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岛型海岛短纤的开纤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生产的染整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岛型海岛短纤的开纤工艺。
背景技术
海岛型超细纤维在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商品化生产,并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海岛纤维的生产。但基本上是长丝纤维。
海岛超细短纤维分为定岛型和不定岛型,不定岛超细纤维通常以聚苯乙烯等高聚物为海组分,利用两种高聚物熔体的不相容性在纤维截面中形成海岛分布,再用溶剂将海组分溶去,纤维主要用于鞋用合成革。
定岛型海岛短纤是近两年研发的新型品种,定岛型海岛短纤由于其纤维细度达到0.06dtex以下,所以抗弯曲刚性低,具有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吸湿性大幅提高,比海岛型长丝有更好的蓬松性、柔软性、吸湿性。定岛型海岛短纤可适用于纯纺、也可与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混纺、交织,大大开拓了纤维之间的优势互补,能改善织物的光泽、手感、强力、外观等品质,应用于新颖高档的服用面料。其适应性更加广泛,在非织造布与服装面料应用方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定岛型海岛短纤结构为3D38mm、3D51mm、4D51mm等。海/岛比37/63。海成份为COPET(水溶性聚酯),岛成份为PET(聚酯)。在纤维截面中分散相PET呈“岛”状态而母体COPET则+相当于“海”的状态。每根纤维有37岛。
开纤工艺在海岛纤维的染整工艺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开纤即通过后处理把海组份溶解掉,剩下地即单一组分的超细纤维,开纤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成品的外观与内在质量。
现有常规的开纤工艺为高温强碱法,该工艺用于定岛型海岛短纤开纤时,高温强碱对海组分的完全溶解固然有利,但对常规PET岛纤维也产生了分解,高温强碱开纤工艺的缺点就是能源消耗大、污水排放多、纤维损伤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消耗小、污水排放少、纤维损伤小的定岛型海岛短纤低温低碱开纤工艺。
本发明运用开纤剂,设计最佳工艺条件、工艺参数,经多次试样,得到低温低碱开纤的可靠工艺,使低温低碱能达到或超过高温强碱开纤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岛型海岛短纤的开纤工艺,本发明相对于常规开纤工艺而言为低温低碱开纤工艺,工艺条件为98%NaOH 6至8g/l,开纤剂4至6g/l,温度80℃至90℃,时间20-40分钟,浴比1∶15-30。
其中的开纤剂可以是汽巴公司的、杭州美高华颐化工有限公司M-1100。
本发明的开纤工艺是通过以下多次试样得到的:
一、试样织物:
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生产的定岛型海岛短纤3D51mm 100%针织汗布。
二、试样设备:
常温常压染样机
三、试样助剂:
开纤剂 印染助剂
NaoH 市售分析纯
四、试样工艺处方:
1、现有常规开纤工艺
98%NaOH 温度 时间 浴比
15g/l 100℃ 30分钟 1∶20
2、低温低碱开纤试样组合
浴比1∶20
98%NaOH 开纤剂 温度 时间
10g/l 8g/l 100℃ 40分钟
8g/l 6g/l 90℃ 30分钟
6g/l 4g/l 80℃ 20分钟
五、试样结果
A、NaOH
从6g/l到10g/l随浓度增加碱溶增加,但8g/l用量以上增加不明显。
B、开纤剂
从4g/l到8g/l随浓度增加碱溶增加,但6g/l以上增加不明显。
C、温度
随温度上升织物碱溶增加,但80℃以上增加不明显。
D、时间
从20分钟到40分钟时间延长而碱溶增加,30分钟碱溶已较充分。
E、常规开纤工艺:
失重率34.8%,开纤率93.3%,强损6.5%
F、低温低碱最佳开纤工艺:
在98%NaoH 8g/l,开纤剂6g/l,温度80℃,时间30分钟工艺条件下,失重率34.6%,开纤率94.1%,强损0.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使用开纤剂,NaoH用量可降低46.6%,温度由100℃降到80℃,碱溶失重率与开纤率都达到或超过常规开纤效果。
2、由于客户对海岛短纤织物的手感、外观要求不同碱溶开纤工艺可作相应调整,但低温低碱切实可行。
3、实践证明低温低碱开纤工艺可节约能耗,助剂,降低成本。并且对开纤效果可有很好的控制。
4、通过使用开纤剂,织物强力得到大幅提高,为后道磨毛工序的强力损伤提供基础保证。
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生产的定岛型海岛短纤3D51mm 100%针织汗布,在98%NaoH 8g/l,开纤剂6g/l,温度80℃,时间30分钟工艺条件下开纤,失重率34.6%,开纤率94.1%,强损0.3%。
实施例2
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生产的定岛型海岛短纤3D×51mm 100%针织汗布,在98%NaOH 6g/l,开纤剂4g/l,温度80℃,时间40分钟工艺条件下开纤,失重率32.5%,开纤率91%,强损0.27%。(只要基本接近常规开纤工艺:失重率34.8%,开纤率93.3%,强损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