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接式伸缩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卡接式伸缩杆.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9109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9 CN 103591097 A (21)申请号 201310545342.7 (22)申请日 2013.11.06 F16B 7/10(2006.01) (71)申请人 芜湖合建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新芜经济 开发区 (72)发明人 陈敏兆 赵理郁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4119 代理人 刘勇 杨静 (54) 发明名称 一种卡接式伸缩杆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接式伸缩杆, 包括第一 杆、 第二杆、 中间杆, 第一杆。
2、一端具有第一缩紧部, 第一缩紧部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卡钮, 第 一卡钮中空且其通过第一缩紧部的卡槽连接在第 一缩紧部上, 第一卡钮可沿卡槽上下滑动, 第一卡 钮的空腔内设置有弹簧 ; 第二杆一端具有第二缩 紧部, 第二缩紧部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个第二卡 钮, 第二卡钮中空且其通过第二缩紧部的卡槽连 接在第二缩紧部上, 第二卡钮可沿卡槽上下滑动, 第二卡钮的空腔内设置有弹簧 ; 中间杆为中空结 构, 且其杆壁上设置有两排孔腔, 孔腔大小与第一 卡钮、 第二卡钮大小一致, 中间杆内的空腔内径大 小与第一缩紧部外径、 第二缩紧部外径大小一致。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91097 A CN 103591097 A 1/1 页 2 1. 一种卡接式伸缩杆,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杆 (1) 、 第二杆 (2) 、 中间杆 (3) , 所述第 一杆 (1) 一端具有第一缩紧部 (11) , 所述第一缩紧部 (11) 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卡 钮 (12) , 所述第一卡钮 (12) 中空且其通过第一缩紧部 (11) 的卡槽连接在所述第一缩紧部 (11) 上, 所述第一卡钮 (12) 可沿所述卡槽上下滑动, 所述。
4、第一卡钮 (12) 的空腔内设置有弹 簧 (4) ; 所述第二杆 (2) 一端具有第二缩紧部 (21) , 所述第二缩紧部 (21) 两侧分别各设置有 一个第二卡钮 (22) , 所述第二卡钮 (22) 中空且其通过第二缩紧部 (21) 的卡槽连接在所述 第二缩紧部 (21) 上, 所述第二卡钮 (22) 可沿所述卡槽上下滑动, 所述第二卡钮 (22) 的空腔 内设置有弹簧 (4) , 所述第二卡钮 (22) 大小与所述第一卡钮 (12) 大小一致, 所述第二缩紧 部 (21) 的外径与所述第一缩紧部 (11) 的外径大小一致 ; 所述中间杆 (3) 为中空结构, 且其 杆壁上设置有两排孔腔 。
5、(31) , 所述孔腔 (31) 大小与所述第一卡钮 (12) 大小一致, 所述中间 杆 (3) 内的空腔内径大小与所述第一缩紧部 (11) 外径、 第二缩紧部 (21) 外径大小一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卡接式伸缩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缩紧部 (11) 上的两个 所述第一卡钮 (12)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第二缩紧部 (21) 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卡钮 (22)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中间杆 (3) 的两排孔腔 (31) 中对应孔腔 (31)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卡接式伸缩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缩紧部 (11) 、 所述第二 缩紧部 (。
6、21) 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中间杆 (3) 的空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91097 A 2 1/2 页 3 一种卡接式伸缩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伸缩杆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卡接式伸缩杆。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对于机械连接设备, 伸缩动作主要依靠气动机构完成, 在一些只需要 传动, 而不需要承重的部位, 该类气动机构是比较方便的, 然而, 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中, 比如吊具, 需要伸缩杆具有承重能力, 而由于承受的力矩较大, 且具有一定的剪切力, 往往 对伸缩杆造成滑动脱落和机械损伤。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
7、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卡接式伸缩杆, 实现了 对卡接式伸缩杆的改进, 其结构简单, 可以承受各个方向的力矩。 000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卡接式伸缩杆, 包括第一杆、 第二杆、 中间杆, 所述第一杆一端 具有第一缩紧部, 所述第一缩紧部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卡钮, 所述第一卡钮中空且 其通过第一缩紧部的卡槽连接在所述第一缩紧部上, 所述第一卡钮可沿所述卡槽上下滑 动, 所述第一卡钮的空腔内设置有弹簧 ; 所述第二杆一端具有第二缩紧部, 所述第二缩紧部 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个第二卡钮, 所述第二卡钮中空且其通过第二缩紧部的卡槽连接在所 述第二缩紧部上, 所述第二卡钮可沿所述卡槽上下滑动, 所述第。
8、二卡钮的空腔内设置有弹 簧, 所述第二卡钮大小与所述第一卡钮大小一致, 所述第二缩紧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缩紧 部的外径大小一致 ; 所述中间杆为中空结构, 且其杆壁上设置有两排孔腔, 所述孔腔大小与 所述第一卡钮大小一致, 所述中间杆内的空腔内径大小与所述第一缩紧部外径、 第二缩紧 部外径大小一致。 0005 优选地, 所述第一缩紧部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卡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第二缩 紧部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卡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中间杆的两排孔腔中对应孔腔位于同 一水平面上。 0006 优选地, 所述第一缩紧部、 所述第二缩紧部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中间杆的空腔内 壁设置有内螺纹。 0007 。
9、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中, 连接过程中, 将第一杆的 第一缩紧部伸入中间杆中, 待第一杆运动到连接位置时, 转动第一杆, 使得第一缩紧部上的 第一卡钮运动至中间杆的孔腔位置, 第一卡钮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弹出, 并卡入孔腔中进行 锁紧 ; 将第二杆的第一缩紧部伸入中间杆中, 待第二杆运动到连接位置时, 转动第二杆, 使 得第二缩紧部上的第二卡钮运动至中间杆的孔腔位置, 第二卡钮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弹出, 并卡入孔腔中进行锁紧 ; 第一杆、 第二杆通过中间杆连接为伸缩杆, 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 杆、 第二杆的位置调整伸缩杆的长度, 并且连接处可以抵抗各方向的力矩, 且机械强度高。
10、。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591097 A 3 2/2 页 4 0008 图 1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卡接式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如图 1 所示, 图 1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卡接式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参照图 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卡接式伸缩杆, 包括第一杆 1、 第二杆 2、 中间杆 3, 第 一杆 1 一端具有第一缩紧部 11, 第一缩紧部 11 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卡钮 12, 第一卡 钮 12 中空且其通过第一缩紧部 11 的卡槽连接在第一缩紧部 11 上, 第一卡钮 12 可沿卡槽 上下滑动, 第一卡钮12的空腔内设置有弹簧4 ; 第二。
11、杆2一端具有第二缩紧部21, 第二缩紧 部21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个第二卡钮22, 第二卡钮22中空且其通过第二缩紧部21的卡槽 连接在第二缩紧部 21 上, 第二卡钮 22 可沿卡槽上下滑动, 第二卡钮 22 的空腔内设置有弹 簧 4, 第二卡钮 22 大小与第一卡钮 12 大小一致, 第二缩紧部 21 的外径与第一缩紧部 11 的 外径大小一致 ; 中间杆 3 为中空结构, 且其杆壁上设置有两排孔腔 31, 孔腔 31 大小与第一 卡钮 12 大小一致, 中间杆 3 内的空腔内径大小与第一缩紧部 11 外径、 第二缩紧部 21 外径 大小一致。 0011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 第一缩紧部11上。
12、的两个第一卡钮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二 缩紧部21上的两个第二卡钮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中间杆3的两排孔腔31中对应孔腔31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2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缩紧部 11、 第二缩紧部 21 上设置有外螺纹, 中间杆 3 的空腔 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在连接过程中, 先挡住中间杆3上的孔腔31, 然后转动第一杆1、 第二杆 2, 第一杆1、 第二杆2运动到指定位置时, 放空孔腔31, 第一卡钮12、 第二卡钮22进行卡紧, 该结构方式有利于提高伸缩杆的横向强度。 0013 在本发明中, 连接过程中, 将第一杆 1 的第一缩紧部 11 伸入中间杆 3 中, 待第一杆 1 运。
13、动到连接位置时, 转动第一杆 1, 使得第一缩紧部 11 上的第一卡钮 12 运动至中间杆 3 的孔腔 31 位置, 第一卡钮 12 在弹簧 4 的作用力下弹出, 并卡入孔腔 31 中进行锁紧 ; 将第二 杆 2 的第一缩紧部 11 伸入中间杆 3 中, 待第二杆 2 运动到连接位置时, 转动第二杆 2, 使得 第二缩紧部 21 上的第二卡钮 22 运动至中间杆 3 的孔腔 31 位置, 第二卡钮 22 在弹簧 4 的 作用力下弹出, 并卡入孔腔31中进行锁紧 ; 第一杆1、 第二杆2通过中间杆3连接为伸缩杆, 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杆 1、 第二杆 2 的位置调整伸缩杆的长度, 并且连接处可以抵抗各方向 的力矩, 且机械强度高。 001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591097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91097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