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锁眼机床.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57500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5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41960.3

申请日:

2011.08.22

公开号:

CN102304824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5B 3/06申请日:20110822|||公开

IPC分类号:

D05B3/06; D05B29/06; D05B69/10

主分类号:

D05B3/06

申请人:

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吕立毅; 柴国宣; 王国顺; 黄小伟; 狄金刚

地址: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北路1089号5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季申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改良锁眼机床,所述锁眼机床包括水平横向布置的矩形输料板和位于其后侧的压紧送料组件,压紧送料组件后侧左、右并列布置主压紧组件和锁眼机,锁眼机机头后侧布置机头压紧组件,压紧送料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压紧脚和下托料板,上压紧脚和下托料板可打开/闭合,主压紧组件和机头压紧组件均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对上、下压紧脚,上压紧脚和下压紧脚可打开/闭合,三套压紧定位组件的上压紧脚在气缸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垂直下压的夹紧定位结构提高了衬衣门襟锁眼的直线度,保证了衬衣门襟的美感;机械结构大大简化,装配难度与调试难度降低,有利地提高了机械装配效率与客户的维护成本;保证了布料受压时充分的受力面,压紧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改良锁眼机床, 所述锁眼机床包括水平横向布置的矩形输料板 (5) 和位于其 后侧的压紧送料组件 (1), 压紧送料组件 (1) 后侧左、 右并列布置主压紧组件 (2) 和锁眼机 (3), 锁眼机 (3) 呈倒 “L” 型固定在其下方的水平工作台面 (6) 上, 锁眼机 (3) 机头下方与 工作台面 (6) 之间留有空间, 锁眼机 (3) 机头后侧布置机头压紧组件 (4), 压紧送料组件 (1) 包括上、 下布置的上压紧脚 (9) 和下托料板 (8), 上压紧脚 (9) 和下 托料板 (8) 可打开 / 闭合, 主压紧组件 (2) 和机头压紧组件 (4) 均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对上、 下压紧脚 (9, 10), 上压紧脚 (9) 和下压紧脚 (10) 可打开 / 闭合, 输料板 (5) 可由前向后水平移动、 穿过打开的压紧送料组件 (1), 直至与下压紧脚 (10) 相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紧送料组件 (1) 的上压紧脚 (9) 在气缸 (7) 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 所述主压紧组件 (2) 的上压紧脚 (9) 在气缸 (7) 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 所述机头压紧组件 (4) 的上压紧脚 (9) 在气缸 (7) 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 所述机头压紧组件 (4) 在横移气缸 (11) 驱动下, 在锁眼机 (3) 机头下方空间内、 锁眼 机 (3) 机头前、 后侧之间作水平纵向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改良锁眼机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机头压紧组件 (4) 位移至 锁眼机 (3) 机头前侧时, 机头压紧组件 (4) 和主压紧组件 (2) 的上、 下压紧脚 (9, 10) 对齐 为一行。
3: 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改良锁眼机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压紧组件 (2) 的上、 下压紧脚 (9, 10) 数量为 4 ~ 6 对, 所述机头压紧组件 (4) 的上、 下压紧脚 (9, 10) 数量为 2 对, 分别位于锁眼机头 (3) 的 锁眼针两侧。

说明书


一种改良锁眼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衬衣门襟扣眼的锁眼机床, 尤其涉及布料的夹紧定位。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自动高速锁眼机床以日本重机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高速锁眼机床使 用较为广泛、 性能对比较好。 该机床带有三套压紧送料组件 : 主压紧组件, 机头压紧组件, 压 紧送料组件。这三套组件都采用的是旋转压料的思路 :
     压紧送料组件包括上、 下布置、 可打开 / 闭合的上压紧脚和下托料板, 主压紧组件 和机头压紧组件均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可打开 / 闭合的的多对上、 下压紧脚, 三套组 件的打开 / 闭合均通过上压紧脚的翻转实现。闭合时, 上压紧脚由水平位置向下翻转至倾 斜位置, 抵压在其下方处于水平位置的下托料板或下压紧脚上, 从而将两者之间的布料夹 紧; 打开时, 上压紧脚向上翻转、 回复水平位置, 离开下托料板或下压紧脚, 松开布料。
     这种旋压夹紧结构具三个明显缺陷 :
     一是旋压夹紧结构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 上夹紧脚翻转时会对布料产生一个与 压紧脚旋转方向相切的剪切力、 作用在布料上, 布料除了受到了一个垂直下压分力外, 还受 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分力, 布料在此分力作用下会发生位移, 本该准确的定位变的不再准确 ; 该锁眼机床本来依靠三套组件压紧布料定位, 却由于组件结构上采用的旋转下压方式造成 的下压剪切力, 或多或少地使本需精确定位的布料产生了位移。三个剪切力同时产生的位 移会使布料造成严重的偏移, 从而造成该机床锁眼时的扣眼直线度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众 所周知, 衬衣的门襟扣眼对整齐、 美观的要求相当高。 当前客户对锁眼机床锁出扣眼的直线 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甚至已有客户提出直线度保持在 0.25mm 以内, 并且将来的要求还会 越来越高, 显然现有的锁眼机床直线度是很难达到的 ;
     二是旋转下压方式对旋转件的角度精度要求比较高, 旋转件的结构也很复杂, 其 上、 下压紧脚的调试也是极其繁琐的, 装配难度非常大, 这样不但对装配工人要求极高, 并 且极大地加强了装配工人的工作强度, 严重地影响了该机器的装配效率, 客户需要调整时, 调整难度非常大, 调整的结果也不易达到好的效果, 影响了客户使用机器的工作效率 ;
     三是由于上压紧脚在压紧布料时处于倾斜状态, 与其下方呈水平状态的下托料 板、 下压紧脚接触是线接触, 布料受到的是一条压紧线上的压紧力, 没有形成受力面, 压紧 效果不尽理想。在布料受到外力, 如锁眼机头进行锁眼工作时, 容易出现定位不牢固的情 况, 也会影响锁眼直线度和美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紧布料时不会使布料位移、 结构简 单, 调试方便并且具有一个相对较大压紧面的改良锁眼机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改良锁眼机床, 所述锁眼机床包括水平横向布置的矩形输料板和位于其后侧
     的压紧送料组件, 压紧送料组件后侧左、 右并列布置主压紧组件和锁眼机,
     锁眼机呈倒 “L” 型固定在其下方的水平工作台面上, 锁眼机机头下方与工作台面 之间留有空间, 锁眼机机头后侧布置机头压紧组件,
     压紧送料组件包括上、 下布置的上压紧脚和下托料板, 上压紧脚和下托料板可打 开 / 闭合,
     主压紧组件和机头压紧组件均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对上、 下压紧脚, 上压 紧脚和下压紧脚可打开 / 闭合,
     输料板可由前向后水平移动、 穿过打开的压紧送料组件, 直至与下压紧脚相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紧送料组件的上压紧脚在气缸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
     所述主压紧组件的上压紧脚在气缸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
     所述机头压紧组件的上压紧脚在气缸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
     所述机头压紧组件在横移气缸驱动下, 在锁眼机机头下方空间内、 锁眼机机头前、 后侧之间作水平纵向移动。
     本发明的布料压紧采用了上压紧脚垂直下压的思路 : 闭合时, 上压紧脚由水平位 置垂直下降, 抵压在其下方处于水平位置的下托料板或下压紧脚上, 从而将两者之间的布 料夹紧 ; 打开时, 上压紧脚垂直上升, 离开下托料板或下压紧脚, 松开布料。 由于三套压紧组 件都是采用垂直下压的方式, 所以不会产生剪切力, 也不会使布料产生位移, 使得布料很牢 固地定位 ; 并且上压紧脚的垂直升降仅是通过气缸驱动完成, 简化了这三套压紧组件, 大大 降低了装配要求与调试难度 ; 此外, 垂直下压的夹紧方式, 上压紧脚与下压紧脚、 下托料板 的压紧面是整个上压紧脚的下表面, 布料的受力由线变为面, 压紧定位效果更好。 垂直下压 的压紧定位结构有效地攻克了现有产品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 不但满足了客户对产品日益 提高的要求, 降低了客户维护的成本, 而且还提高了新产品的装配和调试效率。 考虑到上压紧脚在垂直升降时可能与锁眼机机头发生干涉, 因此可以将机头压紧 组件设计为可以在气缸驱动下、 在锁眼机机头下方空间内、 在锁眼机机头前、 后侧之间作水 平纵向移动。 机头压紧组件工作时位移至锁眼机头前侧, 完成定位后, 再回复至锁眼机头后 侧。
     进一步的, 为使结构更加紧凑, 同时有利于精确定位, 当机头压紧组件位移至锁眼 机机头前侧时, 机头压紧组件和主压紧组件的上、 下压紧脚对齐为一行。
     再进一步, 考虑到衬衣门襟的长度, 同时保证受压力均匀, 主压紧组件的上、 下压 紧脚数量优选为 4 ~ 6 对, 机头压紧组件的上、 下压紧脚优选数量为 2 对, 且机头压紧组件 的两对紧脚分别位于锁眼机头的锁眼针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1、 垂直下压的夹紧定位结构避免了现有产品中旋压式压紧结构由于剪切力的作 用导致布料产生剪切力位移的情况, 大大地提高了衬衣门襟锁眼的直线度, 保证了衬衣门 襟的美感 ;
     2、 垂直下压的夹紧定位结构与现有定位结构相比, 机械结构大大简化, 装配难度 与调试难度降低, 有利地提高了机械装配效率与客户的维护成本 ;
     3、 垂直下压的夹紧定位结构保证了布料受压时充分的受力面, 受力更加均匀, 压
     紧效果更好, 保证了门襟锁眼对直线度和美观度的严格要求。 附图说明 图 1 为锁眼机床的俯视示意图
     图 2 为现有锁眼机床沿图 1 中 A-A 向的剖视图
     图 3 为现有锁眼机床沿图 2 中 B-B 向的剖视图
     图 4 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沿图 1 中 A-A 向的剖视图
     图 5 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沿图 2 中 B-B 向的剖视图
     图 6 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压紧送料组件的零件图
     图 7 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主压紧组件的零件图
     图 8 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机头压紧组件的零件图
     图 9 为现有压紧送料组件闭合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 10 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压紧送料组件闭合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 1-10 中 : 1 为压紧送料组件, 2 为主压紧组件, 3 为锁眼机, 4 为机头压紧组件, 5 为输料板, 501 为让脚槽, 6 为工作台面, 7 为气缸, 8 为下托料板, 9 为上压紧脚, 10 为下压紧 脚, 11 为横移气缸, 12 为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箭头方向为各运动件的动作方向。
     图 1 中, 衬衣门襟扣眼锁眼机床包括水平横向布置的矩形输料板 5 和位于其后侧 的压紧送料组件 1, 压紧送料组件 1 后侧左、 右并列布置主压紧组件 2 和锁眼机 3, 锁眼机 3 呈倒 “L” 型固定在其下方的水平工作台面 6 上, 锁眼机 3 机头下方与工作台面 6 之间留有 空间, 锁眼机 3 机头后侧布置机头压紧组件 4。
     压紧送料组件 1 包括上、 下布置的上压紧脚 9 和下托料板 8, 上压紧脚 9 和下托料 板 8 可打开 / 闭合 ; 主压紧组件 2 和机头压紧组件 4 均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对上、 下 压紧脚 9、 10, 上压紧脚 9 和下压紧脚 10 可打开 / 闭合, 下压紧脚 10 高于托料板 8。
     输料板 5 前侧上开设多道平行的纵向让脚槽 501, 让脚槽 501 开设位置与下压紧脚 10 位置对应, 输料板 5 可由前向后水平移动、 穿过打开的压紧送料组件 1, 直至与主压紧组 件 2 和机头压紧组件 4 相接、 下压紧脚 10 位于让脚槽 501 内。
     图 2, 3, 9 中, 主压紧组件 2, 机头压紧组件 4, 压紧送料组件 1 都采用的是旋转压料 的思路, 三套组件的打开 / 闭合均通过上压紧脚 9 的翻转实现。上压紧脚 9 一侧铰接在机 架上, 上方配置一个气缸 7, 气缸 7 的活塞杆垂直向下抵压在上压紧脚 9 的悬臂侧上。闭合 时, 气缸 7 活塞杆下行, 推动上压紧脚 9 悬臂侧向下旋转, 上压紧脚 9 由水平位置翻转至倾 斜位置, 抵压在其下方处于水平位置的下托料板 8 或下压紧脚 10 上, 从而将两者之间的布 料夹紧 ; 打开时, 气缸 7 活塞杆下行, 上压紧脚 9 悬臂侧复位, 离开下托料板 8 或下压紧脚 10, 松开布料。
     图 9 中, 压紧送料组件 1 处于闭合状态, 上压紧脚 9 向下倾斜抵压在下托料板 8 上, 上压紧脚 9 会对布料产生一个剪切力, 布料会发生移位, 同时, 上压紧脚 9 仅是其下缘边缘 接触下托料板 8, 两者之间为线接触, 对布料不能充分夹紧定位。图 4, 5, 10 中采用了上压紧脚垂直下压的思路 : 上压紧脚 9 固定在气缸 7 活塞杆 上, 压紧送料组件 1、 主压紧组件 2 和机头压紧组件 4 的上压紧脚 9 均在气缸 7 驱动下作垂 直升降移动, 机头压紧组件 4 在横移气缸 11 驱动下, 在锁眼机 3 机头下方空间内、 锁眼机 3 机头前、 后侧之间作水平纵向移动。
     闭合时, 上压紧脚 9 由水平位置垂直下降, 抵压在其下方处于水平位置的下托料 板 8 或下压紧脚 10 上, 从而将两者之间的布料夹紧 ; 打开时, 上压紧脚 9 垂直上升, 离开下 托料板 8 或下压紧脚 10, 松开布料。
     图 10 中, 压紧送料组件 1 处于闭合状态, 由于采用了垂直下压的方式, 所以上压 紧脚 9 不会对布料产生剪切力, 布料不会位移, 使得布料很牢固地定位 ; 并且上压紧脚 9 的 垂直升降仅是通过气缸 7 驱动完成, 简化了组件结构, 大大降低了装配要求与调试难度 ; 此 外, 垂直下压的夹紧方式, 上压紧脚 9 与下压紧脚 10、 下托料板 8 的压紧面是整个上压紧脚 9 的下表面, 布料的受力由线变为面, 压紧定位效果更好。
     图 6 ~ 8 为主压紧组件 2、 机头压紧组件 4 和压紧送料组件 1 的具体零件示意图, 主压紧组件 2 的上压紧脚 9 和下压紧脚 10 数量为 4 对, 机头压紧组件 4 的上压紧脚 9 和下 压紧脚 10 数量为 2 对。驱动机头压紧组件 4 的上压紧脚 9 的气缸 7 通过安装板 12 固定在 横移气缸 11 上, 机头压紧组件 4 的下压紧脚 10 也固定在安装板 12 上, 因此横移气缸 11 可 以推动机头压紧组件 4 整体纵向平移, 当机头压紧组件 4 平移到锁眼机 3 的机头前侧时, 保 持该位置不动, 气缸 7 再驱动上压紧脚 9 作垂直降移动。 图 4 ~ 5 中, 输料板 5 上表面与下压紧脚 10 上表面平齐或低于下压紧脚 10 上表 面 0.5mm 左右, 以避免输料板 5 退出时带动布料位移 ; 下托料板 8 下表面高于工作台面 6 上 表面 0.5 ~ 1mm, 这个高度是为了输送的布料离工作台面 6 的高度落差减少, 避免因高度落 差大导致扣眼直线度不齐。
     初始位置时, 主压紧组件 2, 机头压紧组件 4, 压紧送料组件 1 均处于打开状态, 机 头压紧组件 4 位于锁眼机 3 机头前侧, 机头压紧组件 4 和主压紧组件 2 的上压紧脚 9 和下 压紧脚 10 对齐为一行。整台机床的工作流程如下 :
     1、 将衬衣门襟布料放置在输料板 5 上, 布料与输料板 5 前缘对齐, 输料板 5 自动纵 向输送布料, 输料板 5 穿过打开的压紧送料组件 1, 直至与主压紧组件 2 和机头压紧组件 4 相接、 下压紧脚 10 位于让脚槽 501 内 ;
     2、 主压紧组件 2 与机头压紧组件 4 共六个上压紧脚 9 垂直下降压紧布料, 输料板 5 复位 ;
     3、 压紧送料组件 1 的上压紧脚 9 垂直下降压紧布料, 主压紧组件 2 与机头压紧组 件 4 的上压紧脚 9 垂直上升松开布料, 机头压紧组件 4 回复至锁眼机 3 机头后侧 ;
     4、 压紧送料组件 1 由步进电机带动横向喂布料, 锁眼机 3 根据客户所需锁扣眼后, 压紧送料组件 1 由步进电机带动复位, 自动卸料。
     整台自动高速锁眼机床定位起到最关键作用就是这三套垂直压紧装置 - 主压紧 组件 2, 机头压紧组件 4 和压紧送料组件 1。最优地布置和协调好三套压紧定位结构在整个 机床中的位置, 就是最优地实施了整个机床的性能。从动作流程中也可以看出, 从输料板 5 自动纵向输送布料开始, 布料通过输料板 5 上的吸风口牢牢地定位在板面上, 使输送过程 不发生布料位移的 ; 输料板 5 到达主压紧组件 2 与机头压紧组件 4 的下压紧脚 10 位置时,
     主压紧组件 2 的下压紧脚 10 处于水平位置, 并且机头压紧组件 4 的下压紧脚 10 平移伸出 与主压紧组件 2 的下压紧脚 10 端面相平位置, 下压紧脚 10 上表面在一个平面上且离输料 板上平面控制在 0-0.5mm 以内, 这样才可以让两套压紧组件以最优的压紧性能达到布料牢 固定位的效果。当上述六套压紧脚 9、 10 压紧后, 输料板 5 复位, 由压紧送料组件 1 的上压 紧脚 9 垂直下压将布料压紧定位, 上述六套压紧脚 9、 10 松开复位, 之后在整个锁眼过程中 都是靠压紧送料组件 1 定位的, 而压紧送料组件 1 又在齿轮齿条装置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 进给布料, 完成锁眼过程后, 压紧送料组件 1 复位, 卸料机构自动卸料, 那么单个工作序就 完成了。三套压紧定位组件的动作都先后联结着, 这样设计目的也是为了是布料定位可靠 性好。

一种改良锁眼机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改良锁眼机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改良锁眼机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改良锁眼机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良锁眼机床.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4824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4824ACN102304824A21申请号201110241960322申请日20110822D05B3/06200601D05B29/06200601D05B69/1020060171申请人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00233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北路1089号52号72发明人吕立毅柴国宣王国顺黄小伟狄金刚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代理人季申清54发明名称一种改良锁眼机床57摘要一种改良锁眼机床,所述锁眼机床包括水平横向布置的矩形输料板和位于其后侧的压紧送料组件,压紧送料组件后侧左、右。

2、并列布置主压紧组件和锁眼机,锁眼机机头后侧布置机头压紧组件,压紧送料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压紧脚和下托料板,上压紧脚和下托料板可打开/闭合,主压紧组件和机头压紧组件均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对上、下压紧脚,上压紧脚和下压紧脚可打开/闭合,三套压紧定位组件的上压紧脚在气缸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垂直下压的夹紧定位结构提高了衬衣门襟锁眼的直线度,保证了衬衣门襟的美感;机械结构大大简化,装配难度与调试难度降低,有利地提高了机械装配效率与客户的维护成本;保证了布料受压时充分的受力面,压紧效果更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CN10230。

3、4830A1/1页21一种改良锁眼机床,所述锁眼机床包括水平横向布置的矩形输料板5和位于其后侧的压紧送料组件1,压紧送料组件1后侧左、右并列布置主压紧组件2和锁眼机3,锁眼机3呈倒“L”型固定在其下方的水平工作台面6上,锁眼机3机头下方与工作台面6之间留有空间,锁眼机3机头后侧布置机头压紧组件4,压紧送料组件1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压紧脚9和下托料板8,上压紧脚9和下托料板8可打开/闭合,主压紧组件2和机头压紧组件4均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对上、下压紧脚9,10,上压紧脚9和下压紧脚10可打开/闭合,输料板5可由前向后水平移动、穿过打开的压紧送料组件1,直至与下压紧脚10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

4、送料组件1的上压紧脚9在气缸7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所述主压紧组件2的上压紧脚9在气缸7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所述机头压紧组件4的上压紧脚9在气缸7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所述机头压紧组件4在横移气缸11驱动下,在锁眼机3机头下方空间内、锁眼机3机头前、后侧之间作水平纵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锁眼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压紧组件4位移至锁眼机3机头前侧时,机头压紧组件4和主压紧组件2的上、下压紧脚9,10对齐为一行。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锁眼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紧组件2的上、下压紧脚9,10数量为46对,所述机头压紧组件4的上、下压紧脚9,10数量为2对,分别位于锁眼机头3的锁眼。

5、针两侧。权利要求书CN102304824ACN102304830A1/5页3一种改良锁眼机床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衬衣门襟扣眼的锁眼机床,尤其涉及布料的夹紧定位。背景技术0002目前现有的自动高速锁眼机床以日本重机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高速锁眼机床使用较为广泛、性能对比较好。该机床带有三套压紧送料组件主压紧组件,机头压紧组件,压紧送料组件。这三套组件都采用的是旋转压料的思路0003压紧送料组件包括上、下布置、可打开/闭合的上压紧脚和下托料板,主压紧组件和机头压紧组件均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可打开/闭合的的多对上、下压紧脚,三套组件的打开/闭合均通过上压紧脚的翻转实现。闭合时,上压紧脚由水。

6、平位置向下翻转至倾斜位置,抵压在其下方处于水平位置的下托料板或下压紧脚上,从而将两者之间的布料夹紧;打开时,上压紧脚向上翻转、回复水平位置,离开下托料板或下压紧脚,松开布料。0004这种旋压夹紧结构具三个明显缺陷0005一是旋压夹紧结构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上夹紧脚翻转时会对布料产生一个与压紧脚旋转方向相切的剪切力、作用在布料上,布料除了受到了一个垂直下压分力外,还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分力,布料在此分力作用下会发生位移,本该准确的定位变的不再准确;该锁眼机床本来依靠三套组件压紧布料定位,却由于组件结构上采用的旋转下压方式造成的下压剪切力,或多或少地使本需精确定位的布料产生了位移。三个剪切力同时产。

7、生的位移会使布料造成严重的偏移,从而造成该机床锁眼时的扣眼直线度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众所周知,衬衣的门襟扣眼对整齐、美观的要求相当高。当前客户对锁眼机床锁出扣眼的直线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甚至已有客户提出直线度保持在025MM以内,并且将来的要求还会越来越高,显然现有的锁眼机床直线度是很难达到的;0006二是旋转下压方式对旋转件的角度精度要求比较高,旋转件的结构也很复杂,其上、下压紧脚的调试也是极其繁琐的,装配难度非常大,这样不但对装配工人要求极高,并且极大地加强了装配工人的工作强度,严重地影响了该机器的装配效率,客户需要调整时,调整难度非常大,调整的结果也不易达到好的效果,影响了客户使用机器的工。

8、作效率;0007三是由于上压紧脚在压紧布料时处于倾斜状态,与其下方呈水平状态的下托料板、下压紧脚接触是线接触,布料受到的是一条压紧线上的压紧力,没有形成受力面,压紧效果不尽理想。在布料受到外力,如锁眼机头进行锁眼工作时,容易出现定位不牢固的情况,也会影响锁眼直线度和美观度。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紧布料时不会使布料位移、结构简单,调试方便并且具有一个相对较大压紧面的改良锁眼机床。0009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10一种改良锁眼机床,所述锁眼机床包括水平横向布置的矩形输料板和位于其后侧说明书CN102304824ACN102304830A2/5页4的压紧送。

9、料组件,压紧送料组件后侧左、右并列布置主压紧组件和锁眼机,0011锁眼机呈倒“L”型固定在其下方的水平工作台面上,锁眼机机头下方与工作台面之间留有空间,锁眼机机头后侧布置机头压紧组件,0012压紧送料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压紧脚和下托料板,上压紧脚和下托料板可打开/闭合,0013主压紧组件和机头压紧组件均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对上、下压紧脚,上压紧脚和下压紧脚可打开/闭合,0014输料板可由前向后水平移动、穿过打开的压紧送料组件,直至与下压紧脚相接,0015其特征在于0016所述压紧送料组件的上压紧脚在气缸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0017所述主压紧组件的上压紧脚在气缸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00。

10、18所述机头压紧组件的上压紧脚在气缸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0019所述机头压紧组件在横移气缸驱动下,在锁眼机机头下方空间内、锁眼机机头前、后侧之间作水平纵向移动。0020本发明的布料压紧采用了上压紧脚垂直下压的思路闭合时,上压紧脚由水平位置垂直下降,抵压在其下方处于水平位置的下托料板或下压紧脚上,从而将两者之间的布料夹紧;打开时,上压紧脚垂直上升,离开下托料板或下压紧脚,松开布料。由于三套压紧组件都是采用垂直下压的方式,所以不会产生剪切力,也不会使布料产生位移,使得布料很牢固地定位;并且上压紧脚的垂直升降仅是通过气缸驱动完成,简化了这三套压紧组件,大大降低了装配要求与调试难度;此外,垂直下压的。

11、夹紧方式,上压紧脚与下压紧脚、下托料板的压紧面是整个上压紧脚的下表面,布料的受力由线变为面,压紧定位效果更好。垂直下压的压紧定位结构有效地攻克了现有产品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不但满足了客户对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降低了客户维护的成本,而且还提高了新产品的装配和调试效率。0021考虑到上压紧脚在垂直升降时可能与锁眼机机头发生干涉,因此可以将机头压紧组件设计为可以在气缸驱动下、在锁眼机机头下方空间内、在锁眼机机头前、后侧之间作水平纵向移动。机头压紧组件工作时位移至锁眼机头前侧,完成定位后,再回复至锁眼机头后侧。0022进一步的,为使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有利于精确定位,当机头压紧组件位移至锁眼机机头前侧时。

12、,机头压紧组件和主压紧组件的上、下压紧脚对齐为一行。0023再进一步,考虑到衬衣门襟的长度,同时保证受压力均匀,主压紧组件的上、下压紧脚数量优选为46对,机头压紧组件的上、下压紧脚优选数量为2对,且机头压紧组件的两对紧脚分别位于锁眼机头的锁眼针两侧。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251、垂直下压的夹紧定位结构避免了现有产品中旋压式压紧结构由于剪切力的作用导致布料产生剪切力位移的情况,大大地提高了衬衣门襟锁眼的直线度,保证了衬衣门襟的美感;00262、垂直下压的夹紧定位结构与现有定位结构相比,机械结构大大简化,装配难度与调试难度降低,有利地提高了机械装配效率与客户的维护成本;00273、垂直下。

13、压的夹紧定位结构保证了布料受压时充分的受力面,受力更加均匀,压说明书CN102304824ACN102304830A3/5页5紧效果更好,保证了门襟锁眼对直线度和美观度的严格要求。附图说明0028图1为锁眼机床的俯视示意图0029图2为现有锁眼机床沿图1中AA向的剖视图0030图3为现有锁眼机床沿图2中BB向的剖视图0031图4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沿图1中AA向的剖视图0032图5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沿图2中BB向的剖视图0033图6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压紧送料组件的零件图0034图7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主压紧组件的零件图0035图8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机头压紧组件的零件图0036图9为现有压。

14、紧送料组件闭合时的动作示意图0037图10为本发明改良锁眼机床压紧送料组件闭合时的动作示意图0038图110中1为压紧送料组件,2为主压紧组件,3为锁眼机,4为机头压紧组件,5为输料板,501为让脚槽,6为工作台面,7为气缸,8为下托料板,9为上压紧脚,10为下压紧脚,11为横移气缸,12为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中箭头方向为各运动件的动作方向。0040图1中,衬衣门襟扣眼锁眼机床包括水平横向布置的矩形输料板5和位于其后侧的压紧送料组件1,压紧送料组件1后侧左、右并列布置主压紧组件2和锁眼机3,锁眼机3呈倒“L”型固定在其下方的水平工作台面6上,锁眼机3。

15、机头下方与工作台面6之间留有空间,锁眼机3机头后侧布置机头压紧组件4。0041压紧送料组件1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压紧脚9和下托料板8,上压紧脚9和下托料板8可打开/闭合;主压紧组件2和机头压紧组件4均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对上、下压紧脚9、10,上压紧脚9和下压紧脚10可打开/闭合,下压紧脚10高于托料板8。0042输料板5前侧上开设多道平行的纵向让脚槽501,让脚槽501开设位置与下压紧脚10位置对应,输料板5可由前向后水平移动、穿过打开的压紧送料组件1,直至与主压紧组件2和机头压紧组件4相接、下压紧脚10位于让脚槽501内。0043图2,3,9中,主压紧组件2,机头压紧组件4,压紧送料组件。

16、1都采用的是旋转压料的思路,三套组件的打开/闭合均通过上压紧脚9的翻转实现。上压紧脚9一侧铰接在机架上,上方配置一个气缸7,气缸7的活塞杆垂直向下抵压在上压紧脚9的悬臂侧上。闭合时,气缸7活塞杆下行,推动上压紧脚9悬臂侧向下旋转,上压紧脚9由水平位置翻转至倾斜位置,抵压在其下方处于水平位置的下托料板8或下压紧脚10上,从而将两者之间的布料夹紧;打开时,气缸7活塞杆下行,上压紧脚9悬臂侧复位,离开下托料板8或下压紧脚10,松开布料。0044图9中,压紧送料组件1处于闭合状态,上压紧脚9向下倾斜抵压在下托料板8上,上压紧脚9会对布料产生一个剪切力,布料会发生移位,同时,上压紧脚9仅是其下缘边缘接触。

17、下托料板8,两者之间为线接触,对布料不能充分夹紧定位。说明书CN102304824ACN102304830A4/5页60045图4,5,10中采用了上压紧脚垂直下压的思路上压紧脚9固定在气缸7活塞杆上,压紧送料组件1、主压紧组件2和机头压紧组件4的上压紧脚9均在气缸7驱动下作垂直升降移动,机头压紧组件4在横移气缸11驱动下,在锁眼机3机头下方空间内、锁眼机3机头前、后侧之间作水平纵向移动。0046闭合时,上压紧脚9由水平位置垂直下降,抵压在其下方处于水平位置的下托料板8或下压紧脚10上,从而将两者之间的布料夹紧;打开时,上压紧脚9垂直上升,离开下托料板8或下压紧脚10,松开布料。0047图10。

18、中,压紧送料组件1处于闭合状态,由于采用了垂直下压的方式,所以上压紧脚9不会对布料产生剪切力,布料不会位移,使得布料很牢固地定位;并且上压紧脚9的垂直升降仅是通过气缸7驱动完成,简化了组件结构,大大降低了装配要求与调试难度;此外,垂直下压的夹紧方式,上压紧脚9与下压紧脚10、下托料板8的压紧面是整个上压紧脚9的下表面,布料的受力由线变为面,压紧定位效果更好。0048图68为主压紧组件2、机头压紧组件4和压紧送料组件1的具体零件示意图,主压紧组件2的上压紧脚9和下压紧脚10数量为4对,机头压紧组件4的上压紧脚9和下压紧脚10数量为2对。驱动机头压紧组件4的上压紧脚9的气缸7通过安装板12固定在横。

19、移气缸11上,机头压紧组件4的下压紧脚10也固定在安装板12上,因此横移气缸11可以推动机头压紧组件4整体纵向平移,当机头压紧组件4平移到锁眼机3的机头前侧时,保持该位置不动,气缸7再驱动上压紧脚9作垂直降移动。0049图45中,输料板5上表面与下压紧脚10上表面平齐或低于下压紧脚10上表面05MM左右,以避免输料板5退出时带动布料位移;下托料板8下表面高于工作台面6上表面051MM,这个高度是为了输送的布料离工作台面6的高度落差减少,避免因高度落差大导致扣眼直线度不齐。0050初始位置时,主压紧组件2,机头压紧组件4,压紧送料组件1均处于打开状态,机头压紧组件4位于锁眼机3机头前侧,机头压紧。

20、组件4和主压紧组件2的上压紧脚9和下压紧脚10对齐为一行。整台机床的工作流程如下00511、将衬衣门襟布料放置在输料板5上,布料与输料板5前缘对齐,输料板5自动纵向输送布料,输料板5穿过打开的压紧送料组件1,直至与主压紧组件2和机头压紧组件4相接、下压紧脚10位于让脚槽501内;00522、主压紧组件2与机头压紧组件4共六个上压紧脚9垂直下降压紧布料,输料板5复位;00533、压紧送料组件1的上压紧脚9垂直下降压紧布料,主压紧组件2与机头压紧组件4的上压紧脚9垂直上升松开布料,机头压紧组件4回复至锁眼机3机头后侧;00544、压紧送料组件1由步进电机带动横向喂布料,锁眼机3根据客户所需锁扣眼后。

21、,压紧送料组件1由步进电机带动复位,自动卸料。0055整台自动高速锁眼机床定位起到最关键作用就是这三套垂直压紧装置主压紧组件2,机头压紧组件4和压紧送料组件1。最优地布置和协调好三套压紧定位结构在整个机床中的位置,就是最优地实施了整个机床的性能。从动作流程中也可以看出,从输料板5自动纵向输送布料开始,布料通过输料板5上的吸风口牢牢地定位在板面上,使输送过程不发生布料位移的;输料板5到达主压紧组件2与机头压紧组件4的下压紧脚10位置时,说明书CN102304824ACN102304830A5/5页7主压紧组件2的下压紧脚10处于水平位置,并且机头压紧组件4的下压紧脚10平移伸出与主压紧组件2的下。

22、压紧脚10端面相平位置,下压紧脚10上表面在一个平面上且离输料板上平面控制在005MM以内,这样才可以让两套压紧组件以最优的压紧性能达到布料牢固定位的效果。当上述六套压紧脚9、10压紧后,输料板5复位,由压紧送料组件1的上压紧脚9垂直下压将布料压紧定位,上述六套压紧脚9、10松开复位,之后在整个锁眼过程中都是靠压紧送料组件1定位的,而压紧送料组件1又在齿轮齿条装置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进给布料,完成锁眼过程后,压紧送料组件1复位,卸料机构自动卸料,那么单个工作序就完成了。三套压紧定位组件的动作都先后联结着,这样设计目的也是为了是布料定位可靠性好。说明书CN102304824ACN102304830A1/6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04824ACN102304830A2/6页9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04824ACN102304830A3/6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04824ACN102304830A4/6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04824ACN102304830A5/6页12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04824ACN102304830A6/6页13图8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0482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