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波纹片的片材成形工具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制造波纹片的片材成形工具和方法.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421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04 CN 103842108 A (21)申请号 201180072405.0 (22)申请日 2011.07.21 B21D 13/02(2006.01) B31F 1/20(2006.01) B29C 53/22(2006.01) B29C 53/24(2006.01)(71)申请人 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瑞士温特图尔 (72)发明人 陈锦华 盛晓磊 李扬 L. 乔图特桑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 李涛 何逵游 (54) 发明名称 用于制造波纹片的片。
2、材成形工具和方法 (57) 摘要 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片的片材成形工具 (1) 具 有下工具元件(40)和上工具元件(50), 上工具元 件和下工具元件中的每个具有前侧 (23、 33、 41) 和后侧(25、 35、 42)。 下工具元件(40)包括第一基 底元件 (2、 4、 6、 8) 和从所述第一基底元件 (2、 4、 6、 8) 伸出的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第一指状 元件 (3、 5、 7、 9) 形成用于在片材中形成波峰的第 一脊部 (22、 24、 26、 28)。上工具元件 (50) 包括第 二基底元件(12、 14)和从所述第二基底元件(12、 14) 伸出的第。
3、二指状元件 (13、 15), 第二指状元件 (13、 15) 形成用于在所述片材中形成波谷的第二 脊部 (32、 34)。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被布置 成与第二脊部 (32、 34) 相对, 并且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相对于第二脊部 (32、 34) 存在偏移, 以便允许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和第二指状元 件 (13、 15) 在接合位置接合。第一脊部 (22、 24、 26、 28)和第二脊部(32、 34)中的每个包括主要部 分 (20) 和端部部分 (11、 21), 并且主要部分 (20) 中的第一脊部 (22、 24、 。
4、26、 28) 和第二脊部 (32、 34)中的每个与对应前侧(23、 33、 41)之间的角度 (36) 至少部分地不同于端部部分 (11、 21) 中的 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和第二脊部 (32、 34) 中 的每个与对应前侧之间的角度, 并且在接合位置 在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与相邻的第二指状元 件 (13、 15) 之间设置有空间。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1.20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CN2011/001197 2011.07.21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10293 E。
5、N 2013.01.24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1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42108 A CN 103842108 A 1/2 页 2 1. 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片的片材成形工具 (1), 具有下工具元件 (40) 和上工具元件 (50), 所述上工具元件和所述下工具元件中的每个具有前侧 (23、 33、 41) 和后侧 (25、 35、 42), 其中所述下工具元件(40)包括第一基底元件(2、 4、 6、 8)和从所述第一基底元件。
6、(2、 4、 6、 8) 伸出的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所述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形成用于在片材中形 成波峰的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其中所述上工具元件 (50) 包括第二基底元件 (12、 14) 和从所述第二基底元件(12、 14)伸出的第二指状元件(13、 15), 所述第二指状元件(13、 15) 形成用于在所述片材中形成波谷的第二脊部 (32、 34), 且所述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被 布置成与所述第二脊部 (32、 34) 相对, 并且所述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相对于所述第二 脊部。
7、(32、 34) 存在偏移, 以便允许所述第一指状元件(3、 5、 7、 9)和所述第二指状元件(13、 15) 在接合位置接合, 并且所述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和第二脊部 (32、 34) 中的每个包 括主要部分 (20) 和端部部分 (11、 21), 并且所述主要部分 (20) 中的所述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和第二脊部 (32、 34) 中的每个与对应前侧 (23、 33、 41) 之间的角度 (36) 至少部分 地不同于所述端部部分 (11、 21) 中的所述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和第二脊部 (32、 34) 中 的每个。
8、与对应前侧之间的角度, 并且在所述接合位置在所述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与相 邻的第二指状元件 (13、 15) 之间设置有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第一脊部(22、 24、 26、 28)被布置成相对于所述 第二脊部 (32、 34) 处于镜面对称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第一脊部(22、 24、 26、 28)和第二 脊部 (32、 34) 中至少一者的多个是预知的。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第一脊部和第二脊部中的每个具 有第一端部部分 (11) 和第二端部部分 (21)。 5. 如权利。
9、要求 4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前侧 (23、 33) 与所述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或者所述第二脊部(32、 34)之间的角度在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11、 21)中的 至少一个中逐渐变化。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主要部分 (20) 中的所述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或者所述第二脊部 (32、 34) 与所述前侧 (23、 33) 之间的角度 (36) 是恒定的。 7.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第一指状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指状 元件具有倒圆顶部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端。
10、部部分(11、 21)处的倒圆顶部部分具有的曲 率半径大于所述主要部分 (20) 的曲率半径。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倒圆顶部部分的曲率半径从所述端部部分 (11、 21) 向所述主要部分 (20) 连续地减小。 10. 如前述权利要求 7 9 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具, 其中, 紧接着所述倒圆顶部部分的是 将所述倒圆顶部部分连接至所述基底元件的直的部分。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直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基底元件的厚度。 12.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和所述 第二指状元件 (13、 。
11、15) 的高度在整个主要部段以及第一和第二端部部段中保持基本上恒 定。 13.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片(100)的方法, 其中使片材(90)前进到片材成形工具(1)中,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42108 A 2 2/2 页 3 所述片材成形工具 (1) 具有下工具元件 (40) 和上工具元件 (50), 所述上工具元件和所述 下工具元件中的每个具有前侧 (23、 33、 41) 和后侧 (25、 35、 42), 其中所述下工具元件 (40) 包括第一基底元件 (2、 4、 6、 8) 和从所述第一基底元件 (2、 4、 6、 8) 伸出的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所述第。
12、一指状元件 (3、 5、 7、 9) 形成用于在片材中形成波峰的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其中所述上工具元件 (50) 包括第二基底元件 (12、 14) 和从所述第二基底元件 (12、 14)伸出的第二指状元件(13、 15), 所述第二指状元件(13、 15)形成用于在所述片材中形成 波谷的第二脊部 (32、 34), 且所述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二脊部 (32、 34)相对, 并且所述第一脊部(22、 24、 26、 28)相对于所述第二脊部(32、 34) 存在偏移, 以便 允许所述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和所述。
13、第二指状元件 (13、 15) 在接合位置接合, 通过使 第一指状元件(3、 5、 7、 9)朝第二指状元件(13、 15)移动到接合位置来闭合所述片材成形工 具 (1), 使得所述片材 (90) 在对应的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和第二指状元件 (13、 15) 的 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和第二脊部 (32、 34) 之上被折叠, 然后通过使所述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移动远离所述第二指状元件(13、 15)来打开片材成形工具(1), 并将所述波纹片 (100) 从所述片材成形工具释放出来, 并且所述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14、 和第二脊部 (32、 34) 中的每个包括主要部分 (20) 和端部部分 (11、 21), 并且所述主要部分 (20) 中的所述第 一脊部 (22、 24、 26、 28) 和第二脊部 (32、 34) 中的每个与对应前侧 (23、 33、 41) 之间的角度 (36) 至少部分地不同于所述端部部分 (11、 21) 中的所述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和第二 脊部 (32、 34) 中的每个与对应前侧之间的角度, 并且在所述接合位置在所述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与相邻的第二指状元件 (13、 15) 之间设置有空间。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15、 其中, 所述波纹片 (100) 包括主要部段 (91) 以及第一 端部部段(92)和第二端部部段(93), 并且所述第一端部部段和第二端部部段(92、 93)与所 述主要部段 (91) 一起通过被放置于接合位置的所述第一脊部和第二脊部 (22、 24、 26、 28、 32、 34) 形成。 15. 一种波纹片, 通过如权利要求 13、 14 所述的方法制成, 其中主要部段中的波纹的高 度与端部部段中的波纹的高度的区别不大于 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42108 A 3 1/10 页 4 用于制造波纹片的片材成形工具和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波纹片的片材成形工具和方。
16、法。 由该工具制成的波纹片可以 被用作用于结构化填料 (structured packing) 的层。这种结构化填料可以被用作质量传 递设备中的设施, 用于改善流动穿过质量传递设备的至少两种流体相之间的质量或者热传 递。流体相可以包括气相和液相。质量传递设备可以被构造成用以进行涉及这种质量传递 的单元操作的质量传递柱, 比如精馏柱或者吸收柱。 0002 用于结构化填料的示例在 WO97/16247 中示出。WO97/16247 的结构化填料由沿所 设计的流体流动方向接连布置的多个填料元件构成。 结构化填料因此形成在柱中层叠于彼 此之上的多个填料元件中的一个。 每个填料元件包括构造成以面对面关系。
17、布置的卷曲材料 片的多个填料层。填料层中的每个设置有波纹, 所述波纹在片材的相对端之间相对于流体 流动的方向倾斜地延伸。 在连续的填料元件之间的每个界面处以连续相施加有用于使压力 下降减小的器件。用于使压力减小的该器件被布置在界面处或者附近, 并且该器件由紧邻 界面的波纹的构造上的局部变化构成。每个填料元件的卷曲 (crimped) 片材的至少一部分 具有卷曲角度延伸至界面的至少一部分波纹。填料层具有波纹端部部段, 其终止于从波纹 端部向波纹的其余部分基本上连续地弯曲的波纹端部部段, 从而使得卷曲角度在界面中的 至少一个的附近逐渐地变化。 此外, 抵接在界面处的波纹端部的卷曲角度是平行的, 使。
18、得离 开一个片材的波纹端部中的给定一个的流体流动的角度以相同角度进入邻接填料元件的 抵接波纹片材。在中间部分中的填料元件的本体内的卷曲角度基本上是常数, 并且逐渐变 化的卷曲角度大于该常数。 0003 与先有解决方案相比, 构造的该局部变化所适用的每个填料层的部分已意外地导 致降低的压力下降。 0004 然而, 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的引入需要更复杂的制造工艺。 因此, 依据WO97/16247 的填料层的制造需要逐步的方法, 其包括多个形成步骤。一种可能的制造方法在美国 6,461,559中公开。 该方法涉及将波纹图案成形到条状膜上的第一步骤以及至少第二步骤, 其中用于该波纹图案的第一和第二端部。
19、部分被成形。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由辊形成, 所述 辊将用于端部部分中的每个的波纹图案施加到在先的波纹片上。 波纹图案涉及波纹角度的 逐渐变化。多个辊可以相对于片材以顺次关系被布置, 因此片材通过辊, 以便成形波纹图 案。 0005 根据 US 6,461,559 的教导, 因此有必要预知用于形成主要部分的波纹的片材成 形工具和用于施加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的逐渐变化的波纹图案的辊工具。 0006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善的片材成形工具, 其允许在单个步骤中完成 具有主要部分和至少一个端部部分的波纹片的制造。因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简化制造 工艺。 0007 在文献EP 1 231 051。
20、 B1中, 已经公开了一种冲压工具, 其允许在从其中穿过的金 属条上施加折叠和按压操作。该工具包括彼此相对地布置的两个模具。模具中的每个具有 基本上对应于结构化的填料层的形状的形状。EP 1 231 051 B1 的填料层是如 WO97/16247 中公开的波纹片。 说 明 书 CN 103842108 A 4 2/10 页 5 0008 操作中, 冲压工具的模具是闭合的。由此, 片材被俘获在模具之间, 并且模具之间 的距离基本上对应于片材的厚度。当两个模具被闭合时, 压力被施加到片材上。由此, 模具 的结构被施加到片材上, 用以将它成形为波纹片。由于片材在冲压操作期间被俘获在模具 之间这个事。
21、实, 片材受到高的局部应力, 特别是在其端部部分。 该应力可能导致片材在端部 部分的每个中发生局部的弹性变形。 因此, 在模具已经被打开之后, 波纹的形状可能受到变 化, 原因是由于其部分地恢复为原始形状。 与波纹片的主要部分相比, 该影响在端部部分处 导致次等高度的波纹。如 EP 1 231 051 B1 公开的冲压工具生成具有变化高度的波纹的结 构化填料片材。该工具特意允许波纹高度在端部部分更低。 0009 当波纹片被钉在一起以形成结构化填料时, 相邻波纹片彼此接触。如果波纹的高 度在端部部分和在主要部分不同, 则相邻片材只在主要部分接触。这对由多个这种波纹片 形成的结构化填料的稳定性具有。
22、负面影响。因此, 结构化填料层的对齐变得更困难。此外, 可能由于偏移而发生不对称性。 这类不对称性可能导致在操作期间经过结构化填料的流体 的分布不均, 并由此降低质量传递设备的性能。 0010 因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增加具有主要部分和至少一个端部部分的波纹片的制 造精度, 以便提供具有恒定高度的波纹片。 0011 波纹片的波纹的高度被定义为波谷与波峰之间的垂直距离 (normal distance) 。 惯常地, 波纹的高度在 5mm 50mm 之间的范围内。 0012 该目的通过具有下工具元件和上工具元件的用于制造波纹片的片材成形工具来 得以实现。上工具元件和下工具元件具有前侧和后侧。片。
23、材被布置在下工具元件与上工具 元件之间。片材从前侧移动至后侧。下工具元件包括第一基底元件和从所述第一基底元件 伸出的第一指状元件。第一指状元件形成用于在片材中形成波峰的第一脊部。上工具元件 包括第二基底元件和从所述第二基底元件伸出的第二指状元件, 第二指状元件形成用于在 所述片材中形成波谷的第二脊部。第一脊部被布置成与第二脊部相对, 并且第一脊部相对 于第二脊部存在偏移, 以便允许第一指状元件和第二指状元件在接合位置接合。第一脊部 和第二脊部中的每个包括主要部分和端部部分。 主要部分中的第一脊部和第二脊部中的每 个与对应前侧之间的角度 至少部分地不同于端部部分中的第一脊部和第二脊部中的每 个与。
24、对应前侧之间的角度。 在接合位置在第一指状元件与相邻的第二指状元件之间设置有 空间。该空间在片材进入形状成形工具的平面中被测量。该空间因此是开放空间。当上下 工具元件处于它们的接合位置时, 该开放空间存在于主要部分以及端部部分之间。片材因 此只在形成其顶部部分的指状元件的脊部处从而在峰顶处与上下工具元件接触。 在第一指 状元件的脊部与第二指状元件的脊部之间, 片材不与任一指状元件接触, 但是被允许自由 地形成在两个相邻顶部部分之间的空间中。 0013 由形状成形工具形成的填料层因此是波纹片。 波纹与质量传递设备的轴线形成倾 斜角度 。这种波纹的该倾斜角度 通常处于 10 70之间。波纹片具有主。
25、要部段 和端部部段。 主要部段和端部部段中的每个设置有波纹, 或在多数情况下设置有多个波纹。 端部部段的波纹的倾斜角度不同于主要部段的倾斜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 可以提供第一 和第二端部部段。主要部段可以被布置在第一端部部段与第二端部部段之间。第一和第二 端部部段的波纹的倾斜角度可以逐渐地变化, 而主要部段中的波纹的倾斜角度 可以是 恒定的。 第一和第二端部部段中的角度的逐渐变化导致波纹与流体流动的主方向形成的角 说 明 书 CN 103842108 A 5 3/10 页 6 度的减小, 所述流体流动的主方向通常对应于质量传递设备的主轴线。 在片材的边缘处, 角 度可以被降低为 0。在该情况下。
26、, 波纹被取向为平行于质量传递设备的轴线。 0014 片材可以特别是薄壁金属片材或织物。 在接合位置, 由于第一和第二脊部的接合, 在片材上通过其变形而形成波纹。片材被折叠在第一和第二脊部之上。由此, 波状结构被 施加到片材上。脊部中的每个形成指状元件的顶部部分。指状元件具有比基底元件更小的 厚度。从基底元件到指状元件的厚度过渡涉及台阶。指状元件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 面被取向为朝向工具的前端。第二面被取向为朝向工具的后端。工具的前端接收将被形成 波纹的片材。波纹片工具的后端离开工具。第一面可以至少部分地在与第二面所在的平面 平行的平面中延伸。 0015 在第一与第二指状元件之间提供的空间大。
27、于波纹片的厚度。有利地, 该空间大于 波纹片的厚度的两倍。波纹片一般具有小于 2mm 的厚度, 优选 1mm 或更小。在一特别优选 的实施例中, 波纹片的厚度在 0.1mm 到 0.2mm( 包括 0.2mm) 的范围内。该空间大于 2mm, 特 别大于 3mm, 特别优选大于 4mm。 0016 片材在最简单的型式中可以由钢制成。根据通过波纹片的流体的化学成分, 当在 质量传递设备中操作时, 片材也可以由钛、 铝、 铜或其合金制成, 或者被涂覆有比如陶瓷涂 层等涂层。 片材可以包括丝网(gauze), 特别包括金属线材丝网。 复合材料丝网可以作为替 代而被施加, 这种复合材料丝网包括金属线材。
28、和非金属材料的线材。 对于非金属材料, 可以 采用任何类型的碳基材料。根据一替代实施例, 可以采用玻璃或玄武岩。因此, 特别地, 可 以采用有机成分, 比如聚合物。 这类聚合物可以包括如被采用来用于织物材料的聚酯、 硅树 脂、 聚乙烯、 聚丙烯、 聚醚醚酮、 聚对苯二甲酸酯 (polyterephtalate) 、 聚碳酸酯、 聚交酯, 这 仅是举几个新示例。 0017 第一和第二脊部的形状是相同的。然而, 由于第二脊部被布置在工具中与第一脊 部相对这个事实, 第二脊部被布置成镜面对称布置, 第二脊部偏移达两个相邻第一脊部之 间的距离的一半。在一实施例中, 多个第一脊部和 / 或多个第二脊部可。
29、以被预知, 因此第一 和第二脊部中至少一者的多个可以被预知。 0018 第一和第二脊部中的每个可以具有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第一和第二 端部部分从主要部分延伸。前侧与所述第一脊部或第二脊部之间的角度在第一和第二端 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中可以逐渐变化。特别地, 前侧与第一脊部或第二脊部之间的角度在 主要部分中可以是恒定的。因此, 邻近主要部分的第一或第二端部部分的角度与主要部分 的角度对应, 而在前侧与第一和第二脊部之间的第一或第二端部部分的边缘处的角度可以 降低为 0。由此, 相对于横向片材边缘, 相邻于端部部分的片材的边缘处的波纹角度接近 90, 或者可以甚至达到 90。第一和 / 或第。
30、二横向片材侧平行于片材通过片材成形工具 的前进方向。如果片材被用作用于布置在质量传递设备中的结构化填料的层, 则在片材的 第一和 / 或第二横向侧的波纹平行于柱主轴线延伸, 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是在垂直方向上。 0019 第一或第二脊部可以具有倒圆顶部部分。由此, 与在顶部部分被形成为尖峰的情 况下相比, 在顶部部分处的局部弯曲应力可以被更好地分布。如果倒圆顶部部分被预知至 少在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中, 则片材可以围绕顶部部分平稳地配合, 由此采用顶部部分的 精确形状。在一实施例中, 端部部分处的倒圆顶部部分具有的曲率半径大于主要部分的曲 率半径。 曲率半径的逐步或连续的变化导致特别有利的轮廓, 原。
31、因是由于以下事实 : 通过折 说 明 书 CN 103842108 A 6 4/10 页 7 叠来获得波纹以及通过弯曲来获得波纹的角度的逐渐变化而被施加到片材上的组合应力 可以被更好地分布。因此, 从主要部分的恒定角度的波纹到一个端部部分或多个端部部分 中的可变角度的波纹的过渡是平滑的。 由此, 获得恒定高度的波纹。 如果这种波纹将被采用 来作为结构化填料的层, 则这种层沿着波纹的峰顶在层的整个表面之上与相邻层接触。使 用中, 结构化填料的层在波纹片的整个表面之上与相邻层接触。这种结构化填料的质量传 递可以在受控状况下得到执行。 能够避免通过形成结构化填料的层的波纹片的表面的流体 中的任一个的。
32、任何分布不均。 0020 在一实施例中, 倒圆顶部部分的曲率半径从端部部分向第一或第二脊部的主要部 分连续地减小。 0021 第一或第二脊部具有将倒圆顶部部分连接至基底元件的直的部分。 0022 直的部分具有的厚度小于基底元件的厚度。 在第一指状元件与第二指状元件之间 在它们的接合位置预知一距离。 第一指状元件和所述第二指状元件的高度在整个主要部段 以及第一和第二端部部段中保持基本上恒定。 指状元件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部段和主要部段 的高度相差不大于 1%。 0023 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片的方法涉及这样一个步骤, 其中片材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任 一个前进到片材成形工具中。然后, 通过将第一指状元件朝向。
33、第二指状元件移动到接合位 置, 来闭合片材成形工具。 由此, 片材被折叠在对应第一指状元件和第二指状元件的第一脊 部和第二脊部之上。接下来, 通过将第一指状元件移动远离第二指状元件来打开片材成形 工具, 并从片材成形工具取出波纹片。 然后, 再次前进片材, 并重复以上指出的方法步骤。 片 材成形工具的第一脊部和第二脊部中的每个包括主要部分和端部部分, 并且主要部分中的 第一脊部和第二脊部中的每个与对应前侧之间的角度 至少部分地不同于端部部分中的 第一脊部和第二脊部中的每个与对应前侧之间的角度。 在接合位置在第一指状元件与相邻 的第二指状元件之间设置有空间。 0024 根据一实施例的波纹片包括主。
34、要部段以及第一端部部段和第二端部部段, 并且第 一端部部段和第二端部部段与主要部段一起通过被放置于接合位置的第一脊部和第二脊 部形成。 0025 形状成形工具的指状元件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只占片材的高度的一小部分, 从 而只占片材或波纹片的第一横向侧与第二横向侧之间的距离的一小部分。根据一实施例, 主要部分占片材的高度的至少 40%, 优选地占片材的高度的至少 60%。或者换言之, 根据本 实施例, 主要部段占波纹片 100 的高度的至少 40%, 优选占波纹片 100 的高度的至少 60%。 0026 通过该方法制造的主要部段中的波纹的高度与端部部段中的波纹的高度相差不 大于 5%, 优选地。
35、不大于 3%, 特别优选不大于 1%, 尤其不大于 0.1%, 这是意外的, 因为采用片 材成形工具的单个步骤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方法相比提供更少的控制可能性。 现有技术方 法需要通过冲压工具向整个片材冲压主要部段的波纹, 并在后续单独步骤中提供第一和第 二端部部段的修改结构。 在该后续步骤期间, 波纹片受到辊的作用, 所述辊通过将片材弯曲 到一定程度使得波纹基本上取向为正交于片材的横向侧中的每个, 来施加波纹的修改。 0027 下面将参考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 图 1 以透视图示出了工具的下部, 图 2 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工具的下部和上部, 说 明 书 CN 103842。
36、108 A 7 5/10 页 8 图 3 示出了图 2 中的截面 P-P, 图 4 示出了图 2 中的截面 Q-Q, 图 5a 示出了片材, 图 5b 示出了工具的下部的视图, 图 5c 示出了波纹片, 图 6 示出了工具的上部的视图, 图 7 示出了质量传递设备和布置在其中的结构化填料, 图 8 示出了图 1 的工具的下部的视图, 图 9 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工具的下部和上部的截面, 图 10 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工具的下部和上部的截面。 0028 图 1 的片材成形工具以透视图示出, 其上部被省略了, 以为简洁之故, 并且为了能 够示出该工具的在常态下隐藏的元件。下工具元件 40 具有。
37、多个第一基底元件 2、 4、 6、 8 和 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以及支承结构 10。第一基底元件和第一指状元件中的每个是单体 件 (unitary piece)。第一基底元件和第一指状元件被布置成基本上平行的布置。它们由 支承结构 10 支承。此外, 还设置有多个第三指状元件 17、 19, 其被连接至第三基底元件 16、 18。第三指状元件 17、 19 可以被设置成以更精确的方式来形成主要部段的波纹, 但这绝不 是强制性的。 0029 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形成用于在片材 90 中形成波峰的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所述片材 90 在片材成形工。
38、具处于操作中时被放置到第一脊部上。这在图 3、 图 4 和图 8 中 示出。 0030 在根据图 1 或图 8 的实施例中, 片材 90 相对于主要部分 20 的前侧以角度 被供 给到形状成形工具中。 片材90一般为矩形形状, 并具有前缘97、 第一横向侧94和第二横向 侧 95。片材通常形成环带 ( 或无端带, endless band) 的一部分。片材 90 被形状成形工具 转变成波纹片 100。波纹片 100 被切割至所需宽度, 因此除前缘 97 外还具有后缘 98。前缘 97 与后缘 98 之间的最短距离是填料层 (packing layer) 的宽度。该距离在位于波峰与波 谷之间的中。
39、间距离处的平面中测得。第一横向侧 94 与第二横向侧 95 之间的距离通常被称 为填料层的高度。波纹的波峰与波纹的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是波纹 96 的高度。 0031 由形状成形工具 1 形成的填料层因此是波纹片 100。波纹与质量传递设备 (mass transfer apparatus) 的主轴线形成倾斜的波纹角度 , 如图 7 所示。对于图 1 或图 8 的 填料层而言, 在第一横向侧 94 或者第二横向侧 95 在填料的边缘处形成脊部的曲线的切线 基本上平行于质量传递设备的主轴线。表示这种波纹的倾斜度的波纹角度 一般处于 10 70之间。波纹片 100 具有主要部段 91 以及第一端部部。
40、段 92 和第二端部部段 93。 主要部段 91 以及第一和第二端部部段 92、 93 中的每个都布置有多个波纹。第一和第二端 部部段 92、 93 中的每个的波纹的倾斜角度不同于主要部段 91 的倾斜角度 。主要部段 91 被布置在第一端部部段 92 与第二端部部段 93 之间。第一和第二端部部段 92、 93 的波纹 的逐渐变化, 而主要部段 91 中的波纹的倾斜角度 是基本上恒定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部 段 92、 93 中的角度的逐渐变化导致波纹所形成的角度的减小, 且填料片材的轴线平行于流 体流动的主方向, 其通常在方向上但并非必须在位置上对应于图 7 的质量传递设备的主轴 线, 因为结。
41、构化填料可以由在质量传递设备中彼此邻接布置的多个砖块构成。质量传递设 说 明 书 CN 103842108 A 8 6/10 页 9 备的主轴线正交于波纹片 100 的第一横向侧 94 和第二横向侧 95。在片材的第一横向侧 94 处或者在片材的第二横向侧 95 处, 角度可以减小为 0。在该情况下, 波纹在第一横向侧 94 和第二横向侧 95 处取向成平行于质量传递设备的轴线。 0032 图 2 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上工具元件 50 以及下工具元件 40。上工具元件 50 具 有两个第二基底元件12、 14和从所述第二基底元件12、 14伸出的两个第二指状元件13、 15。 第二指状元件 1。
42、3、 15 形成用于在片材中形成波谷的第二脊部 32、 34, 这在该图 2 中未示出。 第一脊部 22 被布置成与第二脊部 32、 34 相对, 并且第一脊部与第二脊部 32、 34 之间存在偏 移, 以便允许第一指状元件 3 和第二指状元件 13、 15 在接合位置接合。第一脊部 22 和第二 脊部 32、 34 中的每个包括主要部分 20 以及第一端部部分 11 和第二端部部分 21。 0033 根据本实施例, 主要部分 20 占高度的至少 60%, 优选占高度的至少 75%。或者换言 之, 根据本实施例, 主要部段 91 占波纹片 100 的高度的至少 60%, 优选占高度的至少 75。
43、%。 0034 图 3 示出了在图 2 的位置 P-P 处的截面。截面 P-P 位于主要部分 20 内。第一脊 部 22 被示出为与第二脊部 32、 34 处于接合位置。波纹片 100 的主要部段 91 被成形在接合 位置。 0035 紧接着倒圆顶部部分的是将倒圆顶部部分连接至基底元件的直的部分。 第一脊部 具有波峰以及从所述波峰延伸并形成所述第一指状元件 3 的尖端的第一和第二侧面。紧接 着所述第一指状元件 3 的尖端的是本体, 其有利地成形为直的部分。这意味着第一和第二 侧面被布置成彼此平行。直的部分具有的厚度小于基底元件的厚度。 0036 第二指状元件 13、 15 与第一指状元件 3 。
44、具有相同的结构。相邻第二指状元件的相 对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指状元件的直的部分的厚度。因此, 第一指状元件可以伸出到 提供于相邻第二指状元件的相对侧面之间的空间中。突部的深度基本上对应于接合位置, 并且基本上等于波纹 96 的高度。它是波纹的高度减去片材的两倍厚度。然而, 它以某种方 式对应于即它取决于波纹高度, 或者它是波纹高度的函数。这意味着在第一脊部 22 的波峰 与第二脊部 32、 34 的波峰之间, 波纹可以自由地采用其形状。 0037 第二基底元件 12、 14 的厚度大于对应第二指状元件 13、 15 的厚度。如果第二基底 元件 12、 14 沿它们的公用侧面处于接触关系, 则。
45、它们的厚度大于第一指状元件 3 的两倍厚 度。根据图 3 的实施例, 第一指状元件 3 和第二指状元件 13、 15 具有相同的厚度。第一基 底元件 2 和第二基底元件 12、 14 也具有相同的厚度。 0038 根据一个实施例, 指状元件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可变的。 作为再一可选方案, 相邻指 状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间隔元件获得, 比如如图 9 或图 10 中所示。 0039 图 4 示出了图 2 的截面 Q-Q。截面 Q-Q 位于第一脊部 22 的第一或第二端部部分 11、 21 内, 其示出为与第二脊部 32、 34 处于接合位置。在图 4 中, 波纹片 100 的第一端部部 段 92 被成形。
46、在第一脊部 22 与第二脊部 32、 34 的接合位置中。基底元件和指状元件的布置 对应于如协同图 3 所描述的布置。然而, 第一指状元件 3 和第二指状元件具有倒圆的顶部 部分。因此, 第一脊部 22 和第二脊部 32、 34 的波峰具有比图 3 的波峰更大的曲率半径。因 此, 在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11、 21中的每个处的倒圆顶部部分可以具有比主要部分20的曲 率半径更大的曲率半径。从例如在图 3 中示出的顶部部分和例如在图 4 中示出的顶部部分 的形状的过渡可以逐渐地改变。另一种可选方案是, 过渡可以是台阶式的。在图 2 中, 第一 和第二端部部分 11、 21 中的每个被细分成两个子部段。
47、。在图 2 的最外侧子部段中的顶部部 说 明 书 CN 103842108 A 9 7/10 页 10 分的曲率半径大于在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 11、 21 的最内侧子部段中的顶部部分的曲率半 径。 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11、 21的最内侧子部段中的顶部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主要部分20 的顶部部分的曲率半径。 0040 图 5a 示出了片材 90 的一部分的视图。片材 90 具有前缘 97 和第一横向侧 94 以 及第二横向侧 95。第一横向侧 94 和第二横向侧 95 被布置成与前缘 97 呈 90的角度。片 材还具有后缘 ( 其未示出 )。片材可以是带, 其可以从辊 ( 也未示出 ) 被供给。 。
48、0041 图5b示出了根据再一实施例的工具的下部的视图。 下工具元件具有支承结构10, 所述支承结构 10 具有前侧 23 和后侧 25 以及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和第一基底元件 2、 4、 6。 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由单根线条表示。这些指状元件可以与图 3 或图 4 所示的指状元件 3 为相同形状。 0042 上下工具元件的脊部、 指状元件和基底元件中的每个形成主要部分 20 以及第一 端部部分 11 和第二端部部分 21。 0043 主要部分 20 中的第一脊部 22、 24、 26 或者第二脊部 32、 34 中的每个与对应前侧 23、 33 之间的角度 ,36 至少部。
49、分地不同于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 11、 21 中的第一脊部 22、 24、 26或者第二脊部32、 34中的每个与对应前侧23、 33之间的角度, 并且在接合位置在第一 指状元件 3、 5、 7、 9 与对应的相邻第二指状元件 13、 15 之间设置有空间。 0044 在包含第一指状元件 3、 5、 7、 9 的第一脊部 22、 24、 26、 28 的平面中在主要部分 20 与片材 90 的前缘 97 之间的角度根据本实施例为 0。如果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 11、 21 占 片材的高度从而占第一横向侧 94 与第二横向侧 95 之间的距离的可观一部分, 则本实施例 可以是特别优选的。 根据本实施例, 主要部分20占波纹片的高度的最多60%, 优选占波纹片 的高度的最多 50%, 特别优选占波纹片的高度的最多 30%。 0045 图 5c 示出了波纹片 100。波纹片 100 具有前缘 97 和第一横向侧 94 以及第二横向 侧 95。第一横向侧 94 和第二横向侧 95 被布置成与前缘 97 呈 90的角度。片材还具有后 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