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火车客车.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3804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10024.2

申请日:

1990.12.18

公开号:

CN1062506A

公开日:

1992.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1B1/00

主分类号:

B61B1/00

申请人:

庞崇作;

发明人:

庞崇作

地址:

742200甘肃省陇南地区礼县农机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双轨火车(客车),特别是双轨不停火车(客车)的发明。它在车厢上装有电路接头(机车头前端也有)、可伸缩的装彩色摄像机的框架、彩色摄像机、特殊几种电路、拨杠、机车头驾驶室内安有闭路电视的彩色监示器,在车站上岔道处有岔道接头、车动道岔转辙机和分别设置刹车、限速、加速起始点指示灯牌,通过增加这些装置,使机车头推着的一列火车(客车)的每个车站上可留下一节或几节车厢于岔道上,使该站下车乘客下车,又推着停在主道上、装有本站上车的乘客的一节或几节车厢在主道上继续前进,使整个列车(客车)除起终站外中途一概不停,

权利要求书

1: 双轨火车(客车)、双轨地铁、有轨双轨多节电车(客车),特别是双轨不停火车(客车)、双轨地铁、有轨双轨多节电车的客运工具,该客动工具(为斜述上的方便,后面以双轨不停火车(客车)为例斜述-其它可同样)后面有机车头(701)通过挂钩(702)连接,并推着前面互相用挂钩(506)和(606)连接的车厢(501)(601)前进,其特征在于在下一站下车的乘客都集中于最前面一节(或几节)车厢(501)中,到站后它(它们)自动进入岔道(之前由工作人员操纵它(它们)与后面车厢脱钩(606),并由其上的工作人员操纵这些车厢(501)上的刹车闸,使它(它们)停于岔道上的一位置上),而整个列车(客车)在脱钩车厢(501)后的第一节车厢(601)前面装的一种机件:拨杠部分(900)的拨杠(901)作用下,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使岔道接头换道,保证整个列车(客车)在主道上行进,并推着停在距岔道口不远的载有本站上车的乘客的车厢(501)继续前进,车厢上的工作人员使这些新增加的车厢(501)与后面车厢(601)(或(501))挂钩挂牢,列车(客车)前面的物境情况由彩色摄像机-大屏幕彩监电路系统(200)显示在列车(客车)最后的机车头(701)上的驾驶室内的彩监(224)屏幕上,为使火车(客车)司机能看清前面的物境,彩色摄像机(223)装在一个特殊装置-可伸缩的装彩色摄像机的框架(300)的框架箱(301)内,使它既能避免互相碰撞,又能伸到整个列车(客车)最前方,它的电路(200)和车灯电路(400)(另有有线广播电路也同样)设计的使最前面车厢前端的摄像机(223)和车灯(423)工作和有电,还与最后的机车头(701)上的驾驰室内的彩监(224)和电源(424)电路接通,又使居中的车厢(501)(或(601))前后其它的摄像机(223)和其它车灯(423)处不工作和无电,并与最后机车头(701)上驾驰室内的彩监(224)和电源(424)不成回路,又因为最前面的车厢与整个列车(客车)分离前后,整个列车(客车)速度不能快(要相当于列车到站时停车前一段时间的速度),当推着距岔道口不远的载有本站上车的乘客的车厢(501)后还需逐 渐加速,为此设计了刹车、限速、加速三种起始点指示灯牌(801)(802)、(803),它们各自安置在车站上一定位置上,以便让火车(客车)司机按时遵照执行。 这种列车的车厢(501)、(601)内需有宽的人行道(502)、(602),以便让到一站需下车的乘客从此人行道(502)、(602)步行集中到最前面一节或几节车厢(501)内(用广播与乘客事先约定),新上车的乘客到后面车厢(601)(或和(501))中,而这前面一节或几节车厢(501)将停放在下一站岔道上适当位置上,使该站下车的乘客下车,现一般车厢为3、2制(一面3人座、一面2人座),这种车厢(501)、(601)可改为
2: 2制(两面都是2座)。 这种车站岔道处有3·4米一段特制的岔道接头(100),它由三道拉杆固定其两根斜形活岔道轨(107),它通过岔道拉杆(1018)和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下面轴(1016)上的横拨把(1015)连接,岔道接头(100)的活岔道轨(107)下面焊有一轴螺栓(105)穿在焊接在死岔道轨(106)顶端下面的连拉板(104)的园孔内,下面再穿上垫圈(103),垫圈(103)下面安上螺母(102),螺母(102)和轴螺栓(105)上有孔,插上开口肖(101)防止螺母(102)自动脱落,岔道拉杆(1018)在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下面轴(1016)上的横拨把(1015)作用下垂直于道轨移动时,整个岔道接头(100)绕轴螺栓(105)旋转一定角度,使岔道接头(100)开口得到变换,使以后整个列车(客车)沿主轨道前进(以前的车厢(501)已进入岔道道轨上)。 这种列车(客车)车厢(501)、(601)侧门(因常重新编组,两头使用)下面车厢底下安装有拨杠部分(900),它有一个拨杠(901)一端通过固定肖螺栓(902)固定在(但可转动)转轴(903)前端的夹头中,不用时可转动90°下垂,用时由车厢内工作人员搬起插到支撑方轴(912)前端夹头中,用插肖(919)插入夹头和它的园孔内固定之,插肖(919)上连有铁链(918) 铁链(918)另一头连在焊接在支撑方轴(912)上的小园环上,支撑方轴(912)后部是方形,支撑方轴(912)前部有梯形螺纹部分安有有内梯形螺纹的手轮(916),转动手轮(916)能使支撑方轴(912)伸出,拨杠(901)也随之突出,这时列车(客车)经过时拨杠(901)可作用于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的,插块拨把(1008)和挡拨把(1007),使它转过一定角度,用过后取出插肖(919),使拨杠(901)重新下垂,并转动手轮(916),退回支撑方轴(912),转轴(903)穿在两个园孔轴座(904)、(909)中、中间穿两个挡环(906)、(907)、限止转轴(903)前后移动,两个挡环(906)、(907)、分别用开口肖(905)、(908)固定,支撑方轴(912)穿在一个方孔轴座(913)和一个园孔轴座(914)中,不能转动、后面用开口肖(910)将其上方孔挡环(911)固定其上,限止其轴向移动距离,手轮(916)两侧安有垫圈(915)、(917),用以减小手轮(916)转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四个轴座(904)、(909)、(913)、(914)分别用螺栓固定在车厢(501)、(601)侧门下面车厢底面两侧。 这种列车(客车)采用了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它与现有铁路车站上使用的人力道岔转辙机大致相同,只是高些、牢固些,利于车厢右侧(迎着列车(客车)看)门下的拨杆(901)能推动本站道轨相应侧的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上的插块拨把(1008)绕固定在挡拨把(1007)上的插块拨把架(1009)上的轴螺栓(1010)转一角度,同时插块拨把(1008)的另一端绑有牵动绳(1006),牵动绳(1006)经过挡拨把(1007)上用另一个轴螺栓(1013)固定的定滑轮(1012),转90°向下,又绑在拉杆(1005)上端,而拉杆(1005)经过用螺栓(1002)固定插入挡拨把(1007)中的插板(1004),下面又穿上压缩弹簧(1003),再下面用螺纹连接插块(1001),使它从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机座顶盘(1017)的开口槽中抽出,这便于列车(客车)上的拨杠(901)随车继续前进时、插块 拨把(1008)转过一定角度后靠住挡拨把(1007),并推动它们绕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方轴(上方下园)(1016)旋转一个角度,方轴(1016)下端园轴部分与现有人力道岔转辙机一样有插入立园轴(1016)的横拨把(1015),它又拉动安在其上的岔道拉杆(1018),使岔道接头(100)完成换道任务,当列车(客车)与其上的拨杠(901)经过后,插块(1001)在压缩弹簧(1003)作用下又伸出,并插在机座顶盘(1017)上另一个开口槽中,挡拨把(1007)和轴(1016)再不能转动,挡拨把(1007)和插块拨把(1008)外端面各有一园孔,它们是为便于分别插入一钢管(1014),用两手搬动,使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和岔道接头(100)重新恢复初始状态,以利于迎接那下一趟列车(客车)的到来,能同样的使本站下车的乘客乘坐的车厢(501)进入岔道,而其它的整个列车(客车)在主道上继续前进。 这种列车(客车)上还有特殊的可伸缩的装彩色摄像机的框架(300),它安装在每个车厢两端上方中央,它上方中间是碰柱(302),它下面固定有框架箱(301),框架箱(301)内可装彩色摄像机(223),并用螺栓(315)固定,碰柱(302)穿上有方孔的外管盖(313),碰柱(302)上还有用插肖(312)固定的方孔挡圈(311)和用大螺母(309)安在其后端有外螺纹的螺柱上,并用插肖(308)固定之,大螺母(309)前面有方孔插塞(307),插塞(307)用螺栓(305)固定在外管(306)上,挡圈(311)和插塞(307)之间碰柱(302)上穿有压缩弹簧(310),这样穿好后插入外管(306)中,外管盖(313)用螺栓(314)固定在外管(306)上,外管(306)后面有法兰盘可安装在车厢(501)、(601)两端上面中间的接座上,当两节车厢(501)、(601)相接时,两碰柱(302)接触相碰,并缩回各自的外管(306)内,并压缩压缩弹簧(310),当一个车厢位于列车(客车)最前端时,碰柱(302)在压缩弹簧(310)作用下伸出,使下面的框架箱 (301)中装的彩色摄像机(223)伸出,不致因车厢软接头(508)、(608)的阻挡看不清列车(客车)前面一些地方的物镜。 相应的这种列车(客车),它的彩色摄像机--大屏幕彩监系统(200)(或车灯-电源系统(400))中还有一个中间电路部件,它就是电路接头,每种电路、每个车厢前后各两个、机车头前面两个,一对是为了接通摄像机(223)--彩监(224)电路,另一对是为了接通车灯(423)--电源(424)电路,电路接头上有接头柱(201)(或(401))它前面粘接有绝缘园环(202)(或(402)),绝缘园环(202)(或(402))前面又粘接有接触头(203)(或(403)),为接通电路,它上焊有电线(216))或(416)),电线(216)(或(416))另一端拉向后端机车头(701)上驾驰室内的彩监(224)(或车头电源(424))上,接头柱(201)(或(401))中间两侧有键条(222)(或(422)),它插在接头外管(208)(或(408))内的、用螺栓(209)(或(409))、(219)(或(419))固定的两个插塞(210)(或(410))、(212)(或(412))上,可前后滑动,后面那个插塞(212)(或(412))后侧面粘接有硬胶园环(213)(或(413)),硬胶园环(213)(或(413))后侧面又粘接有只与它接触的园环触点(218)(或(418)),这个园环触点(218)(或(418))上焊接有电线,电线另一端接在接触头(203)(或(403))拉来的电线(216)(或(416))上,接头柱(201)(或(401))后端园盘前侧粘接有硬胶园环(214)(或(414)),硬胶园环(214)(或(414))前侧又粘接有只与它接触的园环触点(217)(或(417)),这个园环触点(217)(或(417))焊接有电线(215)(或(415)),电线(215)(或(415))另一端拉向本厢(车)该头(指与这个电路接头同头)摄像机(223)(或本厢(车)该头车灯(423)),碰头柱(201)(或(401))中间穿有用插肖(221)(或 (421))固定的挡圈(211)(或(411)),挡园(211)(或(411))与后插塞(212)(或(412))中间的接头柱(201)(或(401))上穿有压缩弹簧(220)(或(420)),两个园环触点(217)(或(417))和(218)(或(418))平常因压缩弹簧(220)(或(420))的作用是接触的,但当两节车厢连接时,两个接头柱(201)(或(401))相碰,缩回各自的接头外管(208)(或(408))中,这时两个园环触点(217)(或(417))和(218)(或(418))分离,电路断路,接头柱(201)(或(401))前面焊接有接头盖(204)(或(404)),接头盖(204)(或404))与接头外管(208)(或(408))之间有用螺栓(205)(或(405))和(207)(或(407))固定的橡胶折叠管(206)(或(406),用以保护接头柱(201)(或(401)),接头柱(201)(或(401))上的接头外管(208)(或(408))后端有法兰盘,可用螺栓固定在每节车厢两端偏上两侧的接座上,每节车厢该头的摄像机(223)的两根电源线接在相应的车灯(423)电源线上,每节车厢每头的车灯(423)分支线上有个双闸刀开关,用以白天车厢内工作人员关掉本厢本头车灯(423)用,后面机车头(701)上的彩监(224)的两根电源线接在驾驰室内电源线上,中间有双闸刀开关,上面摄像机--彩监电路系统(200)(或车灯--电源电路系统(400))在驾驰室内也有各自的双闸刀开关(225)(或(425)),通过这套电路设置,使驾驰室内的司机用彩监(224)和列车(客车)最前方的摄像机(223)可看清该到车(客车)前面物镜(或最前方车厢前端车灯(423)可以亮)而中间的摄像机(223)不工作(或车灯(423)不亮),并与驾驰室内的彩监(224)(或电源(424))都不成回路。 另外这种列车(客车)上的有线广播电路,也可像上面两种电路设置,也可用上述设置加置载波机处理,而不增加电路接头数目,用不同波段接通每节车厢与机车头(701)中的有关设备的通路。 此外行驰这种列车(客车)的车站上还要设置特殊的指示灯牌系 统,用以夜晚白天指示这种列车(客车)的正常安全运行,有刹车起始点指示灯牌(801)、限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2)和加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3):它有正方形(从空中看)的铁皮箱,正方形一边平连有一个铁皮箭头,从地平面上看有箭头的这一面有平置的两个园灯,与铁皮箭头平行的另一面也有两个平置的园灯,每种灯牌还有立杆用于截于地上用,刹车起始点指示灯牌(801)的铁皮箭头上有 OA标记,指明列车(客车)行驰到此应开始刹车,限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2)的铁皮箭头上有≤3!标记,指明列车(客车)行驰到此,行驰速度不应大于3公里,这个速度与列车到站停稳之前的瞬间速度大致相同,加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3)铁皮箭头上有OZ标记,指明列车(客车)行驶到此刹车已停止,应加速,直至到两站间正常的行驰速度,三种指示灯牌(801)、(802)、(803)铁皮箭头面,两个灯的颜色(一种指示灯牌有铁皮箭头面的两个灯与另一面两个灯颜色应相同)、立杆及其它部分上带色和染色需与现有铁路各种指示灯牌的颜色无矛盾、又醒目、又能完成应完成的使命为准,它们安置在车站上顺着列车(客车)行进方向的先后顺序如以上叙述的道轨右侧(迎着列车看)一定位置上。
3: 2制(一面3人座、一面2人座),这种车厢(501)、(601)可改为2、2制(两面都是2座)。 这种车站岔道处有3·4米一段特制的岔道接头(100),它由三道拉杆固定其两根斜形活岔道轨(107),它通过岔道拉杆(1018)和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下面轴(1016)上的横拨把(1015)连接,岔道接头(100)的活岔道轨(107)下面焊有一轴螺栓(105)穿在焊接在死岔道轨(106)顶端下面的连拉板(104)的园孔内,下面再穿上垫圈(103),垫圈(103)下面安上螺母(102),螺母(102)和轴螺栓(105)上有孔,插上开口肖(101)防止螺母(102)自动脱落,岔道拉杆(1018)在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下面轴(1016)上的横拨把(1015)作用下垂直于道轨移动时,整个岔道接头(100)绕轴螺栓(105)旋转一定角度,使岔道接头(100)开口得到变换,使以后整个列车(客车)沿主轨道前进(以前的车厢(501)已进入岔道道轨上)。 这种列车(客车)车厢(501)、(601)侧门(因常重新编组,两头使用)下面车厢底下安装有拨杠部分(900),它有一个拨杠(901)一端通过固定肖螺栓(902)固定在(但可转动)转轴(903)前端的夹头中,不用时可转动90°下垂,用时由车厢内工作人员搬起插到支撑方轴(912)前端夹头中,用插肖(919)插入夹头和它的园孔内固定之,插肖(919)上连有铁链(918) 铁链(918)另一头连在焊接在支撑方轴(912)上的小园环上,支撑方轴(912)后部是方形,支撑方轴(912)前部有梯形螺纹部分安有有内梯形螺纹的手轮(916),转动手轮(916)能使支撑方轴(912)伸出,拨杠(901)也随之突出,这时列车(客车)经过时拨杠(901)可作用于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的,插块拨把(1008)和挡拨把(1007),使它转过一定角度,用过后取出插肖(919),使拨杠(901)重新下垂,并转动手轮(916),退回支撑方轴(912),转轴(903)穿在两个园孔轴座(904)、(909)中、中间穿两个挡环(906)、(907)、限止转轴(903)前后移动,两个挡环(906)、(907)、分别用开口肖(905)、(908)固定,支撑方轴(912)穿在一个方孔轴座(913)和一个园孔轴座(914)中,不能转动、后面用开口肖(910)将其上方孔挡环(911)固定其上,限止其轴向移动距离,手轮(916)两侧安有垫圈(915)、(917),用以减小手轮(916)转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四个轴座(904)、(909)、(913)、(914)分别用螺栓固定在车厢(501)、(601)侧门下面车厢底面两侧。 这种列车(客车)采用了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它与现有铁路车站上使用的人力道岔转辙机大致相同,只是高些、牢固些,利于车厢右侧(迎着列车(客车)看)门下的拨杆(901)能推动本站道轨相应侧的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上的插块拨把(1008)绕固定在挡拨把(1007)上的插块拨把架(1009)上的轴螺栓(1010)转一角度,同时插块拨把(1008)的另一端绑有牵动绳(1006),牵动绳(1006)经过挡拨把(1007)上用另一个轴螺栓(1013)固定的定滑轮(1012),转90°向下,又绑在拉杆(1005)上端,而拉杆(1005)经过用螺栓(1002)固定插入挡拨把(1007)中的插板(1004),下面又穿上压缩弹簧(1003),再下面用螺纹连接插块(1001),使它从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机座顶盘(1017)的开口槽中抽出,这便于列车(客车)上的拨杠(901)随车继续前进时、插块 拨把(1008)转过一定角度后靠住挡拨把(1007),并推动它们绕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方轴(上方下园)(1016)旋转一个角度,方轴(1016)下端园轴部分与现有人力道岔转辙机一样有插入立园轴(1016)的横拨把(1015),它又拉动安在其上的岔道拉杆(1018),使岔道接头(100)完成换道任务,当列车(客车)与其上的拨杠(901)经过后,插块(1001)在压缩弹簧(1003)作用下又伸出,并插在机座顶盘(1017)上另一个开口槽中,挡拨把(1007)和轴(1016)再不能转动,挡拨把(1007)和插块拨把(1008)外端面各有一园孔,它们是为便于分别插入一钢管(1014),用两手搬动,使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和岔道接头(100)重新恢复初始状态,以利于迎接那下一趟列车(客车)的到来,能同样的使本站下车的乘客乘坐的车厢(501)进入岔道,而其它的整个列车(客车)在主道上继续前进。 这种列车(客车)上还有特殊的可伸缩的装彩色摄像机的框架(300),它安装在每个车厢两端上方中央,它上方中间是碰柱(302),它下面固定有框架箱(301),框架箱(301)内可装彩色摄像机(223),并用螺栓(315)固定,碰柱(302)穿上有方孔的外管盖(313),碰柱(302)上还有用插肖(312)固定的方孔挡圈(311)和用大螺母(309)安在其后端有外螺纹的螺柱上,并用插肖(308)固定之,大螺母(309)前面有方孔插塞(307),插塞(307)用螺栓(305)固定在外管(306)上,挡圈(311)和插塞(307)之间碰柱(302)上穿有压缩弹簧(310),这样穿好后插入外管(306)中,外管盖(313)用螺栓(314)固定在外管(306)上,外管(306)后面有法兰盘可安装在车厢(501)、(601)两端上面中间的接座上,当两节车厢(501)、(601)相接时,两碰柱(302)接触相碰,并缩回各自的外管(306)内,并压缩压缩弹簧(310),当一个车厢位于列车(客车)最前端时,碰柱(302)在压缩弹簧(310)作用下伸出,使下面的框架箱 (301)中装的彩色摄像机(223)伸出,不致因车厢软接头(508)、(608)的阻挡看不清列车(客车)前面一些地方的物镜。 相应的这种列车(客车),它的彩色摄像机--大屏幕彩监系统(200)(或车灯-电源系统(400))中还有一个中间电路部件,它就是电路接头,每种电路、每个车厢前后各两个、机车头前面两个,一对是为了接通摄像机(223)--彩监(224)电路,另一对是为了接通车灯(423)--电源(424)电路,电路接头上有接头柱(201)(或(401))它前面粘接有绝缘园环(202)(或(402)),绝缘园环(202)(或(402))前面又粘接有接触头(203)(或(403)),为接通电路,它上焊有电线(216))或(416)),电线(216)(或(416))另一端拉向后端机车头(701)上驾驰室内的彩监(224)(或车头电源(424))上,接头柱(201)(或(401))中间两侧有键条(222)(或(422)),它插在接头外管(208)(或(408))内的、用螺栓(209)(或(409))、(219)(或(419))固定的两个插塞(210)(或(410))、(212)(或(412))上,可前后滑动,后面那个插塞(212)(或(412))后侧面粘接有硬胶园环(213)(或(413)),硬胶园环(213)(或(413))后侧面又粘接有只与它接触的园环触点(218)(或(418)),这个园环触点(218)(或(418))上焊接有电线,电线另一端接在接触头(203)(或(403))拉来的电线(216)(或(416))上,接头柱(201)(或(401))后端园盘前侧粘接有硬胶园环(214)(或(414)),硬胶园环(214)(或(414))前侧又粘接有只与它接触的园环触点(217)(或(417)),这个园环触点(217)(或(417))焊接有电线(215)(或(415)),电线(215)(或(415))另一端拉向本厢(车)该头(指与这个电路接头同头)摄像机(223)(或本厢(车)该头车灯(423)),碰头柱(201)(或(401))中间穿有用插肖(221)(或 (421))固定的挡圈(211)(或(411)),挡园(211)(或(411))与后插塞(212)(或(412))中间的接头柱(201)(或(401))上穿有压缩弹簧(220)(或(420)),两个园环触点(217)(或(417))和(218)(或(418))平常因压缩弹簧(220)(或(420))的作用是接触的,但当两节车厢连接时,两个接头柱(201)(或(401))相碰,缩回各自的接头外管(208)(或(408))中,这时两个园环触点(217)(或(417))和(218)(或(418))分离,电路断路,接头柱(201)(或(401))前面焊接有接头盖(204)(或(404)),接头盖(204)(或404))与接头外管(208)(或(408))之间有用螺栓(205)(或(405))和(207)(或(407))固定的橡胶折叠管(206)(或(406),用以保护接头柱(201)(或(401)),接头柱(201)(或(401))上的接头外管(208)(或(408))后端有法兰盘,可用螺栓固定在每节车厢两端偏上两侧的接座上,每节车厢该头的摄像机(223)的两根电源线接在相应的车灯(423)电源线上,每节车厢每头的车灯(423)分支线上有个双闸刀开关,用以白天车厢内工作人员关掉本厢本头车灯(423)用,后面机车头(701)上的彩监(224)的两根电源线接在驾驰室内电源线上,中间有双闸刀开关,上面摄像机--彩监电路系统(200)(或车灯--电源电路系统(400))在驾驰室内也有各自的双闸刀开关(225)(或(425)),通过这套电路设置,使驾驰室内的司机用彩监(224)和列车(客车)最前方的摄像机(223)可看清该到车(客车)前面物镜(或最前方车厢前端车灯(423)可以亮)而中间的摄像机(223)不工作(或车灯(423)不亮),并与驾驰室内的彩监(224)(或电源(424))都不成回路。 另外这种列车(客车)上的有线广播电路,也可像上面两种电路设置,也可用上述设置加置载波机处理,而不增加电路接头数目,用不同波段接通每节车厢与机车头(701)中的有关设备的通路。 此外行驰这种列车(客车)的车站上还要设置特殊的指示灯牌系 统,用以夜晚白天指示这种列车(客车)的正常安全运行,有刹车起始点指示灯牌(801)、限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2)和加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3):它有正方形(从空中看)的铁皮箱,正方形一边平连有一个铁皮箭头,从地平面上看有箭头的这一面有平置的两个园灯,与铁皮箭头平行的另一面也有两个平置的园灯,每种灯牌还有立杆用于截于地上用,刹车起始点指示灯牌(801)的铁皮箭头上有 OA标记,指明列车(客车)行驰到此应开始刹车,限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2)的铁皮箭头上有≤3!标记,指明列车(客车)行驰到此,行驰速度不应大于3公里,这个速度与列车到站停稳之前的瞬间速度大致相同,加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3)铁皮箭头上有OZ标记,指明列车(客车)行驶到此刹车已停止,应加速,直至到两站间正常的行驰速度,三种指示灯牌(801)、(802)、(803)铁皮箭头面,两个灯的颜色(一种指示灯牌有铁皮箭头面的两个灯与另一面两个灯颜色应相同)、立杆及其它部分上带色和染色需与现有铁路各种指示灯牌的颜色无矛盾、又醒目、又能完成应完成的使命为准,它们安置在车站上顺着列车(客车)行进方向的先后顺序如以上叙述的道轨右侧(迎着列车看)一定位置上。

说明书


本发明是关于火车(客车),特别是不停火车(客车)的发明。

    火车(客车)运行时,机车头带着车厢(客车)前进,有时也可以是机车头在后推着车厢(客车)前进。但是目前的火车(客车)到站必停,不论大站小站,少则两三分钟,多则十几分钟,这对于到一个站不下车的乘客,就存在着时间的浪费。

    为缩短乘客在所坐火车(客车)上乘坐时间,通常的做法是适当、恰当的减少每个站的停车(客车)时间,合理加快火车(客车)在两站铁路线上的运行速度,明显的这两种因素的利用、调整都是有限度的,最终还必将存在着浪费时间问题。据各种信息来源分析,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不停火车(客车)的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火车(客车)运行方案的装置,它能使火车(客车)除去起终站外,在整个运行线路上一概不停。但这种列车(客车)只适用于双轨火车(客车)、双轨地铁、有轨双轨多节电车(客车、需改进车厢挂钩)地线路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机车头推着整个车厢组前进,在下一站下车的乘客都集中于最前面一节(或几节)车厢中,到站后它(它们)自动进入岔道(之前由工作人员操纵它(它们)与后面车厢脱钩),并由其上的工作人员操纵这些车厢上的刹车闸,使它(它们)停于岔道上的一定位置上,而整个列车(客车)在脱钩车厢后的第一节车厢前面装的一种机件:拨杠作用下,车动道岔转辙机使岔道接头换道,保证整个列车(客车)在主道上行进,并推着停在距岔道口不远的载有本站上车的乘客的车厢继续前进。车厢上的工作人员使这些新增加的车厢与后面车厢挂钩挂牢。列车(客车)前面的物境情况由彩色摄像机-大屏幕彩监电路系统显示在列车(客车)最后的机车头上驾驰室内的彩监屏幕上,使火车(客车)司机能看清前面的情况:彩色摄像机装在一个特殊装置-可伸缩的装彩色摄像机的框架内,使它既能避免互相碰撞,又能伸到列车(客车)最前方,这样司机可以看清前面所有必要看清的地方,它的电路和车灯电路设计的使最前面车厢前端的摄像机和车灯工作和有电,并与最后的机车头上驾驰室内的彩监电路和电源电路接通,又使居中的车厢前后(因车厢可前后两方向使用)的其它摄像机(它们上都安有这些)和其它车灯(因车厢可前后两方向使用,它们都安有它)处不工作和无电,并与最后机车头上驾驰室内的彩监和电源不成回路。又因为最前的车厢与整个列车(客车)分离前后,整个列车(客车)速度不能快(要相当于列车到站时停车前一段时间的速度),当它推着距岔道口不远的载有本站上车的乘客的车厢后还需逐渐加速,为此设计了刹车、限速、加速三种起始点指出灯牌,它们各自安置在车站上的一定位置上,以便让火车(客车)司机按时遵照执行。

    这种列车(客车)的车厢内需有较宽的人行道,以便让到下一站需下车的乘客从此人行道上步行集中到最前面一节(或几节)车厢内(用广播与乘客事先约定)、新上车的乘客到后面车厢中去,而这前面一节(或几节)车厢将停放在下一站岔道上适当位置上,使该站下车的乘客下车,现一般为3、2制(一面3人座,一面2人座),这种车厢可改为2、2制(两面都是2人座)。

    这种车站岔道处有3。4米一段特制的岔道接头,它由三道拉杆固定其两根斜形活岔道轨,它通过岔道拉杆和车动道岔转辙机下面轴上的横拨把连接,岔道接头的活岔道轨端下面焊有一轴螺栓,它穿在焊接在死岔道轨顶端下面的连拉板的园孔内,下面再穿上垫圈,垫圈下面安上螺母,螺母和轴螺栓上有孔,插上开口肖,防止螺母自动脱落,岔道拉杆在车动道岔转辙机下面轴上的横拨把作用下垂直于道轨移动时,整个岔道接头绕轴螺栓旋转一定角度,使岔道接头开口得到变换,使以后整个列车(客车)沿主轨道前进(以前的车厢已进入岔道道轨上),3·4米正好是现有车厢前面车厢最后一个轮子轴线到后面一个车厢下安的拨杠与车站上道轨傍安装的车动道岔转辙机开始发生作用的距离,3·4米也正好是现行铁路岔道口斜轨部分的长度。

    这种列车(客车)车厢两头(因常两头使用和重新变换编组)右侧(迎着列车看,左侧也有,单程只用一侧,下面只叙述右侧情况)门下面、车厢底下,安装有拨杠部分,它有一个拨杠,它一端通过固定肖螺栓固定在(但可转动)转轴的夹头中,不用时,可转动90°下垂,用时由车厢内工作人员搬起,插到支撑方轴前端夹头中,用插肖插入夹头和它的园孔内固定之,插肖上连有铁链,铁链另一头连在焊接在支撑方轴上的小园环上,支撑方轴后部是方形,前部有梯形螺纹部分安有有内梯形螺纹的手轮,转动手轮能使支撑方轴伸出,拨杠也随之突出,这时列车(客车)经过时,拨杠可作用于车动道岔转辙机的插块拨把和挡拨把,使它们转过一定角度,用过后取出插肖,使拨杠重新下垂,再转动手轮,退回支撑方轴,转轴穿在两个园孔轴座中,中间用两个挡环限止转轴前后移动,两个挡环分别用开口肖固定,支撑方轴穿在一个方孔轴座和一个园孔轴座中,不能转动,后面用开口肖将其方孔挡环固定其上,限止其轴向移动距离,四个轴座分别用螺栓固定在车厢右侧门(迎着列车看)下面车厢底面两侧。

    这种列车(客车)采用了车动道岔转辙机,它与现有的铁路车站使用的人力道岔转辙机大致相同,只是高些、牢固些和便于车厢右侧(迎着列车(客车)看)门下的拨杠能推动车站相应侧的车动道岔转辙机上的插块拨把绕固定在挡拨把上的插块拨把架上的轴螺栓转一角度,同时插块拨把的另一端绑有牵动绳,牵动绳经过另一个挡拨把上的轴螺栓固定的定滑轮,转90°向下,又绑在拉杆上端,而拉杆经过用螺栓固定插入挡拨把中的插板,下面又穿上压缩弹簧,再下面用螺纹连接插块,使它从车动道岔转辙机机座顶盘的开口槽中抽出,这便于当列车(客车)上的拨杠随车继续前进时,插块拨把转过一定角度后靠住挡拨把,并推动它们绕车动道岔转辙机方轴(上方下园)旋转一个角度,方轴下端园轴部分与现有人力道岔转辙机一样,有插入立轴的横拨把,它又拉动安在其上的岔道拉杆,使岔道接头完成换道任务,当列车(客车)与其上的拨杠经过后,插块在压缩弹簧作用下又伸出,并插在机座顶盘上另一个开口槽中,挡拨把和立轴再不能转动,挡拨把和插块拨把外端面各有一园孔,它们是便于分别插入一钢管,用两手搬动,使车动道岔转辙机和岔道接头重新恢复初始状态,以利于迎接那下一趟列车(客车)的到来后能同样的使本站下车的乘客乘坐的车厢进入岔道,而整个列车(客车)则在主道上继续前进,车动道岔转辙机上面和其它部分与普通人力道岔转辙机相同,但要牢固些,使它能经得住行驰中的(慢速的)列车(客车)上的拨杠的微小冲击。如果车站(算终点站)共有n+2个,因为是双轨,共需2n个车动道岔转辙机(不算备用的)。

    这种列车(客车)还有特殊的可伸缩的装彩色摄像机的框架,它安装在每个车厢两端上方中央,当两节车厢不连接时,其上中间的碰柱由于碰柱末端穿在外管内,其上又由插肖固定的方孔插塞和由另一个插肖固定的方孔挡圈的作用,穿在碰柱它们中间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它伸长,使装于碰柱下框架箱内的摄像机伸到车厢软接头前面,清楚摄取列车(客车)前面物境,而当两节车厢连接时,碰柱缩入外管内,压缩弹簧受压缩,使两个框架箱内的摄像机不致碰撞。

    相应的这种列车(客车)它的彩色摄像机-大屏幕彩监系统的中间电路和车灯-电源系统的中间电路中还有一个中间部件,它就是电路接头,每种电路每个车厢前后各两个、机车头前面两个,一对是为了接通摄像机-彩监电路,另一对是为了接通车灯-电源电路,它明显的一共有8m+4个(m为车厢数)。电路接头上有接头柱,前面粘接有绝缘园环,绝缘园环前粘接有接触头,接触头上焊有电线,这根电线另一端拉向后端机车头上驾驰室内的彩监(或车头电源),接头柱中间两侧有键条,插在接头外管内的用螺栓固定的两个插塞上,可前后滑动,后面那个插塞后侧面粘接有硬胶园环,硬胶园环后侧面粘接有只与该硬胶园环接触的园环触点,这个园环触点上焊接有电线,电线另一端接在从接触头拉来的电线上,接头柱后端园盘前侧面粘接有硬胶园环,硬胶园环前侧面粘接有只与该硬胶园环接触的园环触点,这个园环触点上焊接有电线,电线另一端拉向本厢(车)该头(指与这个电路接头同头)摄像机(或本厢该头车灯),接头柱中间穿有用插肖固定的挡圈,挡圈与后插塞中间的接头柱上穿有压缩弹簧,两个园环触点平常因压缩弹簧的作用是接触的,但当两节节厢连接时,两个接头柱碰撞缩回各自的接头外管中,这时两个园环触点分离,电路断路,接头柱前面焊接有接头盖,接头盖与接头外管之间有用螺栓固定的橡胶折叠管,用以保护接头柱,每个接头柱的接头外管后端有法兰盘,可用螺栓固定在每节车厢两端偏上两侧车厢上的接头座上,每节车厢该头的摄像机的两根电源线接在相应车灯电源线上,每节车厢每头车灯分支线上有个双闸刀开关,用以白天车厢内工作人员关掉本车厢本头车灯,后面机车头上的彩监的两根电源线接驾驰室内电源上,中间有双闸刀开关,上面摄像机-彩监电路系统(或车灯电路系统)在驾驰室内也有各自的双闸刀开关,通过这套电路使驾驰室内的司机通过彩监和列车(客车)最前方的摄像机可看清该列车(客车)前面物境(或最前方车厢前端车灯可以亮),而中间的摄像机不工作(或车灯不亮)并与驾驰室内的彩监(或车头电源)都不成回路。

    另外这种列车(客车)上的有线广播电路,也可像上面两种电路设置,也可用上述设置加置载波机处理,而不增加电路接头数目,用不同波段接通每节车厢与机车头驾驰室中的有关设备的通路。

    此外行驰这种列车(客车)的车站上还要设置特殊的指示灯牌系统,用以夜晚白天指示这种列车(客车)的正常安全运行。有刹车起始点指示灯牌、限速起始点指示灯牌、加速起始点指示灯牌:它由正方形(从空中向下看)铁皮箱,正方形一边平连有一个铁皮箭头,从地平面上看,有箭头的这一面有平置的两个园灯,四方形与平连有铁皮箭头平行的另一面也有两个平置的园灯,每种灯牌还有立杆,用于载于地上用,这三种指示灯牌安置在车站铁轨右侧(迎着列车看),铁皮箭头的指示方向垂直于道轨,刹车起始点指示灯牌的铁皮箭头上有 OA标记,指明列车(客车)行驰到此应开始刹车,限速起始点指示灯牌的铁皮箭头上有≤3!标记,指明列车(客车)行驰到此行驰速度不应大于3公里(这与列车到站停稳之前的瞬间速度大致相同),加速起始点指示灯牌铁皮箭头上有OZ标记,指明列车(客车)行驰到此,刹车已停止,应加速直至到两站间正常的行驰速度,三种指示灯牌铁皮箭头面、两个灯的颜色(一种指示灯牌另一面两个灯、牌面与铁皮箭头面的两个灯、牌面颜色应相同)及其它各个面及立杆上涂染颜色需与现有铁路各种指示灯牌的颜色无矛盾、又醒目、又能完成应完成的使命为准,它们安置在车站上顺着列车(客车)行进方向的先后顺序如以上叙述的、道轨右侧(迎着列车看)一定位置上。地铁中的这类指标灯牌系统应另行设计,但下面省略。

    本发明与现有双轨火车(客车)、双轨地铁、有轨双轨多节电车(客车)比较,节省时间是明显的。如果一个列车(客车)(为叙述上的简便,下面只写这种车辆,但对其它两种车辆也是成立的)全程中间站有10个站,每个站平均停车三分钟,全程每个座位共计浪费了三十分钟,一次列车(客车)假设有10个车厢,每个车厢平均载人100人,全程12个站它单程共浪费时间500小时,每年浪费时间的总和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这在现今世界上人类生活日趋快节奏的今天,无异是很可惜的。改用这种双轨火车(客车),这种浪费完全可以避免。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在下面图中零部件代号×××(或××××)后两位数代表部件中零件代号,前面一位(或两位)数,代表部件代号。

    图1、图2:分别是中途车站上不停火车(客车)全图(单程简图:与一般列车(客车)、车站上相同的零部件及装置,均未仔细画或者略-下同。)的主视图、俯视图。

    图3、图4:分别是图2中Ⅰ处和Ⅱ处局部放大(1∶25)图(对图1、图2而言-下同)。

    图5、图6:分别是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的挡拨把部分放大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插块拨把(1008)是在一个力P作用下的状态(见图6)。

    图7:是图5的B向视图。

    图8:是图6的A-A向剖视图。

    图9、图10:分别是可插入挡拨把(1007)和插块拨把(1008)外侧端园孔中,在人力作用下使挡拨把(1007)复位的两个钢管(1014)放大的主、左视图。

    图11、图12、图13:分别是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放大的主、俯视图和左视图。

    图14、图15:分别是岔道接头(活斜轨部分)的放大的主剖视图和俯视图;因为还有一根轨,另有二图对图15中横轴来说是轴对称的,而主剖视图相同,未画出。

    图16、图17:分别是电路接头放大的主剖视图和左视图。摄像机-彩监系统电路中的电路接头(零件代号为(2××))与车灯-电源系统电路中的电路接头(零件代号为(4××))完全相同,只是电路去向不同:它的两个引出线如图16中箭头所示-一个接车后机车头中的彩监(或车头电源),另一个接本厢(车)该头摄像机(或本厢(车)该头车灯)。

    图18、图19:分别是拨杠部分(900)放大的主视图和俯视图。为了清楚表出零件,将四个轴座(904)、(909)、(913)、(914)头向上轴座面向下画,实际上它安在车厢下面,应是头向下轴座面向上。

    图20、图21、图22:分别是刹车起始点指示灯牌(801)放的主、俯、左视图。

    图23、图24、图25:分别是限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2)放大的主、俯、左视图。

    图26、图27、图28:分别是加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3)放大的主、俯、左视图。

    图29:是主要电路示意图(电路接头也画的是示意图)。彩色摄像机-彩监系统电路(部零件代号为(2××))与车灯-电源系统电路(部零件代号为(4××))。

    图30:是车厢(501)、(601)放大的断面简图。

    图31、图32、图33:分别是可伸缩的装摄像机的框架(300)放大的主剖视图、俯视图和图31的A-A向剖视图。这里画的框架(301)是示意性的,实际形状可根据彩色摄像机(223)的具体形状而制造。

    下面结合图1-图33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列车(客车)和有关装置及工作情况。

    图1、图2:概括的描述了一个中途车站的不停火车(客车)全图(单程简图:与一般列车(客车)、车站上相同的零部件及装置,均未仔细画和省略)。左面它有装载本站上车的乘客的中途车厢(501),向右有岔道接头和铁轨(100),再向右,道轨右侧(迎着列车(客车)看)有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它就是行进中的列车(客车)车厢上的拨杠(901)(安装于载本站下车乘客的中途车厢(501)后面的第一节车厢、图中是(601)上的)拨动的,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复原时是人力)通过岔道拉杆(1018)控制岔道接头,本厢该头摄像机-彩监系统(200)(中有电路接头:它是用于接通两车厢该系统电路的),可伸缩的装摄像机的框架(300)中装有本节该头的摄像机(223),本节该头车灯-电源电路系统(400)(中有电路接头:它是用于接通两车厢该系统电路的),车灯座(426),上面安车灯(423),中间的(501)是中途车厢,它内装载本站下车的乘客,车厢软接头(508),终点车厢(601)它首先装载终点站下车的乘客,有时也装载其它中途站下车的乘客,终点车厢软接头(608),机车头(701),刹车起始点指示灯牌(801),当列车(客车)行驰到驾驰室内司机到此指示灯牌铁皮箭头指出的线时,司机应刹车,限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2),司机到此指示灯牌铁皮箭头指出的线时,司机应使列车(客车)行驰速度不超过一个限度速度(这里是3公里),机车头门(703),机车头挂钩(702),终点车厢侧门(607),拨杠部分(900)的拨杠(901),它下垂时不起作用,架起时(如中间终点车厢(601)前头的)它使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中插块拨把(1008)和挡拨把(1007)(见图5-图13)改变位置,终点车厢间的挂钩(606),加速起始点指示灯牌(803),司机到此指示灯牌铁皮箭头指出的线时,说明装有本站下车的乘客的中间中途车厢(501)已进入岔道,列车(客车)在主道上已与停在距岔道接头不远的装载有本站上车的乘客的左面的中途车厢(501)已接触,可以开始加速行驰了,拨杠部分的手轮(916),中途车厢的侧门(507),中途车厢上的挂钩(506),列车(客车)在道轨(108)上行驰。图2中拨杠部分(900)只画了一侧的,实际上两侧都有。

    图3、图4:因上面重合有电路接头轮廓线等,一部分看不清,故用下面两个图来表示Ⅰ处的岔道接头(活斜轨部分)。

    图14、图15:死岔道轨(106)下面焊接有连拉板(104),连拉板(104)上有园孔,穿在活岔道轨(107)上焊接的轴螺栓(105)上、下面穿上垫圈(103),再安上螺母(102),螺母(102)和轴螺栓(105)上有园孔,插上开口肖(101)防止螺母自动脱落,这样活岔道轨(107)可以绕轴螺栓(105)转动一角度。图中是一根道轨上的,另有一根道轨的岔道接头它对图15中横轴来说是轴对称的,其它零件全同。这两个特殊道轨组成的岔道接头(活斜轨部分)(长3·4),另有三道拉杆,它是用于连接固定它们的(见图2)。

    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挡拨把(1007)上焊接有插块拨把架(1009)、插块拨把架(1009)上有用轴螺栓(1010)固定的插块拨把(1008),挡拨把(1007)有立长方形孔,下面插有插块(1001),插块(1001)上中心有螺孔,螺孔内安有拉杆(1005),插块(1001)上面拉杆(1005)上穿有压缩弹簧(1003),压缩弹簧(1003)上面有插入挡拨把(1007)的丁字形插板(1004),插板(1004)用螺栓(1002)固定,插板(1004)的作用是挡住压缩弹簧(1003),使它作用于插块(1001),使插块(1001)有向下之趋势,拉杆(1005)上端有园孔,绑有钢丝绳做的牵动绳(1006),牵动绳向上经过轴螺栓(1013)固定的定滑轮(1012),转90°折向插块拨把(1008)一端长方形孔中、绑在穿过这个长方形孔中的轴螺栓(1011)上。图5、图6中插块拨把(1008)粗实线是受到一个力P作用下的状态,这时压缩弹簧(1003)受到压缩,双点划线是外力P消失后的状态、插块(1001)在压缩弹簧(1003)作用下伸出。挡拨把(1007)左面的方孔是用于安装在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的机座顶盘(1017)上的轴(1016)上面呈方形轴上的,平园孔用于插固定螺栓。两个钢管(1014)是用于人力使挡拨把(1007)在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上复位时使用的:这时用两个钢管(1014)分别插入挡拨把(1007)和插块拨把(1008)外侧端面两个园孔内(见图7),两手捉住两个钢管(1014)水平用力,牵动绳(1006)拉动拉杆(1005),压缩弹簧(1003)受压缩,插块(1001)缩回挡拨把(1007)内,插块(1001)缩回时从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机座顶盘(1017)一个开口槽中退出,这时即用两手平搬两钢管(1014),使挡拨把(1007)转过一定角度-这绕轴(1016)转动时,横拨把(1015)也随之转动,横拨把(1015)上安的岔道拉杆(1018)也上下拉推运动,以改变岔道接头的开口位置,达到经过列车(客车)改变道轨的目的(对图2而言、见图2),车动时也是这个原理。两个钢管(1014)平时取下。

    图16、图17:接头柱(201)(或(401))左端用粘结剂粘接有绝缘园环(202)(或(402)),它上面又粘接有接触头(203)(或(403)),接触头(203)(或(403))上焊接有电线(216)(或(416))接头,电线(216)(或(416))另一头拉向后面驾驰室内接彩监(或车头电源)上,接头柱(201)(或(401))上下有键条(222)(或(422)),它插入接头外管(208)(或408))中的两个插塞(210)(或(410))、(212)(或(412))内,插塞(210)(或(410))用螺栓(209)(或(409))、插塞(212)(或(412))用螺栓(219)(或(419))固定在接头外管(208)(或(408))上,插塞(212)(或(412))右侧面用粘结剂粘接有硬胶园环(213)(或(413))、硬胶园环(213)(或(413))右侧面又粘接有与其它零件均不接触的园环触点(218)(或(418)),这个园环触点(218)(或(418))上焊接有电线接头,电线另一头与从左端接触头(203)(或(403))拉来的电线(216)(或(416))连接,接头柱(201)(或(401))右面园形后座左侧用粘结剂粘接有硬胶园环(214)(或(414)),硬胶园环(214)(或(414))左侧面又粘接有与其它零件均不接触的园环触点(217)(或(417)),这个园环触点(217)(或(417))上焊接有电线(215)(或(415))接头,电线(215)(或(415))另一头接本厢(车)该头摄像机(或本厢该头车灯)。接头柱(201)(或(401))中间穿有挡圈(211)(或(411)),并用插肖(221)(或(421))固定,挡圈(211)(或(411))与右插塞(212)(或(412))之间的接头柱(201)(或(401))上穿有压缩弹簧(220)(或(420)),由于压缩弹簧(220)(或(420))的作用,使接头柱(201)(或(401))有向左伸长之趋势,平时园环触点(217)(或(417))与园环触点(218)(或(418))接触,从驾驰室中彩监(或车头电源)到本厢(车)该头的摄像机(或本厢(车)该头车灯)的电路接通,它们可以工作了(或灯亮),否则,两节车厢接触,各自的接头柱(201)(或(401))缩回接头外管(208)(或(408))中,压缩弹簧(220)(或(420))受压缩,园环触点(217)(或(417))与园环触点(218)(或(418))分离,电路断开,本厢(车)该头摄像机便不工作(或灯不亮),接头柱(201)(或(401))左面焊接有接头盖(204)(或(404)),橡胶折叠管(206)(或(406))用螺栓(205)(或(405))和(207)(或(407))分别连接在接头盖(204)(或(404))和接头外管(208)(或(408))上,它用以保护接头柱(201)(或(401))。电路接头安装在每个车厢两头偏上两侧(另见图1、图2)。每个车厢每种电路前后各有两个电路接头,另外机车头前端也有两个电路接头。

    图18、图19:拨杠(901)一端通过用固定肖螺栓(902)可转动的固定在转轴(903)的夹头中,不用时(如图1前面车厢(501)右侧、侧门下的两个)可下垂,用时可搬起,插到支撑方轴(912)前端的夹头中,用插肖(919)插入夹头的园孔内固定之,并可转动手轮(916)(因支撑方轴(912)前端有梯形外螺纹,并安有有梯形内螺纹的手轮(916))使支撑方轴(912)伸出,拨杠(901)也随之突出(如双点划线所示之轮廓),这时列车(客车)经过车动道岔转辙机(1000)时,即可起作用,用过后再取出插肖(919),使它重新下垂,再转动手轮(916),使支撑方轴(912)退回,转轴(903)穿在两个园孔轴座(904)、(909)中,中间用两个挡环(906)、(907)限止转轴(903)前后移动,两个挡环(906)、(907)分别用开口肖(905)和(908)固定,支撑方轴(912)穿在一个方孔轴座(913)和一个园孔轴座(914)上,不能转动、后面用开口肖(910)将其方孔挡环(911)固定其上,限止轴向移动距离、手轮(916)两侧安有垫圈(915)和(917)用以减小手轮(916)转动时的摩擦阻力,插肖(919)上连有铁链(918),铁链(918)另一端连在焊接在支撑方轴(912)上的小园环上,使插肖(919)不用时,连在其上不致丢掉,轴座(904)、(909)和轴座(913)、(914)分别用螺栓固定在车厢右侧门(迎着列车(客车)看)下面车厢底面两侧(为了清楚表示轴座,将四个轴座画的头向上、座面向下,实际上它安在车厢下面应是头向下、座面向上)。

    图20、图21、图22:两面、每面两个灯、外壳、铁皮箭头、立杆及其它部分的带色和染色应与现有铁路指示灯牌颜色无矛盾,又醒目,能起到应有的目的为准,下面有立杆载于地上。

    图23、图24、图25:两面、每面两个灯、外壳、铁皮箭头、立杆及其它部分的带色和染色应与现有铁路指示灯牌颜色无矛盾,又醒目,能起到应有的目的为准,下面有立杆载于地上。

    图26、图27、图28:两面、每面两个灯、外壳、铁皮箭头、立杆及其它部分的带色和染色应与现有铁路指示灯牌颜色无矛盾,又醒目,能起到应有的目的为准,下面有立杆载于地上。

    图29:这是个示意图,实际设备不止这些,形状也不一定相同。(223)(或(423))为彩色摄像机(或车灯),它下面有两根引入线,接车灯引入线上(车灯线路无这两根线,但其支线中有个双闸刀开关,以便白天关车灯,图中未画出)作为彩色摄像机电源,(224)(或(424))是彩监(或车头电源),它下面也有两根引入线接车头电源(并有双闸刀开关(图中未画))(车灯线路无这两根线和双闸刀开关)作为彩监电源,(225)(或(425))为双闸刀开关,用以关闭各自的电路,(217)(或(417))和(218)(或(418))为其各车厢前后端的电路接头上的园环触点,示意图上画的它们都分离,实际上一列车厢只有最前面车厢前端电路接头中它们是接触的,而其它车厢前后端的电路接头中它们都是分离的。

    另有列车(客车)上有线广播电路可与上述电路大体相同,前者两端是喇叭和广播机、话筒等,前者也可不增加电路接头个数,而采用载波机处理,用不同波段接通每节车厢与机车头上驾驰室内有关设备的通路。

    图30:中途车厢(或终点车厢)的人行道(502)(或(602)),左面座位(503)(或(603)),右面座位(504)(或(604)),它采用2、2制(不像现有铁路的3、2制),即左右两面都是两个座位,这样中间人行道(502)(或(602))就较宽,便于乘客在车厢间来回走动,与此同时车厢中门(505)(或(605))也较宽。

    图31、图32、图33:它前上方中间是碰栓(302),它下面用焊接和螺栓(304)固定的办法固定有框架箱(301)(这部分是示意图,实际上不一定是这种形状),框架厢(301)内可装彩色摄像机(223),并用螺栓(315)固定,碰柱(302)穿上有方孔的外管盖(313),碰柱(302)上还有用插肖(312)固定的方孔挡圈(311)和用大螺母(309)安在其后端有外螺纹的螺柱上,并用插肖(308)固定之,大螺母(309))前面有方孔插塞(307),插塞(307)用螺栓(305)固定在外管(306)上,挡圈(311)和插塞(307)之间碰柱(302)上穿有压缩弹簧(310),这样穿好后插入外管(306)中,外管盖(313)用螺栓(314)固定在外管(306)上,外管(306)后面有法兰盘,可安装在车厢(501)(或(601))两端上面中间的接座上。当两节车厢相接时,两碰柱(302)接触相碰并缩回各自的外管(306)内,并压缩压缩弹簧(310),当一个车厢位于整个列车(客车)最前端时,碰柱(302)在压缩弹簧(310)作用下伸出,使下面的框架箱(301)内装的彩色摄像机(223)伸出,不致因车厢软接头(508)(或(608))的阻挡,看不清列车(客车)前面一些地方的物境。

不停火车客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不停火车客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不停火车客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停火车客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停火车客车.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双轨火车(客车),特别是双轨不停火车(客车)的发明。它在车厢上装有电路接头(机车头前端也有)、可伸缩的装彩色摄像机的框架、彩色摄像机、特殊几种电路、拨杠、机车头驾驶室内安有闭路电视的彩色监示器,在车站上岔道处有岔道接头、车动道岔转辙机和分别设置刹车、限速、加速起始点指示灯牌,通过增加这些装置,使机车头推着的一列火车(客车)的每个车站上可留下一节或几节车厢于岔道上,使该站下车乘客下车,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铁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