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折弯钳.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457903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30099.4

申请日:

2016.10.31

公开号:

CN106420034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88申请日:201610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88

主分类号:

A61B17/88

申请人:

无锡市儿童医院

发明人:

徐大鹏; 王武愉; 沈濬; 张爱国

地址:

214023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清扬路2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克氏针折弯钳,包括相互铰接的左钳柄、右钳柄,所述左钳柄端部固定左钳板,右钳柄端部固定右钳板,左钳板与右钳板相互配合实现克氏针折弯;左钳板的工作面上固定有第一防滑板,第一防滑板旁边平行设置第一弧形凸起,右钳板上可伸缩设置第二防滑板,所述第二防滑板旁边设置第二弧形凸起;左钳柄与右钳柄闭合时,第一防滑板与第二防滑板相互贴合,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相互错开、呈平行状布置,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上均布设置卡槽。该折弯钳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根据手术需要方便快捷地对克氏针进行相应折弯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左钳柄(1)、右钳柄(2),所述左钳
柄(1)端部固定左钳板(3),右钳柄(2)端部固定右钳板(4),左钳板(3)与右钳板(4)相互配
合实现克氏针折弯;左钳板(3)的工作面上固定有第一防滑板(8),第一防滑板(8)旁边平行
设置第一弧形凸起(5),右钳板(4)上可伸缩设置第二防滑板(9),所述第二防滑板(9)旁边
设置第二弧形凸起(6);左钳柄(1)与右钳柄(2)闭合时,第一防滑板(8)与第二防滑板(9)相
互贴合,第一弧形凸起(5)与第二弧形凸起(6)相互错开、呈平行状布置,所述第一弧形凸起
(5)上均布设置卡槽(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滑板(9)通过弹簧(10)
与右钳板(4)相连接,并在第二防滑板(9)与右钳板(4)之间固定设置支撑棒(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5)与第二弧形
凸起(6)的高度相同,支撑棒(11)、第二防滑板(9)及第一防滑板(8)三者高度之和与第一弧
形凸起(5)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5)、第二弧形凸
起(6)两者宽度均为0.25cm,第一弧形凸起(5)与第一防滑板(8)之间距离为0.5cm,第二弧
形凸起(6)与第二防滑板(9)之间的距离为0.75cm,第一防滑板(8)与第二防滑板(9)的宽度
均为1cm。

说明书

克氏针折弯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克氏针折弯钳。

背景技术

克氏针是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材料,其原规格一般固定在二十公分左右,直径在
0.5-2毫米之间有不同的几种规格。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
也常被用在骨科手术中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由于广泛应用,克氏针的最大直径逐渐增加
到4毫米,配合外固定锁钉来固定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应急较大的骨折。克氏针在使用过
程中,需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折弯处理,普通的钢丝钳在折弯克氏针时,费时耗力,难以达
到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克氏针折弯钳,该折弯钳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根据
手术需要方便快捷地对克氏针进行相应折弯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左钳
柄、右钳柄,所述左钳柄端部固定左钳板,右钳柄端部固定右钳板,左钳板与右钳板相互配
合实现克氏针折弯;左钳板的工作面上固定有第一防滑板,第一防滑板旁边平行设置第一
弧形凸起,右钳板上可伸缩设置第二防滑板,所述第二防滑板旁边设置第二弧形凸起;左钳
柄与右钳柄闭合时,第一防滑板与第二防滑板相互贴合,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相
互错开、呈平行状布置,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上均布设置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防滑板通过弹簧与右钳板相连接,并在第二
防滑板与右钳板之间固定设置支撑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的高度相同,支撑
棒、第二防滑板及第一防滑板三者高度之和与第一弧形凸起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两者宽度均为
0.25cm,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一防滑板之间距离为0.5cm,第二弧形凸起与第二防滑板之间的
距离为0.75cm,第一防滑板与第二防滑板的宽度均为1c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单手折弯
克氏针,有效提高克氏针的折弯效率及折弯精准度,操作方便快捷,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左钳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右钳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中,包括左钳柄1、右钳柄2、左钳板3、右钳板4、第一弧形凸起5、第二弧形凸
起6、卡槽7、第一防滑板8、第二防滑板9、弹簧10、支撑棒11等。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克氏针折弯钳,包括相互铰接的左钳柄1、右钳柄2,所
述左钳柄1端部固定左钳板3,右钳柄2端部固定右钳板4,左钳板3与右钳板4相互配合实现
克氏针折弯;左钳板3的工作面上固定有第一防滑板8,第一防滑板8旁边平行设置第一弧形
凸起5,右钳板4上可伸缩设置第二防滑板9,所述第二防滑板9旁边设置第二弧形凸起6;左
钳柄1与右钳柄2闭合时,第一防滑板8与第二防滑板9相互贴合,第一弧形凸起5与第二弧形
凸起6相互错开、呈平行状布置,所述第一弧形凸起5上均布设置卡槽7。

第二防滑板9通过弹簧10与右钳板4相连接,并在第二防滑板9与右钳板4之间固定
设置支撑棒11。

第一弧形凸起5与第二弧形凸起6的高度相同,支撑棒11、第二防滑板9及第一防滑
板8三者高度之和与第一弧形凸起5相同。

第一弧形凸起5、第二弧形凸起6两者宽度均为0.25cm,第一弧形凸起5与第一防滑
板8之间距离为0.5cm,第二弧形凸起6与第二防滑板9之间的距离为0.75cm,第一防滑板8与
第二防滑板9的宽度均为1cm。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进行克氏针折弯作业时,将本发明产品的卡槽7置于待
折弯的克氏针位置处,调整好折弯钳的角度,单手握住左钳柄1和右钳柄2,用力按压闭合左
钳柄1和右钳柄2,此时第二弧形凸起6挤压克氏针,将克氏针折弯,在折弯作业时,克氏针由
第一防滑板8和第二防滑板9夹紧,避免窜动。

本发明产品的左钳柄1和右钳柄2按压至极限位置时,第一弧形凸起5底面抵靠于
右钳板4上,第二弧形凸起6抵靠于左钳板3上,此时第二防滑板9与第一防滑板8相互压紧,
且第二防滑板9底部的弹簧压缩,第二防滑板9支撑于支撑棒11上。

克氏针折弯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克氏针折弯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克氏针折弯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氏针折弯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氏针折弯钳.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克氏针折弯钳,包括相互铰接的左钳柄、右钳柄,所述左钳柄端部固定左钳板,右钳柄端部固定右钳板,左钳板与右钳板相互配合实现克氏针折弯;左钳板的工作面上固定有第一防滑板,第一防滑板旁边平行设置第一弧形凸起,右钳板上可伸缩设置第二防滑板,所述第二防滑板旁边设置第二弧形凸起;左钳柄与右钳柄闭合时,第一防滑板与第二防滑板相互贴合,第一弧形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起相互错开、呈平行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