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永磁吸盘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盘,特别是一种矩形永磁吸盘。
背景技术
永磁吸盘是机械加工领域常用的工、夹具,在金属切削机床工作时,用作吸附、紧
固以及定位工件。
中国专利(CN 2540254Y)公开了一种永磁吸盘,其包括有面板组件、极芯机构、移
动机构,面板组件与底板之间安置有极芯机构,极芯机构连接有带动它移动的移动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组件是将导磁片与隔磁片相互间隔排列并叠合而成,再用锁紧机构将
导磁片与隔磁片固定起来构成面板组件。
上述所述的永磁吸盘中的面板,是将导磁片和隔磁片相互叠合,并串接在螺杆上
将其固定,这样的结构牢固性和防水性较差,影响永磁吸盘的磁力和其使用寿命,另外,从
外观上也不美观。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永磁吸盘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外部美观、牢固性高
以及防水性能强,而且耐用的矩形永磁吸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外部美观、牢固性高
以及防水性能强,而且耐用的矩形永磁吸盘的矩形永磁吸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矩形永磁吸盘,包括:
面板,沿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呈一字型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生磁组件,且相邻两所
述生磁组件之间通过电镀方式紧密贴合,形成所述面板的一体化;
底板,位于所述面板的下方,其中,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关孔,且内置移动机
构;
铜框,位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并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极芯机构,嵌装于所述铜框内;
其中,当扳手插入所述开关孔后,转动所述扳手,通过所述移动机构改变极芯机构
的极性。
在上述的一种矩形永磁吸盘中,所述生磁组件包括:导磁板和隔磁板,且所述导磁
板与所述隔磁板之间通过粘接剂间隔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矩形永磁吸盘中,所述生磁组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导磁端板,并通
过电镀的方式与所述生磁组件相连;沿每一块所述导磁端板的长度方向呈一字型排列设置
有若干个螺纹孔。
在上述的一种矩形永磁吸盘中,所述铜框呈条形板状设置,其中,所述铜框的两侧
各设置有若干个呈一字型排列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与所述螺纹孔的位置相
对应,所述铜框的中部设置有一条形凹腔,且所述条形凹腔的两侧边线为凹凸不平,并间隔
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矩形永磁吸盘中,所述底板的两侧各设置有若干个呈一字型排列的
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
若干个呈一字型排列的长圆孔,且所述长圆孔的位置与所述移动机构中的方形凸起的位置
相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矩形永磁吸盘中,所述极芯机构包括:若干个活动磁组件和若干个
固定磁组件,其中,所述活动磁组件和所述固定磁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条形凹腔中,且所述活
动磁组件和所述固定磁组件间隔排布。
在上述的一种矩形永磁吸盘中,所述活动磁组件包括:
移动框,嵌装于所述条形凹腔的凸部中,其中,沿所述移动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
干个第一方形凹槽;所述移动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方形凹槽,且所述第二方形凹槽与所述
方形凸起相配合;
若干个第一磁块,嵌装于所述第一方形凹槽中。
在上述的一种矩形永磁吸盘中,所述固定磁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二磁块,且所述第
二磁块沿所述移动框的边沿方向设置,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磁块之间设置有隔磁块。
在上述的一种矩形永磁吸盘中,所述导磁板与所述隔磁板的厚度不一致,且所述
导磁板的厚度是所述隔磁板厚度的几倍。
在上述的一种矩形永磁吸盘中,所述条形凹腔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条形凹腔凹部
的宽度;所述条形凹腔凸部区域宽度大于所述移动框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矩形永磁吸盘,将面板中的导磁板和隔磁板通过
锡液相连,并通过电镀的方式将面板形成一整体,提高了吸盘的使用寿命,而且一整体的面
板结构牢固、防水性能好,外部结构美观,另外,根据客户的需求改变导磁板与隔磁板的厚
度,以及吸盘的大小规格,提高了吸盘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矩形永磁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铜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底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极芯机构的分布图。
图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极芯机构工作状态图A。
图8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极芯机构工作状态图B。
图9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极芯机构不工作状态图C。
图10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极芯机构不工作状态图D。
图中,100、面板;110、生磁组件;111、导磁板;112、隔磁板;120、导磁端板;121、螺
纹孔;200、底板;210、开关孔;220、第二通孔;230、长圆孔;300、移动机构;310、方形凸起;
400、铜框;410、第一通孔;420、条形凹腔;500、极芯机构;510、活动磁组件;511、移动框;
511a、第一方形凹槽;511b、第二方形凹槽;512、第一磁块;513、筋条;520、固定磁组件;521、
第二磁块;522、隔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5以及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矩形永磁吸盘,包括:面板100,沿
面板100的长度方向呈一字型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生磁组件110,且相邻两生磁组件110之间
通过电镀方式紧密贴合,形成面板100的一体化;底板200,位于面板100的下方,其中,底板
200的一侧设置有开关孔210,且内置移动机构300;铜框400,位于面板100和底板200之间,
并与面板100和底板200可拆卸连接;极芯机构500,嵌装于铜框400内;当扳手插入开关孔
210后,转动扳手,通过移动机构300改变极芯机构500的极性,从而决定面板100表面的生磁
状况。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生磁组件110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导磁端板120,并通过电
镀的方式与生磁组件110相连,使得生磁组件110和导磁端板120形成一整体;沿每一块导磁
端板120的长度方向呈一字型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121,作为面板100、铜框400以及底
板200之间的连接部。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生磁组件110包括:导磁板111和隔磁板112,且导磁板
111与隔磁板112之间通过粘接剂相连,实现面板100上的导磁板111与隔磁板112之间间隔
相连,优选地,导磁板111的材质选用铁制材料,隔磁板112的材质选用铜制或者不锈钢制材
料,粘接剂选用锡液,当铁质的导磁板111与铜制的隔磁板112相连时,首先分别在导磁板
111的一面和隔磁板112的一面均匀涂上锡液,在电镀的作用下,使得导磁板111上锡液分子
和隔磁板112上的锡液分子由原先的平面排布变成交叉网状排布,使得导磁板111与隔磁板
11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与牢固。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导磁板111与隔磁板112的厚度不一致,且导磁板111的
厚度是隔磁板112厚度的几倍,当导磁板111的厚度为1.5mm时,隔磁板112的厚度为0.5mm;
当导磁板111的厚度为3mm时,隔磁板112的厚度为1mm;当导磁板111的厚度为4mm时,隔磁板
112的厚度为2mm,导磁板111的厚度与隔磁板112的厚度可根据使用者所需固定工件的大
小、重量以及厚度等参数,进行合理的改变,提高永磁吸盘的应用范围。
优选地,如图3所示,铜框400呈条形板状设置,其中,铜框400的两侧各设置有若干
个呈一字型排列的第一通孔410,且第一通孔410的位置与螺纹孔121的位置相对应,铜框
400的中部设置有一条形凹腔420,且条形凹腔420的两侧边线为凹凸不平间隔设置。
优选地,如图3所示,条形凹腔420凸部的宽度大于条形凹腔420凹部的宽度,优选
地,条形凹腔420凸部的数量为3个,条形凹腔420凹部的数量为4个。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底板200的两侧各设置有若干个呈一字型排列的
第二通孔220,且第二通孔220的位置与第一通孔410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极芯机构500包括:若干个活动磁组件510和若干
个固定磁组件520,其中,活动磁组件510和固定磁组件520均安装于条形凹腔420中,且活动
磁组件510和固定磁组件520间隔排布,通过移动机构300改变活动磁组件510和固定磁组件
52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极芯机构500的极性,进而决定面板100表面的生磁状况。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活动磁组件510包括:移动框511,嵌装于条形凹
腔420的凸部中,其中,沿移动框5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方形凹槽511a;若干个第
一磁块512,嵌装于第一方形凹槽511a中。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固定磁组件520包括若干个第二磁块521,且第二
磁块521沿移动框511的边沿方向设置,其中,相邻两个第二磁块521之间设置有隔磁块522。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移动框511的材质选用隔磁材质,因此,相邻两第
一方形凹槽511a之间的筋条513的作用相当于隔磁块522的作用。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移动框511嵌装于条形凹腔420的凸部区域,且条
形凹腔420的凸部区域宽度略大于移动框511的宽度。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每一个移动框511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二方形凹槽
511b,与底板200一侧上的长圆孔230的相对应,并与移动机构300中的方形凸起310相配合,
通过移动机构300中方形凸起310,精确定位移动框511在条形凹腔420中的位置,防止移动
框511沿底板20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与条形凹腔420凹部的两侧边相碰撞,从而影响永磁吸
盘的磁力。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长圆孔230的宽度与第二方形凹槽511b的宽度相
配合,长圆孔230的长度略大于移动框511移动的距离,防止移动框511在移动时不能精确到
达设定的位置,从而影响永磁吸盘的磁力。
当活动磁组件510移动到图7所在的位置时,活动磁组件510中的第一磁块512的极
性方向与固定磁组件520中第二磁块521的极性方向一致时,即活动磁组件510和固定磁组
件520中极性方向相同的第一磁块512和第二磁块521在吸盘的宽度方向上呈一直线时,吸
盘处于吸持状态。其中,第一磁块512与第二磁块521的磁力线走向如图8所示,磁力线由活
动磁组件510和固定磁组件520中第一磁块512和第二磁块521的N极出发,经过面板100以及
面板100的上方空间,再落回面板100,回到第一磁块512和第二磁块521的S极,对于S极向上
的第一磁块512和第二磁块521,其磁力线路径相同,方向相反,因此,在面板100的上方空间
有磁场存在,置于其上的工件能够被吸持,永磁磁盘处于吸持状态。
当活动磁组件510移动到如图9所示的位置时,活动磁组件510的第一磁块512的极
性方向与固定磁组件520的第二磁块521的极性方向相异时,吸盘处于关闭状态。其中,第一
磁块512和第二磁块521的磁力线走向如图10所示,磁力线由固定磁组件520的第二磁块521
(或者活动磁组件510的第一磁块512)的N极出发,经过面板100,到达活动磁组件510的第一
磁块512(或者固定磁组件520的第二磁块521)的S极,然后再由活动磁组件510的第一磁块
512(或者固定磁组件520的第二磁块521)的N出发,到达固定磁组件520的第二磁块521(或
者活动磁组件510的第一磁块512)的S极,构成闭合磁路,因此,面板100上方空间无磁场,永
磁吸盘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矩形永磁吸盘,将面板100中的导磁板111和隔磁板112通过锡液相
连,并通过电镀的方式将面板100形成一整体,提高了吸盘的使用寿命,而且一整体的面板
100结构牢固、防水性能好,外部结构美观,另外,根据客户的需求改变导磁板111与隔磁板
112的厚度,以及吸盘的大小规格,提高了吸盘的应用范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