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及其制冷系统.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7360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7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99561.2

申请日:

2011.10.08

公开号:

CN102313394A

公开日:

2012.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25B 7/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变更后: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669号变更后: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669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7/00申请日:20111008|||公开

IPC分类号:

F25B7/00; F25B41/06; F25B49/02; F25D11/02; F25D19/00

主分类号:

F25B7/00

申请人: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瑞; 江明波; 张华伟

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6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宋合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冰箱及其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毛细管,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和变温蒸发器,和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在变温室除霜模式与正常制冷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切换单元具有第一和第二入口及第一至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副冷凝器的入口相连,其中在所述变温室除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接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接通且所述第三出口关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当副冷凝器打开后,能够在对变温室蒸发器化霜的同时对制冷剂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充分利用了能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冰箱的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压缩机 ; 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 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并联且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的入 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 ; 毛细管, 所述毛细管包括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 ; 冷冻蒸发器、 冷藏蒸发器和变温蒸发器, 所述第一毛细管和所述冷藏蒸发器串连且所 述冷藏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出口相连, 所述第二毛细管和所述变温蒸发器串 连且所述变温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毛细管的出口相连, 所述冷藏蒸发器的出口和所述 变温蒸发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冻蒸发器的入口相连, 所述冷冻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 机的入口相连 ; 和 切换单元, 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在变温室除霜模式与正常制冷模式之间切换, 所述切换 单元具有第一和第二入口及第一至第三出口, 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 所 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副冷凝器的入口相连, 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的 出口相连, , 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入口相连, 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二毛细管 的入口相连, 其中在所述变温室除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接通、 所述 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接通且所述第三出口关闭, 在正常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入口 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断开且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三出口之间连通 或断开。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冰箱的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冷凝器包括相互串联 的第一和第二冷凝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冰箱的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 冷凝器之间设有防凝露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冰箱的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干燥过滤器, 所述干燥 过滤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和所述副冷凝器的出口相连, 所述干燥过滤器 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入口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的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单元为 电磁阀。
6: 一种冰箱,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箱体, 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冷冻室、 冷藏室和变温室 ; 和 制冷系统, 所述制冷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 1-5 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制冷系统, 其中所 述制冷系统的冷冻蒸发器用于对所述冷冻室制冷, 冷藏蒸发器用于对所述冷藏室制冷, 变 温蒸发器用于多所述变温室制冷, 所述副冷凝器用于对所述变温室蒸发器化霜。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冰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变温蒸发器和所述副冷凝器设于所 述变温室内。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冰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变温蒸发器设于所述箱体的箱胆背 面, 且所述副冷凝器与所述变温蒸发器接触。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冰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副冷凝器通过胶带粘贴在所述变温 蒸发器上。

说明书


冰箱及其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制冷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其制冷系统背景技术 变温室以其多用途性逐渐成为冰箱的标准配置, 然而这是由于变温室能够实现大 跨度变温, 其蒸发器更容易出现结霜, 从而影响变温室制冷效果。
     现有的冰箱中大多采用增设一个电加热装置, 以便对变温蒸发器进行化霜, 但是 采用上述化霜方式的效果不理想, 化霜不均匀, 另外电加热装置还会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 且额外增加了冰箱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冷凝器对变温蒸发器化霜的冰箱制冷 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制冷系统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冷系统, 包括 : 压缩机 ; 主冷凝器和副冷凝 器, 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并联且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 出口相连 ; 毛细管, 所述毛细管包括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 ; 冷冻蒸发器、 冷藏蒸发器和 变温蒸发器, 所述第一毛细管和所述冷藏蒸发器串连且所述冷藏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 毛细管的出口相连, 所述第二毛细管和所述变温蒸发器串连且所述变温蒸发器的入口与所 述第二毛细管的出口相连, 所述冷藏蒸发器的出口和所述变温蒸发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 冻蒸发器的入口相连, 所述冷冻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 ; 和切换单元, 所述 切换单元用于在变温室除霜模式与正常制冷模式之间切换, 所述切换单元具有第一和第二 入口及第一至第三出口, 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 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副 冷凝器的入口相连, 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的出口相连, , 所述第二 出口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入口相连, 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二毛细管的入口相连, 其中在 所述变温室除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接通、 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 出口之间接通且所述第三出口关闭, 在正常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 断开且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三出口之间连通或断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 当副冷凝器打开后, 能够在对变温室蒸发器 化霜的同时对制冷剂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 充分利用了能耗, 一举两得。另外, 副冷凝器替 代了电热辅助化霜装置, 不仅使化霜效果更均匀且杜绝了火灾安全隐患。本发明实施例的 冰箱制冷系统, 通过切换单元能够在副冷凝器打开和关闭之间自由切换, 同时还能够根据 制冷需要选择单独打开蒸发器或全部打开蒸发器, 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冰箱能耗。本发明实 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 通过切换单元实现上述全部切换功能, 因此不仅简化了制冷系统的 结构还能够降低冰箱的制造成本。另外,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主冷凝器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和第二冷凝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设有防凝露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还包括干燥过滤器, 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和所述 副冷凝器的出口相连, 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入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切换单元为电磁阀。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冰箱, 包括 : 箱体, 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冷冻室、 冷藏 室和变温室 ; 和制冷系统, 所述制冷系统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冰箱制冷系统, 其中所 述制冷系统的冷冻蒸发器用于对所述冷冻室制冷, 冷藏蒸发器用于对所述冷藏室制冷, 变 温蒸发器用于多所述变温室制冷, 所述副冷凝器用于对所述变温室蒸发器化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 当副冷凝器打开后, 能够在对变温室蒸发器化霜的同 时对制冷剂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 充分利用了能耗, 一举两得。另外, 副冷凝器替代了电热 辅助化霜装置, 不仅使化霜效果更均匀且杜绝了火灾安全隐患。 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 通过 切换单元能够在副冷凝器打开和关闭之间自由切换, 同时还能够根据制冷需要 ( 例如, 冷 藏室、 变温室或冷冻室内温度低于各自的预设温度 ) 选择单独打开蒸发器或全部打开蒸发 器, 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冰箱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 通过切换单元实现上述全部切换功 能, 因此不仅简化了制冷系统的结构还能够降低冰箱的制造成本。 另外,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变温蒸发器和所述副冷凝器设于所述变温室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变温蒸发器设于所述箱体的箱胆背面, 且所述副 冷凝器与所述变温蒸发器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副冷凝器通过胶带粘贴在所述变温蒸发器上。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 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 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 / 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其中 :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中 A 处的局部放大图 ;
     图 3 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 和
     图 4 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冰箱的变温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 明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 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 “相 连” 、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一体地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 可以 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 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 义。
     下面参考图 1-3 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包括 : 压缩机 1、 主冷凝器 2、 副冷凝器 3、 毛细 管冷冻蒸发器 5、 冷藏蒸发器 6、 变温蒸发器 7 和切换单元 8。
     具体而言, 图 1 所示, 主冷凝器 2 和副冷凝器 3 并联且主冷凝器 2 和副冷凝器 3 的 入口 202 和 32 分别与压缩机 1 的出口 11 相连。
     毛细管包括第一毛细管 41 和第二毛细管 42。第一毛细管 41 和冷藏蒸发器 6 串 连且冷藏蒸发器 6 的入口 62 与第一毛细管 41 的出口 411 相连, 第二毛细管 42 和变温蒸发 器 7 串连且变温蒸发器 7 的入口 72 与第二毛细管 42 的出口 421 相连, 冷藏蒸发器 6 的出 口 61 和变温蒸发器 7 的出口 71 分别与冷冻蒸发器 5 的入口 52 相连, 冷冻蒸发器 5 的出口 51 与压缩机 1 的入口 12 相连。
     如图 1 和 2 所示, 切换单元 8 具有第一入口 81、 第一出口 82、 第二入口 83、 第二出 口 84 和第三出口 85。第一入口 81 与压缩机 1 的出口 11 相连, 第一出口 82 与副冷凝器 3 的入口 32 相连, 第二入口 83 分别与主冷凝器 2 和副冷凝器 3 的出口 201 和 31 相连。第二 出口 84 与第一毛细管 41 的入口 412 相连, 第三出口 85 与第二毛细管 42 的入口 422 相连。
     切换单元 8 用于在变温室除霜模式与正常制冷模式之间切换。在变温室除霜模式 下第一入口 81 与第一出口 82 之间接通, 使副冷凝器 3 打开 ( 即制冷剂通过副冷凝器 3), 而此时第二入口 83 与第二出口 84 之间接通且第三出口 85 关闭。因此, 在变温室除霜模式 下, 制冷剂从压缩机 1 流出后分两路, 一路流经主冷凝器 2, 另一路流经切换单元 8 的第一入 口 81、 第一出口 82 以及副冷凝器 3, 两路分流再汇合后经切换单元 8 的第二入口 83 后流入 第二出口 84、 第一毛细管 41、 冷藏蒸发器 6 和冷冻蒸发器 5, 最后再流回压缩机 1, 以完成制 冷循环。
     通过采用将副冷凝器 3 与变温室蒸发器 8 相接触的方式, 在上述变温室除霜模式 下, 副冷凝器 3 被打开并对外放热, 因此对与之接触的变温室蒸发器 7 进行化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 在正常制冷模式下, 第一入口 81 与第一出口 82 之间断开, 使副冷凝器 3 关闭 ( 即制冷剂不通过副冷凝器 3), 此时第二入口 83 分别与第 二出口 84 和第三出口 85 之间连通或断开。因此, 在正常制冷模式下, 制冷剂从压缩机 1 流 出后流经主冷凝器 2 流到切换单元 8 的第二入口 83, 再根据制冷需要, 选择经第二出口 84、第一毛细管 41、 冷藏蒸发器 6 和冷冻蒸发器 5, 最后流回压缩机 1( 即第二入口 83 与第二出 口 84 连通, 但与第三出口 85 断开 ) ; 或者选择经第三出口 85、 第二毛细管 42、 变温蒸发器 7 和冷冻蒸发器 5, 最后流回压缩机 1( 即第二入口 83 与第三出口 85 连通, 但与第二出口 84 断开 ) ; 再或者上述两种情况同时进行, 制冷剂从第二出口 84 和第三出口 85 分别流出, 以 形成第一毛细管 41 和冷藏蒸发器 6 与第二毛细管 42 和变温蒸发器 7 并联后再与冷冻蒸发 器 5 串连, 最后流回压缩机 1( 即第二入口 83 分别与第二出口 84 和第三出口 85 连通 )。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 当副冷凝器 3 打开后, 能够在对变温室蒸发 器 8 化霜的同时对制冷剂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 充分利用了能耗, 一举两得。另外, 副冷凝 器 8 替代了电热辅助化霜装置, 不仅使化霜效果更均匀且杜绝了火灾安全隐患。本发明实 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 通过切换单元 8 能够在副冷凝器 3 打开和关闭之间自由切换, 同时还 能够根据制冷需要选择单独打开蒸发器或全部打开蒸发器, 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冰箱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 通过切换单元 8 实现上述全部切换功能, 因此不仅简化了 制冷系统的结构还能够降低冰箱的制造成本。
     如图 3 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主冷凝器 2 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冷凝器 21 和第二冷凝器 22。如上述结构增设一个冷凝器能够有效提高制冷效率, 增加制冷效果。 如图 3 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 第一冷凝器 21 与第二冷凝器 22 之间设有防 凝露装置 9, 通过防凝露装置 9 能够有效防止箱门和门框接触处结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制冷系统还包括干燥过滤器 10。 干燥过滤器 10 的入口 102 分别与第二冷凝器 22 的出口 221 和副冷凝器 3 的出口 31 相连, 干燥过滤器 10 的出口 101 与第二入口 93 相连。在毛细管的上游设置干燥过滤器 10, 能够将制冷剂中的固体粉末 和污垢等杂质过滤掉, 因此有效防止毛细管被堵塞。另外, 干燥过滤器 10 还能够吸收制冷 剂中的水份, 以提高制冷效果。
     由于电磁阀具有切换准确、 简单, 可控性强, 使用寿命长且价格低廉等优点, 优选 地, 切换单元 8 采用电磁阀。
     下面参考图 4 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包括 : 箱体和制冷系统。
     具体地, 箱体内限定有冷冻室、 冷藏室 ( 图中未示 ) 和变温室 73。 制冷系统为上述 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冰箱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所述冷冻蒸发器 5 用于对冷冻室制冷, 所 述冷藏蒸发器 6 用于对冷藏室制冷, 所述变温蒸发器 7 用于多变温室 73 制冷, 所述副冷凝 器 3 用于对变温室蒸发器 7 化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所述切换单元 8, 定期打开所述副冷 凝器 3 以对变温蒸发器 7 进行化霜。或者通过设置对所述变温蒸发器 7 结霜情况进行检测 的结霜传感器来实现自动控制所述切换单元 8 打开所述福冷凝器 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 当副冷凝器 3 打开后, 能够在对变温室蒸发器 8 化霜 的同时对制冷剂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 充分利用了能耗, 一举两得。另外, 副冷凝器 8 替代 了电热辅助化霜装置, 不仅使化霜效果更均匀且杜绝了火灾安全隐患。本发明实施例的冰 箱, 通过切换单元 8 能够在副冷凝器 3 打开和关闭之间自由切换, 同时还能够根据制冷需要 ( 例如, 冷藏室、 变温室或冷冻室内温度低于各自的预设温度 ) 选择单独打开蒸发器或全部 打开蒸发器, 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冰箱能耗。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 通过切换单元 8 实现上述
     全部切换功能, 因此不仅简化了制冷系统的结构还能够降低冰箱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变温蒸发器 7 和所述副冷凝器 3 设于变温室 73 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变温蒸发器 7 设于所述箱体的箱胆背面 74, 且所 述副冷凝器 3 与所述变温蒸发器 7 接触, 以达到通过副冷凝器 3 对所述变温蒸发器 7 化霜 的目的。
     优选地, 所述副冷凝器 3 通过 PE 胶带粘贴在所述变温蒸发器 7 上, 这样不仅保证 了二者接触的稳固性, 还能够使二者接触更紧密, 进一步提高化霜效果。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的其他构成可以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 在 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 “一些实施例” 、 “示例” 、 “具体示 例” 、 或 “一些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 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 在不 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本 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冰箱及其制冷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冰箱及其制冷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冰箱及其制冷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冰箱及其制冷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箱及其制冷系统.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3394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1CN102313394ACN102313394A21申请号201110299561222申请日20111008F25B7/00200601F25B41/06200601F25B49/02200601F25D11/02200601F25D19/0020060171申请人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地址230601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669号申请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马瑞江明波张华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代理人宋合成54发明名称冰箱及其制冷系统57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冰箱及其制冷系统。

2、,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毛细管,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和变温蒸发器,和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在变温室除霜模式与正常制冷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切换单元具有第一和第二入口及第一至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副冷凝器的入口相连,其中在所述变温室除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接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接通且所述第三出口关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当副冷凝器打开后,能够在对变温室蒸发器化霜的同时对制冷剂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充分利用了能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

3、5页附图4页CN102313398A1/1页21一种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并联且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包括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和变温蒸发器,所述第一毛细管和所述冷藏蒸发器串连且所述冷藏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毛细管和所述变温蒸发器串连且所述变温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毛细管的出口相连,所述冷藏蒸发器的出口和所述变温蒸发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冻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所述冷冻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和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在变温室。

4、除霜模式与正常制冷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切换单元具有第一和第二入口及第一至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副冷凝器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二毛细管的入口相连,其中在所述变温室除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接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接通且所述第三出口关闭,在正常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断开且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三出口之间连通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凝器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和第二。

5、冷凝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设有防凝露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和所述副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入口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为电磁阀。6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冷冻室、冷藏室和变温室;和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制冷系统,其中所述制冷系统的冷冻蒸发器用于对所述冷冻室制冷,冷藏蒸发器用于对所述冷藏室制冷,变温。

6、蒸发器用于多所述变温室制冷,所述副冷凝器用于对所述变温室蒸发器化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蒸发器和所述副冷凝器设于所述变温室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蒸发器设于所述箱体的箱胆背面,且所述副冷凝器与所述变温蒸发器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冷凝器通过胶带粘贴在所述变温蒸发器上。权利要求书CN102313394ACN102313398A1/5页3冰箱及其制冷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冰箱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其制冷系统背景技术0002变温室以其多用途性逐渐成为冰箱的标准配置,然而这是由于变温室能够实现大跨度变温,。

7、其蒸发器更容易出现结霜,从而影响变温室制冷效果。0003现有的冰箱中大多采用增设一个电加热装置,以便对变温蒸发器进行化霜,但是采用上述化霜方式的效果不理想,化霜不均匀,另外电加热装置还会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且额外增加了冰箱的能耗。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0005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冷凝器对变温蒸发器化霜的冰箱制冷系统。000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制冷系统的冰箱。0007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并联且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毛细管,所。

8、述毛细管包括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和变温蒸发器,所述第一毛细管和所述冷藏蒸发器串连且所述冷藏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毛细管和所述变温蒸发器串连且所述变温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毛细管的出口相连,所述冷藏蒸发器的出口和所述变温蒸发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冻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所述冷冻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和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在变温室除霜模式与正常制冷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切换单元具有第一和第二入口及第一至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副冷凝器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的出口相连,。

9、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二毛细管的入口相连,其中在所述变温室除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接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接通且所述第三出口关闭,在正常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断开且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三出口之间连通或断开。000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当副冷凝器打开后,能够在对变温室蒸发器化霜的同时对制冷剂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充分利用了能耗,一举两得。另外,副冷凝器替代了电热辅助化霜装置,不仅使化霜效果更均匀且杜绝了火灾安全隐患。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通过切换单元能够在副冷凝器打开和关闭之间自。

10、由切换,同时还能够根据制冷需要选择单独打开蒸发器或全部打开蒸发器,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冰箱能耗。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通过切换单元实现上述全部切换功能,因此不仅简化了制冷系统的结构还能够降低冰箱的制造成本。说明书CN102313394ACN102313398A2/5页40009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冷凝器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和第二冷凝器。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0012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设有防凝露装置。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0014还包括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

11、第二冷凝器的出口和所述副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入口相连。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切换单元为电磁阀。0016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冷冻室、冷藏室和变温室;和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冰箱制冷系统,其中所述制冷系统的冷冻蒸发器用于对所述冷冻室制冷,冷藏蒸发器用于对所述冷藏室制冷,变温蒸发器用于多所述变温室制冷,所述副冷凝器用于对所述变温室蒸发器化霜。001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当副冷凝器打开后,能够在对变温室蒸发器化霜的同时对制冷剂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充分利用了能耗,一举两得。另外,副冷凝器替代了电热。

12、辅助化霜装置,不仅使化霜效果更均匀且杜绝了火灾安全隐患。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通过切换单元能够在副冷凝器打开和关闭之间自由切换,同时还能够根据制冷需要例如,冷藏室、变温室或冷冻室内温度低于各自的预设温度选择单独打开蒸发器或全部打开蒸发器,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冰箱能耗。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通过切换单元实现上述全部切换功能,因此不仅简化了制冷系统的结构还能够降低冰箱的制造成本。0018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00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温蒸发器和所述副冷凝器设于所述变温室内。00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温蒸发器设于所述箱体的箱胆背面,且所述副冷凝器与。

13、所述变温蒸发器接触。00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副冷凝器通过胶带粘贴在所述变温蒸发器上。0022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0023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0024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的示意图;0025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0026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和0027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冰箱的变温室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14、,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说明书CN102313394ACN102313398A3/5页500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003。

15、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00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0032下面参考图1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003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主冷凝器2、副冷凝器3、毛细管冷冻蒸发器5、冷藏蒸发器6、变温蒸发器7和切换。

16、单元8。0034具体而言,图1所示,主冷凝器2和副冷凝器3并联且主冷凝器2和副冷凝器3的入口202和32分别与压缩机1的出口11相连。0035毛细管包括第一毛细管41和第二毛细管42。第一毛细管41和冷藏蒸发器6串连且冷藏蒸发器6的入口62与第一毛细管41的出口411相连,第二毛细管42和变温蒸发器7串连且变温蒸发器7的入口72与第二毛细管42的出口421相连,冷藏蒸发器6的出口61和变温蒸发器7的出口71分别与冷冻蒸发器5的入口52相连,冷冻蒸发器5的出口51与压缩机1的入口12相连。0036如图1和2所示,切换单元8具有第一入口81、第一出口82、第二入口83、第二出口84和第三出口85。。

17、第一入口81与压缩机1的出口11相连,第一出口82与副冷凝器3的入口32相连,第二入口83分别与主冷凝器2和副冷凝器3的出口201和31相连。第二出口84与第一毛细管41的入口412相连,第三出口85与第二毛细管42的入口422相连。0037切换单元8用于在变温室除霜模式与正常制冷模式之间切换。在变温室除霜模式下第一入口81与第一出口82之间接通,使副冷凝器3打开即制冷剂通过副冷凝器3,而此时第二入口83与第二出口84之间接通且第三出口85关闭。因此,在变温室除霜模式下,制冷剂从压缩机1流出后分两路,一路流经主冷凝器2,另一路流经切换单元8的第一入口81、第一出口82以及副冷凝器3,两路分流再。

18、汇合后经切换单元8的第二入口83后流入第二出口84、第一毛细管41、冷藏蒸发器6和冷冻蒸发器5,最后再流回压缩机1,以完成制冷循环。0038通过采用将副冷凝器3与变温室蒸发器8相接触的方式,在上述变温室除霜模式下,副冷凝器3被打开并对外放热,因此对与之接触的变温室蒸发器7进行化霜。003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在正常制冷模式下,第一入口81与第一出口82之间断开,使副冷凝器3关闭即制冷剂不通过副冷凝器3,此时第二入口83分别与第二出口84和第三出口85之间连通或断开。因此,在正常制冷模式下,制冷剂从压缩机1流出后流经主冷凝器2流到切换单元8的第二入口83,再根据制冷需要,选择经第二出。

19、口84、说明书CN102313394ACN102313398A4/5页6第一毛细管41、冷藏蒸发器6和冷冻蒸发器5,最后流回压缩机1即第二入口83与第二出口84连通,但与第三出口85断开;或者选择经第三出口85、第二毛细管42、变温蒸发器7和冷冻蒸发器5,最后流回压缩机1即第二入口83与第三出口85连通,但与第二出口84断开;再或者上述两种情况同时进行,制冷剂从第二出口84和第三出口85分别流出,以形成第一毛细管41和冷藏蒸发器6与第二毛细管42和变温蒸发器7并联后再与冷冻蒸发器5串连,最后流回压缩机1即第二入口83分别与第二出口84和第三出口85连通。004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

20、当副冷凝器3打开后,能够在对变温室蒸发器8化霜的同时对制冷剂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充分利用了能耗,一举两得。另外,副冷凝器8替代了电热辅助化霜装置,不仅使化霜效果更均匀且杜绝了火灾安全隐患。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通过切换单元8能够在副冷凝器3打开和关闭之间自由切换,同时还能够根据制冷需要选择单独打开蒸发器或全部打开蒸发器,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冰箱能耗。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制冷系统,通过切换单元8实现上述全部切换功能,因此不仅简化了制冷系统的结构还能够降低冰箱的制造成本。0041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冷凝器2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冷凝器21和第二冷凝器22。如上述结构增设一个冷凝器能够。

21、有效提高制冷效率,增加制冷效果。0042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冷凝器21与第二冷凝器22之间设有防凝露装置9,通过防凝露装置9能够有效防止箱门和门框接触处结露。004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冷系统还包括干燥过滤器10。干燥过滤器10的入口102分别与第二冷凝器22的出口221和副冷凝器3的出口31相连,干燥过滤器10的出口101与第二入口93相连。在毛细管的上游设置干燥过滤器10,能够将制冷剂中的固体粉末和污垢等杂质过滤掉,因此有效防止毛细管被堵塞。另外,干燥过滤器10还能够吸收制冷剂中的水份,以提高制冷效果。0044由于电磁阀具有切换准确、简单,可控性强,使用寿命长且价格。

22、低廉等优点,优选地,切换单元8采用电磁阀。0045下面参考图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004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包括箱体和制冷系统。0047具体地,箱体内限定有冷冻室、冷藏室图中未示和变温室73。制冷系统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冰箱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所述冷冻蒸发器5用于对冷冻室制冷,所述冷藏蒸发器6用于对冷藏室制冷,所述变温蒸发器7用于多变温室73制冷,所述副冷凝器3用于对变温室蒸发器7化霜。004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所述切换单元8,定期打开所述副冷凝器3以对变温蒸发器7进行化霜。或者通过设置对所述变温蒸发器7结霜情况进行检测的结霜传感器来实现自动控制所述切换单。

23、元8打开所述福冷凝器3。004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当副冷凝器3打开后,能够在对变温室蒸发器8化霜的同时对制冷剂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充分利用了能耗,一举两得。另外,副冷凝器8替代了电热辅助化霜装置,不仅使化霜效果更均匀且杜绝了火灾安全隐患。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通过切换单元8能够在副冷凝器3打开和关闭之间自由切换,同时还能够根据制冷需要例如,冷藏室、变温室或冷冻室内温度低于各自的预设温度选择单独打开蒸发器或全部打开蒸发器,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冰箱能耗。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通过切换单元8实现上述说明书CN102313394ACN102313398A5/5页7全部切换功能,因此不仅简化了制冷系统的结。

24、构还能够降低冰箱的制造成本。005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温蒸发器7和所述副冷凝器3设于变温室73内。005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温蒸发器7设于所述箱体的箱胆背面74,且所述副冷凝器3与所述变温蒸发器7接触,以达到通过副冷凝器3对所述变温蒸发器7化霜的目的。0052优选地,所述副冷凝器3通过PE胶带粘贴在所述变温蒸发器7上,这样不仅保证了二者接触的稳固性,还能够使二者接触更紧密,进一步提高化霜效果。0053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的其他构成可以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在此不再赘述。005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25、、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005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说明书CN102313394ACN102313398A1/4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13394ACN102313398A2/4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13394ACN102313398A3/4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13394ACN102313398A4/4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1339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