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熬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熬制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749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N 104257497 A (21)申请号 201410550468.8 (22)申请日 2014.10.08 A61J 3/00(2006.01) (71)申请人 谷洪燕 地址 251700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城环城南 路 108 号滨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药房 (72)发明人 谷洪燕 (54) 发明名称 中药熬制装置 (57) 摘要 中药熬制装置, 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是 : 包括壶体和壶盖, 其特征是在 壶体下侧设有固定底座, 固定底座下侧设有调节 支撑腿, 调节支撑腿下侧设有高。
2、度调节器, 高度调 节器下侧设有固定支撑脚, 固定支撑脚下侧设有 减震防滑垫, 固定底座一侧设有控制器, 控制器外 侧设有时间设置器, 时间设置器一侧设有模式选 择器, 模式选择器一侧设有启动按钮, 控制器一侧 设有电源箱。本发明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在中药 熬制时操作简便、 省时省力, 熬制效果好, 节省人 力物力, 可使医务人员及患者得到新鲜熬制的中 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7497 A CN 104。
3、257497 A 1/1 页 2 1. 中药熬制装置, 包括壶体 (1) 和壶盖 (2), 其特征是在壶体 (1) 下侧设有固定底座 (3), 固定底座 (3) 下侧设有调节支撑腿 (4), 调节支撑腿 (4) 下侧设有高度调节器 (5), 高 度调节器 (5) 下侧设有固定支撑脚 (6), 固定支撑脚 (6) 下侧设有减震防滑垫 (7), 固定底 座 (3) 一侧设有控制器 (8), 控制器 (8) 外侧设有时间设置器 (9), 时间设置器 (9) 一侧设 有模式选择器 (10), 模式选择器 (10) 一侧设有启动按钮 (11), 控制器 (8) 一侧设有电源 箱 (12), 电源箱 (1。
4、2) 一侧设有安全保护器 (13), 安全保护器 (13) 外侧设有外接电源插 座 (14), 外接电源插座 (14) 一侧设有电源总开关 (15), 固定底座 (3) 上侧设有中药熬制 壶 (16), 中药熬制壶 (16) 下侧设有电动加热器 (17), 电动加热器 (17) 一侧设有药液出 嘴 (18), 药液出嘴 (18) 上面设有药液排出开关阀 (19), 药液出嘴 (18) 下侧设有固定挂座 (20), 固定挂座 (20) 下侧设有药液过滤网 (21), 药液过滤网 (21) 上侧通过连接挂钩 (22) 和固定挂座(20)连接在一起, 壶体(1)里侧设有中药震动器(23), 中药震动。
5、器(23)里侧设 有中药震动电机 (24), 中药震动电机 (24) 上侧设有震动凸轮 (25), 震动凸轮 (25) 上侧设 有震动连接杆 (26), 震动连接杆 (26) 通过震动连接主转轴 (27) 和震动凸轮 (25) 连接在 一起, 震动连接杆 (26) 另一侧设有中药放置篮 (28), 中药放置篮 (28) 通过震动连接副转 轴 (29) 和震动连接杆 (26) 连接在一起, 中药放置篮 (28) 两侧设有固定移动滑道 (30), 壶 体 (1) 上侧设有注水管 (31), 注水管 (31) 外侧设有注水电磁阀 (32), 注水电磁阀 (32) 一 侧设有水管连接器 (33), 壶。
6、体 (1) 里侧设有液位传感器 (34), 液位传感器 (34) 一侧设有温 度传感器 (35), 壶盖 (2) 一侧通过折叠连接转轴 (36) 和壶体 (1) 连接在一起, 壶盖 (2) 另 一侧通过固定连接卡扣 (37) 和壶体 (1) 连接在一起, 壶盖 (2) 里侧设有冷凝凸起 (38), 壶 盖 (2) 上侧设有泄压管 (39), 泄压管 (39) 上侧设有压力调节泄压阀 (4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熬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壶体 (1) 外侧设有语音提示 器 (41)。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熬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壶盖 (2) 里侧设有密封。
7、垫圈 (42)。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熬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注水管 (31) 一侧设有水质过 滤器 (43)。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57497 A 2 1/3 页 3 中药熬制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具体地讲是一种中药熬制装置。 0002 背景技术 : 目前, 中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中药熬制装置也随之发展。传统的 中药熬制装置为砂锅、 中药罐等。熬制中药时火候和熬制时间难以控制, 影响了药材的药 效, 熬制过程中, 需要人为的搅拌, 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出, 同时防止中药糊在装置底部, 熬制的传统方法中, 中药熬制的。
8、整个过程需要人看护, 浪费人力物力。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中药熬制时操作简便、 省时省力, 熬制效果 好的中药熬制装置。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包括壶体和壶盖, 其特征是在壶体下侧设有固定底座, 固定 底座下侧设有调节支撑腿, 调节支撑腿下侧设有高度调节器, 高度调节器下侧设有固定支 撑脚, 固定支撑脚下侧设有减震防滑垫, 固定底座一侧设有控制器, 控制器外侧设有时间设 置器, 时间设置器一侧设有模式选择器, 模式选择器一侧设有启动按钮, 控制器一侧设有电 源箱, 电源箱一侧设有安全保护器, 安全保护器外侧设有外接电源插座, 外接电源插座一侧 设有电源总。
9、开关, 固定底座上侧设有中药熬制壶, 中药熬制壶下侧设有电动加热器, 电动加 热器一侧设有药液出嘴, 药液出嘴上面设有药液排出开关阀, 药液出嘴下侧设有固定挂座, 固定挂座下侧设有药液过滤网, 药液过滤网上侧通过连接挂钩和固定挂座连接在一起, 壶 体里侧设有中药震动器, 中药震动器里侧设有中药震动电机, 中药震动电机上侧设有震动 凸轮, 震动凸轮上侧设有震动连接杆, 震动连接杆通过震动连接主转轴和震动凸轮连接在 一起, 震动连接杆另一侧设有中药放置篮, 中药放置篮通过震动连接副转轴和震动连接杆 连接在一起, 中药放置篮两侧设有固定移动滑道, 壶体上侧设有注水管, 注水管外侧设有注 水电磁阀, 。
10、注水电磁阀一侧设有水管连接器, 壶体里侧设有液位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一侧设 有温度传感器, 壶盖一侧通过折叠连接转轴和壶体连接在一起, 壶盖另一侧通过固定连接 卡扣和壶体连接在一起, 密封垫圈里侧设有冷凝凸起, 壶盖上侧设有泄压管, 泄压管上侧设 有压力调节泄压阀。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壶体外侧设有语音提示器。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壶盖里侧设有密封垫圈。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注水管一侧设有水质过滤器。 0008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在中药熬制时操作简便、 省时省 力, 熬制效果好, 节省人力物力, 可使医务人员及患者得到新鲜熬制的中药。 附图说。
11、明 : 0009 附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0 附图 2 为本发明壶盖的平面示意图。 0011 图中 1、 壶体, 2、 壶盖, 3、 固定底座, 4、 调节支撑腿, 5、 高度调节器, 6、 固定支撑脚, 7、 减震防滑垫, 8、 控制器, 9、 时间设置器, 10、 模式选择器, 11、 启动按钮, 12、 电源箱, 13、 安 全保护器, 14、 外接电源插座, 15、 电源总开关, 16、 中药熬制壶, 17、 电动加热器, 18、 药液出 嘴, 19、 药液排出开关阀, 20、 固定挂座, 21、 药液过滤网, 22、 连接挂钩, 23、 中药震动器, 24、 说 明 书。
12、 CN 104257497 A 3 2/3 页 4 中药震动电机, 25、 震动凸轮, 26、 震动连接杆, 27、 震动连接主转轴, 28、 中药放置篮, 29、 震 动连接副转轴, 30、 固定移动滑道, 31、 注水管, 32、 注水电磁阀, 33、 水管连接器, 34、 液位传 感器, 35、 温度传感器, 36、 折叠连接转轴, 37、 固定连接卡扣, 38、 冷凝凸起, 39、 泄压管, 40、 压力调节泄压阀, 41、 语音提示器, 42、 密封垫圈, 43、 水质过滤器。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 包括壶体1和壶盖2, 其特征是在壶体1下侧设有固定底座3, 固定 底座 3 下。
13、侧设有调节支撑腿 4, 调节支撑腿 4 下侧设有高度调节器 5, 高度调节器 5 下侧设 有固定支撑脚 6, 固定支撑脚 6 下侧设有减震防滑垫 7, 固定底座 3 一侧设有控制器 8, 控制 器8外侧设有时间设置器9, 时间设置器9一侧设有模式选择器10, 模式选择器10一侧设有 启动按钮 11, 控制器 8 一侧设有电源箱 12, 电源箱 12 一侧设有安全保护器 13, 安全保护器 13外侧设有外接电源插座14, 外接电源插座14一侧设有电源总开关15, 固定底座3上侧设 有中药熬制壶 16, 中药熬制壶 16 下侧设有电动加热器 17, 电动加热器 17 一侧设有药液出 嘴18, 药液。
14、出嘴18上面设有药液排出开关阀19, 药液出嘴18下侧设有固定挂座20, 固定挂 座 20 下侧设有药液过滤网 21, 药液过滤网 21 上侧通过连接挂钩 22 和固定挂座 20 连接在 一起, 壶体 1 里侧设有中药震动器 23, 中药震动器 23 里侧设有中药震动电机 24, 中药震动 电机 24 上侧设有震动凸轮 25, 震动凸轮 25 上侧设有震动连接杆 26, 震动连接杆 26 通过震 动连接主转轴 27 和震动凸轮 25 连接在一起, 震动连接杆 26 另一侧设有中药放置篮 28, 中 药放置篮 28 通过震动连接副转轴 29 和震动连接杆 26 连接在一起, 中药放置篮 28 两。
15、侧设 有固定移动滑道 30, 壶体 1 上侧设有注水管 31, 注水管 31 外侧设有注水电磁阀 32, 注水电 磁阀 32 一侧设有水管连接器 33, 壶体 1 里侧设有液位传感器 34, 液位传感器 34 一侧设有 温度传感器 35, 壶盖 2 一侧通过折叠连接转轴 36 和壶体 1 连接在一起, 壶盖 2 另一侧通过 固定连接卡扣 37 和壶体 1 连接在一起, 壶盖 2 里侧设有冷凝凸起 38, 壶盖 2 上侧设有泄压 管 39, 泄压管 39 上侧设有压力调节泄压阀 40。在熬制中药时, 通过高度调节器 5 将本发明 调整至水平位置, 打开固定连接卡扣 37, 向上打开壶盖 2, 将。
16、中药材放入中药放置篮 28 内, 向壶体 1 加入水, 使水超过中药材的高度, 全部将中药材浸入水中, 盖好壶盖 2, 将水管接到 水管连接器 33 上面, 打开电源总开关 15, 安全保护器 13 可对用电安全进行防护, 通过时间 设置器 9 设置好熬制时间或通过模式选择器 10 选择熬制的模式, 设置好后, 按下启动按钮 11, 控制器 8 控制电动加热器 17 在中药材达到浸泡时间后对中药熬制壶 16 加热对中药材 进行熬制, 在熬制的过程中, 当液位传感器 34 检测到水位减少设定值时, 即可根据设定通 过控制器 8 控制停止加热, 也可通过控制器 8 控制注水电磁阀 32 打开, 通。
17、过注水管 31 对中 药熬制壶 16 注入水以继续进行熬制, 熬制时产生的带有药效的蒸汽可通过冷凝凸起 38 冷 凝后变为液体坠入中药熬制壶16中, 当熬制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 压力调节泄压阀40自动 打开, 通过泄压管 39 进行泄压, 以确保熬制安全, 温度传感器 35 可以中药熬制壶 16 的温度 进行检测, 以防出现糊锅现象, 在熬制时控制器 8 控制中药震动器 23 里侧的中药震动电机 24 工作, 中药震动电机 24 驱动震动凸轮 25, 通过震动连接杆 26 带动中药放置篮 28 沿固定 移动滑道 30 来回移动震动, 以确保中药材充分和水进行接触, 发挥最大药效, 当中药液熬 。
18、制好后, 药渣经过中药放置篮28过滤后, 打开药液排出开关阀19, 由药液出嘴18流出, 流出 的中药液经过药液过滤网 21 进一步过滤后, 纯净的中药液可供患者直接服用。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壶体1外侧设有语音提示器41。 这样设置, 可提高本发明的人机交 互, 减少失误, 提高中药熬制效果。 说 明 书 CN 104257497 A 4 3/3 页 5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壶盖2里侧设有密封垫圈42。 这样设置, 可有效的对壶盖2进行密 封, 防止漏气影响中药熬制。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注水管 31 一侧设有水质过滤器 43。这样设置, 可以防止带有杂质 的水进入中药熬制壶 16 中, 影响药效。 说 明 书 CN 104257497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57497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57497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