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包括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296816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97506.9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106502034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3B 21/20申请日:20160831|||公开

IPC分类号:

G03B21/20

主分类号:

G03B21/20

申请人: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昌均; 金基喆; 金圣必; 朴康烈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15.09.04 KR 10-2015-012532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魏金霞;高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及包括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该发光装置包括:光源单元,该光源单元用于发射多个处于平行状态的激光束;光透射单元,该光透射单元用于将从光源单元发出的处于平行状态的激光束聚集成单个光束并将单个光束输出至单个焦点;波长转换单元,该波长转换单元用于对焦点上的单个光束的波长进行转换;以及壳体,该壳体用于接纳光源单元、光透射单元和波长转换单元。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发射多个处于平行状态的激光束;
光透射单元,所述光透射单元将从所述光源单元发出的处于平行状态的所述激光束聚
集成单个光束并将所述单个光束输出至单个焦点;
波长转换单元,所述波长转换单元对所述焦点上的所述单个光束的波长进行转换;以

壳体,所述壳体接纳所述光源单元、所述光透射单元和所述波长转换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单元包括:
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射作为其中一个所述激光束的第一光束;
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发射作为其中另一所述激光束的第二光束;
第一准直透镜,所述第一准直透镜使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所述第一光束准直;
以及
第二准直透镜,所述第二准直透镜使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发出的所述第二光束准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单元还包括:
光源基座,所述光源基座固定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和所述第二激光光源;
第一镜筒,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紧固至所述第一镜筒;
第二镜筒,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紧固至所述第二镜筒;以及
第一透镜保持器和第二透镜保持器,所述第一透镜保持器和所述第二透镜保持器分别
使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对准和使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单元还包括:
第一固位器,所述第一固位器将紧固至所述第一镜筒的所述第一准直透镜固定;以及
第二固位器,所述第二固位器将紧固至所述第二镜筒的所述第二准直透镜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透射单元包括:
光路转换单元,所述光路转换单元转换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的路径以将所述
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聚集成所述单个光束;以及
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将所述单个光束反射至所述焦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透射单元还包括固定所述光路转换单
元的路径保持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波长转换单元包括:
波长转换材料,所述波长转换材料转换所述单个光束的波长,所述焦点位于所述波长
转换材料的中心;以及
材料接纳部,所述材料接纳部包括用于接纳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材料接纳空间,所述
材料接纳部设置有出口,波长经过所述波长转换材料转换的光经由所述出口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材料接纳部包括:
顶部保持器,所述顶部保持器限定所述材料接纳空间的上部,所述顶部保持器在其中
央部中设置有作为所述出口的孔;以及
底部保持器,所述底部保持器随同所述顶部保持器而限定所述材料接纳空间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
主基座,所述主基座支承所述光源单元、所述光透射单元和所述波长转换单元,所述主
基座对应于所述发光装置的底部;
主盖,所述主盖紧固至所述主基座以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光透射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和所
述光源单元的空间;以及
波长基座,所述波长基座紧固至所述主基座以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光透射单元的剩余部
分的空间和限定用于接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的空间。
10.一种照明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以及
照明反射器,所述照明反射器反射从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焦点输出的波长经转换的
光,使得所述波长经转换的光被输出。

说明书

发光装置及包括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

技术领域

各实施方式涉及发光装置以及包括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发光装置被广泛地用于家庭、工业和车辆。例如,卤素灯、高强度放电(HID)灯、氙
灯以及发光二极管被用作安装在车辆的前照灯中的发光装置的光源。此外,作为发光装置
的下一代光源的激光二极管(LD)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LD用于车辆的情况下,能够满足诸如长距离照射和探照灯功能之类的功能要
求、设计和效率。其原因是,LD在比常规的光源具有更小的面积的同时比常规的光源具有更
高的亮度,并且LD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如平直和偏振。因此,预计从现在开始该LD将比常规
的光源吸引多得多的关注。

同时,发光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光源。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将由光源发出的多个光束
聚集在单个点上,其结果是发光装置的效率降低,并且光束的尺寸增加,由此发光装置的功
能劣化。此外,如果光束偏离焦点即使一点点,光束都会从多个点发出。由于在制造常规的
发光装置时没有给出焦点位置的容差,如上所述,因此难以对准多个光源,并且容差是至关
重要的。

发明内容

各实施方式提供了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的发光装置和包括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包括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用于发射多个处于平
行状态的激光束;光透射单元,所述光透射单元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单元发出的处于平行状
态的所述激光束聚集成单个光束并将所述单个光束输出至单个焦点;波长转换单元,所述
波长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焦点上的所述单个光束的波长进行转换;以及壳体,所述壳体用
于接纳所述光源单元、所述光透射单元和所述波长转换单元。

例如,光源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用于发射作为其中一
个所述激光束的第一光束;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用于发射作为其中另一所述
激光束的第二光束;第一准直透镜,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用于使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
所述第一光束准直;以及第二准直透镜,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用于使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发
出的所述第二光束准直。

例如,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可以竖向地布置、可以水平地布置、或者可以
彼此交叉。

例如,光源单元还可以包括:光源基座,所述光源基座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激光光源
和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第一镜筒,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紧固至所述第一镜筒;第二镜筒,所述
第二准直透镜紧固至所述第二镜筒;以及第一透镜保持器和第二透镜保持器,所述第一透
镜保持器和所述第二透镜保持器分别使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对准和使所述
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对准。

例如,第一透镜保持器和第二透镜保持器可以将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紧
紧推靠在光源基座上以使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附着至光源基座。

例如,光源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一固位器和第二固位器,第一固位器用于将紧固至
第一镜筒的第一准直透镜固定,第二固位器用于将紧固至第二镜筒的第二准直透镜固定。

例如,光源基座可以包括紧固至壳体的紧固部分。光源基座的紧固部分可以包括
导热垫或导热膏。光源基座的紧固部分可以包括散热材料。

例如,光透射单元可以包括光路转换单元和反射单元,光路转换单元用于转换第
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路径以将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聚集成单个光束,反射单元用于将该单
个光束反射至焦点。

例如,光路转换单元可以包括光透射及反射单元,该光透射及反射单元用于沿第
一方向透射第一光束并且沿第一方向反射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入射在光透射及
反射单元上的第二光束以输出单个光束。替代性地,光路转换单元可以包括棱镜和光透射
及反射单元,棱镜用于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反射第二光束,其中该第二光束沿与
第一光束入射的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入射在棱镜上,光透射及反射单元用于沿第一方向透
射第一光束并且沿第一方向反射被棱镜沿第二方向反射的第二光束以输出单个光束。

例如,光透射及反射单元可以包括偏振分束器或双折射材料。

例如,光透射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固定光路转换单元的路径保持器。

例如,反射单元可以具有抛物线形截面形状。

例如,光透射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将反射单元固定至壳体的反射保持器。

例如,波长转换单元可以包括波长转换材料和材料接纳部,波长转换材料用于转
换单个光束的波长,焦点位于波长转换材料的中心,材料接纳部包括用于接纳波长转换材
料的材料接纳空间,材料接纳部设置有出口,波长经波长转换材料转换的光经由该出口输
出。

例如,材料接纳部可以包括顶部保持器和底部保持器,顶部保持器用于限定材料
接纳空间的上部,顶部保持器在其中央部中设置有作为出口的孔,底部保持器随同顶部保
持器而限定材料接纳空间的下部。形成在中央部中的孔可以具有相对于顶部保持器的顶端
倾斜的截面形状,并且倾斜部段的端部可以具有台阶。

例如,顶部保持器可以通过螺纹接合联接至波长基座,使得位于波长转换材料的
中心的焦点的位置沿单个光束被反射单元反射的方向移动。

例如,壳体可以包括主基座、主盖以及波长基座,主基座用于支承光源单元、光透
射单元和波长转换单元,主基座与发光装置的底部对应,主盖紧固至主基座以限定用于接
纳光源单元以及光透射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空间,波长基座紧固至主基座以限定用于接纳
光透射单元的剩余部分的空间以及限定用于接纳波长转换单元的空间。

例如,主基座可以支承光源基座和反射单元。

例如,波长基座可以与主基座对准并联接至主基座,使得焦点位于波长转换材料
的中心。

例如,光源单元、光透射单元和波长转换单元中的每一者与壳体的连接可以被密
封。

例如,光源单元、光透射单元和波长转换单元中的每一者可以通过螺纹接合或通
过粘接而联接至主基座。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照明设备包括具有上述构造的发光装置以及照明反射器,照
明反射器用于反射从发光装置的焦点输出的波长经转换的光,使得波长经转换的光被输
出。

附图说明

可以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各配置和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根据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的视图;

图2A至图2C为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光路转换单元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示出的发光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上方装配立体视图;

图4为图3中示出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示出的发光装置的装配正视图;

图6A为图3中示出的发光装置的上方分解立体视图;

图6B和图6C分别为示出了图6A中的部分“A”的分解立体图和装配立体图;

图7为图3中示出的发光装置的分解正视图;

图8A至图8I为示出了光源基座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9A至图9C为示出了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10A至图10F为示出了第一透镜保持器和第二透镜保持器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11A至图11C为示出了第一固位器和第二固位器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12为示出了第一固位器、第一镜筒和第一准直透镜彼此联接的状态的剖切截面
图;

图13A和图13B分别为示出了光路转换单元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和俯视图;

图14A和图14B分别为示出了光路转换单元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和俯视图;

图15A和图15B分别为示出了光路转换单元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和俯视图;

图16A至图16F为示出了路径保持器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17A至图17D为示出了反射单元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18A至图18E为示出了反射保持器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19A至图19G为示出了顶部保持器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20A至图20E为示出了底部保持器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21A至图21H为示出了主基座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22A至图22G为示出了主盖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23A至图23I为示出了波长基座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图24A至图24F为示出了电路盖的各种形状的视图;以及

图25A和图25B为图示出多个光束由抛物面反射表面反射的特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照优选实施方式,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然而,实施方式可以被修
改成各种其他形式。各实施方式不是限制性的而是说明性的。提供各实施方式来向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解释本公开。

应当理解的是,当一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时,其可以是直接在
该元件之上/之下,并且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

当一元件被称为在“上”或“下”时,基于该元件可以包括“在元件之下”以及“在元
件之上”。

此外,关系术语比如“第一”、“第二”、“之上/上部/上方”和“之下/下部/下方”仅用
于在一个主体或元件与另一主体和元件之间进行区分,而不一定要求或涉及此类主体或元
件之间的任何物理关系或顺序或者任何逻辑关系或顺序。

在下文中,将使用笛卡儿坐标系(X,Y,Z)对根据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0和
1000A以及照明设备2000进行说明。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以使用其他不同的
坐标系。在图中,笛卡儿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是彼此垂直的。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就
是说,x轴、y轴和z轴可以彼此相交。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包括发光装置1000的照明设备2000的视
图。

图1所示的根据实施方式的照明设备2000可以包括发光装置1000和照明光学系统
500。照明光学系统500仅仅是为了容易地理解发光装置1000的示例,并且根据实施方式的
发光装置1000不受照明光学系统500的特定结构限制。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0
可以和具有与图1中所示的照明光学系统500的构造不同的构造的其他照明光学系统一起
使用。替代性地,可以在没有照明光学系统500的情况下使用发光装置1000。

发光装置1000可以包括光源单元200、光透射单元300和波长转换单元400。

光源单元200使多个激光束准直并且将准直的光束输出至光透射单元300。为此,
光源单元200可以包括多个光源210和多个准直透镜220。在下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光源单
元200将被描述为包括两个光源。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光源单元200的多个光源210可以包括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第一
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可以分别发射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作为多个激光束。
也就是说,第一激光光源212可以发射第一激光束,并且第二激光光源214可以发射第二激
光束。

例如,通过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中的每一者发射的激光束可以具
有420nm至480nm的波长,这是蓝色波长。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此外,从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中的每一者输出的功率越多越好。
从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中的每一者输出的功率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波长转
换单元400的性能和使用发光装置1000的目的而改变。

此外,光源单元200可以包括数目上与光源212和214的数目相等的准直透镜。在图
1中,光源212和214的数目是二个,并且因此准直透镜的数目为二个。

第一准直透镜222可以使从第一激光光源212发射的第一激光束准直并且可以输
出该准直的激光束作为第一准直光束L1,而第二准直透镜224可以使从第二激光光源214发
射的第二激光束准直并且可以输出该准直的激光束作为第二准直光束L2。

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224可以根据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
214的发射特性而具有不同的形状。此外,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224可以根据选
自其尺寸、材料、表面状况、表面涂层或缺少表面涂层、以及形状中的至少一者而具有不同
的效率。

例如,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224中的每一者的输出与输入的比率即效
率可以是80%或更高。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此外,通过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
224中的每一者透射的光束的发散角可以是±1度或更少。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光透射单元300将从光源单元200发射的第一准直光束L1和第二准直光束L2聚集
成单个光束并将该单个光束输出至波长转换单元400上的单个焦点。为此,光透射单元300
可以包括光路转换单元310和反射单元320。

光路转换单元310转换从光源单元200发射的第一准直光束L1和第二准直光束L2
的路径,以便将第一准直光束L1和第二准直光束L2聚集成单个光束L。光路转换单元310可
以根据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是竖向地布置还是水平地布置还是彼此交叉
而具有不同的构造。此外,发光装置1000的总体尺寸可以根据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
光源214是竖向地布置还是水平地布置还是彼此交叉而改变。

图2A至图2C是分别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光路转换单元310的不同实施方式310A至
310C的截面图。

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被竖向地或水平地布置的情况下,图2A和
图2B中分别示出的光路转换单元310A和光路转换单元310B各自可以包括光透射及反射单
元312以及棱镜314。

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被竖向地布置的情况下,如图2A所示,从
第一准直透镜222输出的第一准直光束L1沿第一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入射在光路转换单
元310A上,而从第二准直透镜224输出的第二准直光束L2沿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入射在
光路转换单元310A上。此时,棱镜314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例如,沿y轴方向)反射
第二光束L2。光透射及反射单元312沿第一方向透射第一光束L1并且沿第一方向反射已被
棱镜314反射的第二光束L2。因此,可以从光路转换单元310A沿第一方向输出单个光束。第
一光束L1可以以TM模式前进,并且第二光束L2可以以TE模式前进。此外,第一光束L1的透射
率可以是95%或更大,而第二光束L2的反射率可以是95%或更大。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水平布置的情况下,如图2B所示,棱镜314
沿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三方向”)反
射第二光束L2,其中,第二光束L2沿与第一光束L1入射的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入射在棱镜
314上。此时,光透射及反射单元312沿第一方向透射第一光束L1并且沿第一方向反射已被
棱镜314沿第三方向反射的第二光束L2。因此,输出单个光束L。

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彼此交叉而非竖向地或水平地布置的情
况下,如图2C所示,光路转换单元310C可以包括仅光透射及反射单元312。参照图2C,光透射
及反射单元312沿第一方向透射第一光束L1并且沿第一方向反射沿第三方向入射在光透射
及反射单元312上的第二光束L2。因此,输出单个光束L。

为了执行上述操作,在图2A至图2C中的每幅图中示出的光透射及反射单元312可
以包括偏振分束器(PBS)或诸如方解石的双折射材料。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光透射及反射
单元312的具体材料,只要光透射及反射单元312将多个光束聚集成单个光束就可以。

在图2A至图2C中的每幅图中示出的光透射及反射单元312通过PBS实施的情况下,
PBS的入射面312-1和出射面312-2以及棱镜314的入射面314-1中的每一者均可以涂有抗反
射物(AR)。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该抗反射物可以具有0.5%或更小的反射率。

此外,在图2A至图2C中的每幅图中示出的PBS 312的入射面312-1的y轴长度和棱
镜314的入射面314-1的y轴长度可以是相等的。此外,PBS 312的y轴长度和z轴长度可以是
相等的。

同时,反射单元320可以将从光路转换单元310输出的单个光束L反射至焦点F。为
此,反射单元320可以具有抛物线形截面形状。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此外,反射单元320的反射光的反射面RS可以是镜面涂覆的。替代性地,镜面涂覆
的透明材料可以填充与反射单元320的反射面RS相邻的空间。此时,单个光束入射在其上的
表面必须垂直于图1中示出的反射单元320的对称轴SX。在该空间填充有透明材料的情况
下,在波长转换单元400与填充该空间的材料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可以在预定范围内。在该空
间填充有透明材料的情况下,反射面RS可以不需要镜面涂覆,只要实现全反射就可以。

此外,选自抛物线反射镜型的反射单元320的焦点距离、偏移距离以及曲率半径R
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基于已经穿过光路转换单元310的光束被反射单元320反射的角度来设
置。也就是说,该光束被反射单元320反射的角度可以根据选自发光装置1000所应用的领
域、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的布置、以及发光装置1000的外部尺寸中的至少
一者而改变成例如竖向方向的0度或其他度数。

同时,波长转换单元400可以转换聚焦于焦点F的单个光束L的波长并且可以将具
有经转换的波长的光输出至照明光学系统500。为此,波长转换单元400可以包括材料接纳
部410和波长转换材料440。

材料接纳部410包括用于接纳波长转换材料440的空间,并且具有出口,波长已通
过波长转换材料440转换的光经由该出口输出。

波长转换材料440可以接纳在材料接纳部410中,使得焦点F位于波长转换材料440
的中心。波长转换材料440转换已到达焦点F的单个光束L的波长。被反射单元320反射的光
的波长可以在该光穿过波长转换材料440时改变。然而,并不是已透射穿过波长转换材料
440的所有光束都可以是具有经转换的波长的光束。

被反射单元320反射的光的波长通过波长转换材料440改变,其结果是,白光或具
有期望的色温的光可以通过照明设备2000的光出射面L0输出。为此,波长转换材料440可以
包括选自诸如陶瓷荧光体之类的荧光体、发光团和YAG单晶体中的至少一者。发光团可以是
发光材料或包括发光材料的结构体。

此外,可以通过对选自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进行调整而从照明设备2000输出具
有期望色温的光:包含在波长转换材料440中的各种成分的浓度、粒径和粒径分布、波长转
换材料440的厚度、以及波长转换材料440的表面粗糙度或波长转换材料440中的气泡的存
在。例如,波长转换材料440可以将光的波长带转换至落在从3000K至9000K的范围内。也就
是说,具有通过波长转换材料440转换的波长的光可以具有基于色温的3000K至9000K的色
温范围。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波长转换材料440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例如,波长转换材料440可以是磷玻璃(PIG)
型、多晶型(或陶瓷型)或单晶型的。

波长转换材料440与限定在照明光学系统500中的空间510中的空气之间的折射率
的差越小,越能提高照明设备2000的光提取效率。为此,空间510可以填充有与波长转换材
料440具有较小的折射率差的材料而非空气。

波长转换单元400可以支承照明光学系统500的照明反射器520。然而,本公开不限
于此。照明反射器520可以布置成与波长转换单元400间隔开,并且可以反射从波长转换单
元400输出的光。照明反射器520可以反射具有未被波长转换单元400转换的波长的光以及
具有被波长转换单元400转换的波长的光。为此,照明反射器520可以具有圆形(或抛物线)
形状的横截面。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照明反射器520具有圆形(或抛物线)形状的情况下,可以有利地准直从假想的
光出射面L0输出的光。照明反射器520可以根据期望的照度分布包括从非球面、任意曲面、
菲涅耳透镜和全息光学元件(HOE)中选择的至少一者。任意曲面可以是具有以不同方式弯
曲的表面的形状。

在菲涅耳透镜用作照明反射器520的情况下,菲涅尔透镜可以反射具有未被波长
转换单元400转换的波长的光以及具有被波长转换单元400转换的波长的光。

此外,面向照明反射器520的材料接纳部410的表面410-1可以进一步设置有反射
膜(未示出)。反射膜可以以薄膜、涂层、或片材的形式附着至材料接纳部410的表面410-1。
例如,材料接纳部410的表面410-1可以涂有金属以形成反射膜。

图1中所示的前述照明设备2000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照明设备2000可以应
用于车辆的各种类型的灯(例如,近光灯、远光灯、尾灯、侧灯、信号灯、日行灯(DRL)、雾灯)、
闪关灯、信号光和各种照明装备。

此外,图1中所示的照明设备2000可以和具有与图1中所示的照明光学系统500的
构造不同的构造的各种其他照明光学系统一起使用。替代性地,发光装置1000可以在没有
照明光学系统500的各种领域中使用。

例如,发光装置1000和照明设备2000除应用于车辆外还可以应用于家用或工业显
示器或指示装置。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3至图24F来描述图1中所示的发光装置1000的实施方式
1000A。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以下描述中,假设发光装置1000A的前表面是能够从x轴负
方向看到的表面。

图3是图1中示出的发光装置1000的实施方式1000A的上方装配立体视图。

图4是图3中示出的发光装置1000A的俯视图,图5是图3中示出的发光装置1000A的
装配正视图,图6A为图3中示出的发光装置1000A的上方分解立体视图,图6B和图6C分别为
示出了图6A中的部分“A”的分解立体图和装配立体图,以及图7为图3中示出的发光装置
1000A的分解正视图。

在图3、图4和图5中,壳体100被示出为透明的以便于理解光源单元200A、光透射单
元300A和波长转换单元400A被布置在壳体100中的状态。

参照图3至图7,发光装置1000A可以包括壳体100、光源单元200A、光透射单元300A
和波长转换单元400A。光源单元200A、光透射单元300A和波长转换单元400A分别是图1中示
出的光源单元200、光透射单元300和波长转换单元400的实施方式,并且因此将省去对其进
行的重复描述。

光源单元200A包括多个光源210A、多个准直透镜220、光源基座230、镜筒单元240、
透镜保持器单元250和固位器单元260。

光源210A发射多个激光束。光源210A可以包括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
214。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分别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
二激光光源214。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可以分别发射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
光束。

图3至图7中所示的发光装置1000A将被描述为包括被布置成竖向地连接至图2A中
所示的光路转换单元310A的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图3至图7中所示的发光装置1000A可以包括被布置成水平地连接至图
2B中所示的光路转换单元310B的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在又一实施方式
中,图3至图7中所示的发光装置1000A可以包括彼此交叉而连接至图2C中所示的光路转换
单元310C的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

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的布置从竖向布置改变至水平布置或交
叉布置的情况下,光透射单元300A的内部构造可以改变,并且准直透镜220、镜筒单元240、
透镜保持器单元250和固位器单元260的部件被布置在光源单元200A中,以便对应于水平布
置或交叉布置。因此,下面的描述也可以在激光光源水平地布置或彼此交叉的情况下应用。

准直透镜220可以包括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224。第一准直透镜222执
行与图1中所示的第一准直透镜222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第二准直透镜224执行与图1中所示
的第二准直透镜224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同时,光源基座230固定并支承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中的每一者。
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分别发射偏振激光束。激光束的偏振方向可以根据第
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发射光束的方向来改变。也就是说,在第一激光光源212
和第二激光光源214转动90度的情况下,激光束的偏振方向改变90度。因此,由于第一激光
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的布置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光源基座230固定并支承第一激光
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从而防止激光束的偏振方向被改变。

图8A至图8I为示出了光源基座230的各种形状的视图。也就是说,图8A是光源基座
230的左视立体图,图8B是光源基座230的右视立体图,图8C是光源基座230的左侧视图,图
8D是光源基座230的右侧视图,图8E是沿图8D中所示的光源基座230的线A-A’截取的截面
图,图8F是沿图8D中所示的光源基座230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8G是光源基座230的仰
视图,图8H是光源基座230的俯视图,以及图8I是光源基座230的后视图。

参照图8A至图8I,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可以被插入到形成在光源
基座230中的第一光源孔H1-1和第二光源孔H1-2中,使得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
214由光源基座230固定并支承。

此外,该光源基座230可以消散从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产生的热。
为此,该光源基座230可以由展现出高热导率的材料——比如铝、铜、黄铜、金和银——制
成。

此外,该光源基座230可以被紧固至(或接合至)壳体100(例如,主基座110),下面
将对其进行描述。光源基座230可以包括布置在与主基座110接合的部分中的紧固部分232。
光源基座230的紧固部分232可以包括展现出高的热导率的导热垫或导热膏。在光源基座
230的紧固部分232包含散热材料的情况下,从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产生的
热可以经由光源基座230通过壳体100消散。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紧
固部分可以布置在主基座110的接触光源基座230的部位处,而不是布置在光源基座230处。

为了紧固光源基座230和主基座110,光源基座230可以包括如图8G所示的孔H2-1,
而主基座110可以包括如图21B所示的孔H2-2。如图5所示,螺纹件S0可以插入通过孔H2-1和
孔H2-2,使得光源基座230和主基座110紧固至彼此。

同时,镜筒单元240可以包括第一镜筒242和第二镜筒244。第一准直透镜222被紧
固至第一镜筒242,而第二准直透镜224被紧固至第二镜筒244。此外,镜筒单元240可以紧固
至透镜保持器单元250。

图9A至图9C是示出了第一镜筒242和第二镜筒244中的每一者的各种形状的视图。
第一镜筒242和第二镜筒244具有相同的形状。图9A是沿着图6A中示出的第二镜筒244的线
C-C’在y轴方向上截取的截面图,图9B是第一镜筒242和第二镜筒244中的每一者的右侧视
图,以及图9C是第一镜筒242和第二镜筒244中的每一者的左侧视图。

参照图9A至图9C,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224可以紧固到形成在第一镜
筒242和第二镜筒244中的孔H3中。

此外,透镜保持器单元250可以包括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

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将第一镜筒242与第一激光光源212对准,而第二透镜保持器
254将第二镜筒244与第二激光光源214对准。

如果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224没有分别与从第一激光光源212发射的
第一光束和从第二激光光源214发射的第二光束对准,则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
224不能输出准直光束,并且光束会以不正确的角度入射在反射单元320A上,该反射单元
320A将以0度角入射在其上的光束聚焦于焦点。因此,由反射单元320A反射的光束可能难以
聚焦于焦点F。即使被反射单元320A反射的光束被聚焦于焦点F,但是光束的尺寸会增大。为
了解决这些问题,透镜保持器单元250将光源210A与镜筒单元240对准。

此外,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将第一激光光源212紧紧推靠在光源基座230上,使得第
一激光光源212附着至光源基座230,并且第二透镜保持器254将第二激光光源214紧紧推靠
在光源基座230上,使得第二激光光源214附着至光源基座230。如果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和
第二透镜保持器254不分别推压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则从第一激光光源
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产生的热可能不能充分地消散。因此,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
光源214的效率可能降低并且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可能会被损坏。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透镜保持器单元250可以推压光源210A。

图10A至图10F是示出了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中的每一者的
各种形状的视图。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具有相同的形状。图10A是第一
透镜保持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中的每一者的左侧上方立体视图,图10B是第一透镜
保持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中的每一者的右侧上方立体视图,图10C是第一透镜保持
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中的每一者的右侧视图,图10D是沿图10C中所示的第一透镜保
持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中的每一者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图10E是第一透镜保持
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中的每一者的俯视图,以及图10F是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和第二
透镜保持器254中的每一者的左侧视图。在图10D中,阴影面是剖切面。

参照图10A至图10D,第一镜筒242和第二镜筒244可以被分别插入到形成在第一透
镜保持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中的孔H4中,并且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
器254可以被插入到位于光源基座230中的凹部234中。为此,在图8B和图8D中示出的凹部
234中的每个凹部的x轴长度可以基本上近似于图10C中示出的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和第二
透镜保持器254中的每一者的x轴长度,并且凹部234中的每个凹部的y轴宽度可以基本上等
于图10C中示出的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中的每一者的y轴宽度。在此,
基本上等于意味着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和第二透镜保持器254可以配装到凹部234中以被固
定在凹部234中。

因此,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可以通过第一透镜保持器252和第二
透镜保持器254紧紧地压靠在光源基座230上并附着至光源基座230。

此外,光源单元200A的固位器单元260可以包括第一固位器262和第二固位器264。
第一固位器262固定紧固至第一镜筒242的第一准直透镜222,而第二固位器264固定紧固至
第二镜筒244的第二准直透镜224。

在图6A中,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224被示出为分别布置在第一激光光
源212与第一透镜保持器252之间以及第二激光光源214与第二透镜保持器254之间。然而,
在图6B中,为便于理解,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224被示出为布置在固位器单元
260与镜筒单元240之间。

图11A至图11C是示出了第一固位器262和第二固位器264中的每一者的各种形状
的视图。第一固位器262和第二固位器264具有相同的形状。图11A是第一固位器262和第二
固位器264中的每一者在沿y轴方向剖切时的截面图,图11B是在图11A中示出的第一固位器
262和第二固位器264中的每一者的右侧视图,以及图11C是在图11A中示出的第一固位器
262和第二固位器264中的每一者的左侧视图。

图12是示出了第一固位器262、第一镜筒242和第一准直透镜222彼此联接的状态
的剖切截面图。也就是说,图12示出了图9A中示出的第一镜筒242、图11A中示出的第一固位
器262、以及图6A、图6B和图7中示出的第一准直透镜222彼此联接的状态。第二固位器264、
第二镜筒244以及第二准直透镜224可以以与图12中所示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联接至彼此。

参照图11A至图11C和图12,第一固位器262可以布置在紧固于第三孔H3中的第一
准直透镜222与第一镜筒242的内表面之间以固定第一准直透镜222。另外,第二固位器264
可以布置在紧固于第三孔H3中的第二准直透镜224与第二镜筒244的内表面之间以固定第
二准直透镜224。

根据情况,可以从光源单元200A省去固位器单元260。

返回参照图3至图7,光透射单元300A可以包括光路转换单元310A、反射单元320A、
路径保持器330和反射保持器340。光路转换单元310A和反射单元320A分别执行与图1中示
出的光路转换单元310和反射单元320的功能相同的功能。也就是说,光路转换单元310A将
多个激光束聚集成单个光束,并且反射单元320A将该单个光束输出至焦点。反射单元320A
可以仅位于单个光束所入射的区域中。

由于图3至图7中示出的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竖向地布置,因此光
路转换单元310A可以如图2A中所示的那样配置。

如参照图2A至图2C所描述的,取决于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所布置
的方向,光路转换单元310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考虑到这一点,将根据第一激光光源212和
第二激光光源214布置在图3至图7中所示的发光装置1000A中的方向给出对光路转换单元
310的构造的描述。

图13A和图13B分别是示出了光路转换单元310的实施方式310A的截面图和俯视
图,图14A和图14B分别是示出了光路转换单元310的另一实施方式310B的截面图和俯视图,
以及图15A和图15B分别是示出了光路转换单元310的又一实施方式310C的截面图和俯视
图。在图13A至图15B中,为便于理解,仅示出了主基座110、多个光源210A、210B和210C、光路
转换单元310A、310B和310C、以及反射单元320。

图13A和图13B中的每幅图中示出的光路转换单元310A与图2A中示出的光路转换
单元310A对应,图14A和图14B中的每幅图中示出的光路转换单元310B与图2B中示出的光路
转换单元310B对应,并且图15A和图15B中的每幅图中示出的光路转换单元310C与图2C中示
出的光路转换单元310C对应。

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被竖向地或水平地布置的情况下,即,在
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被沿y轴方向或x轴方向布置的情况下,光路转换单元
310A和310B可以包括棱镜和光透射及反射单元,如图13A、图13B、图14A和图14B所示。

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被竖向地布置的情况下,如图13A和图13B
中所示,光路转换单元310A的棱镜314沿第二方向反射第二光束L2,其中第二光束L2沿与第
一光束L1入射的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入射在棱镜314上。此时,光透射及反射单元312沿第
一方向透射第一光束L1并沿第一方向反射已被棱镜314沿第二方向反射的第二光束L2。因
此,单个光束L被输出至反射单元320A。

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被水平地布置的情况下,如图14A和图14B
中所示,光路转换单元310B的棱镜314沿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反射第二
光束L2,其中第二光束L2沿与第一光束L1入射的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入射在棱镜314上。此
时,光透射及反射单元312沿第一方向透射第一光束L1并沿第一方向反射已被棱镜314沿第
三方向反射的第二光束L2。因此,单个光束L被输出至反射单元320B。

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彼此交叉的情况下,如图15A和图15B中所
示,光路转换单元310C可以仅包括光透射及反射单元。也就是说,光透射及反射单元310C沿
第一方向透射第一光束L1并沿第一方向反射沿第三方向入射的第二光束L2。因此,单个光
束L被输出至反射单元320C。

此外,路径保持器330固定光路转换单元310A和310C。路径保持器330以及光路转
换单元310A和310C可以使用诸如紫外线硬化剂或热硬化剂之类的粘接剂联接至彼此。

图16A至图16F是示出了路径保持器330的各种形状的视图。图16A是路径保持器
330的上方立体视图,图16B是路径保持器330的左侧视图,图16C是路径保持器330的右侧视
图,图16D是沿图16C中示出的路径保持器330的线E-E’截取的截面图,图16E是路径保持器
330的后视图,以及图16F是路径保持器330的俯视图。

参照图16A至图16F,光路转换单元310A可以被插入到形成在路径保持器330中的
孔H5-1中,使得光路转换单元310A通过路径保持器330固定。在图15A和图15B中示出的光路
转换单元310C被固定而非图13A和图13B中示出的光路转换单元310A被固定的情况下,孔
H5-1的尺寸可以减小。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第二激光光源214如图14A和图14B中所示的那
样水平地布置的情况下,可以省去路径保持器330。

此外,路径保持器330可以在其底部中设置有另外的孔H5-2,路径保持器330通过
该孔H5-2紧固至主基座110,下面将对此进行描述。

图17A至图17D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反射单元320A的各种形状的视图。图
17A是反射单元320A的上方立体视图,图17B是反射单元320A的正视图,图17C是反射单元
320A的右侧视图,以及图17D是反射单元320A的仰视图。图14A至图15B中示出的反射单元
320B和320C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如图17A至图17D中所示。在图17B中,“SX”表示反射单元
320A的对称轴。

参照图17A和图17B,反射单元320A可以包括本体321和反射层322。反射层322布置
在本体321的倾斜表面323上,以反射单个光束。反射层322可以以薄膜的形式布置在本体
321的倾斜表面323上。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在本体321由适于反射光的材料制
成的情况下,可以省去反射层322。其原因是,本体321的倾斜表面323可以反射光。例如,本
体321可以由铝制成。

在本体321的倾斜表面323被涂覆镜面涂层而非提供反射层322的情况下,在单个
光束的波长是400nm至500nm时可以由反射单元320A反射单个光束的90%或更多。然而,本
公开不限于此。

此外,如图17B中所示,反射单元320A还可以包括侧部孔324和325,下文将对其进
行描述。

此外,该反射单元320A可以由反射保持器340更可靠地联接至壳体100的主基座
110。然而,反射保持器340可以被省去,取决于反射单元320A和主基座110如何联接至彼此。
例如,在反射单元320A和主基座110使用粘接剂联接至彼此的情况下,反射保持器340可以
被省去。在这种情况下,螺纹件S2也可以被省去。

图18A至图18E是示出了反射保持器340的各种形状的视图。图18A是反射保持器
340的上方立体视图,图18B是反射保持器340的正视图,图18C是沿图18B中示出的反射保持
器340的线F-F’截取的截面图,图18D是反射保持器340的右侧视图,以及图18E是反射保持
器340的俯视图。

参照图18A至图18E,反射保持器340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主体中的至少一个孔H6和
形成在其底部中的至少一个孔H7。图17B中示出的反射单元320A的主体321包括形成在其侧
部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侧部孔324和325。螺纹件(未示出)可以插入穿过反射保持器340的孔
H6并插入穿过反射单元320A的侧部孔324和325,并且螺纹件S2可以插入穿过反射保持器
340的孔H7并进入到如图21B所示形成在主基座110中的孔H8中,由此反射保持器340可以将
反射单元320A固定至主基座110。

返回参照图3至图7,波长转换单元400A可以包括波长转换材料(未示出)(其对应
于图1的波长转换材料440)、材料接纳部410A和联接构件420。材料接纳部410A与图1中示出
的材料接纳部410的实施方式对应并且执行与图1中示出的材料接纳部410的功能相同的功
能。

材料接纳部410A可以包括顶部保持器412和底部保持器414。

顶部保持器412限定用于接纳波长转换材料的材料接纳空间的上部,而底部保持
器414限定用于接纳波长转换材料的材料接纳空间的下部。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联接顶部保
持器412和底部保持器414限定用于接纳波长转换材料的材料接纳空间。波长转换材料可以
由顶部保持器412和底部保持器414固定。底部保持器414固定波长转换材料,使得波长转换
材料不能与顶部保持器412分离。

图19A至图19G是示出了顶部保持器412的各种形状的视图。图19A是顶部保持器
412的上方立体视图,图19B是顶部保持器412的下方立体视图,图19C是顶部保持器412的仰
视图,图19D是沿图19C中示出的顶部保持器412的线G-G’截取的截面图,图19E是沿图19C中
示出的顶部保持器412的线H-H’截取的截面图,图19F是顶部保持器412的正视图,以及图
19F是顶部保持器412的俯视图。

参照图19A至图19G,顶部保持器412在其中央部412-1中设置有孔H9作为出口。孔
H9对应于输出具有被波长转换材料转换过的波长的光的出口。此外,形成在中央部412-1中
的孔H9具有相对于顶部保持器412的顶端412T倾斜的截面形状。倾斜部段的端部可以具有
约0.3mm的台阶。在倾斜部段的端部如上所述具有台阶的情况下,当波长经波长转换材料转
换的光输出时,以大角度传播的黄光会被阻挡。

此外,形成在顶部保持器412的中央部412-1中的孔的尺寸大于发光区域的尺寸,
并且可以减小至发光区域的尺寸。例如,形成在顶部保持器412的中央部412-1中的孔的直
径可以是0.2mm至1.5mm。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20A至图20E是示出了底部保持器414的各种形状的视图。图20A是底部保持器
414的下方立体视图,图20B是底部保持器414的仰视图,图20C是沿图20B中示出的底部保持
器414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图20D是底部保持器414的正视图,以及图20E是底部保持器
414的俯视图。

参照图20A至图20E,底部保持器414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中央部中的孔H10以及形成
在其边缘中的孔H11。由反射单元320A反射的单个光束可以穿过孔H10前行至波长转换材
料。

此外,螺纹件可以插入穿过孔H11使得顶部保持器412和底部保持器414联接至彼
此。

同时,壳体100接纳光源单元200A、光透射单元300A和波长转换单元400A。为此,壳
体100可以包括主基座110、主盖120、和波长基座130。

主基座110限定发光装置1000A的底部。主基座110支承光源单元200A、光透射单元
300A、以及波长转换单元400A以便发挥基座的作用。

图21A至图21H是示出了主基座110的各种形状的视图。图21A是主基座110的上方
立体视图,图21B是主基座110的俯视图,图21C是沿图21B中示出的主基座110的线J-J’截取
的截面图,图21D是主基座110的仰视图,图21E是沿图21D中示出的主基座110的线K-K’截取
的截面图,图21F是主基座110的正视图,图21G是主基座110的右侧视图,以及图21H是主基
座110的左侧视图。

参照图21A至图21H,主基座110可以包括各种区域A230、A330和A320。区域A230是
布置光源基座230的区域,区域A330是布置路径保持器330的区域,并且区域A320是布置反
射单元320A的区域。

此外,主基座110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侧部中以支承并固定光源单元200A和光透射
单元300A的各种螺纹孔H8和H12等。

还参照图5,螺纹件S2可以插入穿过形成在主基座110中的孔H8和形成在反射保持
器340中的孔H7,使得反射保持器340被紧固至主基座110。

此外,螺纹件S3可以插入穿过形成在主基座110中的孔H12以及形成在图16A中所
示的路径保持器330中的孔H5-2,使得路径保持器330被紧固至主基座110。

如可以从上面的描述中看出,主基座110支承光源单元200A的光源基座230以及光
透射单元300A的路径保持器220并且另外通过反射保持器340支承反射单元320a。

另外,主盖120被紧固至主基座110以限定用于接纳光源单元200A以及光透射单元
300A的至少一部分的空间。

图22A至图22G是示出了主盖120的各种形状的视图。图22A是主盖120的下方立体
视图,图22B是主盖120的仰视图,图22C是沿图22B中所示的主盖120的线L-L’截取的截面
图,图22D是主盖120的后视图,图22E是主盖120的右侧视图,图22F是主盖120的左侧视图,
以及图22G是主盖120的俯视图。

参照图22A和图22B所示,主盖120可以通过螺纹接合紧固至主基座110。例如,图5
中所示的螺纹件S4可以插入穿过形成在主基座110中的孔H14-2以及形成在主盖120中的孔
H14-1,使得主盖120紧固至主基座110。

此外,参照图4和图5,光源单元200A、路径保持器330、路径转换单元310A、以及光
透射单元300A的反射单元320A的一部分可以被接纳在通过主盖120和主基座110的联接而
限定的空间中。

此外,波长基座130紧固至主基座110。波长基座130限定用于接纳光透射单元300A
的没有被接纳在通过主盖120和主基座110的联接而限定的所述空间中的剩余部分(例如,
反射单元320A的剩余部分以及反射保持器340)的空间。此外,波长基座130可以限定用于接
纳波长转换单元400A的空间。

图23A至图23I是示出了波长基座130的各种形状的视图。图23A是波长基座130的
上方立体视图,图23B是波长基座130的下方立体视图,图23C是波长基座130的仰视图,图
23D是沿图23C所示的波长基座130的线M-M’截取的截面图,图23E是波长基座130的左侧视
图,图23F是波长基座130的右侧视图,图23G是波长基座130的后视图,图23H是波长基座130
的正视图,以及图23I是波长基座130的俯视图。

参照图23C,波长基座130包括孔H15-1和孔H15-2。图21B中所示的主基座110包括
孔H16-1和孔H16-2。因此,波长基座130可以通过螺纹接合紧固至主基座110。也就是说,螺
纹件S5可以插入穿过图21B中所示的孔H16-1和图23C中所示的孔H15-1,并且螺纹件S1可以
插入穿过孔H16-2和孔H15-2,使得将波长基座130联接至主基座110。

此外,波长基座130可以包括用于接纳并用于紧固波长转换单元400A的接纳空间
132,接纳空间132限定在波长基座130的上部中。接纳空间132可以形成在波长基座130的上
部中而呈圆形的通透孔的形状。材料接纳部410A可以以各种方式联接至波长基座130。例
如,在材料接纳部410A通过螺纹接合联接至波长基座130的情况下,波长转换单元400A可以
包括联接构件420。联接构件420可以包括多个螺纹件422、424、426和428。四个螺纹件422、
424、426和428可以分别插入到形成在波长基座130中的螺纹孔422-1、424-1、426-1和428-1
中,使得波长转换单元400A——具体地材料接纳部410A——固定并联接至波长基座130。

此外,顶部保持器412可以通过螺纹接合联接至波长基座130使得位于被接纳在材
料接纳部410A中的波长转换材料的中心的焦点(与图1的F对应)的位置沿y轴方向移动。也
就是说,焦点的y轴高度可以使用螺纹件进行调整,而此时顶部保持器412可以使用四个螺
纹件422、424、426和428固定至波长基座13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顶部保持器412可以紧固
至波长基座130而不调整焦点的位置,此时顶部保持器412可以使用粘接剂而不是使用螺纹
件422、424、426和428固定至波长基座130。

如图1所示,波长基座130可以与主基座110对准并与主基座110联接使得焦点F位
于波长转换材料440的中心。

此外,反射单元320A的剩余部分以及反射保持器340可以接纳在通过波长基座130
和主基座110的联接而形成的空间中。如先前所描述的,反射单元320A的一部分可以被接纳
在通过主基座110和主盖120的联接而限定的接纳空间中。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另外,图22A中示出的主盖120和图23A中示出的波长基座130可以通过配合联接至
彼此。也就是说,如图22A所示,主盖120的入口的前端具有台阶部122,并且主盖120沿由箭
头ARR指示的方向配装到图23A中所示的波长基座130的入口中,使得主盖120和波长基座
130联接至彼此。

主盖120与波长基座130一起联接至主基座110,以限定用于接纳光源单元200A、光
透射单元300A和波长转换单元400A的空间。因此,接纳在该空间中的部分200A、300A和400A
可以不被湿气或灰尘污染。例如,可以防止在由光源单元200A、光透射单元300A和波长转换
单元400A形成的空间处激发的蓝色光暴露于外部。

在先前的实施方式中,主盖120和波长基座130分开形成并联接至主基座110。然
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盖120和波长基座130可以一体地形成并联接至
主基座110。

另外,当光源单元200A、光透射单元300A和波长转换单元400A连接至壳体100的对
应区域后,它们之间的连接可以被密封。

此外,如先前所描述的,光源单元200A、光透射单元300A和波长转换单元400A中的
每一者均可以通过螺纹接合联接至主基座110。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光源单元200A、光透射单元300A和波长转换单元400A中的每一者均可以使用粘接剂联接至
主基座1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去用于螺纹接合的形成在相应的单元中的孔以及螺纹
件。

此外,壳体100还可以包括电路盖140。电路盖140防止印刷电路板(PCB)(未示出)
被暴露于外部,同时保护PCB。为此,电路盖140可以联接至主基座110和主盖120,同时与光
源盖230间隔开。

图24A至图24F是示出了电路盖140的各种形状的视图。图24A是电路盖140的立体
图,图24B是电路盖140的左侧视图,图24C是沿图24B中所示的电路盖140的线N-N’截取的截
面图,图24D是电路盖140的正视图,图24E是电路盖140的右侧视图,以及图24F是电路盖140
的俯视图。

如图24B所示,电路盖140在其拐角处设置有孔H18,而图22F中示出的主盖120在其
左侧表面中设置有孔H17。因此,螺纹件(未示出)可以插入穿过孔H17和孔H18,使得电路盖
140紧固至主盖120。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路盖140可以使用粘接剂
联接至主盖120。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0和1000A的特征。

图25A和图25B是示出了多个光束被抛物面反射表面反射的特征的视图。

参照图25A,基于抛物面反射表面600的特性,从焦点F出发的光束可以通过抛物面
反射表面600作为平行光束PL照射。

参照图25B,在另一方面,平行地入射在抛物面反射表面600上的平行光束PL被聚
集在焦点F上。聚集在焦点F上的光束可以在通过焦点F之后散播,这会影响包括用于发射多
个光束的多个光源的发光装置的功能、效率和制造。也就是说,当平行光束PL在其未聚集为
单个光束的状态下通过抛物面反射表面600反射然后前进到焦点F时,如果反射光束被聚集
在焦点F上的路径沿y轴方向或z轴方向偏离,则可能存在两个焦点,其结果是发光装置的光
效率可能降低。此外,光束的尺寸会增大,由此发光装置的功能会劣化。

此外,在制造这种发光装置的情况下,不存在位于焦点F的波长转换单元的位置容
差。也就是说,如果波长转换单元的位置与焦点即使偏离一点点,则光束也从两个点发射。
因此当制造发光装置时,难以对准光束,并且容差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利用从多个激光光源212和214发射
的激光束的偏振特性将多个平行激光束聚集成单个光束,并将单个光束输出至反射单元
320以及320A至320C的抛物面反射表面。因此,焦点的位置与波长转换材料440的x轴、y轴和
z轴之间的容差被缓解,并且包括在发光装置1000和1000A中的光源的尺寸可以被容易地调
整。此外,发光装置1000和1000A的亮度可以提高,由此发光装置1000和1000A的效率可以增
加,并且发光装置1000和1000A的整体尺寸可以减小。此外,可以降低在第一激光光源212和
第二激光光源214与第一准直透镜222和第二准直透镜224对准方面的敏感度。

如从以上描述清楚的是,在根据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和包括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设
备中,焦点的位置与波长转换单元的波长转换材料的x轴、y轴和z轴之间的容差被缓解,包
括在发光装置中的光源的尺寸可以容易地进行调整。此外,发光装置的亮度和效率可以被
提高,并且发光装置的整体尺寸可以减小。另外,可以降低在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
与第一准直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对准方面的敏感度。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若干说明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该理解的
是,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将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其他改型和
实施方式。更特别地,在本公开内容、附图以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组成部件和/
或对象组合结构的布置做出各种变型和改型。除对组成部件和/或布置做出的变型和改型
之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替代用途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发光装置及包括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发光装置及包括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发光装置及包括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光装置及包括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光装置及包括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及包括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该发光装置包括:光源单元,该光源单元用于发射多个处于平行状态的激光束;光透射单元,该光透射单元用于将从光源单元发出的处于平行状态的激光束聚集成单个光束并将单个光束输出至单个焦点;波长转换单元,该波长转换单元用于对焦点上的单个光束的波长进行转换;以及壳体,该壳体用于接纳光源单元、光透射单元和波长转换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