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齿加热式头发造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相关专利申请案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美国临时申请案第60/364,610号之权利,该申请案于2002年3月15日以Masood Habibi的名义和《(有齿加热式头发造型装置及制造方法》的名称提出专利申请。
本专利申请案还与同一日期由同一专利申请人提交的名称为《有齿加热式头发造型装置》的美国设计专利申请案第____号(代理人案号第MSUD-012号)有关系。该等相关专利申请案的全部内容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而言涉及头发护理及造型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包含一加热系统的头发造型系统,以提供一种头发造型、拉直、卷发及弯发的新型工具。
背景技术
多年来,人们已发明了多种装置来对头发进行造型。例如,人们使用卷发器来使头发卷曲。该些头发造型装置可用于干燥的头发,但对湿头发效果最佳。蒸汽可用来帮助将头发定型至卷发器的卷曲度。烫发夹通常包括一电加热元件来加热一对光滑但弯曲的配合面的一侧或两侧,其中待卷曲的头发放置于该两个配合面之间。较佳将头发拽过烫发夹配合面的接合面,以帮助对头发进行卷曲。另一方面,头发拉直器及头发柔顺器的操作方式极类似于烫发夹,但是头发拉直器及头发柔顺器具有功能更类似于熨斗的扁平或卷曲的光滑配合面,以在压靠在头发上并沿头发拽过时可对头发进行拉直及/或柔顺、或弯曲、或卷曲。
所有已知的此类熨斗及拉直器的实例均包括一对用以夹紧头发的非纹理表面。因此,头发会变得呈缠结状、或需使用一其他装置(例如一刷子)对头发进行更多额外的梳理方可获得理想的发型。此种额外的梳理会破坏烫发夹及拉直器所赋予的发型,此甚令人不快。况且,免除此种对一额外工具的需要甚为有益,其原因是:由于头发造型过程花费的时间减少,头发造型所需时间会缩短并且施加于头发的热量也减少。
因此,人们希望提供可用来卷曲、拉直、柔顺、弯曲头发及/或烫发地头发造型装置。
【发明内容】
一种头发造型装置包括一对彼此啮合的配合面及一个在使用者手动控制下可引导该等配合面相互啮合的手柄。待造型的头发放置于两个啮合面之间。复数个齿自其中一个表面伸出并啮合另一表面上的孔。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两个表面或其中之一可包含一干燥热源。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头发造型装置配备有一蒸汽源及一触发器,用以通过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孔释放蒸汽以帮助对头发进行造型。
【附图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所包含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中,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且其与详细说明一同用于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
在该些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头发造型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头发造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头发造型装置的前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头发造型装置的后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头发造型装置的具有复数个齿的一扁平表面的俯视平面图。
图6是沿图5的线6-6截取的图5所示表面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头发造型装置的具有复数个孔的一扁平表面的平面图。
图8是沿图7的线8-8截取的图7所示表面的剖视图。
图9-18均是图解说明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头发造型装置制造的视图。
图19是沿图2的线19-19截取的图2所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0是沿图1的线20-20截取的图1所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1是沿图1的线21-21截取的图1所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头发造型装置的一加热器及蒸汽发生器的详细透视图。
图23是图22所示加热器的另一视图。
图24是沿图1的线24-24截取的图1所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5是图1所示装置的正面透视图,其显示储水器已移除。
图26-28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在应用于头发时的详细图解。
图2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头发造型装置位于张开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3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头发造型装置位于张开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3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头发造型装置位于张开位置时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依据一有齿加热式头发造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此项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下述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仅为举例说明性而不具有任何限制性。得益于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将易于构想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现在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在所有的图式及下文的详细说明中,将使用相同的指示符号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为清晰起见,文中没有显示和描述该些实施方式的所有常见特征。当然,应了解,在任何实际的实施方式中,必须做出各种实施方式所特有的决定以实现开发者的具体目标,例如,遵守与应用及业务相关的限制条件,且此类具体目标会因实施方式及开发者的不同而不同。另外,应了解,此种开发工作是复杂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本发明的技术人员而言,这不过是一种常规的设计任务。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一第一板10连接至一第一外壳12上,第二板14连接至一第二外壳16上。外壳12及16的近端连接至手柄18上,该手柄18包括附装有第一外壳12的第一手柄构件20与附装有第二外壳16的第二手柄构件22。
第一手柄构件20及第二手柄构件22在其近端通过铰链24连接在一起,并且可根据需要借助诸如一弹簧(未图示)朝一敞开位置偏置。操作人员可将手柄构件20及22压在一起,使第一板10与第二板14以密切顺从于两板之间待造型头发的状态啮合在一起。
第一外壳12包括一表面构件30与一末端构件32。同样的,第二外壳16包括一表面构件34与一末端构件36。有复数个鳍片40耦接至第一外壳12的表面构件30及末端构件32上,且有复数个鳍片40耦接至第二外壳16的表面构件34及末端构件36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个鳍片40均包括一具有固定高度、大致扁平且薄的脊,该脊的一边缘耦接至表面构件或末端构件且终止于与前端构件或末端构件分开的一圆形末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表面构件上的该些鳍片均彼此大致平行且在其整个长度上间距相等。同样,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位于末端构件上的该些鳍片也都彼此大致平行且在其整个长度上间距相等。自图1及图24中可最清楚地看出,位于表面构件30及34上的鳍片40自靠近板10或14一边缘的位置伸向一靠近其对置边缘的位置。自图1及图3中可最清楚地看出,位于末端构件32或36上的鳍片40自该末端构件的一边缘伸向其对置边缘。
在该装置操作期间,表面构件30及34以及末端构件32及36变热。然而,该些鳍片上的暴露末端的温度不会明显高于室温。所有的鳍片40均相互间隔一小于一手指宽的距离,以使该装置的使用者在抓握或漫不经心接触该装置时不会接触到表面构件30或34、或末端构件32或36。因此,该些鳍片40有助于保护使用者免受表面构件或末端构件的烫伤。
手柄18包括一近端导向件42及一远端导向件46,其用于当使用者闭合该装置时对准第一板10与第二板12。自图20及21中可最清楚地看出,近端导杆42包括一耦接至第二手柄构件22上的近端凸形对准部件48,及一耦接至第一手柄构件20上的近端凹形对准构件50。同样的,远端导杆46包括一耦接至第二手柄构件22上的远端凸形对准部件52,及一耦接至第一手柄构件20上的远端凹形对准部件54。
现在参见图5-8及图29-31,第一板10上布置有复数个齿或柄脚60。第二板14上布置有复数个孔62。齿22及孔24按如下方式形成并定位:当第一板10与第二板14成紧密的面对面关系时,齿60插入孔62内,此时该装置处于“闭合”状态。
那些相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现在会意识到:孔62的直径,尤其是入口的直径、齿60的长度及粗度以及第一板10及第二板14的长度及定向均需要协调一致,以使齿60可啮合孔62。
虽然可将第一板制成一种传统铸件,或使用一传统的喷注型方法进行制造,但由于上述方法成本相对较高且较难获得一可防止钩缠头发的光滑表面,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此类方法可能不如下文将要描述的方法令人合意。
图9图解说明如何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制造第一板10。板10包括多个包含孔72的凹槽70。一刷状结构74包括沿其结构方向布置的多个齿60。梳状结构74上的齿的位置与板10上相应槽70内的孔72相配合。通过使齿的形状在至少一方向上略大于所要配合的齿孔,可使梳状结构74永久干涉配合至相应的凹槽70内。
若需要,也可使用其他替代或辅助的附装机构,例如,当元件是金属时,可采用点焊法;当部件是塑料时,则可采用粘着剂及/或熔融法。此方法的优点是,采用用于制备一具有一光滑罩面的扁平表面的传统技术即可使板10具有一光滑罩面。然后仅将该些齿(其可通过铸造、模制、注射、机械加工或其他方法制成)插入孔72,并如上文所述固定就位即可。光滑齿的制作技术是一种传统的可用技术,因此,以此种方法制造板10可相对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出一种无阻碍表面。
图10是板10的侧视图,其显示梳状结构74是如何插入板10的。图11显示组合后的板10。图12显示一替代实施例,其中,各齿支座76(每个支座支承一个齿78)插入板10背面上的复数个插孔80内,且可通过一干涉配合及/或粘着剂或焊接技术使其固定就位。
图13-16显示板及齿结构的另一种制造方法。在该实施例中,齿81具有大致为中空圆柱体的基座82。板10包括孔84,孔84呈圆柱形且其直径略微小于基座82的外径,以使基座可干涉配合至孔84内。一凸缘86附加于齿及基座上,以配合板内一相应的孔84。
本人已发现,齿60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孔62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是实现该装置最佳操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图17及18显示孔62的较佳位置,并且应了解,齿的位置与孔的位置是相同的,因此另一附图中未显示孔62的较佳位置。如图17所示,该等孔布置成八排,分别标记为R1至R8,并平行于板14的第一边缘90及第二边缘92。同样,排R1至R8在板14的远端(标记为94)与近端(标记为96)之间延伸。
图18所示是该些孔的位置。以下尺寸是以毫米为单位的该等孔之间的中心间距。A=10.10,B=8.80,C=6.10,D=4.80,E=6.40,F=8.80,G=7.90,H=21.20,I=15.40,J=9.60,K=3.20,及L=3.95。这里需要对其中的两个尺寸做重点说明。距离L是排R1及R8内各孔之间的中心间距,即3.95mm。距离G是所有其他排(即排R2至R7)内各孔之间的中心间距,即7.90mm。需要重点注意的一点是,排R1及R8内各孔之间的距离明显小于其他排内各孔之间的距离。本人已发现:此间距对于防止钩缠卷发或波浪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此间距有利于拉拽卷发或波浪发穿过该装置。
应了解,孔的间距如下:
第一排孔R1与第二板14的最近的边缘间隔开一第一距离。第二排孔R2与第一排R1间隔开一第二距离。第三排孔R3与第二排R2间隔开一第三距离,且第四排孔R4与第三排R3间隔开一第四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且第三距离大致等于第四距离。
第八排孔R8与第二板14的最近的边缘间隔开一第九距离。第七排孔R7与第八排R8间隔开一第八距离。第六排孔R6与第七排间隔开一第七距离,且第五排孔R5与第六排R6间隔开一第六距离。第八距离大于第九距离,且第七距离大致等于第六距离。
第五排孔R5与第四排R4间隔开一第五距离,且第五距离大于第四距离。
第一排R1内的各孔在垂直于排R1的方向上与相邻的孔或第一排R1内的孔间隔开一第一距离,即一第一Y距离。第二排孔R2内的各孔与相邻的孔或第二排R2内的孔间隔开一第二Y距离,且第一Y距离小于第二Y距离。
与孔相同,齿的间距如下:
第一排齿R1与第二板14的最近的边缘间隔开一第一距离。第二排齿R2与第一排R1间隔开一第二距离。第三排齿R3与第二排R2间隔开一第三距离,且第四排齿R4与第三排R3间隔开一第四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且第三距离大致等于第四距离。
第八排齿R8与第二板14的最近的边缘间隔开一第九距离。第七排齿R7与第八排R8间隔开一第八距离。第六排齿R6与第七排间隔开一第七距离,且第五排齿R5与第六排R6间隔开一第六距离。第八距离大于第九距离,且第七距离大致等于第六距离。
第五排齿R5与第四排R4间隔开一第五距离,且第五距离大于第四距离。
第一排R1内的各齿在垂直于排R1的方向上与相邻的齿或第一排R1内的齿间隔开一第一距离,即一第一Y距离。第二排齿R2内的各齿与相邻的齿或第二排齿R2内的齿间隔开一第二Y距离,且第一Y距离小于第二Y距离。
虽然本文描述并说明了齿及孔的一具体布置,但是,应了解,此种布置仅为一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种具体布置。
应了解,当一使用者闭合手柄20及22使板10及14压在头发上时,齿与相应的孔对齐是非常关键的。由于铰链24内的弯折,使齿与孔对准以确保正确的对准是至关重要的。齿与孔的对准是通过两个导向构件42及46完成的。
现在参见图19-21,近端导向构件42包括一耦接至第二手柄构件22上的近端凸形对准部件48,及一耦接至第一手柄构件20上的近端凹形对准部件50。近端凸形对准部件48具有两个面100及102,当在图19中观察时,该两个面的形状大致呈截头三角形。该两个面100及102在固定至手柄22处彼此分开,且在由手柄22分开的末端处彼此相连。因此,当在图20中观察时可看出,面100及102在水平方向上彼此较为接近,而在垂直方向上则远离手柄22。近端凹形对准部件50具有两个面104及106。该两个面104及106在固定于手柄20处彼此分开,且在由手柄20分开的末端处相互隔开一更大的距离。
近端凸形对准部件48及近端凹形对准部件50构造并布置为:当手柄位于张开位置时,对准部件彼此不啮合。随着使用者将手柄移动至闭合位置,近端凸形对准部件48与近端凹形对准部件50彼此啮合,且趋于迫使手柄对准至一失去对准的程度。换言之,当一使用者将手柄自一第一局部闭合位置移动至第二局部闭合位置,并将该手柄自第二局部闭合位置移动至闭合位置时,近端对准部件彼此啮合,使第一板与第二板初始对准。
远端导向构件46包括一耦接至第二手柄构件22上的远端凸形对准部件52,及一耦接至第一手柄构件20上的远端凹形对准部件54。远端凸形对准部件52包括一连接至手柄22上的大致呈圆锥形的结构108,及一连接至圆锥形结构108下端的大致为圆柱形的部件110。远端凹形对准部件54包括一圆锥形开口112,其大小恰好适合圆锥形结构108。
远端凸形对准部件52及远端凹形对准部件54构造并布置为:当手柄位于张开位置时,对准部件彼此不啮合。随着使用者将手柄移动至闭合位置,手柄到达一第一局部闭合位置,且近端对准部件48及50彼此初始接触并实现局部啮合。同时,远端对准部件52及54彼此不啮合。此后,随着使用者继续将手柄闭合至一第二局部闭合位置,远端对准部件彼此啮合,并使第一板与第二板随着使用者闭合该装置而达到最终对准。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在相应各板的后方安装一传统电加热线圈114可向板10及14之一或两者提供干燥热能。在此种情况下,最好使用耐热材料制成各加热(及不加热)表面,例如铝及诸如特氟隆等高温塑料。一电气开关116位于手柄上,其用来控制一个或两个电加热线圈。传统交流电源通过导线118提供至电路,该电路在图中未显示。
参见图19及图22-25,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蒸汽通过第二板内的孔提供。
第二手柄构件22包括一储水器120,通过触发器124启动泵机构可将一经计量的水量通过管子122自储水器120中抽出。此后,水流至由一加热元件126加热的蒸汽发生器125。在蒸汽发生器中,被加热的水形成蒸汽,然后蒸汽通过沿蒸汽发生器125下表面布置的蒸汽喷出孔128离开蒸汽发生器。电流通过线路118提供至加热元件126。蒸汽离开蒸汽喷出孔128后穿过板14内的孔131。
如图22所示,蒸汽发生器125包括一本体140,其横截面大致呈C形且伸出大致第二外壳16的长度。在本体140内有一用于蒸发水的蒸汽室142,该蒸汽室的横截面大致呈C形,且与蒸汽喷出孔128相联通。蒸汽室142包含毛毡132。毛毡132的用途是减少或使蒸汽室142中形成的任何凝结不能作为小水滴离开蒸汽发生器。
自图23可看到,可沿蒸汽发生器125的底部形成复数个凹槽,作为沿蒸汽发生器125的底面布置复数个蒸汽喷出孔128的一替代方案。自图25可看到,储水器120可自手柄22上拆除,该手柄包括一以容纳该储水器的隔室。为方便注水,该储水器120可拆卸。
参见图26-28可看出,鳍片40与某些齿60相互对准。更具体而言,当使用本发明装置拉直头发134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头发大致平直甚为重要。因此,在本发明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一鳍片40与第一排齿R1内的各齿60对准。该些鳍片呈直线型,围绕外壳12延伸,且在板10的另一侧上与第八排齿R8内一相应的齿60对准,未图示。由于排R1及R8内的齿均与一鳍片40对准,因此,使用者可使用任一只手在头的任一侧方便有效地使用该装置。
应注意,虽然齿及相应孔的具体布置被视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但其对本发明之整体并不至关重要,有无本发明的该具体方面均可使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
还应注意,该些鳍片40可自相应加热板10、14上表面的平面伸出,以提供额外保护,防止手指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接触到加热板10、14。同样的,虽然本文显示并描述了圆形齿及孔,但是也可采用其他形状,且该些形状目前对熟悉此项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本文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及应用,但是,获益于本发明的此项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还可能存在许多上文所未提及但又未偏离本文所述本发明理念的其他修改形式。因此,本发明仅受限于随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