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部件.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54065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6533.1

申请日:

1988.08.13

公开号:

CN1032407A

公开日:

1989.04.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申请日:1988.8.13公告日:1992.9.9|||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G21F9/02; B01D46/24

主分类号:

G21F9/02; B01D46/24

申请人:

卡尔斯鲁厄核子研究中心股份公司

发明人:

于尔根·富勒尔; 康士坦丁·简纳科斯; 汉斯-约阿希姆·贝克卡; 格哈德·扎贝尔

地址:

联邦德国卡尔斯鲁厄

优先权:

1987.08.14 DE P3727141.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部件,特别是用来净化核装置废气的过滤部件,其中过滤元件[10]成放射状地安放在两同轴管[2和3]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平行的支撑格栅[6]之间,两同轴管两端分别由一个顶盖[4]和一个底部[5]封住。过滤元件[10]的上方还有一个环状过滤材料层[16]和另一块支撑格栅[17],通过顶盖和底部将过滤元件跟上述过滤材料层和另一块支撑格栅压紧在一起,构成大体上均匀的地滤体。

权利要求书

1: 锅炉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部件,特别是净化核装置废气的过滤部件,它具有由两个同轴管组成的框架,过滤元件成放射状地安放在上述两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这两个同轴管在其两端分别由一个顶盖和一个底部封住,底部中间有一个开口,其特征在于: a)气流排出口[9]分布在底部的周边上,靠近底部外缘; b)上述排出口位置在过滤元件[10]之间的出流空间[13]的区域; c)成放射状布置的、位于平行支撑格栅[6]之间的过滤元件[10]的上方,更确切地说是在其上端部上方还安放了另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过滤材料层[16]; d)在上述过滤元件[10]上端部与上述过滤材料层[16]之间安装有另一块支撑格栅[17]; e)通过上顶盖[4]和底部[5]将过滤元件[10]跟上述过滤材料层[16]及另一块支撑格栅[17]压紧在一起,构成一个大体上均匀的过滤体。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净化核装置废气的过滤部件,该过滤部件具有一个由两根同轴管组成的框架,那里过滤元件成放射状地安放在上述两根管子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在这两根同轴管的两端用一个顶盖和一个底部来封住。

    在生产中的废气,尤其是核装置的废气含有湿的或干的悬浮颗粒。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将它们分离出来加以回收。为截留湿的或干的悬浮颗粒采用了有高分离系数的过滤器。

    为截留湿的以及一部分干的悬浮颗粒可采用填充有玻璃纤维的长方体或圆柱形过滤器。对于具有大放射性剂量的放射性废气,尤其是以湿地或干的悬浮颗粒形式带有大放射性剂量的放射性气体,从遥控角度考虑可采用圆柱形过滤器。这类过滤器由过滤器框架和一个大体上为环形的纤维填料组成。过滤器的直径和高度可以任意选择。气体流经与过滤器壳相密封的过滤器端面上的开口(其另一个端面由一个顶盖封住)而进入过滤器中,再径向流过纤维层,离开此过滤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向纤维填料分离器喷洒水,因此通过冲洗已截留的颗粒,过滤材料本身可以部分净化。借助于这种措施,可延长过滤器的寿命。

    为了获得高的分离系数以及使过滤器中的压力损失保持在一个较小的值,气流通过玻璃纤维填料的运动速度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供使用的过滤表面以及所允许的气体通过过滤材料的流速决定了通过该过滤器的最大气体流量。大多数公知的纤维填料分离器只有一层环状玻璃纤维层。因此这种分离器的过滤表面很小。用来冲洗纤维层的喷水喷嘴也不是过滤部件的零件。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净化核装置废气的过滤部件。这种过滤部件采用纤维填料来作为过滤材料,与同样大小的通用的纤维填料分离器相比,它可适用于相当高的气体体积流量情况,而且在夹紧位置处没有气流渗漏。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本文开始部分所描述的那种过滤部件中,气流排出口分布在底部的圆周范围,靠近底部外缘,其位置位于过滤元件之间的出流空间区域内,在成放射状设置的、位于平行的支撑格栅之间的过滤元件的上方,更确切地说是其上端部的上方还设置了另一个有一定厚度的环状过滤材料层;在过滤元件的上端部和过滤材料层之间还安装了一个支撑格栅;通过上顶盖和下底将过滤元件跟上述过滤材料层及另一块支撑格栅压紧在一起,构成一个大体上均匀的过滤体。

    这种结构过滤部件的体积流量要比外形尺寸相同的通用的纤维填料分离器大80%左右。因此,当待净化流体的体积流量给定时,过滤器单元的数量可大大减少。最后,这种过滤部件特别突出的优点是其中不会出现气流渗漏,而且在夹紧时气流通过过滤材料的气流通道很宽。

    下面将根据附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过滤部件。图2中沿A-B线的横截面图;

    图2是图1沿C-D线的剖面图;

    图3是过滤材料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零件分解图。

    气流以箭头11方向流过的圆柱形过滤部件主要由过滤材料1(即填紧的玻璃纤维)、两个同轴管2和3、上顶盖4和底部5以及优质钢支撑格栅6组成,上顶盖4从上部将过滤部件密封住,气流通过底部5流入或流出。为此,底部5的中间有一个作为气流入口的底部开口7,靠近底部外缘8有气流排出口9。管2和3之间的环形空间中装有星状或放射状支撑格栅6,两两成对,彼此平行,每对格栅之间安放了由过滤材料1制成的过滤元件10。

    过滤元件10之间交错地形成气流的入流空间12和出流空间13。气流排出口9就安排在底部5上与每个出流空间13相对应之处,从而将从过滤元件10中流出的气流11排出。

    入流空间12有纵向缝隙状气流入口14,它在两个过滤元件10之间穿过内管2的壁面,因而入流空间12与内管2的内部空间15相通。

    在大体上为长方体的各过滤元件10的上面还放有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环状过滤材料层16,在此过滤材料层下方还可设置一块金属丝格栅17。过滤元件10和过滤材料层16通过上顶盖4压紧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由过滤材料组成的均质体,而且在与金属格栅17平行的方向不会产生横向气流渗漏。

    因而,在外管3形成一个均质的、带有顶部密封层的放射状过滤体,因而确保完成无泄漏的最佳分离。

    要净化的气体从底部开口7进入管2的内部空间15,并通过气流入口14流进入流空间12,气体从那里穿过过滤元件10,然后到达出流空间13,再经气流排出口9排出壳体。

    在内管2的中间还装有一个清洗装置18,例如喷水喷嘴,它通过气流入口14对过滤元件10的流入侧进行吹洗或清洗。因此,该清洗装置是整个过滤部件的固定组成部分。

    所有格栅6和17均由优质钢制成,作为过滤材料本身采用填紧的玻璃纤维。正如已经所说过的那样,通过将过滤元件10和过滤材料层16压紧在一起,过滤材料成为一个大体上均匀的过滤体,压紧时所施加的压力选择得使气流流动阻力保持在所希望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过滤材料    11.气流流动方向,气流

    2.内管    12.入流空间

    3.外管    13.出流空间

    4.上顶盖    14.气流入口

    5.底部    15.内部空间

    6.支撑格栅    16.过滤材料层

    7.底部开口    17.金属丝格栅

    8.外壁    18.清洗装置

    9.气流排出口

    10.过滤元件

锅炉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部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锅炉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部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锅炉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部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部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部件,特别是用来净化核装置废气的过滤部件,其中过滤元件10成放射状地安放在两同轴管2和3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平行的支撑格栅6之间,两同轴管两端分别由一个顶盖4和一个底部5封住。过滤元件10的上方还有一个环状过滤材料层16和另一块支撑格栅17,通过顶盖和底部将过滤元件跟上述过滤材料层和另一块支撑格栅压紧在一起,构成大体上均匀的地滤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核物理;核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