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烟空气炸锅.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543613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1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01037.9

申请日:

2013.03.27

公开号:

CN103142151A

公开日:

2013.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47J 37/12登记生效日:201704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张一骋变更后权利人: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5327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庵东镇工业园区纬二路558号变更后权利人:315327 浙江省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工业区纬二路558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J 37/12申请日:20130327|||公开

IPC分类号:

A47J37/12

主分类号:

A47J37/12

申请人:

张一骋

发明人:

张一骋

地址:

315327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庵东镇工业园区纬二路558号

优先权:

2012.09.24 CN 201210357549.7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代理人:

翟中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速热空气循环技术,完成对食物烹饪,无油烟排出的无烟空气炸锅,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和空气炸锅移动体,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前部用于安装定时器的凸台部的下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式电源开关,空气炸锅移动体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且顶动凸台与空气炸锅固定体中凸台部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呈顶动开、关配合;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中热风风叶下方为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电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连接,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管身通过拉簧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弹性连接;所述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锅壁的四周与锅底呈弧形造形。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无烟空气炸锅,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1)和空气炸锅移动体(2),空气炸锅固定体(1)由上锅身(111)和前端开口下锅身(112)构成,上锅身(111)和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分别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风道且上端风道内置有冷风风叶(113),冷风风叶(113)由位于上端风道外的电机(114)驱动,风道上端开有进气口(115),上锅身(111)风道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风道连通,空气炸锅移动体(2)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开口插接配合,且空气炸锅移动体(2)体身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为构成风道且风道风口与上锅身(101)中风道口相对连通,下锅身(112)底部开有出气口(117),其特征是: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前部用于安装定时器的凸台部(3)的下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式电源开关(301),空气炸锅移动体(2)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4)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401),且顶动凸台(401)与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凸台部(3)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301)呈顶动开、关配合;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热风风叶(102)下方为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的电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1)内壁(105)连接,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管身通过拉簧(104)与空气炸锅固定体(1)内壁连接;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上端面的负压吸气窗中的环形导流间断孔(106)为三圈或三圈以上,并且在环形导流间断孔(106)中心开有中心导流孔(107);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下部背面排烟口(109)两侧下部开有两个气压平衡气窗(108);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底部开有导流孔(110)且导流孔(110)与气压平衡气窗(108)连通;
所述空气炸锅移动体(2)中接油回流锅(5)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501)、锅壁的四周与锅底呈弧形造形(5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空气炸锅,其特征是:所述排烟口(109)位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管面上方。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空气炸锅,其特征是: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热风风叶(102)扇叶下端面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管面间距离小于10毫米。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烟空气炸锅,其特征是:所述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功率大于1300W、小于1500W。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空气炸锅,其特征是:油回流锅(5)的底部中部凸起(501)高度小于20毫米。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1)和空气炸锅移动体(2),空气炸锅固定体(1)由上锅身(111)和前端开口下锅身(112)构成,上锅身(111)和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分别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风道且上端风道内置有冷风风叶(113),冷风风叶(113)由位于上端风道外的电机(114)驱动,风道上端开有进气口(115),上锅身(111)风道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风道连通,空气炸锅移动体(2)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开口插接配合,且空气炸锅移动体(2)体身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为构成风道且风道风口与上锅身(101)中风道口(119)相对连通,下锅身(112)底部开有出气口(117),其特征是:所述冷风风叶(113)下端置有导风板(116)。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烟空气炸锅,其特征是:所述导风板(116)下方为中空隔热层(118)。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1)和空气炸锅移动体(2),空气炸锅固定体(1)由上锅身(111)和前端开口下锅身(112)构成,上锅身(111)和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分别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风道且上端风道内置有冷风风叶(113),冷风风叶(113)由位于上端风道外的电机(114)驱动,风道上端开有进气口(115),上锅身(111)风道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风道连通,空气炸锅移动体(2)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开口插接配合,且空气炸锅移动体(2)体身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为构成风道且风道风口与上锅身(101)中风道口相对连通,下锅身(112)底部开有出气口(117),其特征是:空气炸锅移动体(2)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4)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401),且顶动凸台(401)与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凸台部(3)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301)呈顶动开、关配合,盛物网篮底部开有进风孔(502)或盛物网篮侧壁开有进风槽(503)和底部开有进风孔(502)。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1)和空气炸锅移动体(2),空气炸锅固定体(1)由上锅身(111)和前端开口下锅身(112)构成,上锅身(111)和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分别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风道且上端风道内置有冷风风叶(113),冷风风叶(113)由位于上端风道外的电机(114)驱动,风道上端开有进气口(115),上锅身(111)风道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风道连通,空气炸锅移动体(2)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开口插接配合,且空气炸锅移动体(2)体身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为构成风道且风道风口与上锅身(101)中风道口相对连通,下锅身(112)底部开有出气口(117),其特征是: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热风风叶(102)与冷风风叶(113)之间采用同轴连接且热风风叶(102)与冷风风叶(113)之间轴上套有轴套(120),轴套(120)两端面分别与热风风叶(102)和冷风风叶(113)面凹槽凹凸匹配定位(121)。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速热空气循环技术,既能完成对食物烹饪,又无油烟排出的一种无烟空气炸锅,属空气炸锅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201948771U、名称“一种新型无油油炸锅”,包括有:上盖、上盖内的金属外锅盖、外壳、设置在外壳内上部敞口的金属外锅以及内置在金属外锅内的呈网格状的食物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盖内设置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电机、金属外锅盖、发热元件和风扇,电机设于金属外锅盖的上方,发热元件和风扇设于金属外锅盖的下方,且风扇安装在电机的向下伸出的输出轴上,发热元件位于风扇的正上方,装配后,金属外锅盖盖合在金属外锅上,风扇的吸风口向上对应着发热元件,风扇的出风口向下对应着金属外锅内壁、风流道和食物篮内腔。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热空气传导效率高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菲利浦公司生产空气炸锅。在结构设计上,一是该空气炸锅由空气炸锅固定体和空气炸锅移动体构成,其空气炸锅固定体与空气炸锅移动体之间为抽拉式结构;二是空气炸锅固定体中的电加热盘与风扇之间设有一扣盘,其电架热盘位于扣盘内;三是电加热盘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之间为非弹性固定连接;四是位于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气窗的环形导流间断槽为二圈;五是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为凸起的风叶状结构且将锅底分割成互不导通的小槽状。
CN202312914U、名称“ 一种冷热风隔离的无油炸锅”,包括上锅身和下锅身,所述上锅身和下锅身分别为内外两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为中空的风道,上锅身和下锅身开有连接孔。所述的上锅身在顶端装有马达及与马达连接的风扇,在马达左边开有进气口,在风扇的下方设有空气分流罩,在空气分流罩的下面为中空隔热层,所述的下锅身在底部开有出气口,当接通电源开始工作时,锅内热量通过热辐射传递到中空层时,由马达驱动风扇开始工作,使冷风由进气口吸入,经风扇驱动,空气分流罩分流,流经连接口到下锅身,最后到出气口来完成冷气交换。
CN202312915U、名称“一种螺旋风的新型炸锅”,其包括:锅体、马达、风扇、发热管、炸篮和弧形反射面,在锅体的顶端装有马达,马达的下面连接有风扇,风扇的下面设有发热管,发热管的下面设有炸篮,锅体的底部设有弧形反射面。
CN202312916U、名称“ 一种新型炸锅的风叶联接”,包括小风叶、定位套、大风叶、电机,所述大风叶和小风叶上“D”形孔四个方向分别设有传动孔。
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一是空气炸锅固定体和空气炸锅移动体之间没有电源切断装置,当空气炸锅移动体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分离后,其空气炸锅固定体仍处于工作状态,不仅能耗损失大,而且安全性差;二是由于空气炸锅固定体中的电加热盘与风扇之间设有一反射扣盘,电加热盘位于反射扣盘内,因此风扇产生的气流无法直接作用在电加热盘上,只有通过扣盘四周作用在空气炸锅固定体锅的内壁,由锅内壁反推到被烹饪的食物上,不仅使热能效率降低,而且既造成空气炸锅锅体内壁过热,又造成反射扣盘及电加热盘温度过高所导致的电加热盘使用寿合缩短,以致过热烧毁。更重要的是:在烹饪肉类食物时,由于电加热盘及反射扣盘温度过高导致肉类食物淋出的油脂被气化后在与电加热盘及反射扣盘相触时瞬间变成黑色油烟排到锅外,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不利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三是由于电加热盘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之间为非弹性固定连接,电加热盘通电后,在高温条件下其电加热盘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不仅易导致锅体内壁的损坏,而且易导致电加热盘的损坏;四是由于位于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气窗的环形导流间断槽为二圈,导致负压吸气不足,既无法在空气炸锅内形成动态气压平衡,也导致空气炸锅内热气流由空气炸锅排烟口流失,不仅造成热能损失,而且延长食物的烹饪时间,影响效果;五是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为凸起的风叶状结构,该风叶状结构导致空气炸锅内热气流形成中心集中热旋风,该热旋风在上升的过程中不仅破坏了空气炸锅内气流的动态平衡,而且集中上升的热气流携带油脂在与过热电加热盘和过热反射扣盘接触的瞬时即产生油烟,且由空气炸锅的排烟口排到空气炸锅外;六是大风叶和小风叶上“D”形孔四个方向的传动孔直接导致了风叶平面强度的降低,易发生风叶平面微变形,造成风叶转动不平稳、噪音增大及与壳体刮擦现象的出现。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利用高速热空气循环技术,既能完成对食物烹饪,又无油烟排出的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空气炸锅固定体前部用于安装定时器的凸台部的下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式电源开关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空气炸锅移动体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该顶动凸台与空气炸锅固定体中凸台部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呈顶动开、关配合,当空气炸锅移动体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合为一体时,空气炸锅移动体上的顶动凸台将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的顶动式电源开关顶动闭合,此时空气炸锅工作,烹饪食物;当空气炸锅移动体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分开时,空气炸锅移动体上的顶动凸台与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的顶动式电源开关分离,顶动式电源开关断开,此时空气炸锅不工作,确保使用者的安全。2、空气炸锅固定体中热风风叶下方为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由于下压风扇直接作用在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通电所产生的热量均被下压风扇吹向被烹饪的食物,不仅热利用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避免了空气炸锅壁过热现象的出现,同时由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始终处于额定的加热范围内,从而避免了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过热而导致的使用寿命缩短、易损坏的弊端;二是由于本申请取掉了位于下压风扇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间的反射盘,不仅避免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过热现象的产生,而且由于下压风扇所产生的下压风力在20毫米的范围内大于空气炸锅内的热空气,因此既避免了肉类油脂热空气对下压风扇扇叶的污染,又避免了肉类油脂热空气遇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过热烟化的弊端,从而实现了无烟化热空气烹饪食物的目的,既保护了环境,又有利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3、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电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连接,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管身通过拉簧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弹性连接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电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连接,而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管身通过拉簧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呈弹性连接,因此当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通电发热后,其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热胀所产生的变化被拉簧所吸收,既确保了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在热胀或冷缩中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又避免了背景技术对空气炸锅内壁的损坏,同时又避免了对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损坏。4、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负压吸气窗中的环形导流间断孔为三圈或三圈以上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空气炸锅烹饪食物的原理是利用高速热空气循环技术烹饪食物,这就要求在空气炸锅内要有足够的气流产生,本申请在并且在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负压吸气窗中的环形导流间断孔为三圈或三圈,并且该环形导流间断孔中心开有中心导流孔,因此当盖上导流盖板时,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大气中的空气通过导流盖板与环形导流间断孔形成的气道,能够快速地在空气炸锅内形成高速热空气,既确保了空气炸锅锅内动态气流的相对平衡,又降低了电机的功率损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5、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锅壁的四周与锅底呈弧形造形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锅壁的四周呈弧形,当下压风扇将热空气下压作用食物后所产生的非纯净热空气在作用到弧开凸起时,被弧形凸起导流到锅壁的四周,而锅壁的四周由于呈弧形,因此非纯净热空气由锅壁四周翻到被加热食物的上方后再次被下压风扇下压的热空气下压,从而形成热空气围绕被加热食物翻滚且不上窜的情形,不仅极大地加速了热空气的利用率,而且避免了热油脂空气的烟化,从而达到无烟烹饪肉类食物的目的。6、空气炸锅固定体下部背面排烟口两侧下部开有两个气压平衡气窗,该气压平衡气窗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底部开有导流孔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空气炸锅是利用高速的热空气烹饪食物,这就要求空气炸锅的锅壁既要保持相对热度,又要防止过热损坏锅壁及伤及人,因此能否保持空气炸锅锅壁气道气流动态回流至关重要。本申请在空气炸锅固定体背部下部设有两个气压平衡气窗,该两个气压平衡气窗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底部开有导流孔相通且构成气窗面积,不仅能够通过大气压阻止空气炸锅固定体上部冷风风叶的下压风量,使空气炸锅壁始终保持在既热又不烫手的保温状态,而且又能在锅壁空气过热出现的瞬间实现倒吸大气、强制冷却,重现保温的目的。7、热风风叶和冷风风叶相对面凹槽结构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该凹槽对于风扇而言既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使风扇的平面强度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避免了风扇平面微变形所带来的风叶转动不平稳、噪音增大及与壳体刮擦现象的发生,又实现了热风风叶和冷风风叶之间通过轴套端面间的凸台凹凸结合的目的,确保了热风风叶和冷风风叶之间间距的相对一致性。
技术方案:一种无烟空气炸锅,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和空气炸锅移动体,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前部用于安装定时器的凸台部的下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式电源开关,空气炸锅移动体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且顶动凸台与空气炸锅固定体中凸台部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呈顶动开、关配合;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中热风风叶下方为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电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连接,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管身通过拉簧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弹性连接;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负压吸气窗中的环形导流间断孔为三圈或三圈以上,并且在环形导流间断孔中心开有中心导流孔;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下部背面排烟口两侧下部开有两个气压平衡气窗;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底部开有导流孔且导流孔与气压平衡气窗连通;所述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锅壁的四周与锅底呈弧形造形。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空气炸锅固定体和空气炸锅移动体之间电源切断开关设置,不仅避免了能耗损失,而且安全可靠;二是由于空气炸锅固定体中的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盘直接由风扇下压吹风,既避免了电加热盘过热、易损,又避免了背景技术存在的烹饪肉类时,肉类食物油脂被烟化弊端,不仅避免了环境污染,而且有利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三是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盘与空气炸锅弹性连接,避免了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盘热胀冷缩情况下,易导致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盘的损坏不足;四是位于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气窗的环形导流间断槽为三圈或三圈以上的设计,满足了负压吸气,确保了加热空气在空气炸锅内动态气压平衡的形成,避免了空气炸锅内热气流由空气炸锅排烟口流失的现象,不仅提高了热能利用率,而且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确保了烹饪效果;五是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锅壁的四周与锅底呈弧形造形的设计,既有效地提高了热空气的利用率,烹饪完成后形成的是冷凝水,又避免了油烟产生,实现了无烟烹饪的目的;六是解决了背景技术存在的大风叶和小风叶上四个传动孔所导致的风叶平面强度降,风叶平面易发生微变形所造成的风叶转动不平稳、噪音增大的缺陷,避免了风叶与壳体部件刮擦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烟空气炸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负压吸气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接油回流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无烟空气炸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无烟空气炸锅热风风叶和冷风风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10。一种无烟空气炸锅,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1和空气炸锅移动体2,空气炸锅固定体1由上锅身111和前端开口下锅身112构成,上锅身111和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分别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风道且上端风道内置有冷风风叶113,冷风风叶113由位于上端风道外的电机114驱动,风道上端开有进气口115,上锅身111风道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风道连通,空气炸锅移动体2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开口插接配合,且空气炸锅移动体2体身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与外层之间为构成风道且风道风口与上锅身(101)中风道口相对连通,下锅身112底部开有出气口117,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前部用于安装定时器的凸台部3的下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式电源开关301,空气炸锅移动体2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4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401,且顶动凸台401与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凸台部3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301呈顶动开、关配合;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热风风叶102下方为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的电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1内壁105连接,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管身通过拉簧104与空气炸锅固定体1内壁连接;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上端面的负压吸气窗中的环形导流间断孔106为三圈或三圈以上,并且在环形导流间断孔106中心开有中心导流孔107,负压吸气窗上设有导流盖101;所述空气炸锅固
定体1下部背面排烟口109两侧下部开有两个气压平衡气窗108;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底部开有导流孔110且导流孔110与气压平衡气窗108连通,气压平衡气窗108与空气炸锅内中流体气道201连通;所述空气炸锅移动体2中接油回流锅5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501、锅壁的四周与锅底呈弧形造形502。所述排烟口109位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管面上方,在本申请主要起大气平衡的作用。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热风风叶102扇叶下端面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管面间距离小于10毫米,既有利于将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产生热量下压,又可以避免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对热风风叶102的烘烤。所述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功率大于1300W、小于1500W,有利于对食物快速烹饪。油回流锅5的底部中部凸起501高度小于20毫米,既有利于热空气的翻滚,又达到热效率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又避免了油烟的产生。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冷风风叶113下端置有导风板116。所述导风板116下方为中空隔热层118。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空气炸锅移动体2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4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401,且顶动凸台401与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凸台部3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301呈顶动开、关配合,盛物网篮底部开有进风孔502或盛物网篮侧壁开有进风槽503和底部开有进风孔502。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热风风叶102与冷风风叶113之间采用同轴连接且热风风叶102与冷风风叶113之间轴上套有轴套120,轴套120两端面分别与热风风叶102和冷风风叶113面凹槽凹凸匹配定位121。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烟空气炸锅.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21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2 CN 103142151 A *CN103142151A* (21)申请号 201310101037.9 (22)申请日 2013.03.27 201210357549.7 2012.09.24 CN A47J 37/12(2006.01) (71)申请人 张一骋 地址 315327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庵东镇工 业园区纬二路 558 号 (72)发明人 张一骋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2 代理人 翟中平 (54) 发明名称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

2、一种利用高速热空气循环技术, 完成对食物烹饪, 无油烟排出的无烟空气炸锅, 包 括空气炸锅固定体和空气炸锅移动体, 所述空气 炸锅固定体前部用于安装定时器的凸台部的下端 面一侧设有顶动式电源开关, 空气炸锅移动体与 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的上端面一侧设 有顶动凸台, 且顶动凸台与空气炸锅固定体中凸 台部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呈顶动开、 关配合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中热风风叶下方为 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 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电 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连接, 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管身通过拉簧与空气炸锅固 定体内壁弹性连接 ; 所述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 回流锅的底部中部呈弧。

3、形凸起、 锅壁的四周与锅 底呈弧形造形。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2151 A CN 103142151 A *CN103142151A* 1/2 页 2 1.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 (1) 和空气炸锅移动体 (2) , 空气炸锅固定 体 (1) 由上锅身 (111) 和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构成, 上锅身 (111) 和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分别为内外层结构。

4、, 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风道且上端风道内置有冷风风叶 (113) , 冷风风叶 (113) 由位于上端风道外的电机 (114) 驱动, 风道上端开有进气口 (115) , 上锅身 (111) 风道 与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风道连通, 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与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开口插接 配合, 且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体身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与外层之间为构成风道且风道风口与 上锅身 (101) 中风道口相对连通, 下锅身 (112) 底部开有出气口 (117) , 其特征是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 (1) 前部用于安装定时器的凸台部 (3) 的下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式 电源开关 (。

5、301) , 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 (4) 的上端面一侧 设有顶动凸台 (401) , 且顶动凸台 (401) 与空气炸锅固定体 (1) 中凸台部 (3) 的下端面一侧 的顶动式电源开关 (301) 呈顶动开、 关配合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 (1) 中热风风叶 (102) 下方为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 (103) , 平面螺 旋式电加热管 (103) 的电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 (1) 内壁 (105) 连接, 平面螺 旋式电加热管 (103) 管身通过拉簧 (104) 与空气炸锅固定体 (1) 内壁连接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 (1) 上端面的负压吸。

6、气窗中的环形导流间断孔 (106) 为三圈或三 圈以上, 并且在环形导流间断孔 (106) 中心开有中心导流孔 (107)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 (1)下部背面排烟口 (109)两侧下部开有两个气压平衡气窗 (108)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 (1) 底部开有导流孔 (110) 且导流孔 (110) 与气压平衡气窗 (108) 连通 ; 所述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中接油回流锅 (5) 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 (501) 、 锅壁的四周 与锅底呈弧形造形 (50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空气炸锅, 其特征是 : 所述排烟口 (109) 位于平面螺旋式 电加热管 (103) 管面上方。

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空气炸锅, 其特征是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 (1) 中热风风 叶 (102) 扇叶下端面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 (103) 管面间距离小于 10 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的无烟空气炸锅, 其特征是 : 所述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 (103) 功率大于 1300W、 小于 1500W。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烟空气炸锅, 其特征是 : 油回流锅 (5)的底部中部凸起 (501) 高度小于 20 毫米。 6.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 (1) 和空气炸锅移动体 (2) , 空气炸锅固定 体 (1) 由上锅身 (111) 和前端。

8、开口下锅身 (112) 构成, 上锅身 (111) 和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分别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风道且上端风道内置有冷风风叶 (113) , 冷风风叶 (113) 由位于上端风道外的电机 (114) 驱动, 风道上端开有进气口 (115) , 上锅身 (111) 风道 与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风道连通, 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与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开口插接 配合, 且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体身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与外层之间为构成风道且风道风口与 上锅身 (101) 中风道口 (119) 相对连通, 下锅身 (112) 底部开有出气口 (117) , 其。

9、特征是 : 所 述冷风风叶 (113) 下端置有导风板 (116)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烟空气炸锅, 其特征是 : 所述导风板 (116) 下方为中空隔热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42151 A 2 2/2 页 3 层 (118) 。 8.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 (1) 和空气炸锅移动体 (2) , 空气炸锅固定 体 (1) 由上锅身 (111) 和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构成, 上锅身 (111) 和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分别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风道且上端风道内置有冷风风叶 (113) , 冷风风叶 (113) 由位于上端风道外的。

10、电机 (114) 驱动, 风道上端开有进气口 (115) , 上锅身 (111) 风道 与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风道连通, 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与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开口插接 配合, 且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体身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与外层之间为构成风道且风道风口与 上锅身 (101) 中风道口相对连通, 下锅身 (112) 底部开有出气口 (117) , 其特征是 : 空气炸锅 移动体 (2) 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 (4) 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 (401) , 且顶 动凸台 (401) 与空气炸锅固定体 (1) 中凸台部 (3) 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 。

11、(301) 呈顶动开、 关配合, 盛物网篮底部开有进风孔 (502) 或盛物网篮侧壁开有进风槽 (503) 和底 部开有进风孔 (502) 。 9.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 (1) 和空气炸锅移动体 (2) , 空气炸锅固定 体 (1) 由上锅身 (111) 和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构成, 上锅身 (111) 和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分别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风道且上端风道内置有冷风风叶 (113) , 冷风风叶 (113) 由位于上端风道外的电机 (114) 驱动, 风道上端开有进气口 (115) , 上锅身 (111) 风道 与前端开口下锅身 (11。

12、2) 风道连通, 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与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开口插接 配合, 且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体身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与外层之间为构成风道且风道风口与 上锅身 (101) 中风道口相对连通, 下锅身 (112) 底部开有出气口 (117) , 其特征是 : 所述空气 炸锅固定体 (1) 中热风风叶 (102) 与冷风风叶 (113) 之间采用同轴连接且热风风叶 (102) 与冷风风叶 (113) 之间轴上套有轴套 (120) , 轴套 (120) 两端面分别与热风风叶 (102) 和冷 风风叶 (113) 面凹槽凹凸匹配定位 (121)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

13、3142151 A 3 1/5 页 4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速热空气循环技术, 既能完成对食物烹饪, 又无油烟排出 的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属空气炸锅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CN201948771U、 名称 “一种新型无油油炸锅” , 包括有 : 上盖、 上盖内的金属外锅盖、 外壳、 设置在外壳内上部敞口的金属外锅以及内置在金属外锅内的呈网格状的食物篮, 其 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上盖内设置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电机、 金属外锅盖、 发热元件和风扇, 电机设于金属外锅盖的上方, 发热元件和风扇设于金属外锅盖的下方, 且风扇安装在电机 的向下伸出的输出轴上。

14、, 发热元件位于风扇的正上方, 装配后, 金属外锅盖盖合在金属外锅 上, 风扇的吸风口向上对应着发热元件, 风扇的出风口向下对应着金属外锅内壁、 风流道和 食物篮内腔。采用上述结构后,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 成本低、 热空气传导效率高 的特点。 0003 目前, 市场上销售的菲利浦公司生产空气炸锅。 在结构设计上, 一是该空气炸锅由 空气炸锅固定体和空气炸锅移动体构成, 其空气炸锅固定体与空气炸锅移动体之间为抽拉 式结构 ; 二是空气炸锅固定体中的电加热盘与风扇之间设有一扣盘, 其电架热盘位于扣盘 内 ; 三是电加热盘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之间为非弹性固定连接 ; 四是位于空气炸锅固定 。

15、体上端面的气窗的环形导流间断槽为二圈 ; 五是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为凸 起的风叶状结构且将锅底分割成互不导通的小槽状。 0004 CN202312914U、 名称 “ 一种冷热风隔离的无油炸锅” , 包括上锅身和下锅身, 所述 上锅身和下锅身分别为内外两层结构, 内层与外层之间为中空的风道, 上锅身和下锅身开 有连接孔。 所述的上锅身在顶端装有马达及与马达连接的风扇, 在马达左边开有进气口, 在 风扇的下方设有空气分流罩, 在空气分流罩的下面为中空隔热层, 所述的下锅身在底部开 有出气口, 当接通电源开始工作时, 锅内热量通过热辐射传递到中空层时, 由马达驱动风扇 开始工作, 使冷。

16、风由进气口吸入, 经风扇驱动, 空气分流罩分流, 流经连接口到下锅身, 最后 到出气口来完成冷气交换。 0005 CN202312915U、 名称 “一种螺旋风的新型炸锅” , 其包括 : 锅体、 马达、 风扇、 发热管、 炸篮和弧形反射面, 在锅体的顶端装有马达, 马达的下面连接有风扇, 风扇的下面设有发热 管, 发热管的下面设有炸篮, 锅体的底部设有弧形反射面。 0006 CN202312916U、 名称 “ 一种新型炸锅的风叶联接” , 包括小风叶、 定位套、 大风叶、 电机, 所述大风叶和小风叶上 “D” 形孔四个方向分别设有传动孔。 0007 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 : 一是空气炸锅。

17、固定体和空气炸锅移动体之间没有电源 切断装置, 当空气炸锅移动体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分离后, 其空气炸锅固定体仍处于工作状 态, 不仅能耗损失大, 而且安全性差 ; 二是由于空气炸锅固定体中的电加热盘与风扇之间设 有一反射扣盘, 电加热盘位于反射扣盘内, 因此风扇产生的气流无法直接作用在电加热盘 上, 只有通过扣盘四周作用在空气炸锅固定体锅的内壁, 由锅内壁反推到被烹饪的食物上, 说 明 书 CN 103142151 A 4 2/5 页 5 不仅使热能效率降低, 而且既造成空气炸锅锅体内壁过热, 又造成反射扣盘及电加热盘温 度过高所导致的电加热盘使用寿合缩短, 以致过热烧毁。更重要的是 : 在烹饪。

18、肉类食物时, 由于电加热盘及反射扣盘温度过高导致肉类食物淋出的油脂被气化后在与电加热盘及反 射扣盘相触时瞬间变成黑色油烟排到锅外, 不仅污染环境, 而且不利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 三是由于电加热盘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之间为非弹性固定连接, 电加热盘通电后, 在高 温条件下其电加热盘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不仅易导致锅体内壁的损坏, 而且易导致电加热盘的损坏 ; 四是由于位于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气窗的环形导流间断 槽为二圈, 导致负压吸气不足, 既无法在空气炸锅内形成动态气压平衡, 也导致空气炸锅内 热气流由空气炸锅排烟口流失, 不仅造成热能损失, 而且延长食物的烹饪时间, 影响效。

19、果 ; 五是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为凸起的风叶状结构, 该风叶状结构导致空气炸 锅内热气流形成中心集中热旋风, 该热旋风在上升的过程中不仅破坏了空气炸锅内气流的 动态平衡, 而且集中上升的热气流携带油脂在与过热电加热盘和过热反射扣盘接触的瞬时 即产生油烟, 且由空气炸锅的排烟口排到空气炸锅外 ; 六是大风叶和小风叶上 “D” 形孔四 个方向的传动孔直接导致了风叶平面强度的降低, 易发生风叶平面微变形, 造成风叶转动 不平稳、 噪音增大及与壳体刮擦现象的出现。 发明内容 0008 设计目的 : 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设计一种利用高速热空气循环技术, 既能 完成对食物烹饪, 又无油。

20、烟排出的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0009 设计方案 :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 空气炸锅固定体前部用于安装定时器的凸 台部的下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式电源开关的设计, 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 在于 : 由于空气炸锅移动体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 台, 该顶动凸台与空气炸锅固定体中凸台部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呈顶动开、 关 配合, 当空气炸锅移动体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合为一体时, 空气炸锅移动体上的顶动凸台将 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的顶动式电源开关顶动闭合, 此时空气炸锅工作, 烹饪食物 ; 当空气炸锅 移动体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分开时, 空气炸锅移动体上的顶动凸台与。

21、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的顶 动式电源开关分离, 顶动式电源开关断开, 此时空气炸锅不工作, 确保使用者的安全。2、 空 气炸锅固定体中热风风叶下方为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设计, 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一是由于下压风扇直接作用在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 平面螺旋式电加 热管通电所产生的热量均被下压风扇吹向被烹饪的食物, 不仅热利用率得到了充分的利 用, 而且避免了空气炸锅壁过热现象的出现, 同时由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始终处于额定 的加热范围内, 从而避免了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过热而导致的使用寿命缩短、 易损坏的弊 端 ; 二是由于本申请取掉了位于下压风扇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间的反射盘。

22、, 不仅避免平 面螺旋式电加热管过热现象的产生, 而且由于下压风扇所产生的下压风力在 20 毫米的范 围内大于空气炸锅内的热空气, 因此既避免了肉类油脂热空气对下压风扇扇叶的污染, 又 避免了肉类油脂热空气遇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过热烟化的弊端, 从而实现了无烟化热空气 烹饪食物的目的, 既保护了环境, 又有利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3、 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电 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连接, 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管身通过拉簧与空气 炸锅固定体内壁弹性连接的设计, 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三。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由于平面 说 明 书 CN 103142151 A 5 3/5 页 6 螺旋式。

23、电加热管的电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连接, 而平面螺旋式电加热 管管身通过拉簧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呈弹性连接, 因此当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通电发热 后, 其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热胀所产生的变化被拉簧所吸收, 既确保了平面螺旋式电加热 管在热胀或冷缩中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又避免了背景技术对空气炸锅内壁的损坏, 同时又 避免了对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损坏。 4、 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负压吸气窗中的环形导 流间断孔为三圈或三圈以上的设计, 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由于 空气炸锅烹饪食物的原理是利用高速热空气循环技术烹饪食物, 这就要求在空气炸锅内要 有足够的气流产生, 。

24、本申请在并且在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负压吸气窗中的环形导流间 断孔为三圈或三圈, 并且该环形导流间断孔中心开有中心导流孔, 因此当盖上导流盖板时, 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 大气中的空气通过导流盖板与环形导流间断孔形成的气道, 能够快 速地在空气炸锅内形成高速热空气, 既确保了空气炸锅锅内动态气流的相对平衡, 又降低 了电机的功率损耗, 达到了节能的目的。5、 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中部呈弧 形凸起、 锅壁的四周与锅底呈弧形造形的设计, 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五。 这样做的目的在 于 : 由于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 锅壁的四周呈弧形, 当下压 风扇将热空气下压作用。

25、食物后所产生的非纯净热空气在作用到弧开凸起时, 被弧形凸起导 流到锅壁的四周, 而锅壁的四周由于呈弧形, 因此非纯净热空气由锅壁四周翻到被加热食 物的上方后再次被下压风扇下压的热空气下压, 从而形成热空气围绕被加热食物翻滚且不 上窜的情形, 不仅极大地加速了热空气的利用率, 而且避免了热油脂空气的烟化, 从而达到 无烟烹饪肉类食物的目的。 6、 空气炸锅固定体下部背面排烟口两侧下部开有两个气压平衡 气窗, 该气压平衡气窗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底部开有导流孔的设计, 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 六。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由于空气炸锅是利用高速的热空气烹饪食物, 这就要求空气炸锅的 锅壁既要保持相对热度, 。

26、又要防止过热损坏锅壁及伤及人, 因此能否保持空气炸锅锅壁气 道气流动态回流至关重要。本申请在空气炸锅固定体背部下部设有两个气压平衡气窗, 该 两个气压平衡气窗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底部开有导流孔相通且构成气窗面积, 不仅能够通过 大气压阻止空气炸锅固定体上部冷风风叶的下压风量, 使空气炸锅壁始终保持在既热又不 烫手的保温状态, 而且又能在锅壁空气过热出现的瞬间实现倒吸大气、 强制冷却, 重现保温 的目的。7、 热风风叶和冷风风叶相对面凹槽结构的设计, 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七。这样 做的目的在于 : 该凹槽对于风扇而言既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 使风扇的平面强度得到了进 一步地提高, 避免了风扇平面微变形。

27、所带来的风叶转动不平稳、 噪音增大及与壳体刮擦现 象的发生, 又实现了热风风叶和冷风风叶之间通过轴套端面间的凸台凹凸结合的目的, 确 保了热风风叶和冷风风叶之间间距的相对一致性。 0010 技术方案 : 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和空气炸锅移动体, 所述空气 炸锅固定体前部用于安装定时器的凸台部的下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式电源开关, 空气炸锅移 动体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 且顶动凸台与空气炸 锅固定体中凸台部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呈顶动开、 关配合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 体中热风风叶下方为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 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的电源接头通过连接件。

28、与 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连接, 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管身通过拉簧与空气炸锅固定体内壁弹性 连接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负压吸气窗中的环形导流间断孔为三圈或三圈以上, 并且在环形导流间断孔中心开有中心导流孔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下部背面排烟口两侧下 说 明 书 CN 103142151 A 6 4/5 页 7 部开有两个气压平衡气窗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底部开有导流孔且导流孔与气压平衡气窗 连通 ; 所述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流锅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 锅壁的四周与锅底呈弧 形造形。 0011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 一是空气炸锅固定体和空气炸锅移动体之间电源切断开 关设置, 不仅避免了。

29、能耗损失, 而且安全可靠 ; 二是由于空气炸锅固定体中的平面螺旋式电 加热盘直接由风扇下压吹风, 既避免了电加热盘过热、 易损, 又避免了背景技术存在的烹饪 肉类时, 肉类食物油脂被烟化弊端, 不仅避免了环境污染, 而且有利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 三是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盘与空气炸锅弹性连接, 避免了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盘热胀冷缩情况 下, 易导致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盘的损坏不足 ; 四是位于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气窗的环 形导流间断槽为三圈或三圈以上的设计, 满足了负压吸气, 确保了加热空气在空气炸锅内 动态气压平衡的形成, 避免了空气炸锅内热气流由空气炸锅排烟口流失的现象, 不仅提高 了热能利用率, 。

30、而且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 确保了烹饪效果 ; 五是空气炸锅移动体中接油回 流锅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起、 锅壁的四周与锅底呈弧形造形的设计, 既有效地提高了热空 气的利用率, 烹饪完成后形成的是冷凝水, 又避免了油烟产生, 实现了无烟烹饪的目的 ; 六 是解决了背景技术存在的大风叶和小风叶上四个传动孔所导致的风叶平面强度降, 风叶平 面易发生微变形所造成的风叶转动不平稳、 噪音增大的缺陷, 避免了风叶与壳体部件刮擦 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无烟空气炸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是图 1 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3 是图 1 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4。

31、 是图 1 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5 是图 1 中 A-A 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6 是空气炸锅固定体上端面的负压吸气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7 是接油回流锅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8 是无烟空气炸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9 是无烟空气炸锅热风风叶和冷风风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10 是图 9 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实施例 1 : 参照附图 1-10。一种无烟空气炸锅, 包括空气炸锅固定体 1 和空气炸 锅移动体 2, 空气炸锅固定体 1 由上锅身 111 和前端开口下锅身 112 构成, 上锅身 111 。

32、和前 端开口下锅身 112 分别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风道且上端风道内置有冷风风 叶 113, 冷风风叶 113 由位于上端风道外的电机 114 驱动, 风道上端开有进气口 115, 上锅身 111风道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风道连通, 空气炸锅移动体2与前端开口下锅身112开口插 接配合, 且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体身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与外层之间为构成风道且风道风口 与上锅身 (101) 中风道口相对连通, 下锅身 112 底部开有出气口 117,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 1前部用于安装定时器的凸台部3的下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式电源开关301, 空气炸锅移动体 说 明 书 CN 10314。

33、2151 A 7 5/5 页 8 2 与盛物网篮呈锁定开启配合的手柄 4 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 401, 且顶动凸台 401 与 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凸台部3的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301呈顶动开、 关配合 ; 所述 空气炸锅固定体 1 中热风风叶 102 下方为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 103, 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 103的电源接头通过连接件与空气炸锅固定体1内壁105连接, 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管 身通过拉簧 104 与空气炸锅固定体 1 内壁连接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 1 上端面的负压吸气 窗中的环形导流间断孔 106 为三圈或三圈以上, 并且在环形导流间断孔 106 中心开有中心。

34、 导流孔 107, 负压吸气窗上设有导流盖 101 ; 所述空气炸锅固 定体 1 下部背面排烟口 109 两侧下部开有两个气压平衡气窗 108 ;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 体1底部开有导流孔110且导流孔110与气压平衡气窗108连通, 气压平衡气窗108与空气 炸锅内中流体气道 201 连通 ; 所述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中接油回流锅 5 的底部中部呈弧形凸 起 501、 锅壁的四周与锅底呈弧形造形 502。所述排烟口 109 位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 103 管面上方, 在本申请主要起大气平衡的作用。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 1 中热风风叶 102 扇叶 下端面与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管面间距离小于10。

35、毫米, 既有利于将平面螺旋式电加热 管 103 产生热量下压, 又可以避免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 103 对热风风叶 102 的烘烤。所述 平面螺旋式电加热管103功率大于1300W、 小于1500W, 有利于对食物快速烹饪。 油回流锅5 的底部中部凸起 501 高度小于 20 毫米, 既有利于热空气的翻滚, 又达到热效率的最大化利 用, 同时又避免了油烟的产生。 0023 实施例 2 : 在实施例 1 的基础上, 所述冷风风叶 113 下端置有导风板 116。所述导 风板 116 下方为中空隔热层 118。 0024 实施例 3 : 在实施例 1 的基础上, 空气炸锅移动体 2 与盛物网篮呈锁定。

36、开启配合的 手柄4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顶动凸台401, 且顶动凸台401与空气炸锅固定体1中凸台部3的 下端面一侧的顶动式电源开关301呈顶动开、 关配合, 盛物网篮底部开有进风孔502或盛物 网篮侧壁开有进风槽 503 和底部开有进风孔 502。 0025 实施例 4 : 在实施例 1 的基础上, 所述空气炸锅固定体 1 中热风风叶 102 与冷风风 叶 113 之间采用同轴连接且热风风叶 102 与冷风风叶 113 之间轴上套有轴套 120, 轴套 120 两端面分别与热风风叶 102 和冷风风叶 113 面凹槽凹凸匹配定位 121。 0026 需要理解到的是 : 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

37、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 述, 但是这些文字描述, 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 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 的限制, 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 增加或修改,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142151 A 8 1/7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2151 A 9 2/7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2151 A 10 3/7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2151 A 11 4/7 页 12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2151 A 12 5/7 页 13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2151 A 13 6/7 页 14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2151 A 14 7/7 页 15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2151 A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