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57483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2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77387.4

申请日:

2011.06.28

公开号:

CN102305075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D 1/00申请公布日:201201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 1/00申请日:20110628|||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00; E21D1/03; E21D7/00

主分类号:

E21D1/00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功强; 冯国忠; 左峰; 张惠忠; 张世民; 彭玲; 田勇华; 刘平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一环路东四段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代理人:

曾永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施工步骤:第一步:在竖井井口所在位置浇筑盖重混凝土;第二步:在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结灌浆孔,并在灌浆孔内设置锚筋束,灌浆孔的孔深为竖井深度,锚筋束深度同灌浆孔深度;第三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上而下钻设成竖井的导孔;第四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竖井的导井;第五步:扩挖前的超前支护;第六步:竖井自上而下造孔爆破扩挖;第七步:扩挖后加强支护。该发明有效的解决了不良地质条件下小断面深竖井的开挖,导孔施工前的超前固结、扩挖前的小导管超前支护及开挖后的钢支撑和锚喷的支护,有效的解决了导井开挖塌孔及扩挖后塌方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 第一步 : 在竖井井口所在位置浇筑盖重混凝土 ; 第二步 : 在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结灌浆孔, 并在灌浆孔内设置锚筋束, 灌浆孔 的孔深为竖井深度, 锚筋束深度同灌浆孔深度 ; 第三步 : 采用反井钻机自上而下钻设成竖井的导孔 ; 第四步 : 采用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竖井的导井 ; 第五步 : 扩挖前的超前支护 ; 第六步 : 竖井自上而下造孔爆破扩挖 ; 第七步 : 扩挖后加强支护。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其中, 所述第三步中的导孔为 Φ21.6cm 的导孔 ; 所述第四步中的导井为 Φ1.4m 的导井 ; 所述第五步中的超前支护为 : 在竖井周圈布置超前注浆小导管, 在距小导管管口 0.5m 以下管壁钻 φ8-10mm、 孔距 40cm、 梅花型布置的注浆孔, 管底割除两个楔形口后, 做成尖 状, 导管走向与竖井轴线夹角为 30°, 环向间距为 30 ~ 50cm, 孔深 4m ; 所述第六步的扩挖为 : 采用人工自上而下直接造孔爆破, 人工将石渣通过导井扒到竖 井底部 ; 所述第七步的加强支护包括钢支撑和锚喷支护。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竖 井周圈布置的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 φ42mm 并且单根长
4: 0m 的钢管。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 超前注浆小导管安装完成后, 利用注浆机进行注浆, 浆液水灰比为 1 ∶ 1 ~ 0.5 ∶ 1, 注浆压 力 0.2Mp, 浆液扩散到导管周围的岩层。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扩 挖前对井口 5m 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锁口, 锁口高出地面并在锁口顶部周圈设置栏杆, 锁口混 凝土布置在结构混凝土以外。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钢支撑为, 采用 I20 型工字钢, 每榀钢拱架分 4 段制作, 钢拱架间中心距 60cm, 连接筋采用 φ25mm 螺纹钢, 环向间距为 0.4m, 单根长为 0.8m, 与拱架焊接牢固。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锚 喷支护为, 在每榀钢拱架上下两排分别布置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 锚杆直径 φ32mm, 单长 3m, 环向间距 1.0m, 锚杆与拱架焊接, 注浆水灰比为 1 ∶ 1 ~ 0.5 ∶ 1, 注浆压力 0.2MPa。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 钢拱架和锚杆施工完成后, 开挖面上挂 φ6.5@20×20cm 钢筋网, 并喷射 C20 砼。

说明书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竖井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 竖井施工难度较大, 尤其是在一些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 所谓不良地质条件 指: 深度大于等于 100m, 直径小于等于 4m, 竖井所在位置岩石裂隙发育稳定性差, 直接开挖 难以成型, 大多为深灰色泥质板岩、 薄状层结构、 以 IV、 V 类围岩为主、 裂隙发育密集、 裂隙 面与薄层状的岩层相互交错剪切、 岩体大量呈现碎裂块及泥质状态。 压力竖井为圆形断面, 其开挖直径小于等于 4m、 井深大于等于 100m, 特别是在井壁围岩破碎、 强度低、 稳定性差、 地下水丰富, 施工条件恶劣, 按照一般的施工方法难以组织施工, 从而影响水电站总体施工 进度目标的实现。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小断 面、 深竖井的开挖施工方法, 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缩短施工工期, 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 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 方法, 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
     第一步 : 在竖井井口所在位置浇筑盖重混凝土 ;
     第二步 : 在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结灌浆孔, 并在灌浆孔内设置锚筋束, 灌 浆孔的孔深为竖井深度, 锚筋束深度同灌浆孔深度 ;
     第三步 : 采用反井钻机自上而下钻设成竖井的导孔 ;
     第四步 : 采用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竖井的导井 ;
     第五步 : 扩挖前的超前支护 ;
     第六步 : 竖井自上而下造孔爆破扩挖 ;
     第七步 : 扩挖后加强支护。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其中,
     所述第三步中的导孔为 Φ21.6cm 的导孔 ; 所述第四步中的导井为 Φ1.4m 的导 井;
     所述第五步放入超前支护 : 在竖井周圈布置超前注浆小导管, 在距小导管管口 0.5m 以下管壁钻 φ8-10mm、 孔距 40cm、 梅花型布置的注浆孔, 管底割除两个楔形口后, 做成 尖状, 导管走向与与竖井轴线夹角为 30°, 环向间距为 30 ~ 50cm, 孔深 4m ;
     所述第六步的扩挖为 : 采用人工自上而下直接造孔爆破, 人工将石渣通过导井扒 到竖井底部 ;
     所述第七步的加强支护包括钢支撑和锚喷支护。进一步优选, 所述竖井周圈布置的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 φ42mm、 单根长 4.0m 的钢管。 更进一步优选, 在所述超前注浆小导管安装完成后, 利用注浆机进行注浆, 浆液水 灰比为 1 ∶ 1 ~ 0.5 ∶ 1, 注浆压力 0.2Mp, 浆液扩散到导管周围的岩层。
     进一步优选, 在所述扩挖前对井口 5m 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锁口, 锁口高出地面并在 锁口顶部周圈设置栏杆, 锁口混凝土布置在结构混凝土以外。
     进一步优选, 所述钢支撑为, 采用 I20 型工字钢, 每榀钢拱架分 4 段制作, 钢拱架间 中心距 60cm, 连接筋采用 φ25mm 螺纹钢, 环向间距为 0.4m, 单根长为 0.8m, 与拱架焊接牢 固。
     更进一步优选, 所述锚喷支护为, 在每榀钢拱架上下两排分别布置自进式中空注 浆锚杆, 锚杆直径 φ32mm, 单长 3m, 环向间距 1.0m, 锚杆与拱架焊接, 注浆水灰比为 1 ∶ 1 ~ 0.5 ∶ 1, 注浆压力 0.2MPa。
     更进一步优选, 在钢拱架和锚杆施工完成后, 开挖面上挂 φ6.5@20×20cm 钢筋 网, 并喷射 C20 砼。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
     该发明主要适用于深度大于等于 150m, 直径小于等于 4m, 且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 施工, 比如深灰色泥质板岩, 薄状层结构, 以 IV、 V 类围岩为主, 裂隙发育密集, 裂隙面与薄 层状的岩层相互交错剪切, 岩体大量呈现碎裂块及泥质状态等的施工条件下, 具体来说, 1、 导孔开挖前, 布置深孔固结灌浆孔, 灌浆孔孔内安装钢筋束, 可以有效的减少导孔施工塌孔 和扩挖时塌方 ; 2、 扩挖时每循环开挖前采用的超前注浆小导管, 进一步对破碎围岩进行固 结, 避免发生塌方 ; 3、 开挖后用钢支撑和锚喷以加强支护, 可以有效的为开挖和压力钢管安 装等施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工作面 ; 因此, 该发明有效的解决了不良地质条件下小 断面深竖井的开挖, 导孔施工前的超前固结、 扩挖前的小导管超前支护及开挖后的钢支撑 和锚喷的支护, 有效的解决了导井开挖塌孔及扩挖后塌方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具有较强的 推广作用。
     附图说明
     由以下本发明中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细节描述, 可以对本发明的目的、 观点及优点 有更清楚的理解, 同时参考下列本发明的附图加以说明 :
     图 1 为本发明工程实施例中竖井超前固结灌浆孔位布置图 ;
     图 2 为本发明工程实施例中竖井扩挖支护示意图 ;
     图 3 为图 2 的 A-A 剖面示意图。
     其中 : 1- 竖井导井轮廓线, 2- 竖井设计开挖线, 3-A 环灌浆孔布置轮廓线, 4-B 环灌 浆孔布置轮廓线, 5- 实际开挖线, 6- 设计断面线, 7- 注浆小导管, 9- 竖井洞轴线, 10- 导井, 11- 钢筋防护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及其优点, 不难从下述所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 获得深入了解。该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 第一步 : 在竖井井口所在 位置浇筑盖重混凝土 ; 第二步 : 在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结灌浆孔, 并在灌浆孔内 设置锚筋束, 灌浆孔的孔深为竖井深度, 锚筋束深度同灌浆孔深度 ; 第三步 : 采用反井钻机 自上而下钻设成竖井的导孔 ; 第四步 : 采用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竖井的导井 10 ; 第五 步: 扩挖前的超前支护 ; 第六步 : 竖井自上而下造孔爆破扩挖 ; 第七步 : 扩挖后加强支护。
     根据竖井导井轮廓线 1 的位置设计适合的竖井设计开挖线 2, 而实际开挖线 5 和 设计断面线 6 根据竖井洞轴线 9 的位置以及具体的工程进行调整, 如附图所示, 在上述超前 固结包括在竖井井口所在位置先浇筑盖重混凝土 ; 竖井周围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 结灌浆孔, 在灌浆孔内安装钢筋束。导孔开挖前, 沿 A 环灌浆孔布置轮廓线 3 和 B 环灌浆孔 布置轮廓线 4 布置两圈深孔固结灌浆孔, 孔内安装钢筋束, 可以有效的减少导孔施工塌孔 和扩挖时塌方。 所述第三步中的导孔为采用反井钻机自上而下钻设 Φ21.6cm 的导孔 ; 第四 步中的导井 10 为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 Φ1.4m 的导井 10, 导井 10 上方设置钢筋防护 网格 11。所述第六步的扩挖为 : 采用人工自上而下直接造孔爆破, 人工将石渣通过导井 10 扒到竖井底部。扩挖前对井口 5m 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锁口, 锁口高出地面并在锁口顶部周圈 设置栏杆, 锁口混凝土布置在结构混凝土以外。 扩挖时, 循环开挖前采用的超前注浆小导管 7, 进一步对破碎围岩进行固结, 避免发生塌方。所述第五步的超前支护 : 在竖井周圈布置 超前注浆小导管 7, 竖井周圈布置的超前注浆小导管 7 采用 φ42mm、 单根长 4.0m 的钢管, 在 超前注浆小导管 7 安装完成后, 利用注浆机进行注浆, 浆液水灰比为 1 ∶ 1 ~ 0.5 ∶ 1, 注 浆压力 0.2Mp, 浆液扩散到导管周围的岩层。在距小导管管口 0.5m 以下管壁钻 φ8-10mm、 孔距 40cm、 梅花型布置的注浆孔, 管底割除两个楔形口后, 做成尖状, 导管走向与与竖井轴 线夹角为 30°, 环向间距为 30 ~ 50cm, 孔深 4m ; 所述第七步中的加强支护包括钢支撑和 锚喷支护, 可以有效的为开挖和压力钢管安装等施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工作面。所 述钢支撑为, 采用 I20 型工字钢, 每榀钢拱架分 4 段制作, 钢拱架间中心距 60cm, 连接筋采 用 φ25mm 螺纹钢, 环向间距为 0.4m, 单根长为 0.8m, 与拱架焊接牢固。所述锚喷支护为, 在 每榀钢拱架上下两排分别布置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 锚杆直径 φ32mm, 单长 3m, 环向间距 1.0m, 锚杆与拱架焊接, 注浆水灰比为 1 ∶ 1 ~ 0.5 ∶ 1, 注浆压力 0.2MPa。在钢拱架和锚 杆施工完成后, 开挖面上挂 φ6.5@20×20cm 钢筋网, 并喷射 C20 砼。
     以下通过一个工程实施例来明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更加明确本发明保护 的对象和目的。
     工程背景 :
     松林河洪一电站压力钢管布置在压力前池进水室末端, 管道为埋管布置, 分为竖 井段与斜井段, 其中竖井段高度 225.8m, 断面为圆形, 开挖直径 4m, 压力钢管直径 2.8m, 钢 管与混凝土之间回填 60cm 厚 C20 混凝土。竖井进口段前池位于洪坝河左岸漫哈沟右侧山 脊上, 该部位山体雄厚, 地形呈缓坡状, 现场地形坡度的实测结果为前池底高程起向下约 80 米山坡坡度稍陡, 平均为 40°。前池下部的压力管道竖井段岩体受挤压破碎、 板岩岩性的 抗物理风化能力相对较弱, 加之地质历史上的地下水活动的影响, 岩体风化形成很深的全 风化~强风化带, 强风化带岩层中细小的和风化较为完全的物质在地下水活动的作用下被 带出, 岩体中留下较多的具有一定连通性的孔隙和小空洞。该竖井段围岩类别以 IV、 V 类为 主, 尤其是上部 126m 左右 V 类围岩段岩石风化严重, 极其破碎, 围岩稳定性差, 地下水丰富。主要施工程序
     本发明的施工程序为 : 井口盖重混凝土→深孔固结灌浆→自上而下竖井导孔施工 →自下而上竖井导井施工→扩挖施工。
     其中扩挖按照超前支护→扩挖→加强支护, 加强支护包括钢支撑和锚喷。
     主要施工方案
     1、 超前灌浆
     竖井所在位置岩石为强风化岩石, 极其破碎, 且在前池开挖时, 在竖井进口附近发 现几条纵向裂缝。为了确保前池稳定和压力竖井施工及运行安全, 对整个前池底板进行固 结灌浆处理, 并在竖井周围布置 2 圈超前固结灌浆孔, 分为 A 环和 B 环。A 环灌浆孔布置半 径 3.4m, 距竖井开挖边线 1.4m, 并在孔内安装 Φ32mm 钢筋 ; B 环灌浆孔布置半径为 1m。
     具体布置见附图 1 : 竖井超前固结灌浆孔位布置图。
     在灌浆造孔施工过程中, 岩石裂隙发育, 并有较大断层现象出现, 除个别灌浆段有 返水外, 大部分均无返水。在灌浆时, 大部分段位由于吃浆量大, 无回浆, 施工中采取了浓 浆、 限流、 间歇及待凝复灌等措施。
     2、 导井开挖 本竖井深度达 225.8m, 但开挖断面仅为直径 4m 的圆形断面, 施工难度较大。本竖 井采用 LM200 型钻机先自上而下形成直径 21.6cm 的导孔, 再自下而上形成直径 1.4m 的导 井 10。其中排除因钻机故障、 停电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
     导孔施工平均每天造孔 15.05m/ 天, 最快进尺 1.0m/h, 最慢进尺 0.5m/h, 平均进尺 0.89m/h。导井施工, 平均进尺 0.57m/h, 最快进尺 2m/h, 最慢进尺 0.22m/h。该统计为排除 因钻机故障、 停电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后的统计, 从施工过程统计来看, 施工进度主要受孔 深的制约, 造孔深度越深, 单位时间进尺越小。
     3、 竖井扩挖
     竖井岩石风化层厚、 裂隙发育、 完整性差、 地下水丰富, 以 IV、 V 类围岩为主, 经过 综合考虑, 采用自上而下分层爆破开挖, 人工扒渣, 渣料通过溜渣井溜到竖井底部, 通过装 载机将石渣运到指定渣场。 为确保竖井扩挖安全, 在 A 环孔内布置直径为 32mm 的钢筋, A环 孔深 65m, B 环孔深 80 ~ 100m, 灌浆压力 0.3 ~ 0.5MPa。
     1) 施工准备
     竖井垂直提升设备采用在井口布置 1 套 10T 电动双梁门式起重机, 进行竖井扩挖、 支护等施工时物资和设备的提升。该竖井提升设备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设计、 制作和 安装, 门机行走跨距为 6m, 起吊高度 7.5m, 行走轨道分别布置于井口两侧。
     施工供风主要从集中供风站接 Φ75mm 供风钢管沿竖井井壁向下铺设, 在距离工 作面约 30m 处接胶管供风。
     施工供水主要采用自施工区的水池接 Φ50mm 钢管沿竖井井壁向下铺设, 在距离 工作面约 30m 处接胶皮软管, 供风、 供水管路均在井口设置控制阀门。
     施工用电主要为竖井内提供照明用电, 在施工中主要采用电缆, 随吊篮一起升降。
     施工通讯主要采用 2 种通讯形式, 在 150m 以上位置采用高频对讲机, 150m 以下位 置在井口和施工工作面设置电话, 并配有电铃。
     2) 扩挖施工
     竖井扩挖自上而下分层进行, 人工手风钻钻孔、 周边光面爆破、 乳化炸药非电毫秒 起爆、 人工扒渣、 超前支护及开挖后锚喷支护的方法施工。扩挖出渣在竖井井底斜井内进 行, 用 ZL30 装载机装 5t 自卸汽车出渣, 经斜井段及 4# 支洞运往弃渣场。
     为避免溜渣井堵塞和便于人工扒渣, 严格控制爆块大小, 施工中采用如下参数 : 炮 孔深度为 1.5 ~ 2m, 孔排距 0.5 ~ 0.7m, 周边光爆孔距 0.5m, 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破震动对围 岩的不利影响, 避免爆破岩石块度过大出现堵塞溜渣井现象。
     为便于导井开挖和出渣, 竖井底部 1# 弯管 “龙抬头” 部位在斜管开挖时形成水平 平台, 并自竖井中心线延长到 3m 位置, 在竖井开挖时, 竖井开挖线以外上下游各支立 2 榀钢 拱架并锚喷混凝土, 确保竖井施工安全。竖井出渣直接在底部利用 ZL30 装载机装 5t 自卸 汽车运输到洞外渣场。
     3) 支护
     如附图 2 和附图 3 所示的竖井扩挖支护示意, 为防止雨水倒灌、 井口石块等杂物掉 入井内对竖井作业形成较大安全隐患, 对井口 5m 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锁口, 该锁口高出地面 50cm, 在锁口顶部周圈设置 1.2m 高栏杆, 该锁口混凝土布置结构混凝土以外。
     竖井扩挖前, 在竖井周圈布置超前固结小导管, 小导管采用 φ42mm 钢管, 单根长 4.0m。在距管口 0.5m 以下管壁钻 φ8-10mm 注浆孔, 孔距 40cm, 梅花型布置。管底割除两个 楔形口后, 做成尖状。注浆导管采用 YT-28 手风钻在开挖轮廓线上造孔, 造孔直径 50mm, 导 管走向与与竖井轴线夹角为 30°, 环向间距为 30 ~ 50cm, 孔深 4m。导管安装完成后, 利用 注浆机进行注浆, 浆液水灰比为 1 ∶ 1 ~ 0.5 ∶ 1, 注浆压力 0.2Mp, 使浆液扩散到导管周围 的岩层, 从而减少扩挖造成大量塌方。 在开挖后采用钢支撑连同锚喷加强支护, 钢拱架采用 I20 型工字钢制作而成, 为 便于运输和安装, 每榀拱架分 4 段制作和安装。每茬炮开挖完成并安全撬挖后, 立即进行钢 拱架安装。分段制作完成的拱架由 3m3 装载机自制作场转运到井口吊笼内, 利用 10T 门机 吊装到施工现场拼装。拱架间中心距 60cm, 连接筋采用 φ25mm 螺纹钢, 环向间距为 0.4m, 单根长为 0.8m, 与拱架焊接牢固。
     考虑到钢拱架支立后为悬空结构, 而岩石破碎, 稳定性差, 为避免过大垂直压力出 现安全事故, 在每榀钢拱架上下两排分别布置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 锚杆直径 φ32mm, 单 长 3m, 环向间距 1.0m, 每榀拱架共计 28 根。要求该锚杆与拱架焊接牢靠, 注浆水灰比为 1 ∶ 1 ~ 0.5 ∶ 1, 注浆压力 0.2MPa。
     在拱架和锚杆施工完成后, 立即开挖面上挂 φ6.5@20×20cm 钢筋网, 钢筋网与锚 杆等固定牢靠。钢筋网安装验收完成立即喷射 C20 砼, 对由于地质原因引起的垮塌和超挖 部分必须利用喷砼回填, 喷平至钢拱架内侧面, 即喷射混凝土成型后断面半径为 2m, 满足设 计标准断面。
     4) 安全观测
     在竖井开挖过程中, 每隔 20m 在已支护的井壁设置观测点, 利用钢卷尺对角测量 变形情况。同时在施工过程中, 不定期对井壁喷混凝土进行观测, 是否出现裂缝等安全隐 患, 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开挖前对不良地质段采用超前灌浆, 由反井钻机开挖导孔和导井, 扩挖前利用注 浆小导管 7 超前支护, 开挖后采用 “钢支撑 + 锚喷” 加强支护等施工工艺, 可有效解决在不
     良地质条件下小断面、 深竖井工程开挖施工。
     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所了解的,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帮助了解本 发明的实施,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而熟悉此领域的技术人员于领悟本发明后, 凡其 他未脱离本发明的实质范围下, 所完成的些许更动润饰及等效的改变或修饰是允许的, 其 专利保护范围应当视为包含在本专利申请范围及其等同领域中。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5075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5075ACN102305075A21申请号201110177387422申请日20110628E21D1/00200601E21D1/03200601E21D7/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一环路东四段8号72发明人李功强冯国忠左峰张惠忠张世民彭玲田勇华刘平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2代理人曾永珠54发明名称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施工步骤第一步在竖。

2、井井口所在位置浇筑盖重混凝土;第二步在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结灌浆孔,并在灌浆孔内设置锚筋束,灌浆孔的孔深为竖井深度,锚筋束深度同灌浆孔深度;第三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上而下钻设成竖井的导孔;第四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竖井的导井;第五步扩挖前的超前支护;第六步竖井自上而下造孔爆破扩挖;第七步扩挖后加强支护。该发明有效的解决了不良地质条件下小断面深竖井的开挖,导孔施工前的超前固结、扩挖前的小导管超前支护及开挖后的钢支撑和锚喷的支护,有效的解决了导井开挖塌孔及扩挖后塌方对施工造成的影响。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2页CN10230。

3、5081A1/1页21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第一步在竖井井口所在位置浇筑盖重混凝土;第二步在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结灌浆孔,并在灌浆孔内设置锚筋束,灌浆孔的孔深为竖井深度,锚筋束深度同灌浆孔深度;第三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上而下钻设成竖井的导孔;第四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竖井的导井;第五步扩挖前的超前支护;第六步竖井自上而下造孔爆破扩挖;第七步扩挖后加强支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步中的导孔为216CM的导孔;所述第四步中的导井为14M的导井;所述第五步中的超前支护为在竖井周圈布置超前注浆小导管。

4、,在距小导管管口05M以下管壁钻810MM、孔距40CM、梅花型布置的注浆孔,管底割除两个楔形口后,做成尖状,导管走向与竖井轴线夹角为30,环向间距为3050CM,孔深4M;所述第六步的扩挖为采用人工自上而下直接造孔爆破,人工将石渣通过导井扒到竖井底部;所述第七步的加强支护包括钢支撑和锚喷支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周圈布置的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42MM并且单根长40M的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前注浆小导管安装完成后,利用注浆机进行注浆,浆液水灰比为11051,注浆压力02MP,浆液扩散到。

5、导管周围的岩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挖前对井口5M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锁口,锁口高出地面并在锁口顶部周圈设置栏杆,锁口混凝土布置在结构混凝土以外。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为,采用I20型工字钢,每榀钢拱架分4段制作,钢拱架间中心距60CM,连接筋采用25MM螺纹钢,环向间距为04M,单根长为08M,与拱架焊接牢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喷支护为,在每榀钢拱架上下两排分别布置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锚杆直径32MM,单长3M,环向间距10M,锚杆与拱架。

6、焊接,注浆水灰比为11051,注浆压力02MPA。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拱架和锚杆施工完成后,开挖面上挂652020CM钢筋网,并喷射C20砼。权利要求书CN102305075ACN102305081A1/6页3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竖井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竖井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在一些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所谓不良地质条件指深度大于等于100M,直径小于等于4M,竖井所在位置岩石裂隙发育稳定性差,直接开挖难以成型,大多为深灰色泥质板岩、薄状层结构。

7、、以IV、V类围岩为主、裂隙发育密集、裂隙面与薄层状的岩层相互交错剪切、岩体大量呈现碎裂块及泥质状态。压力竖井为圆形断面,其开挖直径小于等于4M、井深大于等于100M,特别是在井壁围岩破碎、强度低、稳定性差、地下水丰富,施工条件恶劣,按照一般的施工方法难以组织施工,从而影响水电站总体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小断面、深竖井的开挖施工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缩短施工工期,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0005第一步。

8、在竖井井口所在位置浇筑盖重混凝土;0006第二步在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结灌浆孔,并在灌浆孔内设置锚筋束,灌浆孔的孔深为竖井深度,锚筋束深度同灌浆孔深度;0007第三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上而下钻设成竖井的导孔;0008第四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竖井的导井;0009第五步扩挖前的超前支护;0010第六步竖井自上而下造孔爆破扩挖;0011第七步扩挖后加强支护。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其中,0013所述第三步中的导孔为216CM的导孔;所述第四步中的导井为14M的导井;0014所述第五步放入超前支护在竖井周圈布置超前注浆小导管,在距小导管管口05M以下管壁钻810MM、孔距40CM、梅花型布。

9、置的注浆孔,管底割除两个楔形口后,做成尖状,导管走向与与竖井轴线夹角为30,环向间距为3050CM,孔深4M;0015所述第六步的扩挖为采用人工自上而下直接造孔爆破,人工将石渣通过导井扒到竖井底部;0016所述第七步的加强支护包括钢支撑和锚喷支护。说明书CN102305075ACN102305081A2/6页40017进一步优选,所述竖井周圈布置的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42MM、单根长40M的钢管。0018更进一步优选,在所述超前注浆小导管安装完成后,利用注浆机进行注浆,浆液水灰比为11051,注浆压力02MP,浆液扩散到导管周围的岩层。0019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扩挖前对井口5M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锁。

10、口,锁口高出地面并在锁口顶部周圈设置栏杆,锁口混凝土布置在结构混凝土以外。0020进一步优选,所述钢支撑为,采用I20型工字钢,每榀钢拱架分4段制作,钢拱架间中心距60CM,连接筋采用25MM螺纹钢,环向间距为04M,单根长为08M,与拱架焊接牢固。0021更进一步优选,所述锚喷支护为,在每榀钢拱架上下两排分别布置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锚杆直径32MM,单长3M,环向间距10M,锚杆与拱架焊接,注浆水灰比为11051,注浆压力02MPA。0022更进一步优选,在钢拱架和锚杆施工完成后,开挖面上挂652020CM钢筋网,并喷射C20砼。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0024该发明主。

11、要适用于深度大于等于150M,直径小于等于4M,且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比如深灰色泥质板岩,薄状层结构,以IV、V类围岩为主,裂隙发育密集,裂隙面与薄层状的岩层相互交错剪切,岩体大量呈现碎裂块及泥质状态等的施工条件下,具体来说,1、导孔开挖前,布置深孔固结灌浆孔,灌浆孔孔内安装钢筋束,可以有效的减少导孔施工塌孔和扩挖时塌方;2、扩挖时每循环开挖前采用的超前注浆小导管,进一步对破碎围岩进行固结,避免发生塌方;3、开挖后用钢支撑和锚喷以加强支护,可以有效的为开挖和压力钢管安装等施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工作面;因此,该发明有效的解决了不良地质条件下小断面深竖井的开挖,导孔施工前的超前固结、扩挖前。

12、的小导管超前支护及开挖后的钢支撑和锚喷的支护,有效的解决了导井开挖塌孔及扩挖后塌方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推广作用。附图说明0025由以下本发明中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细节描述,可以对本发明的目的、观点及优点有更清楚的理解,同时参考下列本发明的附图加以说明0026图1为本发明工程实施例中竖井超前固结灌浆孔位布置图;0027图2为本发明工程实施例中竖井扩挖支护示意图;0028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0029其中1竖井导井轮廓线,2竖井设计开挖线,3A环灌浆孔布置轮廓线,4B环灌浆孔布置轮廓线,5实际开挖线,6设计断面线,7注浆小导管,9竖井洞轴线,10导井,11钢筋防护网格。具体实施方式003。

13、0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说明书CN102305075ACN102305081A3/6页50031该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第一步在竖井井口所在位置浇筑盖重混凝土;第二步在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结灌浆孔,并在灌浆孔内设置锚筋束,灌浆孔的孔深为竖井深度,锚筋束深度同灌浆孔深度;第三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上而下钻设成竖井的导孔;第四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竖井的导井10;第五步扩挖前的超前支护;第六步竖井自上而下造孔爆破扩挖;第七步扩挖后加强支护。0032根据竖井导井轮廓线1的位置设计适合的竖井设计开挖线2,而实际开。

14、挖线5和设计断面线6根据竖井洞轴线9的位置以及具体的工程进行调整,如附图所示,在上述超前固结包括在竖井井口所在位置先浇筑盖重混凝土;竖井周围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结灌浆孔,在灌浆孔内安装钢筋束。导孔开挖前,沿A环灌浆孔布置轮廓线3和B环灌浆孔布置轮廓线4布置两圈深孔固结灌浆孔,孔内安装钢筋束,可以有效的减少导孔施工塌孔和扩挖时塌方。所述第三步中的导孔为采用反井钻机自上而下钻设216CM的导孔;第四步中的导井10为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14M的导井10,导井10上方设置钢筋防护网格11。所述第六步的扩挖为采用人工自上而下直接造孔爆破,人工将石渣通过导井10扒到竖井底部。扩挖前对井口5M段采用。

15、钢筋混凝土锁口,锁口高出地面并在锁口顶部周圈设置栏杆,锁口混凝土布置在结构混凝土以外。扩挖时,循环开挖前采用的超前注浆小导管7,进一步对破碎围岩进行固结,避免发生塌方。所述第五步的超前支护在竖井周圈布置超前注浆小导管7,竖井周圈布置的超前注浆小导管7采用42MM、单根长40M的钢管,在超前注浆小导管7安装完成后,利用注浆机进行注浆,浆液水灰比为11051,注浆压力02MP,浆液扩散到导管周围的岩层。在距小导管管口05M以下管壁钻810MM、孔距40CM、梅花型布置的注浆孔,管底割除两个楔形口后,做成尖状,导管走向与与竖井轴线夹角为30,环向间距为3050CM,孔深4M;所述第七步中的加强支护包。

16、括钢支撑和锚喷支护,可以有效的为开挖和压力钢管安装等施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工作面。所述钢支撑为,采用I20型工字钢,每榀钢拱架分4段制作,钢拱架间中心距60CM,连接筋采用25MM螺纹钢,环向间距为04M,单根长为08M,与拱架焊接牢固。所述锚喷支护为,在每榀钢拱架上下两排分别布置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锚杆直径32MM,单长3M,环向间距10M,锚杆与拱架焊接,注浆水灰比为11051,注浆压力02MPA。在钢拱架和锚杆施工完成后,开挖面上挂652020CM钢筋网,并喷射C20砼。0033以下通过一个工程实施例来明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更加明确本发明保护的对象和目的。0034工程背景003。

17、5松林河洪一电站压力钢管布置在压力前池进水室末端,管道为埋管布置,分为竖井段与斜井段,其中竖井段高度2258M,断面为圆形,开挖直径4M,压力钢管直径28M,钢管与混凝土之间回填60CM厚C20混凝土。竖井进口段前池位于洪坝河左岸漫哈沟右侧山脊上,该部位山体雄厚,地形呈缓坡状,现场地形坡度的实测结果为前池底高程起向下约80米山坡坡度稍陡,平均为40。前池下部的压力管道竖井段岩体受挤压破碎、板岩岩性的抗物理风化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地质历史上的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岩体风化形成很深的全风化强风化带,强风化带岩层中细小的和风化较为完全的物质在地下水活动的作用下被带出,岩体中留下较多的具有一定连通性的孔隙和。

18、小空洞。该竖井段围岩类别以IV、V类为主,尤其是上部126M左右V类围岩段岩石风化严重,极其破碎,围岩稳定性差,地下水丰富。说明书CN102305075ACN102305081A4/6页60036主要施工程序0037本发明的施工程序为井口盖重混凝土深孔固结灌浆自上而下竖井导孔施工自下而上竖井导井施工扩挖施工。0038其中扩挖按照超前支护扩挖加强支护,加强支护包括钢支撑和锚喷。0039主要施工方案00401、超前灌浆0041竖井所在位置岩石为强风化岩石,极其破碎,且在前池开挖时,在竖井进口附近发现几条纵向裂缝。为了确保前池稳定和压力竖井施工及运行安全,对整个前池底板进行固结灌浆处理,并在竖井周围。

19、布置2圈超前固结灌浆孔,分为A环和B环。A环灌浆孔布置半径34M,距竖井开挖边线14M,并在孔内安装32MM钢筋;B环灌浆孔布置半径为1M。0042具体布置见附图1竖井超前固结灌浆孔位布置图。0043在灌浆造孔施工过程中,岩石裂隙发育,并有较大断层现象出现,除个别灌浆段有返水外,大部分均无返水。在灌浆时,大部分段位由于吃浆量大,无回浆,施工中采取了浓浆、限流、间歇及待凝复灌等措施。00442、导井开挖0045本竖井深度达2258M,但开挖断面仅为直径4M的圆形断面,施工难度较大。本竖井采用LM200型钻机先自上而下形成直径216CM的导孔,再自下而上形成直径14M的导井10。其中排除因钻机故障。

20、、停电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0046导孔施工平均每天造孔1505M/天,最快进尺10M/H,最慢进尺05M/H,平均进尺089M/H。导井施工,平均进尺057M/H,最快进尺2M/H,最慢进尺022M/H。该统计为排除因钻机故障、停电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后的统计,从施工过程统计来看,施工进度主要受孔深的制约,造孔深度越深,单位时间进尺越小。00473、竖井扩挖0048竖井岩石风化层厚、裂隙发育、完整性差、地下水丰富,以IV、V类围岩为主,经过综合考虑,采用自上而下分层爆破开挖,人工扒渣,渣料通过溜渣井溜到竖井底部,通过装载机将石渣运到指定渣场。为确保竖井扩挖安全,在A环孔内布置直径为32MM的钢筋,。

21、A环孔深65M,B环孔深80100M,灌浆压力0305MPA。00491施工准备0050竖井垂直提升设备采用在井口布置1套10T电动双梁门式起重机,进行竖井扩挖、支护等施工时物资和设备的提升。该竖井提升设备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设计、制作和安装,门机行走跨距为6M,起吊高度75M,行走轨道分别布置于井口两侧。0051施工供风主要从集中供风站接75MM供风钢管沿竖井井壁向下铺设,在距离工作面约30M处接胶管供风。0052施工供水主要采用自施工区的水池接50MM钢管沿竖井井壁向下铺设,在距离工作面约30M处接胶皮软管,供风、供水管路均在井口设置控制阀门。0053施工用电主要为竖井内提供照明用电,在。

22、施工中主要采用电缆,随吊篮一起升降。0054施工通讯主要采用2种通讯形式,在150M以上位置采用高频对讲机,150M以下位置在井口和施工工作面设置电话,并配有电铃。00552扩挖施工说明书CN102305075ACN102305081A5/6页70056竖井扩挖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人工手风钻钻孔、周边光面爆破、乳化炸药非电毫秒起爆、人工扒渣、超前支护及开挖后锚喷支护的方法施工。扩挖出渣在竖井井底斜井内进行,用ZL30装载机装5T自卸汽车出渣,经斜井段及4支洞运往弃渣场。0057为避免溜渣井堵塞和便于人工扒渣,严格控制爆块大小,施工中采用如下参数炮孔深度为152M,孔排距0507M,周边光爆孔距0。

23、5M,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破震动对围岩的不利影响,避免爆破岩石块度过大出现堵塞溜渣井现象。0058为便于导井开挖和出渣,竖井底部1弯管“龙抬头”部位在斜管开挖时形成水平平台,并自竖井中心线延长到3M位置,在竖井开挖时,竖井开挖线以外上下游各支立2榀钢拱架并锚喷混凝土,确保竖井施工安全。竖井出渣直接在底部利用ZL30装载机装5T自卸汽车运输到洞外渣场。00593支护0060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的竖井扩挖支护示意,为防止雨水倒灌、井口石块等杂物掉入井内对竖井作业形成较大安全隐患,对井口5M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锁口,该锁口高出地面50CM,在锁口顶部周圈设置12M高栏杆,该锁口混凝土布置结构混凝土以外。00。

24、61竖井扩挖前,在竖井周圈布置超前固结小导管,小导管采用42MM钢管,单根长40M。在距管口05M以下管壁钻810MM注浆孔,孔距40CM,梅花型布置。管底割除两个楔形口后,做成尖状。注浆导管采用YT28手风钻在开挖轮廓线上造孔,造孔直径50MM,导管走向与与竖井轴线夹角为30,环向间距为3050CM,孔深4M。导管安装完成后,利用注浆机进行注浆,浆液水灰比为11051,注浆压力02MP,使浆液扩散到导管周围的岩层,从而减少扩挖造成大量塌方。0062在开挖后采用钢支撑连同锚喷加强支护,钢拱架采用I20型工字钢制作而成,为便于运输和安装,每榀拱架分4段制作和安装。每茬炮开挖完成并安全撬挖后,立即。

25、进行钢拱架安装。分段制作完成的拱架由3M3装载机自制作场转运到井口吊笼内,利用10T门机吊装到施工现场拼装。拱架间中心距60CM,连接筋采用25MM螺纹钢,环向间距为04M,单根长为08M,与拱架焊接牢固。0063考虑到钢拱架支立后为悬空结构,而岩石破碎,稳定性差,为避免过大垂直压力出现安全事故,在每榀钢拱架上下两排分别布置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锚杆直径32MM,单长3M,环向间距10M,每榀拱架共计28根。要求该锚杆与拱架焊接牢靠,注浆水灰比为11051,注浆压力02MPA。0064在拱架和锚杆施工完成后,立即开挖面上挂652020CM钢筋网,钢筋网与锚杆等固定牢靠。钢筋网安装验收完成立即喷射。

26、C20砼,对由于地质原因引起的垮塌和超挖部分必须利用喷砼回填,喷平至钢拱架内侧面,即喷射混凝土成型后断面半径为2M,满足设计标准断面。00654安全观测0066在竖井开挖过程中,每隔20M在已支护的井壁设置观测点,利用钢卷尺对角测量变形情况。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不定期对井壁喷混凝土进行观测,是否出现裂缝等安全隐患,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0067开挖前对不良地质段采用超前灌浆,由反井钻机开挖导孔和导井,扩挖前利用注浆小导管7超前支护,开挖后采用“钢支撑锚喷”加强支护等施工工艺,可有效解决在不说明书CN102305075ACN102305081A6/6页8良地质条件下小断面、深竖井工程开挖施工。0068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所了解的,以上所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帮助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而熟悉此领域的技术人员于领悟本发明后,凡其他未脱离本发明的实质范围下,所完成的些许更动润饰及等效的改变或修饰是允许的,其专利保护范围应当视为包含在本专利申请范围及其等同领域中。说明书CN102305075ACN102305081A1/2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05075ACN102305081A2/2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0507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