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72401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00558.4

申请日:

2014.05.13

公开号:

CN105090752A

公开日:

2015.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F17D 5/00登记号:2018990000982登记生效日:20181019出质人:北京科力华安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有限公司质权人:北京诚信佳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申请日:20140513授权公告日:201801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7D 5/00申请日:20140513|||公开

IPC分类号:

F17D5/00

主分类号:

F17D5/00

申请人:

北京科力华安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东; 黄建忠

地址:

100036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科学城航丰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代理人:

赵建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嵌入槽直接嵌入固定到顶板上;数据采集模块、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和无线传输模块均上下分层集中排布在背板上;背板安装在后板上,数据采集模块、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和无线传输模块均位于监测桩外壳之内并密封。本发明性能好、防水防尘、运输方便、维护方便、灵活性强、能耗低;成本低。首先,由于体积小、重量轻,装置的运输成本降低;其次,支架无需特别定制加工,配件成本降低;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嵌入式,减少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固定的费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数
据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管、监测桩外壳和背板;所述太阳能供电模
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蓄电
池和所述太阳能控制器相互之间连接;所述监测桩外壳包括顶板和后板,所述
后板上加装所述背板;
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置所述监测桩外壳,所述顶板朝向阳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顶板上设有嵌入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所述嵌入槽直接嵌入固定到所
述顶板上;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
均上下分层集中排布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背板安装在所述后板上,所述数据采
集模块、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均位于所述监测
桩外壳之内并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监
测桩外壳为ABS工程塑料板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接管为标准连接管。

说明书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距离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轴向应力应变的野外监测技术领
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野外监测设备一般是由前端采集设备(传感器)、太阳能供电
系统或风力发电系统、采集设备、无线传输设备、设备支架五大部分组成。在
野外无人值守状况下,野外监测装置能够完成对管道的远程监测。但是,由于
野外恶劣的环境,系统的供电不稳定,设备能耗问题成为一大问题;系统整体
体积较大,存在运输及安装困难的问题;地理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差异,要求装
置的安装高度也有所不同,支架需要特殊定制,存在装置高度控制不灵活的问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解决上述问
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无
线传输模块、连接管、监测桩外壳和背板;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
池板、蓄电池和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太阳能
控制器相互之间连接;所述监测桩外壳包括顶板和后板,所述后板上加装所述
背板;

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置所述监测桩外壳,所述顶板朝向阳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顶板上设有嵌入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所述嵌入槽直接嵌入固定到所
述顶板上;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
均上下分层集中排布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背板安装在所述后板上,所述数据采
集模块、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均位于所述监测
桩外壳之内并密封。

所述监测桩外壳为ABS工程塑料板制成。

所述连接管为标准连接管。

为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结合长输油气管道自身的特点,考虑可以通过将
装置的供电、采集和传输三大系统集成,不仅减小了装置的体积,更便于运输
和安装;同时采用标准连接管材,灵活控制装置的高度。此外,设备集成后易
于进行安装维护,小体积的装置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被盗的风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总结如下:

1、性能好。本监测桩外壳采用ABS工程塑料板制成,具有良好的韧性、
强度及电气绝缘性。

2、防水防尘。本监测桩外壳采用焊接方式进行组装,后板安装后使用密
封胶密封,密封性能好;同时,后板加装背板,可以有效防止冷凝
水在功能模块表面附着。

3、运输方便。本监测桩整体尺寸:200*170*425(mm,长*宽*高,按最
宽位置测量),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实际工程的运输和搬运。

4、维护方便。本监测桩的功能模块采用上下分层排布方式,集中安装在
监测桩的后板上,集成度高,结构简单,仅需拆卸后板进行维护。

5、灵活性强。底座采用标准连接管,支撑管材及配件采购方便。可以根
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采购标准连接管材,灵活调节监测桩的实
际高度。

6、能耗低。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在不进行数据的无线传输时,系统功耗
不足1W;无线传输进行时,最高能耗仅5W左右,降低了能量的消
耗。在太阳能连续无法正常供电的情况下,保证了设备正常工作的
周期。

7、成本低。首先,由于体积小、重量轻,装置的运输成本降低;其次,
支架无需特别定制加工,配件成本降低;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嵌入式,
减少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固定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背板从监测桩外壳中拆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背板安装到监测桩外壳中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
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1、无线传输模块2、连接管3、监测桩外壳和背板5;所述太阳
能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6、蓄电池8和太阳能控制器7,所述太阳能电池
板6、所述蓄电池8和所述太阳能控制器7相互之间连接;所述监测桩外壳包括
顶板和后板,所述后板上加装所述背板5;所述连接管3的顶端设置所述监测桩
外壳,所述顶板朝向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顶板上设有嵌入槽,所述太阳能电
池板6通过所述嵌入槽直接嵌入固定到所述顶板上;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
太阳能控制器7、所述蓄电池8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均上下分层集中排布在所
述背板5上;所述背板5安装在所述后板上,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太阳能
控制器7、所述蓄电池8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均位于所述监测桩外壳之内并密
封。

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桩外壳为ABS工程塑料板制成。所述连
接管3为标准连接管。

野外监测桩是集太阳能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1和无线传输模块2于一
体的野外监测设备,如图1所示。太阳能供电模块为设备提供电能,主要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6、太阳能控制器7、电池(蓄电池8)三大部分。数据采集模块
1是设备的核心模块,采集模块通过监测桩底部连接管3与传感器输出线缆连接,
进行数据采集及保存,此外还为无线传输模块2供电。无线传输模块2主要是
将数据远程传输到客户端,以便分析处理。同时,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调节监
测桩高度。

本监测桩的特殊之处:本监测桩采集数据时的能耗不足1W,进行数据传输
时能耗为5W左右,属于低能耗野外监测设备,保证了设备在长期恶劣环境下能
够稳定工作;将太阳能电池板6直接嵌入到设备顶板上,减少了太阳能电池板6
支架的定制和安装工作;将功能模块采用上下分层集中排布的方式,大大减小
了设备的整体体积,同时将功能模块集中到后板上,便于后期的维护工作;底
部采用标准连接管3,配件采购方便,便于灵活调节监测桩的高度。

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
应该明白,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嵌入槽直接嵌入固定到顶板上;数据采集模块、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和无线传输模块均上下分层集中排布在背板上;背板安装在后板上,数据采集模块、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和无线传输模块均位于监测桩外壳之内并密封。本发明性能好、防水防尘、运输方便、维护方便、灵活性强、能耗低;成本低。首先,由于体积小、重量轻,装置的运输成本降低;其次,支架无需特别定制加工,配件成本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气体或液体的贮存或分配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