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含氮侧链的三氮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 应用 技术领域 本 发 明 涉 及 医 药 技 术 领 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三氮唑醇类抗真菌化合 物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 取代 -2- 丙醇类化合物和其盐类, 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 随着广谱抗菌素、 抗肿瘤药、 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 放射治疗和器官移 植的广泛进行, 导管和插管的普遍开展, 以及免疫缺陷患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的急速增加, 致使真菌感染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大幅度上升, 深部真菌感染现已成为艾滋病和肿瘤等重 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现有抗真菌药物主要有作用于真菌细胞膜脂质的两性霉素 B、 作用 于羊毛甾醇 14α- 去甲基化酶的氮唑类药物 ( 氟康唑、 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 和作用于 细胞壁 β-(1, 3)- 葡聚糖合成酶的脂肽类药物 (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等 )。 但就
其临床应用而言, 现有抗真菌药物存在副作用大、 抗菌谱窄、 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 远不能 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开发广谱、 高效和低毒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组对三氮唑类抗真菌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合成了一批高活性的 三氮唑类抗真菌化合物, 已经申请的中国专利如下 : CN200510026331.3, 取代三唑酮苄胺 三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02136947.X, 取代三唑酮苄胺三唑醇类抗真菌化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202725.3, 取代酚氧烷基胺三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及其制备 方法 ; CN200910200074.9, 哌啶 -4- 酮 -O- 取代肟三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010117525.5, 氮甲基侧链取代的三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广谱、 高效和低毒的一类新型的三氮唑醇类抗真菌药物。
本发明人通过同源模技术构建了真菌羊毛甾醇 14α- 去甲基化酶的三维结构 (J Biomol Struct Dyn, 22(1) : 91-99),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唑类药物的合理优化设计研究, 设 计并合成了多类具有新型含氮侧链的三氮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 低毒、 广谱的新型三氮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及其药学上 可接受的盐, 该化合物具体为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 含氮侧 链取代 )-2- 丙醇类化合物, 共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
其中 : L 基团代表一些含氮基团, 如仲氨基、 氮甲基、 氮乙基、 氮正丙基、 氮正丁基、 氮烯丙基、 氮炔丙基、 氮苄基、 氮甲氧羰亚甲基、 氮乙氧羰亚甲基、 氮叔丁氧羰亚甲基或哌嗪 基。优选地, L 基团为氮甲基、 哌嗪基、 仲氨基、 氮烯丙基或氮炔丙基。
n 代表碳原子的数目, n 为 1, 3 或 4。
R 基团代表取代苯酚类和各种杂环取代基, 其中苯酚的连接位置位于氧原子上, 苯 环上可以没有取代基也可以有各种取代基, 取代基的位置可位于邻、 间、 对位, 也可以是多 取代 ; 取代基团包括 :
(1) 卤素, 如 F、 Cl、 Br、 I, 特别优选 4- 溴取代 ;
(2) 脂肪链, 如甲基、 乙基、 三氟甲基、 叔丁基等。
其中杂环取代基的取代位置可位于除杂原子以外的其它碳原子, 特别优选 2 位 ; 杂环取代基指 : 噻吩基、 呋喃基、 喹啉基、 吡啶基、 苯并咪唑基、 苯并噁唑基、 苯并噻唑基、 四 氮唑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但不 限于 : 盐酸盐、 硫酸盐、 硝酸盐、 硫酸氢盐、 氢溴酸盐、 醋酸盐、 草酸盐、 柠檬酸盐、 甲磺酸盐或 甲烷磺酸盐等。
上述芳环取代烷基胺三唑醇类化合物可以为其消旋体, 也可以为其 R 型或 S 型异 构体。
本发明经试验抗真菌效果较好的化合物为 L、 n 与 R 基团的组合分别如下的化合 物:
(1)L 基团为仲氨基 (NH), n = 3, R 基团为苯酚基。
(2)L 基团为仲氨基 (NH),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3)L 基团为氮乙基 (NCH2CH3), n = 3, R 基团为苯酚。
(4)L 基团为氮乙基 (NCH2CH3),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5)L 基团为氮乙基 (NCH2CH3), n = 4,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6)L 基团为氮正丙基 (NCH2CH2CH3), n = 3, R 基团为苯酚。
(7)L 基团为氮正丙基 (NCH2CH2CH3),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8)L 基团为氮正丙基 (NCH2CH2CH3), n = 4,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9)L 基团为氮正丁基 (NCH2CH2CH2CH3), n = 3, R 基团为苯酚。
(10)L 基团为氮正丁基 (NCH2CH2CH2CH3),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11)L 基团为氮正丁基 (NCH2CH2CH2CH3), n = 4,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12)L 基团为氮烯丙基 (NCH2CH = CH2), n = 3, R 基团为苯酚。
(13)L 基团为氮烯丙基 (NCH2CH = CH2),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14)L 基团为氮炔丙基 (NCH2C ≡ CH), n = 3, R 基团为苯酚。 (15)L 基团为氮炔丙基 (NCH2C ≡ CH),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16)L 基团为氮苄基 (NCH2Ph), n = 3, R 基团为苯酚。 (17)L 基团为氮苄基 (-NCH2Ph),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18)L 基团为氮 (4- 甲基苄基 ), n = 3, R 基团为苯酚。 (19)L 基团为氮 (4- 甲基苄基 ),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20)L 基团为氮 (4- 氟苄基 ), n = 3, R 基团为苯酚。 (21)L 基团为氮 (4- 氟苄基 ),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22)L 基团为氮 ( 甲氧羰亚甲基 )(NCH2COOCH3), n = 3, R 基团为苯酚。 (23)L 基团为氮 ( 甲氧羰亚甲基 )(NCH2COOCH3),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24)L 基团为氮 ( 乙氧羰亚甲基 )(NCH2COOCH2CH3), n = 3, R 基团为苯酚。 (25)L 基团为氮 ( 乙氧羰亚甲基 )(NCH2COOCH2CH3),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26)L 基团为氮 ( 叔丁氧羰亚甲基 )(NCH2COOC(CH3)3), n = 3, R 基团为苯酚。 (27)L 基团为氮 ( 叔丁氧羰亚甲基 )(NCH2COOC(CH3)3), n = 3, R 基团为 4- 溴苯酚。 (28)L 基团为氮甲基, n = 1, R 基团为 2- 噻吩基。 (29)L 基团为氮甲基, n = 1, R 基团为 2- 呋喃基。 (30)L 基团为氮甲基, n = 1, R 基团为 2- 喹啉基。 (31)L 基团为氮甲基, n = 1, R 基团为 2- 吡啶基。 (32)L 基团为氮甲基, n = 1, R 基团为 2- 苯并咪唑基。 (33)L 基团为氮甲基, n = 1, R 基团为 2- 苯并噁唑基。 (34)L 基团为哌嗪基, n = 1, R 基团为 2- 噻吩基。 (35)L 基团为哌嗪基, n = 1, R 基团为 2- 喹啉基。 (36)L 基团为哌嗪基, n = 1, R 基团为 2- 吡啶基。 (37)L 基团为哌嗪基, n = 1, R 基团为 2- 苯并咪唑基。 (38)L 基团为哌嗪基, n = 1, R 基团为 2- 苯并噁唑基。 (39)L 基团为哌嗪基, n = 1, R 基团为 2- 苯并噻唑基。 (40)L 基团为哌嗪基, n = 1, R 基团为 5- 四氮唑基。 上述优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产率、 分子式如表 1 下图所示, 光谱数据见表 2。 表 1 部分优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产率和分子式
表 2 部分优选化合物的核磁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合成反应, 流程如下 :
苯酚类取代基合成路线 :
杂环类取代基合成路线 :
本发明化合物盐类的合成是在上述反应的基础上, 进一步作如下反应 :其中 HX 代表盐酸、 硫酸、 硝酸、 氢溴酸、 醋酸、 草酸、 柠檬酸或甲烷磺酸等。
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为 :
第一步 : 制备 2- 氯 -2′, 4′ - 二氟苯乙酮 (II)
间二氟苯 (I) 与氯乙酰氯在无水 AlCl3 中发生傅克反应生成 2- 氯 -2′, 4′ - 二 氟苯乙酮 (II) ;
第二步 : 制备 2-(1H-1, 2, 4- 三唑 -1- 基 )-2′, 4′ - 二氟苯乙酮 (III)
2- 氯 -2 ′, 4 ′ - 二 氟 苯 乙 酮 (II) 与 三 氮 唑、 氯 化 三 乙 基 苄 基 铵 (TEBA) 和 K2CO3 在 CH2Cl2 中 0 ~ 5 ℃反应 5 小时, 接着在室温反应 24 小时, 生成 2-(1H-1, 2, 4- 三 唑 -1- 基 )-2′, 4′ - 二氟苯乙酮 (III) ;
第三步 : 制备 1-[2-(2, 4- 二氟苯基 )-2, 3- 环氧丙基 ]-1H-1, 2, 4- 三唑甲磺酸盐 (IV)
2-(1H-1, 2, 4- 三唑 -1- 基 )-2′, 4′ - 二氟苯乙酮 (III) 与碘化三甲基氧硫、 三 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 在甲苯和氢氧化钠中反应生成 1-[2-(2, 4- 二氟苯基 )-2, 3- 环氧丙 基 ]-1H-1, 2, 4- 三唑甲磺酸盐 (IV) ;
第四步 : A 苯酚类取代或 B 杂环类取代
A 苯酚类取代
(1) 制备苯氧烷基溴侧链 (V)
含有各种取代基的苯酚与 1, 3- 二溴丙烷或 1, 4- 二溴丁烷, 在乙醇溶液中回流反 应, 加入适量的碳酸钾, 生成苯氧烷基溴侧链 (V)
(2) 制备苯氧烷基叠氮侧链 (VI)
苯氧烷基溴侧链 (V) 与叠氮化钠在二甲亚砜溶剂中反应, 生成苯氧烷基叠氮侧链 (VI)
(3) 制备苯氧烷基氨侧链 (VII)
苯氧烷基叠氮侧链在甲醇溶液中, 加入三苯基磷回流反应, 生成苯氧烷基氨侧链 (VII)
(4) 制备中间体化合物 (VIII)
苯 氧 烷 基 氨 侧 链 (VII) 与 1-[2-(2, 4- 二 氟 苯 基 )-2, 3- 环 氧 丙 基 ]-1H-1, 2, 4- 三唑甲磺酸盐 (IV) 在乙醇中, 以三乙胺为碱, 80℃回流反应 6 ~ 9h, 生成中间体化合物 (VIII)。
(5) 制备目标化合物 (IX)
中间体化合物 (VIII) 与不同的溴代侧链在乙醇中回流反应, 以碳酸钾为碱, 生成 目标化合物 (IX)
B 杂环类取代
(1) 制备 N- 杂环取代甲基胺 (XI)
氯甲基杂环 (X) 与 L 反应生成 N- 杂环取代甲基胺 (XI), L 为甲胺醇溶液时, 生成 N- 甲基 -N- 杂环取代甲基胺 ; L 为无水哌嗪时, 生成 N- 杂环取代甲基哌嗪 ;
(2) 制备目标化合物 (XII)
N- 杂环取代甲基胺 (XI) 与 1-[2-(2, 4- 二氟苯基 )-2, 3- 环氧丙基 ]-1H-1, 2, 4- 三 唑甲磺酸盐 (IV) 在乙醇中, 以三乙胺为碱, 80℃回流反应 6 ~ 9h, 生成目标化合物 (XII) ;
第五步 : 本发明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合成
目标化合物 (M) 与过量的酸在室温下反应 2 ~ 3 小时, 生成目标化合物 (N), 酸为 盐酸、 硫酸、 硝酸、 氢溴酸、 醋酸、 草酸、 柠檬酸或甲烷磺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 含氮侧链 取代 )-2- 丙醇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盐在制备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化合物经抗真菌实验发现, 对各种浅部和深部真菌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效 果, 与现有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相比, 具有高效、 毒性低、 抗真菌谱宽的优点, 可 用于制备新的抗真菌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 2- 氯 -2′, 4′ - 二氟苯乙酮 (II) 的制备
无水三氯化铝 100g(0.747mol) 和间二氟苯 75.33g(0.667mol) 置于 500mol 三颈 瓶中, 室温下搅拌, 慢慢滴加氯乙酰氯 75.33g(0.667mol), 滴加完毕后继续于室温下搅拌 30 分钟, 慢慢升温至 50℃, 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 5 小时, 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 析出结晶, 过 滤得固体, 滤液用二氯甲烷 400ml 分两次提取, 合并二氯甲烷提取液, 水洗至中性, 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 回收溶剂得固体, 合并两次所得固体用甲醇重结晶, 得 2- 氯 -2′, 4′ - 二 氟苯乙酮 107.38g, 收率 87.2%, 熔点 : 46 ~ 47℃。
实施例 2 : 2-(1H-1, 2, 4- 三唑 -1- 基 )-2′, 4′ - 二氟苯乙酮 (III) 的制备
将三氮唑 27.2g(0.4mol)、 TEBA 0.4g、 无水 K2CO341.56g(0.3mol) 加入 180ml 的 CH2Cl2 中得悬浮液 ; 将 2- 氯 -2′, 4′ - 二氟苯乙酮 (II)38.2g(0.2mol) 溶于 60mlCH2Cl2 中, 于冰浴条件下将其滴加入上述的 180ml 悬浮液中, 约 1.5 小时滴完, 滴毕后在 0 ~ 5℃反应 5 小时, 常温反应 24 小时。然后过滤, 滤饼用 CH2Cl2 洗数次, 收集滤液, 滤液用水洗 3 次, 每 次 100ml, 无水 Na2SO4 干燥, 过滤, 蒸出 CH2Cl2, 将残留物溶于 100ml 无水乙酸乙酯中, 搅拌 滴加浓硝酸, 至黄色固体不再析出为止, 过滤, 滤饼用少量乙酸乙酯洗数次, 干燥, 将其溶于 100ml 水, 用 30%的 NaOH 溶液 (w/w) 调 PH 值为 9, 析出固体, 过滤, 干燥得粗品, 用正己烷∶ 乙酸乙酯 (v/v) = 1 ∶ 1 重结晶, 得化合物 III 37.98g, 收率 85.2%, 熔点 : 104 ~ 105℃。
实施例 3 : 1-[2-(2, 4- 二氟苯基 )-2, 3- 环氧丙基 ]-1H-1, 2, 4- 三唑甲磺酸盐 (IV) 的制备
取 2-(1H-1, 2, 4- 三唑 -1- 基 )-2′, 4′ - 二氟苯乙酮 (III)29.8g(0.115mol), 三 甲基氧硫化碘 25.3g(0.115mol)、 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 1.6g, 放入 500ml 三颈瓶中, 加入 甲苯 180ml 和 20 %氢氧化钠溶液 (w/w)225ml, 60 ℃加热 3 小时, 反应结束后, 分离出甲苯 层, 水层用甲苯萃取 (100mlX2), 合并甲苯层, 水洗至中性, 回收绝大部分甲苯后, 残留液加 120ml 乙酸乙酯稀释, 0℃下滴加溶有 8.3g 甲磺酸的乙酸乙酯 2ml, 析出淡黄色固体, 过滤, 用甲醇重结晶, 得化合物 IV21.71g, 产率 56.7%, 熔点 : 128 ~ 129℃。
实施例 4 : (3- 溴丙氧基 ) 苯类化合物 (V 类化合物 ) 的制备
在 250ml 的反应瓶里, 加入苯酚 9.4g(0.1mol) 和 1, 3- 二溴丙烷 30.3g(0.15mol), 加入乙醇 100ml, 加入碳酸钾 13.8g(0.1mol), 在 80℃下回流反应 5h, 反应基本完全, 蒸干溶 剂, 加入 50ml 水, 用乙酸乙酯 (60ml×3) 萃取, 蒸干乙酸乙酯层, 柱层析纯化, 洗脱剂为石油 醚∶乙酸乙酯= 10 ∶ 1, 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 称重为 17.6g, 收率为 81.9%。
其它 V 类化合物以不同取代的苯酚为原料, 与不同长度的 1, n- 二溴代烷烃反应, 重复实施例 4 中的步骤制得。
实施例 5 : 苯氧烷基叠氮类化合物 (XI 类化合物 ) 的制备
在 100ml 的反应瓶中, 加入 (3- 溴丙氧基 ) 苯 10.7g(0.05mol), 加入叠氮化钠 3.9g(0.06mol), 加入溶剂二甲亚砜 60ml, 室温搅拌一夜, 反应基本完全。反应液中加入水 80ml, 用乙酸乙酯 (80ml×3) 萃取, 合并乙酸乙酯层, 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 蒸干溶剂, 得到 微黄色透明液体 21.4g, 收率为 8.2g, 收率为 92.6%。
其他 VI 类化合物以不同的 V 类化合物为原料, 与叠氮化钠进行反应, 重复实施例 5 中的步骤制得。
实施例 6 : 苯氧丙基胺类化合物盐酸盐 (XII 类化合物 ) 的制备
在 50ml 的反应瓶中, 加入 (3- 苯氧丙基 ) 叠氮 0.60g(3.4mmol), 用 15ml 的甲醇溶 解, 加入三苯基磷 1.07g(4.0mmol), 回流反应 2h, 反应基本完全。蒸干溶剂, 加入适量盐酸 酸化的乙酸乙酯溶液, 析出白色针状固体 0.39g, 收率为 61.0%, 得 (3- 苯氧丙基 ) 氨的盐 酸盐。
不同取代的苯氧烷基叠氮与三苯基磷在甲醇中回流反应可以制得其他 VII 类化合物。 实施例 7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 的制备
取苯氧丙基氨的盐酸盐 (VII 类化合物 )0.94g(5mmol) 加入到 30mL 乙醇中, 加 入环氧磺酸盐 ( 化合物 IV)1.67g(5mmol) 及三乙胺 (1.5mL), 加热回流 7h 后, 反应基本完 全, 加入 50mL H2O, 用乙酸乙酯 (60mL×3) 萃取。有机层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 过滤, 蒸干 溶剂, 残留物柱层析纯化 ( 石油醚∶乙酸乙酯= 2 ∶ 1), 得黄色油状物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1.36g, 产率为 54.0%。
实施例 8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 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 的制备
取 4- 溴苯氧丙基氨的盐酸盐与环氧磺酸盐 ( 化合物 IV) 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 参照实施例 7, 得到目标产物为黄色油状物。
实施例 9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乙基 -N-( 苯氧 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 醇 (VIII 类 化 合 物 )0.13g(0.32mmol), 溴 乙 烷 0.7g(0.64mmol), KI 0.03g, K2CO3 0.15g, CH3CN 15mL, 回流反应 12h, 反应基本完全。加入 30mL H2O 稀释, 用乙酸乙酯
(40mL×3) 萃取。蒸干溶剂, 残留物柱层析纯化, 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 2 ∶ 1, 得黄 色油状物 0.08g, 产率为 51.3%。
实施例 10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乙基 -N-(4- 溴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4)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乙烷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棕色油状 物。
实施例 11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乙基 -N-(4- 溴 苯氧丁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5)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丁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乙烷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黄白色固 体。
实施例 12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丙基 -N-( 苯 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6)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丙烷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棕色油状 物。
实施例 13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丙基 -N-(4- 溴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7)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丙烷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棕色油状 物。实施例 14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丙基 -N-(4- 溴 苯氧丁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8)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丁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丙烷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黄色油状 物。
实施例 15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丁基 -N-( 苯 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9)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丁烷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棕色油状 物。
实施例 16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丁基 -N-(4- 溴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0)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丁烷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棕色固体。
实施例 17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丁基 -N-(4- 溴 苯氧丁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1)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丁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丁烷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白色固体。
实施例 18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烯丙基 -N-( 苯 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2)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醇与烯丙基溴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黄色油 状物。
实 施 例 19 :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烯 丙 基 -N-(4- 溴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3)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烯丙基溴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棕色油 状物。
实施例 20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炔丙基 -N-( 苯 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4)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醇与炔丙基溴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棕色油 状物。
实 施 例 21 :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炔 丙 基 -N-(4- 溴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5)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炔丙基溴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浅绿色 油状物。
实施例 22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苄基 -N-(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6)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苄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淡黄色油状 物。
实施例 23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苄基 -N-(4- 溴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7)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苄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黄色油状物。
实 施 例 24 :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4- 甲 基 苄 基 )-N-(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8)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醇与 4- 甲基溴苄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黄色 油状物。
实 施 例 25 :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4- 甲 基 苄 基 )-N-(4- 溴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19)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 4- 甲基溴苄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黄色 油状物。
实 施 例 26 :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4- 氟 苄 基 )-N-(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0)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醇与 4- 氟溴苄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浅绿色 油状物。
实 施 例 27 :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4- 氟 苄 基 )-N-(4- 溴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1)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 4- 氟溴苄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浅棕色 固体。
实施例 28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甲氧羰亚甲 基 )-N-(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2)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乙酸甲酯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淡黄 色油状物。
实施例 29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甲氧羰亚甲 基 )-N-(4- 溴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3)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乙酸甲酯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棕色 油状物。
实施例 30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乙氧羰亚甲基 )-N-(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4)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乙酸乙酯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淡黄 色油状物。
实施例 31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乙氧羰亚甲 基 )-N-(4- 溴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5)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乙酸乙酯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黄色 油状物。
实施例 32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叔丁氧羰亚 甲基 )-N-( 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6)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N-( 苯 氧 丙 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乙酸叔丁酯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黄 白色固体。
实施例 33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叔丁氧羰亚 甲基 )-N-(4- 溴苯氧丙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7) 的制备。
取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4- 溴苯氧丙基 ) 胺 基 ]-2- 丙醇与溴乙酸叔丁酯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 9, 得到目标化合物为黄 色油状物。
实施例 34 : 不同的氯甲基杂环 (XI) 的制备
34.1 2- 氯甲基噻吩的制备 :
将 装 有 温 度 计 和 搅 拌 子 的 100mL 三 颈 瓶 置 于 冰 盐 浴 中, 向其中加入噻吩 21.25mL(0.25mol) 和浓盐酸 10mL, 搅拌, 并通入 HCl 气体, 待温度降为 0℃时, 逐滴滴加甲醛 溶液 25mL(0.31mol), 保持温度在 5℃以下, 滴加完毕, 再通 HCl 气体 15min。 反应结束后, 用 CH2Cl2 萃取 (100mL×3), 合并有机层, 水洗 3 次, 饱和 Na2CO3 溶液洗至中性, 无水硫酸镁干 燥。过滤, 蒸出 CH2Cl2, 得到微黄色透明液体 21.4g, 收率 64.6%。
34.2 2- 氯甲基吡啶的制备 :
取 2- 甲基吡啶 9.31g(0.10mol) 溶于 CCl4250mL 中, 升温至 80℃回流。将 N- 溴代 丁二酰亚胺 19.6g(0.11mol) 与偶氮二异丁腈 0.33g(2mmol) 混匀, 分四批加入到反应液中, 每次间隔约 15min。加毕, 继续回流反应 4h。反应结束后趁热抽氯, 蒸干滤液, 残留物柱层 析纯化, 展开剂比例为石油醚∶乙酸乙酯= 20 ∶ 1, 得到微黄油状物 2.85g, 收率 35.1%。
2- 氯甲基喹啉可以以 2- 甲基喹啉为原料, 重复实施例 9.2 中的步骤制得。
34.32- 氯甲基苯并咪唑的制备 :
取邻苯二胺 10.8g(0.10mol), 氯乙酸乙酯 15.9g(0.13mol) 溶于 4mol/L 盐酸 90mL 中, 室温下搅拌 4h 后, 加热至 110℃, 回流反应 3h。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倾入至 250mL 冰 水中, 加 8moL/L 氨水调 PH 至 8 ~ 9, 反应液从橙红色变为黄色, 并析出大量固体。抽氯, 水 洗, 收集滤饼, 自然干燥, 得到淡黄色固体 13.0g, 收率 77.8%。
34.4 2- 氯甲基苯并噁唑的制备 :
1) 邻胺基苯酚的制备 :取邻硝基苯酚 13.9g(0.10mol) 溶于无水乙醇 250mL 中, 倾入至 1L 氢化反应釜中, 加入 10% Pd-C 催化剂 1g, 检查气密性良好后, 充入 H2, 温度调节为 25℃, 搅拌反应 10h。反 应结束后, 滤出 Pd-C, 反应液浓缩, 得到棕色晶体 10.3g, 收率 94.5%。
2)2- 氯乙酰亚胺酸乙酯盐酸盐的制备 :
将氯乙腈 37.75g(0.50mol) 和绝对无水乙醇 25.34g(0.55mol) 溶于干燥的乙醚 200mL 中, 冷却至 0℃, 搅拌下通入干燥的 HCl 气体, 约 1.5h 后析出大量白色固体, 抽氯, 滤 饼用无水乙醚洗, P2O5 真空干燥, 得到白色晶体 42.0g, 收率 53.2%。
3)2- 氯甲基苯并噁唑的制备 :
将邻氨基苯酚 9.8g(0.09mol) 溶于 CH2Cl2200mL 中, 冰浴冷却至 0℃, 然后在搅拌 下加入氯乙酰亚胺酸乙酯盐酸盐 18.5g(0.12mol), 搅拌 2h 后升至室温, 继续反应 24h。反 应结束后, 加 CH2Cl2200mL 稀释, 用等体积水洗 3 次, 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 浓缩, 残留物柱层析纯化, 展开剂比例为石油醚∶乙酸乙酯= 10 ∶ 1。得到黄色油状物 10.5g, 收 率 69.5%。
2- 氯甲基苯并噻唑可以以邻氨基苯硫酚为原料, 重复实施例 9.4 中的步骤制得。
34.5 5- 氯甲基四氮唑的制备 :
向 悬 溶 有 AlCl313.33g(0.10mol) 的 干 燥 THF 混 合 液 250mL 中,加 入 NaN328.6g(0.44mol), 室温搅拌 15min 后, 加入 ClCH2CN 7.55g(0.10mol)。加热, 回流搅拌 24h 后, 加入 15%的 HCl 溶液 150mL, 将此混合液加热 15min 后, 可见溶液分层, 水相用乙酸 乙酯提取 (50mL×3), 合并有机层,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 蒸干溶剂, 残留物加水溶解, 用 20% NaOH 溶液调 PH 至 10, 水层用乙醚洗 (50mL×3), 然后用 15% HCl 调 PH = 2, 水层用乙 酸乙酯提取 (50mL×3), 合并有机层, 干燥, 过滤, 浓缩, 得到白色固体, 用 1, 2- 二氯乙烷重 结晶, 得到白色晶体 7.1g, 收率 59.7%。
实施例 35 : N- 甲基 -N- 噻吩甲基胺 (XI 类化合物 ) 的制备
于 10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甲胺醇溶液 50mL, 向其中逐滴滴加溶有氯甲基噻吩 (X)3.32g(0.025mol) 的乙醇溶液 20mL, 室温下搅拌反应 12h, 反应几乎完全。反应结束后, 蒸干溶剂, 得到黄色固体, 无须纯化即可用于下一步反应。
其它 XI 类化合物以不同的氯甲基杂环 (X) 为原料, 与甲胺醇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重复实施例 35 中的步骤制得。
实施例 36 : N- 杂环取代哌嗪甲基 (XI 类化合物 ) 的制备
于 10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正丁醇 30ml, 无水哌嗪 12.0g(0.14mol), 无水碳酸钾 4.0g, 冰浴下向其中滴加溶有氯甲基噻吩 3.0g(0.023mol) 的正丁醇溶液 30ml, 室温反应 3h 后, 加热至 80℃反应 2h。反应结束后, 过滤, 蒸干溶剂, 残余物溶于水, 用乙酸乙酯提取 (50ml×3), 有机层干燥, 蒸干溶剂, 得黄色油状物 4.0g, 收率 95.5%, 产物无须纯化即可用 于下一步反应。
其它 XI 类化合物以不同的氯甲基杂环 (X) 为原料, 与无水哌嗪反应, 重复实施例 36 中的步骤制得。
实施例 37 : N- 甲基 -N- 呋喃甲基胺 (XI 类化合物 ) 的制备
向 250mL 三颈瓶中加入呋喃甲醛 20.71mL(0.25mol) 和甲胺水溶液 85mL, 升温至 75℃回流反应 2h 后, 将反应液倾入反应釜中, 加入 10% Pd-C1.25g。检查气密性良好后, 充入氢气, 调节温度为 25℃, 反应至氢气不再降低。反应结束后, 过滤, 滤液用浓盐酸酸化至 PH < 2, 乙醚提取 (100mL×3), 水层用 20% NaOH 调至碱性, 乙醚萃取, (150mL×3), 合并有 机层, 干燥, 过滤, 浓缩, 残留物减压蒸馏, 得到无色油状物 5.57g, 收率 20.0%。
实施例 38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甲基 -N-(2- 噻 吩甲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8) 的制备
取 环 氧 化 物 IV 1.67g(0.005mol), 化 合 物 XI 0.76g(0.006mol), 三 乙 胺 3.0mL 溶于无水乙醇 30mL, 升温至 80 ℃, 回流搅拌反应 9h, 反应结束后, 蒸干溶剂, 残余物柱 层析纯化 ( 展开剂 : 石油醚∶乙酸乙酯= 1 ∶ 1), 得淡黄色固体 0.94g, 收率 51.8 %。 1 H-NMR(500MHz, CDCl3, TMS) : δ2.10(s, 3H), 2.80(d, J = 13.5, 1H), 3.08(d, J = 13.5, 1H), 3.62(dd, J = 14, 2H), 4.46(d, J = 14.2, 1H), 4.52(d, J = 14.2, 1H), 5.20(s, 1H), 6.76 ~ 7.61(m, 6H), 7.75(s, 1H), 8.10(s, 1H).
实施例 39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甲基 -N-(2- 呋 喃甲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29) 的制备
取环氧化物 IV 与化合物 N- 甲基 -N- 呋喃甲基胺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 施例 38, 得黄白色固体。 实施例 40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甲基 -N-(2- 喹 啉甲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0) 的制备
取环氧化物 IV 与化合物 N- 甲基 -N- 喹啉甲基胺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 施例 38, 得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 41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甲基 -N-(2- 吡 啶甲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1) 的制备
取环氧化物 IV 与化合物 N- 甲基 -N- 吡啶甲基胺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实 施例 38, 得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 42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甲基 -N-(2- 苯 并咪唑甲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2) 的制备
取环氧化物 IV 与化合物 N- 甲基 -N- 苯并咪唑甲基胺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 照实施例 38, 得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 43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N- 甲基 -N-(2- 苯 并噁唑甲基 )- 胺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3) 的制备
取环氧化物 IV 与化合物 N- 甲基 -N- 苯并噁唑甲基胺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 照实施例 38, 得黄白色固体。
实 施 例 44 :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4-(2- 噻 吩 甲 基 )- 哌嗪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4) 的制备
取环氧化物 IV 1.67g(0.005mol), 化合物 XI 1.09g(0.006mol), 三乙胺 2.0mL 溶 于无水乙醇 20mL, 升温至 80℃, 回流搅拌反应 8h, 反应结束后, 蒸干溶剂, 残余物柱层析纯 化 ( 展开剂 : 石油醚∶乙酸乙酯= 1 ∶ 1), 得黄色油状物 1.22g, 收率 58.4%。
实 施 例 45 :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4-(2- 喹 啉 甲 基 )- 哌嗪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5) 的制备
取环氧化合物和 2-( 哌嗪基 -1- 基 - 亚甲基 ) 喹啉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
实施例 44, 得到目标产物为黄色油状物。
实 施 例 46 : 1-(1H-1, 2, 4- 三 唑 -1- 基 )-2-(2, 4- 二 氟 苯 基 )-3-[4-(2- 吡 啶 甲 基 )- 哌嗪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6) 的制备
取环氧化合物和 2-( 哌嗪基 -1- 基 - 亚甲基 ) 吡啶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照 实施例 44, 得到目标产物棕色油状物。
实施例 47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4-(2- 苯并咪唑 甲基 )- 哌嗪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7) 的制备
取环氧化合物和 2-( 哌嗪基 -1- 基 - 亚甲基 ) 苯并咪唑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 参照实施例 44, 得到目标产物为浅黄色固体。
实施例 48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4-(2- 苯并噁唑 甲基 )- 哌嗪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8) 的制备
取环氧化合物和 2-( 哌嗪基 -1- 基 - 亚甲基 ) 苯并噁唑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 参照实施例 44, 得到目标产物为浅黄色油状物。
实施例 49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4-(2- 苯并噻唑 甲基 )- 哌嗪基 ]-2- 丙醇 ( 化合物 39) 的制备
取环氧化合物和 2-( 哌嗪基 -1- 基 - 亚甲基 ) 苯并噻唑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 参照实施例 44, 得到目标产物为浅黄色油状物。
实施例 50 :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4-(5- 四氮唑甲 基 )- 哌嗪基 ]-2- 丙醇 ( 化合物 40) 的制备
取环氧化合物和 5-( 哌嗪基 -1- 基 - 亚甲基 ) 四氮唑在乙醇中反应, 制备方法参 照实施例 44, 得到目标产物为黄白色固体。
实施例 51 : 本发明化合物的抗真菌实验
本发明合成的 1-(1H-1, 2, 4- 三唑 -1- 基 )-2-(2, 4- 二氟苯基 )-3- 取代 -2- 丙醇 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作用, 其药理实验结果如下 :
( 一 ) 实验方法 : 采用常规的体外抑菌实验方法 ( 详见 :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5, 39(5) : 1169)
1.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菌株
本实验选用了以下 4 种常见的人体致病标准真菌菌株作为筛选对象, 真菌菌株由 长征医院真菌室提供。
1) 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标准株 ATCC76615) ;
2) 近平滑念珠菌 (Candida parapsilosis, 标准株 ATCC90018) ;
3) 新型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rmans 标准株 ATCC32609) ;
4) 红色毛癣菌 (Trichophyton rubrum 临床株 0504656) ;
(2) 试验方法
菌悬液配制 : 上述真菌经 YEPD 液体培养基 35℃培养 16 小时, 两次活化, 用血细胞 4 5 计数板计数, 以 RPM1640 液体培养基调整菌浓度至 1×10 ~ 1×10 个 /ml。
药液配制 : 取本发明待测化合物溶于二甲亚砜, 配成 8.0mg/ml 的药物储存液, 实 验前用 RPM1640 稀释成 640μg/ml。接种 : 96 孔 板 1 号 孔 加 RPM1640 100μl 作 空 白 对 照, 3-12 号 孔 各 加 菌 悬 液 120μl, 2 号孔加菌悬液 160μl 和药液 1.6μl, 2-11 号孔的药物浓度作 10 级 4 倍比稀释, 各孔药物浓度分别为 64、 16、 4、 1、 0.25、 0.0625、 0.0156、 0.0039、 0.00097、 0.00024μg/mL。 12 号孔不加药液, 作阳性对照。药物对照为氟康唑。
培养及检测 : 设阳性对照孔光密度值 (OD 值 ) 为 100%, 以光密度值比阳性对照孔 低于 80%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值 (MIC)。
( 二 ) 实验结果
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如表 3 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 :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及其盐类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 部分化合物 如化合物 1 ~ 3, 29, 34, 35 ~ 39 等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强于氟康唑, 说明这些化合物及其盐 类可用于制备治疗抗真菌感染的药物。
表 3 部分优选化合物体外抗真菌最小抑菌浓度值 (MIC80, μg/ml)
FLZ : Fluconazole 氟康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