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钛靶坯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钼钛靶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溅射技术是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常用工艺之一,随着溅射技术的日益发展,
溅射靶材在溅射技术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溅射靶材主要由靶坯和背
板组成,其中,靶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溅射靶材的成膜质量。
钼钛合金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靶坯材料。由于钛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而
钼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现已被广泛运用于半导体制造领域中。为了保证溅
射靶材的成膜质量,钼钛靶坯不仅对致密性、硬度和可加工型有很高的要求,
同时对钼钛合金的内部组织均匀性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靶坯的制造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实现钼钛靶坯的
制造,所述粉末冶金是通过制取金属粉末(添加或不添加非金属粉末),实
施成型和烧结,制成材料或制品的加工方法。粉末冶金具有独特的化学组成
和机械、物理性能,且成型温度较低,从而可以制成多孔、半致密或全致密
的,微观组织均匀的钼钛靶坯。
在具体的粉末冶金工艺中,一般采用热压烧结工艺。所述热压烧结工艺
具体为将准备好的粉末装在特定模具中,然后置于真空热压炉中,在真空或
者惰性气体条件下,使用压力机,通过上下两个压头作用于模具上,边升温
边加压,直至压力和温度均达到设定值,在设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保持一
段时间后随炉冷却,出炉。
然而,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成的钼钛靶坯的内部组织结构的均匀性和致
密度无法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溅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从而提高半导
体用钼钛靶坯的致密度和组织结构均匀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钼、钛混合粉末;
对所述钼、钛混合粉末进行冷等静压工艺,形成钼、钛混合粉末坯料;
将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装入包套并对所述包套抽真空以形成真空包
套后后,对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进行热等静压工艺,形成钼钛合金;
去除所述真空包套,获得钼钛靶坯。
可选的,所述冷等静压工艺的工艺温度为25℃至200℃,环境压强为
150MPa至180MPa,在所述工艺温度和环境压强下的工艺时间为10分钟至30
分钟。
可选的,所述热等静压工艺包括加热工艺和热等静压烧结工艺。
可选的,所述加热工艺的工艺温度为250℃至500℃,在所述温度下保温3
小时至4小时。
可选的,所述热等静压烧结工艺的工艺温度为1000℃至1350℃,环境压
强为120MPa至180MPa,在所述工艺温度和环境压强下的工艺时间为3小时至6
小时。
可选的,对所述真空包套抽真空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
料放置于包套后,对所述包套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后所述包套内的真空度至
少为2E-3Pa,且在所述热等静压工艺过程中使所述真空包套保持密封状态。
可选的,将所述冷等静压后的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装入真空包套后,对
所述真空包套抽真空之前,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采用氩弧焊接的方式封死
所述真空包套;在所述真空包套引出一脱气管;
所述抽真空步骤通过所述脱气管对真空包套进行抽真空。
可选的,去除所述真空包套前,还包括:对所述真空包套进行去压冷却。
可选的,提供钼、钛混合粉末的步骤包括:提供钼粉和钛粉;采用混粉
机对钼、钛粉末进行机械混合。
可选的,所述钼粉和钛粉的质量比为8.95:1至9.05:1。。
可选的,提供钼、钛混合粉末的步骤还包括:在用混粉机进行机械混合
前,向混粉机内充入惰性气体使混粉机内达到正压。
可选的,将钼粉和钛粉用混粉机进行机械混合的过程中,向混粉机中加
入介质球,所述介质球为钛球或钼球。
可选的,所述介质球和所述钼、钛混合粉末的质量比为2.5:1至3.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先采用冷等静压工
艺对钼、钛混合粉末进行首次致密化和预成型,形成致密度在60%左右的钼、
钛混合粉末坯料,使后续的热等静压工艺对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可以进
行更好的致密;然后对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进行热等静压工艺,所述热
等静压工艺包括:先将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装入包套中并将所述包套抽
真空以形成真空包套后,再通过向所述真空包套施加各向均等且全方位的气
体压力以对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进行热等静压烧结工艺。通过所述热等
静压工艺,最终获得致密度高的、内部结构均匀的,且满足尺寸规格的钼钛
靶坯。
进一步,采用上述方法形成钼钛靶坯的过程中,采用真空包套而非模具,
且所述包套大小无限制,避免了靶坯尺寸受到模具尺寸和强度限制的问题。
更进一步,在冷等静压工艺前采用混粉机对钼粉和钛粉进行机械混合,
使所述钼粉和钛粉更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制备出成分均匀且无偏析的钼、钛
混合粉末,有效解决了钼、钛混合粉末因钼粉和钛粉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引起
的偏析分层现象,提高了钼钛靶坯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粉末混合工艺的工艺原理
图;
图3是本发明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冷等静压工艺的工艺原理
图;
图4是本发明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真空包套模具的组装示意
图;
图5是本发明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热等静压工艺的工艺原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实现钼钛靶坯的制造,所述方法需要
根据钼钛靶坯的尺寸设计相配套的模具,因此所述钼钛靶坯尺寸受到所述模
具尺寸和强度的限制,此模具比较昂贵且较易损耗。此外,热压烧结过程中
单轴向加压,其作用方向仅为单一方向,采用所述方法制成的钼钛靶坯的内
部组织结构的均匀性较差、致密度较低,无法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溅射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提供钼、钛混合粉末;对所述钼、钛混合粉末进行冷等静压工艺,形成
钼、钛混合粉末坯料;将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装入包套并对所述包套抽
真空以形成真空包套后,对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进行热等静压工艺,形
成钼钛合金;去除所述真空包套,获得钼钛靶坯。
通过先采用冷等静压工艺对钼、钛混合粉末进行首次致密化和预成型,
形成致密度在60%左右的钼、钛混合粉末坯料,使后续的热等静压工艺对所
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可以进行更好的致密;然后对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
料进行热等静压工艺,所述热等静压工艺包括:先将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
料装入包套中并将所述包套抽真空以形成真空包套后,再通过向所述真空包
套施加各向均等且全方位的气体压力以对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进行热等
静压烧结工艺。通过所述热等静压工艺,最终获得致密度高的、内部结构均
匀的,且满足尺寸规格的钼钛靶坯
进一步,采用上述方法形成钼钛靶坯的过程中,采用真空包套而非模具,
且所述包套大小无限制,避免了所述钼钛靶坯尺寸受到模具尺寸和强度限制
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步骤S1:提供钼粉和钛粉;
步骤S2:将钼粉和钛粉进行混合,形成钼、钛混合粉末;
步骤S3:对钼、钛混合粉末进行冷等静压工艺,形成钼、钛混合粉末坯
料;
步骤S4:将冷等静压后的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装入真空包套内,然后对
所述真空包套进行抽真空;
步骤S5:对抽真空后的真空包套进行加热并保温,完成再次致密化;
步骤S6:对完成再次致密化的钼、钛混合粉末坯料进行热等静压烧结工
艺,形成钼钛合金;
步骤S7:对真空包套进行去压冷却;
步骤S8:去除真空包套,获得钼钛靶坯。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钼钛靶坯的制作方法,下面将结合参考
图2至图5,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
首先步骤S1,提供钼粉101和钛粉102(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钼粉101和钛粉102均为纯度99.9%以上的高纯粉末,
且所述钼粉101和钛粉102的质量比为8.95:1至9.05:1。所述钼粉101的粒度
为4μm至5μm,所述钛粉102的粒度为40μm至45μm。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制备所述钼粉101和钛粉102时采用的筛网的筛
眼大小为45μm,因此通过该筛目的粉末其粒度均小于45μm。
接着执行步骤S2,将钼粉101和钛粉102进行混合,形成钼、钛混合粉
末103(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钼、钛混合粉末103的具体工艺为:将钼粉101
和钛粉102按照质量比为8.95:1至9.05:1的比例用混粉机进行机械混合,具
体质量比根据钼钛靶坯的实际尺寸而定。
当所述机械混合的混合时间过少时,由于所述钼粉101和钛粉102的混
合还不够均匀,容易引起所述钼、钛混合粉末103因钼粉101和钛粉102的
密度相差较大而引起的偏析分层现象,进而降低钼钛靶坯的工艺性能和机械
性能;当所述机械混合的混合时间过多时,由于所述钼粉101和钛粉102已
经充分且均匀混合,不会再产生作用,只会浪费工艺时间、增加工艺成本。
为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混合的混合时间为23小时至25小时。
所述混粉工艺采用干混法。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所述钼粉101和钛粉
102的混合前,还向混粉机内充入惰性气体从而使混粉机内达到正压,以排除
混粉机腔体内的空气,这样可以防止混粉过程中所述钼粉101和钛粉102发
生氧化。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惰性气体为氩气,在混合过程中保证氩气充满混
粉机腔体,且所述氩气的压力大于大气压,以免空气渗入所述混粉机腔体内。
为了更好的将所述钼粉101和钛粉102混合均匀,在进行所述钼粉101
和钛粉102的混合过程中,向混粉机中加入介质球(未标注),混粉均匀后,
将所述介质球取出。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引入其他杂质,所述介质球的材
料与所述钼粉101和钛粉102的材质相同,即所述介质球为钛球或钼球。当
所述介质球为钛球时,所述钛球和所述钼、钛混合粉末103的质量比为2.5:
1至3.5:1;当所述介质球为钼球时,所述钼球和所述钼、钛混合粉末103的
质量比为2.5:1至3.5:1。
结合参考图3,执行步骤S3,对钼、钛混合粉末103(如图2所示)进行
冷等静压工艺,形成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
具体地,将所述钼、钛混合粉末103装入空心模具300内,然后将所述
空心模具300置入冷等静压机内,通过向所述空心模具300施加来自各个方
向的压力,对所述钼、钛混合粉末103进行冷等静压工艺,完成首次致密化,
形成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等静压工艺的工艺温度为常温25℃至200℃,环境
压强为150MPa至180MPa,也就是说,向所述空心模具300施加来自各个方
向的压力大小为150MPa至180MPa,在所述工艺温度和环境压强下的工艺时
间为10分钟至30分钟,由于所述冷等静压工艺各方向的温度、压力均相同,
通过所述工艺预先成型,得到致密度约为60%左右的半致密的钼、钛混合粉
末坯料303,同时使后续成型工艺可以更好的致密。
当环境压强低于150MPa或工艺时间少于10分钟时,由于向所述空心模
具300施加的压力不够或施加压力的时间不够长,无法达到半致密的钼、钛
混合粉末坯料303。由于冷等静压工艺的工艺温度为室温,在该温度下冷等静
压产品达到一定致密度后增加压力或增加工艺时间难以进一步致密,因此压
力高于180MPa或工艺时间多于30分钟已经不产生作用,反而使成本变大,
且浪费工艺时间。
结合参考图4,执行步骤S4,将冷等静压后的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
装入包套内,然后对所述包套进行抽真空以形成真空包套401。
具体地,将所述冷等静压好的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装入包套后,对
所述包套进行抽真空之前,封死所述包套,所述包套引出一个脱气管405并
通过所述脱气管405对所述包套抽真空,形成真空包套401。
本实施例中,所述包套包括包套薄壁402、包套下盖板403和包套上盖板
404;所述包套采用的是厚度为2mm至3mm的不锈钢焊接成型。由所述不锈
钢材料制成的包套强度较大,可以防止在后续工艺的受热条件下所述包套发
生形变或开裂。
本实施例中,通过氩弧焊接的方式先将所述包套薄壁402和包套下盖板
403进行焊接,然后将冷等静压好的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装入未焊接所述
包套上盖板404的包套内,盖上包套上盖板404后再通过氩弧焊接的方式将
所述包套上盖板404焊接至所述包套薄壁402的上表面,使所述包套被封死。
所述包套引出一个脱气管405,将所述脱气管405与真空设备相连,将装
有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的所述包套放置在加热炉中,开启真空设备
对所述包套抽真空以形成真空包套401,使所述真空包套401内的真空度达到
2E-3Pa。
继续参考图4,执行步骤S5,对抽真空后的真空包套401进行加热并保
温,完成再次致密化。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真空包套401内的真空度达到2E-3Pa时,启动加热
炉对所述真空包套401进行加热;将所述真空包套401由室温加热至250℃至
500℃后,并在所述温度下保温3小时至4小时,完成再次致密化,形成致密
度更好的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
在加热炉升温及保温过程中,真空设备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使所述
真空包套401内的真空度始终至少维持在2E-3Pa;保温结束后,从加热炉中
取出所述真空包套401,在继续保持其内部真空的状态下封闭所述脱气管405,
使所述真空包套401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真空环境。
结合参考图5,执行步骤S6,对完成再次致密化的钼、钛混合粉末坯料
303进行热等静压烧结工艺,形成钼钛合金。
具体地,将装有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且内部为密闭真空环境的真空
包套401放置在热等静压炉中,先进行升温升压,使工艺温度达到1000℃至
1350℃、环境压强达到120MPa至180MPa,也就是说,使所述真空包套401
受到来自各向均等且全方位的150MPa至180MPa的气体压力;在升温升压步
骤之后,在所述工艺温度和环境压强下保温3小时至6小时。
本实施例中,将工艺温度、环境压强和保温时间做了最优化的搭配。
当所述工艺温度低于1000℃时,由于温度不够,导致所述钼、钛混合粉
末坯料303的各材料之间无法彻底地进行扩散,影响烧结成型后的钼钛靶坯
质量;当所述工艺温度高于1350℃时,过高的工艺温度使所述真空包套401
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容易引起所述真空包套401'发生形变或开裂,更甚者可
能会使所述真空包套401熔化或者使所述真空包套401与所述钼、钛混合粉
末坯料303发生反应,引起钼钛靶坯的报废。
当所述环境压强小于120MPa时,由于在所述真空包套401上施加的力不
够大,导致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无法彻底地烧结成型,且最终获得
的钼钛靶坯的致密度较差;当所述环境压强大于180MPa时,对于已经完成最
好的烧结成型的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难以进一步致密,再提高环境
压强对获得致密度高、内部结构均匀的钼钛靶坯已经没有意义,反而浪费能
源,甚至过高的环境压强可能使所述真空包套401发生形变或开裂。
当所述保温时间少于3小时时,由于在适当温度和压强下,在所述真空
包套401上施加压力的时间不够长,导致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无法
完全烧结成型,从而使获得的钼钛靶坯的致密度较差;当保温时间多于6小
时时,对于已经完成最好的烧结成型的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难以进
一步致密,再增加保温时间反而浪费能源、降低所述钼钛靶坯的制造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的烧结成型效果,
本实施例在升温升压过程中,升温速率可以为250℃/H至350℃/H,升压速率
可以为20MPa/H至30MPa/H。
当升温速率高于350℃/H时,热等静压炉内的炉温不容易扩散,导致热
等静压炉内的温度不均匀,产生炉温偏差,影响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
的烧结成型;当升温速率低于250℃时,升温时间过长,造成工艺时间加长,
从而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变高。因此所述升温速率优选为250℃/H至
350℃/H。为了配合所述升温速率,所述升压速率优选为20MPa/H至30MPa/H,
从而使所述工艺温度和环境压强几乎在同一时间达到设定值。
执行步骤S7,对所述真空包套401(如图5所示)进行去压冷却。
本实施例中,所述钼、钛混合粉末坯料303完成热等静压成型后,关闭
热等静压炉,采用随炉冷却的方法使所述真空包套401自然去压并冷却至室
温25℃至200℃,所述方法避免了温度的骤降,使得成型后的钼钛合金更加
坚实。
执行步骤S8,去除真空包套401(如图5所示),获得钼钛靶坯。
具体地,将所述真空包套401去压冷却后,通过车削加工等机械加工工
艺将所述钼钛合金表面的包套材料去除,获得钼钛靶坯。
所述钼钛靶坯作为制造钼钛合金靶材的材料,后续还需要与背板进行焊
接,形成钼钛合金靶材。
虽然本发明己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
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