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醛衍生物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74621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9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24350.5

申请日:

2011.05.13

公开号:

CN102304031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C 47/575申请公布日:201201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C 47/575申请日:20110513|||公开

IPC分类号:

C07C47/575; C07D491/107

主分类号:

C07C47/575

申请人:

华东理工大学

发明人:

曾步兵; 黄贤贵; 丁伟

地址:

200237 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代理人:

陈淑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甲醛衍生物及其用途。所述的苯甲醛衍生物由6-卤代异香兰醛与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得到。本发明所提供的苯甲醛衍生物可用于制备加兰他敏或其盐,其主要步骤是:以所述的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依次经Suzuki偶联反应、成环反应和还原胺化反应可制得消旋的那维定,折分那维定消旋体得(-)-那维定,不对称还原(-)-那维定得到(-)-加兰他敏,其中每一步反应的反应条件均较为温和,且每一步反应均适合于规模化制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苯甲醛衍生物, 其具有式 II 所示结构 : 式 II 中, X 为 Cl、 Br 或 I。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苯甲醛衍生物其在制备加兰他敏或其盐中的应用。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加兰他敏具有式 I 所示结构 :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其中由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苯甲醛衍生物制备 (-)- 加兰他敏的主要步骤是 : 以式 II 所示化合物为原料, 经 Suzuki 偶联反应得式 III 所 示化合物、 式 III 所示化合物依次经成环反应和还原胺化反应制得消旋的那维定, 折分那 维定消旋体得 (-)- 那维定, 不对称还原 (-)- 那维定得到 (-)- 加兰他敏 : 其中, X 为 Cl、 Br 或 I, TBS 为羟基保护基团。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 Suzuki 偶联反应中, 所用的硼试剂 是: 2, 4, 6- 三 (4-((t- 叔丁基二甲基硅 ) 氧 ) 苯基 )-1, 3, 5, 2, 4, 6- 三氧唑三硼烷 ; 所用的 膦配体是三苯基膦或三环己基膦 ; 所用的催化剂为钯催化剂 ; 反应所用溶剂为非质子极性 有机溶剂 ; 反应温度为所用溶剂的回流温度。
6: 如 权 利 要 求 5 所 述 的 应 用, 其 特 征 在 于, 其 中 所 述 的 钯 催 化 剂 是 Pd2(dba)3 或 Pd(OAc)2。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成环反应中, 将式 III 所示化合物 溶于干燥的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中, 然后加入到干燥的氟化铯和硫酸钠或硫酸钾固体中于 140℃反应至少 2 小时, 再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和乙酸乙酯, 分出有机相, 有机相经干燥和 浓缩后, 剩余物经分离可得式 IV 所示化合 : 2 其中, X 为 Cl、 Br 或 I, TBS 为羟基保护基团。
8: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还原胺化反应中, 将式 IV 所示化 合、 甲胺盐酸盐和二异丙基乙基胺在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中于 15℃~ 25℃反应至少 7 小 时; 然后再加入氰基硼氢化钠和醋酸, 升温至 50℃~ 60℃, 并在该状态保持至少 10 小时, 反 应液经冷却, 萃取、 干燥和浓缩后, 剩余物即为那维定消旋体 ; 其中 : 式 IV 所示化合、 甲胺盐酸盐、 二异丙基异基胺和氰基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 1 ∶ (1 ~ 2) ∶ (1 ~ 2) ∶ (1 ~ 2)。
9: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折分那维定消旋体中, 将那维定消 旋体溶于由脂肪族一元醇和烷基胺组成的混合溶剂中, 加入适量 (-)- 那维定晶体, 梯度冷 却后得 (-)- 那维定。
10: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不对称还原 (-)- 那维定中, 将 (-)- 那维定和 L- 三仲丁基硼氢化锂置于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中, 在 -78℃状态保持至少 2 小时, 再加入 C1 ~ C4 的一元醇, 升温至 15℃~ 25℃, 并在此状态维持约 20 分钟, 蒸除溶剂, 剩余物经柱层析后得 (-)- 加兰他敏 ; 其中 : (-)- 那维定与 L- 三仲丁基硼氢化锂摩尔比为 1 ∶ 2。

说明书


苯甲醛衍生物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甲醛衍生物及其用途,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 2, 3, 4- 取代的苯甲 醛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 (Galanthamine) 或其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 加兰他敏 ((-)-Galanthamine) 是一种可逆地抑制胆碱酶的四环生物碱, 其 结构如式 I 所示。加兰他敏对乙酰胆碱酯酶的选择性比丁酰胆碱酯酶大 10 至 50 倍, 同时 易耐受, 无肝毒性, 已被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 ( 如小儿麻痹后遗症、 重症肌无力、 关节炎、 疲劳综合症、 躁狂和精神分裂症等 ), 通常以其氢溴酸盐形式施用。
     加 兰 他 敏 可 从 石 蒜 科 (Amaryllidaceae) 植 物 中 分 离 提 取 得 到, 如紫花石蒜 (Lycoris squamigera Maxim) 和黄花石蒜 (Lycoris aurea Herb) 等。由于石蒜中加兰他 敏的含量甚微加之石蒜大量不足, 从而造成了加兰他敏产量的严重不足。 因此, 全合成加兰 他敏备受有机化学家们的关注。
     CN 101674835A, CN 101239983A 及 CN 101781305A 等 专 利 文 献 报 道 了 一 系 列 全合成加兰他敏的方法。已有加兰他敏的全合成方法各有千秋, 但普遍存在步骤冗长或 / 和难以规模化生产的缺陷。鉴于此, 提供一种步骤简洁、 且易于规模化制备加兰他敏 ((-)-Galanthamine) 的方法成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 提供一种 2, 3, 4- 取代的苯甲醛, 所述的苯甲醛具有式 II 所示结构 :式 II 中, X 为 Cl、 Br 或 I。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 提供一种上述化合物 ( 式 II 所示化合物 ) 的用途, 即其 在制备加兰他敏或其盐中的应用。
     以式 II 所示化合物为原料, 依次经 Suzuki 偶联反应、 成环 ( 闭环 ) 反应和还 原胺化反应可制得消旋的那维定 ((±)-Narwedine), 折分那维定消旋体得 (-)- 那维定 ((-)-Narwedine), 不对称还原 (-)- 那维定得到 (-)- 加兰他敏 ((-)-Galanthamine, 式I所 示化合物 )。其合成策略如下 :
     其中, X 为 Cl、 Br 或 I, TBS 为羟基保护基团。 上述每一步反应的反应条件均较为温和, 且每一步反应均适合于规模化制备。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式 II 所示化合物的方法, 所述方法的主要是 : 以异香兰醛 (3-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 ) 为原料, 首先经卤代反应得 6- 卤代异香兰醛 (2- 卤 代 -3- 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醛 ), 然后将 6- 卤代异香兰醛 (2- 卤代 -3- 羟基 -4- 甲氧基苯 甲醛 ) 与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式 II 所示化合物, 所述方法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
     其中所述的卤代指氯、 溴或碘的取代 ( 即 X 为 Cl、 Br 或 I)。具体实施方式
     在所述的 Suzuki 偶联反应中, 所用的硼试剂是 : 2, 4, 6- 三 (4-((t- 叔丁基二甲基 硅 ) 氧 ) 苯基 )-1, 3, 5, 2, 4, 6- 三氧唑三硼烷 ; 所用的膦配体是三苯基膦或三环己基膦 ; 所 用的催化剂为钯催化剂 ( 如 Pd2(dba)3 或 Pd(OAc)2 等 ) ; 反应所用溶剂为非质子极性有机溶 剂; 反应温度为所用溶剂的回流温度。
     在所述的成环 ( 闭环 ) 反应中, 将式 III 所示化合物溶于干燥的非质子极性有机 溶剂中, 然后加入到干燥的氟化铯和硫酸钠或硫酸钾固体中于 140℃反应至少 2 小时, 再加 入碳酸氢钠水溶液和乙酸乙酯, 分出有机相, 有机相经干燥和浓缩后, 剩余物经分离 ( 如柱 层析等 ) 可得式 IV 所示化合。
     在所述的还原胺化反应中, 将式 IV 所示化合、 甲胺盐酸盐和二异丙基乙基胺在非 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中于室温 (15℃~ 25℃ ) 反应至少 7 小时 ; 然后再加入氰基硼氢化钠和 醋酸, 升温至 50℃~ 60℃, 并在该状态保持至少 10 小时, 反应液经冷却, 萃取、 干燥和浓缩 后, 剩余物即为那维定的消旋体 ((±)-Narwedine) ;
     其中 : 式 IV 所示化合、 甲胺盐酸盐、 二异丙基异基胺和氰基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 1 ∶ (1 ~ 2) ∶ (1 ~ 2) ∶ (1 ~ 2)。
     在所述的折分那维定消旋体中, 将那维定消旋体溶于由脂肪族一元醇和烷基胺组 成的混合溶剂 ( 必要时可加热使之完全溶解 ) 中, 加入适量 (-)- 那维定晶体 ( 作为晶种 ), 梯度冷却后即可获得 (-)- 那维定。
     在 所 述 的 还 原 (-)- 那 维 定 中, 将 (-)- 那 维 定 和 L- 三 仲 丁 基 硼 氢 化 锂 (L-Selectride) 置于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中, 在 -78℃状态保持至少 2 小时, 再加入 C1 ~ C4 的一元醇, 升温至室温 (15℃~ 25℃ ), 并在此状态维持约 20 分钟, 蒸除溶剂, 剩余物经 ( 硅胶 ) 柱层析得 (-)-Galanthamine( 式 I 所示化合物 ) ;
     其中 : (-)- 那维定与 L-Selectride 摩尔比优选为 1 ∶ 2。
     在所述的异香兰醛 ( 式 VII 所示化合物 ) 卤代反应步骤中, 在有醋酸钠, 催化量 的铁粉和冰醋酸存在条件下, 由异香兰醛与卤代试剂 ( 如氯化亚砜、 NBS 或溴素等 ) 于室温 (15℃~ 25℃ ) 反应至少 10 小时, 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并用冰水洗涤滤饼 得粗品 6- 卤代异香兰醛 ( 式 VIII 所示化合物 ), 经重结晶可得其纯品 ;
     其中 : 异 香 兰 醛、 卤 代 试 剂、 醋 酸 钠 和 铁 粉 的 摩 尔 比 优 选 为 1.0 ∶ (1.0 ~ 1.5) ∶ (1.0 ~ 2.0) ∶ (0.1 ~ 0.5)。在所述的 6- 卤代异香兰醛与乙烯基乙醚的加成反应步骤中, 在冰浴条件下, 将乙 烯基乙醚滴加到卤代试剂 ( 如氯化亚砜、 NBS 或溴素等 ) 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并在此状态保 持至少 20 分钟, 再依次加入二异丙基乙基胺和 6- 卤代异香兰醛的二氯甲烷溶液, 并升温至 室温 (15℃~ 25℃ ), 在室温 (15℃~ 25℃ ) 状态保持至少 10 小时, 将反应液倒入饱和的碳 酸氢钠溶液中, 二氯甲烷萃取数次, 合并萃取液, 萃取液经用饱和食盐水洗、 干燥和浓缩后, 剩余物即为式 II 所示化合物 ;
     其中 : 6- 卤代异香兰醛、 乙烯基乙醚、 卤代试剂和二异丙基乙基胺的摩尔比优选 为 1 ∶ (2 ~ 3) ∶ (1 ~ 2) ∶ (2 ~ 4)。
     前文所述的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是 ( 但不限于 ) : 1, 4- 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或 N, N- 二甲基甲酰胺等。
     下面通过是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其目的仅在于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内 容。因此, 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下列实施例中, 除特别说明外, 室温是指 : 15℃~ 25℃。
     实施例 1
     式 IIa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1)6- 溴异香兰醛 ( 式 VIII 所示化合物, 其中 X 为 Br, 简记为化合物 VIIIa) 的制备: 室温下, 将 100g 异香兰醛, 108g 醋酸钠和 3g 铁粉加入到 600mL 冰醋酸中, 然后慢 慢滴加 37mL 溴的醋酸 (125mL) 溶液, 反应液搅拌过夜。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 析出固体, 过 滤, 滤饼用水洗涤, 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 ( 化合物 VIIIa)112g, 收率 74%。 1
     H-NMR(CDCl3, 400MHz)δ10.28(s, 1H), 7.60(d, J = 8.4Hz, 1H), 6.94(d, J = 8.4Hz, 1H), 6.09(s, 1H), 4.02(s, 3H).
     (2) 目标化合物 ( 式 IIa 所示化合物 ) 的制备 :
     在冰浴条件下, 将 47mL 乙烯基乙醚滴加到溴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反应 20 分钟, 加 入 140mL 二异丙基乙基胺, 23g 6- 溴异香兰醛, 然后使混合液升至室温反应过夜。 反应液用 水洗涤, 分离出有机相, 有机相通过无水硫酸钠干燥, 减压蒸除溶剂, 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 ( 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1(v/v)) 得白色固体 ( 式 IIa 所示化合物 )30g, 收率 79%。 1
     H-NMR(CDCl3, 400MHz)δ10.29(s, 1H), 7.78(d, J = 8.8Hz, 1H), 7.00(d, J = 8.8Hz, 1H), 5.47(t, J = 5.2Hz, 1H), 3.99(s, 3H), 3.94-3.86(m, 1H), 3.78-3.70(m, 1H), 3.64(q, J = 5.6Hz, 2H), 1.22(t, J = 6.8Hz, 3H)。
     实施例 2 (-)- 加兰他敏 ( 式 I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 的制备 : (1) 式 IIIa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室温下, 将 38.2g(0.1mmol) 式 IIa 所示化合物, 23.4g 2, 4, 6- 三 (4-((t- 叔丁 基二甲基硅 ) 氧 ) 苯基 )-1, 3, 5, 2, 4, 6- 三氧唑三硼烷, 1.04g 三苯基膦, 80g 磷酸钾, 2.3g Pd2(dba)3 加入到 1.5L 四氢呋喃中, 反应液加热到 80℃反应 12 小时。反应液冷却, 倒入水 中, 乙酸乙酯萃取, 有机相干燥, 减压除去溶剂, 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 ( 石油醚 / 乙酸乙酯= 6/1(v/v)) 得黄色油状液 39.2g( 式 IIIa 所示化合物 ), 收率 77%。
     H NMR(400MHz, CDCl3)δ9.65(s, 1H), 7.87(d, J = 8.8Hz, 1H), 7.26(d, J = 8.4Hz, 2H), 7.05(d, J = 8.8Hz, 1H), 6.94(d, J = 8.4Hz, 2H), 5.02-5.01(m, 1H), 3.99(s, 3H), 3.63-3.56(m, 1H), 3.38-3.31(m, 1H), 3.12-3.05(m, 2H), 1.06(t, J = 6.8Hz, 3H), 1.02(s, m 9H), 0.25(s, 6H).
     (2) 式 IV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
     室温下, 将 19.8g(38.8mmol) 式 IIIa 所示化合物的 280mL N, N′ - 二甲基甲酰胺 溶液加入到 17.7g 氟化铯, 55g 硫酸钠中, 反应液在 140℃反应 2 小时, 冷却反应液, 将反应 液倒入 2L 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乙酸乙酯萃取多次, 合并有机相。有机相分别用饱和 食盐水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 减压浓缩至干, 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 ( 石油醚 / 乙酸乙酯= 2/1(v/v)) 得淡黄色固体 8.6g( 式 IV 所示化合物 ), 收率 70%。 1
     H NMR(400MHz, CDCl3)δ9.95(s, 1H), 7.76(dd, J1 = 1.6Hz, J2 = 10.0Hz, 1H), 7.65(d, J = 8.4Hz, 1H), 7.06(dd, J1 = 2.0Hz, J2 = 10.0Hz, 1H), 6.98(d, J = 8.4Hz, 1H), 6.38(d, J = 10.0Hz, 1H), 6.32(d, J = 10.0Hz, 1H), 5.52(s, 1H), 3.99(s, 3H), 4.05-3.89(m, 2H), 3.74-3.67(m, 1H), 2.41(d, J = 14.0Hz, 1H), 2.03(d, J = 14.0Hz, 1H), 1.23(t, J= 7.2Hz, 3H).
     1(3) 式 V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
     室温下, 将 15.7g(50mmol) 式 IV 所示化合物加入到 250mL 1, 4- 二氧六环中, 然后 加入 4g 甲胺盐酸盐, 10mL 二异丙基乙基胺, 反应 7 小时, 然后加入 30mL 醋酸, 4.7g 氰基硼 氢化钠, 反应液升温至 60℃反应过夜。反应液冷却, 倒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 二氯甲烷多 次萃取, 合并有机相, 有机相再用饱和食盐水洗, 无水硫酸钠干燥, 减压浓缩, 剩余物经硅胶 柱层析 ( 二氯甲烷 / 甲醇 / 三乙胺= 100/5/1(v/v)) 得浅棕色固体 12.8g( 式 V 所示化合 物 ), 收率 90%。 1
     H NMR(400MHz, CDCl3)δ6.95(dd, J1 = 1.6Hz, J2 = 10.4Hz, 1H), 6.70(d, J=
     8.0Hz, 1H), 6.61(d, J = 8.0Hz, 1H), 6.03(dd, J1 = 0.8Hz, J2 = 10.0Hz, 1H), 4.72-4.70(m, 1H), 4.08(d, J = 16.0Hz, 1H), 3.82(s, 3H), 3.72(d, J = 16.0Hz, 1H), 3.27-3.10(m, 3H), 2.75(dd, J1 = 4.0Hz, J2 = 17.2Hz, 1H), 2.43(s, 3H), 2.28(m, 1H), 1.84(dd, J1 = 2.0Hz, J2 = 14.0Hz, 1H).
     (4)(-)- 那维定 ( 式 VI 所示化合物 ) 的制备 :
     将 5.7g(2mmol) 消旋那维定 ( 式 V 所示化合物 ) 加入到 100mL 乙醇 / 三乙胺混合 溶剂 (9 ∶ 1(V/V)) 中, 溶液加热到 80 ℃搅拌 1 小时, 待完全溶解后, 温度降至 60 ℃, 加入 142mg(-)- 那维定晶体 ( 作为晶种 ), 继续降温至 40℃, 在此温度下搅拌 15 小时, 再将反应 液温度降至 20℃搅拌 2 小时, 静置反应液, 过滤, 收集结晶得白色固体 5.1g, ( 式 VI 所示化 20 合物 ), [α]D = -400°, (c 1.1, CHCl3), 收率 90%。 1
     H NMR(400MHz, CDCl3)δ6.95(d, J = 10.4Hz, 1H), 6.67(d, J = 8.4Hz, 2H), 6.00(d, J = 10.4Hz, 1H), 4.72(bs, 1H), 4.07(d, J = 15.2Hz, 1H), 3.81(s, 3H), 3.74(d, J = 15.2Hz, 1H), 3.12-3.10(m, 3H), 2.74(dd, J1 = 3.6Hz, J2 = 18.0Hz, 1H), 2.42(s, 3H), 2.27(td, J1 = 2.8Hz, J2 = 13.2Hz, 1H), 1.85(d, J = 14.0Hz, 1H).
     (5)(-)- 加兰他敏 ( 式 I 所示化合物 ) 的制备 :
     在 -78℃条件下, 慢慢滴加 L-Selectride(20mL, 1N in THF) 到 2.85g(10mmol) 式 VI 所示化合物的 90 毫升四氢呋喃溶液中, 在此状态保持 2 小时, 将其加入到 100 毫升甲醇 到中, 升温至 20℃搅拌 20 分钟, 减压旋干溶剂, 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 ( 二氯甲烷 / 甲醇 / 三 乙胺= 100/10/1(v/v)) 得白色固体 2.82g( 式 I 所示化合物 ), [α]D20 = -94.0°, (c 1, CHCl3), 收率 99%。 1
     H NMR(400MHz, CDCl3)δ6.67(q, J = 8.4Hz, 2H), 6.00-5.99(m, 2H), 4.61(bs, 1H), 4.15(bs, 1H), 4.09(d, J = 15.2Hz, 1H), 3.84(s, 3H), 3.70(d, J = 15.2Hz, 1H), 3.27(t, J= 13.8Hz, 1H), 3.05(d, J = 14.4Hz, 1H), 2.69(dd, J1 = 2.0Hz, J2 = 16.0Hz, 1H), 2.47(bs, 1H), 2.40(s, 3H), 2.05-2.04(m, 2H), 1.45(dd, J1 = 2.0Hz, J2 = 14.0Hz, 1H)。9

苯甲醛衍生物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苯甲醛衍生物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苯甲醛衍生物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苯甲醛衍生物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苯甲醛衍生物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中的应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4031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4031ACN102304031A21申请号201110124350522申请日20110513C07C47/575200601C07D491/10720060171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地址200237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72发明人曾步兵黄贤贵丁伟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203代理人陈淑章54发明名称苯甲醛衍生物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中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苯甲醛衍生物及其用途。所述的苯甲醛衍生物由6卤代异香兰醛与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得到。本发明所提供的苯甲醛衍生物可用于制备加兰他。

2、敏或其盐,其主要步骤是以所述的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依次经SUZUKI偶联反应、成环反应和还原胺化反应可制得消旋的那维定,折分那维定消旋体得那维定,不对称还原那维定得到加兰他敏,其中每一步反应的反应条件均较为温和,且每一步反应均适合于规模化制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CN102304037A1/2页21一种苯甲醛衍生物,其具有式II所示结构式II中,X为CL、BR或I。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甲醛衍生物其在制备加兰他敏或其盐中的应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加兰他敏具有式I所示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

3、征在于,其中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甲醛衍生物制备加兰他敏的主要步骤是以式II所示化合物为原料,经SUZUKI偶联反应得式III所示化合物、式III所示化合物依次经成环反应和还原胺化反应制得消旋的那维定,折分那维定消旋体得那维定,不对称还原那维定得到加兰他敏其中,X为CL、BR或I,TBS为羟基保护基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SUZUKI偶联反应中,所用的硼试剂是2,4,6三4T叔丁基二甲基硅氧苯基1,3,5,2,4,6三氧唑三硼烷;所用的膦配体是三苯基膦或三环己基膦;所用的催化剂为钯催化剂;反应所用溶剂为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反应温度为所用溶剂的回流温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

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钯催化剂是PD2DBA3或PDOAC2。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成环反应中,将式III所示化合物溶于干燥的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到干燥的氟化铯和硫酸钠或硫酸钾固体中于140反应至少2小时,再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和乙酸乙酯,分出有机相,有机相经干燥和浓缩后,剩余物经分离可得式IV所示化合权利要求书CN102304031ACN102304037A2/2页3其中,X为CL、BR或I,TBS为羟基保护基团。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还原胺化反应中,将式IV所示化合、甲胺盐酸盐和二异丙基乙基胺在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中于1525反。

5、应至少7小时;然后再加入氰基硼氢化钠和醋酸,升温至5060,并在该状态保持至少10小时,反应液经冷却,萃取、干燥和浓缩后,剩余物即为那维定消旋体;其中式IV所示化合、甲胺盐酸盐、二异丙基异基胺和氰基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121212。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折分那维定消旋体中,将那维定消旋体溶于由脂肪族一元醇和烷基胺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加入适量那维定晶体,梯度冷却后得那维定。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不对称还原那维定中,将那维定和L三仲丁基硼氢化锂置于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中,在78状态保持至少2小时,再加入C1C4的一元醇,升温至1525,并在此状态维持约。

6、20分钟,蒸除溶剂,剩余物经柱层析后得加兰他敏;其中那维定与L三仲丁基硼氢化锂摩尔比为12。权利要求书CN102304031ACN102304037A1/6页4苯甲醛衍生物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中的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苯甲醛衍生物及其用途,具体地说,涉及一种2,3,4取代的苯甲醛及其在制备加兰他敏GALANTHAMINE或其盐中的应用。背景技术0002加兰他敏GALANTHAMINE是一种可逆地抑制胆碱酶的四环生物碱,其结构如式I所示。加兰他敏对乙酰胆碱酯酶的选择性比丁酰胆碱酯酶大10至50倍,同时易耐受,无肝毒性,已被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小儿麻痹后遗症、重症肌无力、关节炎、疲劳综。

7、合症、躁狂和精神分裂症等,通常以其氢溴酸盐形式施用。00030004加兰他敏可从石蒜科AMARYLLIDACEAE植物中分离提取得到,如紫花石蒜LYCORISSQUAMIGERAMAXIM和黄花石蒜LYCORISAUREAHERB等。由于石蒜中加兰他敏的含量甚微加之石蒜大量不足,从而造成了加兰他敏产量的严重不足。因此,全合成加兰他敏备受有机化学家们的关注。0005CN101674835A,CN101239983A及CN101781305A等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系列全合成加兰他敏的方法。已有加兰他敏的全合成方法各有千秋,但普遍存在步骤冗长或/和难以规模化生产的缺陷。鉴于此,提供一种步骤简洁、且易于规。

8、模化制备加兰他敏GALANTHAMINE的方法成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2,3,4取代的苯甲醛,所述的苯甲醛具有式II所示结构0007说明书CN102304031ACN102304037A2/6页50008式II中,X为CL、BR或I。0009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化合物式II所示化合物的用途,即其在制备加兰他敏或其盐中的应用。0010以式II所示化合物为原料,依次经SUZUKI偶联反应、成环闭环反应和还原胺化反应可制得消旋的那维定NARWEDINE,折分那维定消旋体得那维定NARWEDINE,不对称还原那维定得到加兰他敏GALAN。

9、THAMINE,式I所示化合物。其合成策略如下00110012其中,X为CL、BR或I,TBS为羟基保护基团。0013上述每一步反应的反应条件均较为温和,且每一步反应均适合于规模化制备。0014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式I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的主要是以异说明书CN102304031ACN102304037A3/6页6香兰醛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首先经卤代反应得6卤代异香兰醛2卤代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然后将6卤代异香兰醛2卤代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所述方法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00150016其中所述的卤代指氯、溴或碘的取代即X为CL、B。

10、R或I。具体实施方式0017在所述的SUZUKI偶联反应中,所用的硼试剂是2,4,6三4T叔丁基二甲基硅氧苯基1,3,5,2,4,6三氧唑三硼烷;所用的膦配体是三苯基膦或三环己基膦;所用的催化剂为钯催化剂如PD2DBA3或PDOAC2等;反应所用溶剂为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反应温度为所用溶剂的回流温度。0018在所述的成环闭环反应中,将式III所示化合物溶于干燥的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到干燥的氟化铯和硫酸钠或硫酸钾固体中于140反应至少2小时,再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和乙酸乙酯,分出有机相,有机相经干燥和浓缩后,剩余物经分离如柱层析等可得式IV所示化合。0019在所述的还原胺化反应中,将式I。

11、V所示化合、甲胺盐酸盐和二异丙基乙基胺在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中于室温1525反应至少7小时;然后再加入氰基硼氢化钠和醋酸,升温至5060,并在该状态保持至少10小时,反应液经冷却,萃取、干燥和浓缩后,剩余物即为那维定的消旋体NARWEDINE;0020其中式IV所示化合、甲胺盐酸盐、二异丙基异基胺和氰基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121212。0021在所述的折分那维定消旋体中,将那维定消旋体溶于由脂肪族一元醇和烷基胺组成的混合溶剂必要时可加热使之完全溶解中,加入适量那维定晶体作为晶种,梯度冷却后即可获得那维定。0022在所述的还原那维定中,将那维定和L三仲丁基硼氢化锂LSELECTRIDE置于非质子极。

12、性有机溶剂中,在78状态保持至少2小时,再加入C1C4的一元醇,升温至室温1525,并在此状态维持约20分钟,蒸除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得GALANTHAMINE式I所示化合物;0023其中那维定与LSELECTRIDE摩尔比优选为12。0024在所述的异香兰醛式VII所示化合物卤代反应步骤中,在有醋酸钠,催化量的铁粉和冰醋酸存在条件下,由异香兰醛与卤代试剂如氯化亚砜、NBS或溴素等于室温1525反应至少10小时,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析出固体,过滤并用冰水洗涤滤饼得粗品6卤代异香兰醛式VIII所示化合物,经重结晶可得其纯品;0025其中异香兰醛、卤代试剂、醋酸钠和铁粉的摩尔比优选为10101。

13、510200105。说明书CN102304031ACN102304037A4/6页70026在所述的6卤代异香兰醛与乙烯基乙醚的加成反应步骤中,在冰浴条件下,将乙烯基乙醚滴加到卤代试剂如氯化亚砜、NBS或溴素等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并在此状态保持至少20分钟,再依次加入二异丙基乙基胺和6卤代异香兰醛的二氯甲烷溶液,并升温至室温1525,在室温1525状态保持至少10小时,将反应液倒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二氯甲烷萃取数次,合并萃取液,萃取液经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和浓缩后,剩余物即为式II所示化合物;0027其中6卤代异香兰醛、乙烯基乙醚、卤代试剂和二异丙基乙基胺的摩尔比优选为1231224。002。

14、8前文所述的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是但不限于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或N,N二甲基甲酰胺等。0029下面通过是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其目的仅在于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30在下列实施例中,除特别说明外,室温是指1525。0031实施例10032式IIA所示化合物的制备。0033003416溴异香兰醛式VIII所示化合物,其中X为BR,简记为化合物VIIIA的制备0035室温下,将100G异香兰醛,108G醋酸钠和3G铁粉加入到600ML冰醋酸中,然后慢慢滴加37ML溴的醋酸125ML溶液,反应液搅拌过夜。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用水洗。

15、涤,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化合物VIIIA112G,收率74。00361HNMRCDCL3,400MHZ1028S,1H,760D,J84HZ,1H,694D,J84HZ,1H,609S,1H,402S,3H00372目标化合物式IIA所示化合物的制备0038在冰浴条件下,将47ML乙烯基乙醚滴加到溴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反应20分钟,加入140ML二异丙基乙基胺,23G6溴异香兰醛,然后使混合液升至室温反应过夜。反应液用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有机相通过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0/1V/V得白色固体式IIA所示化合物30G,收率79。00391HNMRCD。

16、CL3,400MHZ1029S,1H,778D,J88HZ,1H,700D,J88HZ,1H,547T,J52HZ,1H,399S,3H,394386M,1H,378370M,1H,364Q,J56HZ,2H,122T,J68HZ,3H。说明书CN102304031ACN102304037A5/6页80040实施例20041加兰他敏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的制备00421式IIIA所示化合物的制备00430044室温下,将382G01MMOL式IIA所示化合物,234G2,4,6三4T叔丁基二甲基硅氧苯基1,3,5,2,4,6三氧唑三硼烷,104G三苯基膦,80G磷酸钾,23GPD2DBA3加入到。

17、15L四氢呋喃中,反应液加热到80反应12小时。反应液冷却,倒入水中,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减压除去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6/1V/V得黄色油状液392G式IIIA所示化合物,收率77。00451HNMR400MHZ,CDCL3965S,1H,787D,J88HZ,1H,726D,J84HZ,2H,705D,J88HZ,1H,694D,J84HZ,2H,502501M,1H,399S,3H,363356M,1H,338331M,1H,312305M,2H,106T,J68HZ,3H,102S,M9H,025S,6H00462式IV所示化合物的制备0047室温下,将198G。

18、388MMOL式IIIA所示化合物的280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加入到177G氟化铯,55G硫酸钠中,反应液在140反应2小时,冷却反应液,将反应液倒入2L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乙酸乙酯萃取多次,合并有机相。有机相分别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2/1V/V得淡黄色固体86G式IV所示化合物,收率70。00481HNMR400MHZ,CDCL3995S,1H,776DD,J116HZ,J2100HZ,1H,765D,J84HZ,1H,706DD,J120HZ,J2100HZ,1H,698D,J84HZ,1H,638D,J100HZ,1。

19、H,632D,J100HZ,1H,552S,1H,399S,3H,405389M,2H,374367M,1H,241D,J140HZ,1H,203D,J140HZ,1H,123T,J72HZ,3H00493式V所示化合物的制备0050室温下,将157G50MMOL式IV所示化合物加入到250ML1,4二氧六环中,然后加入4G甲胺盐酸盐,10ML二异丙基乙基胺,反应7小时,然后加入30ML醋酸,47G氰基硼氢化钠,反应液升温至60反应过夜。反应液冷却,倒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二氯甲烷多次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再用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三乙胺1。

20、00/5/1V/V得浅棕色固体128G式V所示化合物,收率90。00511HNMR400MHZ,CDCL3695DD,J116HZ,J2104HZ,1H,670D,J说明书CN102304031ACN102304037A6/6页980HZ,1H,661D,J80HZ,1H,603DD,J108HZ,J2100HZ,1H,472470M,1H,408D,J160HZ,1H,382S,3H,372D,J160HZ,1H,327310M,3H,275DD,J140HZ,J2172HZ,1H,243S,3H,228M,1H,184DD,J120HZ,J2140HZ,1H00524那维定式VI所示化合物。

21、的制备0053将57G2MMOL消旋那维定式V所示化合物加入到100ML乙醇/三乙胺混合溶剂91V/V中,溶液加热到80搅拌1小时,待完全溶解后,温度降至60,加入142MG那维定晶体作为晶种,继续降温至40,在此温度下搅拌15小时,再将反应液温度降至20搅拌2小时,静置反应液,过滤,收集结晶得白色固体51G,式VI所示化合物,D20400,C11,CHCL3,收率90。00541HNMR400MHZ,CDCL3695D,J104HZ,1H,667D,J84HZ,2H,600D,J104HZ,1H,472BS,1H,407D,J152HZ,1H,381S,3H,374D,J152HZ,1H,3。

22、12310M,3H,274DD,J136HZ,J2180HZ,1H,242S,3H,227TD,J128HZ,J2132HZ,1H,185D,J140HZ,1H00555加兰他敏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0056在78条件下,慢慢滴加LSELECTRIDE20ML,1NINTHF到285G10MMOL式VI所示化合物的90毫升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此状态保持2小时,将其加入到100毫升甲醇到中,升温至20搅拌20分钟,减压旋干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三乙胺100/10/1V/V得白色固体282G式I所示化合物,D20940,C1,CHCL3,收率99。00571HNMR400MHZ,CDCL3667Q,J84HZ,2H,600599M,2H,461BS,1H,415BS,1H,409D,J152HZ,1H,384S,3H,370D,J152HZ,1H,327T,J138HZ,1H,305D,J144HZ,1H,269DD,J120HZ,J2160HZ,1H,247BS,1H,240S,3H,205204M,2H,145DD,J120HZ,J2140HZ,1H。说明书CN10230403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