接体相连接,所述等角机构2中的两个所述固定座23固定在前后车厢7、8的对应位置上见图9A至图9C,所述龙门框上的两个支撑脚轮支撑在车内地板平台上图中未示出。0041如图6、8所示,所述龙门框包括一龙门框体1,所述龙门框体为一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上部框架杆111和左右框架杆112、113,构成“门”字形状且下底部开口的框架,龙门框体由矩形钢管114和内包槽钢115焊接组合而。

21、成,其两侧构成沟槽,用于连接铰接棚3。0042在所述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3。0043如图7所示,每个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3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外棚31、底棚32、顶棚33和角棚34;所述外棚包括上部棚壁和左右两侧棚壁,其构成横截面与所述龙门框相匹配,也为“门”字形的罩体;所述底棚32为一与外棚底部敞口大小、形状相匹配的棚壁,其左右两侧边缘与所述外棚的两个下部底边缘固联;所述顶棚33设置在该外棚31的上部棚壁的下方,该顶棚33的左右两个侧边缘与所述外棚31的左右两侧壁固联;所述角棚34为两个,每个角棚包括固为一体的上部棚壁和在其左侧或右侧向下延伸设置的侧棚壁,其中的上。

22、部棚壁与所述外棚31的所述侧壁固联;0044各个所述棚壁均为在该铰接棚的前后方向上可伸缩的风琴伸缩式结构,在所述棚壁的风琴伸缩式结构折叠接缝上设有刚性材料制夹紧型材。0045如图6所示,本车辆铰接棚包括上述铰接棚两套,其内侧通过龙门框1固联在一起,两套铰接棚的外侧连接在前后车厢的框架7和框架8上。0046顶棚与等角机构的连接结构以及顶棚和车厢框架7、8的连接结构如图6所示。0047所述外棚31与所述龙门框体对应固联,所述角棚34与所述龙门框体上的边框对应固联,所述底棚32与所述底连接梁对应固联,所述顶棚33与所述等角机构2中的所述滑道梁20通过滑道梁上设的沟槽对应固联,顶棚的边缘嵌设在该沟槽中兵通过密封胶结构固定。说明书CN101934690A1/7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34690A2/7页8图3图4图5A说明书附图CN101934690A3/7页9图5B图5C说明书附图CN101934690A4/7页10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34690A5/7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34690A6/7页12图8图9A说明书附图CN101934690A7/7页13图9B图9C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