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5090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9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6952.6

申请日:

1991.03.16

公开号:

CN1065107A

公开日:

1992.10.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申请日:1991.3.16公告日:1995.12.6|||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D01C1/00

主分类号:

D01C1/00

申请人:

史勖毅;

发明人:

史勖毅

地址:

210016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中山门小区6栋1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奚胜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属纤维状原料进行的化学处理技术范畴。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是在麻类变性的基础上,采用化学交联法,使纤维素长链分子通过羟基或羟烷基进行化学交联,加双氧水洗工艺,从而提高纤维的弹性的目的。该技术对苎麻、胡麻、大麻、洋麻、罗布麻、黄麻等均宜进行交联处理,经处理的变性麻类纤维急弹性、缓弹性方面有显著增加,基本上达到普通羊毛水平。从而提高了麻类纤维使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其特征在于: (1)配置交联剂溶液,采用甲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为交联剂,浓度为溶液总量的5~15%,再在溶液中加入催化剂、渗透剂,混合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催化剂可采用金属盐催化剂或混合催化剂,渗透剂为聚氯乙烯烷基醛,加入量为溶液总量的0.1~1%,交联剂溶液的其余成份为水, (2)将经化学变性的麻类变性纤维浸入配置好的交联剂溶液中,在常温常压下浸泡浸透为止,变性麻类纤维与交联剂产生接技交联反应, (3)将经交联剂浸泡过的变性麻类纤维从溶液中取出挤干,焙烘温度为160℃~170℃,时间为3~5分钟,烘干, (4)双氧水水洗:经烘干的交联剂处理过的变性麻类纤维放入加有双氧水的水溶液中洗涤,洗涤交联剂处理反压生成物中的甲醇以及交联剂存放过程中出现少量的甲醛,双氧水的加入为总溶液的0.3~0.5%,溶液中其余成份为水, (5)将经双氧水溶液洗涤过的变性麻类交联纤维取出挤干,放入烘房中烘干,烘干温度为90℃~110℃,烘干时间为5~15分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其特征在于配制交联剂溶液采用金属盐催化剂时,可采用氯化镁用量为溶液总量1~5%或采用碱式氯化铝,用量为溶液总量1~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其特征在于配制交联剂溶液采用混合催化剂时可采用氯化镁/柠檬酸,使用量为溶液总量1~5%/0.5~2.5%,或采用氯化镁/硼氟化钠,使用量为溶液总量1~5%/0.5~2.5%,或氯化铵/磷酸使用量为溶液总量1~10%/0.5~5%。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属对天然的纤维状原料进行的化学处理技术范畴。

    在对纤维素纤维织物,包括人造纤维、棉纤维以及萱麻纤维的织物进行树脂处理(化学交联)是公知技术。对纤维素纤维如人造纤维进行化学交联的工作,也有人研究过但多因纤维的强力与耐磨损失太大,而告终。

    对于麻类纤维的纺织品,如萱麻、亚麻织物进行树脂交联处理是众所周知的,但对麻类纤维(在原麻脱胶后,纺织加工前)进行交联处理则无先例,特别是对麻类纤维进行变性后的交联处理,则是前所未有。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麻类纤维进行树脂交联处理,使纤维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总弹性(包括急弹性、缓弹性)方面,有显著的增加,基本上达到了普通羊毛的水平。

    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方式实现的: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是在麻类变性的基础上,采用化学交联法,使纤维素长链分子通过羟基或羟烷基进行化学交联,从而达到提高纤维弹性的目的。

    本发明工艺采用少甲醛交联剂,包括甲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M-2D)及二羟甲基乙烯脲(2D)处理后,加双氧水水洗工艺。

    少甲醛型变性麻类纤维交联技术工艺:1、配置交联剂溶液:采用甲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M-ZD)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2D)为交联剂配制成溶液,交联剂使用量为溶液总量的5~15%,再在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催化剂可采用金属盐催化剂如氯化镁MgCl2·6H2O,使用量为溶液总量的1~5%,或碱式氯化铝Al2(OH)5Cl·2H2O,使用量为溶液总量1~5%等金属盐催化剂,也可采用混合催化剂,如氯化镁/柠檬酸MgCl2/柠檬酸,使用量为溶液总量的1~5%/0.5~2.5%或氯化镁/硼氟化钠MgCl2/NaBF,使用量为溶液总量1~5%/0.5~2.5%,或氯化铵/磷酸NH4Cl/H3PO4,使用量为溶液总量1~10%/0.5~5%等混合催化剂。催化剂使用可在金属盐催化剂或混合催化剂中任选一种均可。

    在交联剂溶液中还加入渗透剂聚氯乙烯烷基醚JFC,加入量为溶液总量的0.1~1%。

    交联剂溶液的其余成份为水,以上几种化学材料配比称量后放在溶器中搅拌均匀。

    2、将经化学变性地麻类变性纤维浸入配置好的交联剂溶液中,在常温、常压下浸泡浸透为止。变性麻类纤维与交联剂产生接技交联反应,使纤维素长链分子通过羟基或羟烷基进行化学交联。

    3、将经交联剂浸泡过的变性麻类纤维从溶液中取出挤干,焙烘温度为160℃~170℃,时间3~5分钟,烘干。

    4、双氧水水洗:经烘干的交联剂处理过的变性麻类纤维放入加有双氧水H2O2的水溶液中洗涤,洗涤交联剂处理反应生成物中的甲醇以及交联剂存放过程中出现少量的甲醛。双氧水的加入比例为总溶液的0.3~0.5%。溶液中其余成份为水。

    5、将经双氧水溶液洗涤过的变性麻类交联纤维取出挤干,放入烘房中烘干,烘干温度为90℃~110℃,烘干时间为5~15分钟。

    经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处理过的变性麻类纤维完全改变了麻类纤维的力学性能,不但使麻类纤维具有柔软性、扰曲性、耐疲劳性,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纤维的回弹性,从而使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臻于理想纤维的境地。因为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都有一定的缺陷,而本纤维在各种物理和机械性能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为纺织加工所能接受。此外经本发明技术处理过的变性麻类纤维还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与抗静电性,制成的织物比涤纶、晴纶或其他化学纤维织物舒适、透气、少沾污,因此其织物更合乎穿着卫生条件。

    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对苎麻、胡麻、大麻、洋麻,罗布麻、黄麻等均可进行树脂交联处理,经处理的变性麻类纤维,急弹性、缓弹性方面,有显著的增加,基本上达到普通羊毛水平,可代替当前市场上十分短缺而价格高昂的羊毛原料。以缓解羊毛原料的紧张局面,并优化麻类纤维的基础上,提高麻类纤维的使用价值。

    实施例:

    1、萱麻纤维先制成羟乙基变性苎麻后,浸入配置好的交联剂溶液中浸泡。交联剂溶液:采用甲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M-2D)交联剂,用量为溶液总量的5%,溶液中含催化剂氯化镁(MgCl2·2H2O),使用量为溶液总量1.75%,含有渗透剂,聚氧乙烯烷基醚(JFC),加入量为溶液总量的0.5%。溶液中其余成份为水。

    把经交联剂浸泡透的羟乙基变性苎麻纤维从溶液中取出挤干,放入烘箱焙烘,焙烧温度控制在165℃,烘3.5分钟,即烘干。

    经焙烘干的交联处理过的变性苎麻纤维含有少量的甲醛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甲醇,为了去除甲醛与甲醇放入配置好的双氧水溶液中洗涤。双氧水溶液中含有双氧水的成份为溶液总量的0.3%,其余成份为水。

    将经双氧水溶液洗涤过的变性苎麻交联纤维挤干,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00℃,经5分钟即烘干,即得所需变性麻类接技交联纤维。经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总弹性为57.2%,急弹性为43.0%,缓弹性为14.2%,达到普通羊毛水平。

    2、配制交联剂溶液:交联剂采用甲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M-2D),用量为溶液总量的5%,再在溶液中加入催化剂氯化镁(MgCl2·2H2O),用量为溶液总量1.75%,渗透剂聚氧乙烯烷基醚(JFC),用量为溶液总量0.2%,溶液中其余成份为水。

    苎麻纤维经碱变性后,浸入配制好的交联剂溶液中,浸泡透,取出挤干放入烘箱焙烘,烘焙时间在3.5分钟,温度为165℃,烘干后放入双氧水溶液中洗涤,去除交联剂,放置过程中出现的少量甲醛以及交联反应中生成的甲醇。双氧水溶液中加入的双氧水为溶液总量0.4%,其余成份为水。

    将经双氧水溶液中洗涤过的碱变性苎麻交联纤维挤干放入烘箱中烘干,经5分钟左右时间的烘烤,温度为100℃,即可得成品。经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总弹性为57.5%,急弹性为41.4%,缓弹性为17.1%,基本上达到普通羊毛水平。

    本发明是在麻类化学变性基础上的交联反应,目前国内外所用的麻类变性方法,如碱变性(碱尿素变性)、羟烷基变性、苯乙烯接技变性等基础上的交联处理。

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属纤维状原料进行的化学处理技术范畴。少甲醛型麻类变性纤维交联技术是在麻类变性的基础上,采用化学交联法,使纤维素长链分子通过羟基或羟烷基进行化学交联,加双氧水洗工艺,从而提高纤维的弹性的目的。该技术对苎麻、胡麻、大麻、洋麻、罗布麻、黄麻等均宜进行交联处理,经处理的变性麻类纤维急弹性、缓弹性方面有显著增加,基本上达到普通羊毛水平。从而提高了麻类纤维使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