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7487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80512.4

申请日:

2011.09.21

公开号:

CN102303111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2D 27/04申请公布日:201201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D 27/04申请日:20110921|||公开

IPC分类号:

B22D27/04

主分类号:

B22D27/04

申请人:

镇江忆诺唯记忆合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司松海; 司乃潮; 孙克庆; 刘光磊; 李晓薇; 杨嵩

地址: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丁卯开发区南纬四路赛尔支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属于定向凝固和铝合金技术领域,其特征为,先将纯度为99.99%的电解铝和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Al-4.7%Cu合金,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为在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确定定向凝固温度T0及凝固速率V0,再选定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以保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本发明选定T0=750℃,V0=90μm/s,ts=60min,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分别为850℃、950℃及105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其特征为, 先将纯度为 99.99%的电解铝和 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 Al-4.7% Cu 合金, 然后在快速 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 ; 为在温度梯度、 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的条件 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 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 确定定向凝固温度 T0 及凝固速率 V0, 再选定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 Ts, 以保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 凝固速率 等工艺因素相同 ; 本发明选定 T0 = 750℃, V0 = 90μm/s, ts = 60min, 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 Ts 分别为 850℃、 950℃及 105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熔体的 过热处理温度 Ts 分别为 850℃、 950℃及 1050℃时, 一次枝晶间距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 向凝固的减小了 19.8% -36.2%, 抗拉强度 σb/MPa 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 了 7.3% -28.8%, 延伸率 δ/%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 34.1% -38.6%。

说明书


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定向凝固和铝合金技术领域, 特指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 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背景技术 定向凝固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次枝晶间距等特征长度, 近年来, 许 多学者对定向凝固枝晶生长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固液界面微单元热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晶体取向对一次枝晶间距影响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表明, 一维择优晶体取向与宏观 定向凝固方向偏离越远, 一次枝晶间距越小。对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组织尺度的实验研究结 果表明, 晶体取向对一次枝晶间距的影响趋势和理论模型相吻合, 其影响程度和固液界面 温度梯度及定向凝固速率有关。模型及实验都表明, 提高固液界面温度梯度和定向凝固速 率, 晶体取向对一次枝晶间距的影响程度减弱。
     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有显著影响。 有人研究了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熔体处理温度的增加, 合金的凝固 组织从粗枝晶向细枝晶转变, 一次枝晶间距逐渐减小, 并在 1700℃发生突然减小, 说明合金 的临界温度在 1700℃左右 ; 枝晶干、 枝晶间 γ′的尺寸均减小, 形状更规则, 并且枝晶干、 枝晶间 γ′尺寸差别减小, 枝晶偏析比趋近于 1, 这主要是由于熔体处理温度改变熔体结 构的结果。 随着熔体温度的升高, 合金熔体结构因子曲线的主峰高度和对称性降低 ; 次峰变 得平滑。 说明合金熔体随着过热温度的增加, 熔体中的原子集团和各种结合键被破坏, 熔体 变得更加均匀, 有序度降低。本发明开发出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温 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出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其 特征为, 先将纯度为 99.99%的电解铝和 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 Al-4.7% Cu 合金, 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 为在温度梯度、 凝固速率等工 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 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 确定定向凝固温度 T0 及凝固速率 V0, 再选定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Ts, 在每次试验过程中, 均是 将其加热至 Ts 并保温 ts 后迅速冷却至 T0 温度, 在相同的凝固速率 V0 下进行定向凝固, 以保 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 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 本发明选定 T0 = 750℃, V0 = 90μm/ s, ts = 60min, 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 Ts 分别为 850℃、 950℃及 1050℃。
     将定向凝固试样在稳定生长 50mm 的位置上截取长度约为 20mm 的样品, 制成沿横 截面和纵截面两块金相试样, 在卧式光学显微镜上进行组织观察与照相, 采用定量金相分 析仪测定枝晶一次间距, 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 Al-4.7Cu 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定向凝 固试样的力学性能。
     图 1 为在 T0 = 750℃, V0 = 90μm/s, ts = 60min 条件下, Al-4.7Cu 合金在 Ts =850 ~ 1050 ℃范围内定向凝固试验结果。结果表明, 随着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Ts 的提高, Al-4.7% Cu 合金的凝固组织从粗枝晶向细枝晶转变, 合金一次枝晶间距 λ1 降低, 即组织 越来越细密, 并在 850 ~ 950℃减小幅度加剧。 在过热处理的 Al-Cu 合金熔体中, 由于熔体过 热, 导致不可逆类固型原子团簇熔化和原子集团平均尺度的变小, 熔体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 引起非均匀形核中心数量减少和形核过冷度增大, 使均匀形核生长过程逐步占优。而且随 着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Ts 的提高, 一次枝晶生长方向由偏转逐渐变直。经过 850℃和 1050℃ 过热处理的一次枝晶间距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减小了 19.8% -36.2%。由表 1 可见, 抗拉强度 σb/MPa 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 7.3% -28.8%, 延伸率 δ/%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 34.1% -38.6%。显然, 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对定向凝固一次枝晶间距有显著影响, 可以细化定向凝固组织, 提高力学性能, 这主要是因 为熔体过热处理改变了熔体的结构状态。 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大于 1050℃后, Al-4.7% Cu 合 金已不适应, 因此 Al-4.7% Cu 合金进行定向凝固时, 熔体过热处理温度不大于 1050℃。其 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见图 1 和表 1。 附图说明
     图 1 熔体过热温度 Ts 对 Al-4.7Cu 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 (a)Ts = 750℃ ( 无过热 ), λ1 = 230.9μm ; (b)Ts = 850℃, λ1 = 185.2μm ; (c)Ts = 950℃, λ1 = 158.9μm ; (d)Ts = 1050℃, λ1 = 147.4μm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先将纯度为 99.99%的电解铝和 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 Al-4.7% Cu 合金, 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 为在温度梯度、 凝固速率等工 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 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 确定定向凝固温度 T0 及凝固速率 V0, 再选定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Ts, 在每次试验过程中, 均是 将其加热至 Ts 并保温 ts 后迅速冷却至 T0 温度, 在相同的凝固速率 V0 下进行定向凝固, 以保 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 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 本发明选定 T0 = 750℃, V0 = 90μm/ s, ts = 60min, 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 Ts850℃。其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见图 1 和表 1。经过 850℃过热温度的一次枝晶间距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减小了 19.8%。抗拉强 度 σb/MPa 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 7.3%, 延伸率 6/%比在 750℃无过热 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 34.1%。
     实施例 2
     先将纯度为 99.99%的电解铝和 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 Al-4.7% Cu 合金, 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 为在温度梯度、 凝固速率等工 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 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 确定定向凝固温度 T0 及凝固速率 V0, 再选定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Ts, 在每次试验过程中, 均是 将其加热至 Ts 并保温 ts 后迅速冷却至 T0 温度, 在相同的凝固速率 V0 下进行定向凝固, 以保 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 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 本发明选定 T0 = 750℃, V0 = 90μm/ s, ts = 60min, 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 Ts950℃。其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见图 1 和表 1。经过950℃过热温度的一次枝晶间距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减小了 31.2%。抗拉强 度 σb/MPa 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 11.7%, 延伸率 δ/%比在 750℃无过 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 34.8%。
     实施例 3
     先将纯度为 99.99%的电解铝和 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 A1-4.7% Cu 合金, 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 为在温度梯度、 凝固速率等工 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 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 确定定向凝固温度 T0 及凝固速率 V0, 再选定熔体过热处理温度 Ts, 在每次试验过程中, 均是 将其加热至 Ts 并保温 ts 后迅速冷却至 T0 温度, 在相同的凝固速率 V0 下进行定向凝固, 以保 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 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 本发明选定 T0 = 750℃, V0 = 90μm/ s, ts = 60min, 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 Ts950℃。其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见图 1 和表 1。经过 1050℃过热温度的一次枝晶间距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减小了 36.2%。抗拉强 度 σb/MPa 比在 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 28.8%%, 延伸率 δ/%比在 750℃无 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 38.6%。
     表 1Al-4.7% Cu 合金一次枝晶间距及力学性能
    

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3111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3111ACN102303111A21申请号201110280512422申请日20110921B22D27/0420060171申请人镇江忆诺唯记忆合金有限公司地址212009江苏省镇江市丁卯开发区南纬四路赛尔支路9号72发明人司松海司乃潮孙克庆刘光磊李晓薇杨嵩54发明名称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57摘要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属于定向凝固和铝合金技术领域,其特征为,先将纯度为9999的电解铝和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AL47CU合金,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

2、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为在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确定定向凝固温度T0及凝固速率V0,再选定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以保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本发明选定T0750,V090M/S,TS60MIN,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分别为850、950及1050。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303113A1/1页21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其特征为,先将纯度为9999的电解铝和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

3、熔配成AL47CU合金,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为在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确定定向凝固温度T0及凝固速率V0,再选定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以保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本发明选定T0750,V090M/S,TS60MIN,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分别为850、950及10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分别为850、950及1050时,一次枝晶间距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减小了198362,抗拉强度B/M。

4、PA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73288,延伸率/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341386。权利要求书CN102303111ACN102303113A1/3页3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定向凝固和铝合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背景技术0002定向凝固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次枝晶间距等特征长度,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定向凝固枝晶生长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固液界面微单元热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晶体取向对一次枝晶间距影响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表明,一维择优晶体取向与宏观定向凝固方向偏离越远,一次枝晶。

5、间距越小。对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组织尺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晶体取向对一次枝晶间距的影响趋势和理论模型相吻合,其影响程度和固液界面温度梯度及定向凝固速率有关。模型及实验都表明,提高固液界面温度梯度和定向凝固速率,晶体取向对一次枝晶间距的影响程度减弱。0003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有显著影响。有人研究了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熔体处理温度的增加,合金的凝固组织从粗枝晶向细枝晶转变,一次枝晶间距逐渐减小,并在1700发生突然减小,说明合金的临界温度在1700左右;枝晶干、枝晶间的尺寸均减小,形状更规则,并且枝晶干、枝晶间尺寸差别减小,枝晶偏析比趋近于。

6、1,这主要是由于熔体处理温度改变熔体结构的结果。随着熔体温度的升高,合金熔体结构因子曲线的主峰高度和对称性降低;次峰变得平滑。说明合金熔体随着过热温度的增加,熔体中的原子集团和各种结合键被破坏,熔体变得更加均匀,有序度降低。本发明开发出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温度。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出一种细化铝铜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其特征为,先将纯度为9999的电解铝和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AL47CU合金,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为在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须经大量的试验探。

7、索,确定定向凝固温度T0及凝固速率V0,再选定熔体过热处理温度TS,在每次试验过程中,均是将其加热至TS并保温TS后迅速冷却至T0温度,在相同的凝固速率V0下进行定向凝固,以保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本发明选定T0750,V090M/S,TS60MIN,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分别为850、950及1050。0005将定向凝固试样在稳定生长50MM的位置上截取长度约为20MM的样品,制成沿横截面和纵截面两块金相试样,在卧式光学显微镜上进行组织观察与照相,采用定量金相分析仪测定枝晶一次间距,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AL47CU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定向凝固试样的力学性能。0006。

8、图1为在T0750,V090M/S,TS60MIN条件下,AL47CU合金在TS说明书CN102303111ACN102303113A2/3页48501050范围内定向凝固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随着熔体过热处理温度TS的提高,AL47CU合金的凝固组织从粗枝晶向细枝晶转变,合金一次枝晶间距1降低,即组织越来越细密,并在850950减小幅度加剧。在过热处理的ALCU合金熔体中,由于熔体过热,导致不可逆类固型原子团簇熔化和原子集团平均尺度的变小,熔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非均匀形核中心数量减少和形核过冷度增大,使均匀形核生长过程逐步占优。而且随着熔体过热处理温度TS的提高,一次枝晶生长方向由偏转逐渐。

9、变直。经过850和1050过热处理的一次枝晶间距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减小了198362。由表1可见,抗拉强度B/MPA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73288,延伸率/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341386。显然,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一次枝晶间距有显著影响,可以细化定向凝固组织,提高力学性能,这主要是因为熔体过热处理改变了熔体的结构状态。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大于1050后,AL47CU合金已不适应,因此AL47CU合金进行定向凝固时,熔体过热处理温度不大于1050。其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见图1和表1。附图说明0007图1熔体过热温度TS对AL47CU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

10、0008ATS750无过热,12309M;BTS850,11852M;0009CTS950,11589M;DTS1050,11474M具体实施方式0010实施例10011先将纯度为9999的电解铝和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AL47CU合金,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为在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确定定向凝固温度T0及凝固速率V0,再选定熔体过热处理温度TS,在每次试验过程中,均是将其加热至TS并保温TS后迅速冷却至T0温度,在相同的凝固速率V0下进行定向凝固,以保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凝固。

11、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本发明选定T0750,V090M/S,TS60MIN,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850。其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见图1和表1。经过850过热温度的一次枝晶间距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减小了198。抗拉强度B/MPA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73,延伸率6/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341。0012实施例20013先将纯度为9999的电解铝和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AL47CU合金,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为在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确定定向凝固温度T。

12、0及凝固速率V0,再选定熔体过热处理温度TS,在每次试验过程中,均是将其加热至TS并保温TS后迅速冷却至T0温度,在相同的凝固速率V0下进行定向凝固,以保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本发明选定T0750,V090M/S,TS60MIN,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950。其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见图1和表1。经过说明书CN102303111ACN102303113A3/3页5950过热温度的一次枝晶间距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减小了312。抗拉强度B/MPA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117,延伸率/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348。0014实施例30015先。

13、将纯度为9999的电解铝和9999的电解铜按要求的成分熔配成A147CU合金,然后在快速凝固法定向凝固炉中制备定向凝固试样。为在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观察熔体过热处理温度对定向凝固组织影响,须经大量的试验探索,确定定向凝固温度T0及凝固速率V0,再选定熔体过热处理温度TS,在每次试验过程中,均是将其加热至TS并保温TS后迅速冷却至T0温度,在相同的凝固速率V0下进行定向凝固,以保证液固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凝固速率等工艺因素相同。本发明选定T0750,V090M/S,TS60MIN,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TS950。其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见图1和表1。经过1050过热温度的一次枝晶间距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减小了362。抗拉强度B/MPA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288,延伸率/比在750无过热直接定向凝固的提高了386。0016表1AL47CU合金一次枝晶间距及力学性能0017说明书CN102303111ACN102303113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0311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