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转印纸及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本发明中的转印纸特别适用于陶瓷器类(磁化杯、茶碗等)、玻璃器类(杯、碗等)、金属制品等附于图样时复写图案用。 本说明书中的“%”和“份”分别是指“%(重量)”和“重量份”。
在陶瓷器类等上面用转印纸转印多色印刷层时,从前,广泛采用水滑动方式。在此方式中,首先在离型纸上设置水溶性糊料层,在它上面形成多色图案层,必要时在它上面设图案支持层。这样制得的转印纸浸渍于水中时,水溶性糊料层溶解除去,而由于图案层从离型纸上脱离,所以将它滑动转印至作为被转印体的陶瓷器类表面后,用スキジ等工具:除去存在于图案层和被转印体之间的水,放置使图案层干燥。干燥后,被转印体在1000℃高温下烧结,使转印的图案完全地紧贴于被转印体上。
在这种方式中,由于必须经1000℃高温烧结,耐热性差的油墨的使用受限制,其结果,存在色调、色度等多样化受限制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耐热性差的油墨而且能于较低温下经简单的工序而制得的多色转印的新型转印纸和所用的印刷油墨组合物。
本发明者鉴于上述技术地现状从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在环氧树脂中配合反应温度不同的二种固化剂,而大大地减轻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了下述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以及具有涂敷该组合物的印刷层的转印纸:
1.含有环氧树脂、和该环氧树脂在常温下反应固化的第一固化剂、以及和环氧树脂在80~200℃反应固化的第二固化剂的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
2.含有着色剂的上述第1项所述的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
3.含有可逆的热变色组合物的上述第1项所述的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
4.含有着色剂和可逆的热变色组合物的上述第一项所述的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
5.具有由上述1-4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油墨组合物所构成涂层的转印纸。
6.具有由上述第2项所述的印刷油墨组合物所构成的涂层和由上述第3项所述的印刷油墨组合物所构成的涂层的转印纸。
7.通过具有由上述2-4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油墨组合物所构成的涂层和由上述第1项所述的印刷油墨组合物所构成的涂层,来形成保护膜涂层和/或衬底涂层的转印纸。
8.通过由具有油性油墨层和/或紫外线固化油墨层的上述1-4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油墨组合物所构成的涂层来形成保护膜涂层和/或衬底涂层的转印纸。
本发明中所用的环氧树脂的例子有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型环氧树脂,溴化环氧树脂,聚乙二醇型环氧树脂等。其中,以分子量约200~5000,环氧当量约100~1000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好。另外,环氧当量约100~500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由于在常温下多为液态所以特别好。环氧当量约500~1000的半固态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由于溶解于稀释剂中,所以也可以使用。此外,在本说明书的环氧当量是指(环氧树脂的分子量)/(分子中的环氧基的个数)。
在本发明中必须使用和环氧树脂在常温下反应的第1固化剂(以下称第1固化剂)以及和环氧树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第2固化剂(以下称第2固化剂)二种固化剂。
第1固化剂为和环氧树脂在常温(约10~30℃)下缓慢地进行反应的固化剂,使在转印纸上所涂敷的印刷油墨组合物层至少表面固化,从而易于以后的操作。具有这样作用的固化剂的例子如下,它们可以以一种或二种以上使用。
-脂肪族胺系:二乙撑三胺,三乙撑四胺,N-氨基乙基哌嗪,二乙基氨基丙胺等。
-脂环族胺系:异佛尔酮二胺,3,9-双(3-氨基丙基)-2,4,8,10-四氧代螺[5,5]十二碳烷,1,3-二氨基甲基环己烷,m-苯二甲基二胺等。
-芳香族胺系:间苯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氨基二苯基嗍,甲苯二胺等。
-胺基加合物:使上述的胺和具有与胺的反应性的环氧树脂等进行反应的加合物等。
-酸酐系: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苯三酸酐等芳族酸酐;马来酸酐,琥珀酸酐,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甲基降冰片烯二酸酐,链烯基琥珀酸酐,六氢化邻苯二甲酸酐等脂环族;聚已二酸酐,聚壬二酸酐等脂肪族酸酐;氯代酸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等卤代酸酐等。
-聚酰胺树脂。
第1固化剂只要在常温下与环氧树脂进行反应,液态或固态的均可以。在这些第1固化剂中,以胺的加合物和聚酰胺树脂为好,其活化氢当量为20~600。以常温下为液态的更好。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活化氢当量是指第1固化剂中或下述的第2固化剂中任一种的(固化剂的分子量)/(分子中活性氢的个数)。
第2固化剂为在约80~200℃加热条件下与环氧树脂反应的固化剂,通过对具有图象的被转印体的加热,来使图象最终完全固化,该图象是由转印纸所转印的印刷油墨组合物构成的。对于这样的固化剂来说可以原封不动地使用众所周知的环氧树脂用的潜在性固化剂。更具体的例子例举如下,这些可以使用其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二氰基二酰胺及其衍生物:二氰基二酰胺,-甲苯基二胍,苯基二胍,α-苄基二胍,α-2,5-二甲基二胍,苯基二胍草酸酯等。
-有机酸酰肼:琥珀酸酰肼,己二酸二酰肼,P-羟基苯甲酰肼等。
-咪唑类:2-十七(烷)基咪唑,1-氰基乙基-2-乙基-4-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鎓异氰酸酯等。
-三氟化硼(BF3)胺络合物:单甲胺的BF3络合物,N-己胺的BF3络合物,三乙胺的BF3结合物等。
-其它:熔点在80℃以上的胺的加合物,二烯丙基蜜胺,在常温下内含活性固化剂,在80℃以上通过损坏外壁而发挥固化剂机能的微型胶囊。
在这些第2固化剂中,以二氰基二酰胺及其衍生物、有机酸酰肼、以及熔点80℃以上的加合物为好。
相对于100份的环氧树脂,第1固体剂和第2固化剂的配合量,根据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和固化剂的活性氢当量,以如下所计算的理论量为基准从实用的观点来决定。但是在第1固化剂使用酸酐的情况,则以酸酐当量代替活性氢当量来计算理论量。
固化剂的理论量=活性氢当量×100/环氧当量。
首先,权对于环氧树脂的第1固化剂的配合量,一般为理论量的40~150%。在第1固化剂的配合量过少的情况下,由于转印纸上的印刷涂膜的固化不能顺利地进行,所以使以后的转印工序产生困难。反之,在第1固化剂的配合量过多的情况下,随着作为印刷油墨组合物的适用期变短,而不能得到在转印时对印刷涂膜所要求的柔软性。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由于固化剂的种类不同,所产生的固化速度的差异、印刷油墨组合物的适用期、涂膜所要求的固化时间等因素,便可以确定其配合量。例如,在使用固化速度快的脂肪族胺的情况下,减少其配合量,在使用固化速度慢的聚酰胺树脂,脂环族胺等情况下,最好增多配合量。在使用固化速度慢的第1固化剂的情况下,相对于环氧树脂,即使配合量超过理论量的100%实际上也是可以的。另外,利用由于固化剂的种类不同,所产生的固化性能的差异通过混合使用2种以上的第1固化剂,也可以适当地调整印刷油墨组合物的适用期、固化速度等。
相对于环氧树脂,第二固化剂的配合量为理论量的大约10~150%。在第二固化剂过少的情况下,在加被转印体时,被转印的涂膜的固化不充分,涂膜的被转印体的粘着强度下降。反之,第二固化剂的配合量过多的情况下,转印涂膜硬且脆,同时涂膜和被转印体的粘着强度也下降。对于第二固化剂来说,根据固化速度的差异来调整其配合量,必要时可混合使用2种以上固化剂,这与上述的第一固化剂的情况一样。
相对于环氧树脂的第一固化剂和第二固化剂的合计配合量,以理论量的100-250为好。在实用中,考虑到印刷油墨组合物适用期、固化条件、固化速度、转印后的最终的涂膜的硬度、涂膜和被转印体的粘着强度等,只要适宜地决定两者的比例即可。例如,在第一固化剂配合量少的情况下,第二固化剂的配合量要多些。总而言之,为了使环氧树脂完全固化,两者合计配合量最好不少于理论量的100%。另外,根据需要,第一固化剂和/或第二固化剂2种以上混合使用的情况,如上所述。
在本发明印刷油墨组合物的无色使用的情况下,例如,在作为后述的衬底涂层或保护涂层使用的情况下,没有必要特别地配合着色剂。在着色使用本发明印刷油墨组合物的情况下,可以原封不动地使用在历来的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中所使用的无机或有机的着色颜料。作为这样的着色颜料的例子有二氧化钛,镉钡金黄、镉红、ハィサ-ム黑、纳雄耐尔坚固红、铜缩合绿AY、铜缩合黄B7c、俾斯麦棕等有机颜料。其使用量根据颜料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未作特别的限定,通常相对于100份环氧树脂在1~70份(最好在5~60份)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印刷油墨组合物中,可以将作为着色料的公知的可逆的热变色组合物单独使用,或与上述的着色料配合使用。这类可逆的热变色组合物是由电子给予性的显色性有机化合物(发色剂)、电子接受性化合物(显色剂),以及减感剂所构成,在各种文献中都有记载。构成这类可逆的热变色组合物的发色剂,显色剂以及减感剂的具体例子未作特别的限定,例如在特开平1-17459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这类可逆的热变色组合物,可以在微型胶囊化的状态下使用。其使用量根据其种类不同而不同,未作特别的限定,通常相对于100份环氧树脂在5~70份(最好在10~60份)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印刷油墨组合物中,根据需要,可以配合反应性稀释剂,填充颜料,粘着促进剂,消泡剂等各种公知的添加剂。
作为反应性稀释剂的例子有7~9碳饱和酸缩水甘油酯,苯基缩水甘油醚,芳基缩水甘油醚,n-丁基缩水甘油醚等。其使用量未作特别限定,通常相对于100份环氧树脂为5~30份(最好为5~10份)。
作为填充颜料的例子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铝硅酸盐,碳酸钙,云母,石英粉等。其使用量为调整组合物的流动性所必要的量,未作特别的限定,通常相对于100份环氧树脂为2~20份(最好为2~4份)。
作为粘着促进剂的例子有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3,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化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硅烷系偶合剂。其使用量未作特别限定。通常相对于环氧树脂100份为0.05~5份(最好为0.07~3份)。
作为消泡剂的例子有聚醚改性的甲基烷基聚硅氧烷,聚酯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公知的硅氧烷系消泡剂。其使用量未作特别的限定,通常相对于100份环氧树脂为0.05~5份(最好为0.07~3份)。
使用本发明的转印纸用的印刷油墨组合物的转印纸,例如按下述的方法制造。
首先,在环氧树脂中加入反应性稀释剂、填充颜料等添加剂,并用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在使用着色剂的情况下,也一起配合。接着,在往转印纸用基材脱模纸上印刷之前,通过在上述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固化剂、第二固化剂、粘着促进剂,消泡剂等,另进行混合,从而得到转印用印刷油墨组合物。然后,使用网版印刷等公知的方法将所得到的印刷油墨组合物作为图案层印刷在转印纸用基材表面的水溶性糊料上,在常温下,由于第一固化剂的作用,至少使图案表面层固化。在形成2种以上颜色不同的图案层的情况下,反复进行仅仅必要次数的同样的操作。接着,形成保护图案层的复盖层。该复盖层可由硅树脂,丙烯酸树脂等配合上作为脱模剂的硅橡胶等而构成的。该复盖层在将转印纸的图案层转印到所指定的制品表面上,并固化之后,可以除去。
或者,使用丝网印刷机等将含有第一固化剂和第二固化剂的透明的本发明的转印用印刷油墨组合物印刷在转印纸用基材表面的水溶性糊料上,形成透明的衬底涂层。接着,使用丝网印刷机等在衬底涂层上印刷上溶剂型油性油墨或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形成图案。接着,在上述油墨层上印刷与前述同样透明的印刷油墨组合物而作为顶面涂层。然后在顶面涂层上形成保护图案层的保护复盖层。
在使用所制得的转印纸时,按通用的方法用水将转印纸润湿,使水溶性糊料溶解而去除基材之后,使留下的网版印刷图案层贴附在指定的制品表面上,进行转印。然后,使被转印的印刷图样在指定的加热条件下通过第二固化剂的作用进行固化,从而使印刷图样被坚固地粘着在制品表面上。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转印纸。
在图1上,该图概略地表示了本发明的转印纸之一例的断面,在转印纸用基材,即脱模纸1上,按通常的方法,形成糊精、水溶性聚酯等构成的水溶性糊料层2,在其上,使用本发明的印刷油墨组合物,通过印刷来形成图像层。在图像层3上形成用含有可逆的热变色组合物的本发明印刷油墨组合物构成的图象层4。图象层3和4通过硅树脂,丙烯酸树脂等构成盖层5加以保护。
在图2上,该图概略地表示了本发明的转印纸之另一例的断面,在转印纸基材1上,形成水溶性糊料层2,在其上由透明的本发明印刷油墨组合物全面地形成一衬底涂层7。在该衬底涂层7上,由溶剂型油性油墨(普通型的,热变色型的等),或者UV型固化型油墨(普通型的,热变色型的等)形成着色层8。由该油墨形成的着色层8,由于其对制品表面没有粘着力,因此通过衬底涂层7来确保它对制品表面的粘着力。另外,在由油墨形成的着色层8上,由透明的本发明印刷油墨组合物全面地形成保护涂层9,以保护表面硬度低的着色层8。再有,保护涂层9的全体与在图1中的转印纸的情况同样地由复盖层5加以保护。
在图3上,该图概略地表示了本发明的转印纸的再一例的断面,在转印纸用基材1上,形成水溶性糊料层2,在其上由透明的本发明的印刷油墨组合物全面地形成衬底涂层7。在该衬底涂层7上,由溶剂型油性油墨或UV型固化型油墨等形成着色层8,在其上由含有热变色材料的本发明印刷油墨组合物形成图像层4。另外,在图像层4上形成保护涂层9,该保护涂层全体由复盖层5加以保护。
本发明达到了如下的显著的效果。
(1)由于存在第一固化层使得印刷层至少表面部固化,接着即使在其上形成由其它印刷油墨组合物形成其它印刷层,也不会发生因印刷层相互混合而使图样混乱等现象。
(2)与先有技术相比,由于转印后的图案层的固化可以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进行,因而,在各种制品上形成图样时,不需要高温处理设备。其结果,高温处理时的安全措施及其设备已无必要,热能耗也大大降低,因此,制品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3)由于转印后的图案的固化温度比现有技术的低,因此可以使用那些历来不能使用的耐热性差的油墨类。因此,可以使色调和色度多样化。
另外,固化后的图案层对制品的粘着强度高到可与采用历来的高温直接烧结法的图案层的粘着强度相匹敌的程度。
(4)通过调整第一固化剂和第二固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制造具有适合每个制品表面特性的转印性的转印用印刷油墨组合物和转印纸。
(5)可以制造使用表面硬度低的油性油墨印刷层等的转印纸。
(6)在使用本来制品表面粘着性低的油性油墨、紫外线固化油墨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粘着性优良的图案图样。
以下所示实施例,将更深入地说明本发明的特征殊。
在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详情如下所述。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1:商标“エビエ-ナ828”、油化シエルエポキシ(株)制、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约189
环氧树脂2:商标“エビエ-ナ807”、油化シエルエポキシ(株)制、双酚G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约170
环氧树脂3:商标“エビエ-ナ834”、油化シエルエポキシ(株)制、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约200
环氧树脂4:商标“D.E.N431”、ダウケミカル(株)制、酚醛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约176
环氧树脂5:商标“D.E.R511-A80”、ダウケミカル(株)制、溴化环氧树脂、环氧当量:约490。
第一固化剂1:商标“テクノダインTK”、田冈化学(株)制、聚酰胺树脂、活性氢当量:约75
第一固化剂2:商标“サンユイドX-2000”、サンワ化学(株)制、聚酰胺树脂、活性氢当量:约90
第一固化剂3:商标“エビキユア-U”、シエルエポキシ油化(株)制、胺加合物、活性氢当量:约47
第一固化剂4:商标“エポメ-ナN001”、シエルエポキシ油化(株)制、杂环式胺,活性氢当量:约113
第一固化剂5:亚乙基三胺、活性氢当量:20.7
第一固化剂6:间苯二胺、活性氢当量:34、熔点:62℃
第一固化剂7:邻苯二甲酐、酸酐当量=148、熔点:128℃
第二固化剂1:商标“アミキユア-PN-23”、胺加合物、味の素(株)制、活性氢当量:约38、熔点:100℃
第二固化剂2:二氰基酰胺、活性氢当量:21、熔点:210℃
第二固化剂3:己二酰、活性氢当量:44、熔点:180℃
第二固化剂4:2-十七烷基咪唑、活性氢当量:约300、熔点:90℃
第二固化剂5:二烯丙基蜜胺、活性氢当量:51.5、熔点:142℃
第二固化剂6:0-甲苯基二胍、活性氢当量:31.5
第二固化剂7:二乙胺的三氟化硼络合物、活性氢当量:143
反应性稀释剂:商标“カ-ジユラE”、油化シエルエポキシ(株)制、脂肪酸甘油酯、环氧当量:约250
着色颜料
着色颜料1:商标“ゴ-セイテツゲロB-8”、三重颜料(株)制、
着色颜料2:商标“810シリ-ズイエロ-27”、スタ-リゲインダスナリアル カラ-ズリミラツナ制、有机颜料
着色颜料3:商标“810シリ-ズオレンジ5”、スタ-リグインダスナリアル カラ-ズリミラッナ制、有机颜料
着色颜料4:商标“TCパウダ-ブラック”、(株)サクラレパス制、热变色颜料
着色颜料5:商标“TCパウダ-レッナ15”、(株)サクラレパス制、热变色颜料
填充颜料
填充颜料1:商标“アエロジル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株)制、硅石系颜料
填充颜料2:氧化铝硅酸盐
粘着促进剂
商标“KBM703”、信越化学(株)制、γ-氯化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系
消泡剂
商标“BYK-077”、ビックケミ-ジセパン(株)制、硅氧烷系消泡剂
实施例1
调制具有如下组成的转印纸用的印刷油墨组合物。
环氧树脂1 80份
着色颜料1 20份
第一固化剂1 8份(理论量的25%)
第一固化剂2 12份(理论量的31%)
第二固化剂1 3.7份(理论量的23%)
第二固化剂2 7.4份(理论量的83%)
粘着促进剂 0.2份
在优质仿造纸上具有由糊精构成的水溶性糊料层的脱膜纸上,使用上述所得到的组合物进行网版印刷图案图样,在形成由硅树脂所构成的图案的支持复盖层之后,进行干燥,得到本发明的转印纸。
将所得到的转印纸浸渍在水中,从而除去水溶性糊料层之后,将图案图样印刷层转印在陶制的茶碗外表面上,在80℃下保持15分钟,使印刷层完全固化,从而固定了图案图样。
比较例1
除了不使用第二固化剂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调制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在脱模纸上由网版印刷而制得转印纸后,在茶碗外表面上固定图案图样。
接着,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1所制得的茶碗外表的图案图样供作横切试验,试验涂膜对陶器的粘着性,即用切割刀在1cm2的涂膜上以1mm的间隔在纵横方向各切出十一条平行的切痕,形成100块棋盘状均分网格之后,在均分网格上贴上透明纸带进行拉伸,看一看100个均分网格有多少个没有剥离而残留下来。
另外,将茶碗在常温下在水中浸渍一日看其耐水性。
这些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粘着性 耐水性
实施例1 100/100 无异常
比较例1 0/100 涂膜剥离
如表1所示结果所表明的那样,在第一固化剂和第二固化剂同时使用的实施例1中不但涂膜的粘着性好,而且耐水性也好。与此相反,在没有使用第二固化剂的比较例1中,由于涂膜的粘着性和耐水性均差,所以不能供实用。
比较例2
除了不使用第一固化剂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调制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通过网版印刷做成转印纸,由于图案图样在一周之后也不固化,所以不能进行转印作业。
实施例2
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透明的转印纸用的印刷油墨组合物。
环氧树脂I 90.8份
反应性稀释剂 4.7份
填充颜料1 1.8份
填充颜料2 0.5份
第一固化剂3 20.2份(理论量的90%)
第二固化剂3 6.3份(理论量的30%)
粘着促进剂 1.0份
将所得的组合物作为衬底涂层和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网版印刷全面地印刷在脱模纸上之后,在常温下放置10小时,涂膜表面硬化。
(1)接着,在该衬底涂层上,用蓝色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商标名“TU164FD SS蓝”、东洋ィンキ制造(株)制),通过网版印刷形成水珠图案图样之后,照射紫外线使之固化。将这样所制得的转印纸和实施例1同样地转印在陶制的茶碗外表面上,在140℃下保持15分钟,使印刷层完全固化,从而固定了水珠图案图样。
(2)另外,用蓝色的油性油墨(商标名“セリコ-ルPS391”、帝国インキ制造(株)制)代替上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通过网版印刷在和上述同样的衬底涂层上形成水珠图案图样,然后在常温下干燥5小时,从而制得转印纸。
将这样所制得的转印纸和实施例同样地转印到陶制的茶碗外表面上,在140℃下保持15分钟,使印刷层完全固化,从而固定了水珠图案图样。
无论在上述的(1)还是(2)的哪种场合下,涂膜对陶器的粘着性良好,耐水性也优良。
实施例3
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热变色性(黑色-荧光橙色)的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
环氧树脂2 65份
反应稀释剂 3.5份
着色颜料2 5份
着色颜料3 1份
着色颜料4 36份
第一固化剂4 43份(理论量的100%)
第二固化剂4 12份(理论量的10%)
粘着促进剂 1份
消泡剂 2份
使用所得到的组合物和实施例1同样地在脱模纸上网版印刷图案图样,在常温下放置7小时,然后在其上面将在实施例2所得的透明印刷组合物作为保护涂层全面地进行网版印刷,在常温下放置10小时,从而得到转印纸。
将这样得到的转印纸和实施例1同样地转印到陶制的茶碗外表面上,在120℃下保持10分钟,使印刷层完全固化,从而固定了图案图样。
所得到的茶碗的图案图样显示出在常温下为黑色,但是通过注入开水,则变成鲜艳的橙色的热变色性。
另外,涂膜对陶器的粘着性良好,耐水性也优良。
实施例4
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热变色性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
环氧树脂3 60份
反应性稀释剂 3份
填充颜料1 1份
着色颜料5 34份
第一固化剂5 2.5份(理论量的45%)
第二固化剂2 3.4份(理论量的60%)
第二固化剂5 2.1份(理论量的15%)
粘着促进剂 1份
消泡剂 1份
在实施例2所得到的具有蓝色的水珠图案图样的转印纸上再印刷上述所得到的组合物,从而使水珠图案被遮住。
接着,将所得到的转印纸用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转印在玻璃杯的外表面上,在140℃下保持30分钟,使涂膜完全固化,从而固定了涂膜。
所得到的玻璃杯显示出在常温下呈蓝色的水珠图案,而在注入冷水时呈现出红色图案的热变色性。
另外,涂膜对玻璃杯的粘着性良好,而且耐水性也优良。
实施例5
调制具有如下组成的热变色性(红-黄色)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
环氧树脂4 70份
反应性稀释剂 15份
着色颜料5 20份
着色颜料2 5份
第一固化剂6 7份(理论量的50%)
第一固化剂2 32份(理论量的100%)
第二固化剂6 6份(理论量的50%)
粘着促进剂 1份
消泡剂 1份
使用所得到的组合物,和实施例1同样地在脱模纸上网版印刷图案图样,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之后,在其上通过用实施例4所得到的热变色印刷组合物,再印刷不同的图案图样,在其上形成由硅树脂构成的图案支持复盖层。
接着,将所得到的转印纸用实施例1同样的手法转印在玻璃杯的外表面上,在90℃下保持10分钟,使涂膜完全固化,从而固定了涂膜。
所得到的玻璃杯显示出在常温下呈现红色图案,而注入冷水时呈现出黄色的图案的热变色性。
另外,涂膜对玻璃杯的粘着性良好,而且耐水性也优良。
实施例6
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热变色性转印纸用印刷油墨组合物。
环氧树脂5 90份
反应性稀释剂 10份
着色颜料4 40份
着色颜料1 5份
第一固化剂7 7份(理论量的25%)
第一固化剂2 14份(理论量的85%)
第二固化剂7 3份(理论量的12%)
粘着促进剂 1份
使用实施例5所得到的组合物,和实施例1同样地在脱模纸上网版印刷图案图样,在常温下干燥之后,通过工薄膜给料器在其上涂布一定膜厚的本实施例所得的热变色印刷组合物,在常温下干燥8小时。
接着,将所得到的转印纸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转印在陶制的磁化杯的外表面上,在120℃下保持30分钟,使涂膜完全固化,从而固定了涂膜。
所得的热变色性磁化杯显示出在常温下呈现黑色,而注入开水后呈现出黄色图案的热变色性。
另外,玻璃杯上涂膜的粘着性良好,耐水性也优良。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转印纸的一例的断面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转印纸的另一例的断面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本的转印纸的再一例的断面图。
符号的说明
1 基材(脱模纸)
2 水溶性糊剂层
3 图案层
4 图案层
5 复盖层
7 衬底涂层
8 油墨着色层
9 保护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