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灭活剂【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毒灭活剂,特别是涉及对诺罗病毒及A型流感病毒
有灭活效果的病毒灭活剂。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以醇作为主剂的组合物作为除菌剂广泛使用,再者,
作为对诺罗病毒有灭活效果的组合物,公开有例如,向酿造用醇配合
葡萄水果种子提取液和植酸的组合物(专利文献1)、向乙醇配合碱
性物质和表面活性剂的组合物(专利文献2)、及向乙醇配合有机酸
盐和桉树提取物的组合物(专利文献3)等。
另一方面,近年公开、在贝壳煅烧钙、氧化钙及作为其水和物的
氢氧化钙中有抗菌性(专利文献4)、公开了向此贝壳煅烧钙配合有
机酸盐的食品的制菌剂(专利文献5)、向煅烧钙配合多元醇脂肪酸
酯及乙醇的食品用除菌剂(专利文献6)等。但是,贝壳煅烧钙等的
对诺罗病毒的灭活效果尚不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7-3209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1896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9-179577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11-222796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平11-290044特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2-2724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事实,以提供煅烧钙等的明显有病毒灭活效果,
特别是有诺罗病毒灭活效果的新颖的病毒灭活剂作为课题。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重复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配合氢
氧化钙的水溶液或水分散体不仅有诺罗病毒灭活效果,再者也有A型
流感病毒灭活效果,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要旨如下。
〔1〕诺罗病毒灭活剂,其特征在于,其是配合氢氧化钙而成的
水溶液或水分散体;
〔2〕A型流感病毒灭活剂,其特征在于,其是配合氢氧化钙而
成的水溶液或水分散体;
〔3〕上述〔1〕或〔2〕所述的病毒灭活剂,其为代替氢氧化钙,
或者与该氢氧化钙一同,配合氧化钙和/或煅烧钙而成;
〔4〕上述〔1〕~〔3〕之任一项所述的病毒灭活剂,其是再配
合乙醇及乳酸钠而成;
〔5〕上述〔4〕所述的病毒灭活剂,其中氢氧化钙、氧化钙及
煅烧钙之中,配合的成分的合计的配合比例是0.01~30重量%、乙醇
的配合比例是5~30重量%、乳酸钠的配合比例是1~30重量%;
〔6〕上述〔1〕~〔5〕之任一项所述的病毒灭活剂,其中所述
氢氧化钙、氧化钙及煅烧钙的平均粒径均为0.1~10μm;
〔7〕食品,其用上述〔1〕~〔6〕之任一项所述的病毒灭活剂
进行病毒灭活处理而得到;
〔8〕上述〔7〕所述的食品,其中所述食品是鲜鱼贝类。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提供有诺罗病毒灭活效果和A型流感病毒灭活效果
的病毒灭活剂。
【附图说明】
【图1】是PCR产物的电泳图。
【图2】是PCR产物的电泳图。
【图3】是示对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生牡蛎进行除菌处理之
时的,生牡蛎的活菌数的经时变化的图。
【图4】是示对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生牡蛎进行除菌处理之时的,
生牡蛎的活菌数的经时变化的图。
【图5】是示对被0-157污染的生牡蛎进行除菌处理之时的,生
牡蛎的活菌数的经时变化的图。
【图6】是示对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生牡蛎进行除菌处理之时
的,生牡蛎的活菌数的经时变化的图。
【图7】是示对被大肠杆菌污染的生牡蛎进行除菌处理之时的,
生牡蛎的活菌数的经时变化的图。
【图8】是示对浸渍到人工海水的生牡蛎进行除菌处理之时的,
生牡蛎的活菌数的经时变化的图。
【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病毒灭活剂是将氢氧化钙配合到水而得到的水溶液或水
分散体,有诺罗病毒灭活效果、A型流感病毒灭活效果及猫杯状病毒
灭活效果,再者对一般食中毒菌有除菌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配合成分,也可代替氢氧化钙,或者与氢氧化钙一
同,使用例如,使氧化钙或煅烧钙等的与水反应而生成氢氧化钙的成
分的1种以上。以下,在本说明书,氢氧化钙、及氧化钙、煅烧钙等
的与水反应而生成氢氧化钙的成分总称为“病毒灭活成分”。
上述病毒灭活成分之中,煅烧钙是将牡蛎壳、扇贝壳、北极贝壳、
卵壳或珊瑚壳等、煅烧前的成分是碳酸钙的动物性来源的钙在600℃
以上、优选在900~1200℃的温度煅烧或通电加热15~60分钟左右而
得到,主成分是氧化钙。得到的煅烧钙的饱和水溶液的pH优选在11~
13的范围。煅烧钙通常使用适合于食品添加物规格的。
病毒灭活成分的平均粒径不特别限定,通常是0.1~10μm。另外,
病毒灭活剂中的病毒灭活成分的配合比例不特别限定,通常是0.01~
30重量%。
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病毒灭活效果或对食中毒菌的除菌效果,
作为病毒灭活成分以外的其他配合成分,可配合例如,乙醇或有机酸
盐。乙醇优选适合于常规食品添加物规格。病毒灭活剂中的乙醇的配
合比例不特别限定,通常以5~30重量%的范围配合。
有机酸盐而言,可举出例如,柠檬酸盐、乳酸盐、苹果酸盐、酒
石酸盐、草酸盐、醋酸盐、蚁酸盐、琥珀酸盐、富马酸盐、葡萄糖酸
盐等,这些可单独或适宜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盐而言,可举出碱金
属盐等。在这些之中,也优选乳酸盐,更优选乳酸钠。病毒灭活剂中
的有机酸盐的配合比例不特别限定,通常以1~30重量%的范围配合。
在本发明的病毒灭活剂中,除了上述的成分之外,在不妨碍本发
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适量含有可配合到除菌剂的公知的成分。这样
的成分而言,可举出防腐剂、氧化防止剂、表面活性剂、染料、香料、
染料等。
本发明的病毒灭活剂的pH从病毒灭活效果或对食中毒菌的除菌
效果的观点来看,优选11~14,更优选11~13。
本发明的病毒灭活剂,特别是诺罗病毒灭活效果和A型流感病毒
灭活效果显著,再者对一般食中毒菌除菌效果也优良。在本发明中,
根据上述的配合成分的浓度,可作为各成分基本上溶解于水的水溶液
型,或者作为各成分之中一部分溶解于水,一部分分散于水中的水分
散型而使用。本发明的病毒灭活剂在使用时不用水稀释而直接使用也
可,但在使用水分散型时,优选用水稀释而使用。在直接使用水溶液
型或水分散型时,或者将这些用水稀释而使用时等、采用任何的使用
方法时,病毒灭活剂中的病毒灭活成分的配合比例在实际的使用浓度
均优选0.01~5重量%。
使用水溶液型时填充到喷雾容器等中,可在例如,食品工场、饮
食店的厨房或家庭的厨房等,向作业者的手、腕等的皮肤、菜刀、锅
等的烹调器具、皿、容器等的餐具、鲜鱼贝类、蔬菜、肉类等的生鲜
食品、加工食品等、有上述病毒的附着的担忧的部分喷雾而使用。另
外,使用水分散型时,使用时可用水稀释,在上述例示的适用对象物
之中,将可携带病毒的浸渍而使用。
【实施例】
以下,根据试验例等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以任何方
式受这些的限定。
【1.对猫杯状病毒的灭活效果的验证】
【A.试验概要】
配合氢氧化钙、乙醇、乳酸钠,将余部作为水将下述配方的水分
散体(本发明品)作为待测样品,在(财)日本食品分析中心,对于
对猫杯状病毒的本发明品的灭活效果实施验证试验。即,由于诺罗病
毒自体不被稳定的培养,在本试验中,从形态的特征或基因组的结构,
将作为诺罗病毒的近亲的猫杯状病毒作为代替病毒使用。试验的详细
如下。
【B.试验方法】
〔1〕待测样品:水分散体(本发明品)
氢氧化钙
12.8重量%
乙醇
19.7重量%
乳酸钠
9.9重量%
水
57.6重量%
〔2〕试验病毒
猫杯状病毒F-9ATCC VR-782(猫杯状病毒)
〔3〕使用细胞
CRFK细胞(大日本制药公司)
〔4〕使用培养基
细胞增殖培养基
(1)向Eagle MEM培养基“ニッスイ”(1)(日水制药公司)
加10%胎牛血清。
(2)细胞维持培养基
向Eagle MEM培养基“ニッスイ”(1)(日水制药公司)加2%
胎牛血清。
〔5〕病毒悬浮液的制备
(1)细胞的培养
使用细胞增殖培养基,将使用细胞在组织培养用瓶内单层培养。
(2)病毒的接种
单层培养后,从瓶内除去细胞增殖培养基,接种试验病毒。接下
来,加细胞维持培养基而在37℃的碳酸气体温育器(CO2浓度:5%)
内培养1~5天。
(3)病毒悬浮液的制备
培养后,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确认细胞发生形
态变化(细胞变性效果)。接下来,将培养液离心分离(3,000r/min,
10分钟),将得到的上清液作为病毒悬浮液。
〔6〕试验操作
使用纯化水而制备待测样品的2%悬浮液而作为试验液。向试验
液1ml添加病毒悬浮液0.1ml、混合之后,以80~90r/min振荡着室
温保存,6及24小时后,将试验液使用细胞维持培养基稀释100倍。
再有,以纯化水作为对照的试验液同样地进行试验。但是,在开
始时就进行测定。
〔7〕病毒感染价的测定
使用细胞增殖培养基,将使用的细胞在组织培养用微板(96孔)
内进行单层培养之后,除去细胞增殖培养基而加各0.1ml细胞维持培
养基。接下来,将试验液的稀释液0.1ml接种到各4孔,在37℃的碳
酸气体温育器(CO2浓度:5%)内培养4~7天。培养后,使用倒置
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变性效果)的有无,根据
Reed-Muench法算出50%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而换算成每试验
液1ml的病毒感染价。结果显示于表1。
【表1】
TCID50: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组织培养感染量
*1:每试验液1ml的TCID50的对数值
开始时:测定作用开始后立即的对照的TCID50,作为开始时。
对照:纯化水
作用条件:室温、振动保存
<2.5:检测不到
从表1知,本发明品在6小时以内完全地灭活3.1×108TCID50/ml
的猫杯状病毒。
【2.对诺罗病毒的灭活效果的验证】
(1)配合氢氧化钙、乙醇、乳酸钠,将余部作为水将下述配方
的水溶液(本发明品)作为待测样品,在ビジョンバイオ株式会社食
品检查中心,对于本发明品的对诺罗病毒的灭活效果实施验证试验。
<待测样品:水溶液(本发明品)>
氢氧化钙
0.26重量%
乙醇
10重量%
乳酸钠
5重量%
水
84.74重量%
诺罗病毒的检测试验根据厚生劳动省公示的“诺罗病毒的检测法”
(最终改正2007年5月14日食安监发第0514004号)实施。诺罗病
毒而言,使用粪便来源诺罗病毒(属于NV基因2组)。实验顺序而
言,将下述4个样品用涡旋混合器搅拌,静置10分钟后,开始RNA
的提取,接下来进行DNA酶处理及RT-PCR反应(逆转录酶-聚合酶
链式反应),对得到的PCR产物进行2.5%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结
束之后,进行凝胶染色和照片撮影,进行条带的确认。在RT-PCR反
应中,向Genogroup(G)II检测用,作为引物使用G2-SKF/G2-SKR
(扩增片段344bp),G2-SKF/G2AL-SKR(扩增片段344bp)。图1
中示PCR产物的电泳图。
<样品>
1:诺罗病毒悬浮液500μl中未添加任何物质的样品(对照区1)
2:诺罗病毒悬浮液100μl中添加纯化水400μl的样品(对照区2)
3:诺罗病毒悬浮液100μl中添加本发明品400μl的样品(本发明
品添加区1)
4:与上述3相同的样品(本发明品添加区2)
在本验证试验中,诺罗病毒阳性的情况在344bp的位置出现条带。
从而看图1,则在添加本发明品的样品3,4中确认不到条带而检测不
到诺罗病毒基因,与此相比,在未添加本发明品的样品1,2中检测到
诺罗病毒基因的条带。从而,在本验证试验条件下,确认本发明品对
诺罗病毒有灭活效果。
(2)如下述配方所示,不配合乙醇和乳酸钠,将氢氧化钙配合到
水而得到的水溶液(本发明品)作为待测样品,及将下述4个样品用
涡旋混合器搅拌,静置30分钟后,开始RNA的提取,除此之外,用
与上述(1)同样的方法对于对诺罗病毒的灭活效果实施验证试验。图
2中示PCR产物的电泳图。
<待测样品:水溶液(本发明品)>
氢氧化钙
0.26重量%
水
99.74重量%
<样品>
1:诺罗病毒悬浮液500μl中未添加任何物质的样品(对照区1)
2:诺罗病毒悬浮液100μl中添加纯化水400μl的样品(对照区2)
3:诺罗病毒悬浮液100μl中添加本发明品400μl的样品(本发明
品添加区1)
4:与上述3相同的样品(本发明品添加区2)
根据图2,在添加本发明品的样品3,4中确认不到条带而检测不
到诺罗病毒基因,与此相比,在未添加本发明品的样品1,2中检测到
诺罗病毒基因的条带。从而,在本验证试验条件下,确认本发明品对
诺罗病毒有灭活效果。
比较上述(1)和(2)的实验条件,则在(1)中,对诺罗病毒本
发明品(配合氢氧化钙、乙醇、乳酸钠,余部为水)的处理时间是10
分钟,与此相比,在(2)中对诺罗病毒本发明品(配合氢氧化钙,余
部为水)的处理时间是30分钟。然后,根据图1,2,(1)的样品3,
4和(2)的样品3,4均检测不到诺罗病毒基因的条带。认为对诺罗
病毒的本发明品的处理时间与病毒灭活效果的程度相关,从上述(1),
(2)的结果得知,(1)的本发明品相比(2)的本发明品在病毒灭活
效果的方面更优良。
【3.对A型流感病毒的灭活效果的验证】
【A.试验概要】
使用与上述“2.对诺罗病毒的灭活效果的验证”的(1)相同的待测
样品,在(财)日本食品分析中心,对于本发明品的对A型流感病毒
的灭活效果实施验证试验。试验的详细如下。
B.试验方法
〔1〕待测样品:水溶液(本发明品)
氢氧化钙
0.26重量%
乙醇
10重量%
乳酸钠
5重量%
水
84.74重量%
〔2〕试验病毒
A型流感病毒(H1N1)
〔3〕使用细胞
MDCK(NBL-2)细胞ATCC CCL-34株(大日本制药公司)
〔4〕使用培养基
(1)细胞增殖培养基
EagleMEM培养基“ニッスイ”(1)(日水制药公司)
1,000ml
10%NaHCO3
14ml
L-谷氨酰胺(30g/l)
9.8ml
100×MEM用维生素液
30ml
10%白蛋白
20ml
0.25%胰蛋白酶
20ml
〔5〕病毒悬浮液的制备
(1)细胞的培养
使用细胞增殖培养基,将使用的细胞在组织培养用瓶内单层培养。
(2)病毒的接种
单层培养后,从瓶内除去细胞增殖培养基而,接种试验病毒。接
下来,加细胞维持培养基而在37℃的碳酸气体温育器(CO2浓度:5%)
内培养1~5天。
(3)病毒悬浮液的制备
培养后,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确认细胞发生形
态变化(细胞变性效果)。接下来,将培养液离心分离(3,000r/min,
10分钟),将得到的上清液作为病毒悬浮液。
〔6〕试验操作
向待测样品1ml添加病毒悬浮液0.1ml,混合而作为作用液。使
于室温作用30秒钟、1分钟及5分钟后,使用细胞维持培养基稀释100
倍。再有,作为对照而使用纯化水而同样地进行试验,开始时及5分
钟后,进行测定。
〔7〕病毒感染价的测定
使用细胞增殖培养基,将使用的细胞在组织培养用微板(96孔)
内进行单层培养之后,除去细胞增殖培养基而加各0.1ml细胞维持培
养基。接下来,接种各4孔作用液的稀释液0.1ml,在37℃的碳酸气
体温育器(CO2浓度:5%)内培养4~7天。培养后,使用倒置相差
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变性效果)的有无,根据
Reed-Muench法算出50%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而换算成每作用
液1ml的病毒感染价。结果显示于表2。
【表2】
TCID50: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组织培养感染量
*:每试验液1ml的TCID50的对数值
开始时:测定作用开始后立即的对照的TCID50,作为开始时。
对照:纯化水
作用条件:室温
<2.5:检测不到
从表2得知,本发明品在1分钟以内完全地灭活2.0×107TCID50/ml
的流感病毒。
【4.生牡蛎的除菌测试】
将带壳生牡蛎在含103~104cfu/ml的食中毒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0-157、副溶血性弧菌或大肠杆菌)的人工海水(SEA
WATER,GEX公司)中于常温浸渍12小时(浸渍步骤),接下来
取出浸渍后的污染生牡蛎,在含下述除菌剂的别的人工海水中于常温
浸渍(除菌步骤)、浸渍时,测定在3,6,9及24小时后的污染生牡
蛎的活菌数,研究除菌剂的除菌效果。
再有,作为对照,在浸渍步骤中,使用在未添加食中毒菌的人工
海水中浸渍带壳生牡蛎的试验区,在除菌步骤中,使用在未添加除菌
剂的人工海水中浸渍污染生牡蛎的,进行与上述同样的试验。结果显
示于图3~图8。
<除菌步骤的试验区>
1:人工海水中,含有1ppm次氯酸钠。
2:人工海水中,含有2重量%上述“1.对猫杯状病毒的灭活效果
的验证”中使用的待测样品(本发明品)。
3:仅人工海水(未添加除菌剂)
由图3~图8确认,配合本发明品的试验区2相比配合次氯酸钠
的试验区1,示同等或其以上的除菌效果。
【5.包含煅烧钙和乙醇的组合物的杀菌效果】
以表3及表4所示的配合配方,制备了配合贝壳煅烧钙(NC公
司)和乙醇,余部为水的组合物(本发明品),检查对大肠杆菌
(Esherichia coliNIHJ)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209P)(以下,也称之为“供试菌”)的杀菌效果。
【杀菌效果的判断试验】
上述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根据已知为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判断法的
Kelsey-Sykes法(The pharmaceutical journal、1974年11月30日发
行、第528~530页)的藤本变法(“防菌防霉”、技报堂出版、第683~
684页)进行判断。操作顺序的概略如下。
(1)向设定于20℃的反应容器分注上述制备的混合液至水分散
体3ml,注加浓度调节到104~105cfu/ml的供试菌1ml(将此时间点
作为供试菌的最初的注加开始时)、其8分钟后,采集反应液,向放
入后培养基(Bacto(TM)Tryptic Soy Broth)的5个试管各注加接
种0.02ml(1滴)。
(2)2分钟后(从步骤(1)的注加开始时经过10分钟后)、
向反应液注入上述供试菌1ml,8分钟后(从步骤(1)的注加开始时
经过18分钟后)、采集反应液,向放入后培养基(Bacto(TM)Tryptic
Soy Broth)的5个试管各注加接种0.02ml(1滴)。
(3)2分钟后(从步骤(1)的注加开始时经过20分钟后)、
向反应液注入上述供试菌1ml,8分钟后(从步骤(1)的注加开始时
经过28分钟后)、采集反应液,放入后培养基(Bacto(TM)Tryptic
Soy Broth)的5个试管各注加接种0.02ml(1滴)。
【评价】
将步骤(1)~(3)中得到的各5个试管于37℃培养24小时,
在各步骤中,在5个中3个以上的试管中确认不到供试菌的增殖时,
判断为有杀菌效果。
具体性的评价如下。结果示于表3和表4。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中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中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中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表3】<使用菌株:大肠杆菌>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中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中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中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未实施(由于效果明显)
【表4】<使用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中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中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中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未实施(由于效果明显)
从表3的结果确认,对大肠杆菌而言,配合0.05重量%以上的煅
烧钙时,配合10重量%以上的乙醇,则有充分的杀菌效果(评价:◎)。
另外,从表4的结果确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言,配合0.05重量%
以上的煅烧钙时,配合20重量%以上的乙醇,则有充分的杀菌效果(评
价:◎)。
【6.配合乳酸钠的组合物的杀菌效果】
根据表5及表6所示的配合配方,制备配合贝壳煅烧钙(NC公
司)和乙醇及乳酸钠(60重量%水溶液、武藏野化学研究所),余部
为水的各种的组合物(本发明品),检查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杀菌效果。杀菌效果的判断试验及评价方法与上述“5.包含煅烧钙
和乙醇的组合物的杀菌效果”同样地进行。结果示于表5和表6。
【表5】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中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中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中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未实施(由于效果明显)
【表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
×:无杀菌效果
△:在步骤(1)中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2)中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2)有杀菌效果,但在步骤(3)中无杀菌效果
◎:至步骤(3)有杀菌效果
-:未实施(由于效果明显)
从表5的结果得知,以乳酸钠单独,则在配合9重量%的乳酸钠
时也完全确认不到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参照表5之左列),与此
相比,配合5重量%乙醇、配合0.1重量%煅烧钙时,配合1.5重量%
以上乳酸钠,则杀菌效果从评价○成◎(参照表5之中央列)。即,
通过对含有乙醇和煅烧钙的组合物配合乳酸钠,确认对大肠杆菌的杀
菌力的增强效果。
此倾向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中显著地确认到。即,配
合5重量%乙醇、配合0.1重量%煅烧钙时,配合4.5重量%以上乳酸
钠,则杀菌效果从评价×成△(参照表6之中央列),配合10重量%
乙醇、配合0.2重量%煅烧钙时,配合6重量%以上乳酸钠,则杀菌
效果从评价△成◎(参照表6之右列)。
由乳酸钠的杀菌力的增强效果被推测为是通过升高组合物中的氢
氧化钙的溶解性。即,一般地认为,配合的煅烧钙与组合物中的水反
应而作为氢氧化钙存在,此氢氧化钙示杀菌效果。而且认为,氢氧化
钙对水的溶解度小,因此不发挥原本的杀菌效果,但上述的结果可认
为是提示,通过乳酸钠的添加,升高生成的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病毒灭活剂除了食品本身之外,还可作为在烹调器具、
烹调设备等的食品制备设备中适用的病毒灭活剂而广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