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周期短、副作用较小、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高、易康复且价格低廉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的一种中药。本发明是纯中药制剂,具有疏肝理气健脾祛湿、清热解毒、补益气血、滋阴潜阳、活血化瘀之功能,能较快地降低转氨酶、恢复肝功能、提高免疫能力、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用量为重量份):
党参10-25份 炒白术8-16份 醋柴胡6-35份 赤芍6-15份
炒白芍6-15份 当归6-18份 制半下5-12份 生牡蛎5-15份
板蓝根15-35份 土茯苓15-35份 蒲公英15-35份 丹参10-20份
制大黄5-10份 广郁金10-18份 茵陈蒿15-35份 辽五味子1.5-10份
鸡骨草9-18份 白茅根10-35份 炒川楝子3-10份 延胡索3-9份
甘草3-8份。
本发明药物的配制方法:
先将每味中药去杂后分别干燥,继而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然后用80-100目筛过筛称量配齐,此时把蜂蜜置锅中煮沸至温度115℃,再把炼好之蜜的温度降至60-70℃为宜,最后用占药粉总量80-90%的蜂蜜与药粉调和揉匀成丸剂。
本发明药物的优选范围是(用量为重量份):
党参11-23份 炒白术9-15份 醋柴胡7-33份 赤芍6.5-13份
炒白芍6.5-13份 当归7-16份 制半下5.5-11份 生牡蛎6-13份
板蓝根16-33份 土茯苓16-33份 蒲公英16-33份 丹参11-18份
制大黄5.5-9.5份 广郁金10.5-17份 茵陈蒿16-34份 辽五味子1.8-9份
鸡骨草9.5-17份 白茅根11-33份 炒川楝子4-9份 延胡索4-8份
甘草4-7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比(用量为重量份):
党参15份 炒白术10份 醋柴胡25份 赤芍9份 炒白芍9份
当归15份 制半下8份 生牡蛎12份 板蓝根25份 土茯苓30份
蒲公英30份 丹参15份 制大黄8份 广郁金12份 茵陈蒿30份
辽五味子8份 鸡骨草15份 白茅根25份 炒川楝子6份 延胡索6份
甘草5份。
药理作用:本发明的优点是纯中药按照传统工艺制备,可靠有效,在诸位药中,根据中医药典和理论,均为无毒副作用,也没有配伍方面的禁忌。本配方具有疏肝理气健脾祛湿、清热解毒,补益气血,滋阴潜阳、活血化淤之功能。党参,性甘平,补中益气生津;白术味苦甘性温,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虚弱虚胀、黄疸;柴胡,味苦,入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利胆,治胸满胁痛;赤芍,入肝脾经,具有行淤、止痛、凉血、消肿之功能;白芍入肝脾经,味苦酸、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治胸腹胁肋疼痛;当归,味甘,性温,具有补血行血之功效;半下,入肝脾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生牡蛎,味咸涩,入肝肾经,具有敛阴潜阳、软坚化痰之功效;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土茯苓,入肝胃二经,具有解毒除湿之功效;蒲公英,味苦性寒,入肝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之功效;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淤,清热除烦之功效;大黄,味苦寒,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淤血、治阳黄、水肿等能降低转氨酶;广郁金,具有行气解郁,凉血破淤,治胸腹胁痛;茵陈蒿,入肝肾二经,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五味子,味酸性温,入肺肾经、具有敛肺、滋肾生津之功效,并能降低转氨酶;鸡骨草,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治黄疸肝炎、传染性肝炎,具有消黄疸、恢复肝功能之作用;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小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黄疸;川楝子,味苦性寒,入肝胃小肠经,具有除湿热、清肝火,止痛之功效;延胡索,入肝胃经,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甘草,调和诸药之功效。
该药物的应用方法:丸剂为冲服,每天20-30克,分早晚二次温水冲服,连服三个月为1疗程,2-3个疗程治愈。忌烟忌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丸剂,其组成按重量分为:
党参12份 炒白术10份 醋柴胡20份 赤芍8份 炒白芍8份
当归9份 制半下7份 生牡蛎12份 板蓝根30分 土茯苓18份
蒲公英18份 丹参12份 制大黄6份 广郁金12份 茵陈蒿25份
辽五味子5份 鸡骨草12份 白茅根15份 炒川楝子6份 延胡索5份
甘草6份。
其制作方法:
先将每味中药去杂后分别干燥,继而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然后用80-100目筛过筛称量配齐,此时把蜂蜜置锅中煮沸至温度115℃,再把炼好之蜜的温度降至60-70℃为宜,最后用占药粉总量80-90%的蜂蜜与药粉调和揉匀成丸剂。
该药物的应用方法:
丸剂为冲服,每天20-30克,分早晚二次温水冲服,连服三个月为1疗程,2-3个疗程治愈。忌烟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