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膏填充工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612136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3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26689.5

申请日:

2014.01.21

公开号:

CN103744155A

公开日:

2014.04.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6/44申请日:20140121|||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44

主分类号:

G02B6/44

申请人:

汕头高新区奥星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凌振山; 戴德彦; 李钊; 杜少加

地址:

515041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高新区科技东路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代理人:

郭晓刚;俞诗永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加强芯上绕扎纱线;在上述绕扎纱线的加强芯上涂覆油膏;上述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通过油膏量控制模除去多余的油膏。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加强芯上先绕扎纱线后再进行油膏填充,经过油膏量控制模、绞合台入口及过道时,突起的纱线使周围的油膏不会被完全刮掉,保持加强芯表面具有足够的油膏,确保生产后光缆的渗水性能合格;当加强芯采用磷化钢丝时,加强芯不停地通过油膏量控制模时,突起的纱线将油膏量控制模上的磷粉或粉尘带走,使磷粉或粉尘不会在油膏量控制模上积累,保证加强芯表面有足量的油膏;本工艺方法实施方便,只需在原成缆设备的油膏填充装置前增加绕纱装置即可实现。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加强芯上绕扎纱线;
在上述绕扎纱线的加强芯上涂覆油膏;
上述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通过油膏量控制模除去多余的油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膏填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强芯绕扎上纱线后,纱线与加强芯呈螺杆状,而纱线为突起的螺纹。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膏填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数目为一根。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膏填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数目为至少两根。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膏填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两根纱线为同向绕扎或反向绕扎。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膏填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采用聚酯材料制成。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油膏填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绞式光缆生产工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层绞式光缆生产方法中的油膏填充工艺。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网络中,为了保证光缆中光纤的传输性能和使用寿命,光缆必须具有纵向防水性能,因此在光缆中必须设有合适的阻水材料。在层绞式光缆中,采用填充膨胀型阻水油膏进行阻水是最常用的方法。为了实现光缆整个横截面可靠的阻水,在松套管直径较大(2.2mm或2.2mm以上)时,通常层绞式光缆采用的制造方法如下: 
(1)先在加强芯上直接涂覆上油膏;
(2)上述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通过油膏量控制模除去多余的油膏;
(3)将加强芯、套管和填充绳通过绞合台通道绞合成缆;
(4)再在上述绞合成缆的缆芯上填充油膏;
(5)然后再往缆芯上套上护套,从而制成光缆。
上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缺点是不能对加强芯表面进行有效填充,使得成品光缆易出现缆芯阻水性能不合格的情况,其产生的原因是:1、由于加强芯自重产生的下垂使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在经过油膏量控制模(刮膏模)及通过绞合点前的绞合台通道时,表面的油膏被刮去(见图1);2、加强芯表面的磷粉或粉尘在油膏量控制模孔内堆积堵塞,使加强芯表面油膏不足。这些原因导致成缆后缆芯油膏填充不足,光缆渗水性能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缆芯油膏填充不足的缺点,提供一种油膏填充工艺,这种油膏填充工艺能够有效克服加强芯油膏填充不足导致护套生产后光缆渗水性能不合格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加强芯上绕扎纱线;
(2)在上述绕扎纱线的加强芯上涂覆油膏;
(3)上述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通过油膏量控制模除去多余的油膏。
所述除去多余的油膏的加强芯与多个套管通过绞合台通道进行绞合成缆,再套上护套,就制成光缆。 
较优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加强芯绕扎上纱线后,纱线与加强芯呈螺杆状,而纱线为突起的螺纹。 
一种方案,所述纱线的数目为一根。 
另一种方案,所述纱线的数目为至少两根。 
更优的方案,所述任意两根纱线为同向绕扎或反向绕扎。 
较优的方案,所述纱线采用聚酯材料制成。纱线也可以是其他材质制成的。 
本工艺适用于加有垫层的光缆生产和不加垫层金属加强层绞结构的光缆生产以及非金属加强层绞结构的光缆生产。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加强芯上先绕扎纱线后再进行油膏填充,纱线与加强芯形成一个螺杆形状,纱线为突起的螺纹,填充油膏后,经过油膏量控制模、绞合台入口及过道时,突起的纱线使周围的油膏不会被完全刮掉,保持加强芯表面具有足够的油膏,确保生产后光缆的渗水性能合格;在加强芯上先绕包扎纱后再进行油膏填充,当加强芯采用磷化钢丝时,由于纱线的绕扎节距远比油膏量控制模的宽度大,生产中加强芯不停地通过油膏量控制模时,突起的纱线像刷子一样将油膏量控制模上的磷粉或粉尘带走,使磷粉或粉尘不会在油膏量控制模上积累,保证加强芯表面有足量的油膏;当采用成缆不预填充油膏而在护套进行压力填充工艺时,突出的纱线相当于增大了加强芯局部直径,不影响光缆的外径,而增加绞合后套管间的间隙,填充时油膏更容易透过间隙到达加强芯表面,使加强芯表面有足够的油膏;本工艺方法实施方便,只需在原成缆设备的油膏填充装置前增加绕纱装置即可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现有技术加强芯通过绞合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步骤(1)中的绕扎纱线后的加强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除去多余的油膏的加强芯通过绞合台通道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完成油膏填充工艺后的加强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油膏填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加强芯上绕扎纱线;
(2)在上述绕扎纱线的加强芯上涂覆油膏;
(3)上述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通过油膏量控制模除去多余的油膏。
如图3所示,所述除去多余的油膏的加强芯1与多个套管3通过绞合台通道4进行绞合成缆,再套上护套,就制成光缆。 
如图2所示,所述加强芯1绕扎上纱线2后,纱线2与加强芯1呈螺杆状,而纱线2为突起的螺纹。 
所述纱线2的数目为一根。 
所述纱线2采用聚酯材料制成。 
由于绕扎纱线2后的加强芯1在填充油膏后,经过油膏量控制模、绞合台(如图3所示)因重力下垂及对中偏移时,突起的纱线2使周围的油膏不会被完全刮掉,保持加强芯1表面具有足够的油膏5(如图4所示);由于纱线2的绕扎节距远比油膏量控制模的宽度大,生产中加强芯1不停地通过油膏量控制模时,突起的纱线2像刷子一样将油膏量控制模上的磷粉或粉尘带走,使磷粉或粉尘不会在油膏量控制模上积累,保证加强芯1表面有足量的油膏。当采用成缆不预填充油膏而在护套进行压力填充工艺时,突出的纱线2相当于增大了加强芯1局部直径,不影响光缆的外径,而增加绞合后套管间的间隙,填充时油膏更容易透过间隙到达加强芯1表面,使加强芯1表面有足够的油膏,因而确保了光缆具有良好的纵向防水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油膏填充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纱线2的数目为两根。
所述两根纱线2为同向绕扎。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油膏填充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纱线2的数目为3根。
所述3根纱线2中,第一根纱线2与第二根纱线2为同向绕扎,第一根纱线2与第三根纱线2为反向绕扎。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油膏填充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441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23 CN 103744155 A (21)申请号 201410026689.5 (22)申请日 2014.01.21 G02B 6/44(2006.01) (71)申请人 汕头高新区奥星光通信设备有限公 司 地址 515041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高新区科技 东路 15 号 (72)发明人 凌振山 戴德彦 李钊 杜少加 (74)专利代理机构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 司 44230 代理人 郭晓刚 俞诗永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 (57) 摘要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 步骤 。

2、: 在加强芯上绕扎纱线 ; 在上述绕扎纱线的 加强芯上涂覆油膏 ; 上述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通 过油膏量控制模除去多余的油膏。本发明对照现 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在加强芯上先绕扎纱线后 再进行油膏填充, 经过油膏量控制模、 绞合台入口 及过道时, 突起的纱线使周围的油膏不会被完全 刮掉, 保持加强芯表面具有足够的油膏, 确保生产 后光缆的渗水性能合格 ; 当加强芯采用磷化钢丝 时, 加强芯不停地通过油膏量控制模时, 突起的纱 线将油膏量控制模上的磷粉或粉尘带走, 使磷粉 或粉尘不会在油膏量控制模上积累, 保证加强芯 表面有足量的油膏 ; 本工艺方法实施方便, 只需 在原成缆设备的油膏填充装置前增。

3、加绕纱装置即 可实现。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44155 A CN 103744155 A 1/1 页 2 1.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 在加强芯上绕扎纱线 ; 在上述绕扎纱线的加强芯上涂覆油膏 ; 上述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通过油膏量控制模除去多余的油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膏填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1) 中加强芯绕扎上纱线 后, 纱线与加强芯呈螺杆状, 而纱线为。

4、突起的螺纹。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油膏填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纱线的数目为一根。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油膏填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纱线的数目为至少两根。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油膏填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任意两根纱线为同向绕扎或 反向绕扎。 6. 如权利要求 1-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膏填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纱线采用聚酯 材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44155 A 2 1/3 页 3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绞式光缆生产工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层绞式光缆生产方法 中的油膏填充工艺。 背景技。

5、术 0002 在光纤通信网络中, 为了保证光缆中光纤的传输性能和使用寿命, 光缆必须具有 纵向防水性能, 因此在光缆中必须设有合适的阻水材料。 在层绞式光缆中, 采用填充膨胀型 阻水油膏进行阻水是最常用的方法。为了实现光缆整个横截面可靠的阻水, 在松套管直径 较大 (2.2mm 或 2.2mm 以上) 时, 通常层绞式光缆采用的制造方法如下 : (1) 先在加强芯上直接涂覆上油膏 ; (2) 上述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通过油膏量控制模除去多余的油膏 ; (3) 将加强芯、 套管和填充绳通过绞合台通道绞合成缆 ; (4) 再在上述绞合成缆的缆芯上填充油膏 ; (5) 然后再往缆芯上套上护套, 从而制。

6、成光缆。 0003 上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缺点是不能对加强芯表面进行有效填充, 使得 成品光缆易出现缆芯阻水性能不合格的情况, 其产生的原因是 : 1、 由于加强芯自重产生的 下垂使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在经过油膏量控制模 (刮膏模) 及通过绞合点前的绞合台通道 时, 表面的油膏被刮去 (见图 1) ; 2、 加强芯表面的磷粉或粉尘在油膏量控制模孔内堆积堵 塞, 使加强芯表面油膏不足。这些原因导致成缆后缆芯油膏填充不足, 光缆渗水性能不合 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缆芯油膏填充不足的缺点, 提供一种油膏 填充工艺, 这种油膏填充工艺能够有效克服加强芯油膏填充不足。

7、导致护套生产后光缆渗水 性能不合格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油膏填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 (1) 在加强芯上绕扎纱线 ; (2) 在上述绕扎纱线的加强芯上涂覆油膏 ; (3) 上述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通过油膏量控制模除去多余的油膏。 0004 所述除去多余的油膏的加强芯与多个套管通过绞合台通道进行绞合成缆, 再套上 护套, 就制成光缆。 0005 较优的方案, 所述步骤 (1) 中加强芯绕扎上纱线后, 纱线与加强芯呈螺杆状, 而纱 线为突起的螺纹。 0006 一种方案, 所述纱线的数目为一根。 0007 另一种方案, 所述纱线的数目为至少两根。 0008 更优的方案。

8、, 所述任意两根纱线为同向绕扎或反向绕扎。 0009 较优的方案, 所述纱线采用聚酯材料制成。纱线也可以是其他材质制成的。 说 明 书 CN 103744155 A 3 2/3 页 4 0010 本工艺适用于加有垫层的光缆生产和不加垫层金属加强层绞结构的光缆生产以 及非金属加强层绞结构的光缆生产。 0011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在加强芯上先绕扎纱线后再进行油膏填充, 纱线与加强芯形成一个螺杆形状, 纱线为突起的螺纹, 填充油膏后, 经过油膏量控制模、 绞 合台入口及过道时, 突起的纱线使周围的油膏不会被完全刮掉, 保持加强芯表面具有足够 的油膏, 确保生产后光缆的渗水性能合格 ;。

9、 在加强芯上先绕包扎纱后再进行油膏填充, 当加 强芯采用磷化钢丝时, 由于纱线的绕扎节距远比油膏量控制模的宽度大, 生产中加强芯不 停地通过油膏量控制模时, 突起的纱线像刷子一样将油膏量控制模上的磷粉或粉尘带走, 使磷粉或粉尘不会在油膏量控制模上积累, 保证加强芯表面有足量的油膏 ; 当采用成缆不 预填充油膏而在护套进行压力填充工艺时, 突出的纱线相当于增大了加强芯局部直径, 不 影响光缆的外径, 而增加绞合后套管间的间隙, 填充时油膏更容易透过间隙到达加强芯表 面, 使加强芯表面有足够的油膏 ; 本工艺方法实施方便, 只需在原成缆设备的油膏填充装置 前增加绕纱装置即可实现。 0012 附图说。

10、明 图 1 是本发明现有技术加强芯通过绞合台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步骤 (1) 中的绕扎纱线后的加强芯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图 1 所示优选实施例除去多余的油膏的加强芯通过绞合台通道的示意图 ; 图 4 是图 1 所示优选实施例完成油膏填充工艺后的加强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油膏填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 (1) 在加强芯上绕扎纱线 ; (2) 在上述绕扎纱线的加强芯上涂覆油膏 ; (3) 上述涂覆油膏后的加强芯通过油膏量控制模除去多余的油膏。 0014 如图 3 所示, 所述除去多余的油膏的加强芯 1 与多个套管 3。

11、 通过绞合台通道 4 进 行绞合成缆, 再套上护套, 就制成光缆。 0015 如图 2 所示, 所述加强芯 1 绕扎上纱线 2 后, 纱线 2 与加强芯 1 呈螺杆状, 而纱线 2 为突起的螺纹。 0016 所述纱线 2 的数目为一根。 0017 所述纱线 2 采用聚酯材料制成。 0018 由于绕扎纱线 2 后的加强芯 1 在填充油膏后, 经过油膏量控制模、 绞合台 (如图 3 所示) 因重力下垂及对中偏移时, 突起的纱线 2 使周围的油膏不会被完全刮掉, 保持加强芯 1 表面具有足够的油膏 5(如图 4 所示) ; 由于纱线 2 的绕扎节距远比油膏量控制模的宽度 大, 生产中加强芯1不停地通。

12、过油膏量控制模时, 突起的纱线2像刷子一样将油膏量控制模 上的磷粉或粉尘带走, 使磷粉或粉尘不会在油膏量控制模上积累, 保证加强芯 1 表面有足 量的油膏。当采用成缆不预填充油膏而在护套进行压力填充工艺时, 突出的纱线 2 相当于 增大了加强芯 1 局部直径, 不影响光缆的外径, 而增加绞合后套管间的间隙, 填充时油膏更 容易透过间隙到达加强芯1表面, 使加强芯1表面有足够的油膏, 因而确保了光缆具有良好 的纵向防水性。 0019 实施例 2 说 明 书 CN 103744155 A 4 3/3 页 5 本实施例中的油膏填充工艺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 : 所述纱线 2 的数目为两根。 002。

13、0 所述两根纱线 2 为同向绕扎。 0021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中的油膏填充工艺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 : 所述纱线 2 的数目为 3 根。 0022 所述 3 根纱线 2 中, 第一根纱线 2 与第二根纱线 2 为同向绕扎, 第一根纱线 2 与第 三根纱线 2 为反向绕扎。 0023 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 同, 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 均包括于本发明 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 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 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 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744155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44155 A 6 2/2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44155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