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炮用红、蓝闪珠及闪片.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5799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6849.X

申请日:

1991.11.18

公开号:

CN1072403A

公开日:

1993.05.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6B23/00; C06B31/08

主分类号:

C06B23/00; C06B31/08

申请人:

湖南省浏阳县太平桥出口花炮厂;

发明人:

何红运; 何鼎胜; 罗剑; 毛棣辉; 曾应舟

地址:

410300湖南省浏阳县太平桥乡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开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红、蓝闪光效果,花炮用的红、蓝闪珠及闪片。其特征在于:分别称取花炮用红、蓝闪药物,过筛拌匀、外加1~2%浆糊造粒,控制珠粒在8~15目,晒干即成红、蓝闪珠或取上述药物,外加3~4%浆糊,调成糊状刷在条形纸上,晒干即成红、蓝闪片。其优点在于:具有红、蓝闪光效果,同时产生稍许声响,不含稀贵金属和烟花禁用材料,安全无毒害,成本价格适宜,适用于花炮喷花类和高空闪烁效果的烟花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花炮用红、兰闪珠及闪片。其特征在于:分别称取花炮用的红、兰闪药物,过筛、拌匀、外加药量1~2%的浆糊造粒,控制珠粒在8~15目,晒干,即成红、兰闪珠,或取上述药物,外加药量3~4%的浆糊,调成糊状,刷在条形纸上、晒干、即成红、兰闪片。 红闪的成分为:氧化锶10~20%,高氯酸钾35~50%,镁铝合金15~30%,聚氯乙烯5~10%,硫磺2~8%,JS锶20~30%。 兰闪的成分为:氧化铜10~30%,高氯酸钾25~40%,镁铝合金10~30%,聚氯乙烯5~10%,硫磺5~10%,AF粉25~35%。
2: 制造红、兰闪珠及闪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取粒度为100目以下的红闪药物(氧化锶、高氯酸钾、镁铝合金、聚氯乙烯、硫磺、JS锶)及兰闪药物(氧化铜、高氯酸钾、镁铝合金、聚氯乙烯、硫磺、AF粉)分别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分比混合均匀,过筛、拌匀、外加药量1~2%的浆糊造粒,控制珠粒在8~15目,晒干即成红、兰闪珠。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分比,分别称取药物,外加药量3~4%的浆糊,调成浆状,刷在条形纸上,晒干,即成红、兰闪片。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炮在燃烧时具有红、兰闪光效果,在发光的同时产生稍许声响的花炮用红、兰闪珠及闪片。

    现有的花炮虽五颜六色,但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特别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闪光类花炮,目前仅有绿色、白色、黄色三种,当人们看到花炮红、兰亮珠时,便自然地提出了花炮用红、兰闪珠及闪片产品的要求。据调查,发出红、兰闪光的闪珠及闪片到目前国内还是空白,国际上也没有文献报导。经湖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计算机检索馆藏内部资料、1985~1991年中国专利和有关期刊以及美国DIALOG系统《世界专利索引》file351、350,(1963~1991年)国际联机检索,未查到相关文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红、兰闪光效果,花炮用红兰闪珠及闪片,且不含稀贵金属和烟花禁用材料、安全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价格适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分别称取花炮用红、兰闪药物,过筛、拌匀,外加药量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浆湖造粒,控制珠粒在8~15目,晒干,即成红、兰闪珠或取上述药物,外加药量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的浆糊,调成糊状,刷在条形纸上,晒干,即成红、兰闪片。

    本闪珠及闪片的药物成分范围(按重量)是:1.红闪药物成分:

    氯化锶10~20%,高氯酸钾35~50%,镁铝合金15~30%,聚氯乙烯5~10%,硫磺2~8%,JS锶20~30%。

    2.兰闪药物成分:

    氧化铜10~30%,高氯酸钾25~40%,镁铝合金10~30%,聚氯乙烯5~10%,硫磺5~10%,AF粉25~35%

    以上药物均为100目以下的粉末。

    最优的药物成分范围(按重量)为:

    1.红闪药物成分:

    氧化锶10%,高氯酸钾35%,镁铝合金25%,聚氯乙烯5%,硫磺5%,JS锶20%

    2.兰闪药物成分:

    氧化铜20%,高氯酸钾25%,镁铝合金20%,聚氯乙烯5%,硫磺5%,AF粉25%。

    本红、兰闪珠及闪片的制造方法:

    分别称取花炮用红、兰闪药物,按上述百分比混合均匀、过筛、拌匀、外加药量1~2%的浆糊造粒,控制珠粒在8~15目,晒干,即成红、兰闪珠,或按上述百分比分别称取药物,外加药量3~4%的浆糊,调成糊状,刷在条形纸上,晒干,即成红、兰闪片。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具有红、兰闪光效果,在发光的同时产生稍许声响,2.不含稀贵金属和烟花禁用材料,安全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价格适宜,3.适用于花炮喷花类和高空闪烁效果的烟花产品。

    实施例:

    1.制备红闪珠及闪片:取颗粒小于100目的氧化锶10克,高氯酸钾35克,镁铝合金25克,聚氯乙烯5克,硫磺5克,及JS锶20克混合均匀,过筛100目,拌匀,外加2克浆糊造粒,控制珠粒在8~15目,晒干,即成红闪珠,将晒干的珠粒与黑火药按4∶6比例混合,装填于纸筒中,插上引线,封口包装,即为红闪珠产品,若按上述比例称取药物外加浆糊4克,调成糊状,刷在条形纸上,晒干,加黑火药25克,装筒,插上引线,封口包装,即为红闪片产品。

    2.制备兰闪珠及闪片:取颗粒小于100目的氧化铜20克,高氯酸钾25克,镁铝合金20克,聚氯乙烯5克,硫磺5克,AF粉25克混合均匀,过筛100目,拌匀,外加2克浆糊造粒,控制珠粒在8~15目,晒干,即成兰闪珠,将晒干的珠粒与黑火药按4∶6比例混合,装填于纸筒中,插上引线,封口包装,即为兰闪珠产品。若按上述比例称取药物,外加浆糊4克,调成糊状,刷在条形纸上,晒干,外加黑火药25克,装筒,插上引线,封口包装,即为兰闪片产品。

    3.制备红、兰闪珠及闪片: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红、兰闪珠及闪片,混合放置,装填于纸筒中,插上引线,封口包装,即为红、兰闪珠或闪片产品。

    本发明的机理:

    1.红闪机理:花炮产品要产生红色火焰,多用锶盐。常用的锶盐有硝酸锶和碳酸锶。但硝酸锶易吸湿,不常用。锶盐在高温燃烧生成氧化锶(SrO),在有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可生成氧化亚锶(SrCl),前者辐射波段较宽,在606纳米处强度最高,后者在636~688纳米处产生强烈的红光谱带。实际上只有在氧化锶或一氯化锶地基础上才构成红光剂,其中一氯化锶的辐射要强得多。如在火焰内有过剩的游离氯存在,使平衡式趋向左方:

    故在红闪珠(闪片)里使用含氯的化合物能提高火焰颜色,在红闪中含有一定量的活泼金属粉末,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热,使温度急剧升高,据测:在1000℃时,生成一氯化锶,产生强光,达到闪烁效果。

    2.兰闪机理:现有兰光剂一般是利用铜的化合物作发光剂兰色是由一氯化铜(CuCl)分子辐射的,据测:只有火焰温度在1000~1200℃,并有过量氯存在时;火焰还原区域内才会较好地发生一氯化铜的兰色光谱,使反应趋向左方向:

    当兰光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硫时,可发现火焰的颜色得到改善,其原因为:

    由于一氯化铜的生成,增加了发色剂的浓度,因而火焰的兰色加深,另一方面,硫本身燃烧呈兰色火焰,也可加深火焰的兰色。当药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活泼金属粉,使其在燃烧反应中形成金属氧化物而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物温度迅速提高,产生强光,达到闪烁的效果。

花炮用红、蓝闪珠及闪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花炮用红、蓝闪珠及闪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花炮用红、蓝闪珠及闪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炮用红、蓝闪珠及闪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炮用红、蓝闪珠及闪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红、蓝闪光效果,花炮用的红、蓝闪珠及闪片。其特征在于:分别称取花炮用红、蓝闪药物,过筛拌匀、外加12浆糊造粒,控制珠粒在815目,晒干即成红、蓝闪珠或取上述药物,外加34浆糊,调成糊状刷在条形纸上,晒干即成红、蓝闪片。其优点在于:具有红、蓝闪光效果,同时产生稍许声响,不含稀贵金属和烟花禁用材料,安全无毒害,成本价格适宜,适用于花炮喷花类和高空闪烁效果的烟花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炸药;火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