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油箱.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4576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98932.9

申请日:

2014.06.27

公开号:

CN104129282A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0K 15/073申请公布日:201411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K 15/073申请日:20140627|||公开

IPC分类号:

B60K15/073

主分类号:

B60K15/073

申请人:

陈晓曦

发明人:

陈晓曦

地址:

541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王新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油箱,包括箱体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的箱体内壳,所述箱体外壳和所述箱体内壳之间设有减震层,所述箱体外壳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内腔的通气管,所述箱体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内腔的进油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汽车油箱采用两层壳体的结构,提高了油箱的强度,在箱体外壳和箱体内壳之间设置减震层,能有效地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壳的震动,避免了油箱内壳的损坏,提高油箱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1)内的箱体内壳(2),所述箱体外壳(1)和所述箱体内壳(2)之间设有减震层(3),所述箱体外壳(1)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2)内腔的通气管(4),所述箱体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2)内腔的进油管(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壳(2)和所述减震层(3)之间设有保温层(6)。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壳(2)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竖直的向所述箱体内壳(2)内部延伸的隔板(7),所述隔板(7)与所述箱体内壳(2)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板(7)与所述箱体内壳(2)的顶壁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上设有若干通孔(8)。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3)的采用橡胶制作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6)的材料为石棉或聚丙乙烯泡沫颗粒。

说明书

一种汽车油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油箱。
背景技术
汽车油箱是汽车必备的一种燃料携带容器。现有的汽车油箱的相比多为单层结构,这种汽车箱体结构的优势制作方便,成本低,缺点是其强度不高,在汽车行驶或者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容易损坏,单层箱体结构内的油液温度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油箱,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下都会对燃油的性能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并且,单层的油箱结构设计不能很好地解决油箱内油液撞击油箱内壁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油箱,既能提高油箱的强度,又能减少外界气温对箱体内油液的影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油箱,包括箱体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的箱体内壳,所述箱体外壳和所述箱体内壳之间设有减震层,所述箱体外壳上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内腔的通气管,所述箱体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内腔的进油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汽车油箱采用两层壳体的结构,提高了油箱的强度,在箱体外壳和箱体内壳之间设置减震层,能有效地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壳的震动,避免了油箱内壳的损坏,提高油箱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箱体内壳和所述减震层之间设有保温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箱体内壳和减震层之间设有保温 层,避免了外界气温过高或者过低时对油箱内的油液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箱体内壳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竖直的向所述箱体内壳内部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壳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壳的顶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的设置能减少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油液撞击油箱内壁而产生噪音,挡板上通孔的设计能在减少噪音的前提下增加油箱内油液的流通。
进一步,所述减震层的采用橡胶制作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橡胶制作减震层,成本低,减震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石棉或聚丙乙烯泡沫颗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箱体外壳,2、箱体内壳,3、减震层,4、通气管,5、进油管,6、保温层,7、隔板,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包括箱体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1内的箱体内壳2,所述箱体外壳1和所述箱体内壳2之间设有减震层3,所述箱体外壳1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2内腔的通气管4,所述箱体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2内腔的进油管5。
所述箱体内壳2和所述减震层3之间设有保温层6。所述箱体内壳2的 顶部固定有若干个竖直的向所述箱体内壳2内部延伸的隔板7,所述隔板7与所述箱体内壳2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板7与所述箱体内壳2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7上设有若干通孔8。所述减震层3的采用橡胶制作而成。所述保温层6的材料为石棉或聚丙乙烯泡沫颗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汽车油箱采用两层壳体的结构,提高了油箱的强度,在箱体外壳1和箱体内壳2之间设置减震层3,能有效地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壳的震动,避免了油箱内壳的损坏,提高油箱的使用寿命。箱体内壳2和减震层3之间设有保温层6,避免了外界气温过高或者过低时对油箱内的油液的影响。挡板的设置能减少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油液撞击油箱内壁而产生噪音,挡板上通孔8的设计能在减少噪音的前提下增加油箱内油液的流通。使用橡胶制作减震层3,成本低,减震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汽车油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汽车油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汽车油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油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油箱.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9282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9282A21申请号201410298932922申请日20140627B60K15/07320060171申请人陈晓曦地址541006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8号72发明人陈晓曦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代理人王新生54发明名称一种汽车油箱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油箱,包括箱体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的箱体内壳,所述箱体外壳和所述箱体内壳之间设有减震层,所述箱体外壳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内腔的通气管,所述箱体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内。

2、腔的进油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汽车油箱采用两层壳体的结构,提高了油箱的强度,在箱体外壳和箱体内壳之间设置减震层,能有效地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壳的震动,避免了油箱内壳的损坏,提高油箱的使用寿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9282ACN104129282A1/1页21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1内的箱体内壳2,所述箱体外壳1和所述箱体内壳2之间设有减震层3,所述箱体外壳1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2内腔的通气管4,所述箱体外壳1的侧壁。

3、上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2内腔的进油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壳2和所述减震层3之间设有保温层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壳2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竖直的向所述箱体内壳2内部延伸的隔板7,所述隔板7与所述箱体内壳2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板7与所述箱体内壳2的顶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上设有若干通孔8。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3的采用橡胶制作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6的材料为石棉或聚丙乙烯泡沫颗粒。权利。

4、要求书CN104129282A1/2页3一种汽车油箱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油箱。背景技术0002汽车油箱是汽车必备的一种燃料携带容器。现有的汽车油箱的相比多为单层结构,这种汽车箱体结构的优势制作方便,成本低,缺点是其强度不高,在汽车行驶或者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容易损坏,单层箱体结构内的油液温度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油箱,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下都会对燃油的性能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并且,单层的油箱结构设计不能很好地解决油箱内油液撞击油箱内壁的噪音。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油箱,既能提高油箱的强度,又能减少外界气温对箱体内油液的影响。。

5、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油箱,包括箱体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的箱体内壳,所述箱体外壳和所述箱体内壳之间设有减震层,所述箱体外壳上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内腔的通气管,所述箱体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内腔的进油管。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汽车油箱采用两层壳体的结构,提高了油箱的强度,在箱体外壳和箱体内壳之间设置减震层,能有效地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壳的震动,避免了油箱内壳的损坏,提高油箱的使用寿命。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0007进一步,所述箱体内壳和所述减震层之间设有保温层。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箱体内。

6、壳和减震层之间设有保温层,避免了外界气温过高或者过低时对油箱内的油液的影响。0009进一步,所述箱体内壳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竖直的向所述箱体内壳内部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壳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壳的顶壁固定连接。0010进一步,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的设置能减少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油液撞击油箱内壁而产生噪音,挡板上通孔的设计能在减少噪音的前提下增加油箱内油液的流通。0012进一步,所述减震层的采用橡胶制作而成。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橡胶制作减震层,成本低,减震效果好。0014进一步,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石棉或聚丙。

7、乙烯泡沫颗粒。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4129282A2/2页40015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油箱的结构示意图。001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00171、箱体外壳,2、箱体内壳,3、减震层,4、通气管,5、进油管,6、保温层,7、隔板,8、通孔。具体实施方式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0019本发明包括箱体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1内的箱体内壳2,所述箱体外壳1和所述箱体内壳2之间设有减震层3,所述箱体外壳1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2内腔的通气管4,所述箱体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箱体内壳2内腔的进油管5。0。

8、020所述箱体内壳2和所述减震层3之间设有保温层6。所述箱体内壳2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竖直的向所述箱体内壳2内部延伸的隔板7,所述隔板7与所述箱体内壳2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板7与所述箱体内壳2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7上设有若干通孔8。所述减震层3的采用橡胶制作而成。所述保温层6的材料为石棉或聚丙乙烯泡沫颗粒。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汽车油箱采用两层壳体的结构,提高了油箱的强度,在箱体外壳1和箱体内壳2之间设置减震层3,能有效地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壳的震动,避免了油箱内壳的损坏,提高油箱的使用寿命。箱体内壳2和减震层3之间设有保温层6,避免了外界气温过高或者过低时对油箱内的油液的影响。挡板的设置能减少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油液撞击油箱内壁而产生噪音,挡板上通孔8的设计能在减少噪音的前提下增加油箱内油液的流通。使用橡胶制作减震层3,成本低,减震效果好。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29282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2928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