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气胎型车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53790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2386.8

申请日:

1990.04.23

公开号:

CN1051888A

公开日:

1991.06.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0B19/00; B60C23/02

主分类号:

B60B19/00; B60C23/02

申请人:

张舒彤

发明人:

张舒彤

地址:

461000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文化馆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圈内气胎型车轮,属交通车辆部件,它是将传统的圈外气胎型车轮的气胎移入圈内。以避免原形式的气胎与地面接触而易发生的磨损与刺破。同时利用设计的安全装置在无气时自动交连,保护气胎不受压损而能继续运行,气少报警,气过足报警。适合车子的轻便型发展趋势。

权利要求书

1: 气胎装在钢圈内部的车轮。其组件有:胶轮圈,钢圈,花毂筒,开口于外圆的外袋,气门芯装在外圆的内胎、支撑圈、骑托圈、骑托圈臂组成的减振装置,及内安全齿、外安全齿、安全齿垫组成的无气运转设施。

说明书


圈内气胎型车轮属交通车辆部件。特别适用于自行车、三轮车、机动三轮车、人力车用车轮。它是将传统的圈外气胎型车轮的气胎移入圈内。使之不与,地面摩擦、接触、它保留了传统的圈外气胎型车轮所具有的弹性物-“空气”的弹性好、经济、易得到、不老化、轻、工作时无机械磨损的优点。其最大特点在于(1)、气胎隔离地面,避免了气胎部分被地面磨损与刺破;(2)、在无气或少气当时又无法排除的情况下仍能行驶,并保护内外胎无压损;(3)气少可自动报警,气过足可自动报警;(4)、与传统圈外气胎型车轮相比,重量相等,适合车子的轻便型发展趋势。

    附图名称:

    1、安全齿垫,2、内安全齿,3、外安全齿,4、骑托圈,5、外袋,6、内胎,7、气门,8,连接螺钉,(两排十只错开位按装),9、花毂筒,10、涨闸,11、支撑圈(左右各一个),12、骑托圈臂;13、胶轮圈,14、钢轮圈。

    实现的最好方式如28、26型自行车,接触地面的胶轮圈,宽2.5公分,厚2公分。钢轮圈2公分宽。胶轮圈和钢轮圈农村用车适当放宽。辐条按传统方法编装、花毂筒与左右分开的两个支撑圈用两排错开位的10个螺钉紧固成一个装气胎的钢圈,利用气胎向外涨力的特性,气胎紧贴在这个钢圈内壁。支撑圈的左右壁与气胎有0.5公分的间隙,给气胎在受压时一个向两边扩张的工作区,同时气少时气胎受压,过于扩张时给一个力的反射。骑托圈是把从轴上传来的压力骑压给气胎,骑托圈受气胎园体,园周的控制,工作时骑压气胎规范运动,对力的反方向那部分气胎不堕拉。对气胎的轴向摆动,骑托圈的两个边与骑托圈臂两边迎来的外安全齿分别给以纠正。间隙为0.25公分,达到运行稳健。当图1中标3与标2撞击时,说明气弱。气再弱时部分外安全齿自动进入部分内安全齿作交连运行。骑托圈两边与外安全齿上下间隙是1.5公分,外安全齿与内安全齿间隙是1.5公分,因而轮子弹力距控制在0至1.5公分之间,附合传统自行车轮正常工作时地弹力距。等于或超过1.5公分时为故障,需要再充气。当故障时骑托圈的边与支撑圈的根部的间隙保证在1.5公分之间,气胎不会受损。气胎外袋开口外园,气门芯从外园出。修理气胎时把一边的5个固紧螺钉去下,去掉一边的支撑圈,比传统的气胎扒胎时更为省力。

    有图1、2、3、4。

圈内气胎型车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圈内气胎型车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圈内气胎型车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圈内气胎型车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圈内气胎型车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圈内气胎型车轮,属交通车辆部件,它是将传统的圈外气胎型车轮的气胎移入圈内。以避免原形式的气胎与地面接触而易发生的磨损与刺破。同时利用设计的安全装置在无气时自动交连,保护气胎不受压损而能继续运行,气少报警,气过足报警。适合车子的轻便型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