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3890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6604.7

申请日:

1989.08.29

公开号:

CN1049826A

公开日:

1991.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3H5/10

主分类号:

B63H5/10

申请人:

黄云山;

发明人:

黄云山

地址:

100006北京市东城南河沿大街3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旋桨布置在回转轴的前后两侧,这样便可以消除螺旋桨尾流中的旋转水力损失,提高推进效率;同时大大减少操舵力矩,简化了操舵机构。本发明可通过固定轴或双短轴传动机构实现,其结构简单、可靠,拆装方便,造价低廉,便于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旋桨分别布置在回转轴前后两侧;其动力传动采用固定轴传动或双短轴传动完成;其支承采用流线型支承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轴传动,其特征为:动力经由与从动伞齿轮固连的前后套筒传递给前后螺旋桨;通过轴承对套筒提供支承的固定轴固定于齿轮箱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短轴传动,其特征为:动力经由两分开的轴传递给前后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其特征为一侧或两侧的桨上装有调距机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轴前后两侧的桨和齿轮箱均置于一导管中,齿轮箱由导管支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轴后侧的桨置于导管中,齿轮箱支承体即为导管支承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相对于回转轴水动力平衡的前后桨及其桨毂和导流罩。前后桨功率相等。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其特征是:前桨直径较后桨为大,前桨功率较后桨为大,其比例根据选定工况不同而异。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线型支承体,其特征是:支承体与齿轮箱中纵剖面间成一攻角。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线型支承体,其特征是:支承体与齿轮箱中纵剖面间无攻角。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线型支承体,其特征是:对于不带导管的装置,齿轮箱下装有一形状完全与上支承体对称的下支承体。

说明书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全回转推进装置,适用于各种推拖轮、港作船、自航驳船、工程船、特种军用船等及海洋石油平台的主推、侧推或动力定位。

    现有全回转推进器的主驱动部分,是由布置在水下的齿轮箱后的螺旋桨提供推力。当采用单桨时,一部分水流旋转能量损失,推进效率较低;当采用同心轴双反桨时,虽然挽回了能量损失,但同心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拆装困难,难以广泛应用。同时,不论单桨还是双反桨,由于装置自身不能平衡转舵时水流冲击力,因而对操舵装置要求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全回转推进装置,使其即可提高推进效率,又可改善操舵性能,而且可简化结构,降低造价,便于推广。

    本发明的原理是:将两旋向相反的螺旋桨布置在回转轴的前后两侧,这样既可以消除螺旋桨尾流中旋转动能损失。又有很好的转矩平衡和水动力平衡性能,大大减少了操舵力矩,改善了操舵性能。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两种传动机构实现。

    1、采用固定轴机构,即垂直轴传来的动力经由旋向相反的前后伞齿轮和前后套筒传递给前后桨,通过轴承向前后套筒提供支承的轴是固定于齿轮箱壁上的。

    2、采用双短轴机构,即垂直轴传来的动力经由旋向相反的前后伞齿轮分别带动前后轴从而传给前后桨,轴的支承由分块组装的齿轮箱提供。

    对于一侧或两侧的桨安装调距机构从而可以获得最佳工况配合。

    将回转轴前后两侧的桨置于一导管中,这样可在重载工况下获得高的推进效率。

    将回转轴后侧的桨置于半导管中,可在中等或重载工况下提高推进效率,并避免导管过长的水力损失。

    将前桨及其桨毂和导流罩以及后桨及其桨毂和导流罩设计成具有相等的相对于回转轴地流体动力矩。将前后两桨设计成相等功率。这样,就可以使操舵力非常小,实现人力操舵。

    为保证最佳推进效率,令前桨直径较后桨为大,前桨功率较后桨为大(具体比例根据选定工况而定)可完全消除尾流旋转损失。

    齿轮箱流线型支承体与齿轮箱中纵剖面间保有一定攻角,有利于提高推进效率,攻角的最佳数值随选定工况的不同而异。

    齿轮箱流线型支承体与齿轮箱中纵剖面间没有夹角,有利于稳舵。

    对于不带导管的装置,在齿轮箱下装有一形状完全与上支承体对称的下支承体,有利于稳舵和提高推进效率。

    本发明现在要用举例并参阅附图的办法来进行描述,其中:

    附图  1为采用固定轴传动的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示意图。

    附图  2为采用双短轴传动的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示意图。

    附图  3为装有全导管的双反全回转装置示意图。

    附图  4为装有半导管的双反全回转装置示意图。

    附图  5为未装导管的装置的有攻角的支承体剖面示意图。

    附图  6为未装导管的有下支承体的装置示意图。

    附图1中垂直轴(3)通过伞齿轮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前套筒(7)和后套筒(5)带动固定于套筒端的前后螺旋桨(1)、(4)等速反向转动。为前后套筒及螺旋桨提供支承的固定轴(8)固定于齿轮箱壁(6)上。支承体(2)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承,也是装置的回转轴。

    附图2中垂直轴(3)通过伞齿轮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前轴(10)和后轴(9)带动轴端的前桨(1)和后桨(4)等速反向转动,齿轮箱(6)拼装而成,支承体(2)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承,也是装置的回转轴。

    附图3中导管(12)将前后桨(1)、(4)及齿轮箱(6)置于其中。通过上支承体(2)和下支承体(11)为齿轮箱提供支承。动力轴通过总支承体(13)和上支承体(2)引入齿轮箱。

    附图4中导管(14)仅将后桨(4)置于其中,导管的支承由上支承体(2)和下支承体(11)提供。

    附图5中支承体(2)为流线型,并与齿轮箱中纵剖面间有一攻角。

    附图6中下支承体(11)与上支承体(2)具有完全对称的外形,其作用是平衡尾流中的水动力而不是为齿轮箱(6)提供支承。

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双反全回转推进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旋桨布置在回转轴的前后两侧,这样便可以消除螺旋桨尾流中的旋转水力损失,提高推进效率;同时大大减少操舵力矩,简化了操舵机构。本发明可通过固定轴或双短轴传动机构实现,其结构简单、可靠,拆装方便,造价低廉,便于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