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的苯并咪唑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取代的苯并咪唑、它们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药物的用途。
专利申请WO 94/12478尤其描述了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苯并咪唑衍生物。NFκB是一种杂二聚转录因子,它能够激活大量尤其编码前炎性细胞素的基因,例如IL-1、IL-2、TNFα或IL-6。NFκB存在于细胞的胞液中,与其天然存在的抑制剂IκB配位化合。例如由细胞素对细胞的刺激作用引起IκB的磷酸化作用和随后的蛋白分解作用。这种蛋白分解作用引起NFκB的活化,后者随后移行至细胞核内,在那里激活大量前炎性基因。
在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炎症的情况下)、骨关节炎、哮喘、心肌梗塞、阿耳茨海默氏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NFκB被超过正常程度地激活。NFκB的抑制也有益于癌症疗法,因为它用于细胞生长抑制疗法的加强。有可能显示,用在风湿病疗法中的诸如糖皮质激素、水杨酸盐或金盐等药物以抑制性方式干预各种部位的NFκB-激活信号链或者直接干扰基因的转录。
所述信号级联的第一步是IκB的降解作用。这种磷酸化作用受特异性IκB激酶的调节。迄今为止,已知没有抑制剂特异性地抑制IκB激酶。
在获得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炎症的情况下)、骨关节炎、哮喘、心肌梗塞、阿耳茨海默氏病、癌症(细胞毒疗法的强化)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活性化合物的努力中,现已发现根据本发明的苯并咪唑是IκB激酶地强大而非常特异性抑制剂。
本发明因此涉及式I化合物
和/或式I化合物的立体异构形式和/或式I化合物的生理学上可耐受的盐,其中取代基R1、R2、R3和R4之一是式II原子团
其中D是-C(O)-、-S(O)-或-S(O)2-,
R8是氢或(C1-C4)-烷基,
R9是1.氨基酸的特征原子团,
2.芳基,其中该芳基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3.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杂芳基,其中该杂芳基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4.具有5至12个环成员的杂环,其中该杂环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5.(C1-C6)-烷基,其中该烷基是直链或支链的,并且是未取代的或者彼此独立地被下列基团单、二或三取代:
5.1 芳基,其中该芳基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5.2 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杂芳基,其中该杂芳基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5.3 具有5至12个环成员的杂环,其中该杂环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5.4 -O-R11,
5.5 =O,
5.6 卤素,
5.7 -CN,
5.8 -CF3,
5.9 -S(O)x-R11,其中x是整数0、1或2,
5.10 -C(O)-O-R11,
5.11 -C(O)-N(R11)2,
5.12 -N(R11)2,
5.13 (C3-C6)-环烷基,
5.14 式原子团,或
5.15 式R11,
其中
R11是a)氢原子,
b)(C1-C6)-烷基,其中该烷基是未取代的或者被下列基团单、二或三取代:
1.芳基,其中该芳基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2.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杂芳基,
3.具有5至12个环成员的杂环,
4.卤素,
5.-N-(C1-C6)n-烷基,其中n是整数0、1或2,烷基是未取代的或者彼此独立地被卤素或-COOH单、二或三取代,
6.-O-(C1-C6)-烷基,或
7.-COOH,
c)芳基,其中该芳基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d)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杂芳基,或
e)具有5至12个环成员的杂环,
在(R11)2的情况下,R11彼此独立地具有a)至e)的含义,
Z是1.芳基,其中该芳基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2.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杂芳基,其中该杂芳基是未取代或取状的,
3.具有5至12个环成员的杂环,其中该杂环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4.-(C1-C6)-烷基,其中该烷基是取代或未取代的,或
5.-C(O)-R10,其中R10是1.-O-R11,或
2.-N(R11)2,或者R8与R9和它们各自键合的氮原子与碳原子一起构成式IIa杂环
其中D、Z和R10是如式II所定义的,
A是氮原子或原子团-CH2-,
B是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原子团-CH2-,
X是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原子团-CH2-,
Y不存在或者是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原子团-CH2-,或者
X和Y一起构成苯基、1,2-二嗪、1,3-二嗪或1,4-二嗪原子团,
其中由N、A、X、Y、B和碳原子构成的环系含有不超过一个氧原子,若A是氮原子,则X不是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含有不超过一个硫原子,含有1、2、3或4个氮原子,其中氧原子和硫原子不同时存在,
其中由N、A、X、Y、B和碳原子构成的环系是未取代的或者彼此独立地被(C1-C8)-烷基单、二或三取代,其中该烷基是未取代的或者被下列基团单或二取代:
1.1.-OH,
1.2.(C1-C8)-烷氧基,
1.3.卤素,
1.4.-NO2,
1.5.-NH2,
1.6.-CF3,
1.6.-OH,
1.7.亚甲二氧基,
1.8.-C(O)-CH3,
1.9.-CH(O),
1.10.-CN,
1.11.-COOH,
1.12.-C(O)-NH2,
1.13.(C1-C4)-烷氧羰基,
1.14.苯基,
1.15.苯氧基,
1.16.苄基,
1.17.苄氧基,或
1.18.四唑基,或者
R9与Z和它们各自键合的碳原子一起构成式IIc杂环
其中D、R8和R11是如式II所定义的,
T是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原子团-CH2-,
W是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原子团-CH2-,
V不存在或者是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或原子团-CH2-,或者
T与V或V与W一起构成苯基、1,2-二嗪、1,3-二嗪或1,4-二嗪原子团,
其中由N、T、V、W和两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系含有不超过一个氧原子、不超过一个硫原子和1、2、3或4个氮原子,其中氧原子和硫原子不同时存在,并且
其中由N、T、V、W和两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系是未取代的或者彼此独立地被上述1.1.至1.18.下所定义的取代基单、二或三取代,
其他取代基R1、R2、R3和R4在每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是
1.氢原子,
2.卤素,
3.(C1-C4)-烷基,
4.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杂芳基,其中该杂芳基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5.具有5至12个环成员的杂环,其中该杂环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6.(C1-C6)-烷基,
7.-CN,
8.-O-(C0-C4)-烷基-芳基,
9.-O-(C1-C4)-烷基,
10.-OR11,
11.-N(R11)2,
12.-S(O)x-R11,其中x是整数0、1或2,
13.-NO2,或
14.-CF3,
R5是1.氢原子,
2.-OH,或
3.=O,和
R6是1.芳基,其中该芳基是未取代或取代的,
2.苯基,被下列基团单或二取代:
2.1 -CN,
2.2 -NO2,
2.3 -O-(C1-C4)-烷基,
2.4 -N(R11)2,
2.5 -NH-C(O)-R11,
2.6 -S(O)x-R11,其中x是整数0、1或2,
2.7 -C(O)-R11,或
2.8 -(C1-C4)-烷基-NH2,
4.具有5至12个环成员的杂环,它是未取代的或者是单、二或三取代的。
优选的式I化合物中,
取代基R1、R2、R3和R4之一是式II原子团,其中
R8是氢原子,
R9是1.氨基酸的特征原子团,或
2.(C1-C6)-烷基,其中该烷基是直链或支链的,并且是未取代的或者被下组原子团单或二取代:吡咯、被-(C1-C4)-烷基单或二取代的吡咯、吡唑、苯基、咪唑、三唑、噻吩、噻唑、噁唑、异噁唑、吡啶、嘧啶、吲哚、苯并噻吩、苯并咪唑、苯并噁唑、苯并噻唑、氮杂环丁烷、吡咯啉、吡咯烷、哌啶、异噻唑、二氮杂、硫代吗啉、-CN、吗啉、氮杂、吡嗪、1,3,4-噁二唑、-N(R13)-苯基,其中R13是如下所定义的,(C3-C6)-环烷基、-OR11、-NH(R11),其中R11在每种情况下是如上所定义的,-S(O)x-R12,其中x是0、1或2,R12是萘基、嘧啶基、吗啉基、苯基,它们是未取代的或者被下列基团单或二取代:-OH、(C1-C4)-烷基、-CF3、卤素、-O-(C1-C4)-烷基、-COOH、-C(O)-O-(C1-C4)-烷基、-NH2或-NH-C(O)-(C1-C4)-烷基或C(O)-R12,其中R12是如上所定义的,
Z是-C(O)-R10、四唑、(C1-C6)-烷基,其中该烷基是直链或支链的,并且是未取代的或者被苯基或-OH单或二取代,1,3,4-噁二唑,其中该1,3,4-噁二唑是未取代的或者被下列基团单取代:
-NH2、-NH(C1-C4)-烷基、-N-[(C1-C4)-烷基]2、-NH-C(O)-(C1-C4)-烷基、-NH-C(O)-NH-(C1-C4)-烷基、-NH-C(O)-NH-(C3-C7)-环烷基、-NH-C(O)-NH-芳基、-NH-C(O)-NH-苯基、-NH-SO2-芳基、-NH-SO2-(C1-C4)-烷基、-OH或-(C1-C4)-烷基,其中
R10是-O-R11、苯基、嘧啶、-OH、吗啉基、-N(R11)2或-NH2,
R11是1.-(C1-C4)-烷基,
2.R13,或
3.-N(R13)2,其中
R13彼此独立地是
a)氢原子,
b)-(C1-C6)-烷基,
c)-(C1-C4)-烷基-O-(C1-C4)-烷基,
d)-(C1-C6)-烷基-N(R13)2,
e)卤素,或
f)-(C0-C4)-烷基,它被芳基、咪唑基、吗啉基或苯基单或二取代,或者
R8与R9和它们各自键合的氮原子与碳原子一起构成式IIa环,选自吡咯、吡咯啉、吡咯烷、吡啶、哌啶、戊间二烯、哒嗪、嘧啶、吡嗪、哌嗪、吡唑、咪唑、吡唑啉、咪唑啉、吡唑烷、咪唑烷、噁唑、异噁唑、2-异噁唑烷、异噁唑烷、吗啉、异噻唑、噻唑、四唑、1,2,3,5-噁噻二唑-2-氧化物、噁二唑酮、异噁唑酮、三唑酮、噁二唑烷二酮、三唑,它们被F、CN、CF3或COO-(C1-C4)-烷基取代,3-羟基吡咯-2,4-二酮、5-氧代-1,2,4-噻二唑、1,3,4-噁二唑、异噻唑烷、硫代吗啉、吲唑、噻二唑、苯并咪唑、喹啉、三唑、酞嗪、喹唑啉、喹喔啉、嘌呤、蝶啶、吲哚、四氢喹啉、四氢异喹啉和异喹啉,或者
R9和Z与它们各自键合的碳原子一起构成式IIc环,选自吡咯、吡咯啉、吡咯烷、吡啶、哌啶、戊间二烯、哒嗪、嘧啶、吡嗪、哌嗪、吡唑、咪唑、吡唑啉、咪唑啉、吡唑烷、咪唑烷、噁唑、异噁唑、2-异噁唑烷、异噁唑烷、吗啉、异噻唑、噻唑、异噻唑烷、硫代吗啉、吲唑、噻二唑、苯并咪唑、喹啉、三唑、酞嗪、喹唑啉、喹喔啉、嘌呤、蝶啶、吲哚、四氢喹啉、四氢异喹啉、异喹啉、四唑、1,2,3,5-噁噻二唑-2-氧化物、噁二唑酮、异噁唑酮、三唑酮、噁二唑烷二酮、三唑,它们被F、CN、CF3或COO-(C1-C4)-烷基取代,3-羟基吡咯-2,4-二酮、1,3,4-噁二唑和5-氧代-1,2,4-噻二唑,和
其他取代基R1、R2、R3和R4在每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是
1.氢原子,
2.卤素,
3.(C1-C4)-烷基,
4.-CN,
5.-NO2,
6.-O-(C0-C4)-烷基-芳基,
7.-O-(C1-C4)-烷基,
8.-N-(C0-C4)-烷基-芳基,
9.-N-(C1-C4)-烷基,或
10.-CF3,
R5是1.氢原子,
2.-OH,或
3.=O,和
R6是1.苯基,被下列基团单或二取代:
1.1 -CN,
1.2 -NO2,
1.3 -O-(C1-C4)-烷基,
1.4 -NH2,或
1.5 -(C1-C4)-烷基-NH2,或
2.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杂芳基,它是未取代的或者被-N-R14、卤素、-OH或-(C1-C4)-烷基单至三取代,其中R14是-(C1-C6)-烷基、-(C3-C6)-环烷基或苯基,或
3.具有5至12个环成员的杂环,它是未取代的或者被-N-R14、卤素、-OH或-(C1-C4)-烷基单至三取代,其中R14是-(C1-C6)-烷基、-(C3-C6)-环烷基或苯基。
术语“卤素”视为表示氟、氯、溴或碘。术语“(C1-C6)-烷基”视为表示烃原子团,其碳链是直链或支链的,含有1至6个碳原子。术语“C0-烷基”视为表示共价键。环状烷基原子团例如是3至6元单环系统,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
措辞“R8与R9和它们各自键合的氮原子与碳原子一起构成式IIa杂环”视为表示从下列杂环衍生的原子团:吡咯、吡咯啉、吡咯烷、咪唑、吡唑、噁唑、四唑、1,2,3,5-噁噻二唑-2-氧化物、三唑酮、噁二唑酮、异噁唑酮、1,3,4-噁二唑、噁二唑烷二酮、三唑,它们被F、CN、CF3或COO-(C1-C4)-烷基取代,3-羟基吡咯-2,4-二酮、5-氧代-1,2,4-噻二唑、异噁唑、吲哚、异噁唑啉、异噁唑烷、吗啉、噻唑、异噻唑、异噻唑啉、嘌呤、异噻唑烷、硫代吗啉、吡啶、哌啶、吡嗪、哌嗪、嘧啶、哒嗪、异吲哚、吲唑、苯并咪唑、酞嗪、喹啉、异喹啉、喹喔啉、喹唑啉、噌啉、蝶啶、咪唑烷、咔啉和这些杂环的苯并稠合衍生物。
术语芳基视为表示环内具有6至14个碳原子的芳烃原子团。(C6-C14)-芳基原子团例如是苯基;萘基,例如1-萘基、2-萘基;联苯基,例如2-联苯基、3-联苯基和4-联苯基;蒽基或芴基。联苯基原子团、萘基原子团、尤其苯基原子团是优选的芳基原子团。芳基原子团、尤其苯基原子团可以被相同或不同的原子团单取代或多取代,优选为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取代基优选地选自(C1-C8)-烷基、尤其为(C1-C4)-烷基,(C1-C8)-烷氧基、尤其为(C1-C4)-烷氧基,卤素,硝基,氨基,三氟甲基,羟基,羟基-(C1-C4)-烷基、例如羟甲基或1-羟基乙基或2-羟基乙基,亚甲二氧基,亚乙二氧基,甲酰基,乙酰基,氰基,羟基羰基,氨基羰基,(C1-C4)-烷氧羰基,苯基,苯氧基,苄基,苄氧基,四唑基。这例如同样适用于诸如芳基烷基或芳基羰基等原子团。芳基烷基原子团尤其是苄基,以及1-与2-萘甲基和2-、3-与4-联苯甲基和9-芴甲基。取代的芳基烷基原子团例如是在其芳基部分被一个或多个(C1-C8)-烷基原子团、尤其为(C1-C4)-烷基原子团取代的苄基原子团和萘甲基原子团,例如2-、3-与4-甲基苄基,4-异丁基苄基,4-叔丁基苄基,4-辛基苄基,3,5-二甲基苄基,五甲基苄基,2-、3-、4-、5-、6-、7-与8-甲基-1-萘甲基,1-、3-、4-、5-、6-、7-与8-甲基-2-萘甲基;在其芳基部分被一个或多个(C1-C8)-烷氧基原子团、尤其为(C1-C4)-烷氧基原子团取代的苄基原子团和萘甲基原子团,例如4-甲氧基苄基、4-新戊氧基苄基、3,5-二甲氧基苄基、3,4-亚甲二氧基苄基、2,3,4-三甲氧基苄基;硝基苄基原子团,例如2-、3-与4-硝基苄基;卤代苄基原子团,例如2-、3-与4-氯苄基,2-、3-与4-氟苄基,3,4-二氯苄基,五氟苄基;三氟甲基苄基原子团,例如3-与4-三氟甲基苄基或3,5-双(三氟甲基)苄基。
在单取代的苯基原子团中,取代基可以位于2-位、3-位或4-位。二取代的苯基可以在2,3-位、2,4-位、2,5-位、2,6-位、3,4-位或3,5-位被取代。在三取代的苯基原子团中,取代基可以位于2,3,4-位、2,3,5-位、2,4,5-位、2,4,6-位、2,3,6-位或3,4,5-位。
关于芳基原子团的解释相应地适用于二价亚芳基原子团,例如亚苯基原子团,它例如可以是1,4-亚苯基或1,3-亚苯基。
亚苯基-(C1-C6)-烷基尤其地是亚苯基甲基(-C6H4-CH2-)和亚苯基乙基,(C1-C6)-亚烷基苯基尤其地是亚甲基苯基(-CH2-C6H4-)。亚苯基-(C2-C6)-烯基尤其地是亚苯基乙烯基和亚苯基丙烯基。
措辞“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杂芳基”代表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单环或多环芳系,它含有1、2、3、4或5个杂原子作为环成员。杂原子的实例是N、O和S。如果含有许多杂原子,那么它们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杂芳基原子团同样可以被相同或不同原子团单取代或多取代,优选为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取代基选自(C1-C8)-烷基、尤其为(C1-C4)-烷基,(C1-C8)-烷氧基、尤其为(C1-C4)-烷氧基,卤素,硝基,-N(R11)2,三氟甲基,羟基,羟基-(C1-C4)-烷基、例如羟甲基或1-羟基乙基或2-羟基乙基,亚甲二氧基,甲酰基,乙酰基,氰基,羟基羰基,氨基羰基,(C1-C4)-烷氧羰基,苯基,苯氧基,苄基,苄氧基,四唑基。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杂芳基优选地代表单环或二环芳族原子团,它含有1、2、3或4个、尤其为1、2或3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N、O和S的杂原子,并且可以被1、2、3或4个、尤其为1至3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取代基选自(C1-C6)-烷基、(C1-C6)-烷氧基、氟、氯、硝基、-N(R11)2、三氟甲基、羟基、羟基-(C1-C4)-烷基、(C1-C4)-烷氧羰基、苯基、苯氧基、苄氧基和苄基。杂芳基特别优选地代表具有5至10个环成员的单环或二环芳族原子团,尤其地是5-元或6-元单环芳族原子团,它含有1、2或3个、尤其为1或2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N、O和S的杂原子,并且可以被1或2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取代基选自(C1-C4)-烷基、卤素、羟基、-N(R11)2、(C1-C4)-烷氧基、苯基、苯氧基、苄氧基和苄基。
措辞“具有5至12个环成员的杂环”代表单环或二环的5元至12元杂环,它是部分饱和或完全饱和的。杂原子的实例是N、O和S。杂环是未取代的,或者在一个或多个碳原子或者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上被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这些取代基是如上述在杂芳基原子团的情况下所定义的。尤其是杂环在碳原子上被相同或不同原子团单取代或多取代,例如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或四取代,取代基选自(C1-C8)-烷基、例如(C1-C4)-烷基,(C1-C8)-烷氧基、例如(C1-C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苯基-(C1-C4)-烷氧基、例如苄氧基,羟基,氧代,卤素,硝基,氨基或三氟甲基;和/或在杂环中的环氮原子上被下列基团取代:(C1-C8)-烷基、例如(C1-C4)-烷基、例如甲基或乙基,任选被取代的苯基,或苯基-(C1-C4)-烷基、例如苄基。氮杂环也可以是N-氧化物或季盐的形式。
措辞具有5至14个环成员的杂芳基或具有5至12个环成员的杂环的实例是从下列杂环衍生的原子团:吡咯、呋喃、噻吩、咪唑、吡唑、噁唑、异噁唑、噻唑、异噻唑、四唑、1,3,4-噁二唑、1,2,3,5-噁噻二唑-2-氧化物、三唑酮、噁二唑酮、异噁唑酮、噁二唑烷二酮、三唑,它们被F、CN、CF3或COO-(C1-C4)-烷基取代,3-羟基吡咯-2,4-二酮、5-氧代-1,2,4-噻二唑、吡啶、吡嗪、嘧啶、吲哚、异吲哚、吲唑、酞嗪、喹啉、异喹啉、喹喔啉、喹唑啉、噌啉、咔啉,和这些杂环的苯并稠合、环戊二烯并-、芳己并(cyclohexa)-或芳庚并-稠合衍生物。特别优选的原子团是2-或3-吡咯基,苯基吡咯基、例如4-或5-苯基-2-吡咯基,2-呋喃基,2-噻吩基,4-咪唑基,甲基咪唑基、例如1-甲基-2-、-4-或-5-咪唑基,1,3-噻唑-2-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2-、3-或4-吡啶基-N-氧化物,2-吡嗪基,2-、4-或5-嘧啶基,2-、3-或5-吲哚基,取代的2-吲哚基、例如1-甲基-、5-甲基-、5-甲氧基-、5-苄氧基-、5-氯-或4,5-二甲基-2-吲哚基,1-苄基-2-或-3-吲哚基,4,5,6,7-四氢-2-吲哚基,芳庚并[b]-5-吡咯基,2-、3-或4-喹啉基,1-、3-或4-异喹啉基,1-氧代-1,2-二氢-3-异喹啉基,2-喹喔啉基,2-苯并呋喃基,2-苯并噻吩基,2-苯并噁唑基或苯并噻唑基或二氢吡啶基,吡咯烷基、例如2-或3-(N-甲基吡咯烷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四氢噻吩基或苯并二氧戊环基。
α-氨基酸的结构式如下:
α-氨基酸区别于彼此之处在于原子团R,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称之为氨基酸的“特征原子团”。在R9是氨基酸的特征原子团的情况下,特征原子团优选地采用下列天然存在的α-氨基酸的那些: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基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特别优选组氨酸、色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此外优选用作原子团R9的氨基酸特征原子团也是非天然存在的氨基酸,例如2-氨基己二酸、2-氨基丁酸、2-氨基异丁酸、2,3-二氨基丙酸、2,4-二氨基丁酸、1,2,3,4-四氢异喹啉-1-羧酸、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2-氨基庚二酸、苯基甘氨酸、3-(2-噻吩基)丙氨酸、3-(3-噻吩基)丙氨酸、肌氨酸、2-(2-噻吩基)甘氨酸、2-氨基庚酸、2-哌啶酸、羟基赖氨酸、N-甲基异亮氨酸、6-N-甲基赖氨酸、N-甲基缬氨酸、正缬氨酸、正亮氨酸、鸟氨酸、别异亮氨酸、4-羟基脯氨酸、别羟基赖氨酸、别苏氨酸、3-羟基脯氨酸、3-(2-萘基)丙氨酸、3-(1-萘基)丙氨酸、高苯基丙氨酸、高半胱氨酸、2-氨基-3-苯氨基乙基丙酸、高磺基丙氨酸、高色氨酸、磺基丙氨酸、3-(2-吡啶基)丙氨酸、3-(3-吡啶基)丙氨酸、3-(4-吡啶基)丙氨酸、膦丝菌素、4-氟苯基丙氨酸、3-氟苯基丙氨酸、4-氟苯基丙氨酸、3-氟苯基丙氨酸、3-氟苯基丙氨酸、2-氟苯基丙氨酸、4-氯苯基丙氨酸、4-硝基苯基丙氨酸、4-氨基苯基丙氨酸、环己基丙氨酸、瓜氨酸、5-氟色氨酸、5-甲氧基色氨酸、2-氨基-3-苯氨基丙酸、甲硫氨酸砜、甲硫氨酸亚砜或-NH-NR11-CON(R11)2,它们任选地也是取代的。在具有官能团的天然与非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的情况下,该基团也可以是被保护的,例如氨基、羟基、羧基、巯基、胍基、咪唑基或吲哚基。
适合于此目的保护基团优选为肽化学惯用的N-保护基团,例如尿烷类型的保护基团,苄氧羰基(Z)、叔丁氧羰基(Boc)、9-芴氧羰基(Fmoc)、烯丙氧羰基(Aloc),或酰胺类型的保护基团,尤其为甲酰基、乙酰基或三氟乙酰基,和烷基类型的保护基团,例如苄基。例如在R9是咪唑原子团的情况下,使用用于磺酰胺生成的式IV磺酸衍生物作为咪唑氮的保护基团,它能够又被除去,尤其为在碱的存在下,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反应原料是已知的,或者可以按照文献已知方法容易地制备。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式I化合物和/或式I化合物的立体异构形式和/或式I化合物的生理学上可耐受的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a)在碱的存在下,或者如果适当的话,在脱水剂的存在下,在溶液中,使式IV化合物其中Pg是适合的保护基团(例如甲基酯)、酰胺基或羟基,Z、R8和R9是如式II所定义的,与式III化合物的酰基氯或活化酯反应,其中D1是-COOH或磺酰卤,R5和R6是如式I所定义的,除去保护基团后,转化为式I化合物,或者b)在碱的存在下,或者如果适当的话,在脱水剂的存在下,使式IVa化合物其中R8和R9是如式II所定义的,E是N-氨基保护基团,其羧基经由中间链L与式PS聚合树脂偶联,得到式V化合物,选择性除去保护基团E后,在碱存在下,或者如果适当的话,在脱水剂的存在下,使其与式III化合物反应,其中R5和R6是如式I所定义的,得到式VI化合物,除去载体后,将式VI化合物转化为式I化合物,或者c)选择性除去保护基团E后,使式V化合物与式VII化合物反应,其中D1是-COOH或磺酰卤,RX是卤素,RY是原子团-NO2或-NH-E,E是保护基团,得到式VIII化合物,然后使式VIII化合物与式IX化合物反应,
NH2-R6 (IX)其中R6是如式I化合物所定义的,得到式VIa中间化合物,然后在除去载体后,将式VIa中间化合物转化为式I化合物,或者例如用三丁基膦还原之,得到式VI化合物,除去载体后转化为式I化合物,或者d)将式I化合物转化为生理学上可耐受的盐。
在方法变体a)中,式IVa化合物的酸官能带有保护基团Pg;按照文献所述方法进行这种选择性羧酸衍生作用,例如Houben-Weyl“Methoden der Org.Chemie”(有机化学方法)第15/1卷。在方法变体b)中,式IVa起始化合物的氨基官能带有保护基团E;按照文献所述方法进行这种选择性氨基衍生作用,例如Houben-Weyl“Methoden der Org.Chemie”(有机化学方法)第15/1卷。
优选适用于此目的保护基团Pg是肽化学惯用的羧基保护基团,例如烷基酯类型的保护基团,例如甲基、乙基、叔丁基、异丙基、苄基、芴甲基、烯丙基,芳基酯类型的保护基团,例如苯基,酰胺类型的保护基团,例如酰胺或二苯甲胺。适用于此目的保护基团E优选为肽化学惯用的N-保护基团,例如尿烷类型的保护基团,例如苄氧羰基(Z)、叔丁氧羰基(Boc)、9-芴基甲氧羰基(Fmoc)和烯丙氧羰基(Aloc),或酰胺类型的保护基团,尤其为甲酰基、乙酰基或三氟乙酰基,和烷基类型的保护基团,例如苄基。
(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羰基(Teoc)也被证实特别适合于此(P.Kocienski,Protecting Groups,Thieme Verlag 1994)。
用于式III苯并咪唑衍生物制备的原料优选为2,3-与3,4-二氨基苯甲酸和芳基或杂芳基醛,它们在145℃下反应,以硝基苯作为溶剂。所述酸此外与甲基或乙基亚氨酸酯反应,后者是在Pinner反应中从相应的芳基腈或杂芳基腈制备的。
关于式IV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缩合作用,有利地使用本身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肽化学偶联方法(例如参见Houben-Weyl“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有机化学方法)第15/1和15/2卷,Georg Thieme Verlag,Stuttgart,1974)。适合的缩合剂或偶联剂例如是羰基二咪唑,碳二亚胺、例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O-((氰基(乙氧羰基)亚甲基)氨基)-N,N,N’,N’-四甲基脲鎓四氟硼酸盐(TOTU)或丙膦酸酐(PPA)。
缩合作用可以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在缩合作用期间,对所存在的不反应氨基来说通常有必要用可逆的保护基团加以保护。这同样适用于不参与反应的羧基,它们在缩合作用期间优选地以(C1-C6)-烷基酯、苄基酯或叔丁基酯的形式存在。如果氨基仍然以前体的形式存在,例如硝基或氰基,并且是仅由缩合作用之后的氢化作用生成的,那么氨基保护作用是不必要的。缩合作用之后,以适当方式除去所存在的保护基团。例如,NO2(氨基酸的胍基保护)、苄氧羰基和苄基酯中的苄基可以通过氢化作用除去。叔丁基类型的保护基团是用酸法除去的,而9-芴基甲氧羰基原子团是用仲胺除去的。
在式V和VI中由PS代表的聚合载体是一种交联的聚苯乙烯树脂,具有一个连接基,称之为中间链L。该连接基携带适合的官能团,例如胺,例如已知的Rink酰胺树脂,或者OH基,例如已知的Wang树脂或Kaiser肟树脂。作为替代选择,可以采用其他聚合载体,例如具有各种中间链L的玻璃、棉或纤维素。
由L代表的中间链与聚合载体共价键合,与式IVa化合物形成可逆的酰胺样或酯样键,在进一步对所键合的式IVa化合物的反应期间保持稳定;但是在强酸性反应条件下,例如与三氟乙酸的混合物,则再次释放连接基上的基团。在反应顺序中的各个位置都可以进行所需式I化合物从连接基上的释放。
A.按照操作b),将被保护的式IVa氨基羧酸与固体载体偶联的通用操作:
合成是在反应体积各为15ml的反应器内进行的。每只反应器装有0.179g Rink酰胺AM树脂(Fmoc-Rink酰胺AM/Nova-Biochem;装载量0.56mmol/g;即0.1mmol/反应器)。为了从树脂中除去Fmoc保护基团,向每只反应器内量入30%哌啶/DMF溶液,将混合物摇动45分钟(min)。然后过滤,将树脂用二甲基甲酰胺洗涤3次(DMF)。
为了被保护的氨基酸的偶联,向所制备的树脂各加入0.5摩尔相应的Fmoc-氨基酸溶液(含0.3mmol的DMF)、HOBt溶液(含0.33mmol的DMF)和DIC溶液(含0.33mmol的DMF),将混合物在35℃下摇动16小时(h)。然后将树脂用DMF洗涤多次。
为了检查偶联,取出一些树脂珠粒,进行KAISER试验;在所有情况下试验都是阴性的。如上所述,用30%哌啶/DMF溶液进行Fmoc保护基团的除去。
为了进行苯并咪唑羧酸的偶联,加入0.1摩尔相应的4-或5-取代酸的溶液(含0.4mmol的DMF)、0.5摩尔偶联剂TOTU的溶液(含0.44mmol的DMF)和0.5摩尔DIPEA的溶液(含0.6mmol的DMF),将混合物在40℃下摇动16小时。然后用DMF洗涤多次。
为了监控反应,再次取出一些树脂珠粒,进行KAISER试验。
为了从固体载体上除去所需的物质,将树脂用二氯甲烷洗涤多次。然后加入裂解溶液(50%二氯甲烷和50%由95%TFA、2% H2O、3%三异丙基硅烷组成的混合物),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摇动1h。将混合物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干。将残余物用二乙醚沉淀,过滤。
固体残余物通常含有高纯度的所需产物,或者例如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反相上(洗脱剂:A:H2O/0.1% TFA,B:乙腈/0.1% TFA)分离。所得级分的冷冻干燥得到所需产物。
按照本身已知的方式进行能够成盐的式I化合物、包括它们的立体异构形式的生理学上可耐受的盐的制备。利用碱性试剂,例如氢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醇化物和氨,或有机碱,例如三甲胺或三乙胺、乙醇胺或三乙醇胺,或者利用碱性氨基酸,例如赖氨酸、鸟氨酸或精氨酸,羧酸与之生成稳定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或任选被取代的铵盐。如果式I化合物含有碱性基团,也可以利用强酸制备稳定的酸加成盐。为此,无机酸和有机酸都是适合的,例如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甲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4-溴苯磺酸、环己酰氨基磺酸、三氟甲磺酸、乙酸、草酸、酒石酸、琥珀酸或三氟乙酸。
本发明还涉及药物,它包含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和/或式I化合物的生理学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式I化合物的任选立体异构形式,以及药学上适合的与生理学上可耐受的赋形剂、添加剂和/或其他活性化合物和助剂。
鉴于其药理性质,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适合于所有那些其病程涉及IκB激酶活性增加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它们例如包括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炎症的情况下)、骨关节炎、阿耳茨海默氏病、癌症(细胞毒疗法的强化)、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的心绞痛)、脓毒性休克、急性与慢性肾衰、中风或动脉粥样硬化。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一般是口服或肠胃外给药的。直肠、吸入或透皮给药也是可能的。
本发明还涉及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药学上适合的与生理学上可耐受的赋形剂、如果适当的话其它适合的活性化合物、添加剂或助剂将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制成适合的给药剂型。
适合的固体或药物剂型例如是颗粒剂、粉剂、包衣片、片剂、(微)胶囊剂、栓剂、糖浆剂、液汁、悬液、乳剂、滴剂或注射溶液,和活性化合物的缓释制剂,在这些制剂中使用惯用的助剂,例如赋形剂、崩解剂、粘合剂、包衣剂、膨胀剂、滑动剂或润滑剂、矫味剂、甜味剂和增溶剂。常用助剂可以提到碳酸镁、二氧化钛、乳糖、甘露糖醇与其他糖、滑石、乳蛋白、明胶、淀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动物与植物油(例如鱼肝油、向日葵油、花生油或芝麻油)、聚乙二醇和溶剂(例如无菌的水和一元醇或多元醇,例如甘油)。
药物制剂优选地按剂量单位制备和给药,每单位含有一定剂量根据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在固体剂量单位的情况下,例如片剂、胶囊剂、包衣片或栓剂,这种剂量可以高达约1000mg,优选为约50mg至300mg,在安瓿形式的注射溶液的情况下,可以高达约300mg,优选为约10mg至100mg。
对于体重约70kg的成年患者的治疗,根据式I化合物的效率,每日剂量为约20mg至1000mg活性化合物,优选为约100mg至500mg。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更高或更低的每日剂量也可能是适合的。在进行每日剂量的给药时,既可以按单一剂量单位或多个小剂量单位的方式单次给药,也可以按细分的剂量以特定间隔多次给药。
通常,用质谱法(FAB-,ESI-MS)测定终产物。温度以摄氏度给出,RT表示室温(22-26℃)。所用缩写已有解释,或者符合惯例。
根据通用操作方法变体b)的实施例
HPLC(RP 18;UV 210nm):梯度0-15min.B=5-70%(A=100%H2O/0.1%三氟乙酸;B=100%乙腈/0.1%三氟乙酸)。按照通用操作方法类似于方法变体b)制备下列表1中的实施例。表1
实施例91(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羰基)-(L)-亮氨酸甲酯(1)
3-硝基邻氨羰基苯甲酸铵(ammonium 3-nitrophthalamidate)(1a)
在室温(RT)下引入100g(518mmol)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在搅拌下迅速用170ml浓氢氧化铵溶液处理。将混合物在RT下搅拌1小时(h)。滤出沉淀,在干燥器中干燥。收率:95.6g(88%)
2-氨基-3-硝基苯甲酸(1b)
在搅拌下,将22g(105.2mmol)3-硝基邻氨羰基苯甲酸铵(1a)用165ml次氯酸钠溶液处理。5分钟后,加入8.8g氢氧化钠的22ml水溶液,然后将混合物在70℃下搅拌1h。在搅拌下将悬液倒入500ml水中。所得澄清溶液用浓HCl酸化。滤出沉淀在干燥器中干燥。收率:9.68g(51%)
2,3-二氨基苯甲酸(1c)
将14g(76.9mmol)2-氨基-3-硝基苯甲酸(1b)溶于500ml甲醇,用Pd/C处理,用氢氢化。4h后,用吸滤法滤出催化剂,浓缩。得到深褐色固体。收率:11.67g(99%)
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羧酸(1d)
将700mg(4.6mmol)2,3-二氨基苯甲酸(1c)和0.47ml(4.95mmol)4-吡啶甲醛溶于40ml硝基苯,在搅拌下,在145℃下加热2h。然后将混合物冷却,用吸滤法滤出沉淀。将沉淀用乙酸乙酯洗涤,在干燥器中干燥。收率:800mg(73%)
(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羰基)-(L)-亮氨酸甲酯(1)
将120mg(0.5mmol)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羧酸(1d)和84mg(0.5mmol)H-(L)-亮氨酸甲酯溶于5ml DMF。加入164mg(0.5mmol)TOTU(O-[(氰基(乙氧羰基)亚甲基)氨基-1,1,3,3-四甲基]脲鎓四氟硼酸盐)和0.086ml二异丙基乙胺,将混合物在RT下搅拌3h。滤出沉淀,浓缩滤液。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溶液用水洗涤,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收率:180mg(98%).(M+H)+=367.1(Cl+)
实施例92(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羰基)-(L)-缬氨酰胺(2)
将120mg(0.5mmol)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羧酸(1d)和76.4mg(0.5mmol)H-(L)-缬氨酰胺溶于5ml DMF。加入164mg(0.5mmol)TOTU(O-[(氰基(乙氧羰基)亚甲基)氨基-1,1,3,3-四甲基]脲鎓四氟硼酸盐)和0.086ml二异丙基乙胺,将混合物在RT下搅拌3h。滤出沉淀,浓缩滤液。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溶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收率:168mg(99%).(M+H)+=338.2(Cl+)
实施例93(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羰基)-(S)-组氨酸甲酯(3)
(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羰基)-(L)-组氨酸(Trt)甲酯(3a)
将120mg(0.5mmol)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羧酸(1d)和242mg(0.5mmol)H-(L)-组氨酸(Trt)甲酯溶于5ml DMF。加入164mg(0.5mmol)TOTU和0.172ml二异丙基乙胺,将混合物在RT下搅拌3h。浓缩该澄清溶液。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溶液用水洗涤,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收率:380mg粗产物.(M+H)+=633.3(ES+)
实施例94(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羰基)-(L)-甲硫氨酰胺(4)
将120mg(0.5mmol)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4-羧酸(1d)和74.2mg(0.5mmol)H-(L)-甲硫氨酰胺溶于5ml DMF。加入164mg(0.5mmol)TOTU和0.086ml二异丙基乙胺,将混合物在RT下搅拌3h。浓缩该澄清溶液。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溶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收率:149mg(81%).(M+H)+=370.2(ES+)
类似于实施例91至94制备下表2中提到的实施例。
表2
M.W.表示分子量
实施例156
按照方法变体a)制备下列化合物:
a)2-氟异烟酸的制备:
将5.00g(45mmol)2-氟-4-甲基吡啶和1.00g(17mmol)KOH用50ml吡啶处理,加热回流。在该温度下,在30分钟内分批加入20.00g(127mmol)高锰酸钾,另将混合物加热回流1.5小时。然后在冰浴中冷却,用100ml水处理,用浓盐酸调至pH为1。加入100ml乙酸乙酯后,滤出不溶性残余物,含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每次100ml。将合并后的乙酸乙酯相经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得到2.70g 2-氟异烟酸。收率:42%
b)(2-氟吡啶-4-基)甲醇的制备:
将12.60g(89mmol)2-氟异烟酸与13.3ml(95mmol)三乙胺加入到300ml甲苯中,用9.08ml(95mmol)氯甲酸乙酯处理,在室温(20℃-23℃)下搅拌1小时(h)。然后滤出氯化三乙铵,将甲苯相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溶于200ml无水THF,冷却至-78℃。在该温度下滴加氢化锂铝(3.55g,95mmol)的THF悬液,将混合物进一步搅拌30分钟。然后使反应混合物达到室温,倒在11冰水上。然后用300ml乙酸乙酯萃取4次,将合并后的乙酸乙酯相经硫酸镁干燥,蒸发溶剂,得到粗产物,借助中压色谱纯化(CH2Cl2∶MeOH,例如9∶1)后得到5.10g(40mmol)所需产物。收率45%
c)2-氟吡啶-4-甲醛的制备:
在-78℃下,将5g(39mmol)(2-氟吡啶-4-基)甲醇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4.6ml(54mmol)草酰氯与7.6ml(106mmol)二甲基亚砜(DMSO)的450ml二氯甲烷溶液中,将混合物搅拌15分钟。然后加入24ml(180mmol)三乙胺,将反应溶液缓慢温热至室温。倒在500ml水上,各用10%柠檬酸(200ml)和10%碳酸钠溶液洗涤一次。将二氯甲烷相经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浓缩。收率4.60g(37mmol),94%
d)2-(2-氟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的制备:
将2.00g(15mmol)2-氟吡啶-4-甲醛与2.40g(15mmol)3,4-二氨基苯甲酸悬浮在100ml硝基苯中,在145℃下搅拌3h。然后将反应溶液冷却至0℃,滤出在此过程中缓慢生成的结晶。得到2.53g(9.8mmol)所需苯并咪唑。收率62%
e)2-(2-甲氨基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的制备:
将100mg(0.38mmol)2-(2-氟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溶于5ml甲醇。然后将甲醇溶液用气态甲胺饱和,在自生压力下将反应混合物在120℃高压釜内搅拌10h。中压色谱纯化(CH2Cl2∶MeOH=2∶1)得到56mg(0.21mmol)取代产物。收率55%
f)2-(S)-{[2-(2-甲氨基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羰基]氨基}-4-吡咯-1-基丁酸三氟乙酸盐的制备:
将50mg(0.186mmol)2-(2-氟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溶于3ml DMF,冷却至0℃。向该混合物中加入100μl(0.58mmol)二异丙基乙胺和64mg(0.195mmol)TOTU。然后加入33mg(0.196mmol)2-(S)-氨基-4-吡咯-1-基丁酸,使反应溶液达到室温。搅拌18h,然后倒在20ml 10%碳酸氢钠溶液上,用正丁醇(50ml)萃取3次。蒸发丁醇后,借助制备型HPLC纯化残余物(乙腈,0.1%三氟乙酸)。由此得到40mg(0.075mmol)偶联产物。收率42%
类似地制备下表3中提到的实施例:实施例163按照方法变体a)制备下列化合物:
a)2-(S)-氨基-3-苯硫基丙酸乙酯的制备
在-10℃下,将1.7ml(23mmol)亚硫酰氯滴加到1.00g(5mmol)2-(S)-氨基-3-苯硫基丙酸的10ml甲醇溶液中。然后使反应溶液达到室温,加入5ml DMF。然后在70℃下加热23h,冷却至-10℃后,再加入1ml(13.5mmol)亚硫酰氯。然后另在70℃下搅拌14h。蒸发液相后,将残余物溶于水,用浓氨水溶液赋予碱性,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75ml)。经硫酸镁干燥,蒸发,得到油状产物,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与羧酸组分偶联。收率830mg(3.7mmol),74%
b)3-苯硫基-2-(S)-[(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羰基)氨基]丙酸乙酯的制备
在这种情况下,用188mg(0.83mmol)2-(S)-氨基-3-苯硫基丙酸乙酯和200mg(0.83mmol)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进行标准TOTU偶联,得到所需产物。收率43%(160mg,0.36mmol)
类似地制备下表4中提到的实施例:表4实施例168按照方法变体a)制备下列化合物:
a)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2-吗啉-4-基乙基氨甲酰基)-2-苯硫基乙基]酰胺的制备
将100mg(0.24mmol)3-苯硫基-2-[(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羰基)氨基]丙酸溶于10ml DMF。在0℃下向该混合物中加入68μl(0.39mmol)二异丙基乙胺和248mg(0.48mmol)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鏻六氟磷酸盐。然后使其达到室温,搅拌24h。在室温高真空中除去溶剂,借助中压色谱纯化残余物(CH2Cl2∶MeOH=8∶2)。收率73mg(0.1376mmol)57%
类似地制备下表5中提到的实施例: 表5实施例180按照方法变体a)制备下列化合物:
a)Z-高苯基丙氨酸酰肼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5g(16mmol)Z-高苯基丙氨酸溶于100ml甲基叔丁基醚,用3.3g(16mmol)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50mg二甲氨基吡啶处理,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h。然后将反应混合物通过折纸漏斗过滤,滤液用1M硫酸氢钾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将有机相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溶于20ml无水乙醇,用0.78ml(16mmol)水合肼处理,在室温下搅拌2h。借助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过程,反应完全后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从乙酸乙酯/正庚烷1∶1中重结晶,得到Z-高苯基丙氨酸酰肼,如此用于进行进一步的反应。
b)[1-(5-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0.66g Z-高苯基丙氨酸酰肼悬浮在10ml水中,用200mg碳酸氢钾处理,然后加入0.4ml溴化氰溶液(5M乙腈溶液)。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h,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多次。将合并后的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与甲基叔丁基醚搅拌,用吸滤法滤出,在减压下干燥。[1-(5-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在下一阶段中。
c)5-(1-氨基-3-苯基丙基)-[1,3,4]噁二唑-2-基胺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0.33g[1-(5-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溶于50ml无水甲醇,在氩下用氢化催化剂(10%钯-碳)处理,在室温下氢化3h。通过硅藻土滤出反应混合物,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在高真空中干燥。得到5-(1-氨基-3-苯基丙基)-[1,3,4]噁二唑-2-基胺,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在下一阶段中。
d)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5-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酰胺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0.18g 5-(1-氨基-3-苯基丙基)-[1,3,4]噁二唑-2-基胺溶于10ml无水二甲基甲酰胺,用200mg 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270mg TOTU和0.12ml二异丙胺处理,在室温下搅拌4h。浓缩反应混合物,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连续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将有机相经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将残余物与甲基叔丁基醚搅拌,滤出,在高真空中干燥。得到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5-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酰胺,在160℃下熔化分解。
实施例181
按照方法变体a)制备下列化合物:
a)如实施例180所述制备Z-高苯基丙氨酸酰肼。
b)(1-[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1g Z-高苯基丙氨酸酰肼悬浮在8ml原甲酸乙酯中,将混合物加热回流4h。将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用甲基叔丁基醚处理,滤出沉淀,在减压下浓缩滤液。残余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用乙酸乙酯/正庚烷1/1洗脱,得到(1-[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用在下一阶段中。
c)类似于实施例180所述5-(1-氨基-3-苯基丙基)-[1,3,4]噁二唑-2-基胺的制备,进行1-[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胺的制备。
d)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酰胺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220mg 1-[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胺溶于10ml无水二甲基甲酰胺,用260mg 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350mg TOTU和0.15ml二异丙胺处理,在室温下搅拌4h。浓缩反应混合物,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将混合物连续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将有机相经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残余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用二氯甲烷/甲醇8/1洗脱,得到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酰胺,在103℃下熔化分解。
实施例182
按照方法变体a)制备下列化合物:
a)L-N-苄氧基羰基-4-([1,3,4]噁二唑-2-基)-2-氨基丁酸的制备
将1g Z-谷氨酸γ-酰肼与30mg对-甲苯磺酸悬浮在20ml原甲酸三甲酯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悬液在30分钟内澄清,将如此所得溶液过滤,用100ml水稀释。加入20ml 2N盐酸后,用乙酸乙酯萃取5次,然后将合并后的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在减压下浓缩溶液,得到粘性不透明物。
b)L-N-苄氧基羰基-4-([1,3,4]噁二唑-2-基)-2-氨基丁酰吗啉的制备
将300mg L-N-苄氧基羰基-4-([1,3,4]噁二唑-2-基)-2-氨基丁酸和200mg盐酸EDC溶于20ml二氯甲烷,然后用2ml吗啉处理。在室温下搅拌2天后,将溶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摇动萃取3次、用柠檬酸水溶液摇动萃取3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摇动萃取1次。将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过滤后浓缩。得到黄色不透明残余物。
c)L-4-([1,3,4]噁二唑-2-基)-2-氨基丁酰吗啉的制备
将70mg L-N-苄氧基羰基-4-([1,3,4]噁二唑-2-基)-2-氨基丁酰吗啉溶于20ml甲醇,用一满匙尖钯-活性碳(5%)处理,将悬液在氢气氛下搅拌。三小时后,通过硅藻土滤出催化剂,通过0.45μm滤器过滤后在减压下浓缩滤液。
d)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吗啉-4-羰基)-3-[1,3,4]噁二唑-2-基丙基]酰胺的制备
将43mg 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75mg HATU和51mg二异丙基乙胺溶于1ml 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10分钟后,用40mgL-4-([1,3,4]噁二唑-2-基)-2-氨基丁酰吗啉的0.4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处理。在室温下搅拌7h后,加入200mg氨基甲基聚苯乙烯(1.37mmol/g)和20ml N,N-二甲基甲酰胺。1h后,过滤混合物,在减压下蒸馏除去N,N-二甲基甲酰胺。将残余物用冷乙腈消化。弃去不溶性残余物,在RP18硅胶上对乙腈溶液进行梯度过滤,用水/乙腈混合物洗脱。分离到玻璃状黄色固体。
实施例183 3-苯氧基-2-[(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羰基)氨基]丙酸氢乙酸盐(Hydrogenacetat)
a)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下文中称为化合物I)
将15.2g(0.1mol)3,4-二氨基苯甲酸悬浮在11硝基苯中,用11.2g(0.104mol)吡啶-4-醛处理。然后在剧烈搅拌下,将混合物在145℃至155℃下加热8h。将溶液冷却后,用吸滤法滤出所沉淀的产物,用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充分洗涤。为了纯化,将粗产物在300ml甲醇、100ml二氯甲烷与10ml DMF的混合物中加热至沸腾。冷却后,滤出未溶解的产物,用二氯甲烷洗涤。将所得物质溶于约200ml DMSO,然后加热混合物,直至得到均匀溶液——冷却至约50℃,用200ml甲醇处理——在RT下约30min后有产物沉淀出来。滤出沉淀,用甲醇充分洗涤。收率:19.4g
b)(S)-2-氨基-3-苯氧基丙酸盐酸盐(M.W.217.6)
将2.8g Trt-Ser-OMe(Bachem)、0.75g苯酚和2.25g三苯膦一起溶于60ml无水THF,在0℃下,在30min内滴加1.49g偶氮二羧酸二乙酯。将反应混合物在0℃下搅拌30min,温热至RT(约1h)。为了纯化,在减压下除去溶剂,粗产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庚烷∶EA=1.5∶1)。所得(S)-2-三苯甲基氨基-3-苯氧基丙酸甲酯缓慢结晶出长的针晶,在5M HCl中加热回流1h,以除去保护基团。在减压下与甲苯共蒸发多次,将反应溶液蒸发至干,使残余物从少量叔丁醇中重结晶。
方法步骤c)
将239mg来自a)的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悬浮在10ml DMF中,先后用328mg TOTU和0.17ml二异丙基乙胺处理。将混合物在RT下搅拌45min,向所得澄清溶液中加入217.6mg如b)下所制备的(S)-2-氨基-3-苯氧基丙酸盐酸盐,加入0.34ml二异丙基乙胺。搅拌4h后,在减压下浓缩混合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分离标题化合物(DCM∶MeOH∶AcOH∶水=70∶10∶1∶1)。所得标题化合物的M.W.为402.41,摩尔质量为402,经验式为C22H18N4O4。
实施例184 3-苯氨基-2-[(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羰基)氨基]丙酸氢乙酸盐
a)L-2-氨基-3-苯氨基丙酸
在温热下,将2.74g三苯膦溶于30ml乙腈,冷却至-35℃至-45℃,排除水分(在此过程中膦以微细颗粒形式沉淀出来),然后在该温度下,在40min内滴加1.82ml偶氮二羧酸二乙酯。将混合物在-35℃下搅拌15min。向该混合物中滴加2.5g N-苄氧羰基-L-丝氨酸的5ml乙腈与2ml THF溶液,在此过程中不允许温度升至-35℃以上。然后使混合物在-35℃下反应1h,温热至RT。在减压下除去反应溶液中的溶剂,粗产物立即用硅胶中压色谱纯化(DCM/AcCN∶20/1)。除去溶剂后,得到1.4g纯净的N-苄氧基羰基-L-丝氨酸-β-内酯的微细针晶(另见《有机合成》1991(70)1ff)。将1.2g内酯溶于10ml乙腈,与0.51g苯胺加热回流2h。除去溶剂后,通过硅胶色谱分离产物(DCM/MeOH/AcOH=100/5/1)。从而得到1.1g(68%)L-2-苄氧羰基氨基-3-苯氨基丙酸。
为了进行保护基团的除去,将Z-保护的衍生物溶于甲醇,在惰性气体下加入80mg催化剂(10% Pd-C),通入氢,直至完全除去Z-保护基团。滤出催化剂,蒸发滤液,得到0.58g L-2-氨基-3-苯氨基丙酸(92%),为黄色软的针晶。
方法步骤b)
将239mg如实施例183制备的2-吡啶-4-基- 1H-苯并咪唑-5-羧酸悬浮在10ml DMF中,先后用328mg TOTU和0.17ml二异丙基乙胺处理。将混合物在RT下搅拌45min,向所得澄清溶液中加入180.2mg根据a)制备的(S)-2-氨基-3-苯氨基丙酸和0.34ml二异丙基乙胺。搅拌4h后,在减压下浓缩混合物,通过硅胶快速色谱分离标题化合物(DCM∶MeOH∶AcOH∶水=70∶10∶1∶1)。所得标题化合物的M.W.为401.43,经验式为C22H19N5O3。
实施例185
在约8ml DMF中,将239.2mg(1mmol)如实施例183制备的化合物I先后用182.7mg(1mmol)H-Leu-OMe HCl、328mg(1mmol)TOTU和0.34ml(2mmol)二异丙基乙胺处理。在RT下6h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余物溶于EE,混合物各用水和饱和NaCl溶液洗涤3次。将有机相干燥,在减压下蒸发至干。残余物经过硅胶快速色谱纯化(DCM/MeOH∶15/1)。收率:约200mg
实施例186
在约8ml DMF中,将239.2mg(1mmol)如实施例183制备的化合物I先后用166.6mg(1mmol)H-Leu-NH2 HCl、328mg(1mmol)TOTU和0.34ml(2mmol)二异丙基乙胺处理。在RT下6h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余物溶于EE,混合物用水洗涤一次。然后将含水相用NaCl饱和,用EE/THF=1/1萃取两次。将合并后的有机相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一次,干燥,在减压下蒸发至干。用二氯甲烷沉淀出残余物,滤出。为了纯化,将粗产物与DCM/EE=1/1沸腾,滤出,用DCM/乙醚充分洗涤。收率:约200mg
实施例187
在约8ml DMF中,将239.2mg(1mmol)如实施例183制备的化合物I先后用152.6mg(1mmol)H-Val-NH2·HCl、328mg(1mmol)TOTU和0.34ml(2mmol)二异丙基乙胺处理。在RT下6h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余物溶于EE,混合物用水洗涤一次。然后将含水相用NaCl饱和,用EE/THF=1/1萃取两次。将合并后的有机相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一次,干燥,在减压下蒸发至干。用二氯甲烷沉淀出残余物,滤出。为了纯化,将粗产物与DCM/EE=1/1沸腾,滤出,用DCM/乙醚充分洗涤。收率:约200mg
实施例188
在约8ml DMF中,将239.2mg(1mmol)如实施例183制备的化合物I先后用247.7mg(1mmol)H-Dopa-OMe·HCl、328mg(1mmol)TOTU和0.34ml(2mmol)二异丙基乙胺处理。在RT下6h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余物溶于EE,混合物各用水和饱和NaCl溶液洗涤3次。将有机相干燥,在减压下蒸发至干。用二氯甲烷沉淀出残余物,滤出。为了纯化,将粗产物与DCM/EE=1/1沸腾,滤出,用DCM/乙醚充分洗涤。收率:约200mg
实施例189
按照方法变体c)制备下列化合物:
将2.0g聚苯乙烯-AM RAM,160-200微米(0.64mmol/g;RappPolymer)树脂加入到塑料注射器内,在DMF中溶胀20min,然后用DMF/哌啶(1∶1)溶液处理20min。用DMF、DCM和DMF洗涤后,将如此得到的树脂用在下面的合成步骤中。
方法步骤a)
将DIC(0.59ml,3.84mmol)加入到Fmoc-高PheOH(0.71g,3.84mmol)与HOBt水合物(0.59g,3.84mmol)的DMF溶液中。将所得溶液抽入上述注射器内,将混合物在RT下摇动16小时(h)。树脂用DMF(10×15ml)、DCM(4×15ml)和DMF(2×15ml)洗涤,然后贮藏在4℃下。为了监控反应,对一些树脂珠粒进行KAISER试验。
方法步骤b)
如上所述将树脂去保护和洗涤。将DIC(0.59ml,3.84mmol)加入到4-氟-3-硝基苯甲酸(0.71g,3.84mmol)与HOBt水合物(0.59g,3.84mmol)的DMF(约15ml)溶液中。将该溶液抽入含有所制备的树脂的注射器内,将混合物在RT下摇动16h。树脂用DMF(10×15ml)洗涤,贮藏在4℃下。为了监控反应,对一些树脂珠粒进行KAISER试验。
方法步骤c)
向所制备的树脂中加入4-(氨基甲基)吡啶(1.4ml,12.8mmol)的DMF(10ml)溶液,将混合物在RT下摇动2天。树脂用DMF(8×15ml)、DCM(4×15ml)和DMF(2×15ml)洗涤。注:后来发现简单加热树脂混合物的DMA(二甲基乙酰胺,代替DMF)溶液达16h,得到所需的羟基苯并咪唑;从而有可能加速合成。
方法步骤d)
将树脂的DMA溶液装入可密封的玻璃反应器内,在轻微搅拌下将反应混合物在125℃下加热16h。(从树脂中解离出物质试样后)借助GC/MS可确认已经发生的环化作用。用DMA洗涤(5×15ml)后,将树脂照此用在合成步骤e)中。
方法步骤e)
将三丁基膦(0.6ml)加入到来自方法步骤d)的树脂(0.5g)DMA(5.0ml)溶液中,将混合物在150℃下轻微搅拌6h。树脂然后用DMF(20×10ml)、MeOH(10×10ml)和DCM(10×10ml)洗涤。
方法步骤f)裂解和纯化
将方法步骤e)所得树脂在RT下用TFA/H2O(95/5)处理3h。在减压下除去TFA/H2O,得到褐色玻璃状固体粗产物。粗产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快速色谱;洗脱剂:95/5 DCM/2.0M NH3的MeOH溶液,然后92/8 DCM/2.0M NH3的MeOH溶液)。收集所需级分,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产物,为白色固体。MS(ES;M+H+=400)1H-NMR符合上述结构式。
实施例190
按照方法变体c)制备下列化合物:
A)3(R/S)-乙烯基-2(S)-叠氮基-3-苯基丙酸的合成
a)将氢氧化锂(一水合物;21g,645mmol)加入到3-乙烯基-4-苯基丁酸乙酯(0.129mol)的含水THF(120ml/20ml H2O)溶液中。将反应混合物搅拌过夜,然后在减压下浓缩。使残余物在AcOEt与含水HCl(1M)之间分配,分离各相,含水相用AcOEt洗涤2次。将合并后的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经MgSO4干燥,过滤,在减压下蒸发。得到15.6g(收率62%)酸,用在下面的反应中。
b)向冷却(-78℃)的上述酸(1.74g,9.16mmol)的无水THF(10ml)溶液中加入三乙胺(1.27ml),15分钟后加入新戊酰氯(1.18ml)。将混合物在0℃下搅拌1h,冷却至-78℃。在另一烧瓶内,向冷却(-78℃)的S-苯基噁唑烷酮(1.64g)的THF(36ml)溶液中缓慢加入正丁基锂(5.7ml,1.6M己烷溶液)。将溶液在-78℃下搅拌1h,温热至0℃,经由套管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加入完成后,将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加入饱和NH4Cl溶液(20ml),在减压下浓缩溶液至1/3体积。将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经MgSO4干燥,过滤,蒸发。残余物借助快速色谱纯化(硅胶,5-20% AcOEt/己烷)。得到2.06g(收率67%)酰亚胺,为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
c)将1,1,1,3,3,3-六甲基二硅氮烷钾盐(14.6ml,0.5摩尔甲苯溶液)滴加到冷却(-78℃)的酰亚胺(1.88g,5.61mmol)的无水THF(15ml)溶液中。40min后,加入冷却(-78℃)的三甲基甲硅烷基叠氮化物(2.51g)的THF溶液。另外35分钟后,加入乙酸(1.47ml),将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使反应混合物在二氯甲烷与饱和氯化钠溶液之间分配,将有机相经MgSO4干燥,过滤,蒸发。残余物经过硅胶快速色谱纯化(洗脱剂:a)DCM/MeOH/氨水=95/5/1;b)DCM;开始的比例a∶b=1∶10,直至纯的DCM)。得到2.5g(收率95%)叠氮基产物。
d)将3ml过氧化氢(30%)加入到冷却(0℃)的上述叠氮基化合物(2.5g)的THF(20ml)、H2O(4ml)与氢氧化锂一水合物(558mg)的溶液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h,然后加入19ml 10%硫酸钠溶液。在减压下浓缩溶液至原始体积的1/10,所得残余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将合并后的有机相经MgSO4干燥,过滤,在减压下蒸发至干。残余物经过硅胶纯化(快速色谱,洗脱剂:1-5% MeOH的1%氨水溶液/99% DCM)。得到912mg所需的酸(收率74%)。
B)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羰基-3-R,S-苄基-S-脯氨酰胺的合成
将0.4g聚苯乙烯Knorr树脂(0.61mmol/g)加入到塑料注射器内,在DMF中溶胀20min,然后用DMF/哌啶(1∶1)溶液处理20min。用DMF、DCM和DMF洗涤后,将所得树脂用在下面的合成步骤中。
方法步骤a)
将3(R/S)-乙烯基-2(S)-叠氮基-3-苯基丙酸(另见步骤a)-d);0.28mmol)、PyBOP(0.28mmol)与DIPEA(0.32mmol)的溶液加入到上述树脂中。将所得混合物在RT下摇动16h。将树脂用MeOH(3次15ml)和DCM(4次15ml)洗涤,在减压下干燥。为了监控反应,对一些树脂珠粒进行KAISER试验。
方法步骤b)
在惰性气氛下,将环己烯(23mmol)加入到2M二环己基硼烷/二甲基亚砜配合物(11.6mmol)的无水二乙醚溶液中。一小时后,生成白色固体。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加入上述树脂和10ml DCM。将不均匀混合物轻微搅拌2.5h,直至气体放出结束。将树脂用MeOH洗涤,在减压下干燥。然后用乙醇胺与DMF的50/50(vol/vol)混合物搅拌1h,然后用MeOH和DCM洗涤(各3次),然后干燥。
方法步骤c)
将DIC(0.69mmol)加入到4-氟-3-硝基苯甲酸(0.69mmol)与HOAt(0.69mmol)的DMF(约5ml)溶液中。将该溶液抽入含有前述树脂的注射器,将混合物在室温(RT)下摇动16h。将树脂用DMF洗涤(10×15ml),在真空下干燥。为了监测反应,对一些树脂珠粒进行KAISER试验。
方法步骤d)
将4-(氨基甲基)吡啶(4.6mmol)的DMF(4ml)溶液加入到前述树脂中,将混合物在RT下摇动32天。将树脂用MeOH和DCM洗涤(3×15ml),干燥。
方法步骤e)
将树脂的DMA溶液装入可密封的玻璃反应器内,在轻微搅拌下,将反应混合物在125℃下加热16h。(从树脂解离出物质试样后)借助GC/MS可确认已经发生的环化作用。将树脂用MeOH和DCM洗涤(3×15ml),干燥。
方法步骤f)
将三丁基膦(0.5ml)加入到方法步骤e)树脂(0.021mmol)的DMA(3.0ml)溶液中,将混合物在125℃下轻微搅拌5h。然后将树脂用DMF(2次10ml)、MeOH(2次10ml)和DCM(3次10ml)洗涤,在减压下干燥。
方法步骤g)解离和纯化
在RT下,将方法步骤f)所得树脂用TFA/H2O(97/3)处理1h。在减压下除去TFA/H2O,得到褐色玻璃状固体粗产物。粗产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快速色谱;洗脱剂:95/5 DCM/2.0M NH3的MeOH溶液,然后92/8 DCM/2.0M NH3的MeOH溶液)。收集所需级分,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产物,为白色固体。
MS(ES;M+H+=426)1H-NMR符合上述结构式。
实施例191
按照方法变体c)制备下列化合物:
将1.5g聚苯乙烯Knorr树脂(0.64mmol/g)加入到塑料注射器内,在DMF中溶胀20min,然后用DMF/哌啶(1∶1)溶液处理20min。用DMF、DCM和DMF洗涤后,将树脂用在下面的合成步骤中。
方法步骤a)
将Fmoc-3R,S-苯基-S-脯氨酸(1.5mmol)、PyBOP(1.5mmol)与DIPEA(2.1mmol)的DCM溶液加入到树脂中。将所得混合物在RT下摇动16小时(h)。将树脂用DCM(4次15ml)、MeOH(2次15ml)和DCM洗涤,在减压下干燥。为了监测反应,对一些树脂珠粒进行KAISER试验。
方法步骤b)
如实施例190方法B下所述使树脂进一步反应,得到所需化合物。
MS(ES;M+H+=412)1H-NMR符合上述结构式。
实施例192
按照方法变体a)制备下列化合物:
a)Z-高苯基丙氨酸酰肼的制备:
如实施例180a所述制备Z-高苯基丙氨酸酰肼。
b)[1-(5-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的制备:
如实施例180b所述制备[1-(5-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
c)[1-(5-苯磺酰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0.35g根据实施例192b的化合物溶于5ml吡啶,用0.13ml苯磺酰氯处理,在80℃下搅拌4h。另加入0.13ml苯磺酰氯,另将混合物在80℃下搅拌2h。在真空中浓缩反应混合物,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用水洗涤两次,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一次,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在真空中浓缩。得到[1-(5-苯磺酰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进行进一步反应。
d)N-[5-(1-氨基-3-苯基丙基)-[1,3,4]噁二唑-2-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0.18g化合物192c溶于30ml无水甲醇,在氩下用Pd/C催化剂处理,在室温下氢化4h。过滤后,用甲醇洗涤残余物,浓缩滤液,得到N-[5-(1-氨基-3-苯基丙基)-[1,3,4]噁二唑-2-基]苯磺酰胺,用在下一阶段中。
e)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5-苯磺酰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酰胺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70mg根据实施例192d的化合物溶于5ml无水DMF,用30μl二异丙胺、48mg 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和66mgTOTU处理。在室温下搅拌4h后,反应完全,浓缩反应混合物。将残余物用乙酸乙酯和水处理。倾泻溶剂;将油性残余物用热丙酮处理,将混合物冷却,在滤器上收集结晶性产物,用丙酮洗涤,干燥。得到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5-苯磺酰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酰胺,从220℃开始熔化分解。
实施例193
按照方法变体a)制备下列化合物:
a)Z-高苯基丙氨酸酰肼的制备:
如实施例180a所述制备Z-高苯基丙氨酸酰肼。
b)[1-(5-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的制备:
如实施例180b所述制备[1-(5-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
c){1-[5-(3-甲基脲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的制备:
将350mg[1-(5-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溶于5ml无水二甲基亚砜,用140mg碳酸钾和140mg异氰酸甲酯处理,在80℃下搅拌16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用乙酸乙酯处理,用水洗涤两次,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一次,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在真空中浓缩。得到{1-[5-(3-甲基脲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在下一阶段(氢解)中。
d)1-[5-(1-氨基-3-苯基丙基)-[1,3,4]噁二唑-2-基]-3-甲基脲的制备:
在RT下,将120mg前述化合物溶于20ml无水甲醇,在氩气下用Pd/C催化剂处理,在室温下氢化4h。过滤反应混合物,用甲醇洗涤残余物,在真空中浓缩滤液,得到1-[5-(1-氨基-3-苯基丙基)-[1,3,4]噁二唑-2-基]-3-甲基脲,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在下一阶段中。
e)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5-(3-甲基脲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酰胺的制备:
在RT下,将40mg前述化合物溶于3ml无水DMF,先后用33mg 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20μl二异丙胺和40mg TOTU处理,在室温下搅拌4h。在真空中浓缩反应混合物;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四氢呋喃1/1,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在真空中浓缩。得到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5-(3-甲基脲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酰胺,在质谱中m/z=497.3(=MH+)。
实施例194
按照方法变体a)制备下列化合物:
按基本上相似的方式制备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5-乙酰氨基-[1,3,4]噁二唑-2-基)-3-苯基丙基]酰胺,但是区别在于与乙酰氯反应,而不是异氰酸甲酯。该化合物的熔点为183-186℃,并分解。
实施例195
按照方法变体a)制备下列化合物:
a)(1-氰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的制备:
将2.78g从L-高苯基丙氨酸酰胺盐酸盐和N-Cbz-琥珀酰亚胺制备的(1-氨基甲酰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溶于30ml无水吡啶,用6ml乙酸酐处理。将反应混合物在75℃下搅拌24h。将冷却后的溶液在真空中浓缩,用100ml乙酸乙酯处理,然后用各50ml的5%柠檬酸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动萃取三次。有机萃取液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在真空中浓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用正庚烷/乙酸乙酯1/1洗脱。得到(1-氰基-3-苯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在下一阶段中。
b)[3-苯基-1-(1H-四唑-5-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的制备:
将0.15g实施例195a化合物与0.115g叠氮化三甲基锡悬浮在5ml无水甲苯中,搅拌回流6h。将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用盐酸乙醚溶液酸化,在冰箱内放置过夜。第二天,在真空中浓缩混合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用二氯甲烷/甲醇9/1洗脱。得到[3-苯基-1-(1H-四唑-5-基)丙基]氨基甲酸苄基酯,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在下一阶段中。
c)3-苯基-1-(1H-四唑-5-基)丙胺的制备:
将337mg实施例195b化合物溶于2ml乙腈,用0.477ml三乙基硅烷、一滴三乙胺和一满匙尖氯化钯(II)处理,搅拌回流3h。将冷却后的溶液过滤,在真空中浓缩,将残余物在高真空中干燥。所得3-苯基-1-(1H-四唑-5-基)丙胺进行进一步反应。
d)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3-苯基-1-(1H-四唑-5-基)丙基]酰胺的制备:
将0.9mmol实施例195c化合物溶于5ml无水DMF,用0.9mmol 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0.365ml二异丙胺和415mg TOTU处理,在室温下搅拌20h,另在50℃下搅拌4h。在真空中浓缩反应混合物;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经硫酸镁干燥,过滤,在真空中浓缩。所得粗产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用二氯甲烷/甲醇/水/冰乙酸60/10/1/1洗脱。得到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3-苯基-1-(1H-四唑-5-基)丙基]酰胺,从87℃开始分解且分子峰在m/z=425.2(MH+)。
实施例196 3-苯氨基乙基-2-[(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羰基)氨基]丙酸三氟乙酸盐
a)L-2-氨基-3-苯氨基乙基丙酸
将54.8g(0.209mol)三苯膦悬浮在600ml乙腈中,冷却至-35℃至-45℃,并排除水分。然后在该温度下,在50min内滴加36.4g(0.209mol)偶氮二羧酸二乙酯。随后将混合物在-35℃下搅拌15min。向该混合物中滴加50g(0.209mol)N-苄氧羰基-L-丝氨酸的500ml乙腈溶液,在此过程中不允许温度升至-35℃以上。然后使混合物在5℃下反应12h,温热至RT。在减压下除去反应溶液中的溶剂,粗产物经过硅胶中压色谱纯化(DCM/AcCN:25/1)。除去溶剂后,得到20.8g(收率45%)纯净的N-苄氧羰基-L-丝氨酸-β-内酯(另见《有机合成》1991(70)1ff.)的微细针晶。经验式:C11H11NO4;M.W.=221.2;MS(M+H)222.1
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将15.5ml(63.51mmol)N,O-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酰胺加入到7.3ml(57.36mmol)N-乙基苯胺的250ml乙腈溶液中,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3h。然后在20℃下加入上述内酯(10.7g,48.37mmol)的250ml乙腈溶液,将混合物加热回流17h。除去溶剂后,将残余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溶液的pH不超过9。将含水悬液用少量二乙醚洗涤,然后用浓盐酸调pH为6至7,用NaHPO4-缓冲液调pH为5。将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多次。蒸发溶剂后,得到所需产物,收率45%(7.4g)。经验式:C19H22N2O4;M.W.=342.4;MS(M+H)343.2
在-10℃下,将6.5ml(89.1mmol)亚硫酰氯滴加到75ml甲醇中,将混合物搅拌30min。然后加入8.6g(25.12mmol)L-2-氨基乙基-3-苯氨基丙酸的75ml甲醇溶液,将混合物在-10℃下搅拌30分钟,另在RT下搅拌3h。蒸发溶剂后,将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用碳酸钠溶液洗涤。蒸发溶剂,借助快速色谱纯化(正庚烷/乙酸乙酯7∶3),得到4.43g(收率50%)L-2-氨基乙基-3-苯氨基丙酸甲酯。经验式:C20H24N2O4;M.W.=356.4;MS(M+H)357.3
为了将保护基团除去,将4.4g(12.35mmol)Z-保护的衍生物溶于500ml甲醇,在惰性气体下加入100mg催化剂(10%Pd(OH)2-C),通入氢,直至完全除去Z-保护基团。滤出催化剂,蒸发滤液,得到2.8gL-2-氨基乙基-3-苯氨基丙酸(定量)。经验式:C12H18N2O2;M.W.=222.3;MS(M+H)223.1
方法步骤b)
将2.4g(10.03mmol)如实施例183制备的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悬浮在350ml DMF中,先后用4.2g(12.80mmol)TOTU和2.3ml(13.52mmol)二异丙基乙胺处理。将混合物在RT下搅拌10min,向所得澄清溶液中加入2.8g(12.60mmol)按照a)制备的(S)-2-氨基-3-苯氨基乙基丙酸甲酯。搅拌2h后,在减压下浓缩混合物,经过硅胶快速色谱分离(DCM∶MeOH=9∶1)到标题化合物的甲基酯。收率:4.36g(98%),经验式:C25H25N5O3;M.W.=443.5;MS(M+H)444.3
在RT下,在400ml甲醇中加入200ml 1M氢氧化钠溶液,将4.3g(9.7mmol)所得甲基酯水解2h。蒸发甲醇后,所得悬液用NaH2PO4-溶液调pH=5。在此过程中有产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借助硅胶快速色谱(DCM∶MeOH=4∶1)和制备型HPLC(乙腈/0.1%TFA)纯化,得到2.92g(收率70%)3-苯氨基乙基-2-[(2-吡啶-4-基-1H-苯并咪唑-5-羰基)氨基]丙酸三氟乙酸盐。经验式:C24H23N5O3;M.W.=429.5;MS(M+H)430.3;熔点:约258℃(分解)
药理实施例
IκB-激酶过滤试验:
利用“SigmaTECTTM蛋白激酶测定系统”(Promega katalog 1998,s.330;类似于SigmaTECTTM DNA-依赖性蛋白激酶程序)测定IκB激酶的活性。按照Z.J.Chen(《细胞》1996,Vol.84,pp.853-862)从HeLa细胞提取物中纯化激酶,将其与酶作用肽培养(生物素-(CH2)6-DRHDSGLDSMKD-CONH2)(20μM)。反应缓冲液含有50mM HEPES,pH7.5、10mM MgCl2、5mM二硫苏糖醇(DTT)、10mMβ-甘油磷酸酯、10mM 4-硝基苯基磷酸酯、1μM微囊藻素-LR和50μM ATP(包含1μCiγ-33P-ATP)。
PKA、PKC、CK II法
按照厂商的指导,利用适当的Upstate Biotechnology试验试剂盒,在50μM ATP浓度下测定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蛋白激酶C(PKC)和酪蛋白激酶II(CK II)。不同的是,不用磷酸纤维素滤器,而用带有相应抽吸系统的MultiScreen平皿(Millipore;磷酸纤维素MS-PH,kat.MAPHNOB 10)。然后在Wallac MicroBeta闪烁计数器中测量平皿或膜(IκB激酶)。在每种情况下采用100μM试验物质。
每种物质重复测定两次。从平均值(含有和不含物质的酶)中减去空白(不含酶)的平均值,计算抑制%。利用GraFit 3.0软件包进行IC50计算。下表6显示这些结果。
表6:物质在100μM浓度下的激酶抑制作用或IC50的μM值实施例编号IκB激酶IC50 PKA抑制% PKC抑制%CK II抑制% 5 25 0 16 19 6 72 0 46 14 7 22 0 15 10 8 4 0 9 7 11 7 0 16 0 12 42 0 16 0 14 7 0 0 0 16 9 0 11 4 20 1 36 63 70 21 34 26 31 60 35 16 n.d. n.d. n.d. 37 36 n.d. n.d. n.d. 108 1 0 13 92 113 25 24% 7% 17% 180 0.43 n.d. n.d. n.d. 181 0.62 n.d. n.d. n.d. 192 0.12 n.d. n.d. n.d. 193 0.36 n.d. n.d. n.d. 196 0.07 31 40 50
n.d.表示未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