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定位器.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625593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2983.X

申请日:

2010.08.16

公开号:

CN101889917A

公开日:

2010.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F 5/00公开日:201011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5/00申请日:201008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F5/00

主分类号:

A61F5/00

申请人:

王戡

发明人:

王戡

地址:

100029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路24楼16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手术麻醉或抢救的下颌定位器,其特征具有使用方便、灵活可靠、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它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1.提供操作平台的底板。2.对下颌的姿态起定位作用的左、右支撑臂。3.包括制动手柄等零部件的定位控制系统。4.托起患者下颌的下颌托(见说明书摘要附图)。它最重要的特症是:自始至终仅需要一名医护人员独立操作,就可以将患者的下颌固定在任意角度和高度的位置,使医护人员能够从容的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管理,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相关药物费用负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实用的医学临床手术麻醉和抢救用下颌定位器,其特征在于:由底板、左右两个支撑臂、定位控制系统和下颌托这四个部分组成,共同完成对下颌的定位和支撑。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1.1),其特征在于:在底版上设有可供两个支撑臂定向移动的导轨槽(2.1),它是由导轨板(2.2)和底板(1.1)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使两个支撑臂能够灵活的分别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以及准确、牢固的定位和支撑,以保证医疗工作所要求的、对患者下颌的准确位置的固定。3.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两个支撑臂,其结构特征在于:它是由支撑臂下部的底座(1.2)、支撑臂中部的下臂(1.3)和上臂(1.4)、支撑臂上部的托板架(1.5),以及它们之间的支撑臂轴和定位控制系统等零部件组成的之字形结构。4.按照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两个支撑臂和位于其顶端的托板架(1.5),可以实现多项的移动、转动方向的调整和定位,其特征在于:支撑臂横向的移动调整和和定位;支撑臂顶端的托板架进行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移动调整和定位;以及托板架在其支撑臂轴上所作的转动和定位,由此,托板架即可进行立体全方位的移动、转动的调整和定位。5.按照权利要求1、2、3和4所述的两个支撑臂的横向(左、右方向)移动和调整定位(固定其位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底座部分来承担的,主要由以下零部件组成:底座(1.2)、底板(1.1)、导轨板(2.2)、滑块(3.1)、滑块弹簧(3.2)、压板(3.3)、滑块轴(3.4)、定位手柄(3.5)组成;当定位手柄向下转动大于90度时,它下面的凸台即迫使压板向下运动克服滑块弹簧的压力与下方的导轨板相接触,由压板与导轨板的摩擦阻力的作用导致滑块被锁定。由于底座是与滑块连接在一起的,所以,通过定位手柄的转动可以方便的控制它的移动与定位;其特征是滑动灵活、定位可靠、操作简单快捷。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左右支撑臂顶端托板架的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调整和定位,以及在其支撑臂轴上所作的转动,其特征在于:通过三个支撑臂轴的连接,上臂、下臂、托板架和底座四个主要零部件相互之间可以灵活的转动、变换角度,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随意提起位于托板架上的下颌托,做上、下、前、后四方位平面位置和角度的调整和定位;使下颌托可以处于患者下颌下面的恰当位置和角度,并停留在此处;其特征是转动灵活、定位可靠、调整简单、方便快捷;它主要由以下零部件组成:图3.支撑臂下部的1.1底板、1.2底座、1.3下臂、2.2导轨板、3.1滑块、3.2滑块弹簧、3.3压板、3.4滑块轴、3.5定位手柄、3.6大齿轮、3.7齿轮键、3.8支撑臂轴、3.9支撑臂键、3.10制动轴、3.11制动线、3.12制动弹簧、3.13制动杆;图4.支撑臂上部的3.11制动线、3.12制动弹簧、3.13制动杆、4.1上臂、4.2上制动杆、4.3上制动轴、4.4上支撑臂轴、4.5托板架、4.6小齿轮、4.7上托板、4.8下托板、4.9充气软垫、4.10下颌托、4.11制动手柄、4.12手柄连杆。7.按照权利要求1、3、4、6所述,支撑臂和托板架均可以灵活可靠的转动、调整、定位,其特征在于设有操作简便、灵活可靠的控制系统。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左、右支撑臂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制动手柄(4.11)、手柄连杆(4.12)、制动轴(3.10两个)和上制动轴(4.3)、大、小齿轮(3.6两个)和(4.6)、制动线(3.11两个)、制动弹簧(3.12三个)、制动杆(3.13三个)和上制动杆(4.2)组成;这些零部件的设计和托板架、上、下臂、支撑臂轴、底座是联动的,有制动手柄来操纵的。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控制系统是由制动手柄来操纵的,其特征在于:制动手柄(4.11)与上制动轴(4.3)相连;上制动轴(4.3)安装在托板架(1.5)上,上制动杆(4.2)可以随上制动轴(4.3)一起转动;制动杆(3.13)和制动弹簧(3.12)安装在上制动轴(4.3)上;制动杆(3.13)可以卡住或松开小齿轮(4.6);上臂(4.1)与上支撑臂轴(4.4)是通过支撑臂键连接的,小齿轮(4.6)是通过齿轮键与上支撑臂轴(4.4)连接,可以一起转动;因此,当制动手柄(4.11)被拉动或松开时,制动杆(3.13)便跟随抬起或返回,也就卡住或者放开小齿轮(4.6);同理,制动手柄(4.11)还通过上制动杆(4.2)、制动线(3.11)控制另外两个制动杆(3.13)和两个大齿轮(3.6);因此,通过制动手柄(4.11)的被拉动或松开就可以控制每个齿轮的转动与否,只要齿轮是可以自由的转动的,上、下臂和托板架就可以自由活动,否则支撑臂处于静止锁定状态。10.按照权利要求1和6所述安装在托板架上的下颌托,它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骨架部分,二是充气软垫;其特征在于:它的骨架与托板架的连接方便、实用,只需几秒钟便可以及时拆卸,更换;并且具有多种规格,可以适合各种人体的需要;它的充气软垫柔软舒适,可有效的减少对于下颌角附近肌肉及软组织的压迫,避免组织损伤。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颌托的骨架部分,其特征在于:它对于人体下颌骨的支撑采取开放式,主要由下颌托的上托板(4.7)和下托板(4.8)两部分起作用,分别托住下颌骨的下颌支和下颌体,而下颌骨的下颌角及咬肌粗隆则处于上、下托板的中间,不受到任何挤压,两板之间的角度为120度,与其骨骼的实际角度一致,其优点是:下颌骨一旦进入就不易滑脱;第二个优点是由于设计了阻挡块(5.1)、两侧的滑槽(5.2)和卡块(5.3),下颌托可以方便的安装、拆卸,便于更换。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颌托充气软垫(4.9),其特征在于:充气软垫包裹在下托板和上托板上,其外层使用适合人体的柔软材料,使得软垫能够自动配合患者的体型而变化,有效的避免肌肉与软组织的损伤。

说明书

下颌定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疗器具。在手术麻醉或抢救过程中,当患者意识消失后,使用本器具可以保证患者的下颌长时间停留在恰当位置,维持气道通畅。是一种极具实用性的新型医疗器具。

背景技术

托下颌是麻醉和抢救过程中的基本技术。当患者意识消失或给予肌松药之后,口腔内肌肉松弛,软组织张力降低,会导致下颌关节松弛,舌根后坠,从而影响呼吸道的顺畅,严重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患者无法正常吸入氧气,出现阻塞性通气障碍,导致二氧化碳蓄积,甚至呼吸性酸中毒。针对这种情况,麻醉医生和急救人员为了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需要将患者下颌关节向上提起,口腔微张,上下门齿对齐或下门齿反扣上门齿,达到下颌反咬的解剖位置。避免舌后坠,打开气道。同时要用手托住下颌角后缘,保持下颌关节位置不变。当患者没有进行气管插管或插入喉罩之前,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不变。这种操作方法占用人力,并且随着托下颌的时间延长,医护人员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产生疲劳,从而降低气道通畅的质量。本发明即可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目前,在手术麻醉或对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必要时医护人员经常不得不用双手操作,保证患者的下颌处于恰当位置,以避免出现患者呼吸道梗阻这一现象的发生,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本发明对于这一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极有前途的医用下颌定位器具。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征,以解决该实际问题:

1.本方案采用左右两个灵活的支撑臂,在医护人员的双手操作下,对患者的下颌进行位置的调整与固定。

2.本方案设有底板,在其上两侧设有供两个支撑臂滑动和定位的横向导轨槽。

3.所述两个支撑臂各有三个肘关节。上部是对患者下颌起定位作用的下颌托及托板架。中部为可自由转动的上、下臂。下部是底座,底坐下设有滑块,可以在底板上的横向导轨槽中自由的滑动。滑块上面通过滑块轴设有压板,借助上面带有凸台的手柄的转动,可以使压板向下运动,与底板上的导轨板产生摩擦阻力,可以使支撑臂稳固定位。

4.所述支撑臂的三个肘关节除设有支撑臂轴外,还设有齿轮和制动杆,以控制肘关节齿轮的转动和制动,进而通过支撑臂轴,控制上、下臂的动作。在两个上臂顶端的托板架侧面,装有制动手柄,制动手柄由控制线与各个制动杆连接。随着医护人员双手通过下颌托对患者下颌位置的调整,以及对制动手柄的拉动或放松,即可同时控制各个制动杆与齿轮的啮合与脱离,使得下颌托、上臂和下臂能够及时的离开或停留在相应的角度或位置上,进而对患者下颌的位置进行恰当的调整或固定。

5.所述下颌托,其设计采用了开放式思想,通过两块托板的使用,避开了患者最易感到疼痛的下颌角和咬肌粗隆;同时两块托板之间的角度采用120度,与人体骨骼的120度相等,减小了在使用过程中滑脱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两块托板上设计了充气软垫,以减轻对患者下颌的压迫。

6.本发明为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设计了不同尺寸的下颌托,并且结构合理,更换方便。

7.本发明的特征是操作简便、灵活、定位快捷、实用性强。仅由一名医护人员即可完成整个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底板、1.2底座、1.3下臂、1.4上臂、1.5托板架

图2.底板结构示意图

1.1底板、2.1导轨槽、2.2导轨板

图3.支撑臂下部结构示意图

1.1底板、1.2底座、1.3下臂、2.2导轨板、3.1滑块、3.2滑块弹簧、3.3压板、3.4滑块轴、3.5定位手柄、3.6大齿轮、3.7齿轮键、3.8支撑臂轴、3.9支撑臂键、3.10制动轴、3.11制动线、3.12制动弹簧、3.13制动杆

图4.支撑臂上部结构示意图

1.5托板架、3.11制动线、3.12制动弹簧、3.13制动杆、4.1上臂、4.2上制动杆、4.3上制动轴、4.4上支撑臂轴、4.6小齿轮、4.7上托板、4.8下托板、4.9充气软垫、4.10下颌托、4.11制动手柄、4.12手柄连杆

图5.下颌托示意图

1.5托板架、4.7上托板、4.8下托板、4.9充气软垫、5.1阻挡块、5.2滑槽、5.3卡块

图6.立体示意图(摘要附图)

1底板、2支撑臂、3制动手柄、4下颌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本器具的具体实施作如下说明:

1.本发明如图1和图6所示,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底板、两个支撑臂、下颌托和以控制手柄为代表的控制系统。

2.首先,应根据患者下颌的形状和大小,选择并更换适当的下颌托。

3.底板提供一个操作平台。左右支撑臂布置在底版与导轨板组成的导轨槽上。具体操作前,将两支撑臂顶端的托板架移动到最低位置。操作过程如下:

4.拉动托板架侧面的制动手柄。通过与其相关联的上制动轴、制动线的带动,三个制动杆便克服制动弹簧的压力,全部抬起,此时,支撑臂轴上的齿轮脱离制动杆的控制,均可以自由转动。因此,上、下臂、底座和托板架之间就可以相互转动。所以,此时就可以将支撑臂上端的托板架向下放到最低端。松开制动手柄,三个制动杆失去制动线的拉动,受到制动弹簧的压力,便回到原位置,又卡在齿轮齿槽内,使得齿轮恢复到受控状态,不能够再转动,上、下臂也就不能再抬起,托板架也就原地静止。

将本器具放置在患者的头部下方适当位置上,使其头部处于左右支撑臂中间。

5.使两支撑臂顶端托板架上的下颌托在患者下颌下面的适当位置。操作过程如下:

推动两支撑臂的底座,使其下方的滑块在导轨槽(由底板与导轨板组成)中滑动,便可以到达适当的位置(即下颌托刚好处于患者下颌的下方)。此时,将两支撑臂下方底座旁边的定位手柄转动度90°,它下面的压板就会向下运动,压缩滑块弹簧,与固定在底板上的导轨板接触而产生摩擦阻力。通过这一系列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支撑臂就被牢固的锁定在底板上,不能再滑动。

6.医护人员此时即可以开始将患者的下颌提起到适当的位置,并依靠本器具将其固定。具体操作如下:

1)将双手放在下颌托的下方,拉动制动手柄,整个制动系统启动,放开对齿轮的控制(如3.所述)。通过托板架上的下颌托,患者的下颌就可以随医护人员的双手改变到适当的位置。同时,带动上、下臂,使之随着下颌托一起到达适当的位置。

2)当患者的下颌提起到适当高度,并转动到恰当角度时,即可放松制动手柄,在制动弹簧的作用下,制动手柄恢复原位。同理,由于此时制动线也被放松,每个制动轴位置的制动杆,在其各自制动弹簧的作用下,也同时恢复原位,制动杆卡在齿轮上,支撑臂的运动被重新锁定,下颌托也就固定在此位置。患者的下颌此时也被下颌托托住,不能再自由向下恢复原态,其姿态即被固定。

到此时,患者下颌的提起与定位完成,医护人员应再检查一遍,确认患者的下颌定位在正确的位置上,即可进行下面的工作。

7.在对患者的手术或抢救完成,需要回复原态时,即可拉动制动手柄,支撑臂轴上的齿轮被放松,下颌托也就可以顺利地恢复原态,放松对患者下颌的控制。转动定位手柄,松开滑块的控制,医护人员就可以将左右支撑臂向后退出,结束工作。

下颌定位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下颌定位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下颌定位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颌定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颌定位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手术麻醉或抢救的下颌定位器,其特征具有使用方便、灵活可靠、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它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1.提供操作平台的底板。2.对下颌的姿态起定位作用的左、右支撑臂。3.包括制动手柄等零部件的定位控制系统。4.托起患者下颌的下颌托(见说明书摘要附图)。它最重要的特症是:自始至终仅需要一名医护人员独立操作,就可以将患者的下颌固定在任意角度和高度的位置,使医护人员能够从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