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联接器.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57384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2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07484.2

申请日:

2010.02.11

公开号:

CN102317638A

公开日:

2012.01.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16D 3/62申请公布日:201201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D 3/62申请日:20100211|||公开

IPC分类号:

F16D3/62

主分类号:

F16D3/62

申请人:

朱塞佩·班菲; 安德烈亚·马萨里; 佛朗哥·马萨里

发明人:

朱塞佩·班菲; 安德烈亚·马萨里; 佛朗哥·马萨里

地址:

意大利瓦雷泽

优先权:

2009.02.12 IT MI2009A00018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秦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弹性联接器(1),具有一对主体(2、3),所述一对主体能够绕着公共轴线旋转,并且借助于多个弹簧(7)相互连接。每个弹簧具有与另一主体相连的端部,所述弹簧的端部通过浮动接合装置(8)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浮动接合装置通过所述弹簧和所述座(6)之间的匹配球形表面提供,其使得可以弥补由于所述座之间距离的变化导致的不对准,限制应力,并使得弹簧可以只在轴线方向上工作,而不会挠曲,这与常规弹簧加载联接器相反,在常规弹簧联接器中所述弹簧插在简单的筒状座内,必然挠曲。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弹性联接器, 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绕着公 共轴线旋转, 所述第一主体借助于多个弹簧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 每个所述弹簧具有与所 述第一主体相连的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的第二端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 部和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浮动接合装置与相应的所述主体相连。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是螺旋弹簧。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是贝氏弹簧。
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 二主体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带有多个轴向突起的主要部分 ; 每个所述轴向突起包括至少一个 横向座, 所述横向座适于容纳所述多个弹簧中的一个的所述端部中的一个。
5: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的各端部带有 弹簧支撑基部, 所述弹簧支撑基部包括由球形顶构成的接合表面, 所述球形顶抵靠所述横 向座的底部表面, 所述横向座的所述底部表面是相应的球形。
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支撑基部包括 由盲孔构成的腔, 所述盲孔在所述球形顶上开口, 所述腔适于容纳润滑剂, 所述润滑剂在组 装所述联接器期间放入所述腔内。
7: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座中的每一个 包括内凹盘, 所述内凹盘嵌入在所述主体内。
8: 如权利要求 1-5 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座具有内凹盘, 所述内凹盘嵌入在所述主体的所述轴向突起内 ; 所述内凹盘带有容纳一组滚珠的环形座, 所述滚珠在所述弹簧支撑基部和所述球形座之间提供滚动轴承。
9: 如权利要求 1-5 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各弹簧的所述弹簧支撑 基部通过枢轴而结合到一起。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轴具有两个端部, 所述枢轴的每 个端部插入各个弹簧支撑基部内设置的轴向贯穿座内。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各弹簧支撑基部在所述球形顶这一侧 上设置有轴环 ; 所述轴环适于抵靠在各内凹盘内设置的座内, 从而限制由所述弹簧、 所述弹 簧支撑基部和所述销构成的弹簧组件的振荡。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接器包括两个橡胶圈, 所述橡胶 圈设置在相应环形座内, 所述环形座形成在所述支撑基部的所述轴向贯穿座内 ; 所述橡胶 圈围绕所述销并且吸收所述弹簧组件的扭转振动。
13: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 体能够通过组装装置与用于传动的相应构件相连 ; 所述组装装置包括与形成于所述突起内 的带螺纹轴向座接合的弹簧。
1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 体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带有多个轴向突起的主要部分 ; 每个所述轴向突起包括两个或更多个 并排的横向座, 所述并排的横向座中的每一个均适于容纳相应弹簧的端部。
15: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 二主体相同。

说明书


弹性联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联接器。背景技术 如已知的那样, 弹性联接器设计成具有良好的扭转变形性能, 以便能够用作两个 轴之间的运动传递过程中的振动吸收器, 并减小传动的临界扭转速度。
     在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中, 通过设置在形成于盘上的突起之间的螺旋弹簧 来确保连接的变形能力, 其中, 所述盘键连接在待连接的相应轴上。
     在常规的联接器中, 弹簧的端部置于相应的筒状座或凹部内, 所述座或凹部带有 基本上平坦的底部。
     当联接器变形时, 所述弹簧被压缩, 且所述弹簧变得相对于其所插入的两个座的 轴线不对准。所述不对准使得弹簧翘曲, 并且在弹簧的端部和相应座的接触表面之间产生 摩擦, 使得所述构件疲劳及过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意图是提供一种克服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的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 器, 其减少机械构件的疲劳和所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 通过其特别的结构特 性, 所述弹性联接器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使用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 所述弹性联接器能 够使用通过普通商业手段可得的零部件和材料制造, 并且从经济角度讲是具有竞争力的。
     将在下文中变得更加清楚的该意图和这些与其它目的是通过如下的弹性联接器 实现的, 所述弹性联接器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绕着公 共轴线旋转, 所述第一主体借助于多个弹簧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 每个所述弹簧具有与所 述第一主体相连的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的第二端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通 过浮动接合装置与所述相应的主体相连。
     通过所述弹簧和所述座之间的匹配球形表面提供的所述振荡接合装置使得可以 弥补由于所述座之间的距离上的变化导致的不对准、 限制应力、 并允许弹簧只在轴线方向 上工作, 而不会挠曲, 这与常规弹簧加载联接器不同, 在常规弹簧加载联接器中, 所述弹簧 插在简单的筒状座内, 必然挠曲。 附图说明
     通过对附图中以非限制性示例方式示出的本发明优选 ( 但不排他 ) 的实施方式的 说明, 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 在所述附图中 :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的部分剖视正视图, 其中所述螺 旋弹簧具有铸铁主体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联接器的单个主体的侧视图 ;
     图 3 是根据本发明的联接器的双主体的侧视图 ;
     图 4 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螺旋弹簧联接器用于连接两个轴的使用方式的 侧视图 ;
     图 5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的弹簧的座的局部剖视正 视图, 其中所述螺旋弹簧具有铸铁主体 ;
     图 6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的弹簧的座的局部剖视正 视图, 其中所述螺旋弹簧具有铝制主体 ;
     图 7 是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带有贝氏弹簧 (Belleville spring) 的弹性联接器 的局部剖视正视图 ;
     图 8 是根据本发明再一方面的弹性联接器的局部剖视正视图 ;
     图 9 是示出前图的弹性联接器的所述弹簧之一的局部剖视放大视图 ;
     图 10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的弹性联接器的所述弹簧之一的局部剖视放大 视图。
     图 11 是前图的联接器的弹簧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所述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联接器大体上以标号 1 表示, 包括两个主体 : 第一主 体 2 和第二主体 3。
     主体 2 和 3 可以是相同的。
     每个主体 2、 3 包括带有多个轴向突起 5 的主要部分 4。
     每个轴向突起 5 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座 6, 横向座 6 适于容纳螺旋弹簧 7 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 每个弹簧端部带有球形弹簧支撑基部 8。
     球形弹簧支撑基部 8 具有由球形顶 9 构成的接合表面, 球形顶 9 抵靠横向座 6 的 底部表面, 所述底部表面是对应的球形。
     弹簧支撑基部 8 具有腔 10, 腔 10 由盲孔构成, 所述盲孔在球形顶 9 中开口, 并且适 于容纳润滑剂, 所述润滑剂在组装所述联接器期间放置于其内。
     当主体 2、 3 以较软的材料 ( 例如铝合金 ) 制造时, 每个横向座 6 包括内凹盘 106, 内凹盘 106 嵌入在铝合金主体内, 但是以较硬材料制造, 以限制其由于与弹簧支撑基部 8 摩 擦而导致的磨损。
     如图 4 中以示例方式示出的, 所述联接器的主体 2 和 3 能够分别与相应传动构件 相连, 所述传动构件例如由传动轴 12 和 13 构成。
     所述轴能够通过螺纹连接件 11 与主体 2 和 3 相连, 所述螺纹连接件接合形成于突 起 5 内的带螺纹轴向座 14。
     如图 3 中以示例方式示出的, 所述联接器的主体能够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螺旋弹 簧 7, 图 3 示出由带有多个轴向突起 105 的主要部分 104 构成的主体 102。
     每个轴向突起 105 包括两个横向座 6, 且所述两个座 6 侧向临近。每个座 6 容纳一 螺旋弹簧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带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的操作如下。
     在使用期间, 相互对置的突起 5 将趋于相互移近, 压缩置于它们之间的弹簧 7, 弹 簧 7 抵靠所述球形基部, 并且在有限的摩擦的情况下相对于座 6 的球形表面运动, 从而所述 弹簧不会弯曲并总是在直线情况下工作。
     各弹簧和其相应座之间的匹配球形表面提供浮动接合装置, 所述浮动接合装置弥 补了由于座之间距离上的变化导致的不对准。所述浮动接合装置限制了应力, 并允许弹簧 只沿轴线方向工作, 而不会挠曲, 这与常规弹簧联接器相反, 在常规弹簧联接器中, 所述弹 簧插在简单的筒状座内并且在工作时必然挠曲。
     实际上, 已经发现本发明实现了期望的意图和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允许所述弹簧不挠曲地工作, 并且所述 弹簧的端部和其所插入的座之间的摩擦非常小。
     所述弹簧支撑基部 8 有利地设置的腔 10 使得可以存放润滑剂, 这使得基部和座之 间的接触表面保持被润滑, 进一步降低它们之间的摩擦。
     在本发明创造性构思的范围内, 容易对根据本发明的弹性联接器进行多种改变和 修改。
     例如, 图 7 示出整体上以标号 201 表示的、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联接器, 其中所 述弹性构件由贝氏弹簧构成。
     联接器 201 包括一对分别由第一主体 202 和第二主体 203 构成的主体。
     主体 202 和 203 可以是相同的。
     每个主体 202、 203 包括带有多个轴向突起 205 的主要部分 204。
     每个轴向突起 205 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座 206, 横向座 206 适于容纳一摞贝氏弹簧 207 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 弹簧摞的各端部带有球形弹簧支撑基部 208。球形弹簧支撑基部 208 包括由球形顶 109 构成的接合表面。
     球形顶 109 抵靠横向座 206 的底部表面, 所述底部表面是对应的球形。
     优选地, 如图 7 中所示, 内凹盘 266 嵌入在所述设备的主体内, 并且以硬材料制造, 以限制其由于与弹簧支撑基部 208 摩擦而导致的磨损。
     图 8 和 9 示出大体上以标号 301 表示的、 根据本发明再一方面的联接器, 其中所述 弹性构件以螺旋弹簧构成。
     联接器 301 包括一对分别由第一主体 302 和第二主体 303 构成的主体。
     主体 302 和 303 可以是相同的。
     每个主体 302、 303 包括带有多个轴向突起 305 的主要部分 304。
     每个轴向突起 305 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座 306, 横向座 306 适于容纳螺旋弹簧 307 的 端部。
     根据本发明, 弹簧的各端部带有球形弹簧支撑基部 308, 球形弹簧支撑基部 308 包 括由球形顶 309 构成的接合表面。
     球形顶 109 抵靠横向座 306 的底部表面, 所述底部表面是对应的球形。
     如所述图中所示, 每个横向座 306 包括内凹盘 366, 内凹盘 366 嵌入在主体 302、 303 的轴向突起 305 内。
     如图 10 和 11 中所示, 所述内凹盘可以被修改以容纳一组滚珠。在该情形中, 所述内凹盘 ( 以标号 367 指示 ) 带有环形座 368, 环形座 368 容纳一 组滚珠 369, 所述滚珠在支撑基部 308 和球形座 306 之间提供滚动轴承。
     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 各弹簧 307 的两个支撑基部 308 由枢轴 311 结合到一起。
     枢轴 311 的各端部插入设置在各支撑基部 308 内的轴向贯穿座 312 内。
     各支撑基部 308 在球形顶 309 这一侧设置有轴环 313。
     轴环 313 适于抵靠在于各内凹盘 366 内设置的座 314 内, 从而限制由弹簧 307、 支 撑基部 308 和销 311 构成的弹簧组件的振荡。
     可以在形成于支撑基部 308 的轴向贯穿座 312 内的相应环形座内设置一对橡胶圈 315。
     图 11 示出当所述弹簧组件振荡时销轴线 316、 以及横向座 306 的轴线 317 与 318 的相对位置。
     在图 8- 图 11 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弹簧组件防止弹簧翘曲, 并且基本上防止弹簧上 的径向应力。
     本申请要求 2009 年 2 月 12 日提交的意大利专利申请第 MI2009A000183 号的优先 权, 通过援引将该申请的内容引入本文。

弹性联接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弹性联接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弹性联接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性联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性联接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7638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1CN102317638ACN102317638A21申请号201080007484222申请日20100211MI2009A00018320090212ITF16D3/6220060171申请人朱塞佩班菲地址意大利瓦雷泽申请人安德烈亚马萨里佛朗哥马萨里72发明人朱塞佩班菲安德烈亚马萨里佛朗哥马萨里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代理人秦振54发明名称弹性联接器57摘要一种弹性联接器1,具有一对主体2、3,所述一对主体能够绕着公共轴线旋转,并且借助于多个弹簧7相互连接。每个弹簧具有与另一主体相连的端。

2、部,所述弹簧的端部通过浮动接合装置8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浮动接合装置通过所述弹簧和所述座6之间的匹配球形表面提供,其使得可以弥补由于所述座之间距离的变化导致的不对准,限制应力,并使得弹簧可以只在轴线方向上工作,而不会挠曲,这与常规弹簧加载联接器相反,在常规弹簧联接器中所述弹簧插在简单的筒状座内,必然挠曲。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812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0/00084420100211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091861EN20100819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8。

3、页CN102317645A1/1页21一种弹性联接器,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绕着公共轴线旋转,所述第一主体借助于多个弹簧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每个所述弹簧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体相连的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的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浮动接合装置与相应的所述主体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是螺旋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是贝氏弹簧。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带有多个轴向突起的主要部分;每个所述轴向突起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座,。

4、所述横向座适于容纳所述多个弹簧中的一个的所述端部中的一个。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各端部带有弹簧支撑基部,所述弹簧支撑基部包括由球形顶构成的接合表面,所述球形顶抵靠所述横向座的底部表面,所述横向座的所述底部表面是相应的球形。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支撑基部包括由盲孔构成的腔,所述盲孔在所述球形顶上开口,所述腔适于容纳润滑剂,所述润滑剂在组装所述联接器期间放入所述腔内。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座中的每一个包括内凹盘,所述内凹盘嵌入在所述主体内。8如权利要求15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

5、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座具有内凹盘,所述内凹盘嵌入在所述主体的所述轴向突起内;所述内凹盘带有容纳一组滚珠的环形座,所述滚珠在所述弹簧支撑基部和所述球形座之间提供滚动轴承。9如权利要求15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各弹簧的所述弹簧支撑基部通过枢轴而结合到一起。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具有两个端部,所述枢轴的每个端部插入各个弹簧支撑基部内设置的轴向贯穿座内。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各弹簧支撑基部在所述球形顶这一侧上设置有轴环;所述轴环适于抵靠在各内凹盘内设置的座内,从而限制由所述弹簧、所述弹簧支撑基部和所述销构成的弹簧组件的振荡。12如权。

6、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包括两个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设置在相应环形座内,所述环形座形成在所述支撑基部的所述轴向贯穿座内;所述橡胶圈围绕所述销并且吸收所述弹簧组件的扭转振动。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通过组装装置与用于传动的相应构件相连;所述组装装置包括与形成于所述突起内的带螺纹轴向座接合的弹簧。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带有多个轴向突起的主要部分;每个所述轴向突起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并排的横向座,所述并排的横向座中的每一个均适于容纳相应弹簧的端部。15如前。

7、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相同。权利要求书CN102317638ACN102317645A1/4页3弹性联接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弹性联接器。背景技术0002如已知的那样,弹性联接器设计成具有良好的扭转变形性能,以便能够用作两个轴之间的运动传递过程中的振动吸收器,并减小传动的临界扭转速度。0003在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中,通过设置在形成于盘上的突起之间的螺旋弹簧来确保连接的变形能力,其中,所述盘键连接在待连接的相应轴上。0004在常规的联接器中,弹簧的端部置于相应的筒状座或凹部内,所述座或凹部带有基本上平坦的底部。0005当联接器变形时。

8、,所述弹簧被压缩,且所述弹簧变得相对于其所插入的两个座的轴线不对准。所述不对准使得弹簧翘曲,并且在弹簧的端部和相应座的接触表面之间产生摩擦,使得所述构件疲劳及过热。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意图是提供一种克服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的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其减少机械构件的疲劳和所产生的热量。0007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通过其特别的结构特性,所述弹性联接器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使用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0008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所述弹性联接器能够使用通过普通商业手段可得的零部件和材料制造,并且从经济角度讲是具有竞争力的。0009将在下文中变。

9、得更加清楚的该意图和这些与其它目的是通过如下的弹性联接器实现的,所述弹性联接器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绕着公共轴线旋转,所述第一主体借助于多个弹簧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每个所述弹簧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体相连的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的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通过浮动接合装置与所述相应的主体相连。0010通过所述弹簧和所述座之间的匹配球形表面提供的所述振荡接合装置使得可以弥补由于所述座之间的距离上的变化导致的不对准、限制应力、并允许弹簧只在轴线方向上工作,而不会挠曲,这与常规弹簧加载联接器不同,在常规弹簧加载联接器中,所述弹簧插在简单的筒状座内,必然挠曲。附图说明0。

10、011通过对附图中以非限制性示例方式示出的本发明优选但不排他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在所述附图中0012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的部分剖视正视图,其中所述螺旋弹簧具有铸铁主体;说明书CN102317638ACN102317645A2/4页40013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联接器的单个主体的侧视图;0014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联接器的双主体的侧视图;0015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螺旋弹簧联接器用于连接两个轴的使用方式的侧视图;0016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的弹簧的座的局部剖视正视图,其中所述螺旋弹簧具有铸铁主体;0017图6是示出根据本。

11、发明的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的弹簧的座的局部剖视正视图,其中所述螺旋弹簧具有铝制主体;0018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带有贝氏弹簧BELLEVILLESPRING的弹性联接器的局部剖视正视图;0019图8是根据本发明再一方面的弹性联接器的局部剖视正视图;0020图9是示出前图的弹性联接器的所述弹簧之一的局部剖视放大视图;0021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的弹性联接器的所述弹簧之一的局部剖视放大视图。0022图11是前图的联接器的弹簧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参见所述附图,根据本发明的联接器大体上以标号1表示,包括两个主体第一主体2和第二主体3。0024主体2和3可以是相同。

12、的。0025每个主体2、3包括带有多个轴向突起5的主要部分4。0026每个轴向突起5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座6,横向座6适于容纳螺旋弹簧7的端部。0027根据本发明,每个弹簧端部带有球形弹簧支撑基部8。0028球形弹簧支撑基部8具有由球形顶9构成的接合表面,球形顶9抵靠横向座6的底部表面,所述底部表面是对应的球形。0029弹簧支撑基部8具有腔10,腔10由盲孔构成,所述盲孔在球形顶9中开口,并且适于容纳润滑剂,所述润滑剂在组装所述联接器期间放置于其内。0030当主体2、3以较软的材料例如铝合金制造时,每个横向座6包括内凹盘106,内凹盘106嵌入在铝合金主体内,但是以较硬材料制造,以限制其由于与弹簧。

13、支撑基部8摩擦而导致的磨损。0031如图4中以示例方式示出的,所述联接器的主体2和3能够分别与相应传动构件相连,所述传动构件例如由传动轴12和13构成。0032所述轴能够通过螺纹连接件11与主体2和3相连,所述螺纹连接件接合形成于突起5内的带螺纹轴向座14。0033如图3中以示例方式示出的,所述联接器的主体能够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螺旋弹簧7,图3示出由带有多个轴向突起105的主要部分104构成的主体102。0034每个轴向突起105包括两个横向座6,且所述两个座6侧向临近。每个座6容纳一螺旋弹簧的端部。0035根据本发明的带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的操作如下。说明书CN102317638ACN102。

14、317645A3/4页50036在使用期间,相互对置的突起5将趋于相互移近,压缩置于它们之间的弹簧7,弹簧7抵靠所述球形基部,并且在有限的摩擦的情况下相对于座6的球形表面运动,从而所述弹簧不会弯曲并总是在直线情况下工作。0037各弹簧和其相应座之间的匹配球形表面提供浮动接合装置,所述浮动接合装置弥补了由于座之间距离上的变化导致的不对准。所述浮动接合装置限制了应力,并允许弹簧只沿轴线方向工作,而不会挠曲,这与常规弹簧联接器相反,在常规弹簧联接器中,所述弹簧插在简单的筒状座内并且在工作时必然挠曲。0038实际上,已经发现本发明实现了期望的意图和目的。0039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螺旋弹簧的弹性联接器允许。

15、所述弹簧不挠曲地工作,并且所述弹簧的端部和其所插入的座之间的摩擦非常小。0040所述弹簧支撑基部8有利地设置的腔10使得可以存放润滑剂,这使得基部和座之间的接触表面保持被润滑,进一步降低它们之间的摩擦。0041在本发明创造性构思的范围内,容易对根据本发明的弹性联接器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0042例如,图7示出整体上以标号201表示的、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联接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由贝氏弹簧构成。0043联接器201包括一对分别由第一主体202和第二主体203构成的主体。0044主体202和203可以是相同的。0045每个主体202、203包括带有多个轴向突起205的主要部分204。0046每个轴向。

16、突起205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座206,横向座206适于容纳一摞贝氏弹簧207的端部。0047根据本发明,弹簧摞的各端部带有球形弹簧支撑基部208。球形弹簧支撑基部208包括由球形顶109构成的接合表面。0048球形顶109抵靠横向座206的底部表面,所述底部表面是对应的球形。0049优选地,如图7中所示,内凹盘266嵌入在所述设备的主体内,并且以硬材料制造,以限制其由于与弹簧支撑基部208摩擦而导致的磨损。0050图8和9示出大体上以标号301表示的、根据本发明再一方面的联接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以螺旋弹簧构成。0051联接器301包括一对分别由第一主体302和第二主体303构成的主体。0052主。

17、体302和303可以是相同的。0053每个主体302、303包括带有多个轴向突起305的主要部分304。0054每个轴向突起305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座306,横向座306适于容纳螺旋弹簧307的端部。0055根据本发明,弹簧的各端部带有球形弹簧支撑基部308,球形弹簧支撑基部308包括由球形顶309构成的接合表面。0056球形顶109抵靠横向座306的底部表面,所述底部表面是对应的球形。0057如所述图中所示,每个横向座306包括内凹盘366,内凹盘366嵌入在主体302、303的轴向突起305内。0058如图10和11中所示,所述内凹盘可以被修改以容纳一组滚珠。说明书CN102317638AC。

18、N102317645A4/4页60059在该情形中,所述内凹盘以标号367指示带有环形座368,环形座368容纳一组滚珠369,所述滚珠在支撑基部308和球形座306之间提供滚动轴承。0060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各弹簧307的两个支撑基部308由枢轴311结合到一起。0061枢轴311的各端部插入设置在各支撑基部308内的轴向贯穿座312内。0062各支撑基部308在球形顶309这一侧设置有轴环313。0063轴环313适于抵靠在于各内凹盘366内设置的座314内,从而限制由弹簧307、支撑基部308和销311构成的弹簧组件的振荡。0064可以在形成于支撑基部308的轴向贯穿座312内的相应。

19、环形座内设置一对橡胶圈315。0065图11示出当所述弹簧组件振荡时销轴线316、以及横向座306的轴线317与318的相对位置。0066在图8图1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弹簧组件防止弹簧翘曲,并且基本上防止弹簧上的径向应力。0067本申请要求2009年2月12日提交的意大利专利申请第MI2009A000183号的优先权,通过援引将该申请的内容引入本文。说明书CN102317638ACN102317645A1/8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17638ACN102317645A2/8页8说明书附图CN102317638ACN102317645A3/8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17638ACN102317645A4/8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17638ACN102317645A5/8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17638ACN102317645A6/8页12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17638ACN102317645A7/8页13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17638ACN102317645A8/8页14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31763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