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陶瓷卫生洁具的生产工具改进,特别是修坯材料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 在陶瓷卫生洁具的生产过程中,首先用注浆法把粘土注入模具中,制成所需的毛坯,脱模后需要用修坯材料把毛坯表面上的小凸处擦平,并用修坯材料粘上泥浆对坯体进行粘接、抹平、填补等,使坯体表面达到所需的光滑度才能上釉烧制。传统的修坯材料是采用丝瓜囊,自海绵状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问世以来,不少厂家纷纷采用此材质作修坯材料用。尽管海绵状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具有吸水性强的优点,但对于修坯材料来说,它的致命弱点却是体质过于柔软,孔径过小,挂浆能力差,不能有效地完成对坯体的擦平的抹浆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改性,使其制成闭孔型的大孔、壁厚的泡沫塑料,以提高聚合物的刚性,增加硬度和耐磨性能。
本发明是以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
在容器中加入分子量为3000±200的聚醚树脂(PP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基料,然后加入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进行改性,在催化剂辛酸亚锡(T9)、三乙烯二胺(A33)和表面活性剂水溶性硅油(L580)的作用下,加入发泡剂水(H2O)和一氟三氯甲烷(F11)使其发泡、交联聚合,成为热固性发泡体成品。其反应机理如下:
异氰酸酯TDI、PAPI与聚醚树脂PPG地反应:
异氰酸酯与水反应:
其他反应: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1)、(2)、(3)式是主要反应,(1)、(2)式生成具有部分程度三向交联的网状高聚物,(3)式生成CO2气体,与F11共同作用于反应体系形成气泡。(4)、(5)式生成的副产物作为基材的一部份存在于高聚物中。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按重量百分比在容器中分别加入100份PPG、40-60份TDI、4-15份PAPI、0.2-0.5份L580,开动搅拌器预混4-10分钟,静置4-10分钟后加入0.1-0.25份T9、0.10-0.25份A33继续搅拌混合,然后迅速加入3.5-6.0份H2O、10-20份F11以120-200转/分的速度搅拌30-50秒,把物料倒入经过预热的模具内待其自行发泡(模具事先涂上油类脱模剂),待发泡体胀定后送入烘箱,在35-50℃下保温1-3小时,4小时后脱模,接着在90±2℃下熟化1小时,待自然冷却后切割即成成品。
本发明用PAPI对软质聚氨酯进行改性,可使聚合物具有(3)式的三向交联网状结构,并引入较多的苯环,使聚合物的刚性、硬度和热变形温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泡体的耐磨性和承载能力,加入PAPI还使反应体系的起始粘度增加,使得在发泡过程中增大了气泡壁厚和强度,容易得到厚壁、大孔的气泡。
本发明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于陶瓷卫生洁具的修坯材料具有硬度适中、刚性好、耐磨,且具有泡沫孔径大(2.5-4mm),吸水性和挂浆力强的特点,是当前一种理想的修坯材料。
实施例1:
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100份PPG、55份TDI、7.5份PAPI、0.4份L580加入容器中预混合5分钟,静置5分钟后,顺序加入0.16份T9、0.19份A33、4.9份H2O,15份F11,以150转/分速度搅拌50秒,把物料倒入经过预热的模具(模具事先涂有油类脱模剂)中发泡,15分钟后发泡体胀定,随即置于烘箱内在40℃保温1.5小时,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在90±2℃下熟化1小时,冷却后切割。
实施例2:
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100份PPG、54份TDI、7.8份PAPI、0.37份L580加入容器中预混合5分钟,静置5分钟后,顺序加入0.17份T9、0.18份A33、4.9份H2O、16份F11,以150转/分速度搅拌50秒,把物料倒入经过预热的模具中发泡,14分钟后胀定,15分钟时置于43±2℃烘箱内保温2小时,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在90±2℃下熟化1小时,冷却后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