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330713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38508.3

申请日:

2013.04.18

公开号:

CN103333473A

公开日:

2013.10.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67/06申请日:20130418|||公开

IPC分类号:

C08L67/06; C08L63/00; C08K13/04; C08K7/06; C08K7/20; C08K3/08

主分类号:

C08L67/06

申请人:

邱献腾

发明人:

邱献腾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天健郡城A单元26栋18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其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1)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为基体:35%~55%;(2)碳纤维或硼纤维:2%~20%;(3)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5%~15%;(4)碳纤维粉末35%~55%;(5)铜粉或铜合金粉末:2%~20%。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该复合材料形成的结构件密度小,打磨效果表面细致,耐冲击,且电阻系数低,导电性良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1)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为基体:35%~55%;
(2)碳纤维或硼纤维:2%~20%;
(3)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5%~15%;
(4)碳纤维粉末35%~55%;
(5)铜粉或铜合金粉末:2%~20%。

2.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各材料按照权利要求1中的配比,包括步骤:
1)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粉末,放入第一固定容器内;
2)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或硼纤维,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3)称取依配比的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4)称取依配比的铜粉或铜合金粉末,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5)将第1)、2)、3)、4)步中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6)称取依配比的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置入第二固定容器,拌匀备用;
7)将第5)步中的备用料,缓慢倒入第二固定容器内,再同步慢速搅拌均匀,备用;
8)以所需产品制作的冶具或模具,将上项拌匀的混合物,注入该冶具或模具,再静置或采热固化,即可成所需的产品。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各种材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不停发展应运而生,对材料的要求,总是朝着,质量轻,功能多而且强度高,价格要低廉。随着宇宙航天器,车辆,工机具,建筑架构等等,对现代工业发展对材料科技的要求,已是十分的渴求迫切。但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复合材料在比强度、比模量、耐冲击、轻结构性能、电阻系数及导电性方面都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该复合材料形成的结构件密度小、轻结构性能高、耐冲击和电阻系数及导电性效果良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其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1)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为基体:35%~55%; 
(2)碳纤维或硼纤维:2%~20%; 
(3)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5%~15%; 
(4)碳纤维粉末35%~55%; 
(5)铜粉或铜合金粉末:2%~20%。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其各材料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配比,包括步骤: 
1)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粉末,放入第一固定容器内; 
2)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或硼纤维,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3)称取依配比的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4)称取依配比的铜粉或铜合金粉末,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5)将第1)、2)、3)、4)步中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6)称取依配比的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置入第二固定容器,拌匀备用; 
7)将第5)步中的备用料,缓慢倒入第二固定容器内,再同步慢速搅拌均匀,备用; 
8)以所需产品制作的冶具或模具,将上项拌匀的混合物,注入该冶具或模具,再静置或采热固化,即可成所需的产品。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该复合材料形成的结构件密度小,打磨效果表面细致,耐冲击,且用电表(100Ω×1.5mA、10Ω×15mA、1Ω*150mA)测定,和高纯度铜料的导电性、电阻系数毫无逊色,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航天领域:如机翼本身、支撑部件等,汽车领域:如车身受力件,发动机架等;电机等发热器材;建筑材料:如轻量化钢构,轻量化、强力化的体育运动器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其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1)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为基体:35%~55%; 
(2)碳纤维或硼纤维:2%~20%; 
(3)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5%~15%; 
(4)碳纤维粉末35%~55%; 
(5)铜粉或铜合金粉末:2%~20%。 
实施例一: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碳纤维粉末35%,微玻璃球6%,碳纤维4%,环氧树脂35%,铜粉20%。 
实施例二: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碳纤维粉末55%,微玻璃球5%,硼纤维2%,环氧树脂36%,铜合金粉末2%。 
实施例三: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碳纤维粉末45%,微玻璃球5%,碳纤维3%,环氧树脂45%,铜粉2%。 
实施例四: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碳纤维粉末35%,微玻璃球5%,硼纤维20%,环氧树脂35%,铜粉5%。 
实施例五: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碳纤维粉末35%,微玻璃球5%,碳纤维8%,环氧树脂50%,铜粉2%。 
实施例六: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碳纤维粉末35%,碳纤维4%,碳化矽球5%,不饱和聚酯树脂51%,铜粉5%。 
实施例七: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碳纤维粉末55%,碳纤维2%,碳化矽球5%,不饱和聚酯树脂35%,铜粉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其各材料按照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配比,包括步骤: 
1)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粉末,放入第一固定容器内; 
2)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或硼纤维,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3)称取依配比的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4)称取依配比的铜粉或铜合金粉末,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5)将第1)、2)、3)、4)步中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6)称取依配比的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置入第二固定容器,拌匀备用; 
7)将第5)步中的备用料,缓慢倒入第二固定容器内,再同步慢速搅拌均匀,备用; 
8)以所需产品制作的冶具或模具,将上项拌匀的混合物,注入该冶具或模具,再静置或采热固化,即可成所需的产品。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347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2 CN 103333473 A *CN103333473A* (21)申请号 201310138508.3 (22)申请日 2013.04.18 C08L 67/06(2006.01) C08L 63/00(2006.01) C08K 13/04(2006.01) C08K 7/06(2006.01) C08K 7/20(2006.01) C08K 3/08(2006.01) (71)申请人 邱献腾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天 健郡城 A 单元 26 栋 1801 室 (72)发明人 。

2、邱献腾 (54) 发明名称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 工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 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其按照质量百分比, 包 括 : (1) 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为基体 : 35 55 ; (2) 碳纤维或硼纤维 : 2 20 ; (3)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 : 515; (4)碳纤维 粉末 35 55 ; (5) 铜粉或铜合金粉末 : 2 20。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 材料, 具有很高的比强度、 比模量, 该复合材料形 成的结构件密度小, 打磨效果表面细致, 耐冲击, 且电阻系数低, 导电性良好。 (51)Int.Cl. 权。

3、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3473 A CN 103333473 A *CN103333473A* 1/1 页 2 1.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按照质量百分比, 包括 : (1) 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为基体 : 35 55 ; (2) 碳纤维或硼纤维 : 2 20 ; (3) 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 : 5 15 ; (4) 碳纤维粉末 35 55 ; (5) 铜粉或铜合金粉末 : 2 20。 2.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加。

4、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各材料按照权利要求 1 中的配比, 包括步骤 : 1) 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粉末,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内 ; 2) 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或硼纤维,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 3) 称取依配比的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 4) 称取依配比的铜粉或铜合金粉末,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 5) 将第 1)、 2)、 3)、 4) 步中的材料混合, 搅拌均匀, 备用 ; 6) 称取依配比的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 置入第二固定容器, 拌匀备用 ; 7) 将第 5) 步中的备用料, 缓慢倒入第二固定容器内, 再同步慢速搅拌均匀, 备用 ; 8) 以所需产品制作的冶具或模具, 。

5、将上项拌匀的混合物, 注入该冶具或模具, 再静置或 采热固化, 即可成所需的产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33473 A 2 1/3 页 3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 艺。 背景技术 0002 各种材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 不停发展应运而生, 对材料的要求, 总是朝着, 质量 轻, 功能多而且强度高, 价格要低廉。 随着宇宙航天器, 车辆, 工机具, 建筑架构等等, 对现代 工业发展对材料科技的要求, 已是十分的渴求迫切。但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复合材料在比 强度、 比模量、。

6、 耐冲击、 轻结构性能、 电阻系数及导电性方面都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具有很高的比强 度、 比模量, 该复合材料形成的结构件密度小、 轻结构性能高、 耐冲击和电阻系数及导电性 效果良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 其按照质量百分比, 包括 : 0006 (1) 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为基体 : 35 55 ; 0007 (2) 碳纤维或硼纤维 : 2 20 ; 0008 (3) 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 : 5 15 ; 0009 (4)。

7、 碳纤维粉末 35 55 ; 0010 (5) 铜粉或铜合金粉末 : 2 20。 0011 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加工工艺, 其各材料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中的 配比, 包括步骤 : 0012 1) 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粉末,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内 ; 0013 2) 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或硼纤维,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 0014 3) 称取依配比的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 0015 4) 称取依配比的铜粉或铜合金粉末,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 0016 5) 将第 1)、 2)、 3)、 4) 步中的材料混合, 搅拌均匀, 备用 ; 0017 6) 称取依配比的环氧树脂或不饱和。

8、聚酯树脂, 置入第二固定容器, 拌匀备用 ; 0018 7)将第5)步中的备用料, 缓慢倒入第二固定容器内, 再同步慢速搅拌均匀, 备用 ; 0019 8) 以所需产品制作的冶具或模具, 将上项拌匀的混合物, 注入该冶具或模具, 再静 置或采热固化, 即可成所需的产品。 0020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 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 的复合材料, 具有很高的比强度、 比模量, 该复合材料形成的结构件密度小, 打磨效果表面 细致, 耐冲击, 且用电表 (1001.5mA、 1015mA、 1*150mA) 测定, 和高纯度铜料的导 电性、 电阻系数毫无逊色, 可以广泛的应。

9、用于航天领域 : 如机翼本身、 支撑部件等, 汽车领 说 明 书 CN 103333473 A 3 2/3 页 4 域 : 如车身受力件, 发动机架等 ; 电机等发热器材 ; 建筑材料 : 如轻量化钢构, 轻量化、 强力 化的体育运动器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002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 其按照质量百分比, 包 括 : 0023 (1) 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为基体 : 35 55 ; 0024 (2) 碳纤维或硼纤维 : 2 20 ; 0025 (3) 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 : 5 1。

10、5 ; 0026 (4) 碳纤维粉末 35 55 ; 0027 (5) 铜粉或铜合金粉末 : 2 20。 0028 实施例一 : 按质量百分比, 包括 : 碳纤维粉末35, 微玻璃球6, 碳纤维4, 环氧 树脂 35, 铜粉 20。 0029 实施例二 : 按质量百分比, 包括 : 碳纤维粉末55, 微玻璃球5, 硼纤维2, 环氧 树脂 36, 铜合金粉末 2。 0030 实施例三 : 按质量百分比, 包括 : 碳纤维粉末45, 微玻璃球5, 碳纤维3, 环氧 树脂 45, 铜粉 2。 0031 实施例四 : 按质量百分比, 包括 : 碳纤维粉末 35, 微玻璃球 5, 硼纤维 20, 环 氧。

11、树脂 35, 铜粉 5。 0032 实施例五 : 按质量百分比, 包括 : 碳纤维粉末35, 微玻璃球5, 碳纤维8, 环氧 树脂 50, 铜粉 2。 0033 实施例六 : 按质量百分比, 包括 : 碳纤维粉末35, 碳纤维4, 碳化矽球5, 不饱 和聚酯树脂 51, 铜粉 5。 0034 实施例七 : 按质量百分比, 包括 : 碳纤维粉末55, 碳纤维2, 碳化矽球5, 不饱 和聚酯树脂 35, 铜粉 3。 003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加工工艺, 其各材料按照上述 各实施例中的配比, 包括步骤 : 0036 1) 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粉末,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内 ; 。

12、0037 2) 称取依配比的碳纤维或硼纤维,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 0038 3) 称取依配比的微玻璃球或碳化矽球,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 0039 4) 称取依配比的铜粉或铜合金粉末, 放入第一固定容器 ; 0040 5) 将第 1)、 2)、 3)、 4) 步中的材料混合, 搅拌均匀, 备用 ; 0041 6) 称取依配比的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 置入第二固定容器, 拌匀备用 ; 0042 7)将第5)步中的备用料, 缓慢倒入第二固定容器内, 再同步慢速搅拌均匀, 备用 ; 0043 8) 以所需产品制作的冶具或模具, 将上项拌匀的混合物, 注入该冶具或模具, 再静 置或采热固化, 即可成所需的产品。 0044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 艺进行了详细介绍,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 说 明 书 CN 103333473 A 4 3/3 页 5 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说 明 书 CN 103333473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