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张暂存滚筒上印张的引导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的暂存滚筒上的印张引导装置。这种印刷机可以任选正面印刷或正/反双面印刷方式,且在其印刷机组之间装配三个印张引导滚筒。
在这三个印张引导滚筒中,中间的印张暂存滚筒是双倍直径滚筒,用于正/反双面印刷。在印张运行方向上安装的第三个印张引导滚筒是真正的印张翻转滚筒,它带有一套或多套叨纸牙系统。
在正/反双面印刷中必须保证,在印张翻转之前以及印张翻转期间能将其准确地引导和定位,这是因为:在印张翻转完成以后,印张的后沿变为其前沿,如果印张不能套印准确地翻转,就会出现套印偏差,以致出现印刷废品。
为了避免套准失误,人们提出过很多措施来使印张暂存滚筒能准确地引导印张,这一点是印张翻转滚筒准确接受印张后沿的前提条件。
DE-PS2354418表示了一种正/反双面印刷的印张暂存滚筒上的印张拉紧装置。按照这一专利文献,在其暂存滚筒上以开槽的形式建立了气流通道。空气逆着滚筒旋转方向吹入该气流通道。其中,气流通道的横断面逆着印张暂存滚筒的旋转方向逐渐变宽。气流通道中构成的气流把印张拉在暂存滚筒表面上,由此使印张绷紧。
其缺点是:印张并不是在其运动方向的横向,而仅仅是在其圆周方向上绷紧。
由DE-PS2452096专利文献可知一种印张暂存滚筒,在其后沿区域内设置了可调节的、从下面作用到印张上的旋转吸气装置。印张的拉紧是通过旋转吸气装置沿暂存滚筒旋转方向的逆向旋转来完成。以此装置,印张不仅可以在其圆周方向,而且在其运动的横向也得以拉紧。
此处的缺点是:由于印张长度地改变,因而必须将一组旋转吸气装置调整到适应新印张的长度范围内。由此导致繁琐的暂存滚筒调整工作,必须由一种调整装置才能做到。
此外,由于这种装置上装备了数量较多的旋转吸气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而需耗费较多材料,所以价格昂贵。
这两种解决方案具有共同的缺点,即:与单纯正面印刷的印刷机滚筒对比,要使其既适于正面印刷又可用于正/反双面印刷,就必须对印张暂存滚筒作大范围的结构改动。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暂存滚筒的印张引导装置,来保证在正/反双面印刷的运行方式下印张准确地使其后沿放置在暂存滚筒上,而同时又不必对印张暂存滚筒作结构变动。
依照本发明,此项任务由权利要求1和2所述特征来解决。
这种引导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以使需翻转的印张的后沿区域准确放置,而不必在暂存滚筒自身安装一套装置。这样,与只用于正面印刷的机器相比就不必作结构变动了。
在把机器由正面印刷机改装成正/反双面印刷机,以及在作不同长度和宽度材料的正/反双面印刷时,省去了费力的调整工作。
与已知的装置相比,在印张暂存滚筒上省去了吸气输送、吸气控制以及吸气装置的运动控制。
除了滚筒空隙以外,大致上封闭的滚筒罩保证了印张可以平展地放置在暂存滚筒上。通过这种近乎封闭的滚筒罩同样可以避免开放式暂存滚筒产生的空气涡流,这种涡流会引起印张运动的不稳定。
这种印张引导装置由一台喷气装置,或者由一个轮式机械引导单元(安置在暂存滚筒上方),以及在翻转滚筒上装配的引导条组成。由此,本项发明提出了吹气装置/引导条或轮式机械引导单元/引导条的组合。
尽管这类吹气装置或轮式装置在完成其它任务或在其它地方使用时也曾用于支持印张的引导,但长期以来并无人知晓,将这种装置与翻转滚筒上的引导条组合起来,装配在印张暂存滚筒上方,由此能有效地用来拉紧印张的后沿。
下面借助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尽的说明。附图所示为:
图1:可改装的正/反双面印刷机的翻转箱,在印张暂存滚筒上方有一台气动引导装置。
图2:如同图1,但在印张暂存滚筒上方装置的是一种机械式引导单元。
图3:滚筒罩后侧区域的顶视图,观察方向如图1中的A所示。
图1和图2展示了一种可改装的正/反双面印刷机上的印张翻转箱1。正/反双面印刷机可选择正面印刷或正/反双面印刷两种运行方式。此类印刷机是广为人知的,并非本发明的主题。
由图1和图2的简单图示可以了解到:有一个压印滚筒2、一个印张引导滚筒3、一个印张暂存滚筒4及一个印张翻转滚筒5。
压印滚筒2和印张暂存滚筒4与印张引导滚筒3及翻转滚筒5相比具有双倍直径。然而,如果压印滚筒2具有单倍直径也可以使用本发明。
在印张翻转滚筒5上,按已知的方式和方法装备了第一套和第二套叨纸牙系统6、7。第一套叨纸牙系统6仅在处于正/反双面印刷的运行方式下发挥作用。第二套叨纸牙系统7则在处于正面印刷及正/反双面印刷两种运行方式时都起作用。
然而,在翻转滚筒5上,如果不使用两套叨纸牙系统6、7,而仅安装单一的一套钳式或翻转式叨纸牙用于正面及正/反双面印刷,则也可以采用本发明。
在翻转滚筒5的宽度方向上安装了多个超出其圆周的窄型引导条8。引导条8由一种弹性材料,如:软橡胶组成。按照滚筒的旋转方向(在图1和图2中用旋转方向箭头表示),引导条8安装于第一套叨纸牙系统6之前。此外,各引导条8可轴向移位地安装。
印张暂存滚筒4的圆周上装有滚筒罩10(见图3)。滚筒罩10的前部是封闭的,而在其后部,在正/反双面印刷可印制的最大及最小印张长度Lmax,Lmin区域内出现间隙11。由此,在Lmax和Lmin之间构成梳状的滚筒罩10的结构。这一间隙对于正/反双面印刷时通过叨纸牙6在印张12后部将其咬住是必不可少的。
图中也展示了印张暂存滚筒4的夹式叨纸牙23。在暂存滚筒4的上面,以喷气箱9的形式设置了一套喷气装置,其外形轮廓与暂存滚筒4相适应,而且设置了方向针对暂存滚筒4的气孔13。喷气箱9的作用覆盖范围从印张引导滚筒/印张暂存滚筒3,4的切点t34到印张暂存滚筒/翻转滚筒4,5的切点t45。气孔13可以做成气流垂直于或逆着印张12的运动方向喷气,或采用组合方式向印张12喷气。此外,气孔13中的一些气孔可以安置成使其喷气气流14从内向外指向印张12。
此处,气孔13的安置方式是:喷气气流14不作用到滚筒罩10的间隙11上,而始终作用于滚筒罩10的间隙11之间的实体上。
喷气箱9通过一根连接套管15与一台喷气发生器相连,此喷气发生器在图中未画出。
按照另一方案(见图2),在印张暂存滚筒4上方不使用喷气箱9,而设置一套机械式引导单元16-22。机械式引导单元16-22是这样组成的:横跨印张暂存滚筒4安装一根可转动的横梁16,在横梁16上沿印张暂存滚筒4的宽度方向安装多个可转动的轮18,而轮18固定在杠杆17上。在横梁16上还固定着轮杠杆19,在轮杠杆19的另一端带有一个凸轮20,凸轮20由弹簧21与控制凸轮22相触。控制凸轮22固定装配在印张暂存滚筒4上。轮18的安装超前于切点t45(即暂存滚筒/翻转滚筒4,5)。
正/反双面印刷时本发明的引导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
在压印滚筒2上印刷的印张12由压印滚筒2传递给印张引导滚筒3,并由引导滚筒3将印张12输送给印张暂存滚筒4的夹式叨纸牙23。从此,印张12的前沿运行至切点t45的前方,直至印张12由翻转滚筒5的第一套叨纸牙6抓住其后沿,并将其交给第二套叨纸牙系统7,从此再将其传给后续的那些在图中未给出的滚筒。
要使第一套叨纸牙系统6准确接收印张12,就必须作到:印张12必须平展地放置在印张暂存滚筒4的滚筒罩10上。依照图1所示的实例,在印张暂存滚筒4上方,由联接套管15送来的空气驱动的喷气箱9产生的喷气气流14,通过气孔13将印张12向右并向其外侧抚平,使印张平展地放置在滚筒罩10上。
在喷气气流14失效的切点t4,5区域内,印张12由引导条9向滚筒罩10压紧。通过引导条8,由喷气装置9所实现的印张位置可以固定下来。此外可避免印张12的滑动。
依照图2所示的实施例,由机械引导单元16-22的一部分一轮18把印张12压紧在滚筒罩10上。轮18通过印张暂存滚筒4上的通道,借助控制凸轮22、凸轮20,轮杠杆19使横梁16产生转动,而使轮18有节律地从滚筒罩10抬起。
在切点t4,5的区域内,对印张12的引导就如同图1所示实施例那样在引导条8支持下完成。
引导条8和轮18都是轴向可移动的,由此可将其调节到非印刷图象的狭长区域。此处须额外留意,引导条8、轮18以及喷气气流14不能与滚筒罩10上的空隙排成一条直线。
引导装置的作用方式主要是按正/反双面印刷的工作方式来说明的。为了确保引导印张12过程中不出现颤动现象,喷气装置9或轮18对正面印刷也是适用的。引导条8对正面印刷没有意义,可以将其放置在印张幅面以外的区域。
相关符号表:
1 翻转箱
2 压印滚筒
3 印张引导滚筒
4 印张暂存滚筒
5 印张翻转滚筒
6 第一套叨纸牙系统
7 第二套叨纸牙系统
8 引导条
9 喷气箱,喷气装置
10 滚筒罩
11 间隙
12 印张
13 气孔
14 喷气气流
15 联接套管
16 横梁
17 杠杆
18 轮
19 轮杠杆
20 凸轮
21 弹簧
22 控制凸轮
23 夹式叨纸牙
16-22 机械式引导单元
Lmin 最小印张长度
Lmax 最大印张长度
t3,4 印张引导滚筒/印张暂存滚筒切点
t4,5 印张暂存滚筒/印张翻转滚筒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